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 整理
蔬菜栽培学总论

(四)我国蔬菜科研生产的发展趋势
4、加大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力度,提高科学种菜水平 工厂化育苗、无土育苗、快速育苗、组织培养与快速 繁殖 蔬菜嫁接技术:瓜类、茄果类 无土栽培:基质栽培、营养液培、雾培、有机生态无 土栽培 生物肥、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测土施肥、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精准农业技术
三、我国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二)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的发展
1、生产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越来 越大 2003年,全国蔬菜栽培面积26930万亩,总产量 54032万吨; 吉林省面积2003年490万亩,总产量1070万吨。 全省园艺特产业产值由1993年的36亿元 增加到2003年的194亿元、2004年的215亿元。
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形成规 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农艺措施,创 造适宜的环境条件,调控蔬菜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 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目的的科学。
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农田栽培系统关系的一门学科。
2、蔬菜栽培学的特性
综合性强:涉及众学、植物营养、气象学、设施学、植物保护 学、遗传育种学、生物工程学、商品学、市场经济学,甚 至涉及建筑学、材料学等。
实践性强:应用科学 地域性强 :各地气候条件与技术传统的差异
3、蔬菜栽培学的任务
蔬菜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绿色食品级蔬菜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产出蔬菜产品
蔬菜栽培学的任务
5、反季节生产受到各地重视 “适季栽培”与“反季栽培”并进发展。 北方的寒地设施栽培,南方的夏季降温生产;南北 的淡季互补。 南菜北运正在兴旺,“北菜南销”局面逐渐形成。
三、我国蔬菜生产的现状与发展
(二)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的发展
《蔬菜栽培学》word版

园艺生产技术——蔬菜生产第一章绪论一、蔬菜的定义定义:蔬菜是指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汁器官,作为副食品。
另包括一些鲜生的木本植物、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
特点:1、蔬菜的食用器官多样;(柔嫩叶子、新鲜的种子和果实、肉质根或块茎、嫩茎、花球或幼芽等)2、蔬菜营养丰富;3、蔬菜含水量大,不耐贮运,易损伤、萎蔫、腐烂。
二、蔬菜对人体的作用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为人体提供矿物质为人体提供纤维素色素及挥发性油类物质增进食欲; 保健、治病; 蔬菜美容五、世界蔬菜生产与供应模式1、日本模式“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发展到“分散生产,集中供应”。
从1971年起,国家批准建设中央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有计划组织货源,调节余缺,拍卖销售。
2、美国模式“集中生产,分散供应”。
美国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加尼福利等5个州,通过加工销往全国。
全国大蒜91.5%,甘兰85%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
3、荷兰温室专业出口蔬菜生产荷兰被誉为“欧洲菜园”,温室是生产为主要形式,中等番茄产量60万kg/hm3, (8万斤/亩),蔬菜出口占农产品1/3。
六、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向1. 建设规范化蔬菜产销基地在城市近郊要注重发展不耐贮运的叶菜类蔬菜,把蔬菜基地作大作强。
2. 要注重提高菜农科学种菜技术尤其是品种选择,合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方面。
3. 建立完善的良种繁殖体系克服目前多家经营,各自为政,造成计划性差,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
