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农学派

合集下载

第三章 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 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

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

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

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

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一、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

封建剥削(主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

阶级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的矛盾)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

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

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

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

经济思想史课件第一篇

经济思想史课件第一篇
(1)引入成本—收益观念 (2)更先进的奴隶管理
我亲爱的丰达妮亚,如果我有闲暇,我是会把这篇论文写 得更漂亮些的,可是既然没有闲暇,我就只能象个时间紧迫 的人那样去做了。人们说,一个人就象个气泡一样;如果真 是这样,这个说法对老人必然更如此了。我已经八十岁了, 这就提醒我,必须打好行装,随时准备离开这个世界。
古典学派
魁奈
亚当斯密
杜尔阁
马尔萨斯
李嘉图
……
35
学派学派((Sscchhooool)l)
科学 共同 体
同一学科 领域
构成 要素
相同的基本观 点和方法论
核心
领袖
和核
心理

36
学派的形成机制
师承
论争
危机
37
第一节 重商主义概览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信条 三、为谁谋利 四、为何有用 五、长远影响
38
亿粮食,10亿工业原料)和价值形态(10亿的原预付、20亿 年预付和20亿的纯产品);土地所有者阶级有20亿货币地租、 不生产阶级有20亿工业品,全部进入流通
60
经济表
再生产总额5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20亿里弗尔
土地所有者阶级 每年收入
20亿里弗尔
不生产阶级 每年投资 10亿里弗尔
支付地租及 原预付的利 息(折旧)
52
约翰•劳(John • Law,1671-1729)
➢ 时期(18世纪50-70年代) ➢ 当时的法国 ➢ 约翰·劳:点纸成金的冒险家
“信用之于企业, 如同大脑之于人体。”
《论货币与贸易》
53
第二节 重农学派的主要思想
一、重农学派的共同主张 二、重农学派的先驱者 三、公认的领袖:弗朗斯瓦·魁奈 四、与众不同的继承者:杜尔哥

西方经济思想史第三讲 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

西方经济思想史第三讲 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
➢ 重商主义的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 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来的。
➢ 代表人物:孟克列钦(法)、柯尔培尔(法)、 托马斯·孟(英)等。
2、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及主要观点
➢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 早期的重商主义(15A.C-16A.C中叶) ➢ 又称为货币平衡论(货币只能流入,不能
➢ 3、国家的干预是合适的吗?
➢ 经济学家张曙光:中国该放弃重商主义了 ➢ 重商主义还在影响我们? ➢ 经济观察中国须弃出口创汇‘重商主义’
➢ 重商主义政策的后果
➢ 重商主义的政策支代表的大商业资产阶级 的利益,并且在国内来讲,忽视了农业的 发展,所以,在英法等国,对重商主义的 思潮都进行了了相应的反思,并在法国出 现了重农学派。(Physiocrats)
主要代表人物
➢ 魁奈 (Francois Quesnay, ➢ 1694~1774) ➢ 原为路易15的宫庭御医, ➢ 和皇室贵族有密切关系,声望极高。 ➢ 1756在大百科全书提出“农业家” ➢ 1758 经济表 (&货币、语言被尊为人类三
大发明)
➢ 杜尔阁 ( A.R.J. Turgot,
➢ 1727~1781 ) ➢ 在路易15时期担任13年州长, ➢ 绩效良好 ➢ 担任财政部长(任期极短1774~1776被罢黜) ➢ 改革政策(与经济相关者) ➢ 废除境内谷物的贸易障碍; ➢ 将傜役改为以现金支付; ➢ 废除行会制度; ➢ 税制改 革 : 废除人头税; ➢ 严格控制公共支出
内; ➢ 第四、为了保证贸易顺差, 国家应干预经济生活。如通过
法令保护国内工商业来发展对外贸易,限制进口等;
➢ 第五、工业是为商业服务的,生产必须服从对外贸易的需 要;
➢ 第六、流通是利润的源泉,即贱买贵卖的结果。只有对外 贸易才能为一国带来真正的利润。

重农学派(资料)

重农学派(资料)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

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重农学派的观点和主张一、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是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启蒙学派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杜邦·德·奈穆尔在为重农主义体系下定义时,明确地称之为“自然秩序的科学”。

