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一年级)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会服务活动 1.生活自理我能行》优质课教案_1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会服务活动  1.生活自理我能行》优质课教案_18
四、学习分享、能力提升
1.播放两位小朋友的叠衣服口诀。
2.老师运用教学助手帮助学生向全班分享叠衣服方法。
3.指导学生按衣服种类分小组,分享自己的叠衣服方法,你教我学,相互学习。(按照桌子上的衣服种类桌签引导学生分组。)
4.出示“我是小老师”活动要求,要求每类衣服组,推选叠衣服小老师留组,其他成员换到其他类衣服组体验。(提醒学生不用挪动衣服)
同时也让孩子体验到收纳的快乐,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打下基础。
六、解决问题,践行升华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既学会了叠衣服,也懂得了如何收纳衣服,在生活中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独立自主我能行,做生活的小主人。
3.衣服分分类,平平整整送回家。(师取出衣柜)
3.出示课题《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
学生听老师读谜面,思考并回答谜底。
教学助手,互动课堂手机大小屏互动操作出示小手图片。
设计意图:在揭示谜底过程中,利用媒体资源将谜底以图片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
二、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
1.我喜欢的衣服成员
师:衣服家族可是个大家族,谁来告诉老师你喜欢那些成员,你在什么时候后穿它。(学生说,师贴图板书)
师小结:在生活中希望大家可以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2.提出现在孩子不会整理衣服,衣服乱丢,衣柜脏乱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生活独立自主的现象。
学生说出喜欢穿的衣服,以及衣服所适宜的季节。表达看到衣服乱丢现象的感受。
教学助手,互动课堂手机大小屏互动操作出示图片,给学生直观体验。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说出衣服的种类,以及穿衣服要注意天气变化。孩子掌握了生活常识,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出生活中不会整理衣服,没有良好生活习惯带来的影响。以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

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

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综合课程将占重要位置,逐步实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结构化,是新课程的鲜明特征。

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

据专家分析,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内容交叉重复,课程设置缺乏宏观统筹及整体优化,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另外,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精细地分科教学,容易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过细的分科教学,也给师资配备带来困难,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教师,一位教师同时兼几门课,一星期写十几个教案,有些课因为缺教师而被砍掉,致使课程计划难以落实。

近几年,重新整合学科知识、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学术性课程分科体系,在中国已建立了近百年,人们已基本认识了它们的规律与特点,对知识系统传授有较大价值,对学术性课程的继续深造也有较大帮助,在设计课程方案时,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但是,要看到分科课程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与现代人成长的需要的方面,要通过设置综合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来弥补它的不足。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当展,一方面使学科内部的分化更加精细,另一方面,也使学科之间进一步交叉综合。

专家预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特点1.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 充足体现整合。

2. 安排独立旳识字课,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大幅度更新课文, 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 更贴近小朋友生活。

4. 改善展现形式, 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爱慕旳“学本”5. 体现语文与生活旳紧密结合。

(二)、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旳编排形式, 共有16个单元, 每个单元大体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种语文天地。

课文编选旳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小朋友爱好、知识等方面,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旳:1.《元宵节》——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2.《家园》——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3.《春天》——热爱大自然, 热爱劳动和劳感人民4.《植物》——热爱自然, 理解植物及某些生长知识5、《动物》——热爱自然, 理解动物及某些生长知识6.《爱惜》——爱惜、保护环境7、《愿望》——合理旳、善良旳个人愿望, 努力实现愿望8、《认真》——认真做事(有一点植物知识)9、《车旳世界》——认识车, 浅显认识社会生活10、《雨》——热爱自然, 互相协助11、《星空》——热爱自然, 理解我国伟大旳科学家, 学一点天文知识12.《朋友》——友谊13、《时间》——爱惜时间, 运用时间14.《丁丁冬冬学识字》——感悟中文15.《长大》——理解成长旳含义16.《快乐》——乐观生活, 助人为乐第二册旳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 尤其是增多了反应小朋友生活旳篇目, 与学生生活愈加贴近, 同步也注意了保持一册旳趣味性教学目旳。

