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精)

合集下载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动态检测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动态检测
误 差 运 动 是一 个 二 维平 面 运 动 ,需 要 至 少 两 个 传 感 器 在 机 床 主 轴 横 截 面 内相 互 垂 直 的两个方面同时采集数据 ,再将两组位移数据合成 才能复现主轴的实际回转误差轨迹 。故称为双向测 量法 ,又称为双传感器测量法 。传统 的双向测量法 忽略了机床主轴或者标准球 的形状误差 ,而且还混 入偏 心 误差 ,从 而影 响测 量 结果 的精 确性 。
(二 )回转误 差 运动 组 成部 分 从概率和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 ,可将机床主轴 回转 误 差 分 为 系 统 性 (确 定 性 )误 差 和 随 机 性 误差
收 稿 日期 :2010—12—22 作 者 简 介 :高维 艳 (1978一 ),女 ,哈 尔滨 人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机 械 制造 ;蒋林 敏 (1973一 ),女 ,哈 尔滨 人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数控
工件 理 想加 工 的表 面 的法 线 方 向 ,非敏 感 方 向 在垂 直 于第 三 方 向的直 线 上 。单 向测量 法 测量 的主 轴 回 转 误 差 运 动 实 质 上 只 是 一 维 主 轴 回转 误 差 运 动 在 敏 感方 向的分 量 。因此 单 向测 量法 只适 用 于具有 敏 感 方 向 的主 轴 回转 精 度 的 测量 ,例 如 工 件 回转 型 机 床 。车床 就是 工件 回转 型机床 的一个 典 型代表 。这 种 测 量 方 法 同样 不 可 避 免 地 会 混 入 主 轴 或 者 标 准 球的形状误 差 ,在机 床主轴 回转精度不太高 、混入 的形状误差可以忽略时 ,用单向测量法得到的车床 主 轴 回转 精 度 圆 图像 的外 缘 轮廓 与工 件 的外 缘 很 相似 ,所 以这 样 得 到 的 圆 图像 能很 好 地用 来 评 价 车 床主 轴 的加工 精度 及 加工 质 量 。

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

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

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发布时间:2021-08-10T09:24:06.030Z 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21年第六卷3期作者:赵彦鹏,王林,廖广宇,韩玉稳,董应明[导读] 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赵彦鹏,王林,廖广宇,韩玉稳,董应明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云南省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对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进行测量,介绍测量的方法,后期数据处理并进行误差分析。

关键词:主轴回转精度;三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工业母机的机床的要求也更加高。

特别是作为精密机床使用的加工中心。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主要由轴向窜动、径向跳动和角度摆动三种形式分别对加工精度造成影响。

主轴回转精度的检测是机床设计、制造、调整和维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措施。

1、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概念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产生主轴径向回转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主轴几段轴颈的同轴度误差、轴承本身的各种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主轴绕度等。

因为机床的主轴传递着主要的加工运动,故其回转误差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工件的加工质量。

2、加工中心主轴回转精度试验2.1试验内容及目的被测对象为TGK4663A加工中心主轴,采用动态测量法通常是选用一种测量传感器,利用传感器测得的位移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2.2试验参考依据GB/T17421.7 《机床检验通则第七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2.3测量装置及示意图2.5试验条件(1)试验的机床为按相关国家、行业等标准检验合格的产品;(2)试验前让主轴以中速(3000r/min)空运转30min;(3)试验前校正测量棒,在安装传感器位置处,使测量棒的径向跳动小于15μm;(4)试验时,传感器距主轴前定位端盘距离为180mm;(5)试验时,X轴、Y轴、Z轴及B轴不做进给运动。

主轴动态回转误差测试及分析

主轴动态回转误差测试及分析

主轴动态回转误差测试及分析作者:沈阳机床来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3年第03期本文探讨了关于数控机床主轴动态回转误差的测试及分析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回转误差的组成、产生的原因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等,然后深入研究了回转误差的计算和分析,并编制了分析程序,提供了具体的分析实例。

