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化肥的研究
化肥研究报告范文

化肥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肥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化肥滥用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如土壤污染、农产品残留等,这些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化肥研究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二、研究目的1.分析不同类型化肥的成分及作用机制,了解其在土壤中的行为特点;2.探讨化肥对土壤质量、植物生长和农产品品质的影响;3.研究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的方法;4.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建议,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化学分析、生物学观测和统计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不同类型化肥在土壤中的行为特点和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类型的化肥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常用化肥种类,它们分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和增加产量,但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和水环境污染。
磷肥对根系生长和营养吸收有积极影响,但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磷饱和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钾肥对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品质具有显著效果,但长期过量使用会对土壤矿质养分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化肥使用量和利用率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降低化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方法。
首先,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农产品残留,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其次,利用微生物技术促进土壤中化肥养分的转化和吸收,提高利用率。
最后,开展有机肥料的研究和推广,提供替代化肥的可行策略。
五、结论与建议1.不同类型化肥在土壤中的行为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应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2.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维护土壤生态平衡;3.利用微生物技术和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农产品质量;4.进一步开展化肥替代品的研究和推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于化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肥成分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铵态氮肥、硫酸根离子等化肥成分的检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物质(如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2.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三、实验材料1. 化肥样品: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
2. 试剂:氢氧化钙、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等。
3. 仪器:研钵、研杵、试管、滴管、烧杯等。
四、实验步骤1. 取少量化肥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
观察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 取少量化肥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
向其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3. 对其他化肥样品进行相同的实验步骤,以验证其成分。
五、实验现象1. 硫酸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
2. 氯化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无现象。
3. 碳酸氢铵:步骤1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步骤2中无现象。
六、实验结论1. 硫酸铵:含有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 氯化铵:含有铵根离子,不含硫酸根离子。
3. 碳酸氢铵:含有铵根离子,不含硫酸根离子。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铵态氮肥与显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刺激性气味产生。
此现象可用于鉴定铵态氮肥。
2.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此现象可用于鉴定硫酸根离子。
3. 本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成功鉴定了硫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的成分。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通风,避免氨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2. 实验操作要规范,防止试剂污染。
3. 实验结果需多次验证,确保准确性。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化肥成分的鉴定,使学生掌握了铵态氮肥、硫酸根离子等化肥成分的检验方法。
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化肥试验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学习化肥的鉴定方法。
3. 分析不同化肥的成分及对土壤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根据其成分和性质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化肥的鉴定,了解其成分及对土壤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钡、氢氧化钙、硝酸银、盐酸等。
