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需要(5-2)
公共营养师一级考点:婴儿的营养需要

公共营养师一级考点:婴儿的营养需要2017公共营养师一级考点:婴儿的营养需要导语:婴儿是儿童时期发育最快的阶段。
婴儿愈小,生长发育得愈快,所需要的蛋白质也愈多。
在营养师考试中关于需要掌握的婴儿营养需要的知识点有哪些?1、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及生长发育所需建议0~12个月的婴儿的能量摄入量AI:95kcal/(kg·d) 。
婴儿能量摄入量:不分性别每天95 kcal·kg-1· d -12.蛋白质婴儿是儿童时期发育最快的阶段。
婴儿愈小,生长发育得愈快,所需要的蛋白质也愈多。
6个月的婴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成人多5~10倍。
婴儿咱早期肝脏功能还不成熟,还需要由食物提供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
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
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应因喂养方式而异,人乳喂养的婴儿蛋白质AI值2.0g/(kg·d)。
牛乳喂养者为3.5 g/(kg·d).大豆或谷类蛋白喂养时为4.0 g/(kg·d).婴幼儿喂养不当,可发生蛋白质缺乏症,影响生长发育,引起大脑的发育和体重增长缓慢、肌肉松弛、贫血、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3.脂肪脂肪为婴儿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人乳与牛乳的脂肪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尤其是人乳的脂肪容易为婴儿消化吸收。
0~6月龄的婴儿按每日摄入人乳800ml计,则可获得脂肪27.7g,占总能量的47%。
婴儿缺乏必需脂肪酸,皮肤易干燥或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我国推荐脂肪能量来源占总能量为:初生~5个月占45%~50%,6~12个月占30%~40%。
4.碳水化合物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摄入量约为12g/kg(供能比约37%),人工喂养儿略高(约40%~50%)。
应占总能量的30%~60%。
4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淀粉的能力尚未成熟,但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4个月以后的婴儿,能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
公共营养师三级3-2、3婴幼儿营养

常用的婴儿代乳品
1.配方奶粉 : 绝大多数婴儿配方奶是在牛奶的 基础上,降低蛋白质的总量,以减轻肾负荷; 将乳清蛋白的比例增加至60%,同时减少酪蛋 白至40%,以利于消化吸收;并模拟母乳增加 婴儿需要的牛磺酸和肉碱。在脂肪方面,调配 其脂肪酸的构成和比例,使脂肪成分更接近于 母乳。在矿物质和维生素上,调整钙/磷比例 至1.3-1.5:1,增加铁、锌等矿物质及VA和 VD。婴儿配方奶粉一般按容积1:4,即1平匙 奶粉加4平匙水或按容量1:8配制。
2.牛乳: (1)鲜牛乳: 1)牛乳的配制:牛奶稀释方法:新生 儿期采用2份牛奶加1份水稀释(牛奶:水;2: 1,v/v),以后过渡到3份奶加1份水、4份奶1 份水,第二个月可以吃全奶。由于牛乳中的乳 糖仅为人乳的60%,牛乳稀释后还需加5%-8 %的葡萄糖或蔗糖。2)消毒:配好的牛乳在 喂给婴儿之前应煮沸3-4分钟以杀细菌,另外 亦可使牛乳的蛋白质变性有助于婴儿消化。 3) 奶量:平均每公斤体重需2:1+5%糖的牛奶 170ml,或3:1+5%糖的牛奶155ml,或4: 1+5%糖牛奶150ml。每天分6-8次喂养。
续
上2
3、锌:足月新生儿体内也有较好的储备。 人乳中锌含量相对不足,母乳喂养的婴 儿在前几个月内因可以利用体内储存的 锌而不会缺乏,但在4—5个月后也需要 从膳食中补充。肝泥、蛋黄、婴儿配方 食品是较好的锌的来源。我国推荐0-6月 龄锌的RNI为1.5mg/d,6月龄以上为 8mg/d。
续
上3
4、VA:婴儿VA推荐量约400ug/d母乳 中含有较丰富的VA,用母乳喂养的婴儿 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牛乳中的VA仅为母 乳含量的1/2。用牛乳喂养的婴儿需要额 外补充大约150—200ug/d VA。用浓缩 鱼肝油补充VA时应适量,过量补充会导 致VA、VD中毒。
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

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在婴幼儿期,营养的摄入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正确的营养补充时间表可以帮助宝宝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保障其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帮助父母们更好地照顾宝宝的健康。
1. 母乳喂养(出生至6个月)对于出生的宝宝来说,最好的营养来源是母乳。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并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因此,在出生至6个月的阶段,母乳喂养是最为重要的营养补充方式。
2. 辅食添加(6个月至1岁)6个月后,宝宝开始进入添加辅食的阶段。
这时可以逐渐引入各类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辅食,增加宝宝的营养摄入。
同时,适量添加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宝宝蛋白质的供给和肌肉发育。
3. 钙铁锌补充(1岁至2岁)在1岁至2岁这个阶段,宝宝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对于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可以考虑给宝宝补充适量的钙铁锌等营养素,有助于宝宝骨骼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4. 维生素补充(2岁至3岁)在2岁至3岁这个阶段,宝宝的活动量增加,对于维生素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有助于宝宝视力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
