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doc

《大学语文》辅导资料一、选择题 A型题: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B.《史记》2.《汉书·苏武传》“全其老母”句中的“全”字意为:A.使……保全3.《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展开议论的方式是: E.对话4.《汉书》是我国第一部:C.纪传体断代史5.屈原的代表作是:C.《离骚》6. 《九辩》的作者是: C.宋玉7.《诗经》是我国:C.第一部诗歌总集8.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的是:A.《诗经》9.下列诗句属于《诗经·小雅·采薇》的是: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10.《诗经·周南·汉广》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思”是:C.语尾助词1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定名为《诗经》始于:D.汉代12.“楚辞”一名最早见于:D.《史记》13.《论语》属于:A.语录体14.法家代表人物是: E.韩非15.“在天愿作比翼冀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句出自:C.《长恨歌》16.《苏武传》选自:A.《汉书》17.被后世尊之“亚圣”的是A.孟子18.“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指的是:E.《史记》19.忠君爱国、坚贞不屈的形象指的是:E.苏武20.用宫体诗旧题来写,却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诗风明快的诗是:C.《春江花月夜》21.李白被称为:B.诗仙22.《过故人庄》的作者是:C.孟浩然23.“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的作者是:D.李商隐24.下列诗句属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是:D.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25.下列词句属于苏轼的是: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6.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2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作者是:E.白居易28.《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下一句是:A.海上明月共潮生2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 B.七言律诗30.《长恨歌》中“歌”指的是:E.诗体形式的一种31.岑参属于:A.边塞诗派32.词的各种名称都与什么相关?C.音乐33.属于典型的婉约派的词人是:D.李清照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作者是:C.晏殊35.词的句子与诗相比,显得长短不齐,所以又被称为:D.长短句36.张孝祥的词风接近于哪位词人:A.苏轼3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B.欧阳修38.韩昌黎指的是:A.韩愈39.“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C.把酒问青天40.元杂剧中男主角称:D.末4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B.仁42.《汉书》的作者是:C.班固43.《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意为:B.行列44.《诗经》的诗体为:A.四言诗4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B.纪传体通史46.“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出自: C.李白47.《汉书·苏武传》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去”意为:E.通“弆”,意为“收藏”48.律诗产生于:C.唐代4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D.思妇诗50.《采薇》中“薇亦作止”的“止”是:C.语气词51.《诗经·王风·黍离》中“c”下一句是:B.不知我者,谓我何求5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A.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53.下列《诗经》中的诗每句尾皆用“兮”字的是:E.《月出》54.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之一的是:C.张若虚55.《离骚》是一首:B.抒情诗56.《湘夫人》的姊妹篇是:D.《湘君》57.晚唐七绝圣手指:C.王昌龄58.道家的代表人物是:D.老子59.被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曹禺戏剧《雷雨》中的人物 ( C )A.仇虎B.陈白露C.鲁大海D.潘月亭2、“赋”作为一种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B )A.司马相如《子虚赋》B.荀子《赋篇》C.贾谊《吊屈原赋》D.屈原《离骚》3、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B )A.《楚辞》 B.《诗经》 C.《史记》 D.《论语》4、楚辞的代表诗人是屈原,代表作是( C )A.《左传》 B.《春秋》 C.《离骚》 D.《诗经》5、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东汉末年出现的( D )A.《孔雀东南飞》 B.《西洲曲》 C.《木兰诗》 D.《古诗十九首》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名言的作者是( B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李贺7、《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B )A.文言长篇小说B.文言短篇小说C.白话长篇小说D.白话短篇小说8、孔子,儒家创始人, 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作品为( D ) A.《楚辞》 B.《诗经》 C.《史记》 D.《论语》9、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是( D )A.《左传》 B.《春秋》 C.《楚辞》 D.《诗经》10、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是罗贯中的( B )A. 《水浒传》B. 《三国演义》C. 《西游记》D. 《红楼梦》11、《西厢记》的作者是( A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马致远 D.白朴12、以下哪位作家被评论家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 B )A.胡适 B.艾青 C.徐志摩 D.北岛13、但丁最著名的作品是(C )A.《十四行诗》B.《失乐园》C.《神曲》D.《伊利亚特》14、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 B)。
A、《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雅典的泰门》B、《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C、《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雅典的泰门》D、《哈姆雷特》、《麦克白》、《雅典的泰门》、《李尔王》1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全)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音乐的性质)来划分的。
3.《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国风5.“在水一方”象征着: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际遇。
6.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7.《湘夫人》选自《九歌》,《九歌》是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共有11篇。
8.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四家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10.《论语》是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1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不把诗学好,就无法与人沟通、交流。
12.先秦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墨家13.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14.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孟子》1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语出:《道德经》17.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是:老子18.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孟子19.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庄子》20.先秦诸子中,文章写得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形式来说理的是: 《庄子》21.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2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 )为主。
2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顶真 )的修辞手法。
24.“欲摘故纵,请君入瓮”是( 孟子 )惯用的论辩手法。
25.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尚书》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7.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史记》。
28.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李将军列传》29.“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提出来的。
30.《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情歌,开头采用了(呼告)手法,“上邪”的意思是“天啊”。
仅供参考,大学语文复习材料