2. 实验仪器:研钵、研杵、试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滴管、试管架、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鉴定铵态氮肥(1)取少量化肥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
(2)闻取混合物产生的气味,若产生刺激性气味,则说明该化肥为铵态氮肥。
2. 鉴定硫酸根离子(1)取少量化肥溶于水,制成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该化肥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3. 鉴定碳酸氢铵(1)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
(2)观察试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若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该化肥为碳酸氢铵。
4. 鉴定磷矿粉(1)观察化肥的颜色,若呈灰色,则说明该化肥为磷矿粉。
5. 鉴定氯化钾(1)取少量化肥溶于水,制成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3)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该化肥为氯化钾。
五、实验现象1. 鉴定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均产生刺激性气味。
2. 鉴定硫酸根离子:硫酸铵与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3. 鉴定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4. 鉴定磷矿粉:磷矿粉呈灰色固体。
5. 鉴定氯化钾:氯化钾与氯化钡溶液无明显反应。
六、实验结论1. 铵态氮肥: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
2. 硫酸根离子:硫酸铵。
3. 碳酸氢铵:碳酸氢铵。
4. 磷矿粉:磷矿粉。
5. 氯化钾:氯化钾。
七、实验讨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化肥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学会了化肥的鉴定方法。
2.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了解化肥的成分和性质,有助于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化学肥料教案5篇

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5篇化学肥料教案1 本课题分为两局部,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局部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详细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理解到科学开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理解科学开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局部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究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学惯用分析^p 、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展加工。
(2)学会自学,进步自己组织语言的才能。
(3)擅长用辩证的方法对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为进步人们生活程度、维护人体安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p ,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老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搜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老师适当补充)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2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含氮化合物。
化肥研究报告

化肥研究报告化肥研究报告化肥是一种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的肥料。
本次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对其优劣势进行评估。
一、化肥的分类化肥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体的肥料,如畜禽粪便、秸秆、植物残体等。
无机肥则是指人工合成的肥料,如硝酸铵、尿素、磷酸二铵等。
二、化肥的优势1. 有效提供养分:化肥中含有植物需要的氮、磷、钾等元素,能够迅速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2. 提高产量:适量使用化肥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3. 均衡配方: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的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化肥配方,保证作物各种元素的平衡摄取。
三、化肥的劣势1.病虫害易发:长期使用过量化肥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土壤酸化,从而导致病虫害易发。
2.地下水污染:化肥中的氮、磷等元素在施肥后容易被冲刷到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
3.土壤质量下降:过度依赖化肥会使土壤肥力下降,从而影响长期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四、化肥合理使用的建议1.科学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避免过量施肥。
2.有机无机肥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在使用上可以互补,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无机肥能提供迅速需要的养分。
3.循环利用:合理处理废弃的作物残渣、秸秆和畜禽粪便,通过堆肥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循环利用。
五、结论合理使用化肥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过度依赖化肥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种植者在农业生产中要科学施肥,选择适当的有机无机肥结合,并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并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化学化肥归纳总结

化学化肥归纳总结化学化肥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方法生产的肥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化学化肥的种类、作用机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