本册教材中中文旳编排, 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旳原则。

全册规定认识420个常用字, 会写240个在本课或此前认识旳字。

规定认识旳字和规定会写旳字, 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 在语文天地里也安排了少许规定认识旳字。

二、说教学目旳和规定: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措施和方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2.认字423个(下限), 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 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措施, 综合运用学过旳措施认字, 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旳现代诗文。

2024年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2024年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互动评价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培 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7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反思
01
对本次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学生反馈收集
02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意
见。
教学改进措施
03
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反馈,提出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
,如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教学资源等。
认识自我与表达
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 识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 和喜好,并学会用简单的话语和
动作进行自我介绍和表达。
社交技能培养
设计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与他人沟通、 分享和合作,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
生活技能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如整理书包、系鞋带等,提 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20
教学辅助资源
1 2 3
教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具,如 实物、模型、图片、音频、视频等,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具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如画笔、颜料、剪刀、 胶水等,以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力 和想象力。
多媒体资源
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形 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06 教师团队建设与 培训 23
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提升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实现教育目标
教师团队共同合作,可以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 目标和愿景。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建设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的 专业成长。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课件-(带特殊条款)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课件-(带特殊条款)

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课件-(带特殊条款)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课件一、教学目标本课件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同时,使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通过教授学生整理书包、穿脱衣物、洗手洗脸等日常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消防队、警察局等地,了解社会公共设施和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环保教育: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环保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4.动手操作:教授学生剪纸、粘贴、搭建等手工制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5.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6.科学探索: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观察植物生长、了解光的传播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方法1.实践操作法:教师通过示范、指导,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各种技能。

2.游戏教学法: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实践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长。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动手能力等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如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现个性。

3.家长评价:邀请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促进家校共育。

4.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五、教学保障1.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简介
本教材是为一年级学生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实践能力。

该教材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并结合了游戏和互动的元素,使研究过程更加有趣和生动。

教材内容
1. 语言研究
本教材将以基础的语言研究为核心,包括字母认知、发音练和简单的词汇研究。

通过清晰的示范和反复练,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

2. 数学运算
教材还将提供一系列的数学运算活动,包括简单的加减法和数字识别。

通过实践运算和游戏化的研究方式,学生可以巩固数学概念和提高计算能力。

3. 科学实验
通过一系列的简单科学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

教材将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相关解释,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4. 社交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材还将包含各种团队游戏和互动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教材特点
1. 游戏化设计
教材采用游戏化的设计,引入各种游戏元素,如游戏关卡、奖励系统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2. 多样性
教材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全面研究和发展。

3. 反馈机制
教材将提供及时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时调整研究策略。

结语
通过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的使用,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教材设计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应用的内容分析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应用的内容分析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中应用的内容分析(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分析1.专题数量方面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专题分布如下: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各含2个专题;六年级下册:除常规的2个专题外,总复习部分额外增设3个专题,总计5个专题。

其余每册教材均包含1个专题。

具体内容是: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下册《摆一摆,想一想》;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下册《小小设计师》;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下册《制作活动日历》《我们的校园》;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下册《营养午餐》;五年级上册《掷一掷》,下册《探索图形》《怎么通知最快》;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节约用水》,下册《生活与百分数》《自行车里的数学》《绿色出行》《北京五日游》《有趣的平衡》。

综上,全教材共包含19个“综合与实践”专题。

2.专题内容方面人教版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专题内容及涉及学科分析显示,知识综合程度上以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综合为主。

跨学科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地理、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

总之,人教版教材在“综合与实践”领域注重数学内部知识的整合,并适度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如生物、地理、美术及道德与法治等,实现跨学科融合。

(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的项目归类1.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领域项目归类的依据已有研究中,学者们依据不同标准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分类,如按活动形态、时间节点、经验与素养指向等划分,这些分类均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后续教学实践研究及分类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

