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展示功能区应设计中央空调,避免暖气管道出现。

·展厅2.5米以下不宜出现照明窗户,避免眩光。

·展示功能区要考虑观众参观的路线顺畅,一般陈列展览布置走向顺序从左向右(顺时针),依此考虑展厅门的位置。

·考虑到自然博物馆展品的尺寸特殊(如:鲸、象、长颈鹿等)最小跨度20-25米,中心厅和首层的展厅门全开时高度不低于3米,宽度不窄于2.5米,或设专用门。

·展厅窗户考虑防紫外线直射,以减缓标本损坏。

·展示区应设置电梯。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博物馆建设规范要求,展示功能区建筑和藏品库房之间应有防火通

·展示区应该按无障碍设计。

·展示功能区其他功能,见附表。

(3)收藏研究功能区:(计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收藏研究功能区是安全存放和便于利用藏品的设施。建筑底层高4.5米,其余层高3米。

·生物标本藏品库建筑应做到全封闭、防尘、防虫、防紫外线强光照射,以减低藏品的损坏。

·藏品库每层设计临时标本室,邻近出入口或电梯设置,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藏品库顶层应设计熏蒸室,面积为10平方米和30平方米各一间,熏蒸室要封闭,并单设排风设备。

·藏品库要求设计防火防盗门,并设计防火防盗报警器,藏品库不适于使用喷淋灭火装置。

·藏品库每层应有100平方米的精品标本室。

·藏品库应有货运电梯,电梯面积不低于4平方米,电梯门应选用最大的(便于大型标本出入)

·综合实验室、药品库研究中心相对集中设计。出入库门设计在研究中心一端。库区的布局顺序:大库-精品标本室-实验室-研究中心。

·藏品库照明设计为低瓦数白炽灯,照明总开关应设置在库门外。

·藏品库应设计空调系统以控制夏季温湿度,按博物馆设计规范设计。综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冬季取暖按办公设计。

·藏品库建筑和展厅之间可在二楼或三楼架设一过廊,以使于藏品与展厅之间的输送。

·藏品库应分层设计排风设备,并防止灰尘、虫卵回流污染。

·藏品库大门全开时高度不小于3米,宽度不小于2.5米,便于大型标本出入库。

·藏品库一楼应设值班室和报警器控制室两间。

·藏品库以南与业务管理区之间留防火通道,并架铁栅,留一门。

(4)业务管理功能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包括资料室、阅览室及图书库、微机中心、学术报告厅、外宾接待室、会议室、美术、摄影,模型装架、动物标本制作等业务用房及办公用房、冷热机房、水泵房、变电室、花房等行政用房。

·业务行政用房底层4.5米,以上层高3米,动物标本制作室,门高3米,宽2米,便于大型动物制作、出入。

·变电室、水泵房、冷热机房设计在该楼房底层。

(5)游览观赏功能区:

是自然博物馆展室的延伸和补充,要精心规划,充分利用绿化面积,按照植物分类,有目的地栽种树木花草。绿化与假山构成植物科普园,模拟林区,夏令营活动区等在有效的空间里,使观众

能有一种回归自然之感,一览生物大千世界的多彩风貌,并从中学到生物知识。

三、成果要求

1、综合说明书:包括总体布置、建筑、结构、公用设施等设计说明及有关消防、交通组织等有关措施说明。

2、图纸:

总平面图:1/500(功能分区、总体布置及空间组合);

建筑平面图:1/200;

剖面图:1/200;

主要立面图两个:1/200;

各种分析图:1/500;包括交通分析图(道路广场布置,场地主要出入口位置,车流、人流交通组织);绿化系统和景观分析(绿地布置与设置,博物馆与周围建筑物环境的协调关系);建筑形体及空间概念分析图。

3、彩色透视效果图

4、技术经济指标

四、地形图

见附件。

附表:自然博物馆功能区分类

序号功能区分类组成内容占建筑面积比

例(%)

1 展示功能区1地质岩矿厅6电化教育厅

2恐龙厅(中心厅)7动物厅

3人类与生命科学厅8海洋生物厅

4植物厅9讲解员值班室

5环境科学厅10生物实验室

50% 5200平方米

观众服务区11科学书店13观众阅览室

12餐饮服务厅14厕所,售票处

7% 800平方米

2 收藏、研究功

能区藏品库、临时标本室、综合实验室、熏蒸室、

药品库、标本库、研究中心(办公)

29%

3000平方米

3 业务管理功

能区美术,标本,模型,装架制作间、摄影、学术

报告厅、资料室及书库、微机中心,冷热机房、

水泵房、变电室、花房

14%

1500平方米

北京自然博物馆导游词(通用3篇)

北京自然博物馆导游词(通用3篇) 北京自然博物馆导游词1各位游客: 我叫刘XX,今天是你们的导游。 我们今天来到的地方是大家都知道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北京故宫历史博物馆。 故宫博物馆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名紫禁城。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屋子有9999间半,故宫四周饶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河城。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北京故宫门前。 各位游客,你们看,这座故宫的四个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 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外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它们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为高大

