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原理--分类组织
信息组织概述PPT课件

• 数字化信息(digitalization information,)
– 借助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将各种出版物中的原始信息,如语言、图像、 文字、符号、数据、表格等全部变成二进制编 码,形成可以在网上流动的信息资源。
-
9
信息管理课件
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智慧
❖ 数据:离散、互不关联的客观事实,孤立的文 字、数据和符号,缺乏关联和目的性-ຫໍສະໝຸດ 25信息组织的目标功能
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有效减除或减少杂乱无关 信息的干扰,使信息特征得到充分显示
准确控制信息流的流速与方向,使其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 式传递给适当的人。
建立信息产品与用户的联系。即根据用户需要设立各种检索点,
构建利用渠道,建立用户和资源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信息产品质量、价值。通过描述、揭示、存储、排序
2、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具体方式方法的研究,如分类、编目法 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应用等。
3、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技术研究,如元数据、搜索引擎等。
-
5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
❖ 教材:信息组织/(美)Taylor,A.G.著,张素芳等译.——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参考书: 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信息组织/周宁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信息组织学/张帆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段明莲 沈正华编著.——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
15
Knowledge Hierarchy
Knowledge
3 Levels
• Expertise • Know-How • Skills
信息组织doc

信息组织第一部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一.熟悉和掌握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为了方便人们检索、获取信息而将庞杂、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收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加工、信息整理与存储。
对信息的描述与揭示以及序化是信息组织的中心内容。
2.信息标引:信息标引就是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
从学科属性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
3.信息组织方法:(1)按组织对象分:文献实体组织与信息内容组织文献实体组织的对象是文献,这里的文献指的是传统的信息资源类型,主要指印刷型的出版物,如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
文献实体组织是把这些文献及其著录和标引记录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如图书的分类排架系统、分类目录、主题目录等。
信息组织的本质是信息内容的组织。
(2)按信息组织的层次分: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与语用信息组织语法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形式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字顺组织法等。
语义信息组织是以信息内容或本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分类组织法、主题组织法就属这一层次。
语用信息组织是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组织信息的方法,如根据信息的权值、概率等组织信息的方法。
对于科学信息来说,最本质的是语义信息组织法。
4.常用信息组织方法*(1)分类组织法:根据某一特定的分类体系和逻辑结构组织信息的方法。
以内部特征为主。
分类组织法建立了信息的层级和关联体系,便于浏览检索。
(2)主题组织法:通过揭示信息主题特征并有序组织的方法。
主题法通过建立主题概念的范畴、族系和关联关系,显示信息的结构体系。
主题组织法根据所使用的主题检索语言又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和自然语言组织法。
本体组织法也是。
(3)集成组织法:每种信息组织方法都有其特有的功用,有些组织方法功能是互补的,如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如分类主题一体化的组织方法、规范组织方法与自然语言组织法的结合等。
信息组织知识要点

信息组织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第⼀章绪论1、什么是信息组织?(理解)信息组织:对信息资源对象进⾏收集、加⼯、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2、信息组织的发展阶段——按组织对象划分(理解)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献组织阶段、信息组织阶段、知识组织阶段⽂献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传统⽂献实体,不涉及⽂献内容本⾝。
信息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度上,以纸质信息为中⼼转向以电⼦媒介信息为中⼼;从深度上,除了对⽂献实体进⾏组织,还要深⼊信息内容。
知识组织阶段——组织对象:从显性知识扩展到隐性知识。
知识组织直接给⽤户提供直观的、可操作的系统化知识。
不再局限于利⽤⽚⾯的信息来满⾜⽤户的需求,⽽是对⽤户的需求系统分析,向⽤户提供全⾯、完善的解决⽅案。
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经历了三个阶段(补充):清册职能时期查检职能时期组织职能时期3、⽹络信息组织的基本⽅法(掌握)①⽂件⽅式⼀般⽤于局域⽹内的⾮结构化信息组织。
优点:通过FTP协议进⾏传输,简单⽅便缺点:以⽂件为单位共享和传输信息会使⽹络负载越来越⼤②⾃由⽂本⽅式主要⽤于全⽂数据库的组织对⾮结构化的⽂本信息进⾏组织和处理的⽅式能够完整地反映出⼀次⽂献的全貌通过计算机⾃动进⾏⽂献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持全⽂检索。
③数据库⽅式⼀般⽤于结构化/规范化信息组织。
优点:最⼩存取单位是字段,从⽽⼤⼤降低⽹络数据传输的负载。
缺点:对⾮结构化信息处理难度⼤数据库⽅式是当前普遍使⽤的⽹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式。
④主页⽅式⽹页⼀般通过HTML语⾔规则将⽂本、图像、声⾳、视频等各种类型的信息集合在⼀起。
⑤超⽂本⽅式⑥主题树⽅式主题树⽅式是⼀种可供检索和查询的等级式主题⽬录。