举例来说,曾令鹏(2020)在丁玉华名师工作室成果基础上,依据活动形式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划分为数学游戏类、操作体验类、调查分析类、方案设计类和实验研究类。

同时,北京师范大学马宁教授提出的项目式学科实践活动四类教学范式,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

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

《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自理我能行》是专题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社会服务类里的一课。

生活自理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如:收拾书包、整理衣服、擦桌子、扫地、自己的袜子自己洗等力所能及的事。

这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将会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动手能力弱,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事事都包办代替,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欠缺。

在幼儿园学过叠衣服,但现在自己的衣服能坚持自己整理的孩子却不多。

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阻碍了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

开展以“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社会服务类活动,将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培养自立、自理方面的良好生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学会叠衣服,懂得收纳衣服,改正乱扔乱放衣服的坏习惯。

2.学生能在活动中相互学习整理衣服的本领,掌握生活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学会叠衣服,懂得收纳衣服,改正乱扔乱放衣服的坏习惯。

2.学生能在活动中相互学习整理衣服的本领,掌握生活技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具(奖杯、小评审员证件、衣柜)。

(教师)2.带自己的衣服。

(学生)教学活动过程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调动热情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示读)2.师:哪位智多星来告诉老师你的小手可以做些什么? 3.出示课题《生活自理我能行——整理衣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一年级)第一课宝宝宫殿孕宝宝珍爱生命尽孝道教学目标:1.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2.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建议: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一课,宝宝宫殿孕宝宝真爱生命尽孝道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1-6页)教学目标:1.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2.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知道我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孕育的,出生前生长在妈妈身体内的子宫里。

教学难点:体会妈妈养育我的不容易,要珍爱生命,孝敬父母教、学具:挂图,模型,PPT板书:宝宝宫殿孕宝宝珍爱生命尽孝道精子卵子(图)(图)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吗?二、看一看:爸爸和妈妈相识、相爱、结婚,然后孕育了我。

原来我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

三、说一说:我的相貌哪些地方像爸爸?相貌哪些地方像妈妈?四、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爸爸妈妈的影子呢?五、做一做:1、小体验:把你的书包背在胸前,体验妈妈怀孕时的感觉。

2、讨论会:我们的成长这么不容易,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六、唱一唱:儿歌学唱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二课茁壮小苗正成长健康生活是保障教学目标: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和变化。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建议: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二课,茁长小苗正成长健康生活是保障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7-11页)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和变化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具:挂图,视频短片,PPT板书:茁壮小苗正成长健康生活是保障身高:体重:身体各部位发生的变化:(头颈胸围臂长腿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了么?二、看一看,自己的身高。

三、想一想,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四、说一说,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五、做一做,1、我来量:将现在的体制健康数据填写下来。

2、画手印:把自己手掌的轮廓画下来,明年的这个时候再来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变化。

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三课勤于洗漱病菌怕讲究卫生人人夸1.了解个人卫生知识。

2.掌握正确洗漱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知道讲究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清洁个人卫生。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建议: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活动。

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三课勤于洗漱病菌怕讲究卫生人人夸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12-17页)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知识。

2.掌握正确洗漱方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知道讲究卫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如何清洁个人卫生。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具:图片,视频,PPT板书:勤于洗漱病菌怕讲究卫生人人夸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了么?二、看一看,你愿意和身边干净的同学做朋友,还是愿意和身边不讲卫生的同学做朋友?三、想一想,每天我们做的哪些事情是讲卫生的习惯?四、说一说,看教材P13页,看看这些事情你多长时间做一次?五、做一做,1、我来评:看看P14-P15页图,下面哪个同学多的对,请你奖励他“笑脸”,不对的你要给他画上“哭脸”,并给他提出你的建议。

六、我来演:小明是个讲究卫生的孩子,他一天中有哪些讲究卫生的行为,请你讲一讲,再表演出来。

课堂小结:布置体验作业。

第四课爱眼护齿好习惯终生受益得方便教学目标:1、是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状况。