5. 蛋白质摄入(3岁至4岁)在3岁至4岁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更多地需要蛋白质来支持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宝宝健康成长,建议给宝宝增加一些鱼肉、奶制品等高蛋白食物。
总结:以上是婴幼儿期重点营养补充时间表,希望父母们可以根据宝宝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营养摄入,保障宝宝健康成长。
正确的营养补充时间表不仅可以帮助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还有助于宝宝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婴幼儿营养

牙齿发育
乳牙共20个,胎儿期乳牙开始骨化,生后4-10 个月乳牙萌出, 12个月未出牙可能有异常情况。 2.5岁乳牙出齐。 恒牙从新生儿期开始骨化,6岁开始萌出,共32 枚。 钙营养不良可导致牙齿发育异常。
婴儿牙齿生长顺序图
消化系统
口腔:新生儿唾液腺尚未发育完全,每天只分泌少量唾 液,口腔比较干燥,口腔粘膜敏感,仅含少量的唾液淀粉 酶。34个月后唾液分泌增多,56个月显著增多,称为生理 性流涎。 乳牙:牙釉薄,牙齿松,较易被腐蚀而形成龋齿。 胃:婴儿食管呈漏斗状,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并常 有逆向蠕动的情形,容易溢奶。故喂食后应充分地排气,且 应避免使婴儿过度兴奋、哭闹或剧烈运动,平躺时头部稍微 垫高、或采用右侧卧,以减少溢奶或呕吐的情况发生。 胃容量:存在个体差异,新生儿3060ml,13个月 90150ml,1岁250300ml。 消化物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 牛乳: 34h。
消化系统
胰腺:出生后5个月以内,淀粉酶分泌少且活性低, 故在4个月前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胰脏功能约在46个月才逐渐成熟,此时才可消化淀粉、脂肪及蛋白质较 高的食物。 肝:肝脏制造担子的功能,约在四岁时才能与成人 相似,因此婴幼儿消化脂质的能力较差,故在给予副食 时,应捞去上层浮油后再给予。若摄取过量的脂质,许 多未被消化的脂质被排出而形成脂肪泄。
(五)矿物质
1、钙:
初生婴儿体内钙含量约25g,到成年时达 9001200g。说明生长过程中体内需存留大量 的钙。在骨骼和牙齿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 钙缺乏导致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中国RDA规定, 初生至6个月婴儿钙供给量为400mg,7个月2 岁为600mg,3岁为800mg。
2、铁
初生至4个月之内的婴儿,体内有一定量
婴幼儿的营养素需要量

婴幼儿的营养素需要量1、能量需要婴儿期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60%。
如按体表面积计算,儿童较成人为高。
每天需要能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1岁内婴儿230kJ(5cal)、7岁为184kJ(44kcal)、12~13岁时约为26kJ(30 kcal),和成人相近。
基础代谢较高的原因,是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容易损失所致。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因生长发育的年龄特点不同而异,年龄愈小,蛋白质需要相对地愈多,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也愈大。
肌肉活动能量消耗最难估计,好哭多动婴儿比年龄相仿安静的孩子高3~4倍。
初生婴儿只能哭泣、吮乳,这项活动需要能量较少,通常估计1岁以内婴儿,需能量63~84kJ(15~20kcal)/kg,肌肉活动占总能量的15%。
随年龄增长能量需要逐渐增加,12~13岁时约需126kJ(30kcal)/kg。
生长发育需要能量为小儿特有,与生长速度成正比例。
估计出生数月内婴儿能量需要高至167~209kJ (40~50 kcal)/d,1岁以内增加最快,占总能量25%~30%,1岁约需63kJ(1cal),后渐减低,到青春期又增加。
摄取混合食物的婴幼儿,约有10%能量消耗在排泄中;每天约为30~50kJ(8~11kcal)。
以上所需能量总和,即为婴儿所需要总能量的量,相对比成人要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单位体重需要量逐渐减少。
不同年龄小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能量如下:生后第1周需251kJ(60kcal),第2~3周418kJ(100kcal),第2~6个月460~502kJ(110~120kcal),第6~12个月需460kJ(110kcal),1~3岁需418kJ(100 kcal),4~6岁时约需376kJ(90kcal)。
新生儿期除外,能量需要随年龄递增而减。
儿童各个阶段营养需求

儿童各个阶段营养需求儿童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关键阶段的饮食指南和建议引言: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营养摄入对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儿童不断成长和发育,他们的营养需求也会随之变化。
了解儿童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营养,对于确保他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第一阶段:婴幼儿期(0-2岁)婴幼儿期是儿童生命周期的起点,此时的儿童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较高。
以下是满足婴幼儿期营养需求的一些建议:1. 母乳喂养或合适的配方奶: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物,提供了婴儿所需的营养和抗体。
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合适的配方奶也是一个好选择。