4. 科学利用保护设施,处理好设施园艺与运输园艺的关系充分利用我省地理及交通优势发展保护地栽培,尤其是大棚及日光温室,建立大面积基地,生产外运菜,加强蔬菜生产经济学研究,重视资源最佳利用。
5. 加强蔬菜速冻、脱水及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要注意解决蔬菜采收后的短期贮藏保鲜问题。
6、突出优质蔬菜生产,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的全程控制。
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医药保健型蔬菜(育种新目标)。
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
蔬菜栽培学总论 绪论

(一)蔬菜的生产方式
自给性 商品性 专业化 季节性
(二)蔬菜生产的特点
1.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
2.对栽培条件要求较高,需 精耕细作 3.育苗移栽
4.设施栽培 5.采后处理
蔬菜发展现状
1. 蔬菜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有首要地位。
2. 广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设施栽培新技术。
3. 4. 5. 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稀特蔬菜、净菜、精品菜、礼品 菜、方便菜等需求增加。 无公害生产普及,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正在兴起。 蔬菜标准化生产迅速发展(生产基地规模化、农资供 应统一化、生产管理规范化、产品销售品牌化)。
(万ha)
8.7
Ü ú ¿ ײ Á
(千万t)
1600
Ë ê ù È Ä ¾
400 200 0
48
326 6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Ë ê ù È Ä ¾
4 蔬菜栽培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成熟阶段
(1979~现在) • 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和各论· 南方本 • 山东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 •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 •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编《中国蔬菜栽培学》 (1987) • 吴耕民的《蔬菜园艺学》(1936) • 吴耕民的《中国蔬菜栽培学》(1958) • 山东河北浙江山西等多所院校分别编著 的《蔬菜栽培学》 (上中下) (1959~1962) • • •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630) 王桢的《王祯农书》(1313) 王象晋的《广群芳谱》(1621) 吴其睿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 《诗经》 《论语》 《吕氏春秋》
合
计
477.14
895.94 1430.7
蔬菜栽培学

一、概念1、大白菜的莲座期:这一时期长成中生叶第二至三叶环的叶子。
植株中心幼小的球叶按褶抱、叠抱或拧抱的方式抱合而出现卷心现象。
这是莲座期结束的临界特征。
莲座期主根不继续伸长而侧根相当发达,并有密集的分根。
2、深休眠韭菜:韭菜植株长到一定大小韭菜经过长日照并感受到一定低温之后,地上部额养分逐渐回流到根茎中贮藏起来而进入休眠3、浅休眠韭菜:韭菜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同样在经历长日照并感受到一定低温之后,当气温下降到10℃左右韭菜生长出现停滞,开始进入休眠。
4、番茄的无限生长型:主茎顶端分化花序后,不断由侧芽替代主茎继续生长、不断开花结果,无限生长下去,不封顶。
5、番茄的有限生长型:植株长到一定节位后,不再发生延续枝,以花序封顶,故称“自封顶”。
6、萝卜的露肩:当萝卜肉质根的根头部膨大和变宽,径粗1-2cm时如人肩露出地面,称为“露肩”。
7、萝卜的破肚:由于肉质根不断加粗,向外增加压力,而肉质根外部的初生皮层不能相应的生长和膨大,造成初生皮层的破裂,即“破肚”。
8、春化作用:一、二年生的植物,营养生长期需经过一段低温诱导时期,才能转入生殖生长,这种低温诱导作用成为春化作用。
9、芽苗蔬菜:凡是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的均可称为芽苗蔬菜。
二、填空、选择、简答(一)、促进茄果类花芽分化的条件1.温度高温能促进花芽分化,但高温下花芽数目减少,温度越低花芽分化期越长,但花芽数目增多,当夜温低于7℃时,则易出现畸形花,与日照时数。
2.光照强度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早,节位低,花芽大,促进开花及早熟。