的,它金碧辉煌,这个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子上雕刻着云龙云凤的图画,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在这里举行了他的登基大典礼。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 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 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 各位游客,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北京自然博物馆导游词2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天桥南大街126号,它的的前身是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始建于1950年,1959年建成,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 以展示生物和人类发展史,普及自然知识为主中,是一座大型自然主题博物馆。 这里有生动的.生物进化史陈列,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千姿百态的植物的各种个样的生物化石和标本,自然博物馆有5个展厅,分别是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 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 “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

浙江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浙江博物馆观后感。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 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观后感《浙江博物馆观后感》。◆分享好文◆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浙江省博物馆旧馆址的一部分为江南着名藏书楼文澜阁。1993年,浙 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博物馆里有几个场馆,分别是历 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工艺馆、礼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精品馆等十个展馆。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该馆原设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两大业务部门,1980年分出历史部文物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学部,成立浙 江省自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始瓷;从东汉至明代各个青瓷窑系的一批标本;还有大量的古今书画。不久我们参观完了,便回家了。

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北京自然博物馆又动物世界、昆虫世界和恐龙公园等展区;动物世界又狮子、狒狒等标本。昆虫世界中的标本可真不少,像蝗虫、甲虫和蜜蜂等;而恐龙公园内,一只只恐龙正在“大开杀戒”,有的张着嘴四处乱窜,有的在自相残杀,霸王龙是它们中的一只,它在恐龙群中横冲直撞,吓得其它恐龙四散奔逃,迅猛龙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个“长腿将军”,只(要听见一点儿咆哮声,就立刻逃的无影无踪。 接下来是看3D电影,虽然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影片内容及其无聊,一群蚂蚁成群结队的搬一只死苍蝇。电影结束后,我们上了车,在车上大家高高兴兴地谈论着所见所闻,哎,又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分四层,八个展厅:化石展厅,矿物展厅等。化石展厅内,陈列着翼龙、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矿物展厅里有晶莹的水晶、形状各异的方解石.....,它们都是珍稀的矿物,宝石馆内有猫眼、钻石、祖母绿等珍贵的的石头。 还没看够,回去的时间就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中国地质博物馆,踏上了回家之路。车上,许多同学都在闭目养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览的回忆中,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 我们的一个教学特色就是:自然特色。为加强学习,我

们决定参观“自然博物馆”。 3月30日我们冒雨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骨骼标本,还有着历史悠久的化石。 首先我们看的是恐龙展厅,刚一进门就被硕大的恐龙吸引,它是恐龙家族里个体最庞大的马门溪龙。这只恐龙成年后长22米以上,重达十吨。生活在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四川盆地一带。它的最重要特征是脖子很长。吃东西的话要经过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胃里,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恐龙,慢慢的,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恐龙世界。站在霸王龙的脚下,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小,想到了我们刚上过的一节课《小人国的故事》。 转弯处,看到了蕨类植物繁荣时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态各异的高大树木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实是蕨类植物不是树木。我们可以看见一只很大的蜻蜓。足有70公分长,很难想象当时的蜻蜓有那么大,感觉像进入了科幻世界。其实是因为当时的空气含氧量高达30%。 将我要离开这恐龙世界时,我看到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些科学家的推算,是恐龙灭绝的种种假说,当我认真地读完这些字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后来我们又看了昆虫,哺乳动物,森林等展馆。听着讲解员跟我们讲解着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讲到很多国家的国旗上都有动物的标志,又有很多动物都已经人为地灭

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情况

附件1 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情况 一、集体基本情况 集体名称: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 集体性质:事业单位 集体人数:15 集体所在行政区划:东城区 集体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集体所属单位:北京自然博物馆 集体负责人姓名:曾朝辉 二、主要先进事迹 北京自然博物馆在接到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通知后,馆领导十分重视,迅速成立了以李健文书记为组长、标本部为主体的藏品普查工作小组,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商量工作方案,并认真布置了相关工作。经过近2年的努力,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部于2016年6月前,确认上报藏品照片185368件/套,出色的完成普查任务。推进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总结经验如下:(一)馆领导对藏品账目清查和藏品数字化工作的重视 2008年开始清点核对馆藏标本,到2010年已全部完成账目清点,账物相符,账目清楚。2013年申请并获批北京市财政专

项《北京自然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搭建起藏品数字信息管理平台,在开发过程中获知国家文物局将启动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充分考虑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指标,所有藏品均已录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年12月19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在中国文物信息中心上传藏品账目185368号,260000件,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完成藏品数据全部上报系统的博物馆。早在博物馆的十二五规划里已经制定了每年拍摄10000件藏品的工作目标,2013年完成了藏品摄影室的建设,在2014年北京市财政专项《北京自然博物馆藏品数字化采集加工》的大力支持下,拍摄馆藏标本15200件,照片数量:37966张,照片容量 1.8T。领导高度重视,全力从软件、硬件上支持藏品数字化、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需求,这是保证此次文物普查数据采集能按时顺利完成并上报到数据平台的关键因素。 (二)普查工作组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采集标准。 普查小组根据自然博物馆藏品特点,按标本类别分成了六组植物组、昆虫组、化石组、鸟类假剥制标本组、液浸标本组、兽类标本组,每组人员由1名藏品保管员、1名摄影师、1-2名摄影助手、1名后期修图师组成。为了能尽快完成任务,鸟类假剥制作组和昆虫组,在保证标本安全的情况下,又加派人员增加拍摄组,多组同时进行。最高纪录是一天各组拍摄标本总件数就3669件。每天这么大量的标本拍摄量,为了确保标本的安全和拍摄质量,普查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流程:藏品挑选、办理出库、拍摄前的清洁和整姿、藏品核对、尺寸测量、拍摄照片命名、

