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纪念许涤新先生倡导建立

中国生态经济学三十年

王松霈

许涤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晚年积极倡导并建立了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到今年,许老倡导建立生态经济学已经整整30年了。现在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已经发展起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缅怀许老在创建我国生态经济学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对鼓舞我们继承许老的遗志,推动这一学科进一步发展,并使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先知者

生态经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产物,许涤新先生是中国最早认识到生态必须与经济相结合,并提出建立中国生态经济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先知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许老敏锐地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从而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早在1980年,他就发表文章指出:许多地方“不从当地的自然特点出发,孤立地…单打一?种植粮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在山腰上开荒,刨光了草根,砍尽了树木,造成童山濯濯,形成水土严重流失和土地严重沙化”;以及围海围湖造田,片面发展林业、畜牧业,大中城市严重的“三废”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由此明确地提出:“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当时,人们还没有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许涤新先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紧密相关,以及生态与经济必须协调,体现了一位高水平经济学家的预见性。因此生态经济学一提出,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就把生态经济问题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建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是在这方面觉醒的表现”,并强调今后“要用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两个平衡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力行者

许涤新先生不但是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先知者,同时也是力行者。1980年,许老就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的倡议,并且身体力行。

上世纪80年代,在许老的亲自领导和主持下,在南昌市、北京市和上海市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1984年在北京市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上,许老邀请了当时的副总理万里到会作报告,国家部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和钱学森、陈岱孙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许老的主持下,全国生态经济学研究队伍第一次组织起来。

随后,在许老的推动和支持下,我们又与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共同办起了全国性的学术刊物《生态经济》,举办了我国第一次大型生态经济学讲座,并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学研究大纲,组建起我国以中青年为主的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骨干队伍,出版了由许老主编的我国第一本集中集体智慧的《生态经济学》专著。同时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学研究机构——生态经济研究室。

1988年1月,许老病重住进了医院,但他仍为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不停地思考和工作着。他对我说:“到现在我们做了两件大

事:一是学会成立大会的召开,产生了很大影响。二是《生态经济学》专著的出版,从此学科就站住了脚。”对于生态经济学的继续发展,他又叮嘱说,“以后你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但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把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发展起来。”这是他对我们所有生态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的嘱托。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放不下生态经济学。逝世前还对夫人方卓芬同志说:“生态经济学要大力提倡。”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奠基者

许涤新先生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从而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于建立什么样的生态经济学,许老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学,是理论密切结合实际的生态经济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的生态经济学。他在《生态经济学探索》一书的“绪论”中就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学是把支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任务的。”并具体阐述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中的任务,而且也描绘了“通过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推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出现并保持青山碧野、工农繁荣、水空洁净、心旷神怡”的美好前景。

对于生态经济学学科本身的理论建设和基本理论问题,许老在他的专著和文章中也都作了明确的论述,包括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它的基础科学,乃至一些部门和专业生态经济学,如人口、林业、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海洋等生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问题,也都进行了比较多的论述。

“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生态经济学建立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生态经济学本身的已有之义。对此,在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础学科构成上,许老提出:“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密切结合的科学。”在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上,他说:“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上,许老在阐述错误地发展经济必然破坏生态的同时,也突出强调了生态破坏对经济的严重影响。他认为,“生态平衡规律如果遭到破坏,许多经济规律便没法不受影响”,“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主导的一面,一般说,应该是前者。因为生态平衡如果受到破坏,这种破坏的损失就要落在经济的身上”。许老明确指出了“生态与经济协调”核心理论的存在和重要意义,从而为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播种者

许涤新先生是中国生态经济学新兴学科的倡导者和缔造者,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生态经济学继续大发展的播种者。可喜的是,他生前亲自播下的生态经济学新学科的“种子”,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现在可以告慰许老的是,我国的生态经济学这门新兴学科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生态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1993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系列广播讲座,历时4个月,几千万人收听,对提高全民生态经济意识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也受到国际学界的重视。对此,国际生态经济学会的第三任主席约翰·普卢普斯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也曾经当面表示他们对中国生态经济学和学会工作的钦佩:“与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比较,中国的学会建立早,《生态经济》刊物早,会员人数比国际学会在世界各国的会员总数还要多。”

