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第一个祖先是谁
祖宗十八代-----从鼻祖到耳孙,中国人的亲戚辈分的排列

祖宗⼗⼋代-----从⿐祖到⽿孙,中国⼈的亲戚辈分的排列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为中⼼,常常说的祖宗⼗⼋代,是指上序依次为:⽗母,祖,曾祖,⾼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祖。
下序依次为:⼦,孙,曾孙,⽞孙,来孙,晜孙[kūn],仍孙,云孙,⽿孙。
从⼩到⼤为:⽿、云、仍、晜、来、⽞、曾、孙、⼦、⽗、祖、曾、⾼、天、烈、太、远、⿐。
⽽我们常说的九族是指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祖、曾祖、祖、⽗、本⼈、⼦、孙、曾孙、⽞孙”的“九族”⾎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个庞⼤的亲属系统。
这⾥仅选其中的⼀部分,以显⽰其层次关系。
第⼀层:祖⽗、祖母、外祖⽗、外祖母(长⼆辈)第⼆层:⽗亲、母亲、伯⽗、伯母、叔⽗、婶母、舅⽗、舅母、姨⽗、姨母、姑⽗、姑母、岳⽗、岳母(长⼀辈)第三层:(本⾝)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第四层:⼉⼦、⼥⼉、侄⼉、外甥、内侄、侄婿(晚⼀辈)第五层:孙⼦、孙⼥、外孙、外孙⼥、侄孙、侄孙⼥、孙媳、外孙媳(晚⼆辈)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弟弟⼤⼏岁,哥哥的孩⼦⼜⽐弟弟的孩⼦⼤⼏岁,⼏代之后,⼤门的后代与⼩门的后代相⽐,同辈⼈可能差上⼏⼗岁,并不因此⽽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的孙⼦或怀抱着的爷爷。
所以,汉族常“⼤门转⼩辈”之说。
1、祖辈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祖开始。
⾼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祖(⿐,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义是指所有⽗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曾祖,因为五世同堂的极少。
(2)祖⽗:⼜称为“王⽗”、“⼤⽗”、“祖君”。
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来称呼祖⽗;如今对祖⽗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3)祖母:⼜可以称为“⼤母”、“王母”、 “重慈”。
⼜因古⼈有妻有妾,所以祖母⼜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大全优秀9篇

初一上册语文作文大全优秀9篇初一上册语文作文篇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最早的祖先是谁吗?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然后无限循环下去吗?不,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代一代地讲诉吧!早在公元前800万年~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
“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爱攀援。
“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有语言能力。
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20万年。
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
“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1万年,“智人”已经能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在这个美丽,群星璀璨的星球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探究的沉睡亿年的“珍品”。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这个可爱的地球的奥妙吧!初一上册语文作文篇二谈论“中国人”,想必大家都很了解。
肯定是聊个没完,分门别类的解释,也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意义。
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和文字,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理解了汉语的基本概念。
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汉语,这说明汉语是生活的一部分。
但也有同学确认数学是人生第一,因为他们认为数学很重要,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会导致较大的灾难。
是真的,但不能太偏。
有一句话叫“生活源于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
确实如此。
以汉字为例。
汉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今天经常使用的楷书、草书、行书。
以阅读和写作为例。
当你早上见面时,一些学生交朋友。
虽然现在每个家庭都有电脑和其他电脑,你可以去qq视频聊天,但很多人喜欢通过写信交朋友;大国那大,如果没有语言,那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团糟;一个著名的诗人怎么能写出我们今天读到的优美诗篇?没有中文会死的满身是墨,不知道用在哪里。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开篇中国人来自哪里?谁是我们最早的祖先?这个问题,必须从远古人类出非洲开始讲起。
早在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写道,“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经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
”但是,正如“人类是‘猴子’变的”这一命题曾经引起几乎全人类的抵制一样,人类——包括中国人——来自非洲,最初也同样不会为人们所顺利接受。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陆续发现的远古猿人化石,尤其是东非的猿人化石,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个事实。
于是,科学家据此推测出了这样一幅图景:较早前的发现是,自“人类”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进而散布在各地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各安其所,各得其命,他们在旷古洪荒的原野上采摘,在泥沼溪流中渔猎,在幽暗的岩洞中繁衍,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然而,正当这一图景渐渐为学界所接受之时,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15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非洲祖母”,今天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后代。
我们的先祖从东非出发走走停停,直到6万年前才到达东亚南部,而后渐次进入到我们如今生息的这片广阔大陆。
炎黄子孙的拜祖大典仪式中国人从非洲来,与我们是“炎黄子孙”的说法其实也不矛盾。
在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发现后,我们一度曾有新的答案:我们来自“北京人”。
但是后来水帘洞人的发现,证实我们跟北京人没有血缘关系。
反而是“炎黄子孙”这个说法,隐藏着远古人类自西部进入中国大陆的事实:昆仑神话中的汉藏民族远古图景、汉藏语系中的语言传承密码……所谓炎帝、黄帝,大约就是远古青海一代古羌部族的首领。
我们的迁徙路线图正越来越清晰,但科学家们却并永远不会驻笔,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或许正在于他从不会停止从各种角度探索一个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
入中国记黄色人种的近祖之一,是3万~4万年前出现在中亚或南西伯利亚的Y染色体M242,它是M45的后代,他们被天山阻挡后,转向中亚和印度,然后一部分人移民进入了美洲。
这批移民至少分为三批,在不同时间到达美洲:第一批是3万年前,由中亚来的部分人走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后南下,成为南美和北美南部大部分的印第安人;第二批在2万年前,从南向北经中国东北到白令陆桥,占据了北美北部;而大约3千年前,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从白令海峡到美洲,是第三批。
访谈复旦博士李辉实录

