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溶液配方
常用指示剂溶液的配制

常用指示剂溶液的配制一、常用酸碱指示液和混合酸碱指示液1.酸碱指示液酸碱指示液一般用质量体积百分浓度表示,配制方法也比较简单,常用指示液法及变色范围列于表2-5表2-5 常用酸碱指示液的配制及变色范围2.混合酸碱指示液酸碱混合指示液,一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指示液混合而成,利用颜色的互补作用,使变色更加敏锐,另一种是由一种指示液和一种惰性染料溶液混合而成,也是利用颜色的互补使变色更加敏锐,常用酸碱混合指示液的组成及颜色变化如下表2-6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查看详情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查看详情 JIT>>>德信诚深圳培训中心 E-mail:55top@ 报名表下载>>> 公开课计划表表2-6 常用酸碱混合指示液的组成及颜色变化二、氧化还原滴定指示液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指示液有以下几种。
1.氧化还原型指示液这种指示液本身就是氧化剂或还原剂,它的氧化型和还原型颜色不同,因此,在等量点附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颜色改变,指示终点的到达,常用以下几种:(1)二苯胺磺酸钠(5 g/L)要时过滤备用。
用时现配。
(2)邻苯氨基苯甲酸(2g/L)过滤,能保持几个月不分解。
(3)邻二氮菲亚铁(1g/L)可保存一年。
2.专属指示液专属指示剂是指在碘量法中使用的淀粉指示液。
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可溶性)可以和I 2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支链淀粉(不溶部分)与I2作用较弱,且生不易逆转的红紫色配合物。
所以,在配制指示液时,要用可溶性淀粉。
淀粉指示液的浓度为5g/L,可按下法配制:称取0.5g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加10mL水调匀,徐徐倒人90mL沸水中,微沸2min,静置,取上层清液加1mlHgI2以抑制细菌作用,如果使用时现配现用,可不加HgI2三、金属指示剂溶液金属指示剂用于配位滴定中。
(1)铬黑T (5g/L) 它的水溶液不稳定,易聚合变质,常用配方有两种。
溶液培养配方

霍格兰氏营养液配方:硝酸钙 945mg/L硝酸钾 607mg/L磷酸铵 115mg/L 硫酸镁 493mg/L铁盐溶液 2.5ml/L微量元素 5ml/LpH=6.0改良霍格兰配方:四水硝酸钙 945mg/L硝酸钾 506mg/L硝酸铵 80mg/L磷酸二氢钾 136mg/L硫酸镁 493mg/L铁盐溶液 2.5ml微量元素液 5mlpH=6.0铁盐溶液:七水硫酸亚铁 2.78g 蒸馏水 50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 3.73gpH=5.5微量元素液:碘化钾 0.83mg/l硼酸 6.2mg/L硫酸锰 22.3mg/L硫酸锌 8.6mg/L钼酸钠 0.25mg/L硫酸铜 0.025mg/L氯化钴 0.025mg/L 莫拉德营养液配方:A液:硝酸钙125克;硫酸亚铁12克。
以上加入到1公斤水中。
B液:硫酸镁37克;磷酸二氢铵28克;硝酸钾41克;硼酸0.6克;硫酸锰0.4克;硫酸铜0.004克;硫酸锌0.004克。
以上加入到1公斤水中。
格里克基本营养液配方(单位:克/升):硝酸钾 0.542硝酸钙 0.096过磷酸钙 0.135硫酸镁 0.135硫酸 0.073硫酸铁 0.014硫酸锰 0.002硼砂 0.00l7硫酸锌 0.0008硫酸铜 0.0006配方1 (单位:克/升):硝酸钙(Ca(N03)2·4H2O) 1.18硫酸镁(MgSO4·7H20) 0.49硝酸钾(KNO3) 0.51氯化铁 0.005磷酸二氢钾(KH2PO4) 0.14 配方2 (单位:克/升):硝酸钙 0.95硝酸钾 0.6l硫酸镁 0.49氯化铁 0.005磷酸二氢氨(NH4H2PO4)基酸 0.12Knop营养液配方:配方(单位:克/升)硝酸钙 0.8硫酸镁 0.2硝酸钾 0.2磷酸二氢钾 0.2硫酸亚铁微量汉普营养液配方每升水中加入大量元素:硝酸钾0.7克,硝酸钙0.7克,过磷酸钙0.8克,硫酸镁0.28克,硫酸铁0.12克微量元素硼酸0.6毫克,硫酸锰0.6毫克,硫酸锌0.6毫克,硫酸铜0.6毫克钼酸铵0.6毫克。
实验室常用溶液配制

0.25%胰酶-EDTA的配制细胞消化胰酶的配制对一般细胞0.25% 胰酶(胰蛋白酶,Trypsin)配方:100ml PBS,0.25g胰酶步骤:1先配100mlPBS(1000mlPBS:8.0gNaCl,3.4785gPO4HNa2·12H2O/2.9gPO4HNa2 ,0.2gKCl,0.2gPO4H2K溶于1000ml蒸馏水)2 称胰酶0.25g3 加入PBS中,低速搅拌〈4h冰浴中,或者4℃过夜低速搅拌0.5h冰浴中4 调PH7.45 仍在冰浴中6 过滤,分装,-20℃保存,4℃短期内用完tip:低速很重要,机械搅拌对酶是一种冲击,如果起沫,酶就变性了。