许老临终前谆谆叮嘱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生态经济学发展起来”,其中“要继续发展下去”的含义不言而喻。今天,他提出创建的生态经济学是后继有人的。30年来,我们在许老身边或是在他的领导下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工作者,不争名不逐利,一心遵循许老的叮嘱努力工作。现在,一批年轻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力量正在成长,有的已经作出了成绩,正在发挥着更大的潜力。

许老的过早逝世是我国生态经济学的重大损失,这一学科的继续发展也是艰难的,但是他开拓奋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进。我们将继承许老的遗志,继续努力,推动生态经济学的更快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王松霈)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论文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论文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理念创新 薛锡园 摘要:进入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21 世纪后,我国企业应抛弃简单的模仿学习模式,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特色,创新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朝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改革与创新也不断的深入,其涉足的领域更广,竞争更为激烈。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其间唯一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因为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市场营销是在市场环境中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交换以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所欲之物的过程。 支持市场概念这一核心概念的基本概念是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和满意、交换和交易、市场和营销者。 1、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是指组织在谋划和从事营销活动时所依据的具有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意义的哲学或理念,它的正确与否对营销的成败具有决定的影响。科特勒教授归纳推出了五种市场营销观念供组织选择,分别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观念和社会市场观念。 2、市场营销道德 市场营销道德在营销过程中的作用:营销道德是指营业者为调整营销者之间、营销者与消费者、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奉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营销对个体消费者的影响分为:a、高价格b、欺骗行为c、高压销售d、次品或不安全品e、有意过时f、对低收入者服务恶劣;营销对社会整体的影响:a、虚假需求和过分的实利主义b、多少的社会产品c、文化污染d、过多的政治力量;营销对其他企业的影响:a、收购竞争对手b、制造进入市场障碍c、不公平竞争 3、培养对社会和消费者负责的营销道德 营销者责任营销者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必须努力保证自己的决定、建议、行为能够面向所有有关公众,服务于他们并使他们满意。营销者的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Can not find mark:content_ads 2001-10-27 10:21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大力弘扬这一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 ———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陈金松研究员 陈金松194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为黑龙江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二室主任、研究员兼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编、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85篇。 记者:请您谈一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陈:我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系统结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类社会实践主要包括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即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并使理论知识受到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条原则不能改变,但实践变化了,理论也就要随之而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把新时期任务完成好。 记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新时期有什么现实意义? 陈: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以经济、科技、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恐怖活动甚嚣尘上;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亟待解决;国内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和生态环境范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植根于实践,离开了活生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创造性,就会变成教条,因而也就不会有生命力。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而且理论最终目的还在于指导实践,在于和实践相结合。离开当代新的变化,离开各国的国情,理论不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做法,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曲解和糟蹋。到头来,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贻误革命事业。 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呢? 陈:首先要学好理论,准确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理论,凭什么去联系实际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注意学好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他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最好的结合。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王家兴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王家兴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6:16.3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作者:王家兴 [导读]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各类企业所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更为注重管理,以良好的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众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关键词: (惠州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与地区各类企业所面对的共同问题,这就迫切要求企业更为注重管理,以良好的管理水平提升,促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众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创新 引言: 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经被证明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企业的管理者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十分关注管理创新。 1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必要性 1.1 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未来10年内,我国GDP每年可保持8%-10%的增长。但我国企业运行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定价能力有限。二是装备水平不太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能源资源消耗较大。三是管理方式比较粗放,软实力较低。