3.日照长短从光周期看, 茄果类菜属中光性植物4 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
但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有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积累较多的有机物质, 促进花芽分化。
4.水分浇水过多, 苗生长过旺, 花芽分化少。
浇水过少, 土壤干早, 植株生长细弱、易出现老化苗, 花芽分化延迟, 花数显著减少∋适当浇水, 有利于幼苗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
蔬菜栽培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球形指数:叶球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2.有限生长型:植株生茎生长到一定节位,在形成2—4个花序后,顶端不再向上生长而是以花序封顶,又称自封顶型。
3.生长相关:指同一植株的一部分成一个器官对另一部分成另一个器官在生长过程的相互关系,植物体各部分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4.植株调整:为促进蔬菜食用器官发育对植株采取的处理措施5.跳根:韭菜不断分蘖所致。
即随着分蘖有层次的逐步上移,韭菜的生根位置也不断上升,就是跳根。
6.发芽率:指发芽试验终期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6.连作:是指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7.绝对雄株:绿叶菜类菠菜的植株矮小,花薹叶窄而小,花茎上仅生雄花呈复总状花序,早熟易抽薹,产量低的植株。
8.囤苗:指定植前三四天,将苗挖起再放回原地的措施。
9.品种退化:作物品种在在栽培过程中逐渐丧失原有的优良性状,并能遗传给子代的现象。
10.商品成熟:产品器官生长到适合食用的成熟度,具有该品种的形状、大小、色泽及品质。
11.糠心:肉质根生长后期因膨大迅速,木质部一些远离疏导组织的薄壁细胞,因缺乏营养而处于“饥饿状态”,细胞内出现空隙,同时产生细胞间隙的现象。
12.摘心:将植株的茎尖和生长点摘除。
13.畸形瓜:由于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瓜的形状与正常瓜的差异的瓜,例如尖嘴瓜,大肚瓜,弯瓜,蜂腰瓜,僵瓜等14.假茎:韭菜叶鞘在茎盘上分层排列,多层叶鞘抱合成圆柱状或扁圆柱状形成类似于茎。
15.灌心:叶球内部球叶充实最快的时期,此期生长点已停止叶片分化,叶片数目不再增多。
16.定植:蔬菜秧苗生长到一定时间或程度后,将成苗移植到田间的作业。
17蔬菜品质:蔬菜产品质量的特性通常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用感官特性,流通和加工特性等要素。
18.束叶:是在大白菜结球后期,初霜到来之前,用稻草等物将大白菜外叶拢起,困扎在叶球2/3处的措施。
19.中耕:蔬菜作物生育期间进行的表土耕作措施。
20.拉十字:初生叶与子叶垂直排成十字形。
蔬菜栽培学 整理

蔬菜生产技术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蔬菜:凡指一切可用来佐餐的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2.蔬菜生产:根据蔬菜市场供需关系和当地的生产条件,通过合理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措施,获得适销对路、优质高产蔬菜产品的过程。
3.蔬菜种子:泛指一切可用来播种进行繁殖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果实、营养器官以及菌丝体。
4.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指从种子播种到重新获得新种子的过程。
5.浸种: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温度的水或一定浓度的营养液、激素、农药等溶液中。
6.催芽:将浸泡过的种子,放在黑暗或弱光环境里,并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促其迅速发芽。
7.绿色食品蔬菜: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
8.分苗:将幼苗从播种床内移栽到分苗床中,故也称为移植。
9.囤苗:为了控制定植前幼苗的生长,促进其侧根的生长而将蔬菜幼苗连同土块重新排入苗床,同时控制灌水的过程。
10.炼苗:为了提高幼苗的抗性,特别是抗寒性,在定植前对育苗环境采取逐渐降温的措施。
11.定植:将蔬菜幼苗从苗床中移植到菜田的作业。
12.植株调整:是通过整枝、摘心、疏花、疏果、摘叶、压蔓、绑蔓、落蔓、搭架等操作,来控制蔬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其相互关系的技术。
13.整枝:对分枝性强,放任生长易于枝蔓繁生的蔬菜,为了控制其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人为地使每一植株形成最适的果枝数目。
