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习题册
工程力学(顾晓勤 刘申全)练习册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d)(f)(g)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 (a)(b)(c)(d)4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e)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5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28 第五章 杆件的内力∑∑=︒+︒==︒-︒=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PF P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第五章杆件的内力29 NFNFFFFFFFCAGAyCAx200020110/1tansin,0,cos,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习题集(一)

工程力学习题集刚体静力学基础思考题1.试说明下列式子的意义与区别。
(1)F1=F2和F1=F2(2)FR=F1+F2和FR=F1+F22.作用于刚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对刚体的作用是否等效?3.二力平衡公理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中,作用于物体上的二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其区别在哪里?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物体相对于地球静止时,物体一定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运动时,则物体一定不平衡。
(2)桌子压地板,地板以反作用力支撑桌子,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所以桌子平衡.(3)合力一定比分力大.(4)二力杆是指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5。
平面中的力矩与力偶矩有什么异同?习题1.画出下列物体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都为光滑接触。
题1 图2。
画下列各指定物体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重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的摩擦均不计。
题2图3.图示一排水孔闸门的计算简图.闸门重为FG,作用于其它重心C。
F 为闸门所受的总水压力,FT为启门力。
试画出:(1)FT不够大,未能启动闸门时,闸门的受力图。
题3图(2)力FT刚好将闸门启动时,闸门的受力图.4。
一重为FG1的起重机停放在两跨梁上,被起重物体重为FG2。
试分别画出起重机、梁AC和CD的受力图。
梁的自重不计.题4图5。
计算下列图中力F对O点之矩。
题5图6。
挡土墙如图所示,已知单位长墙重FG=95KN。
墙背土压力F=66。
7KN。
试计算各力对前趾点A的力矩,并判断墙是否会倾倒。
图中尺寸以米计。
题6图平面力系思考题1。
一个平面力系是否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是否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为什么?2。
图示分别作用一平面上A、B、C、D四点的四个力F1、F2、F3、F4,这四个画出的力多边形刚好首尾相接.问:(1)此力系是否平衡?(2) 此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什么?思1图思2图3。
如图所示,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写出∑Fx=0,∑F y=0和∑m0=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4.重物FG置于水平面上,受力如图,是拉还是推省力?若,摩擦系数为0。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 A ,构件 AB , BC 或 ABC 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 AC 杆(带销钉和 BC 杆的受力图(a (b (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 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 P=5000N ,放在水平梁 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 A 端以铰链固定, 另一端以撑杆 BC 支持, 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 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 求绞支座 A 、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 2-1图∑∑=︒+︒==︒-︒=P F F F F F FB A y A B x 30sin 30sin , 0030cos 30cos , 0解得 : N P F F B A 5000=== 2-2 物体重 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 A 、 B 、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 2-2图∑∑=-︒-︒-==︒-︒--=030cos 30sin , 0030sin 30cos , 0P P F F P F F FBC y BC AB x解得 :P F P F BC AB 732. 2732. 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 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 CD =f =1m , 两电线杆间距离 AB =40m。
电线 ACB 段重 P=400N ,可近视认为沿 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 2-3图以 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NF NF F F F F F FC A GA y C A x 200020110/1tan sin , 0, cos ,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第二版)习题册答案

一、填空题
1. 相 对 滑 动 相 对 滑 动 趋 势 接触面的切线 相反 2. 10N 20N 30N 30N 30N 3. 100N 竖直向上 平衡 4. 平稳无冲击 自锁
阻碍物体相对滑动
相对滑动趋势
二、选择题
1. A
三、简答题
1. ①问题中含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面,因此,存在摩擦力; ②受力图中要画出摩擦力,摩擦力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与物体相对滑
7.
8.
