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同步练习(无答案)(鲁教版九年级)
初中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测试试卷

鲁教版《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同步测试无答案一. 选择题1•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3 .2 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 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 4. 4 g 32和3.6 g H20,则该有机物中A. 一定含有C 、H 、0三种元素B 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不含0元素C 一定含有C 、H 两种元素,可能含0元素D —定含有C 、0两种元素,可能含H 元素 2.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 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四个化学方程 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3. 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 其中的儿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 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署 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 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 美的气体是A. 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4. 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0+02迤2C02)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v (CO) : v (02) =2:15. 10月12 B,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鞍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 鞍反应:2NH4C104二N2 f + 4H20 + X + 202 t ,则X 的化学式为HC106. 区分02、H2、C0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C.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7. 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 •”秋“O” 中分别表示两 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S + O 2=StsO 2 B. 2CO + O 2=^B=2CO 2 A 、HC1 B 、 C102 C 、C12 D 、 oto 000C. 2H 24-O 2 2H 2O 占撚D. CH 4 +202 虽阻C O? +2H 2O灵化合及应 各物质的质卑 比为1 :8 : 9不物质的分子个 数比为2 : I : 2蒙草下if 存A. 2H2+O2~==2H2OB.C. 2CO+O2望虽2CO2 D・ H2+CI2◎燮=2HC18.人吸入空气,排出C02等气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 填空题

二、填空题1.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
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 12H x O 2N ,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由 4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有机物(填“无机物”、 “有机物”中之一)(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 19 个。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 :2 。
(最简整数比)2.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⑴反应物都是黑色固体的置换反应 C + 2CuO ══2Cu+ CO 2 ↑ ; ⑵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参加的非置换反应 CH 4 + 2O 2══2H 2O+ CO 2 ; ⑶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H 2CO 3══H 2O + CO 2↑ ;3. 图中a 、b 、c 、d 碳循环。
请用字母填空:⑴代表生成氧气的是 b⑵代表放出氧气的是 d 。
4. 火灾。
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发现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应马上打什么电话号码报火警:⑵如果你是救火现场指挥者,从灭火的原理考虑,应将灭火人员至少分成两支队伍开展工作,布置他们做什么?并请解释原因。
第一支队伍用水(或灭火器等合理答案0灭火。
用水是为了使燃烧物冷却,让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或“用灭火器喷出的二氧化碳等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绝”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第二支队伍拆掉火灾区周围的房子,设置隔离带。
⑶如果你被困在火灾区里,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请说出其中两点。
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到窗口呼救等。
⑷如果你是灾后重建的设计者,重建房屋时,为防止再次发生特大火灾,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是什么?把木质结构的房屋改成砖瓦结构房屋。
5. 张华同学根据自己的住宅特点,设计了如下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采取的请根据张华同学预防火灾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⑴请你帮助张华同学进一步完善其防火措施,你的建议(任定一条)是人走灯停,安全用电。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上《第4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复习(卷九)(含答案解析)041054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上《第4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复习(卷九)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长沙市积极应对,除每日对城市各公共区域清扫消毒外,并建议市民用医用酒精或“”消毒液对家庭进行消毒防护。
已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与“洁厕精”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精”混合使用B.喷洒医用酒精消毒时要避免明火C.“”消毒液的D.中元素显价2.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上的一种基本方法。
例如,我们可将无机化合物根据其组成的不同,把它们分为氧化物、酸、碱、盐四类物质。
请你据此判断: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A.B.C.D.3. 过去,我国北方农村冬季常使用煤炉取暖,煤炉生火时,需先引燃木材,来加热煤球使其燃烧。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大力扶持,很多地区的农村用上了天然气。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B.关闭煤炉的进风口,燃烧的煤会慢慢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了氧气C.把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空气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农村使用天然气,减少了“酸雨”和“雾霾”的发生4.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用泥沙扑灭8484NaClO Cl 28484pH >7NaClO Cl −1HClFeSO 4CuSO 4N C a 2O 3C.用湿抹布盖灭D.用水冲灭5.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物质的鉴别 .化学与能源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②带火星的小木条鉴别和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物质与分类 .化学与安全①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化合物②生铁和钢是金属材料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A.B.C.D.6. 