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大量的调整,做到企业管理的创新,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2员工和顾客需求的变化 根据中国员工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工作因素中满意的选择排序是这样的:(1)有较多的锻炼成长机会占23%;(2)工作环境和氛围好占21% ;(3)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占17% ;(4)个人兴趣占15%;(5)薪资待遇好占14%;(6)领导重视占10%。可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员工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已经不是原来的最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了,现代企业中员工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价值实现,这也正符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布理论。因此,现代企业不仅仅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顾客的需求日新月异。开发一个新客户比维护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得多;具有顾客忠诚度基础的企业发展速度比行业平均高得多;而顾客忠诚度的提升有赖于顾客的体验,而非产品的差异和价格的差异。顾客是具体的个人,而非归类后的人群。因此需要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增加与客户的亲密性;实时满足顾客需求,提高服务供应速度,服务的柔性此时就比较关键。在打造全新服务,提升顾客体验就成了众商家必争之战场,因为这是培养忠诚顾客,在变化市场中的生存之道。 1.3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 我国企业目前现状堪忧。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滞后、人员不稳定、内部组织结构不够紧凑、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问题。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这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要求我们及时发挥科技的支撑引导作用,逐步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可绿色发展的良性增长之路。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进步可以推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加企业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成本,避免闲置资源浪费,还可以提高就业率,提高个体的经济实力对国家的贡献。 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给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加大对信息产业技术的投资及应用,还要求企业要改进内部组织结构,削减管理层次,提高信息传送及反馈的速度;更新内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2.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 2.1管理观念的创新 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因为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现代管理必须以观念创新、思想转变为先导,因为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多多少少都与守旧的观念有关,观念的落后是管理落后的主要根源。而且在创新活动中,各个部门的协作与集成是一个处理信息、依赖资源、相互影响与冲突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一个因素处理不当,都将导致创新失败。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思想观念,特别是加快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知识型社会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密集的特征, 要求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而企业就要通过学习型的管理, 使这样的个人能够更有效地成为优秀的未来资源。 2.2管理决策的创新 决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决策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信息准确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对比优选的原则,集团决策原则。管理决策需要经过四项程序,一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二是调查预测、制订方案,三是综合评价、方案优选,四是实施反馈、修正完善。应当把时间和精力90%花在决策前的调研上,拍板只需要不到10%。现代企业面对的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环境,企业必须运用现代企业信息系统,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因为信息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是企业科学决策和及时应变的依据,所以企业决策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准确的信息系统。 2.3战略管理的创新 面临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企业管理已进入战略管理阶段。战略就是方向,定位就是选择,决策就是谋断。但也不得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验社会生活,暑期实践报告 土木工程10-5班刘鹏 摘要 作为一个大学生,半个社会人,应当在学好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增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我决定利用暑假开办暑期辅导班。 通过这个方式,能让自己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并且能增强自己与人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 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我与合伙人通过前期策划,宣传,进行教学辅导等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是很充分,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通过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关键词 大学生小型自主创业暑期辅导班 正文 这次暑期实践,我决定与好友王浩尝试自主创业,尝试到社会上赚钱。经过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初中与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辅导班的情况很普遍。根据学生参加辅导班的目的具体来说分为三种:1、基础掌握不好的同学参加辅导班为了打基础;2、基础掌握较好,成绩属于中上的学生为了巩固知识;3、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是为了有更高的提升。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中开办初高中数理化辅导班的比较少,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经济学最基本得常识告诉我们,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是可以获得利润的,而我们自身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很好的完成教学辅导工作,于是我们二人决定,开办暑期辅导班。 我们对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暑假想参加辅导的主要分为两类 :1、初中一年级升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新学期要开始学物理化学,很多学生想对物理化学进行初步学习;2、刚中考完升入高中的学生,想进行高中数理化的初步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上下午开设两个班,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为期三十天。根据市场价格,我们对辅导班学费定价为三十天,每门学科五百元学费,如果可以三个以上同学一起报名可以享受九折优惠。 初步策划以后,我们近期要做的工作有宣传招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场地(租房)。 要进行宣传和招生工作,这个过程要比我们想像的困难很多。我们自己做了一份宣传单,主要介绍了辅导班的特色、我们二位主讲人、课时、学费以及报名联系方式等情况。打印了五百份,我们开始了宣传。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到各个社区广告栏张贴我们的广告,然后是到附近的几所学校门口发广告,包括一所高中和两所初中进行宣传。最初两天效果不好,几乎无人问津。我们分析了原因大致有四:1、社区广告乱而杂,阅览的人很少2、在学校门口的宣传不是很不到,没有达到效果3、学生正处于期末考试时期,分析学生们的心理还没有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考试大纲