北京自然博物馆介绍

自然博物馆成立于1951年4月2日。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40平方米。馆藏标本10万余件,藏书5万余册。是新中国成立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第一座大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现代生物、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标本收藏工作和科学普及工作。馆内常年有动物、植物、古生物、《人之由来》等基本陈列和《恐龙世界》、《水生生物馆》、《人体真奇妙》等专题陈列。每年推出专题临时展览8-10个。常年有1-2个展览在本市和全国巡回展出。《中国恐龙展》、《中国古动物展》等大型展览年连续多年来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科学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学术性刊物《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报告》、大型科普刊物《大自然》杂志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年均接待观众50万人次,有效地发挥了科普主力军的作用。 本景区免费参观,团体提前一周预约,零散观众现场领票。 电话:67020663 开放时间:8:30-17: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面积: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

地址:北京市崇文区天桥南大街126号(100050) No.126, Tianqiao South Street, Chongwen District, Beijing (100050) 交通: 公交6、7、17、20、34、35、36环、59、105、106、110、120、707、729、743、803、826路天桥站下 Bus No.6, 7, 17, 20, 34, 35, 36 (loop line), 59, 105, 106, 110, 120,707, 729, 743, 803, 826 to Tianqiao 行车至天坛西门,向北100米,路东 资料参考畅游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67162821.html,

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

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 大家有没有参观过自然博物馆呢?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下面是XX推荐给大家的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一 午饭后,我们来到自然博物馆。讲解员阿姨先让我们在大厅排好队,然后带着我们踏上了参观之旅。 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寒武纪”。那时,地球上主要是水的世界,海洋中有数不清的无脊椎动物,比如三叶虫、草履虫等等。慢慢地,我们进入了“奥陶纪”,海妈妈又新生出了“贝类兄弟”。因为当时还没有像鲨鱼那样的大型海生动物,所以“贝类兄弟”就成了海洋一霸。渐渐地,时间流进“志留纪”,海里已经出现了最早的鱼类和最早的海洋节肢动物。那时的鱼可是标准的“暴力鱼”!全都长着又长又尖的牙齿,简直就是海洋“霸主”!跟随着时光老人的步伐,我们又进入了“泥盆纪”。当时,住在海洋里的这些“远古祖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想看看陆地上究竟有什么。于是,它们开始试着往陆地上爬,当肉鳍演变成四肢时,一个新的门类出现了,这就是两栖动物,它们就是今天青蛙的祖先。 与此同时,昆虫大家族也开始发展了。“报告,我们已进入了‘石炭纪’!”这里的祖先们都已经适应了陆地上的环境,开始在陆上定居了,它们就是最早的爬行动物。时间流逝得真快,

爬行动物的祖先进化成了恐龙。三叠纪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小恐龙”,它们的出现也为这个惊人的王国拉开了序幕,历史也为中生代的到来翻开了新的一页。当我们进入“侏罗纪”时,惊奇地发现那里竟然有远古祖先的“小乐园”。我立刻就来了兴趣,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进“小乐园”,和恐龙们玩了起来。我打算和包头龙比谁的敲锤技术好,结果却狼狈而逃。现在,我打算去给三角龙和异特龙当“眼科医生”,没想到,它们的视力都很好,而且都是。哇塞,原来恐龙的视力比人还要好啊!接下来,讲解员阿姨又带着我们go to the“白垩纪”,穿越了“哺乳动物时期”和“原始人时期”,随着新生代的到来,我们的穿越之旅也就随之结束了。 最后,讲解员阿姨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带着我们去“山林里”听了每个动物发出的声音…… 自然博物馆真有趣呀!自然博物馆游记的作文二 7月26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自然博物馆。 我们走进大门,登完高高的台阶,就看到2楼大厅内陈列着原古时代的恐龙骨架。你看!长颈龙头抬得很高,好像正在吃鲜嫩的树叶;霸王龙张着大嘴,非常凶恶,仿佛要把我们吃掉似的。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大厅周围的展馆,知道了原始的人类怎样制作武器,怎样生火,怎样打猎…… 走上3楼,这里介绍了海洋生物。一进门,就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海洋微型小生物,它们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接着,又看

