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

合集下载

罗马民法大全与十二铜表法的区别

罗马民法大全与十二铜表法的区别

罗马民法大全与十二铜表法的区别
罗马民法大全(Corpus Iuris Civilis)和十二铜表法(Lex XII Tabularum)是两种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体系,它们在时间、
内容和法律地位上有一些区别。

1. 时间: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451年至公元前449年间制定的,而罗马民法大全则是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的时期编纂完成的。

2. 内容:十二铜表法是最早的罗马法典,是以解决罗马社会中的争议为目的,内容相对简洁。

它包含了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等各类法律规定。

而罗马民法大全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它包括了海权法、军事法和财产继承法等更为复杂和完备的法律条文。

3. 法律地位:十二铜表法是早期罗马法律的基础,是可见的法律文件,具备正式的法律地位。

而罗马民法大全是在查士丁尼一世治下编纂的成文法典,它在东罗马帝国及后来的欧洲中世纪法律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并对后来的民法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罗马民法大全是对罗马法律的全面、系统和精细的整理,而十二铜表法则是早期罗马法律的雏形,为罗马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内容和律师玩法上有所限制。

十二铜表法特点

十二铜表法特点

十二铜表法特点“十二铜表法”,是古代中国衡量物质质量的一种量度方法,又叫“铜衡”或“金衡”,它起源于汉代的晚期,直到清末才普及开来。

“十二铜表法”的构造和实施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当时是一种官方定量的衡量系统,这种系统利用“十二铜表”的标准,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物质的重量单位。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十二铜表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它仍然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首先,“十二铜表法”有着良好的可重复性。

它拥有一定的秩序,可以让人们从准确的容量量度变换到另一种准确的标准,这种标准是不会变动的。

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稳定物质的流通和流转,使得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流通变得美好,从而提高了社会的效率。

此外,“十二铜表法”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它的应用也被广泛地用于物质及货币的定量,具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可以防止物品的质量被篡改。

因此,古人用它量度物质结算财帐,保证了财务精准性,也确保了古代物质流通的稳定性。

此外,“十二铜表法”也具有可行性和完备性。

“十二铜表法”是一种具备实用性的量度系统,它不仅简单、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提供一种精确的、可使用的定量标准,能够使物品的数量及质量得到精准控制,利于形成物质流通的可靠秩序,保持物品流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铜表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测量货币单位,也可以准确测定物质重量,为中国古代物质交易提供了一种可靠而又便捷的定量标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增强了商业活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十二铜表法”在古代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着良好的可重复性、可靠性和完备性,还可以有效控制物质数量和质量,使得物质流通变得更容易、更可控,并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十二铜表法”无疑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它让历史积累上的量度的高度可重复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古代中国起了巨大作用,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十二铜表法 完美整理版

十二铜表法  完美整理版

十二铜表法第一表(1)如果原告要求被告出庭,被告必须出庭。

如果被告不出庭,原告须先请人就此作证,方可强制被告出庭。

(2)如果被告逃避或溜走,原告将可逮捕他。

(3)如果被告因病或年迈而行动不便,(要求他出庭者)须为他准备车马;如果被告不提出要求,车上可不必铺备褥垫。

(4)如果被告是地主,则辩护人亦须为地主;如果被告是无产者,则任何自愿者皆可任其辩护人。

(5)与罗马人民有契约和交易关系者,无论对罗马始终忠诚不渝,或(曾背叛)而已恢复忠诚,都将享有相同权利。

(6)当两者达成和解,法官须宣布其和解。

(7)如果两者未能和解,他们须于正午以前,在集会处或广场陈述争讼要点。

(8)两者必须同时亲自辩护。

正午以后,法官将宣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9)如果两者皆到庭,所有的(诉讼程序)必须在日落以前完成。

(10)关于保证人和保证人提供的担保(原文佚失)。

第二表(1)“须押金”的案件:如果争讼的财产价值在1,000或1,000以上的铜币,押金为500铜币;如果价值在1,000铜币以下,押金为50铜币;如果诉讼系有关人身自由,押金为50铜币。