一、化学化肥的种类化学化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三大类。
其中,氮肥主要有尿素、铵肥和硝酸铵等;磷肥主要有磷酸二铵、三聚磷酸钠等;钾肥主要有硫酸钾、氯化钾等。
此外,还有包括钙镁肥、微量元素肥等多种类型的化肥。
二、化学化肥的作用机制1. 氮肥: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氮肥可以提供植物合成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氮肥被植物吸收后,会转化为氨基酸等有机形态的氮,供植物利用。
2. 磷肥: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磷肥被植物吸收后,会参与调节植物的能量代谢和光合作用过程。
3. 钾肥:钾是植物体内的主要无机阳离子,钾肥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营养运输。
钾肥被植物吸收后,会参与调节植物的水分平衡、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运等重要生理过程。
三、化学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1. 施肥时间: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
一般来说,农作物在生长初期需要加强氮肥供应,而在生长中后期需要适量添加磷肥和钾肥。
2. 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农作物品种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合理估计。
过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因此应严格控制施肥量。
3. 施肥方式:常用的施肥方式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
基肥主要在作物生长初期施用,追肥则是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叶面喷施适用于特定情况下的补充养分。
4. 土壤调理:长期使用化学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和养分失衡。
因此,应定期进行土壤调理,如施用有机肥和石灰等,以维护土壤的生态环境。
5. 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学化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化肥流失和渗漏,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
化肥研究报告

化肥研究报告化肥研究报告一、引言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农资,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
然而,长期以来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了许多环境和健康问题,因此对化肥进行研究改进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化肥的类型和使用1. 化肥的类型:化肥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如农粪、畜禽粪便和厩肥等;无机肥则是指天然矿石、化学合成等无机物质制成的肥料,如尿素、超铵磷等。
2. 化肥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应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状况进行选择和控制。
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会造成土壤酸化和硝酸盐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和质量的下降。
三、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使化肥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流失到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水质恶化、水藻爆发和鱼类群体死亡等问题。
2. 土壤酸化:化肥中的硫、氯等元素会在土壤中积累,使土壤呈酸性,从而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环境,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3. 温室气体排放:化肥中的氮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转化为氮氧化物,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起到重要作用。
四、化肥优化研究进展为了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管理:优化化肥施用技术,根据土壤和植物需要进行合理施肥,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2.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 生物肥料的应用:利用生物肥料,如固氮菌和磷溶解菌等,能够通过与作物共生共利来提供营养,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4. 生物技术的应用: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抗逆性强、高效利用氮磷等特点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化肥利用率。
五、结论化肥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种农资,但其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化肥使用的优化研究,采取科学的施肥技术和合理的施肥控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使用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对植物环境的影响

高一(1)班课题:探究使用农家肥料和化学肥料对植物,环境的影响指导老师:组长:组员:化学肥料农作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
其中,需要较多量的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等元素,需要微量的是硼、锰、铜、锌、钼等元素。
一般土壤中常缺乏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
因此,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
目前农业上一般施用化学肥料和农家肥。
盐类物质中有许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此,在农业上被大量用作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是用空气、水和某些矿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