9.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一节 共线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填空题
1. 在同一条直线上
2. FR Fi FR 0
二、计算题
设向右为正方向。 则 FR=120+40-80-200=-120N 方向:水平向左
第二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
一、填空题
1. 作用于同一平面内且各力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力系 共线力系 力的作用点 2. -F 或 F 0 0 -F 或 F 3. 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 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 F4 F3 5. 自行封闭 6. 所有各力在 x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所有各力在 y 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Fx 0 Fy 0
3. 后轮:摩擦力向前 前轮:摩擦力向后
4. 不下滑,处于自锁状态
四、计算题
FT 60 18 3N
五、应用题
1. (提示)从摩擦力与 F 对 B 点的力矩大小的比较进行考虑
第三章 空间力系 第一节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与合成
一、填空题
1. 力的作用线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呈空间分布的力系 2. 一次投影法 二次投影法
二、选择题
1. A 2.B
它所限制物体
三、简答题
1.柔性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2.被约束物体可以沿约束的水平方向自由滑动,也可以向离开约束的方向运动, 但不能向垂直指向约束的方向运动。 3.剪刀的两半部分可以绕销钉轴线相对转动,但不能在垂直销钉轴线的平面内沿 任意方向做相对移动。 4.木条不能沿圆柱销半径方向移动,但可以绕销轴做相对转动。 5.固定端约束既限制物体在约束处沿任何方向的移动,也限制物体在约束处的转 动。
习题册参考答案-《工程力学(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048

工程力学(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答案第一篇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一、填空:1.机械,运动状态,形状2.牛顿,N3.大小,方向4.矢,带箭头的有向线段,大小,方向,作用点5.形状,大小,保持不变,不存在6.地球,静止,作匀速直线运动7. F或-F , F或-F ,0,08.水平向左,指向右下,垂直向上9.各分力,代数和10.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两个物体11.相等,相反,同一物体12.二力构件,其两作用点13.矢量14.大小,距离15.力,力臂,逆时针,M O( F ),矩心,N·m 16.相等,相反,平行,力偶臂,力偶作用面17.力的大小,力偶臂,力偶矩, M18.转向,作用面方位二、判断:1.√2.×3.√4.√5.√6.√7.×8.×9.× 10.× 11.× 12.× 13.× 14.√三、选择:1.A2.C3.C4.C5.B6.A7.C8.C9.C 10.C四、简答:1.答:相同点:公理一与公理二中的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公理一中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公理二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答:通过B点,由B点指向C点。
因为在主动力F1的作用下, 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向上,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知F3的方向是由B点指向C点。
3.答:刚体不会平衡。
因为刚体受两力偶( F1, F1 ')和( F2, F2 ')作用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
4.答:不对。
力偶矩是由力F '对O点产生的矩平衡的。
5.答:力偶的等效性有: (1)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2)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其作用效果不变。
图中d1< d2,若F1×d2= F2×d1,只要F2> F1,丝锥的转动效应会保持不变。
工程力学习题集

工程力学习题集2009年11月第一章习题1.1 画出图 1.1(a) ~ (f) 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2 画出图 1.2 所示各物体系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未画重力的物体 , 质量均不计 , 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4 如图 1.4 所示矩形搁板ABCD 可绕轴线AB 转动,M 、K 均为圆柱铰链 , 搁板用DE 杆支撑于水平位置,撑杆DE 两端均为铰链连接,搁板重为W ,试画出搁板的受力图。
1.5 图 1.5 所示为一水轮机简图,巳知使水轮机转动的力偶矩M z ,在锥齿轮B 处的力分解为三个分力:圆周力F t 、轴向力F a 、径向力F r ,试画出水轮机的受力图。
第二章习题2.1 已知图 2.1 中,F 1 = 150N ,F 2 = 200N 及F 3 = l00N 。
试用图解法及解析法求这四个力的合力。
2.2 起重用的吊环如题图 2.2 所示,侧臂AB 及AC 均由两片组成,吊环自重可以不计,起吊重物P =1200KN ,试求每片侧臂所受的力。
2.3 图示梁在A 端为固定铰支座,B 端为活动铰支座,P =20KN 。
试求在图示两种情形下A 和B 处的约束反力。
2.4 图示电动机重 W=5K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间,A 和B 为固定铰链,C 为中间铰链,试求A 处的约束反力及杆BC 所受的力。
2.5 简易起重机用钢绳吊起重量G =2000N 的重物。
各杆的自重、滑轮的自重和尺寸都忽略不计,试求杆AB 和AC 受到的力。
假定A 、B 、C 三处可简化为铰链连接。
2.6 重为G =2KN 的球搁在光滑的斜面上,用一绳把它拉住。
巳知绳子与铅直墙壁的夹角为30 0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试求绳子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约束反力。
2.7 压榨机构如图所示,杆AB 、BC 自重不计,A 、B 、C 都可看作为铰链连接,油泵压力P =3KN ,方向水平。
工程力学练习册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 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A,构件AB,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a)(b)(c)(d)(e)(f)(g)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AC杆(带销钉)和BC杆的受力图(a)(b)(c)(a)1-3 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a)(b)(c)(d)(e)(f)(g)第二章 平面力系2-1 电动机重P=5000N ,放在水平梁AC 的中央,如图所示。