2. 引入固体食物:6个月后,逐渐引入辅食。
选择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米糊、煮烂的蔬菜和水果泥。
3. 避免添加盐和糖:婴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应避免向食物中添加盐和糖。
4. 注意过敏食物:对潜在过敏食物,如花生、鸡蛋和鱼类等,要格外小心。
第二阶段:学龄前儿童期(3-5岁)学龄前儿童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需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学习。
以下是满足学龄前儿童期营养需求的一些建议:1. 多样化的食物选择:让孩子尝试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2. 高钙食物:提供丰富的钙源,如乳制品、豆类、坚果以及钙强化的食品。
3. 注意均衡膳食:确保孩子从各个食物组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4. 控制食品摄入量: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过度摄入,以防止肥胖和相关的健康问题。
第三阶段:小学生期(6-12岁)小学阶段是儿童生长和发育的急剧增长期。
在这个阶段,足够的营养对于保持他们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满足小学生期营养需求的一些建议:1. 控制饮食平衡:通过提供多种食物来确保均衡的饮食。
鼓励孩子吃各类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第5章 0-3 岁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 教案教学设计

对婴幼儿科学喂养有一定的兴趣,愿意进行钻研。
教学重点:掌握各月龄婴幼儿喂养方法。
教学难点:熟悉不同月龄婴幼儿相应食物的选择,能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制作相应月龄的婴幼儿辅食。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具:投影仪、粉笔等
【引入】
1.如何正确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呢?
2.同学们了解适合制作婴幼儿食物的方法吗?
2.代授法:一般用于6个月以后无法坚持母乳喂养的情况,可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用配方奶替代母乳。
(三)人工喂养(配方奶喂养)
1.喂养次数:出生后3个月内应按需喂养。
2.喂养方法:在婴儿清醒状态下,采用正确的姿势喂哺,并注意母婴互动交流。
3.配方奶的种类及选择方法
4.奶瓶的选择
5.奶嘴的选择
6.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二)食管
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咽期间胃内容物反流。
(三)胃
1.胃的发育
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位。
2.胃的容量小
新生儿胃容量小,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3.胃的消化功能差
婴幼儿胃黏膜中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盐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力低,消化功能差。
2.进食行为
幼儿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
3.食物烹调方式
幼儿食物宜单独加工,烹制以蒸、煮、炖、炒为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幼儿适当参与食物制作过程,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4.适量饮水
根据季节和幼儿活动量决定饮水量,以白开水为好,以不影响幼儿奶类摄入和日常饮食为度。
(二)饮食环境
2.味觉发育
味觉发育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感受不同的味觉有助于婴儿建立持久的食物偏爱。
0—3岁婴幼儿抚养与教育电子教案 第二章 第一节 婴幼儿营养需求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合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2)调节生活功能
(3)供给能量
2.蛋白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1)广泛存在于肉、蛋、奶、鱼、豆制品及小麦、大米、干果、玉米等食物中
(2)婴幼儿需要优质蛋白质
(3)占比12%——15%,一半动物一半植物蛋白
(二)脂类
1.脂类的生理功能
(1)供给热量
(2)保温保护
千焦与千卡的换算关系如下:1千卡=4.184千焦耳
(三)能量的需求与供应
婴幼儿能量的需求量主要以自身能量的消耗量作为基础。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即在婴幼儿每日总热量的摄入中,12%—15%来自蛋白质,55%—60%来自碳水化合物,25%—30%来自脂肪。
三、新授: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2.铁
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
缺铁:缺铁性贫血
铁的来源与供给: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鱼类、鸡蛋、禽类等)
出生后4个月,要考虑适时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3.锌
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
缺锌: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矮小症、智力发展受到影响、异食癖
锌的来源与供给:肉类、动物肝脏、鱼类、牡蛎等
1岁以内3-5毫克、1-3岁为10毫克
一、引入
问题引入:市场上针对两岁前的婴幼儿有各类营养保健品,许多早期教养工作者和家长对此有很多困惑,到底需要不需要补充,需要补充什么?
