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3篇)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探究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分析探究教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方法,以期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方法,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二、探究教学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注重过程:探究教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灵活多样:探究教学的教学方法多样,包括实验、观察、讨论、分析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实践性强:探究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食盐、糖等物质的溶解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定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速率快,有的化学反应速率慢?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寻找答案。

3. 实验探究,提高实践能力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探究教学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良好 氛 围
行信 息的处理 , 导致半途 而废 。再加上 高考仍 然是我 国 目前选拔人才 的主要途径 , 因此大部分学 生学习化学是 为了应付高考 , 多数学生对研究 性学 习的价值 取 向理解 不深 刻 , 为升学考试而学 习的现象还很 严重 。这必将使 很多学生 的学 习动力只是停 留在较低层 次上 , 缺乏开展 研究性学 习的兴趣及研 究性学 习的内驱力 。 ( 全 社会 支持教 育、 四) 支持 学生参 与社会 实践 的氛
育 的 愿 望 和动 力 。 ( ) 生 对研 究性 学 习积 极 性不 高 三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 两年 化 学 中 考 试 题 中 的 知 识 运 用 、 验 设 计 题 , 实
如何识别 资料 的价 值 , 何对 现 有 资料 进行 分 析与 综 如 合, 对于学生来 说都存 在不 同程度 的 困难 。此时 , 师 教
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分析说 明和设 计实验 ; 收集 在 了最 新 化学 科 学 与 社 会 发展 的 报 道 后 , 少 学 生 无 法 进 不
生 的学习过程 , 既要 敢放 ( 让学 生 自主学习 ) 还要会 收 , ( 对学习过程 的全 面把握 ) 要充 分利 用激励 机制 , 于 , 善 运用表扬的工具对学生分析 问题 、 思考 问题 、 解决 问题、 表达 能力 、 思想觉 悟等 多方面进行 及时评 价 , 要努力探 索一种重过程 、 兼顾结果 的多元 化、 激励性 、 民主、 开放、 动态的评价方式 。研 究性 学习评 价既要 考虑学 生参 与 活动 、 成研究性 学 习 目标 的一般 情况 , 达 又要 关注学 生 在某一些方 面的特别收获 , 顾及 学生 的个别 差异。要使 认真参加研究性学 习活动的学生普 遍获得成功 的体 验 , 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 ( ) 养全 社会 支 持教 育 、 持 开 展 研 究 性 学 习 的 三 培 支

面对高考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面对高考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钱秋萍2002年5月摘要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首先应审视现今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认清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把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然后梳理与之有关的学习理论。

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给研究性学习以重要的启迪,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找到了理论依据。

又通过对高中学生认知与人格发展特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确定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评价和学习模式。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

在教学中首先依据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探索适合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并以此指导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

论文的主要见解:1、研究性学习是中外教育改革的融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2、研究性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符合人类学习的规律和高中学生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的特点的。

它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3、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内容丰富,它涵盖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目标、内容的选择原则、评价等各个方面,这是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依据。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及其转化的自然科学。