浙江省博物馆的导游词

浙江省博物馆的导游词 下面是带来的浙江省博物馆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浙江省博物馆的导游词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西湖博物馆。 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风光如画,景致宜人。 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岳坟等风景名胜,与其毗邻。 浙江省博物馆旧馆址的一部分为江南著名藏书楼文澜阁。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新馆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新增历史文物馆、青瓷馆、书画馆、钱币馆、工艺馆、礼品馆、吕霞光艺术馆、常书鸿美术馆、明清家具馆、精品馆等十个展馆。 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 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 馆藏文物十万余件。 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镜和湖州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遐迩闻名的瑰宝。 浙江省博物馆以斑斓多彩的文物展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

浙江七千年古老悠久的历史。 文物长年在历史文物馆、书画馆、青瓷馆、工艺馆等陈列馆展出。 同时,精品馆不定期地推出从国内外引进的各种高品位的专题展览。 浙江省博物馆还有位于栖霞岭的黄宾虹纪念室、位于龙游路的沙孟海书法艺术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名人馆舍系列。 1999年底落成的浙江西湖美术馆,又为浙江省博物馆拓展了新的天地。 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 浙江省博物馆旧名西湖博物馆,1931年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浙江省博物馆。 该馆原设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两大业务部门,1980年分出历史部文物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学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 有关数据显示,该馆馆藏文物十万余件,其中一级品158件。 藏品有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绸片和麻布;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各种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印纹陶和原

浙江自然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新闻

1 / 1 博物馆的暑假 ——记浙江自然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 2015年7月18日星期六,在考试周刚刚过去的暑假伊始,蓝田学园第八团总支的同学在团总支的组织下,坐公交来到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7月18日早上7点,一行人在食堂教育超市门口集合,一起吃完早饭后直奔校门口。争分夺秒地抢上坐上紫金港中心站的大巴之后,大伙都松了一口气。 第一批10位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天的活动。 而在7小时后,他们说:“我们的智商不够用了,我们就是手忙脚乱了一天,似乎帮不了博物馆什么。” 时间回到今天早上9点,浙江自然博物馆刚刚开馆,人流就如同血管里的血液一样,通过各式各样的通道,涌向各个展厅。虽然各种各样的提醒随处可见,但是不文明的行为还是屡次发生。我们的任务就是阻止不文明的现象。 志愿者,是为他人着想的,不能像缺乏素质的人一样自私自利。一个展区内的手拉杆是小朋友的最爱,不可忽视的是,之前经常发生有小朋友恃强凌弱,霸占操纵杆的现象发生。这是我们就要及时劝阻他们,礼貌地劝他们离开。另外,假山、模型也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我们和保安、工作人员并肩作战,联手保护这些器材。 最令人想不到的一幕发生在下午的人流高峰:在用天平称量各种石头的展厅中,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占着杆称,称量自己喜欢的石头,不让后来的小朋友称量,渐渐地人群聚集起来,因为小朋友都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负责这个展厅的志愿者马上进行干预并好心提醒,但是小朋友坚决不让别的小朋友来称量,后来的小朋友也不服,互相吵架,并有打架的倾向,一旁的保安赶紧劝阻,才使占着不放的小朋友离开。就这样,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战斗,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工作人员并肩作战,用自己的汗水保护文明的底线。 原定一个小时的午饭休息时间,我们每个人仅仅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匆匆上阵,接应我们应接不暇的同伴。因为我们知道, 自己在休息室内多停留一分钟

自然博物馆参观报告

自然博物馆参观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报告 2012年12月26日,我们班组织了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活动。我个人认为这次的参观非常有意义,更大限度地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知识。在与历史证据的交流中我们第一次体验了几十亿年以前的地球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过程。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约在66亿年前,宇宙发生了一次大爆炸,经过时间的洗礼,爆炸后的碎片和物质经20亿年的凝集与沉淀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原始地球的大气中含有氮、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就是没有游离的氧气。原始地球最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在这些自然现象的推动作用下,在经过了大约10亿年时间的孕育,生命就产生了。又经过了30亿年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了大量现生海洋无脊椎动物类型和已经灭绝的生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详细地来说:地球早期的生命事件经历了冥古代——生命的化学演化阶段,太古代——原核生物发展时期,元古代——原生生物发展的时期,最后即为寒武纪。最早的生命记录出现在了太古代,在元古代后生植物出现,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的大气注入了一种新的成分氧气。这为新生命地进化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生命演化的又一转折点。这是我在这次参观活动中所了解到的生命起源与演化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了课本上所讲过的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原核动物。在自然馆的展厅的叙述墙上我再次了解到: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其主要特征就是身体只由一个单细胞构成。这类生物的分布范围很广,生活在淡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这样一个简单的细胞担当了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切,就这么神奇。在单细胞动物的逐步演化过程中,由于这种单细胞的不断聚合,不断进化。便出现了后生动物。显而易见,后生动物已不同于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它已是一个多细胞生命体,从它开始组成生命体的细胞便有了组织和功能的初步分化。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有关后生动物的讲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自然博物馆(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又称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学校组织我们星期三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这天虽然细雨蒙蒙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坐上巴士,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怎么这么久还没到啊?终于,我们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门口。 在大厅里有宣传册,上面是自然博物馆的地图,一向喜欢小动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动物——人类的朋友”命名的专题馆,自然不能错过,便急忙奔去。“哇!”我不由发出惊叹,一进展厅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极熊标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样白,眼神是那样的可爱,如果没有东西挡着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这么可爱的动物已濒临灭绝了我不由难过起来。跟它和了好几张影才接着往前走。在一面墙上有几十种蝴蝶标本有红锯蛱蝶、虎斑蝶、鹤顶粉蝶,色彩斑斓,让你眼花缭乱,可惜这些蝴蝶也濒临灭绝。不光有蝴蝶标本还有豹子、金丝猴、马来熊、东北虎、熊猫标本,一个个都是那么逼真、可爱。 参观完这个展厅我的心中有了同这个展厅的名字一样的感觉“动物——人类的朋友”,是啊,现在许多动物都已

