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1. 引言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是保证实验室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的质控操作,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档旨在提供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进行质控操作。

2. 实验室内质控的分类实验室内质控主要分为两类:日常质控和定期质控。

2.1 日常质控日常质控是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对各项检验参数的监控,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定期校正设备:定期校正血常规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 检查质控材料: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材料进行测定,检查仪器的准确度。

质控材料的配制、保存和使用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2.2 定期质控定期质控是指周期性进行的比对实验,以评估实验室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质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外部质控:参加由相关质控机构组织的外部质控项目,确保实验室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保持一致性。

- 同行质控:与其他实验室进行相互比对,交流经验,提高实验室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操作指南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指南应包括以下内容:3.1 质控材料的选择和配制选择合适的质控材料是进行质控的重要环节,应考虑以下因素:- 质控材料应与实际样本性质相似,包括血液成分、浓度范围等。

- 质控材料的稳定性要好,避免日常变化对质控结果的影响。

- 质控材料的来源应可靠,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措施。

- 质控材料的配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质控结果的准确性。

3.2 质控的周期和频率质控的周期和频率应依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日常质控应进行每天的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定期质控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

3.3 质控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行质控后,实验室人员需要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按照标准值和质控范围,对质控数据进行比对和判读。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1. 引言1.1 背景信息血液检验是临床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病情。

在进行血液检验时,可能会出现误差,这些误差可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既包括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也包括实验室和仪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为了避免误差对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实验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质控措施和质量管理措施。

通过对血液检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在本文中,将详细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合适的采集时间、不规范的采集技术、标本污染、标本容器选择不当等。

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选择对于某些检测指标的影响非常大,比如空腹血糖、空腹胆固醇等指标必须在晨起且空腹状态下采集才能保证准确性。

采集技术不规范也会导致误差,比如采集操作不规范可能使血液溶解,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标本污染也是造成误差的重要原因,比如采集时使用了不洁净的器具或者靠近开放性伤口等,都会导致污染血液标本。

标本容器的选择不当也可能引起误差,比如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抗凝剂、保存时间过长等。

为了减少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有必要对所有参与血液标本采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采集技术。

要加强对采集器具和容器的选择和消毒过程的管理,保证采集过程的无菌和规范。

建立严格的采集时间规范和标本处理流程,确保采集的标本质量可靠。

加强对采集过程的监督和质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实验室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可能是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以下误差:1. 样本混淆: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样本混淆的情况,导致不同标本被错误地进行检测或分析。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引言血液检测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然而,在血液检测过程中,室内质控失控现象时有发生,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的一大原因。

设备故障可能包括仪器部件的损坏、老化等问题。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的不准确,进而影响质控的可靠性。

为了避免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处理和修复。

二、试剂质量问题试剂是血液检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质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试剂质量问题也是引起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之一。

试剂质量问题可能包括过期、变质、储存不当等情况。

当试剂质量存在问题时,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试剂质量问题,建议按照要求进行试剂的储存、保管和使用,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检验。

三、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也是导致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为操作失误可能包括样本标识错误、操作步骤不规范、仪器校准不准确等。

这些操作失误会使样本信息混淆、数据记录错误,从而导致质控失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为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四、环境影响环境因素也会对血液检测室内质控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湿度的变化、灰尘的积聚等都可能会对仪器和试剂产生一定的损坏和影响,进而导致质控失准。

为了减少环境带来的影响,应在检测室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清洁。

五、数据分析和解释错误数据分析和解释错误也是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之一。

当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或者不符合预期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如果分析和解释过程中存在错误,会误导后续的判断和处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加强对数据分析和解释方法的培训和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经验,提高分析和解释的准确性。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操作规程

规*输血科各级检验人员室内质控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合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

选择已知型别的红细胞和血清,根据其与在用试剂标准血清:抗 A、抗 B、抗 D 、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及 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阳性及阴性检测结果,通过每天或者每批与待检标本相同的试剂和方法进行检测,以监控实验室进行 ABO 、RhD 血型检测过程中应用的试剂、设备及实验流程,并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1. 质控品:样本 1 A1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2 B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3 A 血清样本 4 B 血清样本 5 O 型 RhD (+)红细胞样本 6 RhD ( -)红细胞2. 血型鉴定试剂:标准血清:抗 A,抗 B,抗 D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 Ac, Bc, Oc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卡式专用离心机首先将质控品、标准血清及 ABO 血型反定型红细胞从冰箱取出后平衡至室温。

操作步骤按不同检验方法(平板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具体如下:1. 平板法:在玻片上(或者纸片上)按表 1 加样各 1 滴(50ul),混匀(直径约 20mm 大小), 先后缓慢摇晃玻片, 2 分钟摆布肉眼判读结果,并记录。

