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共75页文档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3篇)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机床加工的精度和效率。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进给伺服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其诊断与处理方法。
一、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常见故障1. 运动不平稳:机床在加工工件时,出现运动不平稳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这种情况表现为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抖动或者不稳定的现象。
2. 运动失效:机床无法正常运动,不响应操作指令。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进给伺服系统的电源故障、控制器故障或者连接线路故障引起的。
3. 位置误差过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位置误差超过了允许范围,导致加工工件的尺寸不准确。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进给伺服系统的位置反馈元件(如编码器)故障引起的。
4. 加工速度过慢:机床在加工时,进给速度远低于预设值,导致加工效率低下。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进给伺服系统的电机故障或者速度控制回路故障引起的。
二、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1. 运动不平稳的诊断与处理:首先,检查机床的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是否充足,并且清洁。
其次,检查机床的传动系统,确保螺杆和导轨的润滑良好。
如果问题还未解决,可以通过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是否正确、电机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等方式进一步诊断。
2. 运动失效的诊断与处理:首先,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电源供应情况,确保电源正常。
其次,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连接线路,包括电源线、编码器连接线等,确保线路没有松动或者断裂。
如果问题还未解决,可以通过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等方式进一步诊断。
3. 位置误差过大的诊断与处理:首先,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位置反馈元件,如编码器是否损坏或者松动。
如果问题还未解决,可以通过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控制器参数是否正确、电机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等方式进一步诊断。
4. 加工速度过慢的诊断与处理:首先,检查进给伺服系统的电机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机是否有异常声音或者发热等。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其处理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其处理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会严重影响机床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对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帮助机床维修工程师进行有效的故障排查。
一、伺服电机输出不稳定或不工作的故障1. 伺服电机电气连接故障。
在伺服电机输出不稳定或不工作的情况下,首先要检查电气连接是否良好,包括伺服电机与伺服主轴电机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伺服驱动器电气与伺服电机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合格等,排除电气连接问题。
2. 伺服电机本身故障。
伺服电机的故障如轴承磨损、线圈断路、电机转子故障等都会导致输出不稳定或不工作的情况,需要进行检测和维修。
常见的检测方法如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的电阻,检查电机转动是否灵活、轴承是否正常等。
3. 伺服驱动器故障。
伺服驱动器的故障如防护电路故障、电源故障、接口板连接不良等都会导致伺服电机输出不稳定或不工作,需要检查相应的部件进行排查。
常见的检测方法如检查驱动器是否有报警信号、电源是否正常、接口板是否正确插接等。
二、伺服系统位置偏移或误差过大的故障1. 导轨故障。
导轨质量差、磨损严重或进刀太大等都会导致伺服系统位置偏移或误差过大,需要检查导轨表面是否有磨损痕迹以及导向面是否平整。
2. 动态中的机械振动、系统震动或机床本身质量不好。
这些因素在机床运行中都会产生影响,导致伺服系统位置偏移或误差过大,需要进行检查和调整。
调整方法可采用优化机床支撑结构、调整伺服参数等。
3. 伺服系统参数设置错误。
如伺服系统的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未能正确设置,将导致位置偏移或误差过大。
此时需要检查和调整伺服系统的参数设置。
三、伺服系统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故障伺服系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数控机床性能下降,进而影响机床的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故障原因包括:1. 冷却系统故障。
如冷却水温度过高或过低、冷却系统中水泵或水管路堵塞、扇叶损坏等都会导致伺服系统温度异常。