梁的A 端以铰链固定,另一端以撑杆BC 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30 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 、B 处的约束反力。
题2-1图∑∑=︒+︒==︒-︒=PF F FF F F B A yA B x 30sin 30sin ,0030cos 30cos ,0解得: N P F F B A 5000===2-2 物体重P=20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AB 和支杆BC 所受的力。
题2-2图∑∑=-︒-︒-==︒-︒--=030cos 30sin ,0030sin 30cos ,0P P F FP F F F BC yBC AB x解得: PF P F BC AB 732.2732.3=-=2-3 如图所示,输电线ACB 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 =f =1m ,两电线杆间距离AB =40m 。
电线ACB 段重P=400N ,可近视认为沿AB 直线均匀分布,求电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
题2-3图以AC 段电线为研究对象,三力汇交 NF N F F F FF F F C A GA yC A x 200020110/1tan sin ,0,cos ,0=======∑∑解得:ααα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
工程力学习题集

工程力学习题集(总3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9章 思考题在下面思考题中A 、B 、C 、D 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选择题答案请参见附录)9.1 若用积分法计算图示梁的挠度,则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为。
(A) x=0: v=0; x=a+L: v=0; x=a: v 左=v 右,v /左=v /右。
(B) x=0: v=0; x=a+L: v /=0; x=a: v 左=v 右,v /左=v /右。
(C) x=0: v=0; x=a+L: v=0,v /=0; x=a: v 左=v 右。
(D) x=0: v=0; x=a+L: v=0,v /=0; x=a: v /左=v /右。
梁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该梁变形后的挠曲线为图示的四种曲线中的 (图中挠曲线的虚线部分表示直线,实线部分表示曲线)。
xxxx(A)(B)等截面梁如图所示。
若用积分法求解梁的转角和挠度,则以下结论中(A) 该梁应分为AB 和BC 两段进行积分。
(B) 挠度的积分表达式中,会出现4个积分常数。
(C) 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来确定。
(D) 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的表达式为:x=0:y=0; x=L,v 左=v 右=0,v/=0。
结论中AxAx(A) AB杆的弯矩表达式为M(x)=q(Lx-x2)/2。
(B) 挠度的积分表达式为:y(x)=q{∫[∫-(Lx-x2)dx]dx+Cx+D}/2EI。
(C) 对应的边解条件为:x=0: y=0; x=L:y=∆L CB(∆L CB=qLa/2EA)。
(D) 在梁的跨度中央,转角为零(即x=L/2: y/=0)。
已知悬臂AB如图,自由端的挠度vB=-PL3/3EI –ML2/2EI,则截面CM(A) -P(2L/3)3/3EI –M(2L/3)2/2EI。
(B) -P(2L/3)3/3EI –1/3M(2L/3)2/2E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是非判断题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二、填空题2.1如图所示,F 1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1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2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3在y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x 轴上的投影为 ;F 4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轴上的投影为 。
2.2将力F 沿x , y 方向分解,已知F = 100 N, F 在x 轴上的投影为86.6 N, 而沿x 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 N , 则F 的y 方向分量与x 轴的夹角β为 ,F 在y 轴上的投影为 。
题1.18图FA B CF 1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2.3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效应和 效应。
2.4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约束力由 力引起,且随 力的改变而改变。
2.5 平面问题的固定端约束,其约束反力的个数有 个, 2.6 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为 。
三、选择题3.1 如图所示,求A 、B 和C 处的约束反力时,力F 不能沿其作用线滑动的情况应 为 图。
3.2 凡是力偶 。
A. 都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B. 都能用一个力来平衡;C. 有时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3.3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 必汇交于一点B. 必互相平行C. 必都为零D. 必位于同一平面内3.4 如果力F R 是F 1、F 2二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F R = F 1 + F 2,则三力大之间的关系为 。
A. 必有F R = F 1 + F 2B. 不可能有F R = F 1 + F 2C. 必有F R > F 1,F R > F 2D. 可能有F R < F 1,F R < F 23.5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 只能使物体转动; C. 既能使物体移动,又能使物体转动;B. 只能使物体移动; D. 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题2.2图(b)题3.1图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3.6 图中画出的五个力偶共面,试问在图(b)、(c)、 (d)、(e)中,哪个图所示的力偶与图(a )所示的力偶等效 。
A. 图 (b) ;B. 图 (c) ;C. 图 (d) ;D. 图 (e) 。
3.7 图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B 、C 各处的约束力 。
A. 都不变;B. 只有C 处的不改变;C. 都改变;D. 只有C 处的改变。
3.8 有五种情况,F 的大小已知,方向如图中所示,不计各部件的自重,试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确定支座A 处约束反力的方向。