1、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创立标志、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答:1)历史条件: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创立标志: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3)两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4)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1)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3)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①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②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 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企业市场细分案例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0期)2000年第3期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 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企业市场细分案例研究* 刘从江 乔 忠 曾广晟 (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STP 营销——即细分(segmenting)、目标(t 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被看作是现代企业战略营销的核心,该理论已被企业普遍接受。如何在市场营销实践中有效地运用STP 营销成为制定成功的营销战略的关键。文章通过安莉芳公司北京市场细分战略案例研究,陈述了细分战略的基本步骤,并指出了在运用细分战略时应避免的误区。 关键词 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战略;细分变量 收稿日期:200007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970067) 作者简介:刘从江(1976-),男,管理学学士,现从事市场学研究。 一、市场细分战略 市场细分就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特征,把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买主群)的市场分类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调查分析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资源、地理位置、购买习惯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别,然后将上述要求基本相同的消费者群体分别归并为一类,形成总体市场中的若干子市场和细分市场。不同的细分市场之间需求差别比较明显;而在每一细分市场内部,需求差别比较微小,基本倾向一致。企业在实际运用细分理论时,必须了解细分战略的基本步骤。根据相关理论,我们总结了一个市场细分战略流程图(如图1),基本概括了细分思想在企业的市场细分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下面主要以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为实例,进行市场细分战略模拟。 二、案例分析 安莉芳集团是一个从事内衣设计、生产、 图1市场细分战略流程图 监控与反馈 实施细分市场战略 在细分市场间配置资源挑选目标细分市场挑选研究计划和研究工具 确定市场细分变量推广及销售业务的公司集团。年生产能力高达八百万件,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中国大陆市场开拓和基本运营管理,现已在中国大陆40多个城市的大型百货商场开设了约600多个销售专柜,并在各大城市设有多所专卖店。由于近几个月来北京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产品开发、市场占有策略等方面采取了新的举措,公司管理层对北京市场倍加重视,公司认为对北京市场进行重新规划和制订营销战略是必要的。下面主要运用七个步骤来完成战略模拟过程,这七个步骤是将图1中市场细分的五个步骤进行分解而得到的。 步骤1:选择市场,进行评估 1999年北京市总体经济形势趋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增强。扩大内需政策效应明显,

农大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08-19 15:39:29一、单选题 1. (5分)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 B. 费孝通 ? C. 乔启明 ? D. 晏阳初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 B. 1895年 ? C. 1900年 ? D. 1897年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80年代中 ? B. 20世纪90年代初 ? C. 20世纪40年代末

? D. 20世纪5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 ? B. 20世纪70年代初 ? C. 20世纪80年代初 ? D. 20世纪7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个人 ? B. 社区 ? C. 企业 ? D. 国家(政府)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 B. 梁漱溟 ? C. 乔启明 ? D. 杨开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单位 ? B. 多渠道 ? C. 国家

简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简述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 ——《改变世界的方程》观后感仅仅一个数学方程式就改变了一个世界,这是对爱因斯坦的最高评价。影片以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为线索,相继叙述了法拉第、拉瓦锡、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发现之旅,探究与创造的火花照亮了世界的发展之路。看完这部影片,我深刻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理论指导实践 爱因斯坦将其前辈科学家为之衣带渐宽,誓死捍卫,甚至血溅当场而求得的对物质世界本质的认识,凝聚成了一个简单而优美的方程。而爱因斯坦的前辈科学家也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从而使他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走出电影,就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人们曾在封建专制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上摸爬滚打,却始终未能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中国,中国的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有了指导思想的革命是有生命力的、有方向的、有目标的,不管是在救国救民途中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都应该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为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二、实践产生理论 在法拉第研究电磁的相互作用时,他们发现将一个小磁针放在通