低温,防止酶失活对难消化的细胞:在上述配方中,加入0.02g的EDTA(0.02%)tip:因为EDTA可以络合Ca2 ,增加消化效力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1.革兰氏碘液:称碘化钾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使其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300m1,盛于棕色瓶内,保存于暗冷处。
2.1.苯酚品红改良液(一)①A液:取3克碱性品红,溶于100ml 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②B液:取A液10m1,加入90ml 5%苯酚水溶液(一般在两周使用为好)。
③C液:取B液45m1,加入 6ml冰醋酸和6ml 37%甲醛。
④、苯酚品红改良液:取C液10m1,加入90ml45%冰醋酸和1克山梨醇。
2.2.苯酚品红改良液(二):A液:碱性品红3g+100ml 70%乙醇。
B液:A液10ml+5%苯酚水溶液90m1。
C液:B液120ml+冰醋酯12ml+甲醛12ml。
D液:C液120ml+45%冰醋酸480ml。
在D液中加1%山梨醇(600mlD液中加 6g山梨醇),此液配好后至少放4一5天方可使用,可保存几年。
3.1.甲基绿一哌罗宁混合染液(一):①醋酸缓冲液(pH4.8)0.2mol.L-1醋酸(A.R)(取1.2ml加蒸馏水至100ml)4份0.2mol.L-1醋酸钠(A.R)(取2.72g加蒸馏水至100ml)6份。
常用配方

1. 6N盐酸将分析纯的浓盐酸(比重1.19)500毫升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浓盐酸约为12N).2. 6N硫酸将分析纯的浓硫酸(比重1.84)167毫升,慢慢注入700毫升的冷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升(浓硫酸约36N).3. 6N硝酸将分析纯的浓硝酸(比重1.42)380毫升,慢慢注入500毫升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升(浓硝酸约为15N).4. 6N醋酸将分析纯的冰醋酸350毫升用水稀释至1升(冰醋酸成分约为98-100%).5. 6N烧碱将分析纯的氢氧化钠250克溶解于水,并稀释至1升.6. 6N氢氧化铵将分析纯的氢氧化铵(比重0.88)400毫升用水稀释至1升(比重0.88浓氢氧化钠约为15N).7. 4N氯化铵将分析纯的氯化铵214克溶解于1升水中.8. 标准铁溶液溶解0.7022克分析纯的硫酸亚铁铵结晶体(NH4)2Fe(SO4)2?6H2O 于50毫升水中,加6N硫酸30毫升,加温后渐渐加入0.1N高锰酸钾溶液,每次加入一滴并混和均匀,直到所有的亚铁盐被氧化成高价铁盐而呈微红色能持续5分钟之久为止.将这溶液倾入1升量瓶中,加水至标记,摇匀.1毫升的标准铁溶液=0.1毫克高价铁(Fe3+)9. 10%氯化钡溶液把10克氯化钡溶解在100毫升水中.10. 食盐饱和溶液将400克的食盐溶解于1升的水中,充分搅匀,待过量的食盐沉下,取上面的澄清液应用.11〃硝酸银溶液大多为0.1N硝酸银溶液,把17克分析纯硝酸银溶解在1升水中.12〃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液溶解20克分析纯氯化铵于适量蒸馏水中,加入10毫升25%分析纯氯水(比重0.9),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此NH4OH—NH4Cl溶液PH值为10).13. 0.5%淀粉指示液将0.5克氯化锌(或水杨酸)溶解在100毫升水中,过滤煮沸.另取2.5克可溶性淀粉,置于小研钵中,加少量水研匀使成细糊,倒入正在煮沸的氯化锌(或氯化汞)溶液中,继续煮沸3-5分钟,并时加搅拌,冷却后加水稀释到500毫升,搁置片刻,然后倾取其澄清液应用.(2)指示剂的制备 1. 0.1%甲基橙指示剂溶解甲基橙0.1克于100毫升热水中,如有必要,加以过滤.变色范围:PH3.1—4.4,颜色由红变到棕黄.2. 0.1%甲基红指示剂溶解甲基红0.1克于100毫升80%的酒精中,如有必要,加以过滤.变色范围:PH4.2—6.5,颜色由红变至黄色.3. 1%的酚酞指示剂溶解酚酞1克于100毫升80%的酒精中,缓缓滴入0.1N烧碱至微红色.变色范围:PH8.2—10颜色由无色变至红色.4. 10%碘化钾溶液把10克碘化钾溶解于100毫升水中.5. 0.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克铬黑T溶于40毫升99%无水乙醇中,溶液呈深浓紫红色,再加入60毫升25%分析纯氨水,溶液即呈深兰色(不需过滤,可储于深棕色指示瓶,放冰箱保存)这溶液遇热或放置日久,由于空气氧化而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6. 0.1%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0.1克溴甲酚绿,溶于乙醇100毫升.@=================@###page###@=================@ 7. 广泛指示剂广泛指示剂又叫通用指示剂,是把数种指示剂混合配制而成.配方成分如下:酚酞 1.3克溴代麝香草酚蓝0.9克甲基红0.4克麝香草酚蓝0.2克把上面四种称好的指示剂溶解在1升70-80%酒精中(或普通工业酒精中),等到完全溶解后,再加一些0.1N烧碱溶液,使它刚变成绿色即可应用.如以滤纸吸取试液后阴干,亦可做成试纸备用.