经灭绝了,如果人类再不保护动物的话,动物可能会从此消失,所以请保护动物吧!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800 “五一”节这天,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和爸爸一起来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 我们首先来到了动物骨骼展厅,一幅巨大的骨骼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哇!好大啊!”我不禁暗自感叹。原来这是一幅蓝鲸骨骼,长足有20多米,非常壮观,听爸爸讲,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蓝色的海洋中。在这里,我还看到了远古时期的恐龙骨骼和黄河象骨骼,它们的个子高大威猛,足有动物园里大象的两到三倍,爸爸说它们原本生活在远古时期,主宰着整个地球,由于地球环境的恶劣变化,它们慢慢地全都绝迹了。听了爸爸的话,我感到很伤心,我想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动物,用心地去爱护它们,和它们和睦相处,它们也一定给会给咱们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接着我们来到了森林之夜,这里的灯全部关闭了,整个园区漆黑一片,远处动物的眼睛在黑暗中发出绿色的光,并不时传来狮吼声、虎啸声、猫头鹰的啼叫声和其他动物的怪叫声,就好比将自己置身在深夜的森林中,四周被紧张危险的气氛所笼罩,让人感到胆战心惊、好可怕啊!我想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来这里体会夜晚的动物王国。 最后我和爸爸来到了探索角,这里是锻炼小朋友们自己

浙江省博物馆观后感

浙江省博物馆观后感 国贸11戊1190510512 应程飞四月中旬,天气怡人,未有夏天那样燥热,亦不如冬季那样寒冷,这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如今城市里的人每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下,一到周末大都蜗居在家里睡懒觉或者出去购物等。再如我们大学生到了周末,有些宅在寝室玩玩电脑,有些则和同学相约出去happy,而活动也不过是看看电影、去KTV、逛街等,当然还有一部分学霸啦。 而我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宅女,平时也就教室寝室两点一线,到了周末没事做就待寝室看看电视剧偶尔也出去逛逛。虽说我是一个杭州人,但是杭州的很多地方确实还没去玩过,就如浙江省博物馆。既然也都没事做,这个周六我就和室友说好去浙江博物馆参观参观,也正好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浙江杭州孤山路,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如河姆渡文化双鸟舁日纹象牙蝶形器、良渚文化玉琮、瓯窑青瓷点彩鸡首壶等。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楼阁亭榭,以长廊逶迤相连,掩映于湖光山色间,成为天堂杭州一处耀眼的文化新景点。 来到浙江省博物馆,,我们首先观看了其中的瓷器馆,感到的是一阵凉意。里面的瓷器从古至今大都有收藏,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

瓷器。虽然有些还是支离破碎的,但是他们的存在也给历史考察人员有了更深的价值。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金属器、书画、玉器等等,一件件都带着历史的积淀。 从初始时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到后来对那些历史古物的由心而发的好奇和欣赏。选择初春去瞻仰那些历史遗迹真的很舒服。馆内,所有的人得动作都变得轻轻的,好像怕打扰了这些沉睡了千年的古物。大家都看各自感兴趣的东西,或是轻轻地读着他的介绍,或是拍些留念。或是跟旁边的人讨论几句,赞美几句。大家都是带着欣赏,带着尊重历史的心情,品读历史,感受历史。我们不只了完成了老师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经过这次瞻仰之旅之后,我们了解到了浙江省博物馆的“今生前世”。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瓷器的历史,包括五千年前最原始的陶器到现在所谓的精品,知道官窑,钧窑,定窑之类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东西让我们感触颇深。

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 . 自然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与建议 (5) 第二章某自然博物馆建馆的必要性 (6) 2.1 项目实施背景 (6) 2.2 某自然博物馆的资源条件 (9) 2.3 某自然博物馆建馆必要性 (10) 第三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市场分析 (13) 3.1 博物馆业的市场分析 (13) 3.2 建设定位与目标市场 (14) 第四章某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条件 (19) 4.1 建设地址现状 (19) 4.2 项目建设条件 (19) 第五章建设规模和规划方案 (22)