重农主义者认为,和物质世界一样,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是永恒的、理想的、至善的。

但社会的自然秩序不同于物质世界的规律,它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人们可以以自己的意志来接受或否定它,以建立社会的人为秩序。

后者表现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令规章等等。

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

他们认为当时的法国社会就由于人为的社会秩序违反了自然的社会秩序而处于疾病状态,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医治这种疾病提出处方。

重农主义的自然秩序学说第一次确认在人类社会存在着客观规律,从而为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纯产品学说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

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

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数量的增加。

在各经济部门中,他们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

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地,二者都是不生产的。

农业中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的差额构成了“纯产品”。

三、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在分析社会财富、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的尝试上,重农学派作出了重要贡献。

《重农学派》课件 (2)

《重农学派》课件 (2)
的质疑。
总结与展望
重农学派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关注农民的权益和生活,提高了中国
的农业素质和生态环境,不过在现代化农业的浪潮下,重农学派的思想与现
实的农业生产仍存在差距。
《重农学派》PPT课件 (2)
欢迎大家来学习重农学派的概念。了解他们的核心理念以及对现代农业的影
响。
重农学派的概念
重农学派是一种关注农业和农村的学派,主张利用自然的力量来培育土地,
提高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他们的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
三位重农学派代表人物
陶行知
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教育家、以及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
李先念
他是中国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农民运动领袖和革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陈启宗
他是中国著名农学家,是中国现代农学三杰之一,曾担任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
重农学派的核心理念
重农学派的理念是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小规模的自然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的自然规律,主张农业
与农民自给自足,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
大地推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
重农学派的批评与争议
工பைடு நூலகம்化农业对立
拒绝现代农业技术
生产效益争议
重农学派的自然农业和有机农
重农学派主张回归到自然农业
重农学派的生产模式自然农业
业理念,和以工业化农业为主
时代,拒绝使用现代农业技术
和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相比,
的模式发生了激烈的对立。
进行生产。
产量较低,因此受到产值效益
重农学派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1
农业生产模式的创新
重农学派的理念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然农业和有机农业,并将其纳入农业生产模式

第3章 重农学派(本科)

第3章 重农学派(本科)

现 代 经 济 循 环 流 向 图
Page 22
FIRMS •Produce and sell goods and services •Hire and use factors of production
HOUSEHOLDS •Buy and consume goods and services •Own and sell factors of production
2.自由放任、自由流通。是温森特· 德· 古尔内(Vincent de Gournay, 1712-1759 )提出的,这个短语实际意思 是“不要政府干预,让人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除了保证最低的、绝对必需的基本保障如保护生命与产 权、维持签约的自由等之外,政府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 任何干预。
魁奈假定: 土地为地主所有,但由承租的农场主耕种,因此, 农场主是唯一真正的生产阶层。农场主生产的产 品不仅要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还要满足土地所 有者(包括国王、教会、公职人员和其他依赖土地 所有者的收人生活的人)的需要。此外,农场主的 产出还要满足非生产阶层(制造业者和商人)的需 要。
《经济表》说明了社会净产品是如何在三个阶层 之间循环并被年复一年再生产出来的。
Factors of production Wages, rent, and profit
MARKETS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 •Households sell •Firms buy
Labor, land, and capital Income = Flow of inputs and outputs = Flow of dollars
魁奈和他的支持者希望把国王转变成一个“开明的君 主”、和平改革的工具。

第三章 重农学派

第三章 重农学派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续)
2.他指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根本区别: 是占有资本,还是一无所有。
“企业家、制造业主、雇主阶层,都是大量资本 的所有者,他们依靠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通 过垫支而赚取利润;另一阶层则由单纯的工匠构 成,他们除了双手以外,一无所有,他们的垫支 只是他们每日的劳动,他们得不到利润,只能挣 取工资”。
可见纯产品不是一般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物,而是 农业雇佣劳动者的产物。
所以他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分析的是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
Page 18
3、魁奈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魁奈根据人们对纯产品的关系和所在的生产部门, 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 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①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纯产品的阶级。
1、等价交换学说 等价交换学说是魁奈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所谓等价交换就是商品按同等的生产费用相交换,
而同等的生产费用就是生产商品时同等的支出。 评价:魁奈对等价交换的解释只是同义语的反复。
Page 12
2、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石。包括 以下5方面的内容:
①、什么是“纯产品”? 魁奈认为农业中每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扣除了生
付是不生产性支出,所以只有农业资本才是生产 资本,工业资本是不生产的资本;至于商业资本 则是进行贱买贵卖,搞欺骗的资本。
Page 21
4、魁奈的资本理论
(续)
②他把农业预付即生产预付划分为两部分:“年 预付”和“原预付”。
“年预付是每年花在耕作劳动上的支出数额”,
包括种子和工资;
流动资本
“原预付是购置农业设备的资金”。 固定资本
Page 25
生产阶层 (农场主) (50亿)

