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中国山水画(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说课稿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5.中国山水画》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1班
3.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理论,学生能够识读和理解山水画的构成要素,运用水墨技法进行美术表现,培养审美判断能力。同时,通过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学生将锻炼创意实践的能力,并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理解素养。
- ⑤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但整体来说,讨论内容较为表面,缺乏深度。为此,我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最后,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我虽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但评价标准较为模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品优缺点认识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明确评价标准,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
1.中国山水画定义与特点
- ①自然山水为题材
- ②融合哲学、文化和审美
- ③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2.中国山水画组成部分
- ①山
- ②水
- ③树
- ④石
- ⑤云
3.中国山水画基本技法
- ①水墨技法
- ②勾皴技法
- ③泼墨技法
4.中国山水画意境
- ①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
- ②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4.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2024年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山水画名作,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2.知识讲解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从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分析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方法。
讲解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如干湿、浓淡、虚实等技法。
3.欣赏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其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审美能力。
4.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构图和笔墨运用,学生跟随练习。
学生自主创作,教师点评、指导。
5.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创作山水画。
四、作业布置1.课下临摹一幅山水画作品,注意构图、笔墨的运用。
2.收集有关山水画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使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提高了审美能力。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个人风格。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作品。
3.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探讨山水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美术教材、多媒体课件。
2.山水画名作图片、视频资料。
3.美术工具:毛笔、宣纸、水墨等。
八、教学时间本节课共2课时,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九、教学评价1.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的了解程度。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疆专用)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特别是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创作,注意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二、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山水画基础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教学活动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画图片资料,进行创作构思。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搜集各种山水画图片资料,根据教师所列提纲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增强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了解,收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构思。
创设情境2激趣导入展示预习成果复习上节课内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a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b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出课题学生赏析图片,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学习兴趣3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欣赏图片b“山水画”的基础知识:①“三远法”③制作步骤④如何处理画面空间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认真思考,通过查资料、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片并作出判断,形成初步成果通过以上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讲解和演示a “三远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教师结合图片作简要讲解)c.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以上问题由教师讲解并做演示,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学生回答所学知识,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巩固学生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能力尝试练习,了解了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5 中国山水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山水画(板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 课,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程类型属于_造型表现_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有助于学生学习美术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
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态度、提高思想境界,帮助学生矫正当前一些不良的价值观。
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美术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引导学生对笔墨和勾、皴、擦、点、染等技法的学习运用。
从一石一树画起,认知山水画的画法步骤,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征,使学生能够用笔墨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自然山水的感受。
我采用的教具是多媒体课件、画具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内容新课标要求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山水画的方法步骤;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是学习山水画勾、皴、擦点、染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品,教学难点是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一点笔墨和情趣。
本课关键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教材。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转折点,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心理的发展,这时候的学生他们乐于接收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意志薄弱,不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
生理的发展对智力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这时候的学生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疆专用)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中国山水画-说课一等奖

中国山水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二、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2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三、教具学具:1教具:课本、课件2学具:课本、宣纸、毛笔、画毡等。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出示教学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2布置学生自学内容:(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5)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3检查学生自学效果:随机叫三到五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对回答好的同学提表扬。
4教师讲解:a对学生回答的问题逐一进行补充讲解。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B教师示范中国山水画山和树的画法5巩固练习:(1)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
(2)同学自己练习一副国画。
6、评价:抽查几位同学到讲台展示作品,学生通过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评价作品、谈一下自己对作品的观点和感想。
7、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中国山水画,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国山水画》是人美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的绘画基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及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画法步骤,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
本课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以及示范,练习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中国画的创作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注重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逐渐掌握用笔用墨的技法特点如:中锋、侧锋、逆锋、焦、浓、重、淡、清等。
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造型方法,比如山石、树木的画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展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等过程,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大师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创作兴趣,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笔墨在国画中的重要性,熟悉笔、墨、水的关系,熟悉中国画的画法步骤,掌握一些基本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本课介绍的画法步骤,掌握用墨时对水分的控制,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山水画小品。
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设计前进行学情分析很有必要。
初中生在之前的学习下已具备一定的美术造型基础,思维活跃,对美术课具有浓厚的兴趣。
但这一时期的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且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性教学的方式。
通过观察、分析与实践来启发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循序渐进的攻破难点。
2021年八年级美术 第二课 中国画山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第二课中国画-山水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1 课时:树木画法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
(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4树叶的画法: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即:点染法和双勾法。
点染法:(1)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
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
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
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人美美术八上《5中国山水画》[郭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人美美术八上《5中国山水画》[郭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5d27fe9c67ec102de3bd8920.png)
1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郭德勋(奎屯市第二中学)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绘画表现形式,其笔墨表达意境,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固有美感。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一是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二是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手法。
从而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学生能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
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绘画特色。
教学重点: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感受,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在中国山水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表现新疆自然地域特色。
学习材料: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纸、墨、笔、砚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板书设计:(课题:)第五课:中国山水画投影1、基本画法步骤:勾、皴、擦、染、点2、山石画法:石分三面(教师笔墨示范)3、树木画法:树分四肢(教师笔墨示范)教师示范山水画创作3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张大千青绿山水画》《张大千浅绛山水》《万山红遍》现代李可染等。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画家以创作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
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分析
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