最新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优质教案(1)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新版粤教版word格式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课题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科粤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六章 金属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_1

金属矿物与冶炼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课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
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中的新闻等已有的经验实行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为更好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观点,教学中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实行创新设计。
如:提供金属矿物标本让学生通过看、摸以及用磁铁吸等活动提升了兴趣,让学生在直观教具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设计方案、自主探究——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产生了什么物质,使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整节课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思考和实验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本节课中灵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将实验探究、讨论、讲授等方法有机整合,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促动学生高层次的思维以及学科观点的建构。
在具体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揭示知识背后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去理解物质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二、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1.课程标准分析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被安排在第二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铜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能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
2.教材以及学生分析本课题在教材中安排在《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通过前面四章的学习,学生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了氧气、一氧化碳和金属的一些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到合金的知识以及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第1课时金属矿物模拟炼铁教案新版粤教版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第一课时金属矿物模拟炼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金属在自然界的两种存在形态和原因,进而认识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
(2)知道模拟炼铁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炼铁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金属元素的存在及矿物【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78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铂能以单质形态存在,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矿物之中。
2.常见的金属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质量分数,铝和铁的含量最多。
3.常见的金属矿物: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教师点拨】多数金属在自然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逐渐成为化合物形态,如铁生锈。
【跟进训练】1.自然界的矿物含量非常丰富,我国蕴藏了多种自然界稀少的金属矿物。
在下列矿物中,不属于金属矿物的是( D )A.铝土矿B.赤铁矿C.黄铜矿D.硫黄2.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C )A.青铜器B.铁质宝剑C.黄金首饰D.塑料器具知识点二模拟炼铁【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7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装置2.实验操作(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将最后的尖嘴导管伸入水中,给玻璃管微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2)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氧化铁粉末。
(3)先通入一氧化碳,等片刻后点燃酒精喷灯;用酒精喷灯对着玻璃管放氧化铁处加热;当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
3.实验现象及发生的反应(1)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发生的反应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金属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1)教案 (新版)粤教版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
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钢铁冶炼,有关不纯物的计算
新授课
引言]大家知道金属从哪里来的吗?
]金属矿物与冶炼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金属元素是哪些?
形式存在。
含有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察教师的演示、记录,完成课文中的填空,并思考:
、什么叫还原反应?除了一氧化碳,还有什么物质也具有还原性?
完成课文中的“拓
CuO+C CuO+H
生铁与钢有何异同?
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感谢您的选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金属矿物与冶炼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重要性,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金属资源、爱护公共财物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教学关注点:
-关注学生对金属矿物与冶炼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全体学生的学科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金属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逐步进入金属矿物与冶炼的学习。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矿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意义。
2.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运用活动性顺序解释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冶炼原理。
3.学会金属的提炼方法,如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等,并能结合具体金属实例进行分析。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通过实验现象使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对金属提炼的影响。
2.介绍金属矿物的种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金属矿物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3.详细讲解金属提炼的几种方法,如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等,结合具体金属实例进行分析。
4.讲解金属的防腐蚀措施,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及如何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新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六章 金属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_30

《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材依据】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节《金属矿物与冶炼》。
一、教材学情分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6.3节金属矿物与冶炼,是在学生学习金属性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金属矿物与冶炼。