一、引言机床主轴回转轴误差运动是指在回转过程中回转轴线偏离理想轴线位置而出现的附加运动,是评价机床动态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影响机床工作精度的主要因素。

回转轴误差运动的测量和控制,是各种精密设备及大型、高速、重载设备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通过对回转轴误差运动的测定,可以了解回转轴的运动状态和判断产生误差运动的原因。

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测量方法有打表测量、单向测量和双向测量等。

造成机床回转误差的原因有主轴传动系统的几何误差、传动轴偏心、惯性力变形和热变形等误差,也包括许多随机误差。

通过径向跳动量和轴向窜动量测试实验可以有效满足对回转精度测量的要求。

二、回转误差的运动组成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①与回转轴线平行的轴向位移(纯轴向窜动);②与回转轴线平行的径向位移(纯径向跳动);③倾斜(纯角度摆动)。

如图1所示。

一般情况下,这三种基本形式的误差是同时存在的,产生的加工误差也是三种形式误差影响的叠加。

径向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测量头的轴向位置,轴向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测量头在测量平面上的径向位置。

因此必须说明评定时选择的轴向和径向位置。

三、回转误差产生的原因机床主轴回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原因对机床主轴运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方面有机床主轴传动系统的几何误差、转动轴系质量偏心产生的误差、所受惯性力变形产生的误差及设备热变形产生的误差等系统性(确定性)误差。

如机床主轴轴系中的轴套、机床主轴轴颈及滚动体的形状误差,特别是滚动件有尺寸误差时,机床主轴将产生有规律的位移。

另一方面,机床主轴回转误差产生的原因还有许多随机误差,如工艺系统的振颤对机床主轴回转的影响等。

机床误差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误差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3)前后导轨平行度的影响
导轨扭曲示意图
例:车床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D R=DY
tg , sin Dy
B
H
很小, tg sin
Dy Dy H
BH
B
导轨扭曲引起的加工误差
(4)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的影响
当车床导 轨和主轴回转 轴线在水平面 内不平行时, 使工件产生锥 度。
•单油楔动压轴承圆度误差和波度对回转精度的影响
工件回转类机床
刀具回转类机床
5、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1)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2)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消除间
隙; (3)使主轴回转误差不反映到工件
上(误差转移)。
小结
机床的误差决定了机床加工精 度的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决定了 机床加工精度的部件之间及其运动 轨迹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从而影 响了加工精度。
的平面度和垂直度有影响。
(2)径向圆跳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车削加工时, 实际回转轴线相对 于平均回转轴线作 h=AcosØ的运动 Y=A+(R-h)cosØ =Asin2Ø+RcosØ Z=(R-h)sinØ =RsinØ-AcosØsinØ Y2+Z2=R2+Asin2Ø
镗削加工时,
实际回转轴线相对
于平均回转轴线作 h=AcosØ的运动
Z= RsinØ
镗刀
Y=h+RcosØ
=(A+R)cosØ
加工内孔呈椭
圆孔;对端面的加
工无影响。
(3)倾角摆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 几何轴线相对与平均轴线在空间成 一定锥角的圆锥运动。 若沿与平均轴线垂直的各个 截面来看,相当于几何轴线绕平均 轴心做偏心运动,只是各截面的偏 心量不同。因此,无论车削还是镗 削都能获得一个正圆锥。

探讨机床主轴回转生产误差测试

探讨机床主轴回转生产误差测试

探讨机床主轴回转生产误差测试1 概述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机床方面的加工技术中会出现多种的问题,其中包含有加工设计中出现的误差。

错误可以避免,但是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做到的是将误差的值调整到接近正常值的范围之内。

在机床生产中,主轴的回转方面的误差就是一项需要改进的项目。

主轴回转误差发生后,会对机械的零件加工形状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机械零件表面的平滑程度。

