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方案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八大难题解决方案

冲压磨具结构设计的八大难题解决方案在冲压工艺中,磨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磨具的设计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冲压品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
然而,在磨具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给冲压加工带来困扰。
本文将介绍冲压磨具结构设计中的八大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磨损与寿命短冲压磨具在长时间运行中,往往会出现磨损现象,导致寿命变短。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表面硬化或涂层技术增加磨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此外,优化冲压工艺参数,减少磨具的使用次数,也可以延长其寿命。
二、变形与尺寸误差在冲压过程中,磨具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冲压件存在尺寸误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在磨具的结构设计中考虑加强刚度和稳定性,采用适当的支撑和导向机构,避免变形影响冲压精度。
三、噪音与振动问题磨具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并可能影响冲压品质。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减振材料,对磨具进行减振处理。
同时,合理设计磨具的结构,降低振动和噪音传播。
四、换模与调试耗时长传统的磨具设计需要经过多次调试和验证才能达到理想的冲压效果,导致换模和调试的时间成本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仿真软件进行磨具设计和优化,减少实际试制的次数,提高换模和调试的效率。
五、锻造与切削难度大部分冲压件需要通过锻造或切削等工艺进行成型,然而现有磨具结构难以满足这些复杂工艺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多工位和分模设计,分阶段完成锻造和切削工艺,提高磨具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六、冲压件测量与质检困难冲压件的测量和质检一直是冲压行业的难题,尤其是对形状复杂的零件。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助先进的三维扫描和检测技术,对冲压件进行全面而快速的测量和质检,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
七、磨具设计与优化手段有限目前,磨具设计和优化主要依靠工程师的经验和试验验证,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手段。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优化算法,进行磨具设计和结构优化,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十。修 模
•根據送檢所獲得的檢測報告作為依據修模。 •1.檢討不良尺寸 •2.找出問題原因 •3.針對問題原因找到解決方法 •4.拆模 •5.修模 •6.試模再送樣 •7.待客戶承認 •8.移轉模具填寫移轉資料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聯想PDA前後蓋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M216後蓋(750mAh) M221後蓋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AMBER SIM卡彈片 M216 SIM卡遮片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DMD 手機顯示框 AMBER 手機遮蔽罩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Shielding can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V70 轉盤 M216 電池板
o 清除模具內鐵屑﹑鋁屑﹑油污﹐可減 清除模具內鐵屑﹑鋁屑﹑油污﹐ 少壓傷 o 研磨上下模刀口﹐可減少鐵屑﹑鋁屑 研磨上下模刀口﹐可減少鐵屑﹑ 的產生 o 更換螺絲﹑有裂紋的模仁﹐可防止打 更換螺絲﹑有裂紋的模仁﹐ 爆模具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M216喇叭网 M234喇叭网
常見產品圖片展視
M216喇叭网 M216喇叭支架
M101 料 帶 圖 沖 孔 落 料
公 差 的 確 定
沖孔 落料
沖頭取公稱尺寸的上差 凹模取公稱尺寸的下差
壓
傷
o 毛刺細小金屬屑﹕除掉毛刺加吹氣裝置 毛刺細小金屬屑﹕ o 模具內雜物﹕ 模具內雜物﹕ 清除雜物 o 模板變形﹕ 模板變形﹕ 研磨模板 o 頂料銷變形或 彈力過大﹕ 彈力過大﹕ 修整更換頂料銷或調 整彈力
