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流行歌曲

合集下载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赵芊宇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歌坛上成为一大流行,备受人们喜爱。

唐宋词创制之初即为一种说唱文学样式,其中大部分可视为我国唐宋时期的流行歌曲。

作为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二者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颇具有承继创新的意味,但因年代久远它们又在语言表达、主题内容等方面有差异。

本文将从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初步探寻两者的关系,于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之路中提供方向。

关键词:唐宋词;当代流行歌曲;继承性;相似性;差异性作者简介:赵芊宇(1997-),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56-02唐宋词历经百年传诵仍具现代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乐坛中盛行的中国风、古风歌曲创作在引起听众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关系研究在过去十年中已有数位学者进行过探讨和剖析,如以流行歌曲为视角从新审视和从新诠释唐宋词,对比唐宋词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异同,对后来学者钻研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但在两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不应仅仅只看到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表面的继承和引用,两者内蕴的不同情感和内涵更值得引起探究。

一、百年沉淀添新曲有些当代流行歌曲是对唐宋词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使唐宋词历经数百年重新焕发生机,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整体继承和局部继承。

第一,部分当代的流行歌曲是以唐宋词为歌词并直接添置新的曲调,从而丰富流行歌曲的内容与主题,扩展了流行歌曲的受众面。

当代流行歌曲多用以抒发婉转细腻的情感,这与唐宋词的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促进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流露。

与此同时,唐宋词作为一种倚声填词的新歌体,于创制之初就是应和之作,因此为将唐宋词添新曲后直接进行演唱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邓丽君演唱的专辑《淡淡幽情》应该是最负盛名且传唱度最广的作品,该专辑中收录了许多唐宋词名篇,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知愁滋味)、秦观《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配以新曲别具一番风味。

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

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

从唐宋词到当代流行歌曲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一直存在。

唐宋词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呈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当代流行歌曲则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青年一代的心声。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唐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相似与差异以及它们的影响。

一、情感表达的方式唐宋词以其精炼而深沉的情感表达而有名。

古代文人通过抒发心里的情感来表达个体的心境和社会的风气。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句简短的词语中蕴含着作者对美妙时间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比之下,当代流行歌曲更加直接地表达情感,它们可以通过歌词、旋律和演唱方式等多种手段来传递情感。

比如《告白气球》一首爱情歌曲中,歌手用清脆的音乐旋律和甜美的歌词表达出对爱人的浓情告白。

从这个角度看,唐宋词和当代流行歌曲都是通过情感表达来打感人心,只是方式上有所差异。

二、主题内容的转变唐宋词主要以自然景物、爱情、离别和时事等为主题,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承载了社会风貌。

而当代流行歌曲的主题内容更加多元化,包括爱情、友情、亲情、成长、社会现实以及追求梦想等等。

举例来说,陈奕迅的《好久不见》歌词中唱道:“好久不见你可好,多么期望你能知道,好久不见你可好,这些年无论过得多骄。

”这首歌以友情为主题,表达了流淌城市里友人之间的思念和重逢。

相比之下,唐宋词更为内敛,关注的是情感的表达,而当代流行歌曲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干系和社会问题。

三、受众群体的变化唐宋词作为古代文人的创作,受众主要是文人墨客和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读者。

而当代流行歌曲则面对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刻,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媒介随时随地地观览流行歌曲。

这使得当代流行歌曲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传播。

而唐宋词虽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形式过于古雅,不太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因此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度相对较低。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在流行中体会经典的永恒价值+论文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在流行中体会经典的永恒价值+论文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在流行中体会经典的永恒价值国人惊呼:“如今,浮躁之风盛行,冷落了经典文学作品,却让…流行歌曲‟…网络小说‟…快餐文化‟大行其道。

青少年崇拜的是周杰伦而不是周树人;人们看的是《最小说》,而不是《诗经》或《彷徨》;夸人喜欢用…你太有才了‟,而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捧的是郭敬明和韩寒,而不是鲁迅和老舍………不得了了!”大有国将不国之感。

惊呼声确实引人思考。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闪光的金子,是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

余秋雨说,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一切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把一切的美丽和智慧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经典作品就是我们的根和灵魂,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让阅读经典成为我们的读书习惯。

这样的思考非常正确。

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进步、发展也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新生的流行,哪有未来的经典?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应该说,流行文化尽管有糟粕,但还是有许多新鲜的因素,在教育和影响着人们。

