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的实施方案
转发关于加强 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转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转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更好地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民政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现转发如下,各单位请认真阅读并积极落实。
一、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站建设和改造1. 增加服务站数量。
各级政府和扶贫办要充分考虑村庄老年人人口密度、医疗卫生资源等因素,适度增加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站数量,使服务覆盖面更广,老年人生活服务更便利。
2. 服务站改造升级。
各级政府要重视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站的建设和改造,增加服务站功能和配套设施,提高服务站的服务水平和能力,让老年人感受到更加贴心和细致的服务。
二、提高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水平1. 制定特别扶助政策。
针对特殊贫困地区的留守老年人,各级政府和扶贫办要为他们制定特别扶助政策,包括生活补助、减免电费等福利措施,让留守老年人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2. 注重互动关爱。
组织志愿者、党员干部、退伍军人等常常到留守老人家中进行探访,陪老人聊天、看电视、唠嗑等活动,让老人不再感到孤独和空虚。
三、规范留守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1. 推广预防保健知识。
帮助老年人了解预防保健知识和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和医疗健康检查,让留守老年人最大程度地预防慢性病和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素质。
2. 实行“送医上门”服务。
对于身体不便、交通不便的留守老年人,建立“送医上门”的服务制度,让老人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和保健服务。
四、创新留守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1. 设立文化娱乐场所。
在社区或服务站内增加电视、音响、卡拉OK等娱乐设施,为留守老年人增加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让老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
2. 组织文艺集会。
定期组织文艺活动,各级政府、文化馆和服务站可以邀请退休教师、红歌爱好者、艺术爱好者等带着乐器、唱戏、唱歌、跳舞,陪老人度过愉快的时光。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方案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方案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方案范文(精选7篇)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方案范文(精选7篇)1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确保农村留守老人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根据《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优化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提高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目标,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农村留守老人的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村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主要任务(一)摸清农村留守老人基本情况。
对辖区内因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全部离开县域范围外出半年以上,留在农村生活的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照料情况等基本信息,做到精准界定、精准排查、精准识别,确保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建档到人。
加快建立留守老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台账,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二)落实家庭在赡养与关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
留守老人养老赡养主体责任在家庭,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要依法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子女或其他赡养义务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赡养义务的,应委托亲属等其他有能力的人代为照顾并妥善安排老人生活,同时向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如实报告去向、联系方式等信息。
对患有严重疾病并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家庭内部应协商至少留下1名子女在家照料。
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要将扶养孝敬老人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村规民约应增强对负有扶养、监护、看护职责的义务人的约束力。
留守老人子女、其他赡养义务人或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责任人不依法履行赡养义务或虐待老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探访老人策划书范文3篇

探访老人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探访老人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关爱老人,温暖相伴”二、活动目的1. 传递爱心,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老年人群体。
3.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4. 为老人提供愉快的活动和交流机会。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人员[具体人数]五、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购买慰问品(如水果、保健品等)、制作宣传海报和活动标识。
2. 人员分工确定活动组织者、宣传员、采购员、交通引导员等。
3. 联系沟通与养老院或社区服务中心联系,确定探访时间和注意事项。
4.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
5. 培训与演练对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探访技巧、安全注意事项等。
六、活动流程1. 集合与出发在指定地点集合,统一前往养老院或社区。
2. 探访老人(2)关注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 互动游戏组织一些适合老人参与的互动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交流分享组织大家分享与老人交流的感受和体会。
5. 结束活动与老人合影留念,告别离开。
七、注意事项1. 遵守养老院或社区的规定和要求。
2. 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隐私,不得强迫老人参与某项活动。
3. 注意言行举止,保持礼貌和耐心。
4. 活动期间要确保老人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5. 如遇突发情况,及时与负责人联系。
八、活动预算1. 慰问品费用:[X]元2. 宣传费用:[X]元3.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评估1. 组织参与者进行活动评估,收集反馈意见。
篇二《探访老人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关爱老人,温暖相伴”二、活动目的1. 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3. 为老年人提供愉快的交流和互动机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4. 通过活动,培养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人员1. 组织者:[姓名和联系方式]2. 志愿者:[人数及要求]3. 受邀老人:[人数及要求]五、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1)联系养老院或社区,确定探访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与老人人数。
走访困境老人方案策划书3篇

