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分析威客yyhf5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近年来,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雷替曲塞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阻断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该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雷替曲塞可以通过腹腔灌注化疗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灶,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1. 临床观察结果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手术切除率。
这些研究也表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并未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 安全性分析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雷替曲塞在局部应用时,对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因为其在局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全身器官的损害。
而且,相比于静脉注射的方式,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减少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全身药物的毒副作用。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还可以减少全身系统的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而且,由于雷替曲塞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全身器官的持续毒副作用。
三、未来展望尽管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也需要进一步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最佳剂量和时间,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配合应用等问题。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雷替曲塞(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常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作为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化疗方案,雷替曲塞具有许多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疗法。
一、药物背景雷替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
通过同时靶向多个信号通路,雷替曲塞可以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有效避免单一靶点药物的抗药性。
二、适应症目前,雷替曲塞主要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对于未能手术切除或放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三、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监测:在雷替曲塞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治疗毒性。
2. 不良反应:雷替曲塞治疗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口腔溃疡、皮疹、蛋白尿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药物相互作用:雷替曲塞在代谢酶方面的抑制作用较强,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四、疗效评估雷替曲塞治疗的疗效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监测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等来评估。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五、应用前景目前雷替曲塞化疗方案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雷替曲塞将被广泛应用于更多癌症类型的治疗中。
六、总结雷替曲塞作为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治疗时,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未来,雷替曲塞的应用前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
•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 的护理要点
•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 的注意事项
•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 的展望
01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 癌肝转移概述
肠癌肝转移的病理机制
肠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 散至肝脏,并在肝脏内生长和繁
殖。
肠癌肝转移通常在肠癌晚期发生, 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早期就出现肝 转移。
肠癌肝转移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 涉及多种基因和分子信号通路的 异常表达。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的原理
通过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雷替曲塞,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输送到肝脏肿瘤组织中,提 高药物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骨髓抑制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因此,在治疗 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如出现骨髓抑制应及时处理,如给予升白细胞或升血小板的 药物。
肝功能损害
由于雷替曲塞经肝代谢,因此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有 异常应及时处理,如给予保肝药物。同时,保持患者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情绪波动。
雷替曲塞是一种选择性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 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动脉灌注化疗可以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在肝脏中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肠癌肝转移的疗效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已被证实对肠 癌肝转移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延长 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受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根治性手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雷替曲塞正是其中的一种常用药物。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使用雷替曲塞是否安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雷替曲塞(Oxaliplatin)是一种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通过与DNA结合而导致DNA的损伤,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
雷替曲塞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在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中,雷替曲塞通常与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环磷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及意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手术切除肿瘤不能完全杜绝肿瘤细胞向体内转移的可能,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
对于一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出现,可以在术中直接灌注化疗药物,通过直接接触腹腔内的肿瘤灶,较高浓度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术区,减少了化疗药物经过全身循环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的毒性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 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化疗治疗方式,相比于静脉给药,具有药物浓度高、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腹腔灌注化疗通常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器官的影响,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灌注化疗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可能引起局部毒性反应,如腹膜炎、腹水等,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化疗药物进入全身循环,从而造成全身的毒性反应。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引言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根治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复发、转移率仍然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如何提高根治手术的疗效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1. 雷替曲塞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雷替曲塞是一种靶向免疫调节剂,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雷替曲塞能够通过作用于T细胞和NK细胞,激活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
雷替曲塞还能够影响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对正常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手术切除率。
2. 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机制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腹腔中,可以使药物更直接地接触到癌细胞,减少全身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
腹腔灌注化疗还可以阻断肿瘤的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肿瘤的生长,提高手术切除率。
3.1 不良反应3.2 安全性评估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这些研究表明,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可接受。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处理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4. 临床应用前景以雷替曲塞为代表的靶向免疫调节剂,正在成为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新宠。
其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有望成为未来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需要考虑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的手术方式,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在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时,需考虑术后肠壁吸收药物的情况,以免加重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根据患者术后自身情况,在术后适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止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等治疗,保障患者的安全。
应考虑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有关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腹腔灌注化疗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增加对残留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以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分布,从而降低患者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雷替曲塞具有较强的局部杀伤作用,且在全身上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因此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还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肿瘤类型、病理分期、临床表现等均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指导,及时报告身体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是相对较高的。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雷替曲塞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
析
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于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已被证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腹腔灌注化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雷替曲塞在此种治疗中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