第7章 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主轴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检查方法: ① 空载运转主轴, 检测比较实际主轴转速值与指令值, 判断 故障是否由负载过大引起; ② 检查测速反馈装置及电缆, 调节速度反 馈量的大小, 使实际主轴转速达到指令值; ③ 用备件替换法判断驱动 装置的故障部位; ④ 检查信号电缆的连接情况, 调整有关参数使CN C 系统输出的模拟量与转速指令值相对应。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主轴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3.主轴定位抖动 • 故障现象: 主轴在正常加工时没有问题, 仅在定位时产生抖动。 • 原因分析: 主轴定位一般分机械、电气和编码器3 种准停定位, 当定
位机械执行机构不到位, 检测装置信息有误时会产生抖动。 另外主轴 定位要有一个减速过程, 如果减速或增益等参数设置不当, 也会引起故 障。 • 检查方法: 根据主轴定位的方式, 主要检查各定位、减速检测元件的 工作状况和安装固定情况, 如限位开关、接近开关、霍尔元件等。 • 采取措施: 保证定位执行元件运转灵活, 检测元件稳定可靠。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主轴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 驱动装置为6SC650D 系列交流主轴驱动装置或6SC611 A(SIMODRIVE 611A) 主轴驱动模块, 主回路采用晶体管 PWM 变频控制的方式, 具有能量再生制动功能。另外, 采用微处理 器80186 可进行闭环转速、转矩控制及磁场计算,从而完成矢量 控制。 通过选件实现C 轴进给控制, 在不需要CNC 的帮助下, 实现 主轴定位控制。
伺服系统故障诊断75页PPT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Thank you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精品】4伺服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绝对
αiBZ
360000
内装主轴用编码器(带一转信号)
αiCZ
3600000
高精度轮廓控制用编码器(带一转信号)
FANUC控制用编码器
型号中字母“A”表示绝对值编码器,字母“I”的为增量式编码器。 FANUC编码器并没有输出常见的A、B、Z、 并行六脉冲信号,只有两根信号线RD、*RD,这是串行输出,编码器和伺服驱动装置之间有专门的通讯协议,为串行编码器。
准停指令M19经CNC译码后,经PLC的DECB指令分配到R0002.3,如图所示。F45.1是主轴停止的检测信号,当主轴实际速度小于参数4024的设定值时,该位为“1”,G70.6为“1”,向CNC发出定向指令信号。如果主轴手动控制准停有效,而自动(M19)无效时,可以通过系统梯形图,查看主轴准停信号G70.6为1及M19执行的条件是否满足。
例3.2 对于机床的旋转轴,电机和旋转工作台之间的减速比为1/10,工作台的分辨率为1/1000度,计算进给齿轮比N/M。 电机每转一圈工作台旋转360/10度,工作台每旋转1度所需脉冲数为1000,则电机一转所需脉冲数为36000 。所以,进给齿轮比N/M=36000/1000000=36/1000
第4章
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及维修
4.1 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是以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习惯上又称为驱动系统。它接受来自数控装置的位移、速度指令,经变换、调节和放大后驱动执行元件,转化为各进给轴及主轴的直线或旋转运动,是联系数控装置(CNC)和机床的中间环节,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认PRM31111的#0(SVS)=1,才可以显示伺服设定画面。按功能键 ,再按扩展键,找到软键 [SV-PRM]。按 [SV-PRM]软键,显示伺服设定画面。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范本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类故障诊断与处理范本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控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进给运动。
然而,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进给伺服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会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正确的故障诊断与处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常见的故障以及诊断与处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组成。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伺服控制器、编码器、传感器等组成。
伺服电机负责驱动进给轴,伺服控制器负责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编码器和传感器用于反馈运动信息。
故障一:伺服电机无法正常工作,不转动。
诊断与处理: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源电压不稳定或电压过低,可能导致伺服电机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需要修复或更换电源。
2.检查电机驱动器的状态灯,如果状态灯灭或闪烁,说明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存在问题,需要检查和修复驱动器。
3.检查伺服电机的连接线路是否松动,如果连接线路松动或损坏,需要重新连接或更换线路。
故障二:伺服电机转动不平稳,有异响。
诊断与处理:1.检查伺服电机轴承是否磨损,如果轴承磨损严重,需要更换轴承。
2.检查电机与驱动器之间的联轴器是否松动,如果联轴器松动,需要紧固联轴器。
3.检查驱动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如果参数设置错误,需要重新设置参数。
故障三:伺服电机转动不准确,位置偏差大。