其中主轴回转所产生的误差如下图所示:图1 主轴回转误差立体示意图主轴回转生产误差是在机床主轴运行过程中,在一瞬间回转轴线与平行轴线之间发生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出现的位移差,也就是通常情况下所说的误差。

其中水平轴线是在主轴运动瞬间运动趋势所得到的位移数据后,经过加权得到的平均位置。

主轴回转生产误差主要有三种具体的形式:单一水平轴向跳动、单一竖直轴向跳动和单一偏角转动。

在这三种形式当中,前两者被统一称作主轴轴向回转误差,这两者出现的误差会在机械零件加工中直接对原件后期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出现主轴轴向回转误差时,纠正处理起来相对来说较为简单。

只要在主轴的端处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在机床运行过程中,主轴发生偏移就可以在传感器中现实出来,技术人员就可以根据位移误差值对机械进行调整。

同时对于机床主轴的回转生产误差值进行测试,寻找最为合适的生产模型。

下面就测试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2 误差分离测试技术误差分离技术是通过信息源变换或模型参数估计的方式使有用的信号分量与误差分量相分离的—种测量技术。

测量过程是:通过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的适当设计,改变误差分量与有用信号间的组合关系,并从信息源(误差分量与有用信号相混迭的信息源)的不同位置拾取信号,再根据在不同位置处拾取的信号间的联系,建立起误差分量与有用信号间的确定的函数关系,最后经相应的运算处理,使误差得以分离。

测量过程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图2 误差分离技术结构模型用位移传感器进行主轴回转误差测量时,由于实际的主轴回转轴心是不可见的,不能直接对其测量,而只能通过对装在主轴上的标准件(标准球或标准棒)或主轴外围轮廓的测量来间接测得主轴轴心运动。

误差分离技术在主轴回转误差检测中的应用

误差分离技术在主轴回转误差检测中的应用

第31卷第4期2009-04【73】误差分离技术在主轴回转误差检测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error separation techniqu in axis turing error measurement绳 飘,张振华SHENG Piao, ZHANG Zhen-hua(南阳理工学院,南阳 473004)摘 要:针对采用静态检测手段对机床回转误差的检测精度不高,本文提出把误差分离技术用于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检测,把工件的圆度误差从误差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机床回转误差的检测精度。

关键词:误差分离技术;主轴回转误差;精度中图分类号:TH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34(2009)04-0073-02收稿日期:2008-10-22作者简介:绳飘(1979-)女,硕士,现任教于南阳理工学院。

0 引言目前,国外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的主轴精度达到2µm以下,与之相比,国内同类设备的主轴精度有较大的差距,这里既有设计上的原因,又有制造和装配上的问题,其中一项主要的技术差距是主轴装备检测手段的不同。

国外大部分采用的是动态三点法在线检测,而国内较多采用传统的静态检测手段。

动态三点法在线检测实际上是一种误差分离技术,它可以把主轴回转误差与其它误差进行分离,使主轴回转误差检测精度得以提高[1]。

事实上,主轴回转误差的检测信号上中,包含有主轴回转误差(目标信号)和工件的圆度误差,基于此,我们提出把误差分离技术用于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检测中,将主轴的回转误差从误差中分离出来,从而可以提高主轴回转误差的检测精度。

1 误差分离技术误差分离技术通常有: 多步法、多点法。

1.1 多步法这里只以2步法来说明此误差分离原理,当然可以采用3步及多步测量。

如图1所示,图(a)为第1次安装测量情况,当测头测完一周后,测头获得的信号为S1(θ),它包含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和工件的圆度误差f(θ)。

图(b)为第2次安装测量情况,将测头转过一个α角安装,测点获得的信号为S2(θ)。

五轴机床回转轴精度检测

五轴机床回转轴精度检测

五轴机床回转轴精度检测摘要:与三轴机床相比,五轴机床能加工复杂曲面,具有加工效率高、装夹方便等优点。

然而,五轴机床的结构更复杂,两个回转轴会引入额外的几何误差,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机床精度。

