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向狼借路_教科版

合集下载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4课《向狼借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人与狼的三次较量中,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文本牵动师生的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我”的紧张、恐惧、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图片,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

3.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课题,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对学习更有帮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是怎样预习的?(预习三部曲: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2.解决生字新词(查字典、拆词、同义换词法)3.直接读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学法:要素串联法)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师:作者究竟是怎样向狼借路的?他又凭借什么成功的借到了路?1.请同学们组内这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要求:读:第1自然段。

画:描写狼的句子。

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形容写在旁边)(1)外形高大→可怕。

(2)身手矫健。

(3)但他依然要装出“无所畏惧”样子为什么?过渡:这是对狼的性情描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文中的作者正是利用狼的这一特性最终取得成功的。

2.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小组学习2-5自然段(一)50米时的较量。

师: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中,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1)此时“我”距离狼有多远?狼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可以看出……(2)面对这么有气势的群狼,此时我的心里是“心惊胆战”,但我能表现出来么?我是怎么应对的?“硬着头皮”。

指导朗读。

(二)在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导语:我就这样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此时我与群狼相距多远?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1)嗥叫:怎样嗥叫?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4课《向狼借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人与狼的三次较量中,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文本牵动师生的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我”的紧张、恐惧、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图片,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

3.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课题,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对学习更有帮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是怎样预习的?(预习三部曲: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2.解决生字新词(查字典、拆词、同义换词法)3.直接读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学法:要素串联法)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师:作者究竟是怎样向狼借路的?他又凭借什么成功的借到了路?1.请同学们组内这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要求:读:第1自然段。

画:描写狼的句子。

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形容写在旁边)(1)外形高大→可怕。

(2)身手矫健。

(3)但他依然要装出“无所畏惧”样子为什么?过渡:这是对狼的性情描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文中的作者正是利用狼的这一特性最终取得成功的。

2.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小组学习2-5自然段(一)50米时的较量。

师: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中,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1)此时“我”距离狼有多远?狼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可以看出……(2)面对这么有气势的群狼,此时我的心里是“心惊胆战”,但我能表现出来么?我是怎么应对的?“硬着头皮”。

指导朗读。

(二)在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导语:我就这样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此时我与群狼相距多远?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1)嗥叫:怎样嗥叫?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 向狼借路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向狼借路教案 教科版

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向狼借路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故事《向狼借路》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科书。

2. 相关故事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类似故事,如《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等,让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2. 介绍故事《向狼借路》的背景和作者。

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推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中的细节描述。

2. 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故事中的隐含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推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科书。

2. 相关故事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1. 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通过细节推断出的寓意。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寓意。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推断能力。

第三章:角色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角色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心。

教学重点:1.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培养同情心。

教学难点:1. 理解不同角色的内心感受。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心。

教学准备:1. 教科书。

2. 相关故事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角色的内心感受。

3. 分享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心。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角色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和同情心表现。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4课《向狼借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人与狼的三次较量中,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文本牵动师生的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我”的紧张、恐惧、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图片,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

3.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课题,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对学习更有帮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是怎样预习的?(预习三部曲: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2.解决生字新词(查字典、拆词、同义换词法)3.直接读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学法:要素串联法)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师:作者究竟是怎样向狼借路的?他又凭借什么成功的借到了路?1.请同学们组内这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要求:读:第1自然段。

画:描写狼的句子。

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形容写在旁边)(1)外形高大→可怕。

(2)身手矫健。

(3)但他依然要装出“无所畏惧”样子为什么?过渡:这是对狼的性情描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文中的作者正是利用狼的这一特性最终取得成功的。

2.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小组学习2-5自然段(一)50米时的较量。

师: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中,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1)此时“我”距离狼有多远?狼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可以看出……(2)面对这么有气势的群狼,此时我的心里是“心惊胆战”,但我能表现出来么?我是怎么应对的?“硬着头皮”。

指导朗读。

(二)在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导语:我就这样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此时我与群狼相距多远?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1)嗥叫:怎样嗥叫?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向狼借路 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向狼借路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课题
14、向狼借路(1)
授课人