(3)滴定分析中常用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下(15-25℃)保存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其中隔一个月要标定一次).一、硫酸(H2SO4)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0.1N硫酸=0.1mol/L0.25N硫酸=0.25 mol/L0.5N硫酸=0.5 mol/L1N硫酸=1 mol/L1.制备量取浓硫酸(比重1.84)3毫升(0.1N)慢慢注入300毫升水中.稀释成1升即成7ml(0.25N)14ml(0.5N)28ml(1N)2.标定(中和法)用硼砂作基准物标定H2SO4的规度.a.标定方法:精确称取分析纯粹的硼砂数份,每份重约0.5克,置于300毫升烧杯中,用约100毫升已煮沸的热蒸馏水溶化(必要时再加热使溶解).硼砂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加甲基红指示剂2-3滴,用滴管内盛放未确定浓度的硫酸来滴定.滴至硼砂溶液呈玫瑰红色时即为终点.b.H2SO4计算: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标准剂重量(纯)所耗被标准液毫升数×校准剂毫克当量(4)=0.5÷(V×0.1907)式中N(H2SO4)→要求的硫酸溶液规度V→所耗未确定的硫酸毫升数0.5→校准剂硼砂的称出量0.1907→硼砂的毫克当量二、盐酸(HCl)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0.1N盐酸=0.1mol/L0.25N盐酸=0.25 mol/L0.5N盐酸=0.5 mol/L1N盐酸=1 mol/L1.制备量取纯盐酸(比重1.19)8-9毫升(0.1N)、22-23毫升(0.25N)、42-43毫升(0.5N)、85-86毫升(1N)于1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标定(中和法)用硼砂作基准物标定盐酸的规度.a.标定方法:精确称取分析纯粹的硼砂0.5克,置于300毫升烧杯中,用约100毫升已煮沸的热蒸馏水溶化,硼砂完全溶解后,冷却到室温,加甲基红指示剂2-3滴,用制好盐酸溶液滴定硼砂溶液,滴至玫瑰红色时即为终点.b.计算盐酸溶液的规度按下式计算标准剂重量(纯)所耗被标准液毫升数×校准剂毫克当量(5)=0.5÷(V×0.1907)三、氢氧化钠(NaOH)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1.制备将刚煮沸过的蒸馏水约200毫升置于500毫升烧杯中,用称量瓶称取分析纯的氢氧化钠4.2克(0.1N)、21克(0.5N)、42克(1N),迅速放入水中用玻璃棒缓缓搅动使溶解,用煮过的蒸馏水稀释至标记,摇匀待校准.@=================@###page###@=================@ 2.标定(中和法)标定方法1:精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0.5克溶于100毫升的蒸馏水中(如不溶解稍微加热)加酚酞指示剂数滴,用制好的未确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滴至微红色即为终点.计算:标准剂重量(纯)所耗被标准液毫升数×校准剂毫克当量=0.5÷(V×0.20423)标定方法2:用单标移液管移取25毫升已知浓度的0.1N硫酸溶液置于300毫升烧杯中.加水75毫升摇匀,加酚酞指示剂数滴,然后用示知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滴至加入最后一滴呈粉红色为止,读取所耗用烧碱溶液毫升数.计算:酸的规度/碱的规度=碱的体积/酸的体积即N1/N2=V2/V1代入公式即可算出所要求的烧碱的规度是多少.四、0.1N大苏打(Na2S2O3?5H2O)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1.制备(6)称取25克分析纯的硫代硫酸钠溶解于1升新煮沸并加以冷却过后的加有0.1克无水碳酸钠的蒸馏水中,搅拌使溶解.移入暗色大瓶中保存,盖紧瓶塞,待校准.2.标定以分析纯的重铬酸钾(K2Cr2O7)作基准物校准硫代硫酸钠.标定方法:将分析纯的重铬酸钾放在120-125℃烘箱烘1小时,冷却后称取0.1克,置于300毫升的定碘瓶中,加水50毫升,加10%碘化钾(KI) 溶液20毫升,及6N盐酸溶液5毫升充分摇匀,盖住瓶塞,在暗处放置5分钟,使碘充分析出,加水100毫升稀释摇匀,然后由滴定管中滴下硫代硫酸钠溶液(开始滴定不用指示剂),滴至溶液呈现淡黄色(表示只有少量碘留下)时,加入淀粉溶液3-5毫升,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变为淡绿色时即为终点.记录所耗硫代硫酸钠毫升数,再加多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如颜色不再改变,表示滴定已完成.计算:标准剂重量(纯)所耗被标准液毫升数×校准剂毫克当量=0.1÷(V×0.04904)注意事项:根据碘的挥发性,碘量法的滴定必须在定碘瓶中冷的状态下进行.五、0.1N碘(I2)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1.制备称取纯粹的碘约13克,另取烧杯一只,以水50毫升溶解纯粹的碘化钾约39克做成溶液.将碘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小心搅动以使溶解(待烧杯壁上没有细小颗粒时,可确信碘完全溶解)然后移入1升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校准.