关键词:五轴机床;误差;检测五轴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关键设备,用于加工高精度、复杂的曲面零件,其精度和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前的工业水准。

五轴数控机床以其加工精度高、可靠性高、柔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航海、医疗设备、军事等先进现代制造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为制造企业的进一步研究做好了铺垫。

一、五轴数控机床发展概况五轴加工中心是一种专门用于加工机翼、叶轮、叶片、重型发电机转子等具有复杂空间曲面零件的高科技含量、高精密度的现代数控加工中心。

其优点为:①能加工一般三轴联动机床不能加工或无法一次装夹加工完成的自由曲面,节省装夹次数和时间。

②可提髙空间曲面加工精度、效率、质量。

一直以来,国内五轴数控机床相对于国外整体水平还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机床关键功能还未实现自主研发,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产机床稳定性、精度等指标较差,同时,在高精度技术含量精密机床方面,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闭和进口限制,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五轴机床仍以进口机床为主。

但国家十分重视机床行业的发展,2009年初启动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工具、关键部件、共性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且在各高校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五轴数控机床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为较成熟的产品。

国内著名的五轴数控机床生产厂家有沈机集团、大连机床厂、济南二机床、昆明机床厂、普什宁江机床厂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用户对设备需求正向柔性、生产效率、功能多样和高性能等个性化需求方向转移,由此也促进了数控机床向高速高效化、模块化、高精度和复合加工等方向发展,对带动和提升我国机床工业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回转误差测试中主轴旋转方向与传感器相互位置关系的判定研究

回转误差测试中主轴旋转方向与传感器相互位置关系的判定研究

回 转 误 差 测 试 中 主 轴 旋转 方 向 与传 感 器 相 互 位 置 关 系 的 判 定研 究
马 晓波① 刘启伟① 张耀满②
( ① 沈阳机床( 集 团) 有限责任公司高档数控机床 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 1 0 1 4 2 ;
② 东北 大 学机械 工程 与 自动 化学 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4 ) 摘 要: 将 曲线 的单调 性理 论 和算 法应 用于 主轴 旋转 方 向与位 移传 感器 相互位 置 关 系的判定 研究 。 在对 主轴
Ab s t r a c t :T h e mo n o t o n i c t h e o y r a n d a l g o r i t h m d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s p i n d l e r o t a t i o n d i r e c —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mu t u a l p o s i t i o n o f s e n s o r o f s p i n d l e r o t a t i o n a l e r r o r t e s t ,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
关键词: 机 床 主轴 回转误 差
旋 转方 向 单调 区间
中图 分类 号 : T P 3 1 5 文献标 识 码 : B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s p i n d l e r o t a t i o n d i r e c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mu t u a l p o s i t i o n o f s e n s o r o f s p i n d l e r o t a t i o n a l e r r o r t e s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一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1、实验目的
加工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对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测量机床主轴的误差运动可以了解机床主轴的回转状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机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试,要求学生:
(1) 了解机床的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试方法。

(2) 熟悉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掌握传感器的选用原则及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4) 熟悉并掌握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5) 基本掌握数据处理与图像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误差运动测试:
(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
1-9。

(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见本实验的背景材料中的图
1-13。

3、实验对象
以C6140普通车床的回转主轴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回转情况下的误差运动。