电导线附近,小磁针会受力偏转并与导线垂直。而对于电的本质,当时剑桥大学标准课程中有这样一段:电沿着导线传播,并不会跑到导线外面。法拉第却并不这样想,他认为:电力沿着导线传递时,也会向周围施加一些“看不见的力”,也许某些电力会从导线中向周围辐射开来。而后经过大量的实验,法拉第终于得出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科学家往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争出正确的结论。同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也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得真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三、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这样的理论往往会引导人民走上错误的道路。理论并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而是通过实践总结而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从曾因为盲目追崇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而犯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曾让中国的发展历史倒退20年,这是令人痛心的。 毛主席曾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和创造理论,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理论,运用理论于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A卷答案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2011 至2012 学年第一学期《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知识试卷(A) 适用专业:汽车商务双证班考试时间:90分钟共4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20分) 1、绿色营销 是指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为 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利益的统一,从而制定其产品,定价、分销, 促销策略和实施过程。 2、市场细分 是企业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整体市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类似的消费 者群体的过程。 3、产品的整体概念 是指向市场提供的,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产品和无形的服务的总体。 4、分销渠道 是指产品由生产者向最终消费者或产业用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由各种机构和组织所组成 的途径或通道组合,分销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5、促销 是指企业应用各种沟通方式,手段,向消费者传递商品或服务与企业信息,实现双向沟通, 使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商品产生举,好感与信任,进而做出购买决策的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市场营销的核心是(A ) A、交换活动 B、销售活动 C、生产活动 D、促销活动 2、企业奉行“消费需求导向”的原则,是贯彻(B ) A、推销观念 B、市场营销观念 C、产品观念 D、生产观念 3、某公司自已投资建立了原材料生产基地,这种企业增长方式属于(B )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水平一体化 D、水平多角化 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顺序通常为( A ) A、引起需要 收集信息评价比较决定购买购后感受 B、引起需要评价比较收集信息决定购买购后感受 C、收集信息评价比较引起需要决定购买购后感受 D、决定购买引起需要评估比较收集信息购后感受 5、在春节、中秋节、情人节等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候,许多商家都大作广告,以促销自己的 产品。他们对市场进行细分的方法是( D ) A、地理细分 B、人口细分 C、心理细分 D、行为细分 6、感受价值定价法的关键是( C ) A、正确估计产品的销量 B、找到合适的目标市场 C、找到比较准确的感受价值 D、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 7、在赊销情况下,卖方为了鼓励买方提前付款,按原价给予一定的折扣,这叫( B) A、功能折扣 B、现金折扣 C、数量折扣 D、季节折扣 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 ) A、需要的层次越高越不可缺少 B、需要的层次越低越重要 C、尊重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D、层次最高的需要最先需要 9、指出下列哪种市场是不可扩张市场( C ) A、儿童玩具市场 B、家用电器市场 C、烟草市场 D、食盐市场 10、中国服装设计师李艳萍设计的女士服装以典雅、高贵享誉中外,在国际市场上,一件“李 艳萍”牌中式旗袍售价高达1千美元,这种定价策略属于( C ) A、声望定价 B、基点定价 C、招徕定价 D、需求导向定价 11、体积大的重型产品,一般应采取____A____销售。 A、短渠道 B、长渠道 C、宽渠道 D、多渠道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纪念许涤新先生倡导建立 中国生态经济学三十年 王松霈 许涤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晚年积极倡导并建立了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到今年,许老倡导建立生态经济学已经整整30年了。现在我国的生态经济学已经发展起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缅怀许老在创建我国生态经济学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对鼓舞我们继承许老的遗志,推动这一学科进一步发展,并使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先知者 生态经济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的产物,许涤新先生是中国最早认识到生态必须与经济相结合,并提出建立中国生态经济学,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先知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许老敏锐地看到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从而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早在1980年,他就发表文章指出:许多地方“不从当地的自然特点出发,孤立地…单打一?