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4.03.11•【文号】银监发[2004]12号•【施行日期】2004.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银监会关于制定、修改、废止、不适用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公告》(发布日期:2007年7月3日实施日期:2007年7月3日)废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银监发[2004]12号2004年3月1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业的一次全新改革实践,意义重大。
为确保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两家试点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成功,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两家试点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试点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
第三条两家试点银行通过改革,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国际通行的财务指标方面,应达到并保持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中等以上的水平。
第二章公司治理改革第四条两家试点银行应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
两家试点银行应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规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机构,以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第五条两家试点银行应公平、公正地选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两家试点银行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要增强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还应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机构改革方案

附件: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业务机构改革方案目录第一部分改革目标和总体框架一、总行机构改革的目标....................................4二、总行机构改革的原则....................................5三、总行业务组织结构框架......................................5总行业务组织机构图........................................7第二部分各部门主要职责与编制一、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8二、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11三、信息与开发委员会及其办公室..........................14四、行长办公室..........................................16五、计划财务部..........................................18六、人力资源部..........................................20七、信贷风险管理部......................................23八、会计部..............................................25九、公司业务部..........................................27十、个人银行业务部......................................30十一、房地产金融业务部..................................33十二、中间业务部........................................36十三、金融机构业务部....................................37十四、资产保全部........................................40十五、资金部............................................42十六、基金托管部........................................44十七、营业部............................................45十八、第二营业部........................................47十九、结算部............................................48二十、信息技术部........................................50二十一、研究开发部.......................................52二十二、法律事务部.......................................54二十三、保卫部...........................................56二十四、审计部...........................................58二十五、监察室...........................................60第三部分部门间主要职责关系一、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63二、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65三、风险与内控管理委员会信贷审批办公室.................66四、信息与开发委员会办公室.............................67五、行长办公室.........................................69六、计划财务部.........................................70七、人力资源部.........................................73八、信贷风险管理部.....................................74九、会计部.............................................75十、公司业务部.........................................77十一、个人银行业务部....................................78十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79十三、中间业务部........................................79十四、金融机构业务部....................................80十五、资产保全部........................................82十六、资金部............................................82十七、基金托管部........................................83十八、营业部............................................85十九、第二营业部........................................85二十、结算部............................................85二十一、信息技术部......................................86二十二、研究开发部......................................87二十三、法律事务部......................................88二十四、保卫部..........................................89二十五、审计部..........................................90二十六、监察室..........................................91第四部分主要业务流程一、资产负债管理流程...................................93二、境内分支机构管理流程...............................93三、存贷款利率管理流程.................................94四、内部资金利率管理流程...............................94五、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流程...............................95六、信贷政策制定流程..................................95