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教案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第3课时 珍惜水资源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珍惜水资源》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水资源的宝贵,从而激发学生节约用水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节水意识不强,导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会一水多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学习、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一些浪费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水资源:让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实践操作:让学生举例说明一水多用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节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珍惜水资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一水多用的方法4.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珍惜水资源》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小实验和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水资源的宝贵,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但是对水资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节约用水的方法还不够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水资源,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知道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水资源的现状,知道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难点:深入理解水资源的宝贵,自觉地节约用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水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

2.探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水滴的蒸发、比较清水和污水的区别等,让学生亲身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和实验的发现,讨论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

4.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节约用水。

5.拓展:布置一些与水资源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实践。

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3.3珍惜水资源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案-3.3珍惜水资源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珍惜水资源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重要性及水的循环过程,认识人类应该珍惜水资源;2. 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理解水资源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性质;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水习惯,形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2. 形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性质;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水习惯。

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示范演示节约用水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2.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程度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老师提问:大家都知道水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回答,说出自己的认知。

3.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及水的循环过程。

第二步:呈现(10分钟)1. 利用PPT或其他融合水资源的图片及资料,描述水资源的分布及供应,让学生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及水的供应方式。

2. 再次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步:探究(15分钟)1. 提问:水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2. 让学生思考及探究,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以及水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性质。

3. 让学生能区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理解水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性质。

第四步:讨论(15分钟)1. 展开小组讨论,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 整理讨论结果,将方法展示给全班同学,让大家了解到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第五步:实践(10分钟)1. 指导学生实践珍惜水资源的方法,如关上水龙头、合理浇灌植物、循环利用水资源等,让学生将方法动手实践。

2.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小做起,珍惜水资源。

第六步:总结(5分钟)1. 总结课堂上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珍惜水资源的了解及方法掌握情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观看“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的视频。

2.讨论:列举严重缺水的地方及缺水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地球的表面有那么多的水,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缺水?”“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11.地球是一个水的星球,但有的地方却严重缺水。

2.播放视频: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

3.提问: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可是你听说过有一些地方严重缺水吗?缺水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4,利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图片内容包括非洲严重缺水的情景,如土地干裂,河流干涸;我国西北部干旱地区人们排队取水;某些地方庄稼因缺水而干枯,等等。

5.教师适时给予引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短缺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所以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活动意图说明:视频展现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资料呈现地球上一些地区缺水严重的情况,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聚焦节水话题。

环节二:阅读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

(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1.计算,淡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可用淡水资源(淡水湖和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约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珍惜水资源》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珍惜水资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资源知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水资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水资源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小组合作讨论的素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吗?水资源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呢?”2.呈现(10分钟)呈现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和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水资源案例,讨论如何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巩固。

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等。

2022新版教科版五下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3.《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

2022新版教科版五下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3.《珍惜水资源》教学设计

3.珍惜水资源【教材简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第二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中的具体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

在教材中安排了四个板块:聚焦部分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可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探索部分安排了四个活动:探索活动1是让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我们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探索活动2是让学生进行家庭用水调查;探索活动3是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探索活动4是交流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

研讨部分关注具体的问题:“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种植业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面对这一矛盾,该怎么解决呢?”,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节水技术,也为拓展部分的任务提出需求。

拓展部分是设计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这是学生参与节水灌溉的模拟实验行动。

【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着。

在生活中,虽然学生经常接受教育要节约用水,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严重缺水的经历,他们不清楚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紧缺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淡水资源的珍贵,进一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并且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

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水资源状况。

难点: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

【教学准备】小组:水资源相关资料、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回顾旧知,激发矛盾(预设5分钟)1.回顾旧知:教师播放海洋、湖泊、河流等图片。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珍惜水资源》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珍惜水资源》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水资源的认识相对较浅。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只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不一定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宝贵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了解水资源的知识,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宝贵性,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知道水资源的宝贵性,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节约用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水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等,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材、课件、表、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和一些浪费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珍惜水资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包括总量、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多。

(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2.探究目标(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量,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

(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

二、知识梳理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总量的1.地球的表面有约342.5%。

2.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紧缺。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3.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地下水占30.0%,淡水湖与河流占0.3%,山区、南北极地区的冰与永久积雪占69.7%。

4.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技术能帮助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5.我们担忧水资源的问题的原因有:(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

(3)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

1/ 2(4)水被污染。

6.针对水资源的问题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有:(1)水污染防治。

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

(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7.我们的节约用水措施:(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 (每人每次可节水170升,节能3.1千克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千克)。

(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内能漏掉约2吨水,一年为24吨水)。

(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 (每户每年可节水1.64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74千克)。

8.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
【教学反思】
本课从水资源紧缺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调查、阅读、计算、比较、分析,明确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数据的分析能够直观显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关注现代节水技术,设计制作一个盆栽植物的简易滴灌装置。

但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城镇,与农业生产的直接接触较少,因此对于现代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了解不多,最常见的是环卫部门在草地上安装的喷灌设备。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基于学情,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