五。檢查模具零件高度
•6.檢查浮料銷或浮料塊高度。 •7.檢查導正銷的長度。 •8.檢查讓位情況是否有遺漏及讓不開 •9.檢查各種規格螺絲長度。 •10.清點零件數量。 •11.檢查零件的材質是否用錯。
五金冲压模具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汇总

不锈钢压坑冲孔模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一、毛刺原因:有间隙、不均匀、刀口磨损,冲针强度不够。
二、变形原因:有弧度不对时,适当调节镶套高度或弧度。
冲针上的压退料橡胶的大小,高度与产品接触的贴合度也有影响。
三、压印产品外表面压印由压料板引起,所以压料板要尽可能光滑,如果有贴胶布,查看胶布内是否有异物。
内表面压印则看孔模是否有碰伤,是否光滑,点状压印看孔模上是否有白色粉末状抛光砂粒。
关于冲孔模另议尽可能增加冲针强度,尺寸过小的冲针改为T型结构增加强度,将冲针端面改为半抛或月牙形,减少冲击强度。
冷铆模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一、自动线类红点螺纹系列a复底片以外的螺纹不清晰,须车深复底片处b复底片边沿压不紧(起缝)则须加高台阶c复底片处螺蚊不清晰,车模复底片以外的平面30/32T5 花纹不清晰a车矮下模镶件b车低上模复底片处,复底片压不满c车低上模复底片以外的平面,内圈压不满则加大斜度,外圈压不满则减小斜度。
30/32R1a. 螺纹内圈压不满,加大上模斜度b.外圈压不清晰,减小上模斜度(标准值Φ220处至中心斜0.3mm)。
二、铆锅类a. 锅内R角起槽,则重配R角b. 锅内变形严重,则重配R角(标准为从锅底平面起至R角,保证一指宽贴合度)。
复底片压不满则重配下模斜度;内圈压不满,斜度加大;外圈压不满,斜度减少。
字唛不清晰,对应的锅内表面未压紧,则重配字唛高度。
①重配较高的商标维持生产②将下模商标孔车至标准尺寸L=39.5mm<注:斜度、台阶需同时降低,保证斜度及各工作面的相对高度>。
三、铆片类1.商标处压不死,同上2 片内表面有感a. 调整弹胶高度一致,b.适当减少压力3 复底片压不满,内圈空则加大斜度;外圈空则减少斜度复底片边缘起缝,加高边缘处台阶高度,保证台阶直径和复底片直径相等或大0.1~0.15mm铝制品冷铆模具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常见问题1.台阶变矮。
磨损,按原数据加深(约0.6~0.7mm)2.商标孔变深(39.5mm)按原数据重车/重配高商标3.内表面有平感① 适当减小压力② 检查弹胶高度是否一致③ 检查下工作台平行度(模具是否放平)④ 复打类须对正上/下模4.复底片外圆分级①检查复底片冲孔是否单边②适当加大该处直径复打类①26/28G下模每批均需重车下模(孔位易变深)②1000T压力机(中间那台)和1600T压力机打片效果完全不同,维修时需仔细询问。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产实用工艺之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问题最多,它是整个冲压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
影响到产品的交货周期。
模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具损坏、产品质量缺陷和模具的刃磨方面,它们长期困扰着行业生产。
只有正确处理这几个关键点。
冲压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
1 模具故障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
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1 模具损坏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
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
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
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
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
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
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
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
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1.2 卡模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
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
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
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
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够、大小冲头位置太近,使模具的侧向力不平衡。
