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及疗效评估_陈波
CT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临床实践及文献分析

185综述与进展CT 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临床实践及文献分析张海,林万里,陈颖,吴波猛,何海权,谢锡浩#(高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高州 525200)摘要:目的:探讨CT 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施行CT 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肺癌病例10例临床资料,分析术前临床资料、术中主要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
结果:纳入研究的10例患者中,4例为高龄或心肺功能极差、1例为鼻咽癌肺部转移、5例为肿瘤综合治疗后病变局限患者。
手术平均时间(137.20±65.93)min,肿瘤平均长径(3.30±2.58)cm,最大冰球直径(5.10±2.80)cm,术中发生气胸1例,术后并发局部皮肤冻伤2例。
随访2年期间,1例临床评估CR,5例PR。
随访期间死亡2人。
结论:CT 引导下氩氦刀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术,对于部分肺部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肺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肺部恶性肿瘤是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双高。
尤其在我国,按国家癌症中心给出数据显示,目前肺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位居所有癌肿之首。
对于肺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随着研究深入,治疗呈现多样化,但对于中早期的肺部恶性肿瘤,仍然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SEER 数据库收录的对于我国1973年~2015年肺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手术治疗病例约占1/3,仍然存在大部分患者无法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这部分患者多因肿瘤出现转移无法外科手术切除,但也存在部分早期或局限性肺部肿瘤患者,因自身原因无法耐受全麻手术或拒绝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该部分患者,介入或立体定向放疗往往发挥着较好的治疗效果[2]。
本文主要分析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施行的CT 引导下肺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病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治疗模式临床开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零下180℃氩氦刀“冻死”肺转移瘤

零下180℃氩氦刀“冻死”肺转移瘤●据统计,在我国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现象。
●2013年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疗指南中明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成为第四种肺癌常用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将肿瘤冷冻到零下180度并快速升温造成肿瘤细胞崩解,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很低对于许多癌症患者来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尤其对那些不能手术的患者,往往更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而今年50岁的张先生就曾是其中一员,12年经诊断发现,左外耳道腺样囊腺癌手术后发生肺转移。
由于考虑到当时的身体状况,医生认为张先生不再适合手术,进而推荐张先生选择氩氦刀治疗。
广州解放军421医院肿瘤中心屈立新教授就表示,从我们数百例氩氦刀治疗肺转移瘤的经验来看,无论从小于一公分的肺转移瘤乃至超过10公分的肺转移瘤,以氩氦刀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而在2013年的第二版的NCCN肺癌治疗指南中,就明确指出肺肿瘤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已成为继传统的外科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第四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肺转移瘤是指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到肺脏组织。
据统计,在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20%~30%有肺转移现象,为何肺部成为“众矢之的”?屈立新教授解释道,“目前一般认为原发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发生肺转移性肿瘤最主要的因素。
”“肺转移瘤多为单肺或者两肺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
其中血行转移最为常见,是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
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
”屈立新说道。
“而另外一种,则是淋巴道转移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
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如下 。