二、新授:婴幼儿对能量的需求
(一)能量的作用
生命现象,如细胞的生长繁殖、维持体温、心脏跳动、呼吸等都是由持续不断的能量供应而维持的。生长发育是儿童期特有的生命现象,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每天摄入的食物。
维持正常的视觉;维持皮肤、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营养需要从出生到12个月为婴儿阶段。
在婴儿时期生长发育最迅速,如体重在4月龄时为出生时的2倍,l周岁体重达出生体重的3倍、身长则增加了50%。
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长,组织的组成也发生巨大变化,如体组织的氮、脂肪含量增加,水含量降低。
此种高速的生长发育使婴儿需要的营养素比成年人高;但其消化吸收能力、肾脏排泄功能等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婴儿时期如喂养不当,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健康和生长。
婴儿喂养的最好方法是母乳喂养。
健康母亲的乳汁是最完全营养的天然食物,含有婴儿期所需要的、最合适比例的营养成分。
母乳喂养主要有以下优点。
1.母乳蛋白质约2/3为白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利用。
2.母乳脂肪球小,有较多的脂肪酶,易于消化吸收;并且必需脂肪酸及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3.母乳的乳糖含量高,有益于大脑发育,有利于肠道矿物质吸收。
4.矿物质含量较牛乳少,不会使婴儿肾溶质负荷过度,并且其中铁、锌等的生物利用率高。
5.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能增强婴儿的抗病能力。
6.母乳在婴儿肠道内产生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生长因子,有利于杀灭肠道致病菌。
从上述可见母乳喂养优点多,应尽量提倡母乳喂养。
一般在正常分娩半小时后即可进行哺乳,这样可以早期刺激乳母早分泌乳汁提高泌乳量,延长哺乳时间。
也有利于产妇子宫收缩,稳定情绪。
新生儿每次哺乳时间短,可以不过分强调定时而按需要进行哺乳,稍长大后可逐步形成节奏,约每隔3—4小时喂一次,每次约20分钟。
婴儿4—6月龄后因对营养要求增加,单纯母乳喂养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需要,此时在坚持母乳喂养同时,逐步添加辅助食品是必要的,并也可为日后断奶作准备。
A、热能1.基础代谢婴儿时期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热能较高,约占总热能需要的50%一60%。
这与婴儿相对体表面积较大、热量丢失较多有关。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由于进食而额外消耗部分热能,婴儿期约占总热能的7%一8%3.活动l岁以内婴儿肌肉活动较少,故此部分消耗热能相对较低。
要注意婴儿在活动方面也存在个体差异。
4.生长生长速率影响热能需要。
婴儿出生后的第2—4周起为生长高峰,并维持数月。
一般从出生到4月龄时,每日约增加体重258以上。
此阶段体重的迅速增加,大多与脂肪增加有关。
故热能用于生长需要较大,如按占总热能比例计算,4月龄以下时为30%左右,4月龄以后,体重增加稍缓,合成体内脂肪的比例也减少,因而生长所需热能在消耗的总热能中所占比例相应降低,如9—12月龄时下降为总热能的5%一6%左右5.未吸收利用的热能食物进入体内,部分未被吸收而随粪便排出,约为摄入总热能的10%。
一般婴儿热能是否足够可从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得到反映。
婴儿体重、身长增长速率如停止或下降,就有可能是热能、营养素摄入不足或患有尚未察觉的疾病。
如婴儿体重增长超过身长的增加,可能是摄入热能过多。
热能摄入超过需要时对健康并不有益,可使体内脂肪细胞异常增多而导致肥胖。
B、蛋白质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必须有足够蛋白质提供所需要的氨基酸以合成机体的蛋白质。
估计在出生后2个月内,约50%蛋白质用于生长。
此外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是大脑发育关键时期,脑细胞数继续增加,也需要有足够的蛋白质。
一般婴儿每日摄入人乳量150一200m1/kg体重,相当于蛋白质摄入量1.8g/kg体重左右。