2、让学生知道正常成长发育的相关常识。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和变化。

教学难点:怎样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教学建议: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四课爱眼护齿好习惯终生受益得方便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18-24页)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懂得爱护眼睛和牙齿的重要性,2、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的体验中去感受如何才能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和一双好眼睛。

3、从小培养爱眼护齿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课件,培养学生爱牙护牙的意识。

教学难点:各种有关牙齿的资料的搜集、整理、汇报。

教学用具:牙齿模型、课件。

教、学具:图片,模视频,PPT板书:爱眼护齿好习惯终生受益得方便眼睛牙齿(轮廓结构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结合眼睛、牙齿模型,听老师讲解眼睛和牙齿结构。

二、看一看,看课件,认识眼睛和牙齿的轮廓和结构三、学一学,学习如何保护眼睛和牙齿四、说一说,看教材P19页,看看这两个好朋友都给我们哪些帮助?五、做一做,模拟刷牙的步骤方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五课环境整洁为大家公共卫生你我他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讲究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四不”教学建议:1、通过视频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五课,环境整洁为大家公共卫生你我他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25-3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2、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讲究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四不”教、学具:挂图,图片,PPT板书:环境整洁为大家公共卫生你我他怎样维护公共卫生自觉遵守“四不”通过学习破坏公共卫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使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维护公共卫生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

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乱扔东西、随地吐痰、大小便、涂抹该画、这种行为不对,违反社会公德。

)二、想一想,怎样维护公共卫生?⑴不随时吐痰。

⑵不随地扔果皮纸屑。

⑶不在墙壁、桌凳上面乱刻乱画。

⑷不随地大小便。

三、说一说,你做过破坏公共卫生的事吗?今后你会怎样做?四、做一做,看书P29页,途中有哪些不文明行为?请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五、唱一唱: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六课健康饮食来帮忙小朋友们身体壮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健康饮食教学难点: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教学建议: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六课,健康饮食来帮忙小朋友们身体壮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31-36页)教学目标: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健康饮食教学过程:1、讨论:教师问题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让学生积极发言曾加课堂互动教师总结:是啊,过胖、过瘦、面色蜡黄的人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人的健康直接跟饮食有关,并不是没有生病的人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

那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呢?2、从故事中导入(1)、生活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

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

故事大概内容:一位小朋友放学回家,肚皮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后来因为消化不良,后来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

(2)、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话想说?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3)、教师总结:是呀,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暴饮暴吃,要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这样我们的胃和肠道才能健康的工作。

(4)、教师小结: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很重要。

你认为这几份食物的搭配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食物搭配。

3、看来如何搭配食物、合理饮食,也有很多科学知识在里面。

这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慢慢了解。

课堂小结:课外拓展以及课堂作业第七课坐立行卧不随意有助发育姿态美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2.懂得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的意义。

3.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关注自身健康、养成每天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习惯教学建议:1、通过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2、增加实践活动课时安排:共1课时课题:第七课,坐立行卧不随意有主发育姿态美执教:教学内容:北京出版社健康教育第一册(37-42页)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

2.懂得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的意义。

3.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卧姿势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

教学重点:关注自身健康、养成每天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卧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卧习惯教、学具:挂图,模型,PPT板书:坐立行卧不随意有助发育姿态美儿歌:坐要端正像铜钟,站立挺拔像青松,走路矫健一阵风,睡觉右卧像张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言:创设问题情境。

1. 提问:我们为什么每天的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姿势?2.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保持坐立行卧姿势的必要。

3.引导学生进行坐立行卧不正确姿势对健康和形体的危害认识。

4.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提问:不良的坐姿、立姿、行姿和卧姿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口。

二、看一看,看看班级同学中哪一位的坐姿最标准。

三、说一说,坐姿保准的同学,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联系这样的体态有哪些标准?四、学一学,班内姿势最标准的,请你向他学一学。

五、做一做,按照标准的姿势,自己做一做。

然后正确的评价一下自己。

六、唱一唱:儿歌学唱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八课礼貌用语嘴边挂文明有礼人人夸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