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床疗 效 , 选 取在我 院 诊治 的 9 8 例非 小细 胞肺 癌 患 者 , 分 析 其 临床资料 , 具体报 道如下 。


资料与方 法
( 一) 一般 资料 。
2 . 中药 治疗 。生 黄芪 1 5 g , 党参 1 5 g , 麦冬 1 2 g , 玄参 1 2 g ,
丹参 1 2 g , 延 胡索 9 g , 前胡 1 2 g , 矮 茶风 1 2 g , 半枝 莲 1 2 g , 苡仁
[ 文献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6 ) 1 1 - 0 1 3 8 . 0 2
( 二) 方法。
非 小细胞肺癌 占肺癌 的 7 5 %一 8 0 %, 是一 种常见 的恶性
肿瘤 。肺癌可在各 个年 龄段 发病 , 许 多患 者在 就诊 时 已为 晚期 , 失去最 佳的 手术 机会 Ⅲ l J 。氩 氦 刀病 毒消 融对 于 局部
瘤灶 的消融效果较 好 , 可以完全消融 孤立 的小病 灶 , 控 制肿 瘤对 重要器官 的侵犯 _ 2 J 。中 医中药 治疗在肺癌 的综合 治疗
1 . 氩氦刀冷 冻消 融 。根据病 灶 位 置取 合适 体 位 , 采 用 1 %利 多卡 因进行 局部 麻 醉 ; 确定 病灶 的大小 和 位置 , 选 择 适合 的穿刺 点 、 穿刺方 向及 角 度 , 注 意避 开周 围脏 器 、 大 血 管、 神 经等 , 切开皮 肤 约 1 - 2 c m, 于穿 刺点 推进 穿 刺针 , 沿 导
1 5 g , 建曲 1 2 g ; 水 煎服 , 1 0 0 m l / 次, 2次/ d 。
选择 2 0 1 4 年7 月. 2 0 1 6 年1 月在 我院诊 治 的非小 细胞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广医三院心胸外科王进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1]。

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2/3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处于中、晚期阶段[2]。

化疗: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3,4]。

客观反应率(ORR)约30%,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8~10 个月。

氩氦刀: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局部治疗效果确切[5-7]。

[1]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69-90.[2]Ramalingam SS,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91-112.[3] NSCLC Meta-Analyses Collabo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 2008,26(28):4617-4625.[4]Stinchcombe TE, et al. Oncologist, 2008,13(9):933-944.[5]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6]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7]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1、物理性灭杀----主要作用,细胞内冰晶,细胞外冰晶2、微血管栓塞----小血管,直径大于350um时,冷冻造成的血管损伤很少发生3、冷冻后免疫作用----NK细胞、T细胞增多,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细胞毒性免疫细胞的激活肖越勇等.氩氦刀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Rupp et al. Cryobiology, 2002,45(2):167-182.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1、单发或多发周围型肺癌且单个肿瘤直径> 1. 0cm;2、巨大肿瘤,累计纵膈或心包;3、预计不能完全切除的中央型肺癌;4、伴有恶性胸水, 但原发灶显示清楚者;5、肺癌综合治疗后病灶缩小稳定,但不能消失者;6、原发癌已较好控制或较为局限的转移性肺癌。