种植粮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在山腰上开荒,刨光了草根,砍尽了树木,造成童山濯濯,形成水土严重流失和土地严重沙化”;以及围海围湖造田,片面发展林业、畜牧业,大中城市严重的“三废”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由此明确地提出:“搞好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当时,人们还没有把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许涤新先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紧密相关,以及生态与经济必须协调,体现了一位高水平经济学家的预见性。因此生态经济学一提出,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的报告中,就把生态经济问题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建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是在这方面觉醒的表现”,并强调今后“要用经济平衡和生态平衡两个平衡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力行者 许涤新先生不但是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先知者,同时也是力行者。1980年,许老就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生态经济问题,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的倡议,并且身体力行。 上世纪80年代,在许老的亲自领导和主持下,在南昌市、北京市和上海市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1984年在北京市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上,许老邀请了当时的副总理万里到会作报告,国家部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和钱学森、陈岱孙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许老的主持下,全国生态经济学研究队伍第一次组织起来。 随后,在许老的推动和支持下,我们又与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共同办起了全国性的学术刊物《生态经济》,举办了我国第一次大型生态经济学讲座,并提出了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学研究大纲,组建起我国以中青年为主的生态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骨干队伍,出版了由许老主编的我国第一本集中集体智慧的《生态经济学》专著。同时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学研究机构——生态经济研究室。 1988年1月,许老病重住进了医院,但他仍为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不停地思考和工作着。他对我说:“到现在我们做了两件大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第1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社会发展的含义是() A.经济增长 B.社会整体进步 C.收入增加 D.住房改善 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 2、适宜人口理论的提出者是() A.迪尔凯姆 B.马克斯韦伯 C.索维 D. 贝尔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3、现代化是指() A.社会转型 B.工业发展 C.城市建设加快 D.农业发展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4、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A.企业 B.社区 C.国家(政府) D.个人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5、提出改造乡村十项具体措施的学者是() A.杨开道 B.吴文藻 C.李景汉 D.费孝通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6、社区是指() A.行政区 B.行政组织 C.行政单位 D.社会区域共同体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7、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A.国家 B. 个人 C.单位 D. 多渠道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8、《农民的终结》一书的作者是() A.刘易斯 B.英格尔斯 C.孟德拉斯 D.诺斯 参考答案:C您的答案:C 9、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概念最早出现在()一书中 A. 《失衡的中国》 B.《贫困与发展》 C. 《社会学》 D.《人口与现代化》 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 10、国际合作联盟100周年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年年 年年 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 11、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派的代表人是() A.杨开道 B.李景汉 C.晏阳初 D.梁漱溟 E.言心哲 参考答案:C, D您的答案:C, D 12、现代化包括() A.政治现代化 B.经济现代化 C.社会现代化 D.文化现代化 E.人的现代化 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 13、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 A.传统型发展战略 B.替代型(协调型)发展战略 C.基本需求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E.协调型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A, B, C, D您的答案:A, B, C, D 14、农村社区建设的原则有() A.大众参与 B.社区合作 C.因地制宜 D.协调发展 E.政府指导 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