14.打杈:在整枝中,除去多余的侧枝或腋芽的过程。
15.摘心:除去顶芽,控制茎蔓生长的过程。
16.绑蔓:对搭架栽培的蔬菜,需要进行人工引蔓和绑扎,固定在架上的过程。
17.落蔓:将茎蔓定期从支架上解开,下落,将生长点下放,使生长点与地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8.化控技术:是蔬菜在不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下,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协调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19.韭菜的跳根:韭菜的新分蘖产生后,便会从其茎盘周围长出新的须根,随着分蘖次数的增加,新植株生长位置不断上移,生根的位置也随之上升,该现象称为“跳根”。
蔬菜栽培学

名词解释:1.特征:是指蔬菜植株的外部形态特点。
2.特性:是指蔬菜个体发育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3.系统发育:指物种的进化过程。
4.个体发育:指植物从播种至开花结实再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5.生长:是植物直接产生与其相似器官的现象。
生长的结果,引起体积或重量的增加。
6.发育:是植物通过一系列的质变之后,才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7.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发育的诱导影响(作用部位在生长点上)8.光周期作用:蔬菜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定长短的昼夜相交替的光周期条件,才能诱导开花,称为光周期作用。
9.生育适温(适宜温度):各种蔬菜植物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
在此温度范围内,同化作用强,生长良好,产量和品质最好。
这一温度范围称为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简称生育适温。
10.生活适温:在生育适温范围之外,一定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范围内,生育缓慢趋于停止,同化作用弱,消耗较多,植株能较长期地保持生命力而不至于死亡。
这一温度范围称为生活适应温度或生活适温。
11.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当温度低到或高到生活适应以外,蔬菜停止生长和生命活动,此时的温度称为最低温度或最高温度12.致死温度: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达到使植物体受到伤害,造成死亡的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13.临界致死温度:当温度低(高)到一定程度,植株死亡率或细胞死亡率达到50%时的温度称为临界致死温度(临界致死低温、高温)14.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15.五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受害低温,受害高温16.三相比:即:固相:液相:气相=4:3:317.蔬菜产量:田间收获的产品的鲜物重量18.生物重量: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物质(占90%~95%)和根系所吸收的物质(占5%~10%)的积累总量,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所有器官19.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中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的那部分产量称为经济产量20.经济系数(K):等于经济产量(Y X)与生物产量(Y B)的比值(Y X/Y B=K)21.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也就是作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量占其所得能量的百分率22.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具有的叶面积,称为叶面积指数(LAL)23.净同化率:净同化率是指单位叶面积,在一定时期内,由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干物质的重量(积累量)。
蔬菜栽培学

蔬菜栽培学第一章根菜类蔬菜(P1)第二章白菜类蔬菜(P11)第三章甘蓝类蔬菜(P18)第四章绿叶蔬菜类(P22)第五章葱蒜类蔬菜(P25)第六章茄果类蔬菜(P32)第七章瓜类蔬菜(P45)第八章豆类蔬菜(P58)第九章薯蓣类蔬菜(P62)第十章水生蔬菜(P69)第一章根菜类(2学时)§1 概述根菜类蔬菜是指由肥大的肉质直根作为食用器官的蔬菜植物(块根类除外)。