经我组研究,化肥科分成以下几个种类1.氮肥氮是农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
常用的氮肥有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CO(NH2)2]等。
2.磷肥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并能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穗粒增多,子粒饱满。
常用的磷肥有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等。
3.钾肥钾肥能促使作物茎杆粗硬,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生成。
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4.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化肥。
如磷酸二氢铵(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钾(KH2PO4)等。
河北省的中阿化肥有限公司秦皇岛磷铵厂年产磷酸氢二铵4.8×105t(48万吨),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5.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施用量虽然很少,但是作物缺乏这些微量元素,生长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减弱抗病能力。
现代农业中,最常用的化肥是无机肥料,这些肥料是由工厂生产出来。
就是化肥。
化肥一般包含一种或多种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比一般自然肥料的营养要高。
故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土壤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氮、磷、钾通常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施用含氮、磷、钾的化肥来补足。
由于现在化肥品种众多,适用的范围和使用方法、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该掌握一些化肥的知识。
二.研究价值研究本课题可以让我们综合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去研究化肥,调查不同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分析不同的成分对农作物的作用,明确不同化肥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对人们农业生产中化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2.对化肥的分类;3.化肥中化学成份的作用;4.化肥选择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都来自农村,熟悉农业生产,对化肥的成分和使用有一定的认识。
课题组成员具备一定的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且吃苦耐劳,做事细心。
指导教师可以给予技术和硬件支持,专业知识的指导。
学校图书馆资料充足,也可以上网搜集信息。
整个活动无需经费保障等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即可方便进行。
五.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归纳汇总,对比分析;3.文献资料检索;4.综合分析。
六.任务分工1.资料搜集: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2.数据整理: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3.文献资料检索:李永彪,王英明,齐学伟;4.资料信息汇总,撰写研究报告: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
研究方案第一阶段:组建研究小组,确定课题,撰写开题报告,明确组员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
第三阶段:对前期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初步总结成果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阶段:通过上网搜索、图书室查资料、采访教师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第五阶段:汇总小组成果,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与全校师生交流。
实施记录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内容2011.4.27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确定课题,开题、任务分工2011.5.6 供销社、集市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调查临夏地区市面上的主要化肥品牌、品种、成分2011.5.15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整理资料,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2011.5.20 微机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5.28 图书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查阅资料,解决难题2011.6.3 教室李永彪,齐学伟,孙丽丽,王英明,赵文琴,何小七,祁婷婷,江荣璐撰写结题报告2011.6.15 办公室李永彪,齐学伟,王英明修改,完成结题报告不同的化肥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化肥样品结题报告一.中国化肥的起源清朝咸丰年间,法国学成回国的李比希发明了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首创了前所未有的肥料业。
闽东的化肥生产始于1958年福安的磷肥生产,80年代初,闽东合成氨厂开张全面技改,早期的料煤做净化进化处理,减少煤球杂质提高合碳量,调节造气炉温度,选好催化剂,提高原料气转化得率和单炉发气量,促进反应速率,减少浪费。
80年代后化肥厂进行技改通过变化循环热水向精炼供热实现能量逐级利用,节约能耗主要设备成为全国硝铵行业第三代先进设备。
二.临夏市售化肥主要种类和性质特点(1)磷酸二胺,养分:N+P2O5≥57%,颜色:黑色球状固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2)复合肥(含钾二胺),养分:N+P2O5(15%-42%),颜色:黑色球状固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3)尿素,养分:N≥46.4%,颜色:白色球状固体(晶体),气味:无气味。
(4)氨基酸复合肥,养分:N≥20%,有机质6%,氨基酸≥3%,颜色:白色、黑色、棕色的球状固体,气味:无味。
(5)(高氮)氨基酸有机肥,养分:N≥14%,有机质14%,氨基酸≥4%,S ≥15%,颜色:黑色球状固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
(6)有机无机肥(玉米专用肥),养分:氮≥16%,有机质≥12%,氨基酸≥7%,颜色:黑色球状固体,气味:无味。
(7)有机氮磷钾肥,养分:有机质≥20% ,N+P2O5+K2O≥5%,颜色:黑色球状固体,气味:无味。