冲压模具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冲压模具疑难问题解决方案一、废料跳穴1、冲头长度不够,按冲头刃口切入凹模一个料厚加1mm更换冲头2、凹模间隙过大,割入子减少间隙或用披覆机减小间隙3、冲头或模板未去磁,将冲头或模板用去磁器去磁二、废料堵穴1、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2、落料孔有倒角,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3、刀口未放锥度,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4、刀口直壁位过长,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5、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重新研磨刃口三、披锋不良1、刃口崩,造成披锋过大重新研磨刃口2、冲头与凹模间隙过大,线割入块,重新配间隙3、凹模刀口光洁度差,抛光刀口直壁位4、冲头与凹模间隙过小,重新省模,配间隙5、顶料力过大,反向拉出披锋换弹簧,减小顶料力四、切边不齐1、定位偏移调整定位2、有单边成型,拉料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3、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4、送料不准调整送料器5、送料步距计算有误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五、冲头易断1、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调整闭合高度2、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因受力不均断裂3、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4、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打板)偏移5、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重新修配打板间隙6、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7、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8、冲头刃口不锋利重新研磨刃口9、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重新换冲头10、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重新换冲头类型11、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六、铁屑1、压筋错位重新计算压筋位置或折弯位置2、折弯间隙过小,挤出铁屑重新调整间隙,或研磨成型块,或研磨成型冲头3、折弯凸模太锋利修R角4、接刀口材料太少重新接刀口5、压筋太窄重新研磨压筋七、抽芽不良1、抽芽底孔中心与抽芽冲子中心不重合造确定正确中心位置,或移动抽芽冲子位置,或移成抽芽-边高-边低甚至破裂动预冲孔位置,或调整定位2、凹模间隙不均匀,造成抽芽-边高-边修配抽芽间隙低甚至破裂3、抽芽底孔不符合要求,造成抽芽高度及重新计算底孔孔径,预冲孔增大或减少直径偏差,甚至破裂八、成型不良1、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2、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3、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至冲头断裂4、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5、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6、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调配间隙九、折弯尺寸1、模具没调到位造成角度误差导致尺寸偏调整闭合高度不良或角度差不良2、弹力不够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差换弹簧3、材质不符合要求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偏差4、材料厚度偏差引起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确定料厚,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差5、定位不当导致尺寸偏差调整定位使尺寸OK6、设计或加工错误造成折弯公拼块间有间補焊研磨,消除拼块间的间隙,导致折弯尺寸小7、成型公无R角,在角度及其他正常情况成型公修R角下折弯高度偏小8、两边折弯尺寸偏大加压筋9、单边折弯拉料造成尺寸不稳定加大弹簧力,调整定位10、间隙不合理,引起角度不良和尺寸偏差修配间隙11、折刀高度不够,折弯冲头合入折刀太短增加折刀高度,使折弯冲头尽可能合入折刀部队位造成角度不良多一些12、折弯时速度太快,造成折弯根部变形调整速比控,选择合理转速13、结构不合理,折刀未镶入固定模板,重新铣槽,将折刀镶入模板冲压时,造成间隙变