(2)如因重病或因争讼涉及外邦人,可另订开庭日期。

如因此使法官、仲裁人或诉讼两造有任何不便,开庭日期必须展延。

(3)任何人须要证人时,必须至证人住处门口,每3天叫喊一次。

第三表(1-4)当债务人承认负债或法庭对此债务已加裁定,30天将是法定宽限期。

30天以后,负债者将可被拘捕至法庭。

如果负债人不能依裁定之数偿债,或法庭中无人为他辩护,债主可将负债人带走。

债主可使用脚镣手铐;镣铐重量随债主之意,不少于15磅或多于15磅。

如果负债者自愿,可自理三餐;如不愿意,债主须每日供食粗谷1磅;愿意多给,亦悉随之。

(5)除非债主与负债人达成协议,否则债主可看管负债人60天。

这60天中,负债人在一连3个市集日须带到(执政)法庭并宣布其负债额。

负债人在第3个市集日将遭处死或送至台伯河彼岸出售。

(6)在第3个市集日,债主可将负债人“瓜分”;所分多于或少于其应得者,皆属无罪。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一、《十二铜表法》概述《十二铜表法》的原文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族对罗马的入侵时的毁坏而散佚,现在我们只能从古代著作中略见其梗概。

《十二铜表法》包括第一表,传唤;第二表,审判;第三表,求偿;第四表,家父权;第五表,继承及监护;第六表,所有权及占有;第七表,房屋及土地;第八表,私犯;第九表,公法;第十表,宗教法;第十一表为前五表之补充;第十二表为后五表之补充。

由篇目可见,《十二铜表法》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在结构和内容上存在着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先于实体法的特点。

二、《十二铜表法》内容节选第一表传唤一、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

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

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

第二表审理二、审理之日,如遇承审员、仲裁员或诉讼当事人患重病,或者审判涉及外国人……,则应延期审讯。

三、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在第三个集市日,到庭作证。

第三表执行一、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二、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三、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拴住,但(镣铐)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四、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

五、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

在此期内,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

六、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

七、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一、凡依"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等名词解释

十二铜表法等名词解释

《十二铜表法》古代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罗马最初无成文法,贵族依其所具有的解释习惯法的权力加害平民,为此平民要求建立成文法,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名。

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其实质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

元首政治“元首政治”是普林西斯的意译,“元首”称普林尼,意为第一公民或首席元老。

罗玛共和国自从布匿战争以来100多年间,一直干戈扰攘,生灵涂炭,人民渴望和平。

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一役大败安东尼,是罗马结束了内战时期,进入帝国时代。

吴大维鉴于凯撒由于忽视传统势力而被刺身亡的教训,没有公开采取君主的统治形式,而采取“元首”的名义进行统治。

他将共和时代的统治机构完全保留下来,利用旧的统治形式,行君主统治之实。

这种用共和制的外衣掩盖的君主制,被称为“元首政治”。

吴大维建立这样一种统治形式,是经过周密考虑的。

公元前27年11月,他在元老院发表了长篇演说,宣称放弃一切权利,把共和国交还给元老院和罗马人民。

屋大维这一表现尊重元老院,维护共和制的举动,在罗马引起巨大反响。

传统势力的代表者——元老院为了回报屋大维,正式赐给他“奥古斯都”的称号。

在此前后,屋大维获得了终身保民官,大元帅,元首,大祭司长,“祖国之父”等各种头衔。

这表明,屋大维是集行政,军事,司法,财政和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的君主,其地位至高无上。

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

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

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

利奥三世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

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

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名词解释十二铜表法

名词解释十二铜表法

名词解释十二铜表法
名词解释: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用于判断人体体质和疾病的发展。

这种方法起源于古代汉朝的医学家张仲景,他根据人体的脉搏和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将人体分为十二个部分,并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其健康状况。

十二铜表法的名称来源于它使用的工具,即十二根铜制的脉诊器。

这些脉诊器的形状各异,而且每个器具的长度、粗细等也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部位的脉搏触诊。

医生会使用这些脉诊器在患者的脉搏点上进行触诊,并根据触摸到的脉搏的强度、速度和节律等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

根据十二铜表法,人体被分为十二个部位,分别是头、颈、胸、腹、腰、背、臀、腿、足、手、腕和肘。

每个部位对应着不同的脉搏点,医生通过触摸这些部位的脉搏,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根据张仲景的理论,不同部位的脉搏反映了不同的脏腑功能和气血循环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十二铜表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和判断人体的体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脉搏情况,判断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十二铜表法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及早发现体质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调理措施,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展了许多先进的诊断技术,但十二铜表法在中医诊断中仍然有一定的应用。

它与中医的整体观念密切相关,注重从人体的整体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而不仅仅关注局部的症状。

十二铜表法在传统中医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哎,说起这十二铜表法,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老刘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

这十二铜表法,其实就是古罗马制定的一部法律,相当于咱们的宪法。

不过,这宪法跟咱们的可不一样,那可是刻在铜板上的,一个字一个字都是实打实的。

记得有一次,我跟老李闲聊,他说:“老刘,你说这古罗马人怎么就这么聪明,把这法律刻在铜板上?”我哈哈一笑,说:“那当然,这铜板一出来,就相当于现在的手机,谁敢篡改,谁就得担风险。