2. 试管法:取 13 支(95mm×12mm 或者 75mm×12mm) 试管做好标记, 按表 1 加样各 1 滴(50ul), 混匀, 离心 (离心速度和时间可以选择转速 1000rpm 时间 1 分钟或者转速3400rpm 时间 15 秒) , 判定结果,并记录。

3. 柱凝胶法:取 4*待检 ABO 血型抗原检测卡(微柱凝胶)做好标记。

将样本 1 分别加入第 1*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2 分别加入第 2*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5 分别加 入第 3*卡的 1-3 孔中各 1 滴(50ul),将样本 6 加入第 4*卡的第 3 孔内。

生化室内质量控制与案例分析

生化室内质量控制与案例分析

生化室内质量控制与案例分析思考:1.什么是质量?2.对检验科而言,质量意味着什么?3.什么是质量控制?4.检验科如何做好质量控制?目录01质量控制定义与目的均值及标准差自建方法02室内质控的正确操作03失控案例分析04PART 01质量控制定义与目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GB/T 19000-2016,3.2.10】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实施要素:人、机、料、法、环实施手段:室内质量控制(IQC)室内质量控制(IQC-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检验人员按照一定的频度连续测定稳定样品中的特定组分,并采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分析,按照统计学规律推断和评价本批次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以此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及时发现并排除质量环节中的不满意因素。

——WS/T 641-2018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流程正确规范操作科室收益报告及时IQC效率提升医患信任结果准确室内质量控制的意义:室内质控的目的◆分析和控制检验中的各个环节(前、中、后)◆发现检验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系统、随机)◆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样本保存、运输样本检测报告签发报告应用PART 02均值及标准差自建方法为什么要自建靶值◆存在基质效应◆不同厂家溯源体系不一致◆各品牌检测系统室内质控结果无可比性◆室内质控品存在批间及瓶间差异◆各实验室检测条件存在差异室内质控品无正确性厂家质控说明中的均值和范围是供参考的,建议实验室自建均值。

如果客户质控结果超过范围,则应对检测系统进行检查(质控品位置、效期、保存方法;校准过程;仪器的性能状态等等)。

检验科质量管理质控失控分析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质控失控分析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质控失控分析制度目的:检验质量是提高医院诊疗基础,直接指导临床工作。

因此,检验质量是生命。

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地准确性,防止检验结果失控,同时纠正失控结果,特制定此方案:失控管理小组组长:丁艳萍副组长:卫洁组员:孔雪芳刘海清靳四海麻琳一、临检各项检验项目:严格室内质控并均合格,对失控项目积极查找失控原因。

如查找试剂质量、质控液是否有问题、仪器稳定性、实验室温度湿度、酸碱度,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改进,尽快纠正失控结果,同时做好失控讨论记录;二、生化各项检验项目:严格室内质控并均合格,对失控的检验项目要及时纠正,查找出导致失控的原因。

如试剂质量、质控液是否有问题、仪器故障、实验室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酸碱度。

试管、吸管是否矫正,实验员是否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全过程,对查出的相关问题及时改进,同时做好失控讨论记录;三、免疫各项检验项目:严格执行室间室内质控,对每一项检验都必须有阴、阳对照、空白对照,对失控标本重复检查,查找失控原因。

如试剂质量是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验温度、时间、酸碱度、标本处理是否合格等。

及时纠正失控结果,同时做好失控讨论记录;四、细菌各项检验项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高的检验试剂,对可疑失控标本,查找原因,是否有交叉污染,或标本错误或接种错误,等等及时纠正错误并做好记录。

检验报告的查对制度一、检查工作人员在收到检验申请单后,逐项查看申请单填写是否齐全,对缺项或填写不清申请单应退回病房请医生纠正。

二、根据化验单申请要求,需要到临床科室采集标本时,在采集前应严格做好三对:对姓名、对床号、对检验项目,防止差错发生。

三、检验报告单填写要规范,中文形式报告,字迹要清楚、工整,证明正常参考值,不得随意涂改。

四、报告单在发出之前,检验者和复核者应严格审查防止漏报错报,并有检验者和复核者签字同时登记备查,登记本应长期保存。

五、病房及部分门诊检验报告单全科统一发放,每天下午检验报告单经消毒后,送临床各科及门诊咨询台并有下送登记。

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应注意以下几点:1、质控品在冰箱中应直立放置。

2、每天自冰箱拿出后,室温放置10分钟左右,再缓慢地颠倒混匀,不要立即混匀。

3、检测完毕后,要用柔软的布或纸擦拭试管口和盖子上残留的液体,否则影响质控品的质量。

4、血常规质控品更换频繁,每批都要统计均值(非常重要,不要使用厂家提供的均值);SD沿用历史统计的数值即可,但应小于1/3允许总误差。

血常规不像生化实验受试剂批号、试剂质量、定标等影响,IQC经常出控,血常规IQC出控大致有:1、偶然误差:重复一次检测即在控了。

2、某一项指标(如WBC)出现系统误差时,要考虑该指标系统出现问题,如注射器松动、检测部问题等。

3、如果全部指标偏低或偏高,多数情况是质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校正系数是不能盲目更改的,只有用校准品或具有溯源性的新鲜全血校准时才能更改。