大14、成型公热处理硬度不够,造成压线崩或重制成型公压线打平十、不卸料1、定位不当或送料不当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2、避位不够修磨避位3、内导柱拉伤,造成打板活动不畅更换内导柱4、冲头拉伤或表面不光滑更换冲头5、顶料销摆布不合理重新摆布顶料销位置6、顶料力不够,或脱料力不够更换顶料弹簧或脱料弹簧7、冲头与夹板打板配合不顺畅修配打板和夹板使冲头配合顺畅8、成型滑块配合不畅修整滑块与导向槽使之配合顺畅9、打板热处理不适,冲压一段时间后变形重新研磨打板,矫正变形10、冲头过长或顶料销长度不够增加顶料销长度或换用长度合适之冲头11、冲头断更换冲头12、模板未云磁,工件往上带给模板去磁十一、送料不顺1、模具没架正,导致料带与送料器及模具重架模具或调整送料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料带不平调整校平机或更换材料3、不卸料造成送料不顺参照不卸料解决对策4、定位太紧调整定位5、导正销太紧或直壁位太长调整导正销6、冲头固定不好或太长与料带干涉换长度合适之冲头重新固定7、顶料销太短,料带与成型入块相干涉调整顶料销长度,避免干涉8、浮升块位置排配不当调整浮升块位置十二、铆合不良1、模具闭合高度不当铆合不到位调整闭合高度2、工件未放到位,定位偏差调整定位3、铆合前工件不良确认抽芽孔,参考抽芽孔不良解决对策处理确认铆合孔是否倒角,如无倒角则增加倒角4、铆合冲头长度不够换用长度合适之冲头5、铆合冲头不符合要求确认并用符合要求之铆合冲头十三、漏装或装1、不小心组立时细心错冲子2、冲子无方向标记有方向性的冲子做上记号十四、装错螺丝1、不知道模板的厚度了解模板的厚度太长或太短2、不够细心,经验不足选用适当的螺丝十五、拆装模具1、销钉孔没有擦干净将销孔,销钉擦干净,拆模时应先拆定位销时容易损坏装模时,应先用螺丝导正,后打定位销钉孔2、装拆模具程序不对打落销钉时不要碰伤销钉孔十六、定位销1、孔壁拉毛,刮伤致使太紧组模时,细心检查销钉孔是否拉毛,否则应将打不出来销孔重新铰孔2、销孔偏位或下面没有逃孔追加定位销逃孔十七、弹簧太长1、没有注意弹簧孔深度量好弹簧孔深度,算好弹簧的压缩量,重新选择无法下压到2、不够细心,经验不足合适的弹簧下死点。
冲压模具维修知识点汇总

冲压模具维修知识点汇总冲压模具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在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冲压模具常常会出现磨损、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维修和保养。
本文将介绍一些冲压模具维修的知识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冲压模具的问题。
1. 冲压模具的常见问题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1)磨损:冲压模具由于长时间的摩擦和冲击,可能会出现局部磨损现象。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修磨的方式恢复模具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裂: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过硬或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断裂。
这时需要进行断裂部位的修复或更换。
(3)变形:冲压模具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高强度的力量作用,可能会出现变形问题。
这时需要通过热处理或其他方法来恢复模具的形状。
(4)卡料:冲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粘附或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卡料。
这时需要及时清理卡料,并检查模具是否有损坏。
2. 冲压模具维修的基本步骤(1)评估损坏程度: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之前,需要对模具的损坏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来判断模具是否需要维修以及需要维修的程度。
(2)选择维修方法:不同类型的模具损坏需要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修磨、焊接、热处理等方法来修复模具。
(3)维修过程: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4)维修后测试:在完成冲压模具维修之后,需要进行测试来确保模具的正常工作。
可以通过试模、检测等方法来验证维修效果。
3. 冲压模具维修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冲压模具维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安全第一:冲压模具的维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防止发生意外。