”这十二铜表法一共有12章,每章都有具体的内容。

比如说,第一章就是关于婚姻法的,规定了结婚的条件啊,离婚的标准啊,那时候可是非常注重婚姻的,不像现在,离婚率那么高。

记得有一次,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上面写着一个故事。

说是一个小伙子,因为娶了个富婆,结果被富婆的家人给害了。

这个小伙子把事情告到了法庭上,法官一看,哎呀,这还得了,马上就根据婚姻法把富婆的家人给判了罪。

这个案件,就是从这十二铜表法开始的。

再比如说,第二章就是关于财产法的,规定了遗产怎么分配,土地怎么买卖,那时候可是非常注重财产的,因为那是人家生活的保障。

记得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碰到一个老奶奶,她说:“老刘,你说这古代人真是有意思,把法律都刻在铜板上,谁敢不遵守啊?”我笑了笑,说:“是啊,那时候的法律,可是老百姓的靠山。

”这十二铜表法,不光规定了婚姻、财产,还包括了刑法、民法、诉讼法等等,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时候的人,一提到法律,就会想到这十二铜表法。

不过,这十二铜表法也不是万能的,那时候的社会还是有点混乱,法律执行得也不是那么严格。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一个罪犯,犯了罪,居然还能逍遥法外,可见这法律还是有点漏洞。

哎,这十二铜表法,真是让我这个现代人感慨万千。

想想咱们的法律,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进步,可是,这进步的背后,可是付出了多少代价啊!。

“十二铜表法”为什么是罗马法系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为什么是罗马法系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为什么是罗马法系的渊源?
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了共和时代,同时,“王政”被废除,两名权力完全相等的“执政官”执掌共和国的最高行政权。

执政官只有贵族才能担任,任期一年,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

只有在遇到如战争等紧急情况时,才能设置独揽一切军政大权的“狄克推多”(即独裁者)。

执政官因为任期短和彼此牵制,所以权力很有限。

因此,真正的实权掌握在由贵族把持的元老院手中。

贵族把持了元老院,平民是被排斥在国家政权之外的,因此罗马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充满了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经过斗争,在公元前494年,平民赢得了选举保民官的权利。

保民官最初为2人,后增至10人。

保民官由平民中产生,负责维护和保护平民。

对元老院和执政官颁布的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拥有否决权,而且他们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伤害他们。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最初实行的法律,法律的解释权和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由于平民一再坚持斗争,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才同意制定成文法,并派遣代表团远赴雅典,研究梭伦制定的新法。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法典被镌刻在12块铜板上,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后来成了欧洲大陆法系的渊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表
审理
四条
执行
诉讼程序
八条
家长权
五条
继承和监护 所有权和占有
民法
十一条 十一条
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十条
私犯
二十九条
公法
刑法
六条
宗教法
十一条
前五表的补充(主要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 一条 婚)
后 容)五表的补充(主要属于涉—及—私周人枏关《系罗的马内法原五论条》
卢修斯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 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把他一半的财产 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含义、局限性
背景、时间 内容、实质、评价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你受到什么启示? (可从平民政治、法制建设的必要 性等方面思考)
局限:没 和有不固确定定的性成,损文害形平式民,具利有益很。大的伸缩性
案例:
卢修斯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 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公元前501年),把他一半 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卢修斯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卢修斯的遗嘱,受 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 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什么是罗马法?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七世纪古代罗马 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历程
形成:习惯法——成文法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完备:《民法大全》
一、习惯法:
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 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
但罗莫落死卢后修,他斯的一家人半却的不履财行产卢修将斯捐的遗
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 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三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 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直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八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 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 ,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 的头骨,他必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 奴隶,罚金可减半。 第十一表 前五表的补充 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
《十二铜表法》真的是为平民 服务的吗?
2、实质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你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
进步性: 内容相当广泛,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
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 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性: 1.《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
利益成 文 法 《十二铜表法》
同学们想一想,根据习惯法,法官会怎么判呢?
法官会把遗产判给 卢修斯的家人
二、成文法

些 条


在 十

标志着罗马
块 青
成文法的诞 铜
生。
板 上

故 名
《十二铜表法》
1、内容
第一表
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
《十二表法及诉》讼“目程录序,与基内本容上对是应过表去”
传唤
未成文法的汇编
九条
第二表 第三表 第四表 第五表 第六表 第七表 第八表 第九表 第十表 第十一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