学得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文700字

学得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文700字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眼高手低,光说不练,这样的人必将做不成大事。 如今社会上的高材生有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他们在大学里深造,学的是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并没有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去社会上体验、去实践,最终的他们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暑假的我去工地帮安门窗的工人做饭,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大学生也来做了这种工作,然而他做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他的工资就比较少,而另一个人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他在社会上闯荡过、磨练过,并且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它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也都过关,所以他的工资也就相对高了一些、当时的我就在寻找了原因,我认为这个大学生虽然比那个人的学历高,但是他缺乏经验、缺乏洞察力,在大学里他手的是高等教育,学习的仅仅是理论知识,而并没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到社会上体验下生活,去磨练下意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现在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实践也反作用于理论。两者就好比一个挑着水的扁担,

不能向上倾斜,也不能向下倾斜,只有保持好平衡度,才能完成最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在学校中要认真的学习、积累理论知识,就如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到达质变的飞跃,再加上实践的检验,实践的总结,则是完美的总结。 所以,我们不能死读书,而是在学习中获得真知的同时,去实践、去检验。活学活用,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完美的结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学号:112500283 姓名:王敏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是现在教育的主流问题,也是难以根治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与我们本身的社会政治制度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素养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有关系。教育本身的目的应该是提高人们的素质和技能,对国家的兴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偏离这个轨道,而是一味的注重其分数和升学率。这本身就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脱节。脱机的根本目的是目标的异向。这很难立刻的解除,是需要时间的考证的。我很赞同教育文化一说,将教育与人的生活相紧密联系,将教育理解为不是一再的分数化,而是将其文化化。当教育水平成为国家文化素养的体现时,理论与实践就能在慢慢的摸索中达到共识。想必那一刻,我们的国家也即将强大! 本论文将先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定义阐述,再来是两者的关系,接着是现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就是自己对这些问题希望能处理的方法美好期望。 一:什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但具体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什么却难以明确作出定论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如赫斯特从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认为: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而奥康纳认为,尽管理论可用来表示“指导或控制各种行动的一组或一系列规则、或一整套的箴言”,但理论是“表示已被观察所证实的一个假设或一组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假设”的术语。而穆尔则试图将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认为“理论是合理解释的工具”也是“指关于应该做什么的规定和建议。不过,赫斯特和奥康纳的观点被认为是关于教育理论的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二者的区别:一个强调从实践性来揭示教育理论,一个强调从逻辑性来认识教育理论;一个从功能性来定义教育理论,一个从结构性来解释教育理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解释教育理论,总要符合理论本身的特性,即理论的概括性、理论的抽象、理论的结构性、理论的系统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这些理论特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实践,是对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有独特的对象与领域。教育以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这是其与别的社会活动领域的标志性区别。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进行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这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的坚信密切相关。从完美主义的理想出发,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同处于一种和谐化的状态。既保持各自的优势,又相互融合,但现实中二者又往往以一对矛盾的姿态出现。正确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意义重大。本论文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二)从理论的角度看: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党和国家事业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根本方向,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同于其他国家,面临的任务和要求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党和国家事业属于人民、为了人民的根本方向,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同于其他国家,面临的任务和要求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三)从实践的角度看: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时,一方面,要牢牢把握住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与时俱进的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从实践中得来,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证明正确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预测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在思想路线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马克思就曾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同志也强调:“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就确定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政党必须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与“实践”要统一,或者说“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这包括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两个方面。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容易只强调“实践第一”的方面。实际上,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法的另一面,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际上,事实是过往所有人类所认知的所有现象的总合,不能以个别、片面的现象否定事实共相,同样,实践是过往所有人类过往所有社会活动的总合,不能以个体、片面的活动否定实践一般。就打些比喻来说明,比

如,多数人依据杀人者必受到惩处的过往实践或间接经验会得出不能杀人的认识,非有人不信就要去试一把,结果不过是又用实践重复验证了一回而已。 马克思主义则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等。一些人就认为,理论对过往既成实践具有解释力,但还能指导和预测未来人类实践吗?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讲辩证法,不认同或然性中蕴含着必然性,就会走向“一切不可知”、“一切不可测”、“一切皆可能”,而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规律把握或趋势预测就会被消解。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有效的,并不能就此以偶然性否定理论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 既然实践常常在变,理论总是跟不上还有何意义呢,岂不是时时落后、时时得变?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马克思主义从不标榜自己是永恒真理,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乃至消亡都是必然的。但是,在发生质的变化之前,这中间会有一个量变积累的时间段。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实践,就因为它是科学。马克思曾经指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