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文字(二)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图画文字(二)-苏少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图画文字(二)苏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画文字的基本概念,通过观察和创作,掌握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图画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图画文字的热爱和欣赏,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图画文字的概念:介绍图画文字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讲解图画文字的基本元素,如形状、线条、色彩等。
3.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教授如何运用图画文字表达主题和情感,如何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图画文字进行创新设计和表达主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画文字的实例、PPT、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画文字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图画文字的概念、构成要素和设计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图画文字的观察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1. 图画文字的概念:定义、特点、分类。
2. 图画文字的构成要素:形状、线条、色彩等。
3.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表达主题、情感,创新设计。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运用图画文字进行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2. 小组作业:合作创作一幅图画文字的作品,展示图画文字的魅力和应用。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
图画文字的设计方法1. 理解主题与情感:在创作图画文字之前,要明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
主题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故事,而情感可以是快乐、悲伤、愤怒等。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内容,以便在作品中准确地传达出来。
2. 观察与灵感: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人物、建筑等,从中获取灵感。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第六部分 书面表达 专题二 图画(图表)类

3.评判型:对褒贬型图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判。图画类书面 表达,关键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图画的内容,因为立意拟题都离不开对 图画的正确理解。
二轮·英语
二、图表类 图表类书面表达往往给考生提供一份统计图表和简单的文字表述,让
二轮·英语
参考范文: In the picture,we can see a boy in ①worn clothes,②sitting
at a ①shabby wooden table with a pile of books on it.A weak ray of light came in through a small hole in the wall and he ③was absorbed in his reading.
画面,概述其意义并谈谈个人感想。根据要求,可分三段去写,涵盖如下 要点:
1.描述画面; 2.概述画面所讲故事的含义; 3.谈谈个人感想。
二轮·英语
图画类书面表达要求考生理解并把握画面所包含的有效信息,再根 据这些信息谋篇布局。除了能表达清楚图画中的信息外,考生还需要根 据词数要求,适当加以拓展,使文章叙述充实、生动。描述图画所讲故事 可以用一般过去时,概述画面所讲故事的含义以及谈论个人感想要用一 般因为贫穷,买不起蜡烛,于是在墙壁上钻了一个洞,“偷”
二轮·英语
温馨提示:从近几年高考的统计情况来看,传统的以柱状图、曲线图、数字 表格和饼状图等考查书面表达的形式越来越少,2013年和2014年均没涉及。 但是,从备考的角度来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上策。
二轮·英语
【典例1】 图画类
(2015福建)
苏教小学美术四上《第19课图画文字二》word教案

课题19、图画文字(二) 课时2-2 总课时2 总第:1 日期第周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文字的象形性,让学生接触了解文字的构成与文化内涵(详见2014年第一版美术教材)。
2、操作目标: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化美。
学生能运用水墨工具和绘画方法来表现象形文字。
3、情感目标:古老的传统再次让人看到充满生命力的笔墨,使孩子们踏上了生机勃勃的生命旅程。
教学重点欣赏文字的形式美、线条美、点化美。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水墨画的多种表现方法来描绘象形文字,体验创造乐趣。
教学准备教具:美术教科书学具:美术教科书预习要求准备好网络资源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创设情境(1)走进文字思考画与字之间的有趣联系(2)象形文字的简单特征。
演示《人的故事》课件(从具象的画意到抽象的字形)(3)启发学生对象形字造字方法的理解(4)了解文字了解字体变化过程思考文字为什么要变,自己喜欢哪种字体?老师写“人”“马”字的字体变化过程(5)讲解文字的变化规律欣赏文字感悟文字之美思考文字美表现的特点通过书法分析,欣赏文字的形式、线条、点画的美表现文字,在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表现对作业做出评价揭示简单、有趣造型文字一、二字作为素材,1 2 4 5 7表现性书写“云雨雷电”“马鹿虎兔”(3)示范两种表现方法,分析变形小组交流,组代表汇报。
延伸拓展欣赏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古代象形文字出示各民族象形文字幻灯图片进行赏析(4)课件展示图画文字的图片。
(5)来做图画文字的手工吧。
用水粉色调出,水彩笔画出来的图画文字,搜索脑海、发挥想象,房间装饰的形状、功能,画一幅作品。
应该鼓励学生正确用美化生活、创造美。
板书设计19、图画文字(二)欣赏文字感悟文字之美了解字体的变化过程教后记(第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图画文字(二) 苏少版 (3)