经济思想史第3章 重农学派

经济思想史第3章 重农学派
• 五次交换,共流通50亿里弗尔 的产品。其中农业产品30亿里 弗尔,工业制造品2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的年预付 20亿+10亿
经济表的图式
再生产总额50亿 土地所有者阶级的收入
20亿
不生产阶级的预付
10亿
用于支 付收入 及原预 付利息 的数额
10亿
10亿
年预付 20亿 合计 50亿
10亿
10亿 合计 20亿
9
•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一些经济学家猛烈抨击 科尔伯特主义,试图为国民经济寻找新的出 路。
– 由布阿吉尔贝尔开始(17世纪末到18世纪 初)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重商主义开 始了一次针锋相对的较量。他反对货币财 富观,更加重视财富的物质内容,并且指 出财富来源于农业生产,社会财富是农业 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及其他必需品、舒适 品,发展农业才是法国真正的出路。
1、资本分析
• 魁奈还没有能够准确提出资本的概念,而是使用 “预付”来代替资本,其中分为“年预付”和“原 预付”:
– “年预付”就是每年都要垫支的资本,如种子、 肥料和工人的生活资料。年预付全部进入当年的 生产费用,须由当年的最终产品来补偿。实际上 就是流动资本。
– “原预付”则是垫支的购置农业设备的基金,如 耕畜、农具、库房等。由于这些生产工具的使用 年限较长,因此原预付当年只是部分地进入生产 费用,经过多年才能获得完全补偿。 原预付就是 固定资本。
• 实物构成:40亿里弗尔的粮食,10亿里弗尔 的工业原料。
• 其中相当于年预付的20亿里弗尔的粮食留在 生产阶级手中补偿年预付,不参加流通,实 际投入流通的数额为30亿里弗尔。
生产阶级的预付 20亿+10亿
经济表的图式
再生产总额50亿 土地所有者阶级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重农学派(Physiocracy)一、产生时间出现于重商主义时代后期的法国。

重农学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56年,当时魁奈在《百科全书》中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经济学论文。

这一学派结束于1776年,当时杜尔阁失去了他在法国政府的高官,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

二、重农学派的历史背景(1)农业遭到破坏。

(科尔培尔:牺牲农业发展工商业)(2)农民的极度贫困,导致国内工业市场及其狭小。

a. 地方政府对工业征收国内通行费、各种税收和关税,延缓了法国工业的发展。

拥有土地的贵族所强加的各种条件加重了农业的负担。

(保税制的施行)个人积累财富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b. 商业行会的存在。

c. 对谷物贸易实行了令人费解的管制。

(法国严禁谷物出口,政府更关心谷物的充足供应而不关心提高农业的利益)(3)约翰·劳的理论导致了法国密西西比泡沫的爆发。

三、重农主义体系的特点1、封建外观他们有一种幻觉,仿佛他们所鼓吹的不是一个与现存的封建社会相对立,并且也只有消灭现存社会才能建立起来的新的资本主义制度。

他们误认为自己所要求的只是对旧制度的一种改良,所以他们的体系宁可说是封建制度即土地所有权统治的资产阶级式的再现……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理论体系的标记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标记的地方,也在于它不仅欺骗买者,而且也往往欺骗卖者。

魁奈本人和他的最亲近的门生,都相信他们的封建招牌。

”2、自然秩序重农学派的哲学基础。

他们认为和物理世界的现象一样,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就是自然秩序。

自然秩序是超越社会现象而永恒存在的、又是理想的、至善至美的。

如果人们认识到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便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反自然秩序,社会便处于疾病状态。