可退 刀 。如肿瘤 较 大 , 一 次 冷 冻 不 能全 部 包 容 肿 瘤
组织 , 则 退 刀 3—3 . 5 C I T I 后, 再 次 冻 融 二循 环 。2 7 2
例术后 2~ 4周 开 始 行 全 身 化 疗 , 均 在 2个 周 期 以 上, 采用 N P方 案或 T P方 案 。术 后 1 6 3例 采 用 超 分
超低 温 冷冻 是一 种局 部摧 毁肿 瘤 细胞 的物 理疗
当温度升 至 0℃时 , 重新 启 动超低 温手 术系 统 , 实行 第二 循环 冷冻 , 冷 冻 时 间 同 首循 环 。再 次 启 动 加 热 系统 , 当温度 升至 1 5℃时 , 氩 氦 刀 与 冰球 松 动 后 即
法 。与 传统 冷冻 方 法 比较 , 氩 氦 刀 冷 冻 治疗 有 两个
显著 特 点 : 一 是制 冷 时 间快 ; 二是 在超 低温 冷冻 系统
中引入 氦气靶 向热 效应 系统 , 可 利 用氩 气 和 氦气 的 冷热 效 应 杀 伤 肿 瘤 , 使 治 疗 更 具 摧 毁 性 ] 。2 0 0 1 年 5月 一 2 0 0 9年 1 2月 , 我 们 应 用 该 项 技 术 共 治 疗
观察经皮穿 由 C T或 C臂 引导 , 对 本组术 后 2~ 4周冷 经皮穿 刺氩
7 8 6例 N S C L C患 者行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 向冷冻 治疗 , 术后行化疗 2 7 2例 、 放疗 1 6 3例 。结 果
冻 瘤体 组织病理切片显示 , 6 8 . 7 2 %( 1 5 6 / 2 2 7 ) 可见典型 的凝 固性 坏死 , 3 4 . 3 6 %( 7 8 / 2 2 7 ) 呈 现无组 织坏死 , 均 未见 肿瘤组 织结构 ; 术后 1 、 3 、 5年生存率分别 为 7 2 . 6 5 %、 2 7 . 1 1 %、 9 . 9 6 %, 中位生存期 1 4 . 6个月 。结论 氦 刀靶 向冷冻治疗 N S C L C效 果较好 。 关键词 : 非小 细胞肺癌 ; 氩氦刀 ; 靶 向治疗 ; 冷冻疗法 ; 化 学疗 法 ; 放射疗法
肿瘤治疗:氩氦刀冷冻技术有效率达90%以上

肿瘤治疗:氩氦刀冷冻技术有效率达90%以上氩氦刀是近十年出现的微创手术疗法,也是一种本身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物理疗法,是一种理想的肿瘤治疗新方法。
早在2005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91届北美放射RSNA年会上,氩氦刀在肝癌、肺癌前列腺肿瘤、肾肿瘤、骨肿瘤、盆腔肿瘤等广泛治疗领域的有效性就得到与会众专家的认可。
这证明氩氦刀正在被肿瘤界和病人广泛接受,它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选择。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国每年癌症患者发病人数大约25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约180万,而且呈现年轻化和逐年上升趋势,全国癌症的平均5年存活率目前仅为25%左右。
而根据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每分钟6人被诊断为癌症,我国每个人一生中有22%的概率患癌症!由于肿瘤癌症难以早期发现或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癌症发现时一般都是中晚期了。
对手术而言,大多数中晚期肿瘤难以手术,或手术治疗效果有限,此外,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大,特别对一些年老体弱的肿瘤患者不适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而且还会相对产生较为强烈的毒副作用,导致病患者免疫能力和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更是都对中晚期肿瘤患者,作用有限。
氩氦刀属纯物理治疗,具有彻底摧毁肿瘤治疗的效果。
其治疗不导致癌细胞扩散、治疗过程微创无痛苦、恢复快、不损伤正常组织、与放化疗不同氩氦刀治疗无毒副作用,还可以有效地调控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
经过这种方法治疗后的病人,身体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远期生存率显著提高,另外还具有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它是继射频消融治疗,微波,激光,超声聚集刀,伽玛刀等之后发展起来的肿瘤治疗高新技术,代表世界肿瘤治疗先进水平。
氩氦刀的适应症非常广,适用于肺癌治疗、肺部良性肿瘤、肝癌治疗、肝血管瘤、胰腺癌、乳腺癌、乳腺增生、脑瘤、脊髓膜瘤、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肾癌、肾上腺肿瘤、会阴部肿瘤、子宫癌、宫颈癌、卵巢癌、阴茎癌、皮肤癌、黑色素瘤、血管瘤、骨肉瘤、扁桃体癌、咽喉部肿瘤、鼻咽癌、神经纤维瘤、脂肪肉瘤、口腔癌、舌癌、颌面部肿瘤、颈部肿瘤等。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癌性疼痛的影响

( P C A )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l i n e r a p o l y n o m i a l i f t t i n g m o d e l [ J ] . J A p p l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6 年第 3 2 卷第 2 l 期
3 4 7 9
[ 6 ] H A R R I S W, Y I N F , C A I J , e t a 1 . WE— G— B R D 一 0 6 :
Vo l u me t ic r c i n e MR I ( V C- MR I ) e s t i ma t e d b a s e d o f p i r o r k n o w l e d g e f o r o n - b o a r d t a r g e t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J ] . Me d P h y s , 2 0 1 5,
2 0 1 5, 3 3 ( 1 7 ) : 1 8 8 1 —1 8 8 8 .
( 收稿 : 2 0 1 6 — 0 5 — 0 6 编辑 : 吴 淑金 )
[ 1 1 ]彭应 林 , 刘松然 , 黄伯 天 , 等. 图像 配 准方法 对肺 癌放疗 图像
rL r rL rL
M
4 2 ( 6 ) : 3 6 8 9 - 3 6 9 1 .