它以⼈⼯⽅式或半⾃动⽅式搜集信息,然后将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加以组织。
主题树⽅式不太适合⼤型的综合性的⽹络信息资源系统,⽽较适合专题指引库的建⽴。
⑦搜索引擎⽅式⑧指引库⽅式指引库,也称导航库。
《信息组织学》考试复习大纲(详细)

第一章1、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空域的有关信息,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采掘和汇聚的过程。
它涉及一切信息工作中的信息采集活动,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决策、管理和控制等目标所进行的信息采集。
2、信息采集渠道:①大众传播媒体②文献③政府机构④合作伙伴⑤消费者⑥信息中介结构3、信息采集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文献收集4、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信息检索是根据特定的需求,运用某种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对信息检索进行完整描述,一般必须包括信息组织和检索两个方面。
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是依据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和特征,将无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集合。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和前提。
信息组织根据用户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依据预先制定的规范,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进行标引和必要的记录,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按照规定的方式输入检索系统。
第二章1、信息组织:就是人们根据信息本身特点,运用适宜的工具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高级化,增强信息对象的表现效能和运用效能,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过程和活动。
2、信息组织基本内容:按照信息组织的活动类型分“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存储”按照信息组织的流程分“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信息的分类和排序、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和组织、信息的分析和研究”3、信息描述与揭示方法:一是著录,主要描述文献信息的形式特征;二是标引,主要揭示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
4、信息组织的类型:信息组织可归为语法信息组织、语义信息组织和语用信息组织三大类型。
从广义上看,信息采集阶段的信息组织主要是一种语用信息组织;信息组织阶段的信息组织属综合型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开发阶段的信息组织则属于优化型语用信息组织。
5、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一次信息是人们研究或创造性成果的直接记录,一般指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说明书、网上未经过处理的电子化信息等。
第3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 (3)圣西门和黑格尔的分类思想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21
Logo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4 知识分类原理 ❖ (4)恩格斯的分类思想 ❖恩格斯把科学分为:数学、力学和天文学、
❖3.1.1 系统原理
❖ 在信息组织系统中,如果将大量的、分散的、杂 乱的信息组织成一个系统,建立起内在的关联, 那么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将大于各个信息单元的 功能之总和。也就是说,这将能充分发挥信息资 源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如此,在信息组织活动中, 类目体系的展开、主题词族的编制、信息的分析 等都体现着系统的思想。基于这一原理,信息组 织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方便检索的信息系 统。
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社会科学 和关于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22
Logo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4 知识分类原理 ❖ (5)毛泽东的分类思想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说 过:“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 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 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 晶,哲学则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3 逻辑学原理
❖ 信息组织是一种智力活动,离不开人的逻辑思维, 信息组织本身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概念是思 维的元素,逻辑则是思维的规则。所以信息组织 自然包含相应的逻辑学问题。实践证明,逻辑思 维越强的信息组织者其信息组织工作也越好。事 实上,信息组织是对信息对象的各个元素(按内部 特征和外部特征划分),经过从事物到概念再到语 言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之后,运用科学思维使之序 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信息组织的定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2、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如果有若干自然状态的无序信息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按照某种属性特征排列成一个序列,并且需要使用信息资料的用户能将自己的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资料属性特征,并在排列后的信息资料序列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信息组织由信息著录标引(信息描述揭示)和信息序化两个工作环节组成。
3、信息组织的内容一般而言,信息组织包括四项内容。
1。
信息筛选(甄别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2.信息分析(对信息的内外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3.信息描述与揭示(对信息资源的部分主题内容、形式特征及物质形态等描述维度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4。