走访困境老人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走访困境老人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关爱困境老人,传递温暖爱心”二、活动目的1. 了解困境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传递社会关爱,让困境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3. 增强社会责任感,呼吁更多人关注困境老人的生活。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五、参与人员[具体人员]六、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1)与当地社区或相关机构联系,了解困境老人的基本情况和分布情况。
(2)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明确活动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准备慰问物资,如食品、生活用品等。
(4)联系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2. 走访慰问(1)志愿者分组,每组负责走访一定数量的困境老人。
(2)与老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需求。
(3)为老人送上慰问物资,表达社会的关爱和祝福。
(4)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务等。
3. 后期工作(2)将活动照片和视频整理制作成宣传资料,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呼吁更多人关注困境老人的生活。
(3)对困境老人进行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七、活动预算1. 慰问物资费用:[X]元2. 志愿者培训费用:[X]元3. 宣传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注意事项1. 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隐私,不得强迫老人接受采访或拍摄照片。
2. 注意安全,避免在走访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活动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4. 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队或早退。
九、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老人的反馈和志愿者的观察,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
2. 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活动质量和效果。
篇二《走访困境老人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关爱困境老人,传递温暖爱心”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困境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老人由于身体、经济等原因,生活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两篇(精选篇)

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两篇关爱留守老人活动方案两篇篇一: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加快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高老年群体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乡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结合本乡实际,从深入开展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着手,试点社会管理创新,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社会养老事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为目的,构筑以政府为主导、村组为依托的为老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盼、老有所乐,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搭建平台、完善络,以村依托,由包村干部牵头,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的原则,建立起老年群众自愿参加,自愿组合的组织,开展亲情牵手活动,以心灵关爱、精神抚慰为主,以物质帮助为补充,帮助空巢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关怀空巢老人的良好风尚,优化空巢老人生活环境,让空巢老人生病能求助、困难能化解,营造稳定和谐、生活幸福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空巢老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应急救助、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具体服务活动内容如下:1、生活照料。
采取组织志愿者上门等方式,定期了解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开展帮助老人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被褥、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志愿服务,解决空巢老人生活中的急难问题,切实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养老保障,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2、心理抚慰。
不定期地为精神寂寞和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开展精神关怀服务,通过给空巢老人打问候电话、上门走访慰问、为老人读报纸、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过生日、陪伴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空巢老人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空巢老人摆脱心理寂寞和精神孤独,保持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实施方案

态化长效措施,组织动员村党组织、村组干部、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带头参与关爱服务行动,不 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创新工作方式。要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开展常态化、网格化走访排查,以行政村为单位建 立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要因地制宜,坚持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和实践关爱服务的创新举措, 兼顾需要和可能,分类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关爱服务活动。要拓宽参与主体,积极动员乡内外各帮扶单位、群团组 织、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心人士等力量踊跃参与,整合各类资源,既提供普惠性服务,又提供个性化关怀。要建立 健全基层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对多“关爱联系制度,探索开发“爱心妈妈”等看护型公益岗位,定期提供卫生整治、 爱心理发、心理疏导等帮扶服务。要坚持用心用情、耐心周到、细致入微,把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做细致、做到位, 坚决杜绝“走过场”“完任务”、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
以村党支部为依托,以老党员、老干部、热心群众等组成“爱心志愿队”,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定向结对帮 扶的方式,为农村留守老人开展志愿服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留守老年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利用好互助老人幸福院,开
展互帮互助,因地制宜丰富老年人生活。
(二)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一是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留守妇女进行“劳务品牌”家政 服务、种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创业能力;邀请专业人员,对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剪纸、刺 绣等技能培训,达到居家增收;同时积极配合县人社局,对有能力、有意向的留守妇女就近提供乡村公益性岗位, 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引导农村留守妇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作为,主动参与产业发展、乡村自治、村庄清洁、垃 圾革命等乡村振兴具体内容,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正气银行”等阵地,加大对积极参与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孝 亲敬老、卫生清洁的农村留守妇女积分奖励兑换力度,激发农村留守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留守老人儿童 关爱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树立全面发展意识,让农村妇女实现平等发展。三是开展农村留守妇女体检工作。 为适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和“两癌”预防知识宣讲,逐步提高自我
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及三留守人员工作制度