引导摆 位精 度 的影 响 [ J ] .中华放 射肿 瘤学 杂志 , 2 0 1 5 , 2 4
氩氦冷冻消融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General review •氩氦冷冻消融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马洋洋,陈继冰,牛立志【摘要】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
近年来许多新兴微创技术治疗肺癌取得了良好效果。
氩氦冷冻消融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取得医患双方认可。
冷冻消融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及减少晚期肺癌负荷。
肿瘤是_-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冷冻消融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将是未来肺癌治疗发展方向,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该文就冷冻消融治疗及与其他方法综合治疗肺癌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冷冻消融;肺癌;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4X(2020)-04-0423-06Research progress of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in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lungcancer MA Yangyang, CHEN Jibin, NIU Lizhi. Department of Oncology, Affiliated Fuda Cancer Hospital,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NIU Lizhi, E-mail: niuboshi@【Abstract 】Lung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world, for which surgeryhas been the first choice of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many newly-developed minimally-invasive techniqueshave achieved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in treating lung cancer. Because of its adavantages of smallinjury, fast recovery, high safety and less complications,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cancer has been recognized by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Cryoablation therapy is suitable for the patients withinoperable early lung cancer and for the patients who need to reduce the tumor load of advanced lung cancer.As tumor is a systemic disease, combination use of cryoablation and other treatments will be the developmentdirection of lung cancer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so a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and achieve the best therapeutic effect. 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review abou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progress of cryoablation therapy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other therapeutic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J Intervent Radiol, 2020, 29: 423-428)【Key words 】cryoablation; lung canc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肺癌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一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升高[1_2]。
211213391_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林岩,廖艺芳,雍雅智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取得的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前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
针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5%较对照组的56.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9,P <0.05)。
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与癌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CEA 、NSE 与CA125为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7.69%与对照组的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 >0.05)。
结论 NSCLC 患者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2)12(c)-0025-04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and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IN Yan, LIAO Yifang, YONG YazhiRespiratory Cen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chieved by combining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with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NSCLC admitted t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irty-nine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thirty-nine cases) with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and the study group on this basis was treated with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before chemotherapy. The clinical efficacy,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82.05%, which was higher than 56.41%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019,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cancer antigen 125 (CA12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CEA, NSE and CA125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69% compared to 2.5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regimen for NSCLC patients is effective and ha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DOI :10.16662/ki.1674-0742.2022.36.025[基金项目] 厦门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平台(HXJB-21)。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效果评价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效果评价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的效果。
方法:收集2009年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肺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2±15.2)岁,男59例,女41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
(1)术后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3、6个月的治疗疗效。
(2)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肺癌生物学CYFRA21-1、NSE、CEA、CA19-9、CA125、SCC指标变化。
(3)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1)术后1、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62%、62%、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CYFRA21-1、NSE、CEA、CA19-9、CA125、SCC 比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00例肺癌患者接受手术后,术中出现咯血4例,术后血痰6例,气胸4例,经闭式引流后完全好转。
结论:CT 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效果肯定,安全可靠。
标签:CT;氩氦刀;消融;肺癌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氩氦刀通过超低温冷冻可最大限度地摧毁肿瘤组织,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技术,其与CT结合后,可以在胸腔镜下冷冻切除肺癌,为外科技术带来革命性的进步[1]。
本次研究中收集2009年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肺癌的100例患者,探讨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肺癌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2±15.2)岁,男59例,女41例。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穿刺活检得到明确的肺癌病理诊断。
