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物质的构成与组成(全国通用)知识点一、分子、原子和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2.分子(由原子构成)(1)定义: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①体积、质量都很小;②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如花香四溢、酒精挥发等;③分子间有间隔,如天然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①实验装置(如图)②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

③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

④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3.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4.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a2+、N H4+等。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如C O32−、Cl-等。

5.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或“-”表示离子的正负电性,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数字为1时,可忽略不写。

意义:如3Mg2+,“3”表示3个镁离子,“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知识点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总结:①原子内部不是实心体,很多是“空”的;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③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时)≈质子数+中子数;⑤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也不读。

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氧原子为例):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D 6、(2014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A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 率加快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
B
40L 的钢瓶中
于压缩
在无外力作用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面上移动
D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典型例题 5】(2014 届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 Br。
(1)右图中 x= 7
,Br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 或“非
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填序号,下
同),与 B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答案】(1)7 ,非金属 (2)C ,E 【解析】 试题分析:(1)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5 ,故 X=35-28=7 ;Br 的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四、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联系与区别
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
分裂 构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原子和离子
原子

专题八 构成物质的微粒-【备考】202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

专题八 构成物质的微粒-【备考】202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

专题八构成物质的微粒-【备考】2023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但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不同。

(2)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二氧化碳分子间有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认识物质世界。

(1)稀盐酸、稀硫酸等酸都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_______,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

(2)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产生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与其分子个数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4.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金刚石C.过氧化氢D.五氧化二磷5.下列化学用语及含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碳原子:C B.2个磷元素:2PC.铝离子:Al 3+D.2个一氧化碳分子:2CO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2 个氯原子:Cl 2B.锡元素:SnC.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D.硫酸铁:FeSO 47.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8.生活中可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

打开该溶液的瓶塞,过一会闻到酒精气味。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酒精分子的间隔B.酒精分子的质量C.酒精分子的体积D.酒精分子的化学性质9.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10.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氧气和液氧都是由_____构成的(2)氧气可压缩为液氧储存于钢瓶中,说明_____。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练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含答案解析)考点01构成物质的微粒1.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2O2B.NaCl C.Fe D.He【答案】B【解析】A、H2O2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Na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C、Fe表示铁这种物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He表示氦气这种物质,是由单原子氦原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碳酸钾B.液氧C.金刚石D.银【答案】B【解析】A、碳酸钾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银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氯化钠B.过氧化氢C.汞D.C60【答案】C【解析】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汞是金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符合题意;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02微粒的物理共性1.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通常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D.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相同【答案】B【解析】A、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因此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因此构成H2O和H2O2的分子不相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系列(PPT)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系列(PPT)

考点突破
【典型例题 1】 (2013•常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钙 C.铝 D. 水
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属于碱类,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 误。B、氯化钙属于盐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铝属于 金属单质,是由铝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是非金属氧化物,是 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应选 D。
考点透视
一、新课标的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 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考情分析: 1、考查情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从此可以看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化学 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 中考化学的热点内容。
【典型例题 3】 (2013•苏州)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 1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C

试题分析: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B、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选项 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 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 误。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C。
知识梳理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讲义(人教版)(解析版)

第十讲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表一、考点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a.实验装置:b.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c.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d.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2.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5)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活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离子带的电荷数是1,则“1”省略不写;如O 2-; 0H - (4)原子和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2)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专题10物质的分类 微粒构成物质(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物质的分类 微粒构成物质(原卷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0物质的分类微粒构成物质考点01物质的分类考点02分子考点03原子考点04离子考点01物质的分类1.(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可制造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纳米酶,其中属于单质的是()A .金B .氧化铁C .氧化铈D .四氧化三铁2.(2024·广东·中考真题)玄武岩“织”出“中国红”。

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的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 2属于()A .单质B .盐C .氧化物D .碱3.(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五氧化二磷②液氮③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④青铜⑤60C 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3NaHCO 常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3NaHCO 属于()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5.(2024·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混合物A 醋酸纯碱小苏打福尔马林B 碳酸熟石灰磷酸氢二铵石油C 柠檬酸NH 3·H 2O 高锰酸钾冰水混合物D磷酸KOH粗盐石灰浆6.(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7.(2024·河南·中考真题)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B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 .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8.(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3年1月1日开始,全国推广实施标准更加严格的国VIB 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属于()A .单质B .化合物C .纯净物D .混合物9.(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下列关于部分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单质氧化物纯净物碱盐A 铝合金冰水混合物明矾熟石灰4BaSO B 氦气26C H O 硝酸纯碱43NH NO C 水银22Na O 液氧火碱()232Cu OH CO D臭氧干冰尿素生石灰3NaHCO 10.(2023·四川乐山·中考真题)碱性锌锰电池性能优越,其组成物质包括锌粉、氢氧化钾、二氧化锰、石墨等,这些物质的类别不包括()A .酸B .碱C .单质D .氧化物11.(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A .氢气一化合物B .空气—纯净物C .碳酸氢钠—盐D .冰水混合物—混合物12.(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A .碘酒、碳酸钙、二氧化硫B .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C .生理盐水、纯碱、铁锈D .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13.(2022·上海·中考真题)下图表示甲、乙、丙三类物质的相互关系,甲包含全部乙、部分丙及其他物质。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课件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考点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课件