七、信贷业务审批流程..................................96八、信贷风险损失责任认定流程...........................96九、产品开发规划、信息管理规划、信息技术规划编制流程...97十、产品开发、信息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计划审查流程.......97十一、综合经营计划(含财务预算)流程.....................97十二、信贷资源配置流程..................................98十三、本级财务预算管理流程...............................99十四、本级财务授权管理流程..............................100十五、集中采购流程.....................................100十六、财务决算流程.....................................101十七、信贷业务规章制度制定流程........................102十八、信用等级认定流程.................................103十九、信贷信息管理流程..................................103二十、会计、结算规章制度制定流程........................103二十一、会计报表编制及会计信息披露流程..................104二十二、委托贷款业务流程................................104二十三、造价咨询业务流程................................104二十四、国家和金融机构授信额度的核定与管理流程...........104二十五、账户行关系的建立与管理流程......................106二十六、总行执行的境外筹资业务操作流程................106二十七、不良贷款移交流程................................107二十八、抵债资产经营管理流程............................107二十九、本级会计核算流程................................108三十、资金汇划信息和汇差资金清算流程..................109三十一、全行计算机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工作流程..............109三十二、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制定流程...............110三十三、新产品(或项目)开发工作流程..................110三十四、市场研究工作流程..............................111三十五、信息管理工作流程..............................112附图:主要业务流程图.............................113-141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了“十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郭树清董事长在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郭树清董事长在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布者: 13郭树清发布时间:2006-05-08情况通报第13期建设银行行长办公室二○○六年五月八日按: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于3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
郭树清董事长、常振明行长、罗哲夫副行长在会上讲话,指出了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署了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并就做好2006年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现将讲话印发全行,请认真组织学习,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风险管理要放在第一线,融入全过程——在全行风险管理暨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郭树清(2006年3月29日)近几年来,全行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部门在提高资产质量、加强体系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严格内部控制以及推进管理方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且卓有成效的工作。
与国内其他银行相比,我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突出的表现是最早实施了独立的信贷审批人制度,最早实施了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的管理办法。
其他银行从去年开始也在逐步实施这些管理制度。
我们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内部评级系统也是有一定优势的。
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控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保证建设银行资产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风险管理成为建设银行上市过程中的亮点之一,得到了监管部门、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舆论的一致肯定。
在此,我代表总行党委、董事会,向全行风险管理和信贷审批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关于风险管理工作的总结和部署,常行长和哲夫副行长还要作详细的报告,这里我先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市后,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压力实现境外上市后,我们已成为一家总市值排名列世界前十位,拥有10多万名国内外股东,在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商业银行。
目前建设银行的市值与JP.摩根(JP.Morgan)和瑞士联合银行(UBS)等不相上下,确实是已经跻身于世界大银行之列了,不过从风险管理能力来说,我们恐怕与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有不小差距。
建设银行基层行风险管理的关键

■陈红卫 / 文
风
的 关键 应 该 是 合 规 管 理 经 营 。合 规 的 定 义 ,是 指 使 建 行 的 所 有 活 动 与 所 适 用 的 法 律 法 规 、监 管 规 定 、行 业 规 则 、 自律 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 自身 业 务 活 动 的 规 章 制 度 和 行 为 准 则 相
( )合 规 认识 程 度 存 在 差 距 。合 一 规 的 观 念 、意 识 、文 化 还 没 有 完 全 深 入 到基层行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头脑 中 , 进 一 步 转 化 为 员 工 的 自觉 行 动 。一 些 基 层 机 构 对 合 规 、合 规 管 理 和 合 规 经 营 的 认 识 比 较模 糊 ,思 想 上 重 视 不 够 ,行 动 上 存在 偏 差 。面 对 改 革 竞 争 的压 力 ,一 些 员 工 对领 导 ,盲 目顺 从 ,使 领 导 批 示
成 为所 有 建 行 从 业 人 员 自觉 的 行 为 ,并 使 之真 正 融 入 到 业 务 操作 和 经 营 管 理 的
各 个 环 节 和领 域 中去 。但 近年 来建 行 基 层 行 发 生 的 案件 无不 显 示 了 部 分 职 员 甚 至 管理 人 员 的合 规 意 识非 常 淡 薄 。 在现 实 工 作 中 , 少数 基 层 行 中 ,有 的对 于什 么 是 合 规 ,为什 么要 合 规 ,怎 样 才 能合
一
润 最 大 化 为 借 口 ,逃 避 或 抵 制 合 规 ;有
的 长 官 意 志 严 重 , 习惯 于 传 统 的 思 维 方 式 和 工 作 方 法 ,轻 制 度 管 理 重 主 观 行 事 。 如 果 对 合 规 管 理 内涵 和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依 然 无 法 满 足 形 势 的 要 求 ,必 然 会 导 致 合 规 风 险 管 理 工 作 形 式 化 ,为 建 行 的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摘要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首先,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推动因素,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随后,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工具,包括应根据风险敞口和期限匹配原则对存贷款进行分类、使用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设立利率风险管理委员会等。