四、计算题题3.6图10N 10N5 (b )10N 10N 2 (d )10N 5 10N (a )105N 5N (c )5N10 5N (e )题3.7图(e)(d) FC BAFAB CF F F A B B B B D C D D A A C C (a) (b) (c) 题3.8图专业学号姓名日期成绩4.1如图所示中,分别给出各力作用点的坐标(单位:cm)及方向,各力的大小为F1=5kN,F2=10kN,F3=30kN,求各力对坐标原点O的矩。
4.2在正六面体上作用有大小均为100N的三个力F1、F2、F3,如图所示,求各力对坐标轴的矩。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五 、受力图5.1 不计各部件的自重,试画出各结构中指定构件的受力图。
5.2 画出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图。
下列各图中所有接触处均视为光滑面接触。
各物体的自重除图中已标出的外,其余均略去不计。
(a)(b) (c)A C CA B BBA P (a)(c) (d) P 2(e)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5.3 画出下列各物体系中每个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体的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
(1) 小球 (2) 大球 (3) 两个球合在一起 A B C DF E P (1) AB 杆 (2) CD 杆(3)整体 P 2P 1A CB (b)(a)A P BC P 1 (1) AC 杆 (2) CB 杆 (3)整体 F q AB C D F 1 (1) AD 段梁 (2) CD 段梁 (3)整体 (d)(c) P 1 (1) CD 杆(2) AB 杆(3) OA 杆C (i)(1) 滑轮D (2) AB 杆 (3) CD 杆(j)专业学号姓名日期成绩第二章力系的简化一、是非判断题1.1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内。
( ) 1.2均质物体的形心就是它的重心。
( ) 1.2重心坐标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 )二、填空题2.1平面一般力系向其平面内任一点简化,如主矩恒等于零,则力系。
2.2分布载荷的合力大小等于,合力作用线的位可用来求,合力作用线通过。
2.3平行力系的中心指的是;物体的重心指的是;物体的形心指的是。
三、计算题3.1如图所示,把作用在平板上的各力向点O简化,已知F1=300kN,F2=200kN,F3=350kN,F4 =250kN,试求力系的主矢和对点O的主矩以及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
(图中长度单位为cm。
)专业学号姓名日期成绩3.2求图示型材截面形心的位置。
(a)(b)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第三章 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一、是非判断题1.1 若由三个力偶组成的空间力偶系平衡,则三个力偶矩矢首尾相连必构成自行封闭的三角形。
( ) 1.2 若平面平行力系平衡,可以列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 1.3 平面任意力系的三个独立平衡方程不能全部采用投影方程。
( ) 1.4 图示平面平衡系统中,若不计定滑轮和细绳的重量,且忽略摩擦,则可以说作用在轮上的矩为M 的力偶与重物的重力F 相平衡。
( )1.5 如图所示,刚体在A 、B 、C 三点受F 1、F 2、F 3三个力的作用,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 1.6 静不定问题的主要特点是其未知量的个数多于系统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所以未知量不能由平衡方程式全部求出。
( ) 二、填空题2.1 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偶的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平衡的解析条件是 。
2.3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二矩式是 ,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 。
2.4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是 , 应满足的附加条件是 。
25 如图所示各结构,属静不定的结构是 。
题1.4图 题1.5图 AB CF 1 F 2 F 3FMP (b) (c) (d)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三、计算题3.1锻锤工作时,如工件给它的反作用力有偏心,则锻锤C 会发生偏斜,这将在导轨AB 上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加速导轨的磨损并影响锻件的精度。
已知打击力F =100kN ,偏心距e =20mm ,锻锤高度h =200mm 试求锻锤给导轨两侧的压力。
3.2 高炉上料小车如图所示,车和料共重P =240kN ,重心在C 点,已知a =100cm ,b =140cm ,e =100cm ,d =140cm ,θ =55º,求钢索的拉力和轨道的支反力。
3.3 试求下列各梁的支座反力。
B(b)D F 1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3.4 由AC 和CD 构成的组合粱通过铰链C 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 =10kN /m ,力偶矩M =40kN ·m ,不计梁重,求支座A 、B 、D 的约束反力和铰链C 处所受的力。
(c)CF(d)q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3.5 悬臂式吊车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由DE 、AC 二杆组成,A 、B 、C 为铰链连接。
已知P 1=5kN ,P 2=1kN ,不计杆重,试求杆AC 杆所受的力和B 点的支反力。
3.6 图示构架中,物体重P =12kN ,由细绳跨过滑轮E 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
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求支承A 和B 处的约束反力以及杆BC 的内力。
60˚ B C A D2m2.5m 1m P 2P 1E专业学号姓名日期成绩3.7图示结构中,已知:均质杆AB重P=1003N,力Q=2003N,圆柱重W=200N,拉住圆柱体中心C的绳AO长2r,AB=5r,接触处均为光滑。
若绳只能承受T=1000N的拉力,试3.8某传动轴由A、B两轴承支承。
圆柱直齿轮的节圆直径d=17.3cm,压力角α=20º,在法兰盘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1030N·m的力偶,如轮轴的自重和摩擦不计,求传动轴匀速转动时A、B两轴承的约束反力。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成绩第四章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基本概念一、是非判断题1.1 内力与杆件的强度是密切相关的。
( ) 1.2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1.3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 ) 1.4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1.5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必相互平行。
( ) 1.6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