寻找真正的亚当夏娃—访谈复旦博士李辉实录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相信大家都有印象,自从上小学开始,所有的历史课本在“中国人的祖先是谁”的问题上都传达着同一个信息,即“中国人的历史祖先是北京猿人”。
但是近年来,在全球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提出并证实了一个结论,即全世界的人类都只有一个祖先—非洲人。
那么,中国人的祖先真的不是猿人,而是非洲人吗?非洲人和猿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他们是怎样来到中国的?而且,一些科学家称,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了第一个女人和第一男人的DNA,“亚当”和“夏娃”在科学的证实下走出了神话。
那么,在他们身后发生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李辉老师。
让他和我们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
李辉: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位科学家发现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从非洲起源的。
90年代,科学家在全球范围内采制了大量的样本,也包括中国的各个地区。
调查结果显示并证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非洲起源的。
特别是在2004年的时候,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在中国采集到的一万两千个DNA样品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没有一个人的DNA是非洲之外的。
由此证明,中国人的确起源于非洲。
主持人:所有人类都有一个祖先,也就是非洲人,对吗?李辉:对的。
不管是人类也好,还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好,都不是多地区起源,而是单一起源。
主持人:那原来的“北京猿人”说以什么为基础的?李辉:是古人类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
他们主要从分析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上来判断,就是比较现代人和猿人的头盖骨的相似性,这一方法很难避免主观判断性。
他们发现在几百个项目特征中,北京猿人的头盖骨与现代人的头盖骨有三个特征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由此得出结论。
其实,如果单单比较头盖骨特征的话,现代人的头盖骨和很多人种的头盖骨都有相似性。
而几百个项目中仅仅有三个项目吻合,从统计学上讲非但不能证明两者温和,反而证明他们不吻合。
主持人:那就是说,现代人的头盖骨特征和各人种的头盖骨特征重复比例还是非常大的?李辉:对。
历史真实存在的五个超级祖先,大多数中国人是他们的后代