(7)2.标定(还原反应)标定方法:用移液管吸取已配好的碘溶液25毫升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75毫升摇匀.然后由滴管滴下标准硫代硫酸钠于其中.同时不停摇动,直至溶液从深褐色变为淡黄色为止.加入约3毫升淀粉溶液,继续滴硫代硫酸钠溶液,当溶液变成纯蓝时,便很缓慢地加入硫代硫酸钠,并在每加一滴后仔细地摇匀液体,直至最后一滴加入时颜色消失为止.计算:标准Na2S2O3溶液规度×所耗标准Na2S2O3溶液毫升数还原被校准液的毫升数=N(Na2S2O3)×V(Na2S2O3)÷V(I2)六、0.1N高锰酸钾(KMnO4)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1.制备称取分析纯粹的高锰酸钾3.2-4克,放入1升蒸馏水中,移至电炉上煮,煮沸15分钟后放置过夜,用古氏坩埚或玻璃坩埚小心过滤上层清液(约总容积的3/4)以完全去除二氧化锰沉淀,将滤得的溶液装入棕色瓶里,放置暗处保存.@=================@###page###@=================@ 2.标定以草酸钠(Na2C2O4)测定高锰酸钾规度标定方法:将分析纯粹的草酸钠约2克,在105℃下烘1小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精确称取数份,每份约0.1-0.2克分别放入500毫升锥形瓶中,用水100毫升溶解,加6N硫酸10毫升,在水浴上加热到70-80℃,用制备好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至溶液显现的粉红色在1分钟内不消失为止.计算: (8) 标准剂重量(纯)所耗被校准液毫升数×标准剂毫克当量=0.154/V×0.06701注意事项滴定的速度:最初1-2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必须很慢地一滴一滴加入,只有在已加入的一滴褪色后,才能再加另一滴,并要充分摇匀.温度影响:温度要保持在80℃左右,否则反应不顺利.滴管:高锰酸钾与其它氧化剂一样不可与仪器的橡皮部分接触,因橡皮易受氧化作用而损坏,因此只能用带有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滴定.但不宜久放,因为这样会在玻璃上形成浅褐色的薄膜.七、0.01N/0.05N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定1.制备称取1.8613克(0.01N)或9.3065克(0.05N)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稀释至1升.2.标定a.标定方法:1.称取分析纯的锌料或锌粉1.6342克,加1:1盐酸20-30毫升,片刻后可完全溶解,用蒸馏水稀释至1升,即为0.05N锌基准液.2.移取此锌基准液25毫升于25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25毫升,用分析纯氨水中和至微碱性(约加1毫升)加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液5毫升,加铬黑T溶液5滴,用未知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来滴定,滴至溶液由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毫升数.计算:N锌基准液×V锌基准液V(EDTA) (9)染色过程中分析的常用助剂一、元明粉(Na2SO4)的分析法1.目的:元明粉的含量及杂质的分析2.准备工作:样品元明粉、漏斗、滤纸、容量瓶、1N盐酸溶液、10%氯化钡溶液、坩埚、0.1N硝酸银试液、400毫升烧杯、吸球、酚酞指示剂、0.1N烧碱溶液.3.操作精确称取试品5克,溶于200毫升水中,用干漏斗及干滤纸滤入500毫升容量瓶中除去不溶性杂质,加水至刻度线,摇匀.用移液管移取50毫升配好的溶液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200毫升及1N盐酸溶液15毫升使微呈酸性,加热至沸.用移液管加入8毫升10%氯化钡溶液随加随搅,使与硫酸钠起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钡,用表面皿盖好,在热处放置至少2小时,使作用完全,用无灰滤纸过滤,收集硫酸钡沉淀物用少量温水对沉淀物冲洗,直至滤液中不呈氯离子Cl- 的反应为止(用硝酸银试液检验,如无混浊现象的白色氯化钡(AgCl)产生,即表明硫酸钡的过滤物中已无氯离子的存在)将沉淀硫酸钡及滤纸移置坩埚内,灼烧至恒重,干燥后称其重量即可求得硫酸钠的含量.计算:Na2SO4重量×(142/233.4)试品重量×(50/500)4.元明粉往往含有硫酸、铁盐、氯化物、硫酸镁等杂质.a.硫酸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试品滤液50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10)中,加水100毫升及酚酞指示剂数滴,用0.1N烧碱溶液来滴定,滴至@=================@###page###@=================@ 试品溶液呈现粉红色为止.计算:N(NaOH)×V(NaOH)×(98.08/2000)试品重量×(50/500)b.