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究

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探究

度值均有不同 程度下降,其中 6 1 . 1 % ( 2 2 / 3 6 )密度值 降低 3 0 H U 以上, 手术后 1 月复查C T 扫描发现 3 3 . 3 3 %( 1 2 / 3 6 ) 病灶缩小5 0 % 以上; ( 3 ) A 组患者手术前一周测相关 肿瘤标志物N S E , C E A , C Y F R A 2 1 1 分别为: 1 7 . 8 士 4 . 9 n g / m l , 1 5 . 4 1 3 . 7 n g / m l , 7 . 8 11 . 9 n g / m l , 手术后一周测值分别 为, 1 0 . 2 土2 . 5 n g 加1 、 2 . 9 士 0 . 9 n g / m l , 3 . 1 土0 . 7 n g / m l , 前后对比 有显著性差异 ( P <0 . 0 1 ) ; ( 4 ) A 组患者氢氦刀手
探讨氨氦刀在治疗 N S C L C中的作用; 通过比较氢氦刀联合 化疗方案、单纯全身化疗方案和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中、 晚期 N S C L C的有效率、 一年生存率、 临床受益情况,以探 讨氢氦刀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 为临床提
供参考。
方法:( 1 )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 1 0 9 例期患者分为三组,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K P S 评分比 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A 组:经皮穿刺A - 氦刀手 术+ 全身化疗组 ( 3 6 例) :术前 C T定位,在大 C型臂 ( X 线机) 引导下进行氢氦刀冻融术, 术后一周开始全身静脉 化疗 ( 方案:N P 和C A P 交替应用) ,共 2 - 3 周期,完成两 个周期化疗者评价疗效; B 组: 单纯全身化疗组 ( 3 6 例) :
术前一周外周静脉血T 淋巴细胞r D N A 活性分析结果显示; 工 . S % 和工 . 0 . D % 值分别为 4 . 4 5 士0 . 1 9 和3 . 5 1 土0 . 6 9 ;手 术后一周结果分别为: 6 . 2 6 1 0 . 7 9 . 4 . 9 7 10 . 2 1 。 经统计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癌性疼痛的影响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癌性疼痛的影响
a r t i f a c t s i n 4D MR i ma g e s u s i n g p in r c i p a l c o mp o n e n t a n ly a s i s
( P C A )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l i n e r a p o l y n o m i a l i f t t i n g m o d e l [ J ] . J A p p l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1 6 年第 3 2 卷第 2 l 期
3 4 7 9
[ 6 ] H A R R I S W, Y I N F , C A I J , e t a 1 . WE— G— B R D 一 0 6 :
Vo l u me t ic r c i n e MR I ( V C- MR I ) e s t i ma t e d b a s e d o f p i r o r k n o w l e d g e f o r o n - b o a r d t a r g e t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J ] . Me d P h y s , 2 0 1 5,
2 0 1 5, 3 3 ( 1 7 ) : 1 8 8 1 —1 8 8 8 .
( 收稿 : 2 0 1 6 — 0 5 — 0 6 编辑 : 吴 淑金 )
[ 1 1 ]彭应 林 , 刘松然 , 黄伯 天 , 等. 图像 配 准方法 对肺 癌放疗 图像
rL r rL rL

4 2 ( 6 ) : 3 6 8 9 - 3 6 9 1 .
引导摆 位精 度 的影 响 [ J ] .中华放 射肿 瘤学 杂志 , 2 0 1 5 , 2 4

氩氦靶向冷冻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9例临床研究

氩氦靶向冷冻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9例临床研究

氩氦靶向冷冻和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9例临床研究李虎明;韩志海;孟激光;刘振千;李泳群;张春阳【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对肺癌局部控制及生存曲线的影响.方法 219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118例)和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101例),评估治疗后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联合化疗组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单纯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患者氩氦靶向冷冻冰球覆盖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直径<4 cm患者较直径≥4 cm冷冻冰球覆盖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术后3个月局部有效控制情况较单纯氩氦靶向冷冻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氩氦靶向冷冻与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1.48)个月和(20.00±2.21)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化疗组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诊断分期及术后局部控制情况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均优于单纯氩氦冷冻治疗;肺癌分期较早、瘤体较小及近期局部控制较好者相对预后较好.【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08)004【总页数】5页(P222-225,228)【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冷冻治疗;化疗;Cox模型【作者】李虎明;韩志海;孟激光;刘振千;李泳群;张春阳【作者单位】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李娜;薄常文;邹长鹏;马文华;郑峥;安永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24)16【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氩氦刀组(A 组)30例,单纯CIK治疗组(B组)30例,氩氦刀联合CIK治疗组(C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及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 A组与C组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但疗效均显著优于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C组的KP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三组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显示,C组的CD3+、CD4+、CD8+、CD4+/CD8+细胞也较A组和B组有明显改善(均P<0.05).B组患者出现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P <0.05).结论氩氦刀联合CIK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对肿瘤的杀伤效果,且能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总页数】5页(P36-40)【作者】李娜;薄常文;邹长鹏;马文华;郑峥;安永辉【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邢世江;李新;曾维斌;邓婉芳;许家健;黄萍2.氩氦刀联合131I-chTNT放射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J], 王凯;孙业全;王丽英;葛成林;张建平;孔德福3.氩氦刀联合细胞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J], 李娜;薄常文;邹长鹏;马文华;郑铮;安永辉4.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远期\r疗效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 [J], 江万仓5.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 裴志东;倪明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自2003 年初开始选择30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ⅢB、IV期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及化疗,手术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疗方案包括TP、GP等。