5.2 项目规划方案 (22) 5.3 商业配套设计 (30) 5.4 配套工程方案 (32) 第六章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39) 6.1 馆址环境条件现状 (39) 6.2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39) 6.3 环境保护措施 (39) 6.4 环境综合评价 (40) 第七章组织机构与经营策略 (41) 7.1 经营组织结构 (41) 7.2 人力资源配置 (42) 7.3 品牌推广策略 (43) 第八章实施进度计划的建议 (47) 8.1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7)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8) 9.1 投资估算 (48) 9.2 资金筹措 (50) 第十章经济评价 (51) 10.1 项目概述 (51) 10.2 财务评价 (51) 第十一章社会评价 (60)

11.2 社会影响 (60) 第十二章风险评价 (63) 12.1 市场竞争分析 (63) 12.2 市场风险对策 (63) 12.3 资源条件风险分析 (64) 12.4 工程技术风险分析 (64) 12.5 社会文化风险分析 (64) 12.6 风险防范对策 (65) 第十三章研究结论 (66) 13.1 建设方案总体评价 (66) 13.2 结论与建议 (6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

天津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内容

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分为六大展示区,分别为:动物生态厅、世界昆虫厅、海洋贝类厅、博物馆标本之最、热带雨林观赏区、和触摸池。 动物生态厅 该展厅展示的是按生态地理形式陈列的爬行、鸟兽动物群。既有东北的浩瀚林海,也有辽阔的塞北草原,亚热带的高山林灌,还有南疆的热带雨林。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栩栩如生,丰富多彩,共约140种,200余件。展览配以高山、流水,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它们生活的动态场景。 世界昆虫厅 天津自然博物馆昆虫照片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昆虫大世界,通过比恐龙出现更早的动物——昆虫;昆虫的近亲;生命的故事——昆虫变态;保全生命的自卫与伪装艺术;一只昆虫的构造解剖,介绍了昆虫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千姿百态的昆虫。 海洋贝类厅 该厅试图通过大量珍稀热带海洋贝类标本向广大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海洋,认识海洋贝类资源的窗口,该厅分贝类漫谈、沧海桑田贝壳堤、天津沧桑多变三个部份,由浅入深地向观众展示贝类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 博物馆标本之最 噬人鲨 又称大白鲨。它性情凶猛,游泳的速度快。经常以头足类、鱼类及海狮、海豹等为主要的食物。并且在对它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噬人鲨有袭击和吃人的记录。这种鲨鱼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 翻车魨

又称翻车鱼。为世界性、较大型的热带海洋鱼类。它的身体笨拙,不善于游泳。 天津自然博物馆 蝠鲼 这个蝠鲼的标本采集于我国的东海,翼展是全国之最。它是双吻前口蝠鲼。属于暖水性上层鱼类。 姥鲨 又称老鼠鲨。这个标本长度是全国个体之最。姥鲨属于大洋性上层鱼类。它的性情温和,行动也较迟缓。是仅次于鲸鲨的大型滤食性鲨鱼。它的体长可达10米以上。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我国东南沿海水域。 热带雨林观赏区 热带雨林观赏区 您漫步在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观赏美丽的淡水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池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之时,您可以欣赏到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古老鱼类,同时也能看到各种各样漂亮与众不同的其它观赏淡水鱼,看时不仅使人想到大自然是多么伟大而神奇在这充满生机的热带雨林中,您会由然产生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恍如置身于神秘的亚马逊原始森林中。 触摸池 在这里您可以亲手触摸憨态温顺的海龟、行动迟缓的海星、奇形怪状的海螺、张牙舞爪的虾蟹、反应敏捷的鱼类、还有舞姿翩翩的海葵……您甚至可以亲手投喂。 海洋生物区 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是我们人类向往的地方,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秘密,生活着大量的生命群体—海洋生物。 天津自然博物馆水生动物照片

自然博物馆任务书

北方某滨海城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研究地域环境、建筑类型、功能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博物馆新的形体设计概念,并实现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尊重历史文脉和地域环境特征,以现代手段表达建筑的空间情感和人文特征。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范围: 见用地范围红线图。 博物馆建设用地东西向最长为170米,南北向宽115米,北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并与市政广场遥相呼应。博物馆是城市新区的启动工程,位于市政广场延伸轴线上绿化广场的东侧,地理位置鲜明。 2、设计依据: ·平面位置和用地范围红线图; ·自然博物馆建设设计任务书;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设计要求: 以“造型高雅独特、反映地方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功能结构科学”为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需反映滨海城市的特征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具有文化性、开放性和科学性。考虑无障碍设计,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1)功能布局: 该市自然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属省辖市中型博物馆,占地亩,总建筑面积为10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上2-3层,局部可设夹层。该项目主要包括展示功能区(含观众服务区,与展示区保持相对分离)、收藏研究功能区、业务管理功能区、游览观赏功能区四个部分。 (2)展示功能区: ·是博物馆的主要部分(预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陈列大厅要符合建筑性格和尺度,厅前设置广场。 ·展示区穿过序厅为中心厅,使用净高度不低于12米,要求自然顶光照明,希望能设计成经折射后的散射光,中心厅面积100平方米,将陈列大量的恐龙化石骨架及机械恐龙。 ·展示区计划建二到三层,其余展厅在中心厅周边设计。展厅首层净高度6米,二层以上为4米。展厅之间可用连廊进行联系,两厅之间要留可开关的门。除中心厅以外的7个专题厅使用面积可控制在300-400平方米不等。电化教育厅设在顶层,按声像放映方式设计,控制在200平方米。 ·展示功能区做全封闭设计,防止尘土侵蚀文物标本。 ·展示功能区设计根据国家对博物馆展厅要求,做到二级防火安全标准,并装置防火防盗报警系统。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体,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参观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一】3月15日,在x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的全班同学还有部分本科生去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收到这个通知时,我们还挺兴奋的。不仅不用宅在学校可以出去透透气,而且参加博物馆还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因为之前也没去过,所以很期待。 当天一早我们就和同学相约乘车来到了博物馆,到博物馆时因为还没到开馆时间,所以我们还在门口等了很久。当时还挺迫不及待的。 后来x老师来了,开馆时间也快到了,我们便稍微提早进了