(8)硝酸铵钙,养分:5Ca(NO3)2·NH4NO3·10H2O ,气味:无味。
三.化肥主要分类(1)按元素含量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如含N 、P 、K成分的化肥;微量元素:如含铁、硼、锌、钙、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化肥。
(2)按合成途径分:合成肥,如生产上常见的二铵、硫酸钾、尿素等;复混肥,各种专用肥,如果树专用肥、蔬菜专用肥等。
(3)按成分划分:有无机肥,如二铵、硫酸钾、尿素等;无机有机复混肥,如果树专用肥、蔬菜专用肥等。
(4)按用途分:根施肥和叶面肥。
叶面肥(也叫根外肥)如氨基酸肥、磷酸二氢钾等。
(5)按肥效快慢分类:速效肥料,大部分的氮肥品种,磷肥中的普通过磷酸钙等、钾肥中的硫酸钾、氯化钾都是速效化肥;缓效肥料,如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磷矿粉、磷酸二钙、脱氟磷肥、磷酸铵镁、偏磷酸钙等都是缓效肥料;控释肥料。
(6)按酸碱性质分类:酸性化学肥料,酸性化肥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酸性,它的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如普通过磷酸钙,另一种是生理酸性,它在水溶液中呈中性,但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另一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呈酸性,如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等;碱性化学肥料,碱性化肥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学碱性,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如液氨、氨水等,另一种是生理碱性,它的水溶液呈中性,但施入土壤后,未被作物吸收的一部分遗留在土壤中呈碱性,如硝酸钠,硝酸钙等;中性化学肥料,中性化肥的水溶液既非酸性,也非碱性,施入土壤后也不呈酸性或碱性。
因此可适用于任何土壤,如尿素。
(7)按所含养分种类多少分类:单元化学肥料,如硫酸铵只含氮素,普通过磷酸钙只含磷素,硫酸钾只含钾素;多元化学肥料,如磷酸铵含有氮和磷;完全化学肥料,指化肥中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养分。
四.化学肥料的优点和缺点(1)化学肥料的优点,从养分循环观点看,一切有机肥料所含的养分都是原来已经在农业循环之内的养分。
而化学肥料最主要的优点是它可以增加农业循环中养分的总量。
①养分含量高,尿素含氮为46%,硝酸铵含氮34 %,普通过磷酸钙含磷为14%-18%。
而纯马粪含氮只有0.4-0.5%,含磷为0.2-0.35%。
1Kg硫酸铵相当于人粪尿30-40Kg,1千克普通过磷酸钙相当于既肥60-80Kg,1Kg硫酸钾相当于草木灰10Kg左右。
所以化肥的单位面积的使用量少,便于运输、节约劳力。
②肥效快,化肥都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施入土壤后能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而且显着,生长矮小的作物,施硫酸铵等氮肥后,就会长的茂盛起来。
③原料丰富生产化肥都是用天然的矿物资源为原料,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磷矿石等,这些原料丰富,可以大量开采。
④采用工业化生产,由于生产化肥的原料丰富,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不受季节限制,产量大、成本低。
⑤节省运输和劳力,化肥养分高,用量少,因而运输和施用所支出的费用和劳力都比较节省。
⑥保存容易并可久存,化肥较农家肥体积小,养分稳定,它们容易保存,保存期长,不易变质。
⑦多种效能,有些化肥不仅提供作物养分,而且还有提高抗逆作用和防病杀虫作用。
石灰氮可作为棉花的脱叶剂,防治血吸虫病害;液氨,氨水,可以杀除大田的蝼蛄等虫害。
(2)化学肥料的弱点①养分不齐全,化肥的养分不如农家肥齐全。
一般化肥不含有机质,成分比较单一,只含一种或两三种养分,即使复混肥料可以增加多种养分,也很难作到象农家肥料那样的全面性。
②有局限性,化肥对土壤、作物存在局限性,即适用性问题。
使用化肥要选择,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不然会事与愿违。
氯化铵不能用于烟草、甜菜、甘蔗等忌氯作物,石灰氮不宜用于碱性土壤。
③现在广泛使用的农药,化肥,杀虫剂品类繁多,如有机汞,有机氟,砷及其化合物多人体肾脏均有明显毒性,如杀虫剂可引起肾小管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四氯化碳可发生肾中毒,出现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甚至氨质血症,酸中毒,中毒性肝昏迷等,如不及时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
④长期使用化肥对土壤酸性有较大的影响:化肥成份中含有F-,Cl-,NO3-等离子对土壤有污染,磷肥的主要原料是[Ca(PO4)2CaF2],在在生产磷肥过程中,磷灰石粉碎,酸化过程,会排放大量含氯废气,造成污染,化肥还会引起土壤重金属污染,化肥使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于长期过分依赖化肥的增产效果而忽略农家肥,特别是过量使用化肥和使用比例失调,使得农业系统内部结构系统受到破坏,农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团粒结构破坏并减少,蓄水保肥能力下降,肥效作用降低,由此可见,化肥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⑤施用化肥要讲究方法,化肥浓度高,溶解度大,使用方法如果不当,容易造成危害。
倘若直接接触种子或根系,则易烧籽烧苗;如若使用时间不当,也会造成贪青倒伏。
五.化肥的购买、使用建议(1)正确使用化肥选择问题,目前经营肥料的单位很多,有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高兴供销合作社、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站、个人等,众多的销售单位提供了广泛选择的机会,但也会增加选购的风险。
肥料用户应坚持选择信誉好的经营单位,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信誉差的经营单位,更不能选择开着车、沿街叫卖的流动化肥经销商。
(2)正确使用化肥品种,根据所使肥的农田种植的作物正确选购肥料。
在目前农民普遍存在农业技术小高的情况,建议选购规格品种:如尿素、硫酸、碳酸氢铵、氯化铵、磷酸、二铵复合混肥。
不要轻易选购带有一些夸大宣传怪肥料,例如***王、***霸等等。
(3)正确使用肥料,一般情况下肥料袋中没有说明书就要求用户了解和掌握。
一般的肥料知识,例如尿素化肥、复合肥料、碳酸氢铵、硫酸铵一般肥料不能用作化肥,KCl、NH4Cl、含氯化铵或者氧化钾的复合肥聊不能用在忌氯作物上。
(4)保留购肥凭证,复合肥料只能用在忌氯作物上含氯化铵或者氯化钾的复合肥料,绿色购肥凭证。
(5)会鉴别化肥,农民在购买肥料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鉴别化肥的常识。
①单元素肥料的鉴别,市场上出现的最多的假冒氮肥,如假尿素,整袋成份不一致,如果包装上流动性好下面不流动的甚至结块的闻到有氨味的则基本上属于假冒伪劣产品外观。
尿素为白色半透明颗粒表面无反光硝酸胺颗粒表面有明显的色泽和反光,手感:尿素光滑松散潮湿的感觉硝酸铵虽光滑有潮湿感;火烧:分别把两种物质放在烧红的木碳或铁板上尿素熔化冒白烟有氨臭味,硝酸铵剧烈燃烧发出强光和白烟并伴有嗤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