(2)如图2所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让两根玻璃棒靠近 (不能接触),会发现在两根玻璃棒靠近的时候,产生大量白烟,从分子 性质的角度解释: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地__运__动__。 (3)如图3所示,集气瓶Ⅰ、Ⅱ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把 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上__下__两__瓶__中__都___ _充__满__红__棕__色__气__体___。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近似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
5.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 (2)实验现象:C烧杯中溶液_不__变__红___,B烧杯中溶液_变__红___。 (3)现象分析:浓氨水有__挥__发__性__,挥发出来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并进 入到B烧杯溶液中,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使酚酞溶液_变__红___。 (4)实验结论: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
6.(2023·广州模拟改编)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B)
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数目增多
C.6 000 L氧气加压后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之
间的间隔变小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3.(2023·广西)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
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
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A )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2023·山西改编)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 ℃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复习目标:梳理汇总零散的微粒知识,提炼出物质的微粒观,通过物质的微粒观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

【自主构建】请同学们回顾以下知识:1.下列物质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干冰____________ 铜___________ 氯化钠______________ 金刚石______________2.请同学们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以下事实:(1)在报纸上的一个墨点就含有1018个碳原子,一万个氧气分子连接起来的长度还不到1微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银温度计可以指示温度的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的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而水却不容易被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水通电分解分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在初中化学中你学习了微粒的哪些知识【课内探究】一、联系整合,形成观念探究点一:微粒间的关系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及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有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对照下面的网络图进行说明。

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

探究点二:用微粒的观点分析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微观结构是物质宏观变化的依据,化学符号是联系宏观变化与微观结构的中间桥梁,原子 结合 结合分解 分子 氢气、氧气、水、氯化氢等金属、稀有气体等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 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 离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结合 (静电作用) 集聚请同学们采用理想模型法对以下变化进行研究。

1.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并思考画好微观示意图的关键是什么试着画出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氧分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分子氯化氢分子2.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这两个变化的本质。

变化1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

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而Na+、Cl-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的本质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2锌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

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_____,而SO42-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

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_____ 。

勇于挑战:请写出反应上述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你还能写出一个更能深刻表示该变化微观本质的式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A B C(1)A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3.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

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3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微观本质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巩固训练】1.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④⑤2. 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1)写出溶质中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2)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3)标出溶剂中氧元素的化合价;(4)写出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3. 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C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A.OH- B.Cl- C.CO32- D.Na+4. 含硫元素物质间发生转化:,其中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烷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2:5B.丁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丁烷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有机物D.在通常状况下,丁烷是气体6.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A B C D E +6 氧化物 F G+4 酸 盐 列关于水与过氧化氢(H 2O 2)的问题:(1)H 2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_________个H ,__________个O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水通电后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氧化氢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___③_______(填编号)。

①水、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②过氧化氢溶于水得到的物质仍然属于纯净物③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④硬水可以使肥皂水产生更多的泡沫7. 现有指定化合价的几种元素:O -2、H +1、K +1、Cu +2、N +5,请选择元素,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1)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___________;(2)一种酸_____________;(3)一种复合肥料___________;(4)原子个数比为1∶1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8. 已知A 、B 、C 、D 、E 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内无中子,B 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 、D 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 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 、C 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画出D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写出D 形成离子后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3)防止E 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种即可)。

(4)B 、D 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

9.人体摄入铁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乳酸亚铁胶囊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已知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 6H 10FeO 6。

(1)乳酸亚铁是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2)乳酸亚铁中碳与氢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10.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

右图为硫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1)E 点表示的是二氧化硫,写出他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2)右图中可表示K 2SO 3这种盐的点是____________(填字母);(3)A 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4)写出由B 点表示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 、C 发生的反应叫__________反应,试着写出符合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