铁盐试验:与烧碱分析相同c.氯化物试验:与烧碱分析相同d.硫酸镁测定:同测水的总硬度(即EDTA法).二、碳酸钠(Na2CO3)的分析1.目的:碳酸钠的含量及成份分析2.准备工作:样品碳酸钠、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酚酞指示剂、0.盐酸溶液、甲基橙指示剂、500毫升容量瓶、500毫升锥形瓶、吸球.3.操作称取试品2克,以蒸馏水(煮沸过)溶解,并稀释500毫升称取50毫升配好的溶液置于500毫升锥形瓶加蒸馏水100毫升及酚酞指示剂数滴,速即以0.1N盐酸溶液滴至粉红色消失,这是第一终点,所耗用0.1N盐酸毫升数读为V数.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续用0.1N盐酸溶液滴至微红色,这是第二终点,所耗用0.1N盐酸溶液毫升数为V′数.计算:a.在滴定过程中,V大于V′,即表示纯碱中含有烧碱:N(HCl)×(V+ V′)×(62/2000)试品重量×(50/500)N(HCl)×2V′×(106/2000)试品重量×(50/500)N(HCl)×(V-V′)×(40/1000)试品重量×(50/500)b.如V′大于V的话,表示纯碱中含有小苏打N(HCl)×2V×(106/2000)试品重量×(50/500)N(HCl)×(V′-V)×(84.01/1000)试品重量×(50/500)三、醋酸(CH3COOH)的分析1.目的:醋酸的含量及杂质的分析.2.准备工作:试品醋酸、酚酞指示剂、0.1N氢氧化钠溶液、500毫升容量瓶、500毫升锥形瓶、吸球、10%氯化钡溶液、0.1硝酸银溶液、蒸发皿、坩埚。
常用溶液配方-例如,TAE TBE等

玻璃器皿的洗涤(一)、浸泡新瓶使用前应先用自来水简单刷洗,然后用稀盐酸溶液(5%)浸泡过夜;培养后的玻璃器皿用后要立即浸入清水中;注意:让水能完全进入瓶皿中,不应留有气泡。
(二)、刷洗浸泡后的玻璃器皿用毛刷沾洗涤剂洗涤(宜选用软毛刷和优质的洗涤剂,如高级洗衣粉或洗洁精),绝对不能使用含沙粒的去污粉!洗刷时特别注意洗刷瓶角部位。
(三)、浸泡器皿要充满清洁液,勿留气泡。
浸泡时间不应少于6小时;一般应浸泡过夜。
清洗液配方:【强液】重铬酸钾63g浓硫酸1000ml蒸馏水200L【次强液】重铬酸钾120g 浓硫酸200ml蒸馏水1000ml【弱液】重铬酸钾100g 浓硫酸100ml蒸馏水100ml矽酸钠洗液;使用比较安全,可以代替清洗液,但价格较贵。
先配制成100Χ贮存液:矽酸钾80g,偏磷酸钠9g,加热溶解在1000ml蒸馏水中。
使用时,用蒸馏水100倍稀释。
(四)、冲洗刷洗和浸酸后都必须用水充分冲洗,使之不留任何残迹。
冲洗宜用洗涤装置,以保证冲洗效果,如用手工操作,每瓶都得用水灌满,倒掉,重复十次以上,最后再用蒸馏水漂洗2~3次,凉干备用。
5×TBE的配方:54gTris,27.5g硼酸,20ml0.5MEDTA,加蒸馏水至1000ml,用时稀释10倍即成0.5×TBETE(PH值8.0):1mol/lTris.Hcl(PH值8.0)5ml,0.5mol/lEDTA(PH值8.0)1ml,定容至500ml50×TAE:242gTris碱,57.1ml冰乙酸,100ml0.5mol/LEDTA(pH8.0),补足1L。
10×TAE:48.4gTris碱,11.42ml冰乙酸,20ml0.5mol/LEDTA(pH8.0),补足1L。
TE缓冲液:10mmo/LTris·Cl(pH8.0),1mmol/LEDTA(pH8.0)。
高压灭菌后储存于4℃冰箱中。
100xTE缓冲液:1mo/LTris·Cl(pH8.0)60.6g,100mmol/LEDTA(pH8.0)18.6g。
溶液配方

LB 液体培养基:Bacto-蛋白胨2g;酵母提取物1g;NaCl 2g;加ddH2O 定容至200mL。
SOB 培养基:Bacto-蛋白胨4g;酵母粉1g;NaCl 0.117g;KCl 0.373g;MgCl2•6H2O 0.406g;MgSO4•7H2O 0.493g;加ddH2O 定容至200mL。
MS 微量(1000×):MnSO4•4H2O 22.3g;ZnSO4•7H2O 8.6g;H3BO3 6.2g;KI 0.83g;NaMoO4•2H2O0.25g;CuSO4•5H2O 0.025g;CoCl2•6H2O 0.025g;用ddH2O 定容至1L。
DNA 提取buffer:1M Tris-HCl pH 8.0 200ml/L;0.5 EDTA pH 8.0 50ml/L;10% SDS 50ml/L;5MNaCl 50ml/L;ddH2O 650ml/L。
MS 维生素(100×):甘氨酸100mg;盐酸硫胺素B1 20mg;盐酸吡哆素B6 25mg;烟酸25mg;肌醇5g;用ddH2O 定容500mL。
B5 大量(10×):KNO3 25g ;NH4NO3 16.5g ;NaH2PO4•H2O 1.50g ;(NH4)2SO4 1.34g ;CaCl2•2H2O 1.5g;用ddH2O 定容至1L。
B5 微量(1000×):MnSO4•H2O 10g;ZnSO4•7H2O 2g;H3BO3 3g;KI 0.75g;NaMoO4•2H2O0.25g;CuSO4•5H2O 0.025g;CoCl2•6H2O 0.025g;用ddH2O 定容至1L。
B5 维生素(100×):盐酸硫胺素B1 400mg;盐酸吡哆素B6 50mg;烟酸500mg;肌醇5g;用ddH2O定容至500mL。
营养液配方:20×B5 大量50mL;1000×B5 微量1mL;200×铁盐5mL;浓盐酸1mL;用ddH2O定容至3L。
常用溶液的配制