诊断与处理:1.检查伺服控制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比如位置误差限制、速度限制等参数,如果参数设置错误,需要重新设置参数。
2.检查编码器的连接是否松动,如果编码器连接松动,需要重新连接编码器。
3.检查编码器的位置标定是否准确,如果位置标定不准确,需要重新标定编码器。
故障四:伺服系统无法实现正确的运动轨迹。
诊断与处理:1.检查伺服控制器的程序是否正确,如果程序错误,需要修正程序。
2.检查传感器的位置检测是否准确,如果位置检测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传感器。
伺服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二.主轴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形式及诊断方法 1.主轴伺服系统故障表现形式: 在CRT或操作面板上显示报警内容或报警信息; 在主轴驱动装置上用报警灯或数码管显示主轴驱动装置的 故障; 主轴工作不正常但无任何报警信息。 对于报警提示,可根据系统说明书详查可能的原因。
2.主轴伺服系统常见故障有: 1)外界干扰:屏蔽和接地措施不良时,主轴转速或反馈信号 受电磁干扰,使主轴驱动出现随机和无规律的波动。判 别方法,使主轴转速指令为零时,主轴仍往复运动 2)过载:切削用量过大,频繁正、反转等均可引起过载报 警。具体表现为电动机过热、主轴驱动装置显示过电流 报警等
四. 伺服电机维护 1. 直流伺服电机的维护:主要指的是对电机电刷,换向器, 测速电机电枢等定期检查和维护. 2.交流伺服电机常见故障:接线故障,转子位置检测元件故障, 电磁制动故障 交流电机故障判断方法有: 电阻测量:用万用表测量电枢的电阻,看三相之间电阻是否 一致,用兆欧表测量绝缘是否良好. 电机检查:将机械装置与电机脱开,用手转动电机转子,正常 时感觉有一定的均匀阻力. 五.进给系统的故障诊断 对于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应以区分内因和外因为前 提。所谓外因指的是伺服系统启动的条件是否满足,例如 电源是否正常,控制信号是否出现,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内因指的是确认伺服驱动装置故障,在满足正常供电及驱 动条件下,伺服系统能不能正常驱动伺服电机的运动。
4)主轴转速与进给不匹配:当进行螺纹切削或用每转进给指 令切削时,会出现停止进给、主轴仍然运转的故障。要执 行每转进给指令,主轴必须有一个每转一个脉冲的反馈信 号,一般为主轴编码器有问题,可查CRT报警、I/O编码 器状态或用每分钟进给指令代替观察故障是否消失。 5)转速偏离指令值:主轴实际转速超过所规定的范围时要考 虑,电机过载、CNC输出没有达到与转速指令对应值、测 速装置有故障、主轴驱动装置故障 6)主轴异常噪声及振动:首先区别异常噪声的来源是机械部 分还是电气驱动部分。电气驱动故障(在减速过程中发 生、振动周期与转速无关);主轴机械故障(恒转速自由 停车、振动周期与转速有关)
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伺服系统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电机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生产线、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零部件老化等原因,伺服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如何进行准确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一、故障诊断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前,需对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接口电路等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相关的检修操作。
此外,还需对系统进行预防性检修,如清洁、紧固、润滑等,避免由于松动、缺油等原因引起的故障。
二、故障诊断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伺服系统的运行状态、指示灯等,初步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此外,还可以通过检查接线端子、电源线、信号线等情况,找出接触不良、线路短路等问题。
2. 测量法通过仪器仪表对伺服系统进行各种信号、电气、机械、液压等方面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阻、转速、振动、温度等,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
3. 分离法对伺服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卸或分离,逐一进行检查,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组件。
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需注意避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并将拆卸、安装过程中的零部件完好保存。
三、故障维修技巧1. 外部维修法指通过清洁、加润滑油、更换零件等方法,对伺服系统进行外部维修。
外部维修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维修方式,但对于内部故障无法起到作用。
2. 内部维修法指通过打开设备内部外壳,对故障组件进行检查、更换、修理等,进行内部维修。
内部维修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可能导致设备的二次故障,需谨慎操作。
3. 更换法指直接更换故障组件的方式,即将故障部件直接更换为新的部件。
此方式成本较高,但对于严重的内部故障,更换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维修方式。
四、故障预防措施为了减少伺服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需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多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清洁、润滑伺服系统,避免因灰尘、污垢、松动等原因引起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