同时,要保证修理工具的质量,避免损坏模具或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2)维修专业性:冲压模具的维修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如果不具备相关能力,建议找专业的维修人员或厂家进行维修,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冲压模具:常见五大类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汇总

冲模具:常五大及其解决方案冲床便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
在普通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较传统机器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成本,产量高,对操作者技能要求不高及通过种种模具使用能够做出机器加工所无法到达的产品这些长处,因此它的用处越来越普遍。
但随之而来的模具问题也会越来越多:(1)凸模磨损太快模具间隙偏小,通常模具总间隙为材料板厚的15% , 25%o凸凹模具的对中性不好,模座和模具导向组件及转塔镶套精度不够等情况形成模具出件不顺。
凸模温度过高,主要是由于长期不间断生产,使模具冲压形成冲头过热。
模具刃磨方法不对,形成模具退火,磨损加剧。
部分的单边冲切,如步冲、冲角或剪切时,铝合金门窗配件侧向力会使冲头倾向一边,该边的间隙减小,形成模具磨损严峻,假如机床模具安装精度不高,还可能会使冲头偏过上模,形成凸模和凹模破坏。
(2)模具带料问题模具带料会形成废料反弹,其相干要素:模具刃口的尖利程度,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形成废料回弹。
模具的入模量,机床每个上位的入模量是肯定的,模具大模量小,容易形成废料反弹。
模具的间隙需要合理,假如模具间隙不适宜,容易形成废料反弹。
被加工板材表是否存在较多的油物。
弹簧原件出现破坏。
防止模具带料的办法:运用专用的防带料凹模。
铝合金门窗配件模具经常刃磨保持尖利,并退磁处置。
增大凹模间隙。
接纳斜刃n模具替代平刃口模具。
模具安装退料器。
适当的增大模具的入模量。
检查模具弹簧或卸料套的磨损程度。
(3)模具对中性模具在运用时容易发作冲芯各侧地位的磨损量差别,有的部分有较大划痕,磨损较快,这种状况在细窄的长方模具上特别显着。
该问题主要缘由:机床转塔设计或加工精度不够.主要是上下转盘间模具安装座的对中性不好。
模具的设计或加上精度不能满意要求。
模具凸模的导套精度不足。
模具间隙选择不适宜。
模具安装座或模具导套由于长期运用磨损形成对中性欠好。
为防止模具磨损不同步,应:定期维护对中芯棒对机床转塔和安装座进行对中性检查调解。
五金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五金冲压模具常见问题解决方案1.冲头使用前应注意2.冲模的安装与调试3.冲压毛刺4.跳废料5.压伤、刮伤6.工件折弯后外表面擦伤7.漏冲孔8.脱料不正常9.折弯边不平直,尺寸不稳定10.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11.凹形件底部不平12.不锈钢翻边变形13.材料扭曲14.模具严重磨损15.防止冲压噪音1.冲头使用前应注意①用干净抹布清洁冲头。
②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
如有,则用油石去除。
③及时上油防锈。
④安装冲头时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
2.冲模的安装与调试安装与调校冲模必须特别细心。
因为冲模尤其大中型冲模,不仅造价高昂,而且重量大微量移动困难,人身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
无限位装置的冲模在上下模之间应加一块垫木板,在冲床工作台清理干净后,将合模状态的待试模具置于台面合适位置。
按工艺文件和冲模设计要求选定的压机滑块行程,在模具搬上台面前调至下死点并大于模具闭合高度10~15mm的位置,调节滑块连杆,移动模具,确保模柄对准模柄孔并达到合适的装模高度。
一般冲裁模先固定下模(不拧紧)后再固定上模(拧紧),压板T型螺栓均宜使用合适扭矩扳手拧紧(下模),确保相同螺拴具有一致而理想的预加夹紧力。
可以有效防止手动拧紧螺纹出现的因体力、性别、手感误差造成的预紧力过大或过小、相同螺纹预紧力不等,从而引起冲压过程中上下模错移、间隙改变、啃剥刃口等故障发生。
试模前对模具进行全面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在空行程启动冲模3~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
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深度、检查并验证冲模导向、送料、推卸、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而后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最佳技术状态。
对大中小型冲模分别试冲3、5、10件进行停产初检,合格后再试冲10、15、30件进行复检。
经划线检测、冲切面与毛刺检验、一切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才能交付生产。
3.冲压毛刺①模具间隙过大或不均匀,重新调整模具间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模具常见问题汇总及解决方案废料本质上就是成形孔的反像。
即位置相反的相同部位。
通过检查废料,你可以判断上下模间隙是否正确。