常用溶液的配制一、常规溶液(一)1/15mol/L PBS(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甲液:1/15mol/L Na2HPO4溶液Na2HPO49.465g蒸馏水加至1000ml乙液:l/15mol/L KH2PO4溶液KH2P049.07g蒸馏水加至1000m1分装在棕色瓶内,于4℃冰箱中保存,用时甲、乙两液各按不同比例混合,即可得所需pH的缓冲液,见下表:pH 甲液ml 乙液mI pH 甲液ml 乙液mI5.29 5.595.916.24 6.47 6.64 2.55.010.020.030.040.097.595.090.080.070.060.06.816.987.177.387.738.0450.060.070.080.090.095.050.040.030.020.010.05.0(二)0.3%台盼兰染液称取台盼兰(Trypan blue)粉0.3克,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加热使之完全溶解,用滤纸过滤除渣,装入瓶内室温保存。
(三)0.5%酚红指示剂酚红0.5g0.1N(0.4%)NaOH 15ml双蒸水85ml将0.5克酚红置研钵中,缓漫滴加0.1NNaOH溶液边加边磨,并不断吸出已溶解的酚红液,直至全部溶解,然后加入85ml双蒸水,颜色为深红,经粗滤纸过滤后使用,室温保存。
(四)5.6%NaHCO3溶液称NaHCO35.6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室温保存即可(如需要也可10磅15分钟高压灭菌,4℃冰箱保存)(五)10μg/ml秋水仙素秋水仙素lOmg生理盐水100ml装入茶色瓶中,为贮备液,4℃冰箱中保存。
甩时取贮备液1ml加生理盐水9ml即可。
(六)0.4%KCl-0.4%柠檬酸钠低渗液将0.4%KCl和0.4%柠檬酸钠两液等量混合即可,室温保存。
(七)2%柠檬酸钠称取柠檬酸钠2克,加100ml双蒸水即可,室温保存。
(八)0.2%次甲基兰染液称次甲基兰(Methylene blue)0.2克,加蒸馏水100ml,室温保存。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整理版)

生物实验常用溶液的配制一、DNA电泳相关:1、DNA电泳缓冲液:(1)Tris-乙酸(TAE)缓冲液:TAE较为常用,且价格低,但其缓冲能力较弱。
所以TAE电泳需要蠕动泵使两极贮液槽进行液体循环,而且TAE需要经常更新;且要加入EDTA,目的在于鳌合二价离子,抑制DNase,以保护DNA。
① TAE使用液:1×:40mmol/L Tris-乙酸1mmol/L EDTA② TAE贮存液(每L):50×:242g Tris碱57.1ml 冰乙酸100ml 0.5mol/L EDTA(pH8.0)(2)Tris-硼酸(TBE)缓冲液:① TBE使用液:0.5×:0.045mol/L Tris-硼酸1mmol/L EDTA② TBE贮存液(每L):5×:54g Tris碱27.5ml 硼酸20ml 0.5mol/L EDTA(pH8.0)(3)Tris-磷酸(TPE)缓冲液:① TPE使用液:1×:90mmol/L Tris-磷酸2mmol/L EDTA② TPE贮存液(每L):10×:108g Tris碱15.5ml 85%磷酸40ml 0.5mol/L EDTA(pH8.0)2、1%(线性DNA分子大小为400-6000)琼脂糖凝胶DNA电泳操作过程:①制胶:按要求取1g琼脂糖加入1×TAE(或0.5×TAE)电泳缓冲液100ml,置于三角瓶中,在沸水浴或微波炉中加热至琼脂糖溶解(一般中低火温,3-5min即可);②溶液冷却至60℃,加入EB至0.5μg/ml(2-3ml即可),充分混匀;③迅速倒入备好的胶模中;④凝胶完全凝固后,小心移去梳子和封口胶带,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⑤加入能没过胶面1mm深的电泳缓冲液(TAE);⑥DNA样品与加样缓冲液(溴酚蓝)混合后,用微量移液吸头加样;⑦盖上电泳槽并通电,使DNA向正极移动(黑极→红极),1-5V/cm(80V电压左右)进行电泳(30min 左右);⑧电泳完毕,切断电源,取出凝胶于紫外投射光源下观察并拍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一免疫细胞化学常用试剂介绍一、固定剂大多数神经激素、肽类物质为水溶性,在用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之前,常需固定。
但肽类和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因而对不同的固定方法或固定剂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某些固定剂甚至可同时破坏和/或保护同一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簇。
因此,在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之前,很有必要了解所要研究的物质(蛋白质或肽类)的化学性质,并根据需要来选择适宜的固定剂(或固定方法)以及改进固定条件。
目前,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固定剂仍为醛类固定剂,其中以甲醛类和戊二醛最为常用。
在此,简要介绍几种目前较为常用和推荐的固定剂,以供读者选用。