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室内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排气B.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C.白磷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D.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7.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纸火锅〞〔如图〕是用纸替代金属资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熄灭时纸张不会熄灭.对此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 该〝纸〞不是可燃物,不能熄灭B. 纸被水浸湿,招致着火点降低C.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该〝纸〞的着火点D. 空气不充足,纸不会熄灭2.小红在餐厅看到效劳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肃清可燃物B. 隔绝空气C.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熄灭起来,合理复杂的灭火方法是〔〕A. 用水冲灭B. 用书本扑打扑灭C. 用嘴吹灭D. 用湿抹布盖灭4.森林失火时,通常砍伐掉一些树木,开拓〝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A. 隔离空气B. 开拓运输水的路途C. 隔离可燃物D. 降高温度到着火点以下5.如下图,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 N2B. O2C. CO2D. CO6.以下属于猛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①都发光②都放热③都有氧气参与④都属于化学变化⑤都能发生气体.A. ②④⑤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7.以下有关熄灭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可燃物只要在空气中才干熄灭B.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到达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有发作爆炸的能够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D. 燃料完全熄灭时,一定会生成CO28.细铁丝在氧气中猛烈熄灭;农家肥料的腐熟:酒和醋的酿造.这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①有热量放出;②能收回光;③有氧气参与反响;④反响速率很大.A. ①④B. ②④C. ①③D. ②③9.家里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采取的最好措施是〔〕A. 用灭火器灭火B. 向油锅里泼水灭火C. 盖紧锅盖D. 把油泼掉10.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做人必需兢兢业业,事业才干有成〞,熄灭固体燃料时需求将其架空,熄灭才干更旺.从充沛熄灭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提空中气中氧气的含量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1.现代人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习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扑灭的缘由是〔〕A. 灯罩的资料不是可燃物B. 灯罩没有与氧气充沛接触C.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 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二、填空题1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需严厉遵守有关规则,绝不允许违章操作.13.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能够发作爆炸的是________A.氧气B.氮气C.甲烷D.________14.据报道:5月9日上午10时许,位于铁西新区宁官左近的某淀粉厂发作粉尘爆炸.淀粉加工厂的车间里假定悬浮着较多的淀粉,遇明火就有发作爆炸的风险.下面是模拟粉末爆炸实验:如下图,挤压洗耳球鼓入空气,不久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纸罐盖掀起.请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2〕以下状况时,不会发作爆炸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纸罐不加盖时②酒精棉团没有扑灭时③假定淀粉换成枯燥的煤粉〔3〕淀粉厂为了防止爆炸事故发作,应采取的平安措施有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15.瓦斯已成为招致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1〕瓦斯属于________ 〔选填〝纯真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发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熄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为了防止煤矿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16.以下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A.细铁丝在氧气中熄灭B.轮胎爆炸C.牛奶变酸D.________.三、解答题17.某居民早起遗忘封锁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下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刻翻开门窗,结果原本只冒黑烟的电褥子瞬间燃起火焰.〔1〕剖析发生上述现象的缘由.〔2〕电褥子着火,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四、综合题18.厨房里处处有化学.〔1〕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灶具的进风口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2〕〝纸火锅〞是用纸制的容器盛放菜肴,酒精熄灭时,〝纸火锅〞不熄灭,缘由是________;〔3〕家庭外面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________;〔4〕自然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气走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19.某饭店因效劳员添加酒精操作错误而招致顾客被烧伤,调看事故录像发现,效劳业拿起半瓶酒精,直接向仍有明火的酒精炉中添加酒精,火焰迅速蔓延至酒精槽内,瞬间从槽口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舌…〔1〕处置事故现场时,可采用什么方法灭火?〔2〕向有明火的酒精炉中添加酒精时,为什么酒精槽口会喷出火舌?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熄灭是由于温度没有到达纸张的着火点,应选项解释错误.B、可燃物的着火点普通是不变的,纸张的着火点普通状况下不能改动,应选项解释错误.C、水蒸发时吸热,招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熄灭,应选项解释正确.D、纸张与空气充沛接触,不能熄灭是由于温度没有到达纸张的着火点,应选项解释错误.应选:C.【剖析】依据熄灭的条件〔熄灭需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到达着火点〕,停止剖析解答.2.【答案】B【解析】【剖析】依据灭火的原理:〔1〕肃清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此题.【解答】灭火原理:破坏熄灭的一个条件使熄灭中止,就可以到达灭火的目的.所以,由题意可知,在餐厅看到效劳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目的是隔绝空气.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了依据灭火原理的知识停止解题的才干.3.【答案】D【解析】【解答】酒精着火时最复杂的灭火方法是运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平和隔绝氧气的作用。
2018-2019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燃料》章末习题检测(提高)含解析