1、主动随文识字,认识文中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在狼面前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精神。
教学
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
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1.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随即板书。
2.文中共有几处“我”与狼的对决描写?具体说一说。
3.把描写狼的行动和“我”每次表现的语句画出来,再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一下,并带着这种感受读读所画出的语句。
1.生活中,遭遇狼的机会微乎其微,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夜晚狼嗥叫时的阴森恐怖,请同学们看图片、听声音、想画面,一会再谈谈你的感受。(播放声音)
4、评价复述情况
5.完成课后“练”中的习题。
二、自主识字。
1.学生独立在文中圈画出本文含有要求认识的生字的词语。鼓
励越快越好,并且与同桌互读交流。
2.课件演示文中出现的词语:
3.学生开火车朗读生词。
4.指名领读。
5.在书中给要求会认的生字注音,并完成课后的词语积累。
三、独立写字。
1.首先指名领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2.小组内将11个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等。
3.每个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独立识字,写字,要强调写字规则及要领,要提出重点需要注意的笔画。同时,进行扩词训练。
4.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重点讲解如下几个生字:
教师及时评价,订正或补充讲解。
5.学生按要求完成写字书中的相关内容。
面前经过 面目可憎 强自镇定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4课《向狼借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人与狼的三次较量中,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文本牵动师生的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我”的紧张、恐惧、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图片,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

3.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课题,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对学习更有帮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是怎样预习的?(预习三部曲: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2.解决生字新词(查字典、拆词、同义换词法)3.直接读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学法:要素串联法)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师:作者究竟是怎样向狼借路的?他又凭借什么成功的借到了路?1.请同学们组内这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要求:读:第1自然段。

画:描写狼的句子。

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形容写在旁边)(1)外形高大→可怕。

(2)身手矫健。

(3)但他依然要装出“无所畏惧”样子为什么?过渡:这是对狼的性情描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文中的作者正是利用狼的这一特性最终取得成功的。

2.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小组学习2-5自然段(一)50米时的较量。

师: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中,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1)此时“我”距离狼有多远?狼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可以看出……(2)面对这么有气势的群狼,此时我的心里是“心惊胆战”,但我能表现出来么?我是怎么应对的?“硬着头皮”。

指导朗读。

(二)在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导语:我就这样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此时我与群狼相距多远?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1)嗥叫:怎样嗥叫?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

《向狼借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 14 课《向狼借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把握人物特点。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我”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勇敢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人与狼的三次较量中,作者心理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让文本牵动师生的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我”的紧张、恐惧、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看图片,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2.板书课题3.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课题,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问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对学习更有帮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你是怎样预习的?(预习三部曲:生字新词、主要内容、有感情朗读)2.解决生字新词。

(查字典、拆词、同义换词法)3.直接读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分享学法:要素串联法)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师:作者究竟是怎样向狼借路的?他又凭借什么成功的借到了路?1.请同学们组内这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要求:读:第 1 自然段。

画:描写狼的句子。

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形容写在旁边)(1)外形高大→可怕。

(2)身手矫健。

(3)但他依然要装出“无所畏惧”样子为什么?这是对狼的性情描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文中的作者正是利用狼的这一特性最终取得成功的。

(边读边画边写,好的学习方法会让我们学习事半功倍。

)2.请同学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小组学习 2——5 自然段。

(1)50米时的较量.师:我与狼进行了几次较量?现在我们就走进这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中,先看看第一回合双方的表现。

①此时“我”距离狼有多远?狼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可以看出……②面对这么有气势的群狼,此时我的心里是“心惊胆战”,但我能表现出来么?我是怎么应对的?“硬着头皮”指导朗读(2)在25米到30米时的较量。

我就这样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此时我与群狼相距多远?狼又使出了什么招数?①嗥叫:怎样嗥叫?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邵春玲 向狼借路

邵春玲 向狼借路

《向狼借路》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本文以极为生动的语言和扣人心弦的悬念,讲述了一个“向狼借路”的故事,勇敢无畏的精神具有威慑一切的巨大力量。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3.体会文中“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并使学生受到感染教育。

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表达出内心感受。

2.理解勇敢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图片入手,谈话导入师:(出示恶狼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师:如果你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遇到了狼,你会怎么做?有一个人从小就怕狼,可当他遇到狼的时候却顺利地从狼群面前走了过去,在这个过程中,他承受了怎样的心理压力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向狼借路》。

(板书课题,齐读)【设计这样的谈话导入,激发起学生极强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生读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在哪儿遇到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目的清晰、明确,有实效性。

】2.本文出现了很多四字词语,你能读准它们吗?(一)表现作者“我”和狼的词语心惊胆战井然有序全身发颤大声嗥叫丧魂落魄阴森恐怖勇敢精神畏葸不前(设计男女生对读)(二)描写森林狼的词语个头高大瘦骨嶙峋皮毛蓬松筋强骨健皮毛厚重面目可憎又野又凶学生感知森林狼的外形特点,再读这些词语同时出示()的森林狼。