最后,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分析了其利率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情况,包括风险管理策略、机构设置、内部控制等方面。
总之,本文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稳健经营和风险可控。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风险敞口,利率衍生品,中国建设银行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aking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as an example.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driving factor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for commercial banks. Secondl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s, methods and tools of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and loans based on risk exposure and matching principle of term, risk hedging using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establishment of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 etc. Final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including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nternal control, etc. In summar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commercial bank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interest rate risk, ensure stable operation and risk control.Keywords: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risk exposure,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第一部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一、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和推动因素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大胆和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款风险管理试点办法-建总发字[1994]第121号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款风险管理试点办法-建总发字[1994]第1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0e3a273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2.png)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款风险管理试点办法正文:---------------------------------------------------------------------------------------------------------------------------------------------------- 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试点办法》的通知(1994年8月3日建总发字〔1994〕第121号)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宁波市分行:为了提高资产质量,控制、减少贷款风险,探索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在广泛征求各行意见的基础上经北海会议讨论,总行研究拟定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
《试点办法》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和巴塞尔协议所确定的信贷风险管理原则,结合我行近几年来开展的企业信用评级和贷款工作目标管理的经验,以企业或项目信用等级、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四个方面的管理为基础,通过规定四个方面影响贷款风险的程度,建立了以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为重点的风险管理框架,构筑了银行信贷的量化管理体系,弱化了贷款决策中的主观臆断因素,以提高贷款决策的科学水平。
实行风险管理是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战略重点,必须坚定信心,迈开步子。
但是这又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实事求是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开。
经总行行长办公会议确定先在湖北省分行和宁波市分行进行试点,现将《试点办法》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试点行要把贷款风险管理的试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试出经验,试出成效来。
要成立由行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全行动员,形成声势,让全行职工周知《试点办法》的内容,造成一个人人关心贷款质量的局面。
二、制订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时间暂定一年。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公布日期】1999.08.29•【文号】建总发[1999]107号•【施行日期】1999.08.29•【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建设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1999年8月29日建总发[1999]107号)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苏州、三峡分行:现将《中国建设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印发你行,(以下简称《规定》,见附件),请结合以下要求一并贯彻执行。
一、对各类授信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类和评价,是实施信贷风险监控、强化贷后管理、防范系统性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信贷政策、落实贷款责任制和考核各级行信贷管理等级的基础,对促进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加强对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领导,注意协调,做到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与剥离不良资产工作两不误;协调好信贷经营部门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在风险分类工作中的关系,使分类工作有序进行;要选拔优秀人员到贷款风险分类工作岗位上来,充实分类工作人员。
二、各级行要处理好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中日常监控管理与综合评价的关系,保证贷款风险分类工作人员合理配置,各阶段工作量分布均衡,把日常性的风险分类做得扎实可靠,确保综合评价结论的准确性,避免期末突击完成任务。
三、上级行信贷风险管理部门对下级行的分类制度执行情况和分类质量要进行检查。
检查时除本行人员外,还应从下属非检查行抽调人员一同进行。
检查结果与被检查行认定的结果如偏离过大,检查组要责成被检查行返工重新分类,视情况予以通报,必要时要求该行作出书面说明。
总行要组织对分类工作的检查,原则上,1999年各行对分类工作的抽查面应达到如下比例:一级分行抽查的机构数应不少于二级分行总数的20%,抽查的客户不少于客户总数的5%;城市分行抽查机构数不少于经办行总数的50%,抽查的客户不少于客户总数的8%。