他们的自然秩序是披着宗教外衣的。

他们认为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了人类幸福而安排的秩序,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他们把认识自然秩序和根据自然秩序来制定人为秩序的责任寄托在封建的“开明君主”身上。

【附】(1)重农主义译自Physiocracy 一词,源于希腊文“自然”和“统治”两字的合辞,原意为自然的主宰,有服从自然法则以求最高福利的意思。

(2)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最早来源于重农学派。

源自法语的“laissez-faire”(“让他做、让他去、让他走”),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laissez-faire:“主张政府尽量不干涉个人和社会经济事务的一种政策。

此词的起源不明,在1756-1778年间盛行与法国。

”laissez-faire为道家“无为”的直译。

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东方来源》中指出:“魁奈思想当中有很多概念受惠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概念,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无为’概念译成法文的laissez-faire(自由放任)”。

英国汉学家、哲学家约翰·詹姆斯·克拉克(J.J.Clarke)认为,法国重农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魁奈,从十八世纪中叶耶苏传教士那里习得了道家无为思想,并于1758年把无为译为自由放任,并受无为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依赖自然法则的重农经济学。

“魁奈的革命性的观点将(经济思想)从正统的重商主义中解放出来……他对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

人们在描述魁奈在现代思想史中的地位时常常略去他对中国所负的债,而在当时,他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有一次法国皇太子向魁奈抱怨做国王的艰难。

魁奈说:“我不认为当国王室如此地艰难。

”皇太子问:“如果你当国王你会怎么做?”魁奈答道:“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当被问及谁将统治这个国家时,魁奈神秘的答道:“规律”。

3、重农观点以重农反对重商,强烈地批判以牺牲农业发展工商业的柯尔培尔主义。

4、总结:重农学派的主要观点(1)自然秩序。

(2)自由放任。

政府除了保证最低的、必须的基本保障如生命与产权、维持合同的自由等之外,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

重农学派几乎反对一切封建主义、重商主义和各种政府管制,倾向于国内的工商业自由和与国外自由贸易。

(3)重视农业。

认为只有农业是生产性的。

因为他们产生了剩余,产生了超过生产中所耗费资源价值的净产品。

(“纯产品”学说)(4)对土地所有者课税。

(单一地租税)(5)整体的经济相互关联。

从总体上分析了整体经济中商品和货币的循环流动。

四、“纯产品”学说1、财富和“纯产品”财富是物质,是使用价值。

财富既然是物质,它的来源只存在于生产领域魁奈区别了财富的“扩大”和财富的“相加”。

生产出的财富超过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财富的余额为“纯产品”。

只有农业才能生产“纯产品”,其他经济部门都不能生产“纯产品”。

重农主义者以交换等价性理论为基础提出“纯产品”学说作为财富源泉的新论证,就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

这是重农主义的重大科学功绩。

2、阶级结构分析重农主义者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把社会成员分为三个阶级:(一)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包括租地农业家和农业工人。

(二)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教会等。

这个阶级以地租和赋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三)不生产阶级,即从事工商业的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3、单一地租税所谓单一地租税,就是说,一个国家最好的赋税制度是废除一切其他直接税和间接税,而只征收一种赋税,即对地租的税。

重农主义者认为赋税的来源只能是社会生产剩余的那一部分新财富,而生产剩余的那一部分新财富就是“纯产品”,也就是地租。

如果对农业课税,其结果必然是侵蚀农业的再生产基金,使农业投资减少,从而引起社会财富(“纯产品”)的减少,也引起地租的减少;地主阶级实际上是税的担负者。

如果对工商业课税,由于他们不能创造出超过它们投入资本以上的任何新财富,赋税的负担将会提高商品的价格。

商品价格提高的结果是,一方面,当地主购买这些商品时,赋税负担就转嫁到他们身上。

另一方面,当生产阶级购买这些商品时,商品高价又会侵蚀农业的再生产基金,与对农业直接课税产生同样的引起地租减少的结果,赋税负担就也间接地转嫁到地主身上。

由此,重农主义者认为既然在现行赋税制度下,赋税的负担终究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归于地主,倒不如简化税制,取消一切其他赋税,征收单一的、直接的地租税。