盲目更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总之,血常规的IQC即非常“难”做,也非常“容易”做!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开始至实验完成检验,包括登记和发出检验报告单全过程中一系列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

(一)分析前质量管理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开始至实验完成检验,包括登记和发出检验报告单全过程中一系列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

(一)分析前质量管理1.操作人员上岗培训: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细胞直方图分析、异常报警含义、引起实验误差因素及仪器维护有充分了解。

2.仪器的安装和校正:仪器安放于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实验台稳固,工作环境清洁,注意通风、防潮、防止日光直射。

安装完成后或每次维修后,对仪器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及时做好仪器的校正和管理工作。

3.标本的采集和贮存:一般要求抗凝静脉血,尽可能不用末梢血。

推荐用EDTA-K2抗凝。

血流变检测室内质控工作要点

血流变检测室内质控工作要点

及临床 医学 , 作为健 康评价的依据之一 , 其检测方 法及 仪器也不 断改进 , 功能更 多 , 精度进一步 提高。但 由于 目前 尚无 统一 的标 准物质 , 间质控较难评价 , 室 影响了其参考价值 。所 以, 先做好室 内质控就尤为重要 。本文将我 室在 血液流变学检测 室内质控工
维普资讯
■ 圉盟目嘧感
三维重建 ,也 可将 M R图像建立 电影 回放 ,在血管 病变检 P
查中应用很有价值 。 化 、 胶片化管理时代 , 高了影像 学科在临床 医学 中的地位和 无 提 作用 , 在基层 医院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 的。
参 考 文 献
作 中发现的一些 常见 的影 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结如下 。
1 仪 器 、 控 物 及 方 法 质
部 影像资料 。我 院放射科R S I系统与影像检查设 备之间直接 实现数据 传递 和通讯 ,提供D C M标准 的设备 的工作表 支 IO 持。患者在放射科检查完毕 ,图像迅速 传递 到P C ) AS  ̄务器 ,
显示该 患者所有检查过 的影像资料 ,如对肿瘤患者淋 巴结大 小的前后 检查 随访 比较 ,可观 察临床疗 效或 病变 的发展趋
势。P C A S系统所提供 的软件 功能丰富 了放射科 医生 的诊断
手段。
血流变检测室区人 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 0 0 ) 1 5 0
取 、查看 ,通过高级查询患者的影像号或名 字等方法 ,就可
3 余 厚军 , 海 涛 , 明国 , . C 赵 石 等 P S系统 中病毒 感染 的安全 防范 措 A
施 l. J实用放射学杂志 ,0 7 2 ( 1 :5 7 13 J 2 0 ,3 1 )1 3 ~ 5 9
作者简 介 : 雪亮 , , 9 0年 出生 , 冯 男 l7 本科 学历 , 毕业 于苏州大学 医 学 院, 主管技师。 ( 收稿 日期 :0 8 0— 2 20—4 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质控图的建立
血清学质控:在实验室常规检测条件下,连续测定同一批号的弱阳性质控
品10~20天,收集至少20个质控数据,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
过±3s以外的数据,计算均值及标准差,以此控制后续试验过程,直至试
剂或质控品批号更换。
ppt课件
6
ALT质控:
则采用积累质控数据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在实验室常规检测条件 下,测定同一批号的质控品10~20天,收集至少20个质控数据, 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以外的数据,计算临时均 值及标准差,以此控制此后一个月的室内质控情况。
NAT 试验
选择适当浓度的质 控物,采用定性检 测结果合格即判为
在控的方法
4
质控规则选择
13s:一个质控值超过3s,提示可能存在随机误差。 说明试验过程没有处于受控状态,应查找原因予以解 决
7x:7个连续的质控值落在均值一侧,用于提示可能 存在系统误差。以发现由于仪器、试剂、环境条件 等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
检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 度的改变,以提高本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 检测的一致性
ppt课件
3
质控方法选择
ELISA 或CLIA
试验
试剂盒阴阳性对照、弱 阳性质控品监控试验有
效性 弱阳性质控品和L-J质 控图监控试验稳定性
ALT 试验