信息整序与存储(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4、信息组织的类型按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有三种类型1.语法信息组织(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形式范畴的结构规则,如: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2.语义信息组织(研究信息的内容特征的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3。
语用信息组织(研究环境与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信息群,如:权重值信息组织法、概率组织法)5信息组织的作用控制整序提升品质传播利用节约成本第二章1、熵(entropy)最早是热力学上的一个符号,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综述。
熵指的是混乱的程度,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香农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在信息论中,“熵”可以用作某件事不确定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体系结构越规则,功能越完善,熵就越小.利用熵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等活动。
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即负熵”。
2、逻辑学原理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略):相容关系同一关系:是指有相同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信息组织原理 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Logo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Logo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3 逻辑学原理
❖概念的划分、分析和综合是信息组织中使 用十分普遍的方法。
❖信息组织就是将所组织的信息对象从概念
平面转换到语词平面再到转换到标记平面,
即用语词标记和符号标记来表达概念。要
说明。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Logo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4 知识分类原理 ❖ (2)从方法论上,对于指导科学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通过科学分类, 使得每一门科学在科学总体系中都有确定 的位置,这样便可以从其相同学科中得到 方法上的启迪,从而促进科学研究事业的 发展。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Logo
3.1 信息组织的原理
❖3.1.3 逻辑学原理
❖ (2)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在另一 个概念外延之中,并且是另一个概念的组成部分。
AB
AB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A
B
Logo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The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HS):这是世界海关组织制
定的水平分类编码体系,它在各国海关统
•信息组织>>>第 3 章信息组织的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的两种重要方法——分类法与主题法——尤世民 2014103565

分类法与主题法一、分类法分类系统分为聚类和归类两个子系统:聚类是指按照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使用需要,通过区分和类聚建立起类目体系的过程;归类是指依据建立的分类体系进行类分信息资源的过程。
聚类的结果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类目体系,如各种文献分类法等,聚类是归类的前提条件,是分类组织的重要依据和工具;而归类系统则是聚类系统的具体应用,它体现了聚类过程的实际存在意义。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类型按照编制方式分为:等级列举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一)等级列举组配式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一种将所有的类目组织成一个等级系统,并且采用尽量列举的方式编制的分类法。
类目体系组成一个树状结构,按照划分的层次,列举详细类目,以缩格表示类目等级关系,最后形成一个等级链。
常见的有《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中图法》等。
(1)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杜威十进分类法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
这个分类系统最早在1873年时Melvil Dewey有此分类构想,而于1876年正式出版。
负责DDC出版的是Forest Press,而它于1988年成为OCLC下的一个部门。
DDC已被全球超过135个国家的图书馆使用,并且被翻译逾30种语言,包括阿拉伯文、中文、法文、希腊文、希伯来文、意大利文、波斯文、俄文、西班牙文及土耳其文等。
在美国,有95%的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25%的学院及大学图书馆及20%的专门图书馆使用DDC。
此外,DDC更能用来组织网际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于1876年首次发表,历经22次的大改版后,内容已有相当程度的修改与扩充。
最新的版本为2004年版。
该分类法以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可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及1000个小分类。
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以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论述,分类码与附加码之间则以小数点“.”隔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5.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 概念间的矛盾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
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等 于属概念的外延。在类目表中,是指两个互 相并列而且互相矛盾的类目之间的关系。
4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类目是能够准确表达信息对象内容中一组有
共同属性信息的名词、概念、词组或短语。 ❖ 类目名称是等级体系分类语言的“语词”,
它限定着所表达的事物概念。