目前栽培的根菜类蔬菜主要有以下几科:十字花科:萝卜、大头菜、芜菁、芜菁甘兰、辣根伞形科:胡萝卜、美国防风、根芹菜菊科:牛蒡、菊牛蒡、婆罗门参藜科:根菾菜主要栽培的是萝卜、胡萝卜,其次是大头菜、芜菁甘兰、芜菁这类蔬菜一般都是二年生植物,少数为一年生及多年生植物。
根菜类蔬菜类型品种多,四季都可栽培,对均衡供应起很大作用。
根菜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盐。
可供炒、煮、加工与生食,其叶子及肉质根也可作为饲料。
根菜类对土壤及气候的适应性广、生长快、产量高、栽培管理简易,便于机械化生产,是我国蔬菜栽培中很重要的一类。
§2 根菜类的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性(结合实验1,根菜类肉质根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1、根根菜类都是深根性植物,其中根菾菜根系分布最广,其次为胡萝卜。
萝卜根系较浅,应选土壤深厚,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力强,排水容易的土壤栽种。
根菜类植物在种子萌发后到营养生长初期,幼苗的胚轴和直根均未膨大,生有许多侧根以吸收土中营养。
直根开始膨大后,叶子制造的养分逐渐贮藏到根部而形成肥大肉质根。
①根的外部形态a、根头部(顶部):短缩的茎部,由幼苗的上胚轴发育而成,上生芽、叶。
b、根颈部(轴部):由幼苗的下胚轴发育而成,此部无叶,无侧根。
c、根部(真根):由幼苗的初生根肥大而成,上生侧根,伞形科根菜侧根四列,十字花科及藜科根菜的侧根为二列,子叶开展方向与二列侧根生长方向一致。
所以,间苗时,所留幼苗的子叶开展方向最好与行垂直,以便使根部得到更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生产技术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蔬菜:凡指一切可用来佐餐的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2.蔬菜生产:根据蔬菜市场供需关系和当地的生产条件,通过合理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措施,获得适销对路、优质高产蔬菜产品的过程。
3.蔬菜种子:泛指一切可用来播种进行繁殖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果实、营养器官以及菌丝体。
4.蔬菜的生长发育周期:指从种子播种到重新获得新种子的过程。
5.浸种: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温度的水或一定浓度的营养液、激素、农药等溶液中。
6.催芽:将浸泡过的种子,放在黑暗或弱光环境里,并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促其迅速发芽。
7.绿色食品蔬菜: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
8.分苗:将幼苗从播种床内移栽到分苗床中,故也称为移植。
9.囤苗:为了控制定植前幼苗的生长,促进其侧根的生长而将蔬菜幼苗连同土块重新排入苗床,同时控制灌水的过程。
10.炼苗:为了提高幼苗的抗性,特别是抗寒性,在定植前对育苗环境采取逐渐降温的措施。
11.定植:将蔬菜幼苗从苗床中移植到菜田的作业。
12.植株调整:是通过整枝、摘心、疏花、疏果、摘叶、压蔓、绑蔓、落蔓、搭架等操作,来控制蔬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其相互关系的技术。
13.整枝:对分枝性强,放任生长易于枝蔓繁生的蔬菜,为了控制其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人为地使每一植株形成最适的果枝数目。
14.打杈:在整枝中,除去多余的侧枝或腋芽的过程。
15.摘心:除去顶芽,控制茎蔓生长的过程。
16.绑蔓:对搭架栽培的蔬菜,需要进行人工引蔓和绑扎,固定在架上的过程。
17.落蔓:将茎蔓定期从支架上解开,下落,将生长点下放,使生长点与地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
18.化控技术:是蔬菜在不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下,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协调蔬菜的生长和发育。
19.韭菜的跳根:韭菜的新分蘖产生后,便会从其茎盘周围长出新的须根,随着分蘖次数的增加,新植株生长位置不断上移,生根的位置也随之上升,该现象称为“跳根”。
20.韭菜的分蘖:韭菜植株先在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处分生孽芽,初期与原有的植株包被在同一叶鞘中,以后随着孽芽生长增粗,叶鞘胀破,孽芽发育成独立的新植株。
21.大白菜团棵:大白菜第一叶环形成。