传统文化中的“大雅之堂”,就是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渐形成的,前提是不排斥、不扼杀当时流行的事物。

就像现在早已入选课本的一些古典民歌,当时不就是流行文化吗?你能说他们不雅?现时的流行也许就是将来的经典。

所以想用围堵流行,独尊经典的方法来提升经典的地位和价值,是愚蠢的做法。

经典只有放进时间的冲洗中,放在流行的冲击中,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永恒的。

其实流行和经典有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鉴,共同发展的。

比如说,《射雕英雄传》中洪七公教给黄蓉的“逍遥游”拳法,就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在西北山洞玉室内悟到的上乘武功,就来自《庄子》的“庖丁解牛”;《天龙八步》中段誉的神妙轻功“凌波微步”,名称就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杨过在绝情谷断肠崖与小龙女分手后而自创出来的“黯然销魂掌”,取自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

浅析流行歌曲对宋词的借鉴与发展

浅析流行歌曲对宋词的借鉴与发展

浅析流行歌曲对宋词的借鉴与发展流行歌曲现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倾听着不同的歌曲。

不管是哀婉凄美的,还是欢快动感的,都受到不同人的爱好。

我们在选择听哪种类型的音乐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我们的心情的需要,不同的心境需要不同音乐来表达当时的心声。

只是我们沉溺在音乐的意境里面,往往很难会想到它会与宋词有什么联系。

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宋朝发展到高潮,但是它本是为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所以又叫曲子词。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适合配乐歌唱。

它起源于民间,口语性强,易于平常人理解和学唱。

最开始的词都是有音乐配套在一起的,那些词牌就是词谱的类型,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曲调未能保留至今,我们不知道古人是怎样唱的。

尽管后来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人创作的文学体式,但是它的那些的基本特点依旧保留着,而且,经过文人的精细创作,更加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艺术成就也越来越高。

而当代的流行歌曲也同样是由曲调和歌词组成,与宋词有着太多的相似,它们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曲调无从比较,但是从词的创作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可以看出它们的联系。

一、创作内容上的借鉴与发展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也像宋词那样,运用的是通俗易懂的语言,抒发着人的真挚的情感。

注重意境的刻画,以不同气象的意境表现不同的情感,有慷慨苍凉、开阔悲壮、深沉抑郁。

不管哪一种感情的表示,它们都有景物的描摹,事情的记叙,自由而细腻的表现人生的各种生活情趣和生活感慨。

在流行歌曲中主要表现个人爱情的内容居多且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而个人化的东西也越来越受关注与重视,所以很多描写个人情感的作品大行其道,而在语言表达上,刚更直接坦白,直接诉说着悲欢离合的爱,这是宋词人永不会直接表现的。

宋词中描写个人情感的算比较多了,但大都极尽含蓄之能事,诸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淒淒惨惨戚戚”,“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

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

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几天前,某晚报登出一篇“时评”:周杰伦新歌入试卷是汲取营养还是拨弄垃圾?原来,武汉市一中学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选做题是默写周杰伦新歌《青花瓷》的歌词。

老师因为学生喜欢所以大胆尝试一下。

专家则认为,流行文化无孔不入,容易对学生造成误导。

由此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其实,我们谁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流行音乐,更具体地讲,流行歌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他们的存在,打开电视,周杰伦在深情款款地唱着《菊花台》;走在大街上,震耳的音响里阿信正声嘶力竭地叫着《死了都要爱》;在擦肩而过的年轻人的唇角里,隐约传来的是周笔畅婉转悠扬的《笔记》。

而提起唐诗宋词,我们总会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和杜甫的“好雨知时节”,抑或是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唐诗宋词之于流行歌曲,好像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遥远的距离。

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关系。

如今,流行歌曲,其实,而且已经是一种文化,尽管更广泛地称之为通俗文化,它来自于生活的同时也充当着生活的代言,这一点上,它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异曲同工,更何况它包含着一个词的创作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与文学扯上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歌词创作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而且作为同一种语言文化,它的起源也必定与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反观整个诗歌的起源,唐诗也好,宋词也罢,其实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

所以,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首先: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把唐诗宋词谱曲成为流行歌曲,传唱一时。

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

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异同

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异同

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的异同宋词,说通俗些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与当代流行歌曲相比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通俗。