本节内容既涉及众多金属矿物的知识认知,又涉及铁的冶炼实验原理与工业炼铁的实际操作的技能问题,是学生第一次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学习机会,同时为有关含杂质的物质化学计算打下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在前一节学习了金属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尤其是对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缺乏认知与思考,本节教学中试图引导学生从元素的角度出发认识游离态与化合态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不同,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物质的“元素观”。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金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掌握实验室和工业冶炼钢铁的方法、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学习如何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3. 了解冶炼不同金属的常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属矿物种类和冶炼金属常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的学科思维。
2.通过工业生产与实验室制取铁的对比,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初步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辩证思想。
3.通过观看视频、自主阅读、讨论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金属元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3.激发学生从不同学科分析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铁的冶炼原理及注意事项。
难点:工业炼铁和实验室CO还原氧化铁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金属矿物相关视频、多媒体辅助课件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这节教学以《国家宝藏》中有关金属矿物颜料的国宝级文物《千里江山图》引入,充满中华文物气息的素材使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新版)粤教版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课题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概况、铁的资源、有关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腐蚀及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第一部分“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案设计时,把铁的冶炼原理和实验室模拟工业冶炼原理的实验设计成了探究内容,以便学生主动参与,深刻理解,对金属资源概况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特意的精心设计,一是对学生的视野进行了拓展,二是为他们将来高中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内容。
此部分内容全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环节来完成。
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也由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进行讨论等方式来认识和学习。
总之,本课题教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这一特点。
第1课时铁的冶炼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金属: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概括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史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1.铁的冶炼。
2.有关炼铁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粤教版化学6.3金属矿物与冶炼(教案)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金属矿物与冶炼单元第六章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常见的金属矿物;(2)认识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炼铁、炼钢过程的对比、生铁和钢成分的对比,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我国在炼钢、炼铁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炼铁的原理、装置、步骤、注意事项.难点对含有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金属,请看下列图片,分析这些金属的用途.大家想一想,这些金属是从哪儿获得的呢?板书:金属矿物与冶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金属的用途、来源.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一、金属资源的存在(一)提问:俗话说:“沙里淘金”,金可以从河沙里淘出,这说明金以什么形存在的?为什么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位金属元素是哪些?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在地壳中是以什么状态存在的呢?结论:少数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银等;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如铁、锌、钠和钙等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二)讲解:常见的矿石有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等.认真思考,体会金属资源在自然界的存在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明确要想获得金属需要从金属矿石中去提炼.铁矿石:赤铁矿、钛铁矿、磁铁矿、黄铁矿等.思考:自然界中的金属矿物是如何变成人们使用的金属产品的呢?二、钢铁的冶炼1.炼铁的原料思考:常见的四种铁矿石中哪些铁矿石最适宜炼铁?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因为这两种矿石含铁量高(质量分数大),且含硫等“有害元素”少,冶炼时产生的污染小。
2.验室炼铁:演示6—5实验,引导学生思考:(1)实验室炼铁的实验步骤有哪些?(2)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哪些?(3)由反应现象可知生成物是什么?(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思考:(1)实验时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至冷却的目的是什么?(3)实验装置尾部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什么?认真听讲,认识常见矿石.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明确实验室炼铁实验的现象、步骤、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认真思考,找出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金属矿物与冶炼
教学目标
1.知道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
2.认识几种金属矿物。
3.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地。
4.认识还原反应及物质地还原性。
5.体验探究孔雀石受热分解产物地过程
和方法。
6.了解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7.初步学会关于不纯物地化学计算。
教学重点
1.钢铁冶炼。
2.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难点
1.还原反应。
2.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用具
制氢装置、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地橡皮塞、长直导管。
碱式碳酸铜、锌、稀硫酸。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2.初步学会关于不纯物地化学计算。
教学重点
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难点
有关不纯物地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分别写出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铁、氧化铜地化学方程式。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矿物地冶炼知识。
这节我们再来了解几种金属地冶炼方法。
[阅读]P.167 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板书]三. 冶炼金属地常用方法
1.一般金属(如铜、锌、铅、锡、钨)
——热还原法
2.活泼金属(如钠、钾、镁、铝等)—
—电解法
3.较不活泼金属(如汞、银)——加热
法
4.极不活泼金属(如金、铂)——游离
态存在
[阅读]P.167 长话短说
[引言]大家知道,在实际生产中,所用地原料或产品都可能含有杂质。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
计算时,就要考虑纯度问题。
[回忆公式] 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100%
纯净物的质量
纯度=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讲解例题]1000吨含氧化铁80%地赤铁矿石,理论
上可以炼出含铁96%地生铁多少吨?
解:1000吨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地质量
为
1000吨×80%=800吨
设800吨氧化铁可炼出纯铁地质量
为x
160 112
800吨
x
160
800112t x 560x t
含铁96%地生铁地质量为
56096%583.3t t
答:略。
[课堂练习]若要炼制含铁量为90%地生铁100吨,需
要含氧化铁65%地赤铁矿多少吨?(197.8t )
[布置作业]P.168/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