1.4%多聚甲醛-0.1mol/L磷酸缓冲液(pH7.3)试剂:多聚甲醛40g0.1mol/L磷酸缓冲液至1000ml配制方法:称取40g多聚甲醛,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0~800ml 0.1mol/L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以下简称PB),加热至60℃左右,持续搅拌(或磁力搅拌)使粉末完全溶解,通常需滴加少许1n NaOH才能使溶液清亮,最后补足0.1mol/L的PB于1000ml,充分混匀。
该固定剂较适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最好是动物经灌注固定取材后,继续浸泡固定2~24h。
另外,该固定剂较为温和,适于组织标本的较长期保存。
2.4%多聚甲醛-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试剂:A液:多聚甲醛40g蒸馏水400mlB液:Na2HPO4·2H2O16.88g蒸馏水300mlC液:NaOH 3.86g蒸馏水200m配制方法:A液最好在500ml的三角烧瓶中配制(方法同前),至多聚甲醛完全溶解后冷却待用。
注意,在溶解多聚甲醛时,要尽量避免吸入气体或溅入眼内。
B液和C液配制好后,将B液倒入C液中,混合后再加入A液,以1n NaOH或1N HCl 将pH调至7.2~7.4,最后,补充蒸馏水至1000ml充分混合,4℃冰箱保存备用。
该固定剂适于光镜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用于免疫电镜时,最好加入少量新鲜配制的戊二醛,使其终浓度为0.5%~1%。
该固定剂较温和,适于组织的长期保存。
组织标本于该固定液中,4℃冰箱保存数月仍可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3.Bouin’s液及改良Bouin’s液试剂:饱和苦味酸40%甲醛250ml冰醋酸50ml配制方法:先将饱苦味酸过滤,加入甲醛(有沉淀者禁用),最后加入冰醋酸,混合后存于4℃冰箱中备用。
冰醋酸最好在临用前加入。
改良Bouin’s液即不加冰醋酸。
该固定液为组织学、病理学常用固定剂这一,对组织的穿透力较强,固定较好,结构完整。
但因偏酸(pH为3~3.5),对抗原有一定损害,且组织收缩较明显,故不适于组织标本的长期保存。
此外,操作时,应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
4.Zamboni’s(Stefanini’s)液试剂:多聚甲醛20g饱和苦味酸 150mlKarasson-Schwlt’s PB至1000ml配制方法:称取多聚甲醛20g,加入饱和苦味酸150ml,加热至60℃左右,持续搅拌使充分溶解、过滤、冷却后,加Karasson-Schwlt’s PB至1000ml充分混合(Karasson –Schwlt’s磷酸缓冲液的配制配制方法见后)。
该固定液适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对超微结构的保存较纯甲醛为优,也适于光镜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为实验室常用固定剂之一。
我们在应用中,常采用2.5%的多聚甲醛和30%的饱和苦味酸,以增加其对组织的穿透力和固定效果,保存更多的组织抗原。
固定时间为6~18h。
5.PLP液PLP液即过碘酸盐-赖氨酸-多聚甲醛固定液(Periodate-Lysine-paraform-alde-hyde fixative)试剂:过碘酸钠赖氨酸盐酸盐(或盐酸赖氨酸):多聚甲醛蒸馏水配制方法:(1)贮存液A(0.1mol/L赖氨酸-0.5mol/l Na3PO4,pH7.4):称取赖氨酸盐酸盐1.827g溶于50ml 蒸馏水中,得0.2mol/L的赖氨酸盐酸盐溶液,然后加入Na2HPO4至0.1mol/L,将pH调至7.4,补足0.1mol/L的PB至100ml,使赖氨酸浓度也为0.1mol/L,4℃冰箱保存,最好两周内使用。
此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00mOs mmol/L/kg。
(2)贮存液B(8%多聚甲醛溶液):称8g多聚甲醛加入100ml蒸馏水中,配成8%多聚甲醛液(方法见前)。
过滤后4℃冰箱保存。
(3)临用前,以3份A液与1份B液混合,再加入结晶过碘酸钠(NaIO4),使NaIO4终浓度为2%。
由于AB两液混合,pH从约7.5降至6.2,故固定时不需再调pH值。
固定时间为6~18h。
该固定剂较适于富含糖类的组织,对超微结构及许多抗原的抗原性保存较好。
其机制是借助于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的糖类形成醛基,通过赖氨酸的双价氨基与醛基结合,从而与糖形成交联。
由于组织抗原绝大多数都是由蛋白质和糖两部分构成,抗原决定簇位于蛋白部分,故该固定剂有选择性地使糖类固定,这样既稳定了抗原,又不影响其在组织中的位置关系。
Mclean和Nakane等认为,最佳的混合是:含0.01mol/L的过碘酸盐、0.075mol/L的赖氨酸、2%的多聚甲醛及0.037mol/L的磷酸缓冲液。
6.Karnovsky’s液(pH7.3)试剂:多聚甲醛30g25%戊二醛80ml0.1mol/L PB 至1000ml配制方法:先将多聚甲醛溶于0.1mol/L PB中,再加入戊二醛,最后加0.1mol/L的PB至1000ml,混匀。
该固定剂适于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用该固定液在4℃短时固定,比在较低浓度的戊二醛中长时间固定能更好地保存组织的抗原性和细微结构。