历史真实存在的五个超级祖先,⼤多数中国⼈是他们的后代中华民族的起源,据史记等书记载,最远可追溯到炎黄伏羲时代,但是⽆论炎帝黄帝还是伏羲,有太多传说的味道,⽽后代好多姓⽒都把祖先盖在他们⾝上,⽽他们本⼈存在的真实性,⼜渺不可考。
我们知道,中国的最早书籍是在西周时期,甲⾻⽂的发现将中国的⽂字记录推前到商朝时期。
据⽬前可靠的记录,春秋时期各⽅国关于⾃⼰祖先的记载才是最靠谱的,因为他们作为封君,有条件⼀代代保留⾃⼰关于祖先的记载。
⽽这些都成为那个时期⼈们的共识。
⽐如宋国⼦姓是殷商的后代,秦国嬴姓是皋陶后代。
⽽这些古⽼的姓⽒经过不断的分⽀壮⼤,繁衍了今天⼤多数中国⼈,其中以上古五⼤姓⼈数最多,这五⼤姓直接记载的最早祖先,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五⼤超级祖先。
第⼀个是后稷,他是姬姓的最早祖先,虽然史记记载了周⼈把祖先认到黄帝,显然那很牵强,⼀般⽽⾔,各部族关于⾃⼰最早的男性祖先传说,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多半都是其母要么踩巨⼈⾜印,要么吃鸟卵⽽怀孕⽣育的。
所以姬姓的可靠祖先应该是后稷。
后稷⼤约和舜同时代,传说他是舜的农业部长,负责农业⽣产的。
后稷的后代姬昌姬发推翻了商朝,建⽴周朝,历代周天⼦⼤量分封⼦弟和亲戚功⾂以及名⼈后代。
由姬姓所演化出来的⽒族有王、张、杨、周、吴、孙、郑、管、鲁、蔡、霍、康、⽑、曹、卫、毕、魏、滕、杨、蒋、韩、詹、何、于、许、万、常、武、乔、贺、赖、龚、⽂、智、傅、沈、彭、吕、卢、贾、刁、阎、余、潘、杜、戴、汪、⽥、任、⽅、⽯、廖、邹、陆、秦、史、顾、侯、邵、召、段、雷、易、冯、董、程、茅、单、⽢、耿、焦等等上百个姓⽒。
繁衍⾄今⼈⼝达四亿之多。
姬姓建⽴的国家有周朝、东吴及王莽新朝、隋朝等。
姬姓始祖后稷第⼆个是皋陶,他是嬴姓始祖,是舜的司法部长,中国司法⿐祖,嬴姓部落是东夷族中最强⼤的部落之⼀,他们建⽴了徐国、秦国和赵国等。
徐国还曾经和周王朝对抗,最终被周穆王所降服。
其后代最有名的是秦始皇,统⼀六国,建⽴第⼀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
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炎黄子孙不忘始祖,却对严谨的学者口口声声的“传说”无可奈何!我们的始祖真的虚无缥缈吗?古籍当中的记载全是胡编乱造的吗?</FONT></P><p><font COLOR="#008000"> <wbr> <wbr> <wbr>炎帝、黄帝距我们已有五、六千年了,他们的子孙遍及世界,他们的安息之地千真万确。
文献记载“雅驯”、“不雅驯”,各有真实的成份。
恰恰是被人弃之不用的《山海经》,保存了炎黄最完整的世系。
</FONT></P><p><font COLOR="#990099">一、黄帝</FONT></P><p><font COLOR="#008000"> <wbr> <wbr> <wbr>《山海经.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同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FONT></P><p><font COLOR="#008000"> <wbr> <wbr> <wbr>《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七上历史一单元1-3课核心知识点梳理

七上历史一单元1-3课核心知识点梳理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
距今年代:约170万年。
生产活动:会制造工具粗糙的打制石器,会使用火。
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的特征体貌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北京人平均身高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生存环境: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
使用工具:北京人会制作打制石器。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生活方式:北京结成群体生活。
使用火:主要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实际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考的证据。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
4.北京人使用火的主要用途: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生活流域:黄河流域。
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距今时间:距今约6000年。
居住环境: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超值陶器的窑场。
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使用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
制造骨器、角器等。
生产活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
用渔叉、鱼钩、渔网捕鱼。
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为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鱼纹、鹿纹较多。
还有装饰品和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知识点: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元谋人
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门齿化石等遗存的研究,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等。
二、北京人
1、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特征:处于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结成群体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已经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三、山顶洞人
1、发现于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缝纫技术。
2、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3、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会与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有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第一个祖先是谁?
中国人的祖先是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介绍说明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
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
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
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
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