不同于诗抒情言志的传统,词在初起之时并无深意,它是隋唐以来为当时流行歌曲配写的歌词,流行于市井里巷之间。

后由于音乐很美吸引了士大夫阶层的诗人文士,他们嫌市井歌词俗浅庸陋而亲自为好听的音乐配写美丽的歌词。

当代流行歌曲传播范围是相当广的,因其浅白易懂琅琅上口,唱歌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一项重要内容。

暂不提豪华的KTV包房,街头巷尾就连三五岁的孩童亦能随口哼出“爱你一万年,爱你经得起考验”之类的肉麻爱情歌曲。

前些年任贤齐一曲《心太软》,范小瑄一曲《健康歌》迅速席卷了大陆的音像市场。

一个并不年轻的男人要故作青春飞扬之态,一个并不天真的女孩要尽量不露痕迹地表现出孩童的稚嫩。

其好还是不好暂不作评论,总之他们的迅速窜红充分说明了流行歌曲与大众文化的亲密关系。

宋词在当时的流行程度估计也可与当代流行歌曲相匹敌。

如北宋时著名词人柳永的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宋人笔记曾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又称“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可见他的词曾盛行一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这些词直到今天也一样脍炙人口。

词是一种美丽而自由地文体,它不存载道和言志的用心,不受伦理道德和政治教化的约束,大大方方地去写美女和爱情。

这一点与当代流行歌曲是相通的,也是二者得以盛行的原因。

“爱情”是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许有待考证,但它在古今流行歌曲中的的确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无奈的洒脱,还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的缠绵;无论是相爱时的斜风细雨,还是相别时的大雨滂沱,在词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毕竟处在不同的时代,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还是有不同之处。

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曲”和“直”:宋词以委婉含蓄为宗,词旨多幽深曲折;而当代流行歌曲对情感的表达是直露大胆的,毫不忌讳地把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宋词与流行歌词的比较研究

宋词与流行歌词的比较研究

宋词与流行歌词的比较研究By1403红绿灯小组词,诗歌的一种。

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

宋词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歌词是歌的主干,歌曲需要用语言来充分表达作者或演唱者的内心情感。

写词谱曲是种文化艺术的创作,创作本身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创作者独有的思想表达,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与古典宋词不断融合,不断创新,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宋词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

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是宋词史上第一个划时代的词人。

纵观柳永的一生,以风流二字最为关键。

柳永以“浅斟低唱”享词名于后世,又贻人以“薄于操行”的口实,他也因此被朝廷所排挤,蹉跎一生,他还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他年少时便表达过“为公卿”的人生理想,但考取进士时屡屡受挫,可他仍为功名而不懈努力,但另一方面他则把视线转到了词,把人生感受借词而表达出来。