《燃料》章末习题检测(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2.下列叙述中“碳”和“炭”两字使用正确的是()①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无定形碳;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含氧、炭二种元素的化合物;③木碳有吸附能力,焦碳常用于冶金工业;④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和石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及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它们都能导电C.它们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单质D.它们都很硬5.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叙述中,错误的是()①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②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③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⑤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⑥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炭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⑤7.①水银不是银;②干冰不是冰;③铅笔不含铅;④金刚石不含金,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C.②③D.①②③④8.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9.发生CO轻微中毒后(头昏),应立即做的是()A.安排通风口,改善排气状况B.打开门窗,使房间通风C.用冷水淋头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跑出房间10.一氧化碳和某一气体的混合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该气体可能是()A.CO2B.NO2 C.H2O D.SO211.最新信息显示,今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扶持政策落实,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能源没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现已普遍使用B.乙醇汽油既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促进农业发展C.地球上天然气储量相当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核电站一旦发生泄露,放射性物质危害极大,因此应禁止使用核能12.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4:11 B.11:14 C.7:11 D.11:71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焦炭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化铜1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15.现已探明我国南海海底深处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甲烷水合物(CH4·x H2O)。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全部可以燃烧的是()A.铜块、石油、木材、大理石B.药、汽油、酒精、白磷C.镁粉、硫粉、氢气、高锰酸钾D.食盐、氮气、氧气、油漆2.在下列条件下蜡烛燃烧更旺的是()A.放在氧气中B.放在空气中C.点燃后放在空气中D.点燃后放在氧气中3.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是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D.以上条件同时具备4.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D.木材是可燃物5.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尾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有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造成这两种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节约燃料B.这两种污染物不是可燃物C.燃料中含有杂质D.燃料燃烧不充分6.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你不赞成是()A.加工做饲料B.用来制沼气C.用来造纸D.就地焚烧7.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①酒精②白磷③氢气④石灰⑤食盐⑥液化石油气⑦硫⑧镁带A.有①②③B.只有①③⑥⑧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D.全部都是8.在实验室里,通常将白磷浸没在水中保存,其目的是()A.降低白磷的温度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物质D.将白磷浸湿而不易着火9.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10.下列气体分别和氧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A.CH4B.H2C.CO D.CO211.装汽油的油罐车,最适宜贴的图标是()ABCD12.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有活塞的钢筒内放一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过关测验 2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过关测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乙醇2.下列说法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5g食盐和25g水混合得到30g食盐溶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与红磷的质量相等C.4g碳在8g氧气中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D.氢气和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相等3.O2、H2、CO2。
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4.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B.打开所有的门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5.某物质3.0g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4.4gCO2、3.6g水和1.4g N2,该物质的成分里()A.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氮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6.在一定条件下H2与N2发生如下反应:3H2 + N2=2A,A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A的分子中含有:①3个氢原子②2个氮原子③3个氢分子④1个氮原子⑤1个氮分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④⑤7.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必须先作灯火实验,检查菜窖中的CO2是否过多,与这个实验无关的CO2的性质是()A. 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B. CO2密度比空气大C. CO2不能供给呼吸D. CO2能溶于水8.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的正确读法是()A.一氧化碳加上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两个一氧化碳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上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9.下列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可能不同的是()A.燃烧B.爆炸C.生锈D.氧化10.下列四个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B+B2=2CB.4AB+ B2=2CC.2AB2 + B2=2CD.AB2+2B2=2C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面的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C.先加石灰石,后加稀硫酸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看是否收集满12.济南的许多公交车上写有“CNG”,这是压缩天然气的英文缩写。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4章_燃烧_燃料试题(一)