馆内。解说员跟我们做了简单介绍便开始带领我们参观,边参观边在一旁给我们解说。 在一层我们的参观路线是“古爬行动物厅—恐龙公园—无脊椎动物厅—生命起源厅”。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各类恐龙化石、恐龙骨架了,每一座恐龙骨架及恐龙化石下都有解说牌,会介绍该恐龙的相关信息。在没人带领没人介绍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根据它展示的恐龙类型和解说牌对该恐龙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恐龙公园了,一进入恐龙公园,仿佛我们大家都进入恐龙时代了。一只只体型巨大的恐龙,或伸着脖子、或捕食状、或奔跑状、或休息状,各种形态都有,栩栩如生。加之还伴有一阵阵恐龙叫声,还能看到他们身体心脏跳动的样子,还能看到它们嘴一张一合的,俨然就像群真的恐龙在你面前。通过观察不同恐龙的不同形态,或观察它们捕与被捕,你就能立马对不同的恐龙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加上解说牌和讲解员的解说,我们可以较容易就了解不同的恐龙。了解那个时代恐龙生活的场景,了解恐龙们的敌人与朋友。之后还看到慈母龙和一窝恐龙蛋,那一堆

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浙江博物馆青铜器考察报告 姓名学号 在周末闲暇之余,我特意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由于浙博的位置相对较偏,所以并不惹人注意。然而当我走进武林馆的时候,我突然感受到了这些几千年先秦历史文物的分量。他们只是静静地躺着,却一个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 为了了解青铜器,我一进展馆的大门,便径直来到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距今7000年-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遗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地的文化比中原地带落后不少。所以相对中原地区而言,越地的青铜器并没有显着的地方特色。然而浙博收藏的文物之中却有非常精妙,乃至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中最常见的自然是青铜鼎了。在浙博中也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青铜鼎。从普通的青铜鼎,到蟠螭纹、弦纹、螭纹、兽面纹等等。下图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青铜鼎,它们除了花纹不同外,在结构、大小、用处上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三足两耳。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五张兽面纹青铜鼎。它的做工相较于前四更为精巧细腻。这些鼎外观上的变更,也使得鼎从烹饪只用外延伸到了权利地位的象征。 除了鼎以外,铙和甬钟也是主要的青铜器之一。铙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这些打击乐器在后来,以编排的方式体现身份地位。

下图的青铜铙官方介绍为:甬中空与内腔通,甬上有干无旋,篆.舞.甬各部饰云雷纹,为出土铜器中罕见。无铭。两范合铸,孤子,干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铙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甬各部所饰云雷纹结构严谨。可见该铙的精致罕见之处。 在参观之中,我还看到了几件让我过目不忘的展品。其中之一就是下图的战国螭纹提梁铜盉。 它是提梁式三足盉,盉身呈扁圆 形,周身饰凸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 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 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首,螭首两侧及 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覆盘式顶盖。盖顶以菱形几何图案为地纹,堆塑十一螭、十六兽。提梁截面呈八角形,背部有透剔的扉棱状背鳍。三足作蹄形,前两足与后足成等腰三角形分列,每足上段饰蟠螭十二条,外侧立塑一小虎。 这个盉做工之精细,已经不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古人对螭的迷恋程度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作为龙之九子之一,它暗示着身份的象征。所以从盉嘴到背部,处处都是螭纹。 我还发现了精美的凤鸟纹青铜插座。它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 承插柱上段为四面八角体,下段弧扩 成四面体,中空,四面各饰螭首相背的蟠 螭二条。座体每面饰阴刻宽体凤鸟纹六

参观自然博物馆感受

参观自然博物馆感受 本校四年级赵佳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一直就对自然和动物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刚一到那里,就急不可待地走进展馆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了。 自然博物馆里有动物、植物、古生物、人之由来、恐龙世界、水生生物等六个基本陈列馆。我们首先来到了古爬行动物厅。刚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恐龙化石。足足有两三层楼高,三、四十米长,这只恐龙是恐龙家族中最大的一种恐龙,被称作马门溪龙。这种恐龙成年后可以长到22米以上,重数十吨。生活在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我仰着头,围着它看了一圈,脖子都酸了。大厅中还展示了许多恐龙骨架,如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最有趣的地方要数《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了。里面分为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保护动物、昆虫世界和动物之夜等7个主题单元。在一个叫做“动物之夜”厅里,我们伴随着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兽叫,走进夜幕之中,体验到动物之夜的奇妙感觉。那里很像热带雨林,许多动物隐藏在茂密的树林里。我在里面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东西碰了我的脑袋一下,吓了我一大跳。我捂着脑袋抬头