22.黄瓜花打顶: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黄瓜花芽变顶芽的现象。
根菜类二、填空1. 根据食用器官分类法可以将蔬菜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
2.根据各种蔬菜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以及适应生长发育的温度不同可将蔬菜分为耐寒蔬菜、半耐寒蔬菜、喜温蔬菜、耐热蔬菜。
3. 根据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范围的不同可将蔬菜分为强光性蔬菜、中光性蔬菜、耐荫蔬菜、弱光蔬菜。
4.蔬菜种子的类型包括植物学上的种子、果实、营养器官、真菌的菌丝组织。
5.根据浸种的水温和作用不用可将浸种分为一般浸种、温汤浸种、热水烫种三种形式,所用的水温分别是20~30℃、 55~60℃、75~85℃,分别适用于种皮薄、吸水快、种皮较薄、吸水快、种皮厚、吸水困难的种子,作用分别是供水、灭菌、促进吸水。
6.喜温蔬菜和耐寒蔬菜的催芽温度分别25~30℃、20~25 ℃。
7.蔬菜的播种方式包括撒播、条播、穴播。
8.根据蔬菜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将蔬菜分为一年生蔬菜、二年生蔬菜、多年生蔬菜。
9.根据蔬菜不同生育期的特点,蔬菜的生育周期一般分为种子时期、营养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时期三个时期。
10.催芽期间的管理措施一般有翻包、淘洗、补水。
11.生产中使用乙烯利,主要是用于果实的催熟。
12.育苗时,播种至出苗要求的温度要高,出苗后至真叶显现要求的温度要低。
13.一般秧苗移栽前 10~15天开始进行低温炼苗。
14.分苗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幼苗的营养面积和营养空间。
15.囤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定植前幼苗的生长,促进侧根的生长。
16.定植前天 7~10天开始囤苗,一直到定植。
17.炼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定植苗的抗性特别是抗寒性。
18.蔬菜的施肥方法包括普遍施肥、集中施肥、分层施肥;追肥方法包括地下施肥法、地面撒施法、随水冲施法、叶面追肥。
19.目前常用的育苗容器有塑料钵、穴盘、纸钵。
20.蔬菜的定植方法有明水定植法和暗水定植法。
21.菜畦的类型有平畦、低畦、高畦、垄。
22.常用的嫁接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贴接法。
23.进行植株调整时常用的架形有人字型架、单柱架、绳架、圆锥架等。
24.绿色食品蔬菜分为 AA 级和 A级两种25.黄瓜根系的再生能力差,所以育苗时需要进行护根育苗。
26.萝卜间苗时应该选留子叶开展方向与行向垂直的苗。
27.蔬菜的肉质根由根头、根颈、根部三部分组成。
28.黄瓜的苦味是由于体内苦瓜素含量高所致。
29.对番茄催熟一般在绿熟期进行。
30.辣椒的主要食用部位是果皮。
31.菜豆的矮生种上部花先开,而蔓生种下部花先开。
32.菜豆的茎有缠绕性,而且分枝性强。
33.大白菜有百菜之王的美誉。
34.大白菜的叶有明显的器官异态现象。
35.大白菜根据叶球形状可以分为卵圆形、平头型、直筒型。
36.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科芸薹属芸薹种的蔬菜。
37.绿菜花属于十字花科科芸薹属甘蓝种的蔬菜。
38.萝卜的辣味是由于体内芥辣油含量高所致。
39.韭菜的根系有吸收和贮藏功能。
40.大蒜的蒜瓣是由鳞芽膨大而形成的。
三、判断题1.播种菜豆前,浸种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
(×)2.豆类蔬菜播种前不宜浸种时间过长。
(√)3.育苗场所总是以增温为目的而设置的。
(×)4.蔬菜育苗期间,从出苗到破心温度应略低,以防幼苗徒长。
(√)5.分苗是为了增加幼苗的营养面积和营养空间。
(√)6.囤苗是为了增加幼苗的营养面积和营养空间。
(×)7.囤苗是为了控制定植前幼苗的生长,促进侧根的生长。
(√)8.炼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定植苗的抗性,特别是抗寒性。
(√)9.蔬菜生产过程中见病叶就应摘除。
(×)10.结球大白菜与结球甘蓝属于同一个种的蔬菜植物。
(×)11.结球甘蓝和花椰菜是属于同一个种的蔬菜植物。
(√)12.辣椒根量少、入土浅,即不耐旱不耐涝。
(√)13.芹菜在有光的条件下比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容易发芽。
(√)14.甘蓝容易发生不定根,因此可用腋芽扦插繁殖。
(√)15.甘蓝根系再生能力很强。
因此适于育苗移栽。
(√)16.瓜类定植时应深栽。
(×)17.茄果类适宜大苗定植。
(√)18.辣椒和茄子在栽培过程中无需进行植株调整。
(×)19.长日照有利于洋葱鳞茎的膨大。
(√)20.因甜瓜是侧蔓结瓜为主的,所以栽培甜瓜时应尽早打掉主蔓。