大学语文复习材料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8分)三、默写(每题1分,共12分)四、简析题(每题2分,共9分)五、问答(每题6分,共12分)六、赏析题(每题7分,共14分)七、论述题(20分)一、二:考文学常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其编撰者至今仍众说纷纭,在其各篇著作中以屈原和宋玉的作品最受注目。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有时也被成为“楚辞体”或“骚体”。
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2015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西汉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诗经》。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 3.《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整,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郑伯克段于鄢》记录郑国国君的内部家权斗争。
☞4.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的象征性意象。
☞ 5.《论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6.《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7.老子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以“道”为核心,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讲求“无为而无不为”,倡导“道法自然”、“绝圣弃智”、“小国寡民”。
《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
☞8.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保民而王”;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养气”论。
☞9.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与老子并称“老庄”,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
☞10.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又被评价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1.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曹丕在《典论.论文》谓其“长于辞赋”。
☞12.所谓“田园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多种形式。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大学语文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 )A.以乐景写哀情B.以哀景叙哀情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3.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C)A.《国语》B.《战国策》C.《左传》D.《史记》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B)A.词牌B.音乐机构C.诗歌总称D.地域名称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D)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A )A.思慕贤才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C.礼遇贤才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B)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D.求贤不得的苦闷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_A___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C. 沉郁顿挫D. 清新淡雅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D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B)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C)A.庄子B.河伯C.北海若D.河伯和北海若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C )A. 唇亡齿寒B.四面楚歌C.井底之蛙D.缘木求鱼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A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C)A. 本纪B. 表C. 列传D.世家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B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然今卒困于此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 D )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A )A.朴素自然B.旷达洒脱C.绮丽繁缛D.静谧朴实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A )A.逐层递进B.逐层递退C.平缓舒展D.起伏跌宕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D )A.一为迁客去长沙B.西望长安不见家C.黄鹤楼上吹玉笛D.江城五月落梅花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A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B 时间顺序串接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D 情节发展的节奏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C)的女主人公形象。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共10篇)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 对于大学语文04729 大家是怎么复习的你重点要看每篇文章标题下面的那段关于作者介绍之类的,还有就是文章后面的解释,最后就是和课文配套的作业本了.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二):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人教版的1、《在山的那边》:童年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追寻它)。
2、《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在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的脱险)对你也会有宝贵的启示。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题目是编者加的。
沈复(1763—?)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
(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4)[项]颈,脖颈。
(5)[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7)[徐]慢慢地。
(8)[唳]鸟鸣。
P20(1)[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2015.12.)一.填空题:(每空1分,试卷分值10分)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汤来贺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对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补充和细化。
5.《孙子兵法》全书由13篇构成,它们首尾呼应,层层递进,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其中首篇是《始计篇》。
6.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 305 篇。
8.屈原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9.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10.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1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3.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
14.孔子被后世誉为“圣人”,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朱熹则被后世称为“季圣”。
15.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反映了孙子的“”思想。
16.《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
17.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一句化用了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
18.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为宋词婉约派正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19.庄子,名周,为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为南华真人。
2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人生到处知何似,杀死飞鸿踏雪泥。
22.《新亚学规》的制定者是钱穆。
23.儒家思想体系中“仁”是核心。
孔子的基本思想围绕着“仁”和“礼”展开。
24.《橘颂》选自《九章》,是我国第一首咏物诗。
25.《诗经》与楚辞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26.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27.老庄思想体系的构建都是源于对“道”的本源性探问。