如果间隙过大,废料会出现粗糙、起伏的断裂面和一窄光亮带区域。
间隙越大,断裂面与光亮带区域所成角度就越大。
如果间隙过小,废料会呈现出一小角度断裂面和一宽光亮带区域。
过大间隙形成带有较大卷边和边缘撕裂的孔,令剖面稍微有一薄边缘突出。
太小的间隙形成带稍微卷边和大角度撕裂,导致剖面或多或少地垂直于材料表面一个理想的废料应有合理的压塌角和均匀的光亮带。
这样可保持冲压力最小并形成一带极少毛刺的整洁圆孔。
从这点来看,通过增大间隙来延长模具寿命是以牺牲成品孔质量换取的。
、模具间隙的选择模具的间隙与所冲压的材料的类型及厚度有关。
不合理的间隙可以造成以下问题(1 )如间隙过大,所冲压工件的毛刺就比较大,冲压质量差。
如果间隙偏小,虽然冲孔的质量较好,但模具的磨损比较严重,大大降低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容易造成冲头的折断。
(2)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容易在冲头材料上产生粘连,从而造成冲压时带料。
过小的间隙容易在冲头底面与板料之间形成真空而发生废料反弹。
(3)合理的间隙可以延长模具寿命,卸料效果好,减小毛刺和翻边,板材保持洁净,孔径一致不会刮花板材,减少刃磨次数,保持板材平直,冲孔定位准确请参照下表选择模具间隙(表中数据为百分数)三、如何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对用户来讲,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可以大大降低冲压成本。
影响模具使用寿命的因素如下:1、材料的类型及厚度;2、是否选择合理的下模间隙;3、模具的结构形式;4、材料冲压时是否有良好的润滑;5 、模具是否经过特殊的表面处理;6 、如镀钛、碳素氮化钛;7、上下转塔的对中性;8 、调整垫片的合理使用;9、是否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10 、机床模座是否已经磨损四、冲压特殊尺寸孔应注意的问题(1)最小孔径冲φ0.8 ——φ范1.围6 的冲孔请用特殊冲头。
(2)厚板冲孔时,相对于加工孔径,请使用大一号的模具。
注意:此时,若使用通常大小的模具,会造成冲头螺纹的破损。
例1 、如下表的加工条件,加工孔径虽然和 A 工位模具对应,但请使用 B 工位模具。
例2 、如下表的加工条件,加工孔径虽然和 B 工位模具对应,但请使用C 工位模具。
(3)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宽度与长度的比例一般不应小于1:10 。
例3 、长方形冲头,刃口长度80mm 时,刃口宽度取≥8mm最合适。
(4)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与板厚的关系。
建议冲头刃口部分最小尺寸取板厚的2倍。
五、模具的刃磨1、模具刃磨的重要性定期刃磨模具是冲孔质量一致性的保证。
定期刃磨模具不仅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能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要掌握正确的刃磨时机。
2、模具需要刃磨的具体特征对于模具的刃磨,没有一个严格的打击次数来确定是否需要刃磨。
主要取决于刃口的锋利程度。
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来决定:(1)检查刃口的圆角,如果圆角半径达到R0.1 毫米(最大R 值不得超过0.25 毫米)就需要刃磨。
(2)检查冲孔质量,是否有较大的毛刺产生?(3)通过机器冲压的噪声来判断是否需要刃磨。
如果同一副模具冲压时噪声异常,说明冲头已经钝了,需要刃磨。
注:刃口边缘部变圆或刃口后部粗糙,也要考虑刃磨。
3、刃磨的方法模具的刃磨有多种方法,可采用专用刃磨机也可在平面磨床上实现。
冲头、下模刃磨的频度一般为4:1,刃磨后请调整好模具高度。
(1)不正确刃磨方法的危害:不正确的刃磨会加剧模具刃口的迅速破坏,致使每次刃磨的打击次数大大缩小(2)正确的刃磨方法的益处:定期刃磨模具,冲孔的质量和精度可以保持稳定。
模具的刃口就损坏较慢,寿命更长。
4、刃磨规则模具刃磨时要考虑下面的因素:(1)刃口圆角在R0.1-0.25 毫米大小情况下要看刃口的锋利程度。
(2)砂轮表面要清理干净。
(3)建议采用一种疏松、粗粒、软砂轮。
如WA46KV(4)每次的磨削量(吃刀量)不应超过0.013 毫米,磨削量过大会造成模具表面过热,相当于退火处理,模具变软,大大降低模具的寿命。
(5)刃磨时必须加足够的冷却液。
(6)磨削时应保证冲头和下模固定平稳,采用专用的工装夹具。
(7)模具的刃磨量是一定的,如果达到该数值,冲头就要报废。
如果继续使用,容易造成模具和机器的损坏,得不偿失。
(8)刃磨完后,边缘部要用油石处理,去掉过分尖锐的棱线。
(9)刃磨完后,要清理干净、退磁、上油。
注:模具刃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冲压的板材的厚度。
六、冲头使用前应注意1、存放(2)存放时小心表面不要出现刮痕或凹痕。
1)用干净抹布把上模套里外擦干净(3)上油防锈。
2、使用前准备(1)使用前彻底清洁上模套。
(2)查看表面是否有刮、凹痕。
如有,用油石去除。
(3)里外上油。
3、安装冲头于上模套时应注意事项(1)清洁冲头,并给其长柄上油。
(2)在大工位模具上把冲头插入上模套底部,不能用力。
不能用尼龙锤。
安装时,不能通过旋紧上模套上的螺栓来固定冲头,只有在冲头正确定位后才能旋紧螺栓4、安装上模组合入转塔如果想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上模套外直径和转塔孔之间的间隙要尽可能地小。