•信息组织>>>第4章
5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一个类目可以表达一种或几种事物,也可以 表达事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类目的名称简 称类名。类名的选择应确切、科学、简洁。
❖ 1.同一关系
❖ ①同义词(类名相异)
❖ 是指一个类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
例如,“伦理学”与“道德哲学”,虽然它
们的 •信息组织>>>第4章
7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②边缘科学或两门学科为各自目的所研究的
共同问题(类名相同) ❖ 这些类目都是涉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内容。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1 分类组织内涵
❖ 类是指一组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事物对象的 集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中 的“类”和“群”就是这个意思。类并不是 指有形的实体,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类 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 现象、概念。
•信息组织>>>第4章
1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概念逻辑指出,概念由内涵和外延组成。概
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关键;概念的外
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信息组织>>>第4章
6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类目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 关系、并列关系、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
•信息组织>>>第4章
8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2.从属关系 ❖ 概念间的从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
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 一部分。
•信息组织>>>第4章
9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在概念间关系中,从属关系都是属种关系;在类目 表中,从属关系除了是属种关系外,如上例中都是 属种关系,还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面与某一方 面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在形式逻辑中是不讲的。但 在类目表中却非常重要。
•信息组织>>>第4章
3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1 分类组织内涵
❖ 分类组织法是使用历史最悠久、效果显著的 普遍使用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在现代社会 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被采用。
❖ 分类语言是指数字、字母、字母与数字结合 或其它符号作为基本标识来区别或聚集事物 的。
•信息组织>>>第4章
❖ 4.1.1 分类组织内涵
❖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区分和类聚,并按照其
相互关系进行组织的活动,分类是人类思维的基本
形式,是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通常都要借助于分类的思想和方
法。把相同的与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才能认识是
这一种,还是那一种。只有认清了一事物与它事物
的区别而得以分类,一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而得以
•信息组织>>>第4章
15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3 分类法的类型 ❖ 2.分面组配式 ❖ 3.列举组配式
•信息组织>>>第4章
16
分类组织
4.2 类目体系
❖ 分类法是以知识属性来描述和表达信息内容 的一种信息组织工具。类目体系是按照类目 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类目集合,亦称类目 表,或分类表。
概念间的等级、从属关系分别赋予相应的分
类号,将其编入分类表中。
•信息组织>>>第4章
14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3 分类法的类型 ❖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自始至终贯穿了科学分类
的思想,较能集中体现学科的系统性,能反 映事物之间的学科从属关系,按学科门类进 行族性检索,所以它用来组织科学文献是一 种较好的选择。
•信息组织>>>第4章
12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概念间的对立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两个 种概念在外延上互相排斥,但其外延之和小 于属概念的外延。在类目表中,是指两个互 相并列而且互相对立的类目之间的关系。
❖ 矛盾关系与对立关系是并列关系的两种特殊
形式。因此,在类目表中表达的方式与并列
❖ 类目表是采用等级的形式表达类目间的从属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用大小不同的字体和缩格排列的方
式表示。
•信息组织>>>第4章
10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2 类目及其关系 ❖ 3.交叉关系 ❖ 概念间的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有
一部分相重合。 ❖ 4.并列关系 ❖ 概念间的并列关系,是指同一属概念下面的
聚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甚至有人说,
•信息分组织类>>水>第平4章代表了智慧的高低。
2
分类组织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1 分类组织内涵
❖ 分类组织是依照类别特征组织信息对象(包括 信息概念、信息记录和信息实体)的方法。
❖ 《荀子正名篇》:“物也者,大共名也。推 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 至于无别然后止。”
❖ 类目体系是分类法的主体,是分类语言进行 词语控制的主要依据,一般是以知识分类为 依据,按照信息资源分类的需要建立起来的。
•信息组织>>>第4章
类目一样。即将其作为同位类处理,所用的
•分信类息印组组织织刷>>>字第4体章 和行格完全相同。
13
4.1 分类组织概述
❖ 4.1.3 分类法的类型
❖ 分类法按照其编制的方式可以分为等级列举 式、分面组配式、列举—组配式。
❖ 1.等级பைடு நூலகம்举式
❖ 等级列举式是以枚举方式为特征的传统分类 体系,它将可能的主题概念一一列举,并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