看了看,原来是一只猴子挂在树上,全身毛茸茸的,正瞪着眼睛看着我们呢。 最后我们进入了水生生物馆。那里有许多稀有的鱼类在鱼缸里游来游去,非常好看。比如神仙鱼个头很小,全身呈现淡白色,鳍和尾巴好像是一片一片的,游起来很像在风中飘扬。还有珍贵的中华鲟大标本和食人鱼标本。 参观自然博物馆,使我们了解了许多神秘而宝贵大自然的知识。我们知道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经历了几亿年的漫长岁月,通过六次生命大爆炸,才形成地球现在的样子。我们也知道了人类是由动物通过劳动进化来的。我们还深深体会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动物灭绝了。我们带着对神奇大自然的无限感叹,同时又带着许许多多新的疑问走出了自然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考察报告

浙江博物馆青铜器考察报告 姓名学号 在周末闲暇之余,我特意去了西湖文化广场。由于浙博的位置相对较偏,所以并不惹人注意。然而当我走进武林馆的时候,我突然感受到了这些几千年先秦历史文物的分量。他们只是静静地躺着,却一个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 为了了解青铜器,我一进展馆的大门,便径直来到一楼的《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在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距今7000年-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以及良渚文化的遗物。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地的文化比中原地带落后不少。所以相对中原地区而言,越地的青铜器并没有显著的地方特色。然而浙博收藏的文物之中却有非常精妙,乃至令人叹为观止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中最常见的自然是青铜鼎了。在浙博中也是收藏了各种各样的青铜鼎。从普通的青铜鼎,到蟠螭纹、弦纹、螭纹、兽面纹等等。下图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青铜鼎,它们除了花纹不同外,在结构、大小、用处上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三足两耳。其中我最欣赏的是第五张兽面纹青铜鼎。它的做工相较于前四更为精巧细腻。这些鼎外观上的变更,也使得鼎从烹饪只用外延伸到了权利地位的象征。

除了鼎以外,铙和甬钟也是主要的青铜器之一。铙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这些打击乐器在后来,以编排的方式体现身份地位。 下图的青铜铙官方介绍为:甬中空与内腔通,甬上有干无旋,篆.舞.甬各部饰云雷纹,为出土铜器中罕见。无铭。两范合铸,孤子,干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铙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甬各部所饰云雷纹结构严谨。可见该铙的精致罕见之处。 在参观之中,我还看到了几件让我过目不忘的展品。其中之一就是下图的战国螭纹提梁铜盉。 它是提梁式三足盉,盉身呈扁圆形,周身饰凸 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 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 首,螭首两侧及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覆盘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闻

青春之行,志愿为你——记求是学院蓝田学园浙江自然博物馆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活动2015年7月25日星期六求是学院蓝田学园浙江自然博物馆社会实践团的志愿者活动如期进行。实践团的同学们在负责人的安排下前往不同的岗位分别进行讲解、展品维护、引导等工作。 浙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由于该博物馆藏品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且免费对外开放,日客流量巨大,同时也接受大量志愿者。 七月的杭城骄阳似火,趁着朝阳还未升起,实践团的同学们便早早地踏上了前往博物馆之途。到馆后,大家先进行了签到登记等常规流程,后,一位年长的志愿者为大家讲解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由馆

内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后,一天的志愿者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浙江自然博物馆面向所有人群开放,而小朋友尤为多,因此志愿服务工作特别考验耐心和细心。有的同学被分配到讲解的工作,在各个互动点为游客讲解操作方式;有的则在一些大型展品前提醒小朋友们不要触碰;负责引导的同学在大厅以及展馆内拐角处回答游客的提问;还有的便在展馆纪念品店帮忙。上午,就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中飞快度过。大概是因为努力工作的缘故,大家午饭也进得特别香。一个小时的午休过后,同学们又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在一线为游客服务。 一天的时间虽然短暂,我们仍收获了许多。博物馆的工作环境凉爽洁净,但实际工作内容却十分繁琐,需要十足的耐心,通过今天的志愿者工作,同学们深切体会到社会工作之不易。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们再辛勤的付出也是值得。相信之后的每一次志愿者活动都会做的更好!

2015/7/25施意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浙江省概况

浙江省概况 简称:浙省会:杭州位置:浙江省位于东经118°01’至123°08’,北纬27°01’至31°10’,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东海,南、西、北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0.4%,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200公里。人口:浙江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4677万。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聚居于浙东南的丽水市。行政区划分:全省共11个省辖市,88个县、市、区。 浙江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2200公里。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黄麻、桑蚕产区。浙江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公路是浙南山区重要交通线。沿海水运发达。宁波、温州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深水海港北仓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 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 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