而且由于单一税消除了转嫁过程,而简化税制又减低了征收费用,地主的负担反而少了。

五、魁奈及其《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1694年6月4日生于巴黎的蒙福尔·拉穆里(Mortfort-l'Amaury )的梅里(Mèrè)村,他的父亲尼古拉·魁奈(Nicdlas Quesaay )是个律师。

但也有人说,魁奈出身于一个有才能的地主家庭。

家庭经济情况虽不很困难,但因兄弟很多(据说在兄妹十三人中他排行第十),因此未能受到很好的教育,甚至到十一岁时,仍然目不识丁。

魁奈有强烈的学习要求,曾有一次微明即起,从梅里村出发,步行几十公里到巴黎,买到所要的书,在当天回家的途中,就把它阅读完了。

魁奈十三岁时丧父,因想行医,十六岁时到一外科医生处做学徒。

不久到巴黎著名雕版术家罗歇福(Pierre de Rochefort )的门下工作五年,同时在附近的大学研究医学,并学习化学、植物学、数学、哲学等。

1717年通过医科考试,获得从医资格。

后回乡,在蒙脱(Mantes)开业做外科医生,时年二十四岁。

作为医生,他的声誉日渐提高,很多知名人士亦去就诊。

1744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法国科学院的一员。

五年后,成为蓬怕杜尔侯爵夫人的私人医生,同时也是国王的健康顾问。

55岁时对经济学和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魁奈从医而富。

认为社会和物质机体是相似的。

经济中财富与商品的流通与身体中血液的循环是相似的。

他们都遵循自然规律。

他认为人们制定的各种规则应与自然规律相一致。

1758年创作《经济表》并献给国王,1766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经济表》描述了一个理想的、自由竞争经济的商品与货币的循环流动。

《经济表》的分析有几个前提:(1)社会上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的租地农业经济,小农经济被舍掉,从而把研究的对象确定在资本主义生产范围内。

(2)社会上存在着三个主要阶级。

(3)价格不变。

(4)简单再生产。

(5)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阶级间进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被舍掉。

(6)在生产年度内,阶级间所进行的交易都合算为一个总数。

(7)流通只限于国内,对外贸易被舍掉。

“最初在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之间所分配的总额50亿,是在保证每年连续再生产的有规则的程序下支出的,其中土地所有者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10亿的产品,向不生产阶级也购买10亿。

生产阶级把30 亿产品售卖给其他两个阶级,从其中收回20亿,作为对收入的支付,并向不生产阶级购买产品而支出10亿。

这样,不生产阶级能得到20亿,他们把这笔款子用来向生产阶级购买本阶级人们的生活资料和自己的加工品的原料。

生产阶级每年支出20 亿的产品,这20亿是完成生产50亿的支出,即消费总额。

”“这就是生产阶级每年用20亿的年预付重新生产出来的50亿的有规则的支付程序,那20亿的年预付是包括在构成年再生产50亿的支出总额中。

”【评价】他在60岁左右的年纪才从事经济学的研究,他一生的最后几年是在朋友、门徒和追随者的簇拥下度过的,他是医生兼自然科学家,也是经济学家。

他就是弗朗斯瓦·魁奈,十八世纪法国的伟大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魁奈最主要的著作是《经济表》。

《经济表》有“原表”、“略表”和“图式”三种类型。

由于《经济表》的“原表”不易理解,魁奈又写了《经济表的分析》。

罗宾斯:“我感到魁奈的著作几乎是不堪忍受的难读。

你们阅读魁奈的著作需要一条毛巾来擦头上的汗水,而且汗水还可能滴在魁奈的书上,而在阅读之后,他们并未使你们得到真正的充实。

在某个时候或者其他时候,你们在为经济表而伤脑筋。

”六、杜尔阁(1727-1781)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Anne Robert Jacques Turgot,1721~1781),路易十六时代的财政审计总长。

出身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

1743~1747年先后在路易学院、圣叙尔皮斯神学院、索邦神学院学习。

1747年获神学学士学位;1748 年转入巴黎索邦神学院,翌年被推选为名誉副院长。

曾任索邦神学院院士、名誉副院长。

1751年放弃神职从政。

1752~1761年间在巴黎历任公职。

在此期间,他曾于1753~1756年陪同商务监督古尔奈(1712~1759)到法国外省视察。

1765~1766年间,他和亚当·斯密在巴黎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