固定时最好先灌注固定,接着浸泡固定10~30min,用缓冲液漂洗后即可树酯包埋或经蔗糖溶液后用于恒冷切片。
7.0.4% 对苯醌(Parabenzoquinone)试剂:对苯醌 4.0g0.01mol/L PBS 1 000ml配制方法:称取4.0g对苯溶于1000ml 0.01mol/L的PBS即可。
对苯醌对抗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对超微结构的保存有一定影响,故常与醛类固定剂混合使用。
一般要求临用前配制,且避免加热助溶,因加热或放置时间过长,固定液变为棕色至褐色,会使组织标本背景增加,影响观察。
此外,对苯醌有剧毒,使用时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
8.PFG液(Parabenzoquinone-Formaldehyde-Glutaraldehyde fixative, PFG)试剂:对苯醌20g多聚甲醛15g25%戊二醛40ml0.1mol/L二甲酸钠缓冲液至1000ml配制方法:先以500ml左右的二甲酸钠缓冲液溶解对苯醌及多聚甲醛,然后加入戊二醛,最后加入二甲酸钠缓冲液至1000ml充分混合。
对苯醌与戊二醛及甲醛联合应用,即可阻止醛基对抗原的损害,又不影响超微结构的保存,故适于多种类抗原的免疫细胞化学,尤其是免疫电镜的研究。
9.碳二亚酰胺-戊二醛(ECD-G)液试剂:0.05mol/L PB 500ml0.01mol/L PBS 500mlTris 约14g浓HCl 少许ECD 10g25%戊二醛 3.5ml配制方法:先以约500ml的PB与相同体积的PBS混合,加入Tris(使其终浓度为1.4%)溶解,以浓HCl调pH至7.0,再将事先称取好的ECD和戊二醛加入混合液,振摇后计时,用pH计检测,约2~3min时,pH降至6.6,再以1N的NaOH在4min内调pH至7.0,此时,将该混合固定液加入盛有细胞(经PBS漂洗过)的器皿中,在23℃固定7min后,以PBS洗去固定液,即可进一步处理。
ECD即乙基-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pyl)-carboi-imide hydrochloride],简称乙基-CDI,常用于多肽类激素的固定,对酶等蛋白质的固定也有良好效果。
ECD 单独应用时,边缘固定效应重,但与戊二醛、Tris及PB联合应用,效果明显改善,细胞质仍可渗透,利用细胞中抗原的定位,超微结构保存较好。
目前认为是一种用于培养细胞电镜水平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的很好的固定剂。
10.四氧化锇(锇酸Osmic Acid, OsO4)配制:将洗净装有OsO4的安瓿中加热后,迅速投入装有溶剂的棕色瓶中,使安瓿遇冷自破。
也可用钻石刀在安瓿上划痕,洗净后再放入瓶中,盖好瓶塞,用力撞击安瓿,待其破后加溶剂稀释。
为保证充分溶解,应在用前几天配制。
(1)2% OsO4水溶解:取OsO41g溶于重蒸水中。
此液常作为储备液,于冰箱中密封保存。
(2)1% OsO4-PB:试剂:A、2.26% NaH2PO4·2H2O 4.15mlB2.52% 8.5mlC、5.4% 葡萄糖5mlD、OsO4 0.5g配制方法:先分别配好A、B、C三种液体,取A液41.5ml与B液8.5ml混合,将pH调至7.3~7.4,取A-B混合液45ml再与5ml C液混合即为0.12mol/L PBG。
(3)1% OsO4/0.1mol/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7.2~7.4):试剂:2% OsO4水溶液10ml0.2mol/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pH7.2~7.4)10ml配制方法:取2%OsO4储备液10ml与等量0.2mol/L、pH7.2~7.4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充分混合即可。
OsO4是电镜研究所必需的试剂,常用于后固定。
尽管OsO4主要为脂类固定剂,但也可与肽类及蛋白质起作用,形成肽-蛋白质或肽-脂交联。
过氧化物酶的反应产物经OsO4处理后,电子密度增高,适于电镜研究。
但由于OsO4的反应产物对光及电子有较明显的吸收能力,因此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前常需去除,去锇在光镜水平常用1%的高锰酸钾,在电镜水平则常用H2O2来处理。
以上介绍了目前免疫细胞化学中常用的一些固定液。
关于固定液种类还很多,如70%~90%的酒精、丙酮、醋酸酒精(含0.1%~1%醋酸的70%~90%的酒精等),这些溶液都能促使蛋白质凝固。
它们最初只是光学显微镜通用的固定液,但在免疫细胞化学上用其它方法不成功时,也可试用。
总之,掌握一个原则,免疫细胞化学中,含重金属的固定液禁用(但Zenker-Formalin可进行短时的固定)。
目前多数认为,对生物标本较好的固定措施是:用4℃的Karnovsky’s液灌注固定10~30min后,接着在pH7.3、0.1mol/L的二甲胂酸钠缓冲液中漂洗过液,这种短时冷固定处理,有助于超微结构和许多肽类抗原的保存。
对其它较难保存的抗原可尝试PFG、PLP及Zamboni’s液等混合固定液。
二、缓冲液免疫细胞化学中应用的缓冲液种类较多,即使是同种缓冲液,其浓度、pH、离子强度等也常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