建设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批复》的通知

建设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批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公布日期】1994.09.28•【文号】建总函字[1994]第349号•【施行日期】1994.09.28•【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建设银行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批复》的通知(1994年9月28日建总函字〔1994〕第349号)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现将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4]243号文《关于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批复》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4〕243号文件精神,中国投资银行并入我行,作为我行全资附属的商业银行,其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中国投资银行总行对分支机构在业务、人事、财务等方面实行垂直统一领导。
二、贯彻人民银行批复的具体工作,要按照总行的统一部署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稳定投资银行各省市分行干部职工的思想,稳定班子、稳定队伍。
各行自接到此文之日起,对当地投资银行的领导班子一律暂不调整,各级投资银行的人员原则上不得调出调入,确因工作需要调入人员的,必须事先向投资银行总行报告。
三、今年投资银行的财务体制不变,要按照现行办法抓紧做好今年的各项财务会计工作,并为明年财务体制的调整做好准备。
四、贯彻人民银行批复中遇到的重要、紧迫问题要及时请示总行,不得自行其是、擅自处理。
特此通知。
附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投资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批复(1994年7月22日银复[1994]243号)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你行《关于中国投资银行体制改革的报告》(建总发字[1994]第73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中国投资银行并入你行,作为你行全资附属的商业银行,其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根据《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总行风险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行实际,制定如下试点实施方案。
一、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目的、原则和主要内容(一)改革目的通过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中台的管理控制功能,提高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预警与控制的能力,有效平衡风险与收益,促进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原则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要改变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偏软、基础较差的状况;强调“过程”管理,改变以前风险管理只注重“结果”的模式,对所有业务活动进行流程监控;强调全员风险管理,业务流程相关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
2、风险管理独立性原则风险承担与风险监控分离,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经营体系保持相对独立,但同时保持协同配合,在业务上构成整体联动的团队;建立并完善垂直化管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下级风险管理机构对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下级风险管理机构的业务运行组织、工作布置与绩效评价等。
3、权责对等原则风险管理权力的大小及范围与风险管理责任的大小及范围相适应,在确保风险管理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实施垂直化管理的前提下,完善风险管理与各项风险决策行为的责任制度,在风险管理系统对机构和人员建立和实施科学和清晰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4、积极稳妥的原则实施风险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
同时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诸多方面,需精心设计,制定周密计划,确保试点推进过程中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三)改革主要内容1、建立垂直化管理组织架构。
推进风险经理制,实行全行风险管理系统机构和人员的垂直管理,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履行风险管理职责的有效性。
2、健全强化中台管理,实施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
调整优化业务与管理流程,完善中台管理职责、功能,建立和实施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制度,发挥中台管理作用,实现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实现风险的源头和过程控制。
3、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涵盖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内容实现由以信用风险为主向信用、操作、市场风险并重转变。
4、审批体制改革与风险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按照积极稳妥原则,试点期间信贷审批职能暂不实行由总行垂直管理,审批体系由省分行实施垂直管理。
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省分行设立风险总监,设置风险管理部和信贷审批部;二级分支行设立风险主管, 设置风险管理部,并在风险管理部内设信贷审批组,对风险主管和省分行信贷审批部负责;县级支行设置风险经理。
改革后的风险管理业务指导与汇报线路图、信贷审批组织结构分别见附图1和附图2。
(一)风险总监主要职责风险总监对总行首席风险官负责,向首席风险官和分行行长双线报告,履行《中国建设银行试点分行风险总监工作规则(试行)》。
风险总监代表总行指导、协调与监督所辖区域风险管理系统工作,协调风险管理工作资源共享,组织风险条线人员业绩考核。
(二)省分行风险管理部和信贷审批部职责及内部岗位设置1、省分行风险管理部职责及内部岗位设置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是主管组织贯彻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制度,负责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
省分行风险管理部内设综合管理、对公信用风险管理、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市场及操作风险管理、授权管理、非信贷资产风险监管等六个功能组。
2、省分行信贷审批部职责及内部岗位设置省分行信贷审批部负责全行信用风险评级认定、授信业务审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省分行信贷审批部内设综合管理、审批受理、信用等级审查、审批标准管理等四个功能组。
(三)二级分支行风险主管主要职责风险主管对风险总监负责,向风险总监和二级分支行行长双线报告,履行《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风险主管工作规则》规定的有关职责,指导、协调与监督所辖区域风险管理系统工作,协调风险管理工作资源共享,组织风险条线人员业绩考核。
(四)二级分支行风险管理部职责及内部机构设置二级分支行风险管理部职责可比照省分行风险管理部和信贷审批部。
二级分支行风险管理部内部可设综合、信贷风险、非信贷风险、信贷审批等功能组。
二级分支行风险管理部可明确一名副经理专职负责审批组工作,对风险主管和省分行信贷审批部负责。
试点期间,各行信贷审批流程维持不变,在省分行转授权范围内,各二级分支行行长可将公司类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个人信贷业务审批权限横向再转授给二级分支行牵头贷款审批人。