所以请小心执行下列程序。
(1 )清洁转塔孔的键槽和内直径并上油。
(2)调整上模导套的键槽,使之与转塔孔的键吻合。
(3)把上模套导直直地插入塔孔,小心不能有任何倾斜。
上模导套应该靠自身重量滑入转塔孔。
(4)如果上模套向一边倾斜,可用尼龙锤之类的软材料工具把它轻轻敲正。
重复注意:不能用力于上模导套外直径,只能在冲头顶上用力。
不能敲击上模套顶部,以免损坏转塔孔,缩短个别工位使用寿命。
七、模具的检修敲击直至上模导套依靠自身重量滑入正确位置如果冲头被材料咬住,取不出来,请按如下所记项目检查。
1、冲头、下模的再刃磨。
刃口锋利的模具能加工出漂亮的切断面,刃口钝了,则需要额外的冲压力,而且工件断面粗糙,产生很大的抵抗力,造成冲头被材料咬住。
2、模具的间隙。
模具的间隙如果相对板厚选得不合适,冲头在脱离材料时需要很大的脱模力。
如果是这个原因冲头被材料咬住,请更换合理间隙的下模3、加工材料的状态。
材料弄脏了、或者有污垢时,脏东西附着到模具上,使得冲头被材料咬住而无法加工。
4、有变形的材料。
翘曲的材料在冲完孔后,会夹紧冲头,使得冲头被咬住。
有翘曲的材料,请弄平整后再加工。
5、弹簧的过度使用。
会使得弹簧疲劳。
请时常注意检查弹簧的性能。
八、注油油量和注油次数视加工材料的条件而定。
冷轧钢板、耐蚀钢板等无锈无垢的材料,要给模具注油,注油点为导套、注油口、刀体与导套的接触面、下模等。
油用轻机油有锈有垢的材料,加工时铁锈微粉会吸入冲头和导套之间,产生污垢,使得冲头不能在导套内自由滑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油,会使得锈垢更容易沾上,因此冲这种材料时,相反要把油擦干净,每月分解一回,用汽(柴)油把冲头、下模的污垢去掉,重新组装前再擦干净。
这样就能保证模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九、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经常清理砂轮3、小的吃刀量4、足量的冷却液1、增大步距步冲加工2、采用桥式步冲十、使用特殊成型工具的注意事项1、不同型号的机器滑块的行程不同,因此要注意成型模具封闭高度的调整。
2 、一定要保证成型充分,因此需要仔细调整,每次调整量最好不要超过0.15 毫米,如果调整量过大,容易造成机器的损坏和模具的损坏。
3、对于拉伸成型,请选用轻型弹簧组件,以防止板料的撕裂,或因变形不均匀卸料困难等。
4、在成型模具周围安装球型支撑模具,防止板料倾斜。
5、成型位置应当尽量远离夹钳。
6 、成型加工最好放在加工程序的最后来实现。
7、一定要保证板材良好的润滑8、定货时注意特殊成型工具的让位问题,如果两个成型的距离比较近,请一定要跟本公司销售员进行沟通。
9、因为成型工具需要较长的卸料时间,因此成型加工时一定要采用低速,最好要有延时。
一、使用长方形切断刀的注意事项1、步距尽量大,要大于整个刀具长度的80% 。
2、最好通过编程来实现跳跃步冲3、建议选用斜刃口模具十二、在不超过机器公称力的情况下如何冲孔生产过程中需要冲大于114.3mm 直径的圆孔。
如此大的孔会超出机器公称力上限,特别对于高剪切强度材料。
通过多次冲孔的方法冲出大尺寸孔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使用小尺寸模具沿大圆周长剪切可以降低一半或更多的冲压力,在你已经拥有的模具中可能大部分模具都能做到。
十三、一个冲大圆孔的简易方法这种凸透镜的模具可被制成你所需半径尺寸。
如果孔径超出冲床公称力,我们推荐使用(A) 方案。
用此模具冲出圆形的周边。
如果孔径能在冲床公称力范围内冲成,那么一个放射形模具和一凸透镜模具就能在四次之内冲压出所需的孔而无须旋转模具(B)十四、最后才向下成形当选用成形模具时,应避免进行向下成形操作,因为这样会占用太多垂直空间和导致额外的平整或弯曲板材工序。
向下成形也可能陷入下模,然后被拉出转塔,然而,如果向下成形是唯一的工艺选择,那么应该把它作为对板材的最后一步处理工序。
十五、防止材料扭曲如果你需要在板材上冲切大量孔而板材又不能保持平整,成因可能是冲压应力累积。
冲切一个孔时,孔周边材料被向下拉伸,令板材上表面拉应力增大。
下冲运动也导致板材下表面压应力增大。
对于冲少量的孔,结果不明显,但随着冲孔数目的增加,拉应力和压应力也成倍增加直到令板材变形。
消除这种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每隔一个孔冲切,然后返回冲切剩余的孔。
这虽然在板材上产生相同的应力,但瓦解了因同向连续一个紧接一个地冲切而产生拉应力/压应力积聚。
如此也令第一批孔分担了第二批孔的部变形效应。
十六、如果你的不锈钢翻边变形在制造翻边之前向材料施用优质成形润滑剂,这能令材料更好地从模具中分离出来,在成形时顺畅地在下模表面移动。
如此给予材料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分布被弯曲和被拉伸时产生的应力,防止在成形翻边孔边上出现的变形和翻边孔底部的磨损。
十七、克服卸料困难的几点建议1、使用带有细芯胶粒的冲头。
2、增加下模间隙。
3、检查弹簧的疲劳程度。
4 、使用重载型模具。
5、适当采用斜刃口模具。
6 、润滑板材。
7、大工位模具需要安装聚胺脂卸料头十八、造成废料反弹的主要原因1、刃口的锋利程度。
刃口的圆角越大,越容易造成废料反弹。
2、模具的入模量。
每个工位模具冲压时,入模量的要求是一定的,入模量小,易造成废料反弹。
3、模具的间隙是否合理。
不合理的模具间隙,易造成废料反弹。
4、被加工板材的表面是否有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