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得分: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需要开发新的能源。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B.天然气C.石油D.太阳能2.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乙醇汽油属于( ) A.氧化物B.纯净物C.混合物D.化合物3.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
”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4.菜锅的油被引燃后,灭火的最佳选择是( ) A.使用灭火器B.撒上沙土C.盖上锅盖D.浇水5.森林失火时,灭火队员通常要砍伐一些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离空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开辟运输水的道路6.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活性炭吸附毒气C.用CO2灭火D.用石墨作电极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银不是银②干冰不是冰③铅笔不含铅④金刚石不含金A.①④B.②C.②③D.①②③④8.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首先应做的是( ) A.迅速做人工呼吸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C.拨打急救电话120 D.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B.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等家用燃料都是混合物C.瓦斯中含有大量甲烷,与空气混合时遇火会发生爆炸D.通入过多的空气,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热量的利用率10.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声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④D.②③④11.煤的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效率和减少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A.将煤块压成粉B.燃烧时用鼓风机C.做煤球时加入黄泥D.将煤块改为蜂窝状煤球1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在这个化学变化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 ) A.1:8:9 B.1:16:18 C.2:1:2 D.9:8:1 13.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升高木柴的温度C.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方便加入木柴14.—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防火要从细节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燃烧与灭火(课本堂清知识填空五)
班级姓名
1.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2);(3)。
2.通常所说的燃烧是
氧化反应。
灭火就是想办法破坏维持物质燃烧的条件,从而使这种氧化反应停止。
3.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燃烧反应就越。
4. 或,都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
5.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遇到明火就
会,导致,从而引起爆炸。
6.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遵循该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
中,。
7.化学方程式是表示的一种简明语言,它能表示
出、等。
8.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或“”注明生成气体或沉淀。
9.化学方程式表达了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必须,不能;二是必须,要使。
10.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化学反应的信息,
不仅表明了,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
即。
(这也是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11.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埋藏在地下的的。
这类物质在空气(氧气)中燃烧时,碳原子和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形成和,同时会以和的形式释放出能量,因而是很好的能源。
12.“工业的血液”是指。
13.当前,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煤的和煤的等。
14.煤的气化是使煤在氧气的情况下发生,从而转化为既可作燃料气,又可作化工原料的、、等气体。
15.煤的焦化是指把煤加强热,将煤分解为、、
的过程。
16.煤的液化,是一项生产的技术。
液化的目的就是把煤,再利用催化剂向那些小分子中加入氢,以得到与石油产品成分相近的燃料油。
17.燃料的燃烧对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燃料的对于、
非常重要。
18.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要,;和经过加工后的产品具有广泛的用途。
第四单元燃烧与灭火(课本堂清知识填空五)班级姓名
20.二氧化碳(化学式:)是一种、、密度比空气、
水的气体;燃烧,也燃烧;能够与、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植物进行不可缺少的物质。
近年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增加,这可能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是引起“效应”的“元凶”。
21.实验室里,可以用或(主要成分为)和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
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
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
23.石灰水中的溶质为【化学式:】,将二氧化碳通入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这一反应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24.溶洞的形成是一个化学变化。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
它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化学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变小时,水中的会分解,重新变成沉积下来,方程式:。
这个过程同样能解释为什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
氧化碳后,石灰水又由浑浊变为澄清。
25.汽水是含有 的水溶液,又称 。
刚拧开瓶盖的时候,会听到“嘶嘶”的声音,那是 气体正在向外冒出,这说
明 ,容易分解生成 和 。
26.碳是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
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碳的燃烧是完全的,燃烧产物
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的,燃烧产物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变
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7.一氧化碳是 的气体,人们根本无法觉察它的存在。
当一氧化碳随呼
吸吸入人体血液后,便与血液中的 牢固结合,而 本来是应与 结合,向人体各个组织输送 的。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血液就失去了输氧能力,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28.(补充) 实验室用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
时,由于盐酸的挥发性,在得到的氢气中常常
含有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在实验室
可用右图装置除去其中的杂质而得到较纯净
的氢气。
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装置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制取干燥的氢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谅解顺序是(填字母): → → 。
其中C 装置的作用是: . ⑶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择的方法是: 。
盐酸+金属锌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