三、人力资源配置(一)试点期间,每个二级分支行设立1名风险主管,由二级分支行行领导兼任。
各行可推荐1名有一定业务经验的行领导担任风险主管(兼任行领导不得分管信贷前台经营部门),并报省分行党委商省分行试点工作小组后确定。
二级分支行风险条线其他人员由各行行党委商本行试点工作小组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调配。
现有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任职条件调整充实力量。
(二)按照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组织架构和平行作业业务流程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确定试点期间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编制。
试点初期以目前风险管理岗位的现有工作人员为基础,以后逐步充实。
(三)试点期间,一级分行牵头贷款审批人由符合总行牵头贷款审批人规定的省分行行领导、风险总监、信贷审批部和风险管理部高级经理、高级副经理、三级及以上风险经理(含专职贷款审批人)担任。
二级分支行牵头贷款审批人由符合总行牵头贷款审批人规定的二级分行行领导、风险主管、风险管理部经理、副经理、五级及以上风险经理(含专职贷款审批人)担任。
(四)按照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试点的要求,须配置平行作业风险经理。
在全行范围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并按照相关程序配置。
按照平行作业的要求,各二级分支行可根据各行管辖机构的数量、信贷规模等实际情况,配备平行作业风险经理,但应至少向公司业务部门配备1名熟悉客户调查、项目评估等业务技能、不低于6级的风险经理,以保证能够承担起平行作业职责,保证试点顺利起步。
根据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各二级分支行向县级支行配备平行作业风险经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部门人员流动机制。
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岗位工作满四年的,原则上应进行内部岗位交流或交流到前台和后台工作;对于在前台工作表现优良的,每年应有一定比例的人员对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补充,以增强风险管理人员的市场判断能力和对前台的服务能力。
(六)试点期间,各二级分支行风险条线人员的薪酬管理暂按现有方式不变;财务管理方式以及财务授权管理模式维持现状不变,仍按现行财务管理程序和财务授权执行,但各分支行须建立风险条线的财务报告体系。
四、业务和管理流程(一)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作业的试点先从公司业务起步,按照“四只眼”原则共同管理客户风险,为更好地支持前台业务营销并为授信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分析,实现风险的源头和过程控制。
(二)平行作业的内容从贷前调查评价、授信条件的落实、贷后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切实加强过程控制,逐步建立完善风险经理考核制度,促进提高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尽职水平。
(三)平行作业的客户范围如下: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公司类新信贷业务或第三方保证方式发放的公司类新信贷业务实施贷前、贷中、贷后环节的平行作业;二是其他公司类信贷业务仅实施贷中和贷后环节的平行作业。
(四)平行作业要体现尽职原则。
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分别有独立的工作程序和汇报路线,两者作业的内容不能交叉,平行作业并不减轻客户经理在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
平行作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清晰界定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的职责,制定标准化的信贷作业流程,促进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尽职程度的提高。
(五)风险经理平行作业方式在贷前、贷中为逐个处理,贷后为批量处理,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在配比上,要能保证符合平行作业范围的每笔贷款都有1名风险经理参加平行作业。
(六)试点过程中有关公司业务、风险分类、不良资产处置、风险报告和责任认定等业务管理流程相应进行调整。
五、风险管理条线与省分行各部门、外部监管机构的工作关系(一)风险管理部与省分行各部门的工作关系1、风险管理部与前台业务经营部门的工作关系(1)逐步在前台业务部门配备风险经理。
为稳步实施平行作业,目前只实行对公信用业务平行作业。
前台业务部门的风险经理对同级风险管理部负责,向所在前台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双向汇报。
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充分沟通,协作配合,必要时可成立项目工作组,前移风险控制关口,强调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统一性、和谐性,提高工作效率,共同促进业务发展。
(2)风险管理部与前台业务部门在制订风险管理政策方面的关系●风险管理部会同前台业务部门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原则、标准、方法,充分听取前台业务部门的意见。
●风险管理部在前台业务部门制定具体业务操作规程时,应认真研究提出能够控制操作流程各个环节风险的修改意见,将意见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并记录备案。
●风险管理部与前台业务部门建立良好合作的配合机制,不定期评审有关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
(3)风险管理部与前台业务部门要进行充分沟通和信息共享,并做好信息发送记录。
包括省分行工作安排、经营计划、财务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省分行业务经营形势和结果分析;省分行业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省分行财务会计报告和统计报表;省分行制订的业务管理制度;省分行接受外部审计、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报告和检查结论;省分行接受总行组织的业务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报告和检查结论;省分行内部组织的业务检查情况,包括检查报告和检查结论;省分行的动态类信息和参考类信息;风险管理部要求提供的其他信息。
2、风险管理部与审计部门的工作关系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垂直后,分别按照各自确定的职责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
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审计部门则主要负责对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
3、风险管理部与会计部门的工作关系风险管理部是会计部门总账数据和CMIS数据的使用者,同时风险管理部应对CMIS数据录入进行审查,确保数据录入的及时、准确。
风险管理部应对会计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4、风险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风险管理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组织推行风险经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条线的人员培训工作;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风险管理岗位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考察、聘(免)等工作;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全行风险管理系统和人员业绩考核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5、风险管理部与计财部门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关系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从政策层面对市场风险管理进行指导,并通过风险监控指标的独立验证和监测、风险审查、评估和检查,指导和监督市场风险政策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