28.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中“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一句化用了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和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
29.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30.《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 81 章。
3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2.《诗经•召南•摽有梅》最突出的是心理描写。
33.与中原地区信仰龙不同,楚文化的图腾是凤凰。
34.《诗经》与《离骚》被称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前者开创了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
35.历史上的“四大书院”指的是“白鹿洞书院”江西、“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
河南36.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指的是《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尓王和《麦克白》。
37.唐代的高适、岑参、王昌龄和王之涣被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3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句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二.判断题:(每题1分,试卷分值10分)1.“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是《论语》中的名句。
(错)2.在《道德经》中,老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车毂、陶器和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对)3.词史上,被王国维评价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是南唐后主李煜。
(对199)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是曾子的名言。
(错)孔子的话5.《坛经》是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中国佛教著作,是由禅宗六祖慧能说法,其弟子法海集录而成的。
(对)746.孙武就是孙膑,著有《孙子兵法》。
(错)7.《诗经》有“六义”,分别是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指诗的体制;赋、比、兴则指诗的表现手法。
(对)8.《哀郢》是选自《九章》,是屈原投江前的愤忧之作。
(错)9.李商隐的《无题》诗主要展现的是微妙的心理活动,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
(对)10.“京派”与“海派”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流派。
沈从文的《边城》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作品;而张爱玲则是“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
(对)11.老子用“散材”这个寓言来阐明“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辩证关系。
(错)12.《孙子兵法》深受老子道家思想影响。
(对)13.“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用香草、清泉和松柏等事物象征山鬼的高洁品质。
(对)14.《诗经》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游牧文明的特色。
(错)15. 庄子和孟子都擅长通过寓言故事来说理。
(对)16.在屈原所作的组诗《九歌》中,《云中君》是唯一一篇不是神话题材的作品。
(错)是神话题材17.在《红楼梦》“群芳开夜宴”这一情节中,曹雪芹用“抽花签”的方式对大观园中的女孩子的命运作了暗示。
(对)18.“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是欧阳修的观点。
(错)王国维的观点19.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柳永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
()20.在《人间世》中,庄子假借孔子提出其“坐忘”学说,来表达他的处世智慧。
(错)21.辛弃疾与苏东坡并称“苏辛”,但二人的词作仍有明显的不同,后人称之为“苏旷辛豪”。
(对)22.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主张“以民为本。
”(对)23.在《谋攻篇》里,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
(对)24.令狐冲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
(错)25.《郑风•女曰鸡鸣》用对话的方式表现了一对并不富裕的小夫妻的日常生活场景,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错)26.楚文化深受当地“巫风”民俗的影响,呈现出泛神论的特点。
(对)27.从《世说新语》中,读者可以生动地感受到魏晋名士的“魏晋风度”。
(对)28.在宋代婉约派词人中,晏殊以写作俗词和慢词而闻名。
(错)29.王维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透露出的“禅意”,因而被称为“诗佛”。
(对)30“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是蔡元培先生对大学的定义。
(对)31.“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出自庄子的《人间世》。
(错)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孔子的名言。
(错)孟子的名言33.“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反映了儒家的“治学”思想。
(对)中庸34.《孙子兵法》又叫《三十六计》,系统阐述了我国古代战略思想。
(错)35.流行歌曲《青花瓷》是由周杰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
(错)36.《诗经》中的战争诗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对于战争的崇尚。
(错)37.我国文学史中“香草美人”的传统是由著名诗人宋玉开创的。
(错)屈原开创38.初唐四杰指的是唐代初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合称。
(对)39. 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指的就是格律诗。
(对)40.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伟大的女神,她的主要功绩是开天地和补天。
(错)三.名句鉴赏:(每题8分,试卷分值16分)1.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此诗出自【诗经•王风•黍离】〔一分〕,一位士大夫在……徘徊看见庄稼长的很茂盛,而庄稼长的地方是以前的庙堂,随着庄稼生长,十分忧郁,抚今追昔,伤逝旧国的郁闷无处发泄,于是写下这首幽怨的诗,排遣内心的愤懑之情。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面对眼前青山产生种种遐思,面临人生种钟遭遇,由忧虑……转到骄傲不屈,即使……依旧不改其志3.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出自【诗经•摽有梅】用树上的妹子还有七成暗示时光的扭转也暗示女子青春的短暂希望心上人寻找一个佳期来提亲,是女子闺中自怜之诗以花草的盛衰来比喻青春的流逝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归途茫茫不知家何在,表达为皇帝一心做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马在雪地人不到路,也是骑马之人的迷茫,可谓字字含情声声含泪,悲壮难忍,初衷不改的决心5.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
出自【诗经周颂•良】农人耕种希望,对生命勃发的喜悦和热爱,展示农耕生活的情致,展示生活的情貌,一副秋收图跃然纸上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自【苏轼•贺子游•】人生生在此却要到哪里去呢?伤感找不到方向,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像一只大雁,无论什么人做了什么文章也好最后还是要消失,对未来不可知的迷茫引起人民的长久思索,认为人应该有超然的心怀从容的心态,7.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出自【】到南边的田地去送饭,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了,四.问答题:(每题12分,试卷分值24分)1. 老子讲“道”既有玄理也有理趣,他用比喻的方法来解释“道”的存在特性,比如“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挻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你觉得这一系列的比喻阐述了“道”怎样的特点?道的存在像……看是中空却又充盈着万物,道周留于宇宙中不是实际存在,却又在不断超越,道的的变化无穷和有相辅相成,有无是相符相生的,不断自我否定才能不断超越,不能执着于器皿2.孔子一生提倡复兴周礼,而周礼的核心就在“仁”的追求,请你谈谈孔子“为仁”的思想。
仁就是人,仁政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人有人的自由与尊严,孝悌是为仁的根本源泉,是人和他人关系的规范,仁是使众人都能得到爱,3. 怎样理解庄子在《人间世》篇所讲到的“心斋”的思想?心无杂念,扫除杂念,4. 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有不战而一统天下的理想,他是如何在他的政治主张中实现的?5. 《论语·子路》篇中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你怎样理解孔子的心理?6.孟子面对言必称利的梁惠王,提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在今天的时代意义?7. 人类古往今来都要面对终极思考,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他把这个终极指向了“道”。
在二十五章中他写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请问你如何理解这一章中所谓“道”的存在?五.作文:(40分)(一).根据以下材料,围绕大学精神进行自由思考和创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结构力求完整,内容切实。
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字数800字以上。
1.“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