结果所有病例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血胸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手术相关性死亡。

术后CT扫描显示病灶CT值明显降低,3个月后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

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创伤小,不良反应轻微,是一项有推广价值的综合治疗手段。

【关键词】冷冻消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075-02氩氦冷冻消融治疗系统(氩氦刀)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多种太空火箭制导技术准确冷冻摧毁肿瘤的手术系统,其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压氩气在刀尖急速膨胀,可在l分钟之内将病变组织冷冻至零下140度,又可借高压氦气膨胀升温,融化冰球,快冻慢融、反复冻融对组织的摧毁最为彻底。

同时采用不同直径的冷冻刀头可精确设定冰球大小,而且冷冻只发生在刀尖,刀杆保持常温,可大大减少对穿刺路径中的组织损伤[1]。

我们从2003年初开始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入组标准年龄18~75岁,经病理学确诊,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I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卡氏评分60分以上,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心、肝、肾、骨髓功能基本正常,自愿接受治疗。

除外预期生存期少于3个月,上述脏器功能障碍,孕妇或儿童。

1.2 一般资料患者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8~73岁,平均58岁:单发病灶28例,多发病灶2例(均为2个孤立病灶);鳞癌10例,腺癌16例,大细胞癌4例。

211213391_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

211213391_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

论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林岩,廖艺芳,雍雅智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患者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取得的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前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

针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5%较对照组的56.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9,P <0.05)。

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与癌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CEA 、NSE 与CA125为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7.69%与对照组的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4,P >0.05)。

结论 NSCLC 患者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化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2)12(c)-0025-04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and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IN Yan, LIAO Yifang, YONG YazhiRespiratory Center,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2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chieved by combining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with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NSCLC admitted to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Medical College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irty-nine cases) and the study group (thirty-nine cases) with a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and the study group on this basis was treated with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before chemotherapy. The clinical efficacy, serum tumor marker level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82.05%, which was higher than 56.41%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019, P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cancer antigen 125 (CA12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CEA, NSE and CA125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7.69% compared to 2.5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rgon-helium knife cryoab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regimen for NSCLC patients is effective and ha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DOI :10.16662/ki.1674-0742.2022.36.025[基金项目] 厦门医学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平台(HXJB-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
82.5%(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45.0%(13/30),p0.05。

1.2治疗方法:
1.2.1 氩氦刀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体位,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度冷丁75~100 mg。

在ct定位下,选择进针点及进针方向、深度,常规消毒、铺
巾。

以2%利多卡因针10~2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自皮肤到胸膜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以尖刀切开皮肤,根据不同型号进行组合,这些组合应用,主要是根据不同病症所确定的,比如氩氦刀或单刀或多刀组合应用都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尤其是对于精密度要求高的手术,冰球应将瘤体完全覆盖并大于肿瘤边缘1.5 cm为宜。

再次ct扫描确证无误后,开启氩气。

温度检测可见刀头处温度迅速下降至-140℃,持续冷冻15-20 min后停止冷冻。

开启氦气,瘤体内温度急速复温至25℃,使处于超低温状态的肿瘤组织快速加热,如此冷热消融2次循环,治疗结束。

停止治疗后,
依肿瘤大小和冰球形成情况,可退刀2~3cm行下一目标病灶治疗。

退出氩氦刀头,将凝胶海绵栓经鞘管填塞针道止血后退出鞘管,缝合切口。

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观察30 min,经ct扫描,无明显出血、气胸后以平车返回病房。

术中、术后24 h实时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常规输氧,应用止血剂及抗生素3~5天。

1.2.2 全身化疗:采用紫杉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具体方法为: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d;顺铂25mg/m2,静滴,第1、2、3d。