L-J质控图监控精 密性和有效性
ppt课件
染其他试剂
ppt课件
14
环境原因引起的失控及针对性方法:
安装空调及加湿器,保持实验室温度, 湿度稳定,防治由于室温过热或过冷 影响反应强度或引起仪器运行故障。
ppt课件
15
总结
综合以上失控原因分析,当室内质控出现失控现象时,查找原因时可按以下 步骤进行:
① 认真回顾操作全过程.是否有人为因素存在,导致失控,质控图建立过 程中采用的数据是否不足等。
ppt课件
13
试剂原因引起的失控及针对性方法:
试剂应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对保存环境仔细记录,防止试剂发生过期变质; 仪器试剂瓶内的试剂不宜添加过多,因室温较高,放置时间长了会引起试剂
失活 应根据每日标本量添加试剂;装试剂的试剂盒长期使用会有真菌生长影响试
剂品质。故试剂盒应定期清洗或更换。 试剂被污染:试剂瓶内的试剂不宜过满,防止试剂架在转动时,试剂溅出污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失控原因分析
赵鹏
ppt课件
1
主要内容
A 室内质控简介 B 失控原因分析 C 纠正活动实施
B 纠正结果判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pt课件
2
室内质控
是LIS(laborary information system)中质量控制应实现的 一种功能
是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用来决定常 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
⑤酶标仪故障、比色结果不准确等
ppt课件
12
质控品原因引起的失控及针对性方法:
①质控品开启时间过长或反复冻融使效价降低,质控品应保存在低温冰箱, 使用时取出一支, 在4℃ 存放时间,注明解冻时间超出5天 不再使用
②质控品保存不当造成污染 ③质控品解冻后密封不好,水分挥发 ④ 质控品批号不符或过期,不同批号的质控品不能混用 ⑤质控品使用不当,如使用前未充分完全溶解混匀等
ppt课件
8
质控图框架的重建
如果更换新批号试剂,鉴于ELISA 或CLIA试验的特性和试剂批 间的不稳定性,可能两批试剂质控均值和标准差存在显著差异, 如需要应重新建立质控图框架。
如果更换新批号质控品,在试剂批号不变的情况下,可采用将新 批号质控品和旧批号质控品同时检测的方式,以确保在旧批号质 控品使用结束前,获得计算新批号质控品均值和标准差的数据, 建立质控图框架。
如果质控图使用过程中,出现均值的偏移和标准差变化,需分析
并消除产生偏差的原因,必要时应重新调整质控图框架。
ppt课件
9
失控原因分析
人为 A
试剂 B
仪器 C
ppt课件
质控品 D
环境 E
10
人为原因引起的失控及针对性方法
①对试剂不熟悉:在放置或添加试剂时,应注意试剂的用量是否足够,位置 是否有变化,每次试验前应与电脑进行核对防止错误发生
ppt课件
11
仪器原因引起的失控及针对性方法:
仪器应做好定期保养工作,保证实验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① 加样系统:由于加样量不准导致失控,应检查加样针是否阻塞、是否有
渗漏等现象。 ② 配备UPS防止发生供电故障时仪器无法正常运行。 ③ 光源系统:电压不稳、光源灯老化、滤光片不洁均可导致测定误差。 ④洗板机注液速度过快,或洗板机洗板吸液位置过高,使液体残留量较多。
② 对仪器不熟悉:在不熟练掌握仪器操作的情况下,会发生误操作;对突发 的特殊情况或提示不能正确处理导致试验失败
③责任意识差:手工进行的试验,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把握反应时间及加样量。 ④ 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SOP ⑤工作人员少,负责项目过多,产生忙乱 因此上岗前对工作人员的仔细培训,使其能独立操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尽管ELISA实验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但只要在 工作中对质控采取全程控制,对每一环节都详细记录,熟悉仪器的性能, 掌握试剂的特性,在工作中就能减少失控的几率,及时找出失控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ppt课件
17
谢谢大家!
ppt课件
18
ppt课件
7
ALT质控:
一个月结束后,汇集当月所有质控数据,计算所有在控数据积累的质控均值 和标准差,以此控制下一个月的室内质控情况。重复以上操作三到五个月, 最终汇集前20个数据和三到五个月的质控数据,计算积累的质控均值和标准 差,以此作为常规均值和标准差,控制以后的试验过程,直至质控品批号更 换
② 检查试剂批号、性状是否改变,查看试剂是否变质或被污染。
③ 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作,加样系统是否有阻塞或滴漏现象,比色皿、光 源等是否有问题。
④ 如果上述步骤未发现问题,再进行重复测定,以确认该质控品是否出现 问题。
⑤ 更换一瓶新质控品,重新测定。ppt课件
16
总结
最后,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应登记保存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