在化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课题和操作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学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教学、创新精神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research-based learning, we should first look closely a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 appearing in present classes, get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education rai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grasp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Only by doing that can we make clear the related study theory. It’s not difficult for us to find that modern study theories all have enlightened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us, we can find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research-based learning. Besides, we can also probe into research-based learn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y analyzing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then we can decide the purpose, content, evaluation and study pattern of research- based learning in high schools.Based on the above theoretical study, we can do some practical research on chemist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s by combining the research practices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eaching, we can first give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 over-al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ve strategies for research-based learning done in basic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urses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eory.After the topic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has been decided, we can find the appropriate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it in classroom chemistry teaching and instruct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based chemistry learning activities in high schoo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students’ chemistry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addition, we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irit of unity and coop eration, activate the ability to probe and be creativ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Main ideas of the Essay:1.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s not only a harmonious combination of the education refor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a trend in developing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2. Research-based learning theory is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y theory in structuralism, students being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ir own learning, processing the information in solving problems and humanism. Thus,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human learning principles,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cogn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instruction for deepe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opell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ward.3. Research-based learning has a rich content, covering the definition and purpose of study; choosing the principles of the content; evaluation, etc.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oing subject research-based activities.4. Chemistry is a kind of natural science based on experiments, and it studies substances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s. If we can choose appropriate topics and methods of operation,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chemistry teaching can improve high school stud ents’ study ability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personality effectively.key words:research-based learning; chemistry teaching; creativity目录前言------------------------------------------------------------------------------------------ 1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 21、中美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本研究的价值与目标---------------------------------------------------------- 5 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6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渊源二、在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1、高中学生的特点分析2、现代学习理论的应用(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征(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3)、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原则(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5)、研究性学习的模式(6)、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比较第四章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91、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2、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设计(1)、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2)、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估(1)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估内容(2)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估方法第五章有待解决的问题--------------------------------------------------------- 28附件-------------------------------------------------------------------------------------- 29参考文献-------------------------------------------------------------------------------- 49 致谢------------------------------------------------------------------------------------- 50前言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也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路径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也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路径
研究性学习 , 就是 学生 在一 定 的情境 下发 现 问题 、 择课 题 、 计方案 , 选 设 通过 主体 性 的探
学也责无旁贷 。结合 当前化学 教育现状 和我
校若 干 年 来 的 教 学 实 践 , 者 以 为 , 放 笔 开
式—— “ 出去” 沉下去 ” 钻进去 ” 走 “ “ —— 的研
索 , 养成 自主探究 、 断创 不 新 的意识 和 习惯 , 养创 造能 力 , 培 增长 知识 , 积 累和丰 富直接经验 的活动过 程 。化 学课程 内容 趋 向于社 会化 、 多样化 、 活化 , 多地 生 更
线, 到生产 的第 一线 , 到社会 的第一线 , 有 对 关课 题 作 长 期 跟 踪 , 深 入 调 查 , 深 层 作 作
研究。
比如 , 高中化 学必 修 1模 块 中的 物质 提 纯实验 , 堂上 , 课 在学 习 了书本 上的几种 常用 方法之后 , 教师提 出一 个 问题 : 我们饮用 的 自 来 水来 自于长 江 , 长江水 又 是如何 变 成 自来
关键词 : 研究性学习 课程 课题 模式
培养学生 的创 新意 识 和创造 能 力 , 索 探 创造性人才培 养 的模式 和 路径 , 是学 校教 育 的重大主题和理应肩负 的历史使命 。化 学教
代社会的文 明和 进步 , 对人 类应 对 当今 面临 的能源危 机 、 环境危 机 、 资源危 机和粮食危 机 等一系列重大挑 战提供 了可能的途径 。所谓
技、 消防大队等二 十处社会实 践基地 、 企事 业 单位建立 了广 泛 而长久 的联 系 , 为研究 性 学 习走 向生活 、 向实践 , 走 而非走 向书 本 、 向 走 书斋奠定了 良好 的研究 背景 , 为广泛 深 入 也 开展研 究性学 习打下 了 良好 的社会基 础 。每 次研究性 学 习活动 结束 后 , 生递 交 的调查 学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

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化学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新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些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或者化学探究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3. 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科学项目设计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观测、分析、总结,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性学习能够深入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究项目,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乐趣和探索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观察和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和实验探究,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问 题 、独 立 思 考 ;随 后 ,学 生 把 自 己 的 思 考 结 果 与 组 内 的 成 员 交 流 得 出 结 果 ,每 个 小 组 交 给 全 班 一 份
教 学形 式 。探究 式教 学特 别重 视开 发 学生 的智 力 ,
发 展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培 养 自学 能 力 ,力 图 通 过
以 学 生 周 围世 界 和 生 活 实 际 为 参 照 对 象 ,为 学 生 提 供 充 分 自由 表 达 、质 疑 、探 究 、讨 论 问 题 的 机 会 , 让 学 生 通 过 个 人 、小 组 、集 体 等 多 种 解 难 释 疑 尝 试 活 动 .将 自己所 学 知 识 应 用 于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一 种
份进 人 探 究 式 课 堂 。
之 间可互 派成员交 流 、提 出质疑 ,教师 巡视并进 行
适 当 指 和指 导 。对 教 材 重 点 、难 点 和 关 键 之 处 加 以 点 拨 ,
÷ 工
1 , i ;
研 究 性 学 习 要 在 教 师 的精 心 指 导 下 有 目 的 、有 计 划 地 进 行 ,要 让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以 轻 松 愉 快 的 心 情 去 认 识 与 人 类 息 息 相 关 的 化 学 ,积 极 探 索
化 学 变 化 的 奥 秘 ,形 成 持 续 的 化 学 学 习 兴 趣 ,增 强
“ 堂教学 ”有机结 合 ,使 之成为课堂教学 的延 伸和 课
深 化 ,从 中培 养 和 提 高 学 生 的 科 学 素 养 ,让 不 同 水 平 的学 生 都 能 在 原 有 基 础 上 得 到 良好 的发 展 。
( ) 研 究 性 学 习 的基 本 内涵 一 研 究 性 学 习 是 以探 究 为 基 本 特 征 的 一 种 教 学 活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参与科学实验、设计实践等活动,主动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学习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以下是研究性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的几个方面。