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深
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1. 临床研究资料分析
2. 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
性做出了总结。
他们认为,正确选用适当的剂量和浓度,并结合局部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可以有效降低雷替曲塞的毒性,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而浓度过低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在应用
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时需要谨慎选择用药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
1.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个体化的雷替曲塞腹
腔灌注化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保证患者的安全。
2.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雷替曲塞辅助5—Fu+表柔比星三联动脉化疗栓塞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雷替曲塞辅助5—Fu+表柔比星三联动脉化疗栓塞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在5-Fu和表柔比星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5-Fu和表柔比星基础上加用洛铂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组在5-Fu和表柔比星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化疗总有效率、临床化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化疗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术后18个月生存例数、门静脉癌栓率。
结果:治疗组化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2.8%,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低于对照组的86.0%,治疗后18个月存活率为7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9%,门静脉癌栓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化疗计划实施总时间为(32.61±5.84)d,长于治疗组的(27.16±3.2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在5-Fu和表柔比星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实施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肝癌疾病症状,缩短化疗时间,从而在保障和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
标签:原发性肝癌;5-Fu;表柔比星;雷替曲塞;化疗;栓塞;效果原发性肝癌近年来在我国已经成为临床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类疾病,根据流行病学领域所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类疾病中的发病率排在第5位,每年的新发病例可以达到55万左右;我国由于原发性肝癌而导致的死亡患者人数,占全球该疾病死亡总人数的50%以上[1-3]。
本文主要研究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在采用5-氟尿嘧啶(5-Fu)和表柔比星的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实施動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分析(威客yyhf5)梁军,元龙陈,潘慧娟,钱鹰,徐丹,李敏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邮编214187,中国无锡市惠山区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is raltitrexed b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intra-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Methods: Forty-seven cas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cancer patients, interventional methods, based 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prompt, raltitrexed-based chemotherapy, the tumor nourish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side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and efficacy assessments. Results: Forty-seven patients, 2 patients had II–III degree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the rate was 4.26%, 34 cases of I to II degree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1 case of grade III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2.13%, and 1 case mild diarrhea. I degrees or more chemotherapy-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did not occur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at least 2 times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omplete remission (CR) 3 cases, partial remission (PR) 11 cases, stable disease (SD) 17 cases, disease progression (PD) 6 case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87.23%. Conclusion: Raltitrexed for 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However, due to the small number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 time is short, its safety, efficacy and long-term efficacy needs further observation and validation.【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由动脉灌注的雷替曲塞化疗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使用介入法,对47例癌症患者的不同部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辅助下,使用以雷替曲塞为药物基础的肿瘤动脉灌注入化疗。
患者术后化疗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疗效评估:四十七例患者中,2例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26%,出现34例Ⅰ〜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Ⅲ级胃肠道反应,发病率为%2.13,1例轻度腹泻。
在这组患者中没有出现1度以上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次动脉灌注化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17例,疾病恶化(PD)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87.23%。
结论: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
然而,由于本组中病例少,时间短,其安全性,疗效和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Key words raltitrexe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infusion; security; validity关键词雷替曲塞;导管动脉化疗灌注;安全性;有效性Raltitrexed to thymine synthetase inhibitor, is quinazoline folate analogs, are cytotoxic drugs, primaril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According to foreign literature, raltitrexed has also been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pancreatic cancer, esophageal cancer, head and neck cancer and 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 etc [1]. Raltitrexed arterial infusion hemotherapy and abroad rarely reported, in July 2012 we have 2013 in June in 47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the use of raltitrexed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the patient tolerated,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雷替曲塞为胸腺嘧啶合成酶抑制剂,是喹唑啉叶酸类似物,是细胞毒性药物,主要用于大肠癌的治疗。
据国外文献报道,雷替曲塞也已用于临床治疗胃癌,胰腺癌,食道癌,头颈部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等[1]。
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在国外鲜有报道,2012年7月至2013年六月我们使用雷替曲塞动脉灌注化疗治疗47例恶性肿瘤,观察耐受性,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Materials and methodsStudyForty-seven patients in 32 males and 15 females, aged 47 to 81 years, mean age 58 years. Lung cancer 18 cases, esophageal cancer 10 cases, gastric cancer 3 cases, rectal cancer 3 cases, liver cancer 11 cases, breast cancer 2 cases. All patients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s malignant. TNM stage III – IV period. KPS scores 60 to 90 min. Preoperative WBC > 4.5 ×109/L, hemoglobin> 100 g/L, platelets > 97 ×109/L, albumin > 32 g/L,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electrolytes, coagulation, electrocardiogram was normal.材料和方法研究四十七名患者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58岁。
肺癌18例,食管癌10例,胃癌3例,直肠癌3例,肝癌11例,乳腺癌2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
TNM分期III - IV期。
KPS评分60〜90。
术前WBC>4.5×109 / L,血红蛋白>100克/ L,血小板>97×109 / L,白蛋白>32克/ L,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心电图,正常。
TreatmentSeldinger technique, took the right or left femoral arteryat the groin puncture site, local skin disinfection, localanesthesia into the femoral artery puncture 5F cathetersheath, used 4F or 5F catheter, the catheter was insertedinto the tumor selectively nourish blood vessels, lungchose bronchial artery (Fig. 1 and 2), esophageal canceresophageal branches selected bronchial artery, esophagus artery and left gastric artery, left gastric artery and gastric selected gastroduodenal artery,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d rectal selected iliac artery, left hepatic carcinoma choice artery,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and breast selected lateral thoracic artery. Aftersuccessful intubation nonionic contrast agent (Ioversol) 8–15 mL, with 3–6 mL/s speed injection line target 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The tumor vascular supply and dyeing, and to observe whether the dangerous branch vessels, arteriovenous fistula, bleeding. For dangerous branch (intercostal arteries, spinal artery) and arterial tortuosity walk the line of cases, the use of ultra-3F microcatheter inserted into the target vessel selection, tried to avoid the risk of arterial branches and normal tissue,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ormal tissue damage. After the tumor target vessel, slowly injected through the catheter diluted anticancer drugs (Table 1).治疗使用塞尔丁格法,在腹股沟右侧或左侧股动脉部位穿刺,局部皮肤消毒,局麻使用5F导管鞘进行股动脉穿刺,用4F或5F导管插入到肿瘤滋养血管中,肺癌患者导管插入到支气管动脉(图1和2),食管癌患者导管插入到食管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和胃左动脉,胃癌患者导管插入到胃左动脉,肠癌患者导管插入到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髂内动脉,左肝癌患者导管插入到胸廓内动脉,乳腺癌患者导管插入到胸外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