宋词与流行歌曲ppt课件

宋词与流行歌曲ppt课件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精品课件
15
沧海一声笑(词:黄沾)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涛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精品课件
用语上面,时代特征就更加明显了。唐诗宋词对格式 有严格的要求,遣词用句十分考究;当今的歌词很多在语言 上不太讲究规范性,因而出现的语法错误不少。
精品课件
22
流行歌词的语法错误举例
陈红的《喜乐年华》中有一句“真真情情爱不够”, “真情”不应该叠用;
吴奇隆的《转弯》中的一句“天苍苍、路漫漫,人在 人海里流着浪,了了断、圆了谎,莫道当时已茫然”, 其中“流着浪、了了断”不符合语言习惯;
宋词和流行歌曲
精品课件
1
前言
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
唐诗宋词和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 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 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 遥远的距离。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 积雪的消融,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 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抹 灭的关系。
16
铁血丹心(《射雕》主题曲)
女: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内波澜现 男:抛开世事断愁怨 合:相伴到天边
男:逐草四方沙漠苍茫 那惧雪霜扑面
女:冷风吹
天苍苍 籐树相连
男:射鵰引弓塞外奔驰 笑傲此生无厌倦
女:猛风沙
野茫茫 籐树两缠绵
男:天苍苍 野茫茫
万般变幻
女: 应知爱意是流水 斩不断理还乱
合:身经百劫也在心间 恩义两难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在水一方(词:琼瑶)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邓丽君演唱)
24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永 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中起着 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 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我们以后听流行 歌曲时,就要留心歌曲除了旋律好以外,歌词 是否与我们的古诗词有联系呢?这就叫处处留 心皆语文。
25
作业:以《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为 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 文。
5
相 见 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邓丽君演唱)
6
7
很多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 被运用在在一些反映历史题材的 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地来表现 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和胸 怀。
8
9
( 罗 文 演 唱 )
阙血 壮 时 。。 志 灭 靖 待饥?康 从餐驾耻 头胡长, 、虏车犹 收肉踏未 拾,破雪 旧笑、; 山谈贺臣 河渴兰子 ,饮山恨 朝匈缺, 天奴。何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5
沧海一声笑(词:黄沾)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涛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16
铁血丹心(《射雕》主题曲)
12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路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氵矣。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氵止
在水一方(词:琼瑶)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邓丽君演唱)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流行歌曲中飞出的
唐宋遗韵
3
唐诗宋词VS流行歌曲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贯通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特征
4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 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 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
23
<菊花台>歌词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 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 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愁莫渡江秋心拆 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天微微亮你轻声 的叹,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女: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内波澜现 男:抛开世事断愁怨 合:相伴到天边
男:逐草四方沙漠苍茫 那惧雪霜扑面 女:冷风吹 天苍苍 籐树相连
男:射鵰引弓塞外奔驰 笑傲此生无厌倦 女:猛风沙 野茫茫 籐树两缠绵 男:天苍苍 野茫茫 女: 应知爱意是流水 万般变幻 斩不断理还乱
合:身经百劫也在心间 恩义两难断
17
21
流行歌词的特点
现在的社会,人们对情感的态度更为开放,因而在语 言表达上,更直接坦白。比如初次相见便“一见钟情不能 忘”,约会时,“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回家后,“我想 你想得无法入睡”,恋爱中总会问“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 人”,分手时会说“舍不得你走,怎么能够让我一个人留”,感情出变, 便大声质问“为什么人背着我爱别人”, 面对“无言的结局”时就说一句“分手时说分手,请不要 说难忘记”,却搞不明白“为什么思念总在分手后”。这 种直接坦白的表达方式,自然是与现代社会节奏快速关系 密切。 用语上面,时代特征就更加明显了。唐诗宋词对格式 有严格的要求,遣词用句十分考究;当今的歌词很多在语言 上不太讲究规范性,因而出现的语法错误不少。
切月三抬 。。十望怒 莫功眼发 等名、冲 闲尘仰冠 、与天, 白土长凭 了,啸栏 少八,处 年千壮、 头里怀潇 ,路激潇 空云烈雨 悲和。歇 。
满 江 红 (
岳 飞 )
10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贯通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创 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借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 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示一段 现代的故事情感。
26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4
烟花三月(童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 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22
流行歌词的语法错误举例
陈红的《喜乐年华》中有一句“真真情情爱不够”, “真情”不应该叠用; 吴奇隆的《转弯》中的一句“天苍苍、路漫漫,人在 人海里流着浪,了了断、圆了谎,莫道当时已茫然”, 其中“流着浪、了了断”不符合语言习惯; 《青藏高原》“一座座山川”山的量词可以是“座”, 川的量词不可以是“座”; 《大中国》“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山峰就 是山峰,怎么是山坡呢?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愿你逆风起飞,雨中 获得收获”,“获得收获”的动宾搭配的毛病也是显 而易见的。
宋词和流行歌曲
1


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 唐诗宋词和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会觉得那是两 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一个好比高峰上的千 年积雪,一个是汪洋中的滔滔江水,相隔着太 遥远的距离。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 积雪的消融,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 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抹 灭的关系。
13
涛声依旧(毛宁)
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 接受彼此的改变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特点:歌词创作上继承了传统
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 上的含蓄内敛。
18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 不同时代特征
19
尽管现代歌词的创作沿袭着古典诗词 的创作的路子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然而,唐 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 的产物,因而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 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
20
唐诗宋词的韵味
以求知求仕为上的封建文化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主要投向国家 家庭社会,江山社稷,祖国山河等方面在唐诗宋词中,更多读到的 是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样的忧国情思,或是“人间四 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无边盛景,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坦荡胸襟,又或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的高无境界,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个人感伤。 对于私人情感,却极尽含蓄内敛,像写离别,“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写思念,就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两情相悦,那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分别了,感叹一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