1. 提供实验课程: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课程,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和发现。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归纳,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 开展项目研究:化学课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的项目研究,例如研究某种材料的合成方法、催化剂的活性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课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工作。

3. 引导科学探究:化学课堂可以通过给出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或观察任务,让学生自行思考并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感受化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4. 引入科学研究工具:现代化学科研中有许多科学研究工具可以辅助实验和分析,如光谱仪、色谱柱等。

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引入一些教学设备和科研工具,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科技的应用。

5. 探索真实问题:化学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问题或现实中的化学现象。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或者研究环境污染对水质的影响等。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总结和分享研究结果。

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伦理意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化学综合实践报告高中生(2篇)

化学综合实践报告高中生(2篇)

第1篇一、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化学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实践目的1. 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三、实践内容1. 实验室参观首先,我们参观了学校化学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仪器。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对实验室的布局、仪器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化学实验操作(1)实验名称: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掌握滴定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① 准备一定浓度的酸溶液和碱溶液;② 使用滴定管,分别向酸溶液和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③ 通过滴定操作,使酸溶液和碱溶液达到中和反应;④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体积,计算中和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2)实验名称: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实验目的: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

实验步骤:① 准备金属片、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防锈漆等实验材料;② 将金属片分别浸泡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金属片的腐蚀情况;③ 对金属片进行涂覆防锈漆,观察防锈效果;④ 分析金属腐蚀的原因,探讨金属防护的方法。

3. 化学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组织了一场化学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热爱。