入选标准:(1)年龄>18周岁;(2)肺功能低下,不能耐受手术者;(3)肿瘤无法彻底切除者;(4)拒绝手术治疗者;(5)自愿参加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血管介入Non-vascular intervention·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及疗效评估陈波,许健,曹建民,胡小波,周长圣,高大志,卢光明【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方法,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内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68例,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1个月行常规CT平扫和增强检查,测量肿瘤病灶最大直径和CT值,并比较冷冻治疗前后的变化。
其中30例患者自愿接受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灌注参数并比较术前、术后灌注参数变化。
应用Log-rank法计算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期曲线图。
结果所有患者肿瘤最大直径的平均值由(5.61±3.13)mm缩小至(5.15±3.00)mm,依据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好转率10.29%,总有效率98.52%。
肿瘤直径最大层面病灶CT平均值平扫由术前(42.01±7.66)Hu减少至术后(25.61±2.06)Hu,增强由(66.99±7.65)Hu减少至(29.66±2.06)Hu,CT值明显降低。
30例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患者的灌注参数改变分别为血流量(BF)由术前(48.32±8.41)ml·100ml-1·min-1减少至(28.73±8.92)ml·100ml-1·min-1,血容量(BV)由(65.38±10.49)ml/1000ml减少至(37.8±10.71)ml/1000ml,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由(13.08±3.41)s减少至(10.01±3.38)s,渗透性(permeability,P)由(91.79±22.80)ml·100ml-1·min-1减少至(44.62±34.26)ml·100ml-1·min-1。
以上所有结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68例患者随访至2009年4月30日的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
结论氩氦刀冷冻是治疗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CT灌注成像能在早期反映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疗效,配合常规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可以在术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残留的病灶,对肿瘤的进一步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冷冻消融;肺癌;疗效评估中图分类号:R7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4X(2009)-07-0510-05Therapeutic assessment of cryoab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CHEN Bo,XU Jian,CAOJian-min,HU Xiao-bo,ZHOU Chang-sheng,GAO Da-zhi,LU Guang-ming.Department of MedicalImaging,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Nanjing21000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chnique of argon-helium cryoablation and to assess its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proved lungcancer,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between Jan2006and Jan2008,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Bothplain and enhanced CT scans were carried out one week before as well as one month after the cryoablationtherapy.The maximum diameter and the average CT value of the tumor at the same cross section weremeasur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Thirty patients voluntarily took the CT perfusion examination,andthe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calculated using Log-rank method.Results The mean maximum diameter decreased from(5.61±3.13)mm before cryoablation to(5.15±3.00)mm after the operation.According to RECIST criteria,the improvement rate was10.29%and the totalefficacy rate was98.52%.The average CT value at the section with maximum diameter was reduced from(42.01±7.66)Hu before the procedure to(25.61±2.06)Hu after the procedure on plain CT scan,whilethe value was reduced from(66.99±7.65)Hu to(29.66±2.06)Hu on enhanced CT scan.The changes ofCT perfusion parameters in30patients were as follows.(1)The blood flow dropped from(48.32±8.41)ml/100ml·min before cryoablation to(28.73±8.92)ml/100ml·min after the operation.(2)The blood volumewas reduced from(65.38±10.49)ml/1000ml to(37.8±10.71)ml/1000ml.(3)The time-to-peak wasdecrease from(13.08±3.41)s to(10.01±3.38)s.(4)The permeability was decreased from(91.79±22.80)ml·100ml-1·min-1to(44.62±34.26)ml·100ml-1·min-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ll the above results beforeand after the cryoablation treatment wer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68patients 作者单位:210002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通信作者:许健Email:xujian3213@sina.com.cn冷冻治疗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1-3]。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微创性功能性的评价活体组织微循环状况的成像方法,可反映组织器官的生理代谢和功能状态的变化,现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价。
本研究对既往经病理证实的68例已行氩氦刀冷冻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的经验,并应用生存期分析和常规评价方法证实氩氦刀冷冻治疗的有效性。
同时通过其中3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CT灌注成像参数反映冷冻前后肿瘤病变的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为冷冻治疗寻求一种科学的理想的评价方法。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病例来源及一般状况68例患者为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其生存期均随访至2009年4月30日。
其中男53例,女15例,年龄41~84岁,平均(64±10)岁。
其中鳞癌36例,腺癌23例,小细胞肺癌4例,转移性肺癌5例。
中央型肺癌28例,周围型肺癌40例;肺内单发病灶63例,多发病灶5例。
按照肿块大小分类,直径<3cm23例,直径3~5cm9例,直径>5cm36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MRI或者PET 检查发现肺内占位病变,其影像学表现符合肺癌诊断标准,并且其细胞学类型均经术前穿刺或者手术活检证实。
其中30例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分别于冷冻治疗前1周和冷冻后1个月接受CT常规检查和灌注成像检查。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
1.1.2主要实验仪器1.1.2.1氩氦刀微创手术操作系统:美国Endocare 公司生产的氩氦超导手术系统(Endocare Cryocare Surgical System),配有直径2mm插入式致冷刀,固定鞘为6F。
吸收性止血绫直径2mm。
冷媒采用液态的氩气和氦气,氩气起始工作压力为4500~6000 psi,氦气起始工作压力为2000~2500psi,初始功率设为100%。
使用德国SIEMENS Spirit2排螺旋CT进行实时扫描,监控整个冷冻过程。
1.1.2.2影像学检查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 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常规扫描和灌注成像,对比剂注入使用Ulrich公司生产的Missouri三头高压注射器,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I/ml)。
1.2方法1.2.1氩氦刀冷冻治疗1.2.1.1术前准备:入院后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以及肺功能等辅助检查确保无手术禁忌症。
所有患者均被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和手术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行胸部CT平扫确认肿瘤范围并选择冷冻层面,计算进刀角度和方向,并以定位标尺为引导确定穿刺点。
1.2.1.2手术过程: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拟定的穿刺点。
CT平扫下确定穿刺针的进针方向和深度,使穿刺针到达病灶对侧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