使用紫杉醇前一天晚上常规行抗过敏治疗,化疗期间使用给于恩丹西酮、胃复安等止呕对症支持治疗,未预防性应用g-csf。

每次化疗前后均查血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

化疗期间每天补液体量不少于2000ml,常规行心电监护,检测尿量,保持尿量大于1500ml,每天查尿常规。

化疗时间以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1.2.3 主要并发症氩氦刀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咯血,气胸,发热。

咯血多见痰中带血,有31例出现,占77.5%,一般静滴止血药物后5-7停止;气胸26例,多为少量气胸,观察3-5天可自行吸收,其中有3例行闭式引流后好转。

发热患者33例,多波动于38℃左右。

无需特殊处理3-5天自行缓解。

本组无明显血胸、严重感染、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化疗患者主要并发症为骨髓抑制,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加强对症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

无严重过敏反应,严重骨髓抑制而影响治疗者。

1.2.4 研究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化疗治疗⑵观察组:采
用经皮穿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

1.3 评价指标:效判定标准:按who统一评价标准,化疗结束后28 d以化疗前后肉眼观察、b超测定及ct扫描综合判定局部肿物变化情况,①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
②部分缓解(pr):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大于50%,至少维持4周;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③肿瘤稳定(sd):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至少维持4周;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不足50%或增大不足25%,至少维持4周;④肿瘤进展(pd):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包括cr、pr。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

卡方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5%(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
期总有效率45.0%(13/30),p<0.05。

详见下表。

3 讨论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全世界癌症死因的首位,近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特别是nsclc的发病比率明显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日益严重。

美国氩氦刀手术体系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兼具超低温冷冻和热疗双重效能的治
疗体系,本文通过比较晚期nsclc患者氩氦刀手术前后的变化,以探讨氩氦刀治疗nsclc的作用。

通过比较氩氦刀联合化疗和单纯全身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以探讨氩氦刀手术联合化疗疗的综合方案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氩氦超导靶向冷冻治疗是对肺癌治疗中比较有效而且安全的,这种治疗方式主要就是采用美国的先进技术,结合了制冷加热、温控、生物传感等专利技术,所以其优势非常明显,具有多探头、高精确度、快速冷冻、急速复温、电脑监控等特点,有效摧毁肿瘤细胞[2],急速加热至25℃,肿瘤细胞内的冰晶膨胀爆裂,细胞变成碎片,使细胞坏死更加完善[3]。

所以它能够彻底靶区摧毁肿瘤组织,最大限度减低瘤负荷,改善局部肿瘤控制率可以降低原发肿瘤向远处转移的机会。

肿瘤负荷的减轻可为后续的放化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肿瘤负荷减少后癌细胞分裂增加,对化疗药物或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另一方面,肿瘤负荷的减少,能有效地解除病人t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受抑制的情况,从而使机体细胞免疫抗癌功能增强。

氩氦刀联合放疗治疗后能迅速减轻肿瘤负荷,有利于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本研究中位生存期,尤其是该疗法在灭活的肿瘤组织吸收后,还具有具有调控肿瘤抗原、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作用[4]。

氩氦刀的适应症为:①年龄大,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
②经影像学评估无法彻底切除的原发性肺癌患者;③通过临床综合
治疗,病灶缩小,但不能消失者;④原发癌已切除或得到较好控制的转移癌;⑤周围型肺癌累积胸膜及胸壁无法彻底切切除者;⑥癌肿巨大,累及纵膈、心包。

禁忌症为:①全身状况差,明显恶病质者及出血倾向;②肺门肿块,穿刺冷冻治疗有困难者;③胸膜广泛转移伴大量胸水者;④两肺病灶弥漫者。

因此,本研究中观察组还要联合化疗且对照组存在不低的总有效率。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这提示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轻微,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对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疾病者,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志强,姜良进,张宗城,等.氩氦刀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4):24-25
[2] gageaa. history ofcryosurgery[j]. surgonco,l 1998,14(2):99-109
[3] schuderg,pistoriusg,schniderg, et a.l prelmi inary experiencewith percutaneous cryotherapy of liver tumors[j]. br j surg.1998,85(9):1210-1211
[4] 陈书昌,陈建民,陈晔,等.氩氦刀靶向冷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山东医药,2007,47(15):55-57
作者单位:418000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