《图画文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图画文字的悠久历史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到图画文字的美感。
2、技能目标:用创意画的方法画出图画文字和图画文字组合的画面,使之既有文字的形式,又有画面的美感。
3、情感目标: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创意画的形式表现图画文字。
教学难点:图画文字的美感及学生的敢于创造,图画文字组合的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绘画工具。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勾线笔……一、导入1.师:同学们,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回忆一下,大家是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呢?有是什么时候开始认字的呢?画画和写字哪个先学会呢?2.(学生回答:先会画画)3.师:的确,我们的眼睛对图像最敏感,因为它栩栩如生。
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他们会把看到的东西描摹下来,画在山洞、悬崖的石壁上,画在陶器上。
例如这张图。
这是距今7000年前仰韶文化的一个彩陶瓮,大家看看上面画的是什么?师:上面是一只鹳鸟,长长的嘴用来捕鱼,说明他是人类捕鱼的好帮手,而旁边的是一把石斧,说明中原大地上当时人们过着的是捕鱼打猎的社会,这是中国现在知道的最早的绘画作品。
这幅图据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寓意,是这个部落的图腾或者说标志。
4.师:无独有偶,同时期的仰韶文化还有这样的一件彩陶。
同样也是一个鸟的图画,和刚才的那只鹳鸟比,这只鸟形象怎么样?(学生:更加简洁)师:的确寥寥数笔就生动形象地勾描出鸟的形象。
此时,鸟的形象被不断提炼,主要的特征如尾巴、翅膀、头都被保留,据说这就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二、构建1.师:比如,我们看现在“鸟”这个字,它依然保留有中国象形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个点像什么(鸟的眼睛)这个竖钩呢?(鸟的尾巴)2.师:下面让我们看看鸟的繁体字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写法。
再往前追溯,我们看到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的写法。
我们的汉字就是三四千年来演变过来的,由具体图像到现在的符号文字出示课题:图画文字。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 图画文字(二)》说课稿3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9课图画文字(二)》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19课图画文字(二)》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图画文字创作方法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图画文字的案例,以及一些创意灵感和技巧的提示,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图画文字基础,他们对图画文字创作充满兴趣,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然而,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模仿,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图画文字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画文字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讲解:讲解图画文字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
同时,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意灵感和技巧。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引导他们发挥想象,突破创新难题。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图画与文字》教案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其能够观察、分析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运用图画和文字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3.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鼓励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灵感,将图画与文字有机结合;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了解汉字图画表现的艺术价值,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画与文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的图画和文字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标志、海报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画与文字的奥秘。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汉字构造特点及其图画表现,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创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图画与文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图画与文字》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探讨二者如何相互补充和转化;2.基本汉字的构造特点及其图画表现;3.创作一幅以文字为主题的图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主题和情感;4.鉴赏著名艺术家如何将图画与文字结合,激发学生创作灵感。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图画与文字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厦大现代汉语第6章 文字和书面语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文字是记录()的符号,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2、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浯言的()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浯言的使用范围。
3、人类早期使用的帮助记事的方法主要有()和()两大类。
4、表意文字主要包括()和()两种。
5、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很多,从字母代表的语言单位来看,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6、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原则主要有()、()和()。
7、早期文字的创造方法主要是()()()和()。
二、名词解释1、文字2、表意文字3、表音文字4、实物记事5、图画记事6、象形7、音节字母文字8、辅音字母文字9、音位字母文字10、正字法11、文字改革三、思考题1、文字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谈谈文字的主要作用。
3、由记事图画演变成图画文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从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对应关系看,文字记录语言的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几类?5、谈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6、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7、具体文字体系中的正字法一般要遵循哪些原则?8、什么是文字改革?文字改革的主要类型有哪些?9、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10、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11、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12、世界上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几类?讨论题:1、口语和书面语是一致的吗?2、现行汉字是否需要改革?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语言;字音、字形、字义2、时间、空间3、实物记事、图画记事4、表词文字、形位文字5、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音位字母文字6、表音原则、形态原则、历史原则7、象形、象意、象声、转注二、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有声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它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借助形体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
2、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通常是一个词或形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该词或形位赖以构成的语音形式没有直接关系。
它跟整个词或形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意义发生关系。
汉字的演变过程多字图示字形演变过程组图

汉字的演变过程多字图示字形演变过程组图字例演示汉字从图画到文字、从繁到简的发展过程,看起来非常有趣呢!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是一种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符号化,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
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多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流行使用数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可以追溯到结绳时代。
可以这样说,如果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中国文字,早期的文字有许多正是简化字,而繁体字中又有许多不适合于文字使用流传规律的文字,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别有风味的中国文化史。
这里面有传说的神秘,君王的意志,文人的情怀,艺人的奇想,还有无数人民的大智慧。
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汉字铺就的古道,品一品那历史的意蕴。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仓颉造字传说:惊天地泣鬼神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
《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甲骨文;祖先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
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