(√)四、简答题1.浸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要用洁净的种子浸种保持水质清洁浸种水量要适宜浸种时间要适宜2.对种子进行切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答:一是减少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控制每一播种点的出苗数,合理密植三是结合切块,进行选种,剔除病种。
3.蔬菜有什么特点?答:蔬菜的种类繁多蔬菜的食用器官多种多样蔬菜富含营养蔬菜是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产品不耐贮运4. .防止西葫芦落花落果主要有什么措施。
答:无花粉或花粉量很小时可用生长调节剂点花;花粉量不很大又无昆虫传粉时可采取人工授粉的形式;花粉量大且有昆虫活动时可利用昆虫传粉。
5.简述子叶“戴帽”出土的表现,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表现:幼苗出土后,种皮不脱落而夹注子叶。
原因:覆土过浅或覆土变干,覆土不能有效的阻止种壳出土。
播种方法不当。
种子生活力弱,自身的脱壳能力差。
预防:要足墒播种,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高温期播后要覆盖薄膜或草苫保湿;播种深度要适宜,保持一定的覆土厚度;瓜菜播种时,种子要平放;出苗初期,发现有带壳出土迹象时,应及时向苗床均匀覆盖一层潮湿的土,帮助种壳脱落;对于出土的“戴帽”苗,应于上午子叶刚出土种壳尚软时,用木棍轻轻挑去种壳,种壳已经干燥时,应先对种壳喷水使其吸湿变软后,再去掉种壳。
6.蔬菜的定植方法有哪两种,如何进行操作?答:明水定植法:整地作畦后,先按行、株距开穴栽苗,栽完苗后按畦或地块统一浇定植水暗水定植法:栽苗后先少量覆土并适当压紧、浇水,待水全部渗下后,再覆土到要求厚度。
7.人字形架的特点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架形牢固,承受重量大,较抗风吹,但架内的背光面较大,前架对后架的挡风、挡光比较严重,架间的通风透光性比较差。
适用于菜豆、豇豆、黄瓜、番茄等植株较大的蔬菜。
8.优良育苗土应具备什么条件?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不少于30%;疏松通气,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物理性状良好,浇水时不板结,床土营养完全,无病菌、虫卵。
9.简述育苗土的配制要点。
答:(1)材料准备,包括田土、有机肥、细砂和炉渣、化肥、农药等。
(2)混拌,将准备好的材料按要求比例充分混拌均匀。
(3)堆放,育苗土混拌均匀后培成堆,上用薄膜封盖严实,让农药在土内充分扩散,进行灭菌、杀虫,7-10天后再用来育苗。
10.嫁接育苗有什么意义?答:减少发病;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蔬菜对肥水的利用率;增强蔬菜的抗逆性;增加产量。
11. 大白菜露地生产时为什么常选择在夏秋季节?答:大白菜在幼苗期遇高温有利于叶原基的分化,结球期喜欢温和冷凉的气候条件;强光、长光有利于叶片开展生长,弱光、短光有利于叶片直立生长,利于抱球;大白菜的阶段发育属于低温长日照类型,夏秋季生产不易产生先期抽薹现象。
12.化控技术的作用有哪些?答:防止徒长;促进营养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调节花的性型;促进果实生长;果实催熟,促进生根。
13.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答:防止器官脱落;防止植株徒长,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提早成熟;打破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果实催熟和促使花的性型转变;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14.AA级和A级绿色食品蔬菜有什么区别?答:AA级绿色食品蔬菜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并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而A级绿色食品蔬菜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15.黄瓜冬春茬温室栽培时如何进行植株调整?答:⑴主蔓坐瓜前,基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早抹掉,坐瓜后长出的侧枝,在第一雌花前留一叶摘心。
⑵当植株开始蔓生时及时吊绳引蔓,吊蔓的同时及时摘除雄花、卷须、侧枝及植株基部的老叶、病叶。
⑶当瓜蔓长到绳顶后落蔓。
16.黄瓜发生花打顶的原因是什么?答:温度长时间低于10℃、施肥量过大发生烧根、地温偏低或土壤湿度过大。
17.为什么番茄扦插和移栽均容易成活?答:番茄的根系发达,主根上易生侧根,在根颈和茎节上易生不定根,而且伸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