进行补充说话训练3.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抓中心切入,习人狼较量你的概括很很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一找是什么让我在狼的面前通过,向狼借到了一条生路,而后师课件出示: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

生齐读,在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关注?由“勇敢”和“镇住”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人狼较量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一场惊心动魄的人狼较量!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 5段,看看我与狼进行了哪几次较量,圈画标注出每次较量中,描写狼的行为和我的表现的词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狼借路》教学实录写在前面的话:“勇敢”是一个熟悉的话题,我们当然知道它的重要性。

可是当一系列的灾难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对它的需要是那样的迫切,我们需要一种真正的勇敢,面对危险保持冷静,镇定。

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绝望。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面对危险能够战胜自己,向所有看似不可能的困难借一条生存之路。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困难面前所具有的临危不惧、镇定、勇敢的精神。

2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3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这是一篇内容生动,描写细腻的文章。

描写了我如何从狼群面前经过的惊险经历,从而体现了“我”身上所具有的勇敢、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

教学本课从三个版块进行,第一版块:体会狼群的可怕,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

第二版块:从作者的行动中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第三版块感悟写话:勇敢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向狼借路。

谁来读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向狼借路。

生:我想知道他是怎么借路的,最后借没借到路。

师:是啊,那就让我们带着问题来自由读读课文吧。

到文章中找答案。

二、新授(一)学习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2.出示读不准的词语。

师:刚才我在下面悄悄问一个同学,“憎”有几个读音,他说好像有两个。

你们认为呢?生:犹豫师:“憎”只有一个读音,面目可憎,憎恨。

师:那谁在读课文的时候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

师:他为什么要向狼借路?生:他只身一人来到森林,要过的路就在狼的身边。

师:那结果如何呢?生:他最后成功的向狼借了一条路。

师:谁试着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

生:这篇课文讲了我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狼,我要过的路就在狼的身边,我向狼借了一条路,最后终于成功的向狼借了一条逃生之路。

师:对啊,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呀。

第一版块:在朗读中感受狼的可怕师:这个故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作者是要向一群狼借路,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狼啊?请你在书中画一画,找一找。

生:这是一群可怕的狼。

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在我眼里,这些狼个头高大、瘦骨嶙(lin)峋(xun)、皮毛蓬松,前面那只狼身上的毛足有一英尺长。

师:他读得怎么样?生:好像不那么可怕。

师:看来他还没有体会到这狼有多么可怕,大家看这群狼什么样?生:个头高大师:是啊,一只成年的森林狼当它后腿站立的时候,足有一米八十多。

你再读读这个词。

生:个头高大。

师:这回有感觉了。

它不仅个头高大,而且瘦骨嶙峋。

看这个词,“嶙峋”一般指山峰的样了,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山峰才能称之为“嶙峋”呢?生:陡峭突兀的。

师:对啊,这里形容狼瘦骨嶙峋,那是说狼瘦得可以看到它的骨头,说明什么?生:它十分饥饿。

师:是的,就是这样一群可怕的狼啊,谁再来读读。

生:在我眼里,这些狼个头高大、瘦骨嶙(lin)峋(xun)、皮毛蓬松,前面那只狼身上的毛足有一英尺长。

(读得能突出重点词语)师:就这样带着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像去读文章,会让人身临其境。

谁还找到了其它描写狼的句子?生:它们全身筋强骨健,皮毛厚重,还能像鸟儿一样飞快地在雪地上一掠而过。

师:这是何等的神速。

生:我看到一群行动有序的狼。

当我走近时,那几只狼撇(pie)下动物尸体,挨个向我走来,走到离我大约50多米远的距离时,为首的那只狼侧过身蹲在地上,第二只狼走过来,也侧身蹲在地上,后边的四只狼同样依次侧身蹲下,直到六只狼蹲成整齐的一行。

它们的行动恰似训练有素的士兵,就那样一动不动的蹲着。

当我渐渐走近时,所有狼的眼睛和尖鼻子都转过来对着我。

师: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刚才说的这段话就是——生:井然有序。

师:它们就那样注视着我,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它们在——生:它们在等待我露出破绽。