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及三留守人员工作制度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及三留守人员工作制度一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迅猛增长之势,尤其是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经商成为主流。
在农村仅剩妇女、儿童及老人,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是关注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
为落实基层在先、民生优先、服务为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环境,经研究,在全村全面推行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的创新项目,特制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强化社会治理方式为引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的原则。
从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迫切需要出发,从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项目入手,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关爱的温暖,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行动长效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
二、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将人文关怀纳入维稳的重要领域,“三留守”人员的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关爱的重要群体,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营造优质关爱的良好环境。
2.坚持优质服务的原则。
服务民生、关注民生,要把关爱服务“三留守”人员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把事办好,把事办实,使“三留守”人员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有效服务。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
做好关爱“三留守”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要把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与关爱“三留守”紧密配合,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作为实践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机。
三、目标任务1.建立关爱服务机构。
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的议案

议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面临着孤独、失落、生活无着等诸多困境。
这些留守老年人多数是因为子女外出务工或读书,无法陪伴在身边,他们的生活状况备受关注。
在传统农村社会,子女视老人为责任的观念日益淡化,留守老年人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成为迫切需求。
二、问题主要表现1. 孤独寂寞:留守老年人面临生活单调,缺乏陪伴的问题;2. 生活无着:缺乏经济来源,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管理;3. 心理问题:长期的孤独状态,容易带来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
三、加强对留守老年人关爱的措施1. 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留守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交流活动的场所,增加他们的社交生活。
2. 完善政府福利政策:完善留守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3. 增加留守老年人关怀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留守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和心理关怀。
4. 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更完善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包括医疗、文化娱乐活动等。
四、加强对留守老年人关爱的意义1. 人文关怀:加强对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彰显社会人文关怀与仁爱之心。
2. 社会稳定:关爱留守老年人,可以增加社会的稳定性,营造和谐社会生活环境。
3. 维护家庭和谐:老有所养,孝顺之心从家庭开始,加强对留守老年人的关爱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的重要方式。
五、加强对留守老年人关爱的措施建议1. 政府举措:建立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的留守老年人关爱基金,提高留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 社区建设:加强对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开展关怀活动,构建留守老年人关爱的社区互助网络。
3. 家庭角色:加强家庭关爱责任的教育培训,推动家庭对留守老年人的责任关爱。
六、加强对留守老年人关爱的路径设想1. 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照料和生活保障环境。
2. 增加留守老年人关爱志愿服务机构的建设,在社会各界动员志愿者资源,为留守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留守老年人返乡困难、孤独寂寞的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探访关爱工作,是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传承家庭美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本方
案旨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使老年人能够得到更好
的生活和心灵上的关怀。
一、完善留守老年人信息登记制度
二、建立专职探访关爱队伍
三、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在探访关爱工作中,要着重改善留守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
生活品质。
可在村(社区)内建设一些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之家等,提供老年人集中休闲、娱乐、学习等场所,以丰富他们的
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还可组织老年人互助小组,让他们通过相互交流和
帮助,减轻孤独感和自卑感。
四、加强医疗保健服务
留守老年人通常存在许多健康问题,因此应加强对他们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村(社区)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健康体检、义诊等活动,提
醒老年人定期体检,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此外,还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在日常生
活中注意饮食、锻炼和卫生习惯等,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五、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要通过加大
政府对此项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
金,用于探访关爱队伍的培训、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建设、医疗保健服务的
开展等,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六、强化社会关爱意识
除了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可以通过
开展关爱行动、志愿者服务、亲情联谊等形式,增加留守老年人与社会的
互动,传递关爱和温暖,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
此外,要加强对
家庭教育和传统美德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关心和照顾留守老年人,营
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探访关爱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
界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登记制度、建立专职探访
关爱队伍、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医疗保健服务、加大政府资
金投入和强化社会关爱意识等措施的全面配合,才能真正做到关心老年人、照顾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