由于其它代乳品蛋白质生物价值较人乳为低,故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婴儿蛋白质供给量订为2—4g/kg体重,即人乳哺育为2g/kg体重,牛乳喂养为3.5g、混合喂养为4g,所以婴儿蛋白质需要量明显相对高于成年人。
近年来人们关注婴儿的牛磺酸需要问题。
牛磺酸在人体内尤其富含于正在生长发育过程的神经系统中,对维持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膜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方面起主要作用。
人乳,尤其是初乳富含牛磺鞍,比牛乳高,能满足乳儿需要。
早产儿及用牛乳或不含牛磺酸代乳品喂养的足月产婴儿,其尿、血浆中牛磺酸量显著低于足月产或母乳喂养或用牛磺酸强化乳品喂养的婴儿。
因而目前有人认为牛磺酸对婴儿可能是必需的营养素,并在婴儿配方乳中强化牛磺酸。
C、脂类由于婴儿单位体重所需热能高,所以必须有一定量脂肪来提供热能。
此外,脂肪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类脂中胆固醇等对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也是必要的。
此外也要避免过量脂肪摄入。
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是婴儿生长所必须,缺乏亚油酸会使婴儿体重下降、皮肤干燥及发生皮疹等。
婴儿所需亚油酸的供热应约占总热能的3%。
人乳为婴儿必需脂肪酸的最佳来源,人乳亚油酸的供热为总热能的5%,牛乳则为1%一2%。
D、碳水化合物婴儿期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为30%一60%,主要由乳糖提供,由于婴儿乳糖酶活性高,故乳中所含乳糖极易消化吸收。
婴儿在2个月龄前,因缺少唾液淀粉酶,对淀粉不能消化;随后逐渐分泌淀粉酶,此时可适当添加淀粉类食物以促进淀粉酶的产生。
碳水化合物也不能摄入过多,因可在肠内发酵、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E、矿物质矿物质对婴儿生长很重要,我国容易缺乏的是钙、铁、锌、碘。
(我科室可以通过血和头发测定含量,早期发现不足,及时纠正)1.钙足月产新生儿体内含钙约27g,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估计初生婴儿钙存留量高,每日可高达450mg,满1周岁时即降到123mg。
我国钙供给量0—6月龄为400mg,6—12月龄为600mg。
人乳含钙量低于牛乳,每100g含钙仅约为34mg,但2/3左右存留于体内;牛乳钙含量高,但只能存留25%一30%。
2.铁缺铁性贫血发病高峰在婴儿4—6月龄至2岁左右,因而铁的营养在婴幼儿中很重要。
乳汁的铁含量低,约1mg/L,但人乳铁生物利用率高可达49%,因此母乳喂养婴儿的缺铁性贫血少于人工喂养婴儿。
足月出生婴儿体内贮存铁量约300mg,足以满足婴儿到4—6月龄时所需。
待4—6月龄后,因体内贮存铁已用尽,同时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铁需要多,此时不论是人工或母乳喂养均需添加含铁食物。
对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婴儿尤应及早注意铁的营养状况。
我国婴儿铁供给量为10mg。
对婴儿过早补充铁不仅不必要,而且会干扰乳铁蛋白的抗病能力。
要注意新鲜牛乳含有对热稳定并能引起肠粘膜通透性改变的蛋白质,可导致肠道少量、慢性出血。
故在6月龄前尽可能不饮用。
3.锌锌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新生儿体内无贮存的锌,但其组织锌含量近似成年人,约为20mg/kg,因而婴儿一出生即需提供数量适宜、生物利用率高的锌。
人乳及牛乳均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其含量为3—5mg/L。
初乳含锌量高,约为成熟乳的3—5倍。
人乳锌生物利用率可达59.2%,牛乳为43%一53.9%。
我国锌供给量,初生--6月龄为3mg,7—12月龄为5mg。
4.碘碘缺乏引起甲状腺功能不全,使生长发育阻滞,并影响脑发育。
乳汁碘含量取决于乳母或乳牛饮食中碘含量。
据调查我国不仅一些山区食物碘量不足,即使沿海一带居民碘的营养水平也不高,因而要注意婴儿碘的摄入问题。
我国碘供给量,婴儿6月龄以前为40μg,7—12月龄为50μg。
营养良好的乳母,碘摄入适宜时,其乳汁可提供约200μg/L的碘,牛乳一般碘含量约80μg/L。
F、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D、E摄人后均排出慢,要注意体内蓄积中毒问题。
水溶性维生素在内只有少量贮存,短期摄入不足即可出现缺乏症。