生:它们在等待随时扑上来。

生:它们也在观察,看我是不是它们的对手。

生:我感受到这群狼的叫声特别可怕。

领头的狼把头往后一仰,大声嗥叫起来,声音悠长而持久,其余的狼也一起嗥(hao)叫起来。

这种嗥叫声是我从未听见过的,极为阴森恐怖,令人丧魂落魄。

可怕嗥叫声彻寂静的河谷,从周围的山岭传来回声,从更远的山岭又传来回声的回声。

师:这可真是一群什么样的狼啊?生:可怕的生:凶猛的师:那作者此时的心情呢?谁来读读。

找一个同学来读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其它同学来读描写狼的句子。

生:读师:在读中似乎还没有感受到害怕得令人丧魂落魄。

这样咱们一起合作着读读吧。

(教师引读与学生合作朗读)师:这回我听出来了,用一个词形容作者的心情。

生:害怕生:慌张生:紧张师:那面对这样的狼,面对自己的害怕,作者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语句,试着体会我的心情,可以在书写写批注。

第二版块:在品读中感受作者的勇敢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不敢流露出丝毫的胆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师:对于这段话,你有哪些感受呢?生:我感到作者很害怕,又不得不往前走。

师:那走的时候他一定表现得很害怕。

生:不是,他不能表现出丝毫的胆怯。

师:为什么呢?你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吗?出示:如果我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些狼就会________。

生:如果我的脚步稍一迟疑,它们就会看出我的破绽,那么这些狼就会扑上来把我吃掉。

生:如果我流露出一点一滴的胆怯,它们就会看穿我,那么这些狼就会马上扑过来。

师:是啊,在危险面前毫不慌乱,你来读——(生读)师:在紧急关头面不改色,你来读——(生读)师:这就叫镇定自若啊!(板书镇定自若)师:在读书中品味,你会发现文字背后藏着的意思,让我们就这样慢慢读,慢慢品味,当我离狼群只有不到30米的时候,我又是怎么做的呢?生:我想,整个狼群随时都会向我扑来。

当时我宁愿把我的全部财物换成一把左轮手枪。

我总算保持了原来了步态,也没改变行进的路线。

我从排一行的狼群面前经过,就像一个将军在它的士兵面前走过一样。

师:距离越近,危险越大,我面对的是随时会扑上来把我撕得粉碎的狼群,从它们面前走过该是怎样的一种困难,你能读书这种艰难吗?(生读)师:这个总算强调得好,从中我听出了作者的心声。

作者知道:出示:面对狼群我不能___不能___只能____.面对恐惧我不能___不能___只能____.生:面对狼群我不能退缩,不能迟疑,只能前行。

师:不仅不能退缩,还要表现得更加镇定,你来读读。

(生读)师:像将军在检阅自己的士兵一样,多么镇定,多么从容。

在危险面前丝毫没有流露出点滴的恐惧,这就是临危不惧,这就是从容不迫。

(板书:临危不惧)师:你能读出这份临危不惧吗?(生读)你能读出这份从容不迫吗?(生读)师:这是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人与狼的战争啊。

一首好的曲子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美,一篇好文章有使读者身临其境之感,让我们再回到这个惊险的场面中,和作者一起完成这个完整的惊险之旅。

怎么样,有信心顺利通过吗?生:有!(师生合读课文重点环节。

)师:在50多米远的地方,它们的行动恰似训练有素的士兵,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蹲着。

当我渐渐走近时,所有狼的眼睛和尖鼻子都转过来对着我。

生:我不敢流露出丝毫的胆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师:距离越来越近,只有不到30米了,这时领头的狼把头往后一仰,大声嗥叫起来,声音悠长而持久,其余的狼也一起嗥叫起来。

这是怎样的令人毛骨悚然啊!生:我总算保持了原来的步态,也没有改变行进了路线。

我从排成一行的狼群面前经过,就像一个将军在他的士兵面前走过一样。

师:就这样,我从狼群身边经过,群狼一动不动地蹲着,看着我,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此时的我终于松了一品气。

生: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师:你读出了一份危险过后的轻松。

你来读。

生:我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使它们畏葸不前,把它们镇住了.师:你读出了一份战胜危险后的喜悦。

是啊,我终于脱险了,那究竟是什么让我成功的向这群狼借了一条路呢?(出示:我用_____向______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智慧向凶猛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镇定向狡猾的狼借了一条路。

生:我用勇敢向可怕的狼借了一条路。

第三版块:感悟勇敢的含义,体会文章的中心。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在你们的发言中听到一个词“勇敢”一个我们特别熟悉的词,当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了生死之险之后,你对“勇敢”的理解是否有所有同呢?简单写一写你此时对勇敢的理解。

生:(写话)生:勇敢就是面对危险毫不退缩。

生:勇敢是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勇敢前行。

师:(梳理板书)是啊,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险面前保持镇定,在困难面前从容不迫,拥有一份临危不惧的气魄,才是真正的勇者。

让我们一起学着勇敢,面对今后生中的切未知的困难,好,我们今在上到这,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