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丝杠的计算公式

标注:Tr-螺距*头数-旋向

牙型角α=30°
螺距P 由螺纹标准确定
牙顶间隙ac P=1.5~5 ac=0.25;P=6~12 ac=0.5;P=14~44 ac=1
外螺纹
大径d 公称直径
中径d2=d-0.5P
小径d1=d-2h3
牙高h3=0.5P+ac
内螺纹
大径D4=d+2ac
中径D2=d2
小径D1=d-P
牙高H4=h3
牙顶宽f=0.366P
牙槽底宽w=0.366P-0.563ac
螺纹升角ψ tgψ=P/πd2

梯形丝杠的计算公式

螺纹的一种,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为30。
内外螺纹以锥面贴紧不易松动。
与矩形螺纹相比,传动效率略低,但工艺性好,牙根强度高,对中性好。
如用剖分螺母,还可以调整间隙。梯形螺纹是最常用的传动螺纹。
我国标准规定30°梯形螺纹代号用“Tr”及公称直径×螺距表示,左旋螺纹需在尺寸规格之后加注“LH”,右旋则不注出。例如Tr36×6;Tr44×8LH等。
各基本尺寸名称,代号及计算公式如下:
牙型角α=30°
螺距P 由螺纹标准确定
牙顶间隙ac P=1.5~5 ac=0.25;P=6~12 ac=0.5;P=14~44 ac=1
外螺纹:大径d 公称直径
中径d2=d-0.5P
小径d1=d-2h3
牙高h3=0.5P+ac
内螺纹:大径D4=d+2ac
中径D2=d2
小径D1=d-P
牙高H4=h3
牙顶宽f=0.366P
牙槽底宽w=0.366P-0.563ac
螺纹升角ψ tgψ=P/π



非精确等速传动场合可以套用以下公式计算:

T1=(Ta+Tpmax+Tu)

其中 T1:等速时的驱动扭矩; Ta=(Fa*I)/(2*3.14*n1); Fa:轴向负载N; Fa=F+μmg F:丝杠的轴向切削力等N; μ:导向面摩擦系数; m:移动物体重量(工作台+工件)kg; g:9.8 Tpmax:丝杠的动态摩擦扭矩上限N.cm; Tu:支撑轴承等的摩擦扭矩N.cm



如果有减速机丝杠,电机扭矩=T1/减速比/减速机传动效率

考虑到加速负载,惯性及扭矩裕量,请考虑乘以安全系数.
详细计算公式见:机械设计手册 螺旋传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