四、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衢州化学网:竹叶青摘要:筛选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探索其操作模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化学教学,创新精神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人类的知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有言语信息及智慧技能(主要通过书本知识又称显性知识习得),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这三者主要通过实践活动又称默会知识悟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应围绕着这五个部分,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在显性知识的学习中有较高的效率,但在默会知识的学习中效率较低.而默会知识的学习正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现阶段如何在显性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提倡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旧的学习方式以平衡两类知识的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以实践探索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上海市教委主任张伟江在《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上海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一文中则提到:研究性学习是以"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和项目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体验和经验为基本内容,以教师指导,按小组或个人自主开展学习为基本形式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方式因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全员参与,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等特征,与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相适应,因而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在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第一要平衡五类知识的学习.第二要处理好化学主干知识与学生兴趣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其次要注意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差异,主要表现为各个环节师生作用的发挥.在低年级或在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初,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独立研究的比例少些;在高年级或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减少教师的指导,增加学生独立研究的比例,这样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基于上述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及教学目标,首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筛选出高中化学基础型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典型课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了整体设计.(1)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开始之初主要以小实验,小文献,小调查为突破口,在课堂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探究基础,可以选取探究过程的某一环节进行重点突破.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初步学会收集和分析资料,养成多角度研究和探索问题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内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问题的切入口一定要小,质疑与讨论一定要充分深入.这类课题中实验验证模式有:高一第一章小结---漫谈二氧化碳,氯气与金属反应的实验改进,氯水中漂白成分的探索,氯气与氯化氢溶解性的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二氧化硫和酸雨(调查研究和实验验证),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生活中的铝,铁及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等.文献调查模式有:燃料的充分利用,元素周期律及其发现史等.调查研究模式有:生活与能源,上海的硫酸工业等.随着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实验探索与单元认知结构建构方法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应不断引入,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要求更高.如碱金属单元,可以划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这一单元相应实验的探索,然后利用一定课时,让学生讨论,归纳,形成单元知识的认知网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教师除了选择有关课题在课内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外,应积极帮助学生捕捉思维的灵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抓住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的问题,安排一定的课内外时间及时展开研究,充分体现开放性,主体性特点.(2)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模式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课题------设计-------方案的评价------- 实施------结果的评价背景准备步骤讨论交流执行记录综合各种学习理论及它们的学习模式,根据研究性学习及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各种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模式更有利于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验验证模式实验验证模式主要利用各种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网络对问题进行假设,通过科学实验(或逻辑推理)来获得实验现象及数据,并进行验证(或论证),得出相应结论,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网络.它更适合理科特别是化学学科的课堂研究性学习.操作步骤为:否教师行为学生个体或小组活动学生集体讨论活动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操作模式实验验证第二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的区别在于问题的来源,第一种模式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观察与思考,第二种模式的问题则来源于学生对社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等实践活动的观察与思考.有的问题比较明确,有的问题比较模糊,通过集体讨论共同提出问题.其中表征问题即审题,首先应明确问题的条件,识别问题的类型,区分出问题中有关与无关信息.在各自对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每个人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及原有认知结构的提取,在终点目标的指引下,综合问题的已知条件,选择合理的步骤,方法和策略,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假设,提交集体讨论.在对方案的评价与讨论中,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就会更加深入,思维的火花也会不断的闪现,创造的激情也会不断喷发.经过实验验证或逻辑推理,大家认同则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新旧知识,各种技能及情感体验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逐步形成相应的研究态度,养成良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习惯,为下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经过验证被大家否决的方案则继续收集资料,通过思考与分析提出新方案.然后重复上述几个步骤,直至得出结论.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的开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是一个咨询者,一个合作伙伴,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的研究活动,更不能代替他们做研究,因为学生才是研究活动真正的主人. [NextPage] 在化学基础型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上各个步骤不一定全部具备,在自主探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探究的基础及本次研究的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作适当的选择和调整,可以简化有些环节,确保主要目标的顺利完成.在研究性活动开展初期,教师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某些步骤的专题研究活动,让学生及时掌握各步骤的研究方法,为今后全过程研究打好基础.案例:氯化氢和氯气的溶解性比较研究物质有许多方法,模型方法,还有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在化学学习中一般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的步骤一般为:体验或观察情境---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并进行讨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课堂中进行研究,我们一般把重点放在方案设计与讨论这一环节.今天我们将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并比较氯化氢和氯气的溶解性.(点明研究目标) 实验演示:分别将集满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共同讨论分析实验原理:氯化氢和氯气的溶解性差异---引起试管内外气压差的差异---导致压入水的速度和水量的差异---根据水的速度和水量大小,定性描述或比较两者的溶解性的差异.(设置情境,引起认知冲突) 桌上提供了少量仪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仪器或材料),大家以小组形式,相互合作,根据溶解性实验的原理和对比实验的要求,尽可能多的设计方案,并讨论如何控制好实验的关键点.请小组长组织好探究活动并作好分工.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更多,哪个组的方案更有创意,哪个组的表达能力更强.(提出并表征问题)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并递交集体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讨论与评价.学生的方案有:(分别在容器中收集氯气和氯化氢进行对比实验)(1)简易的喷泉实验(2)定量实验(控制水量和实验时间,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3)直接对比(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4)仪器变形实验(滴管内预先吸满等量的水)选择1—2个简易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讨论归纳:1,上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创新的思路: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如简易的喷泉实验等).如何把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如针筒实验等).如果不采用水的流速和量来观察,能否采用其他的方式(如仪器的变形等)来观察现象.2,上述对比实验的关键.3,对比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的方法.(归纳提炼观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有助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案例的设计与体会:由于高一年级新生这方面的训练还刚刚起步,所以一开始设计时,我首先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情境,作为新知识的固着点,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关键和对比实验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能,调动他们的探索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与评价活动,原想学生因为有探索的基础,积极性容易被激发起来,学习过程就会更顺利和流畅.试讲后总感到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在学生还未进行探索活动的情况下就告知有关实验的关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所以第二次我并不急着讨论实验的关键,而是放手让学生设计与实验.在活动中学生遇到了问题,并加以思考,但又不很明确(即处于问悱状态),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关键的讨论,学生的思维更流畅,活跃,活动的开展也更为顺利,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背景的呈现---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方法的提炼这一主线展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设置情境,适当地用言语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好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提炼对比实验探究的方法,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的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参与方案的设计,讨论与评价,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增强合作意识与问题意识,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体验探究的乐趣.文献研究模式文献研究是通过搜集研究某些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操作步骤为:确立课题;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和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搜集和鉴别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调查研究模式调查研究是在开展比较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研究.一般用于注重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它的操作步骤为:确立课题;分析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计划(调查类型和方法,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制订调查表格,观察问卷,访谈提纲及编制测试题目;进行社会交际,开展具体调查;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对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些思考: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也就没有创新.研究性学习的问题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学生应具备解决问题原有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二是新而富有挑战性.新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回忆和提取,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心向(即态度).这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也可以由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加以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是教师的指导.教师除了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外,主要表现为适当的言语教学.它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打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形成新的独到的见解,从而全面,合理,科学地解决问题,顺利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但言语指导不能太多,要留有思考的问题空间,否则会限制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提取,局限他们思维的范围,抹杀学生的创造力.教师的指导还应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书目:1,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1.32,张伟江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上海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上海教育2001.143,章淳立高中研究型课程及其它的开发与实施上海教学研究2000.7-84,尹后庆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上海教育情报2000.2—35,廖大海略论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三个问题上海教育情报2000.2—36,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01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