1.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孕妇如摄入足量,新生儿体内可有一定的贮存量。
婴儿维生素A供给量为200μg。
人乳及牛乳中含量约为300—600μg/L,受膳食或饲料含量的影响。
给婴儿补充维生素A,要注意过量中毒问题,有报告每日服用5000μg 维生素A 3个月即可引起中毒发生。
(2)维生素D:我国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与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关。
一般营养良好的乳母其乳汁给婴儿提供的维生素、除维生素D外均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人乳维生素D含量仅有l一1.25μg/L,鲜牛乳含量也不高,并随季节有波动。
因此婴儿要注意多晒太阳及补充维生素D摄入。
婴儿维生素D供给量为l0μ。
由于配方乳一般均强化维生素D,故能满足婴儿需要。
同样给婴儿额外补充维生素D时要防止蓄积中毒,婴儿的中毒剂量个体差异较大。
(3)维生素E:婴儿维生素E供给量0一6月龄为3mg,7—12月龄为4mg。
人乳维生素E水平为2—5mg/L,牛乳含量仅为人乳的1/10—1/2,因此人工喂养时要注意维生素E的摄入。
由于维生素E的需要量受饮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故在婴儿食物中含有较多植物油时要注意维生素E的适当补充。
一般新生儿、主要是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水平较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4)维生素K:人乳维生素K含量低,仅约15—30μg/L,显著低于牛乳和配方乳粉。
婴儿出生头几天的肠道内无细菌,不能合成维生素K,如为母乳喂养,由于母乳维生素K含量低,新生儿摄入乳量又不多,可致使婴儿维生素K水平不高。
2.水溶性维生素(1)B族维生素:维生素Bl、B2及尼克酸的供给量均随热能供给量而改变。
婴儿维生素B1、B2供给量均为0.4mg,尼克酸为4mg,如按每1000kcal热量计,其比例比成人高。
注意乳母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婴儿脚气病。
婴儿如蛋白质摄入低,会发生尼克酸及胆碱缺乏,因前者由色氨酸合成,后者由蛋氨酸合成。
对严格素食的乳母及用羊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会缺乏维生素B12,美国1989年提出维生素B1:供给量O一6月龄为0.3μg,6一12月龄为0.5μg。
(2)维生素C:婴儿维生素C供给量为30mg。
母乳喂养婴儿,除非乳母摄食不足,很少有维生家C缺乏。
人工喂养时因牛乳维生素C含量不高,经煮沸消毒含量更少,此外一些代乳品也不加入维生素C,故可能使婴儿维生素C营养水平低下。
一般婴儿2月龄时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C。
G、水婴儿肾脏浓缩尿能力低,对水的需要量要相对高于成年人,对水的不正衡很敏感。
人乳含水量适宜,除在高温环境中,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不需额外给水。
牛乳蛋白质及盐量高,在加热煮沸时水分蒸发浓缩,因此人工喂养婴儿要注意水的补给。
婴儿需水量见表H、配方食品配方食品种类多,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均以母乳构成作为依据。
对配方食品既要注意满足婴儿的营养素基本需要,又要避免任何由于过多营养素而引起的有害作用。
对配方食品中的营养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蛋白质不要高于实际需要,其氨基酸模式要与人乳相近似。
一般牛乳所含肮氨酸、牛磺酸均低,在母乳化的配方乳中最好适当强化肮氨酸和牛磺酸。
2.加入配方食品中碳水化合物量不宜过高,其供热比约为40%即可。
注意蔗糖甜度大,可引起婴儿食量过大,并在乳牙长出后会引起龋齿发生。
3,配方乳粉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牛乳脂肪来达到较好的吸收率,总热能中亚油酸应达到3%一4%。
4.一般配方食品中均强化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应与多不饱和脂肪酸量相应,新生儿应用的配方乳中应含一定量维生素K。
5.牛乳中钠、钾、氯含量高于人乳,不适合婴儿肾脏的排泄能力,故配方乳品应尽可能除去过多的盐含量,大致不超过50mmol/L,达到人乳含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