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图方格纸合计

合集下载

数与计算810以内的两岸阵与点子图

数与计算810以内的两岸阵与点子图

数与计算8 10以内的两岸阵与点子图
课程目的:应用形数结合解应用题(两岸阵的运用)
课程准备:10个格子的卡片 5个彩笔
重点:点子图与两岸阵的转换计算
难点:数形结合
授课流程:
(1)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手里面有一张纸卡,哪位小朋友到老师这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格子呢?好的,老师在一个格子里画上
一个点,我画了4个,还有几个没画上呢?我们用两岸阵怎么
表示呢?按照书上p53把点子图画到黑板上,对应出两岸阵。

(2)我们看一下书上的点子图他们不会算,让我们的小朋友算一下,你会吗?p53想一下我们讲的两岸阵?
(3)老师刚才让你们数的这个纸卡上有多少个格子啊?如果所有的格子内都画上豆子,只有一个没有,我们算一下是多少个豆子
呢?让孩子视觉化的感受,然后在变换图卡。

我们看一下p54
的格子图中每个图少个多少个豆子呢?
(4)我们算完之后谁能用两岸阵的方法把刚才p45的点子图表示出来?(老师先带着孩子们做一道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做),(5)下面我们看一下p55的两岸阵怎么算的吧(引导孩子把两岸阵和点子图相结合)。

点子图终极版

点子图终极版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1、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并作出三条高。

2、画出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并作出一条高。

3、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两条不同的高。

4、画一个等腰梯形并作一条高。

5、画一个梯形并用一条线段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6、画一个等腰钝角三角形并作出一条高。

7、画一个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8、画一个上底2厘米、下底5厘米、高4厘米的梯形。

(每两个点子之间的距离为1厘米)1、画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各一个。

●●●●●●●●●●●●●●●●●●●●●●●●●●●●●●●●●●●●●●●●●●●●●●●●●●●●●●●●●●●●●●●●●●●●●●●●●●●●●●●●●●●●●●●●●●●●●●●●●●●●●●●●●●●●●●●●●●●●●●●●●●●●●●●●●●●●●●●●●●●●●●●●●●●●●●●●●●●●●●●●●●●●●●●●●●●●●●●●●●●●●●●●●●●●●●●●●●●●●●●●●●●●●●●●●●●●●●●●●●●●●●●●●●●●●●●●●●●●●●●●●●●●●●●●●●●●●●●●●●●●●●●●●●●●●●●●●●●●●●●●●●●●●●●●●●●●●●●●●●●●●●●●2、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作出两条不同的高。

3、画出一个梯形并作出一条高。

●●●●●●●●●●●●●●●●●●●●●●●●●●●●●●●●●●●●●●●●●●●●●●●●●●●●●●●●●●●●●●●●●●●●●●●●●●●●●●●●●●●●●●●●●●●●●●●●●●●●●●●●●●●●●●●●●●●●●●●●●●●●●●●●●●●●●●●●●●●●●●●●●●●●●●●●●●●●●●●●●●●●●●●●●●●●●●●●●●●●●●●●●●●●●●●●●●●●●●●●●●●●●●●●●●●●●●●●●●●●●●●●●●●●●●●●●●●●●●●●●●●●●●●●●●●●●●●●●●●●●●●●●●●●●●●●●●●●●●●●●●●●●●●●●●●●●●●●●●●●●●●●4、画一个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一年级数学:如何用点子图进行 “凑十法”的建模

一年级数学:如何用点子图进行 “凑十法”的建模

如何用点子图进行“凑十法”的建模
用点子图进行“凑十法”的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加减法的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如下。

一、形成“凑十”就是把“十格”画满的直觉思维
1.教师提供有10个格子的方格纸,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如果1个格子里只能画1个点子,那么这张方格纸上一共可以画多少个点子?
2.教师在格子里依次画上6个点子、7个点子、8个点子、9个点子,问学生再画几个就是10个。

二、建立9+1+()(“凑十法”)的模型结构
1.延续上个环节的教学。

教师在10个格子里画上9个点子,在格子外面画4个点子,提问:一共有几个点子?。

一年级小学数学拓展学习:如何用点子图进行 “凑十法”的建模

一年级小学数学拓展学习:如何用点子图进行 “凑十法”的建模

如何用点子图进行“凑十法”的建模
用点子图进行“凑十法”的建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加减法的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如下。

一、形成“凑十”就是把“十格”画满的直觉思维
1.教师提供有10个格子的方格纸,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如果1个格子里只能画1个点子,那么这张方格纸上一共可以画多少个点子?
2.教师在格子里依次画上6个点子、7个点子、8个点子、9个点子,问学生再画几个就是10个。

二、建立9+1+()(“凑十法”)的模型结构
1.延续上个环节的教学。

教师在10个格子里画上9个点子,在格子外面画4个点子,提问:一共有几个点子?
2.学生试着圈一圈、说一说:用圆圈圈出1个和格子里的9个合并就是10个,再加上外面剩下的3个就是13个,形成“9加1凑成10,10加3就是13”的思考途径。

3.教师在10格的方格纸上依旧画9个点子,不断变换格子外面的点子数量,让学生直接使用圈一圈的方式,强化“凑十”的动作和思维,建立“9+1+()”的模型结构。

利用点子圖进行“凑十法”的建模过程,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算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模型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