根据测试数据,用图像分析方法表示误差运动,分析误差运动产生的原因。

4、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1) C6140普通车床
(2) 回转精度测试仪
(3) 涡流测振仪
(4) 信号发生器
(5) 双踪示波器
(6) 数字式万用表
(7) 可调偏心的测量装置
5、实验步骤
5.1 带机械消偏的单向法直角座标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
(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
作方法;
(2) 按照原理框图正确地将系统中各仪器的信号线连通;
(3) 调整标准盘1(作为补偿信号)和标准盘2(作为误差的测量信号)的偏心量,标准盘2
的偏心量e2应尽可能小,仅稍大于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以保证得到信号即可,偏心量一般调整到0.03mm~0.05mm;标准盘1的偏心量e1应尽可能调大,大到使被测量轴回转误差值相对于偏心量可以忽略不计,及得到一个接近于纯偏心信号的光滑曲线,但因受涡流传感器工作间隙的限制,偏心量无法无限制地加大,一般调到0.40mm~0.60mm即可,并使e1和e2相差180o;
(4) 经指导老师检查系统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
(5) 按测振仪使用要求调整好涡流传感器的工作间隙;
(6)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
(7) 调整测振仪灵敏度,使之满足下面的关系式:e1.k1传感.k1测振仪= e2.k2传感.k2测振仪
(8) 将满足以上关系式的两路输出信号经加法器(借用回转精度测试仪后面板上的加
法器,此时应将总接口插板抽出)相加,在示波器上得到误差曲线,曲线上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即为圆度误差的相对值,曲线最大的垂直度即为粗糙度的相对值;
(9) 标定,方法为:用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一标准正弦信号,使其幅值为测振仪当前
档位(如30um档)的满量程输出的电压值,将该正弦信号送入加法器输入端,在示波器上得到一幅值为A mm的正弦信号,则该测量系统的标定系数为30um/A mm;
(10) 求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mm)×30um/A mm;
(11) 停机床、关仪器,并拆除仪器的所有连接线,整理现场。

5.2 电气消偏单向法圆图像显示的回转轴误差运动测试
(1) 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熟悉系统所用各仪器控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的作用及操
作方法;
(2) 按原理框图正确连接好系统,仅用误差测量信号(即标准盘2的信号),并将回转
精度测试仪的总接口板插入插座中;
(3) 经指导老师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预热仪器;
(4) 调整好机床转速,启动机床;
(5) 调整基圆:
(6) 回转精度测试仪产生基圆的原理:将测振仪的输出信号接入回转精度测试仪的S
输入端,由带通III从该信号选出与主轴同频的一次谐波,为了消除机床振动所引起的一次谐波的幅值变化对基圆的影响,用限幅放大器对一次谐波进行限幅,再用带通I选出稳定的一次谐波,然后将一次谐波分为两路,一路经移相器B移相90o,另一路不移相,将两路信号送示波器垂直输入端(Y端)和水平输入端(X端)叠加而产生基圆。

(7) 基圆的调整:首先根据机床转速n确定带通III和带通I所要通过的一次谐波的频
率。

(8) 调节带通III的频率粗调开关,使一次谐波的频率包括在开关所指的频率范围内,
如机床n=900转/分,则频率f=900/60=15Hz,粗调开关置在30位置。

调整频率微调电位器,直到示波器上出现的正弦信号的幅值为最大(将带通III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Y端相连)。

带通I的调整与带通III相同。

(9) 将示波器的X、Y端分别接回转精度测试仪的X、Y输出端,调节移相器B的移
相旋钮,使输出输入端相差90o(在示波器上得到一正椭圆图形),再调整增益电位器改变其幅值,在示波器上得到一个真圆,这个圆就是基圆。

(注意:调整基圆时一定将移相器A的增益关断)
(10) 测量,将测振仪的输出信号同时接到回转精度测试仪的R输入端,调节移相器
A的移相旋钮和增益电位器,使相位与R端信号相差180o,幅值等于R端信号基波的幅值,两者经加法器3相加,达到消偏的目的。

将已消偏的纯误差信号叠加到基圆上(由仪器内部完成),在示波器上得到的图形即为误差圆图像;
(11) 将所得到的圆图像用最小二乘方圆进行处理得到圆度误差的相对值(实际操作
是用一同心圆模板来套曲线,这时有一内接圆和一外接圆,两圆的半径差即为误差值,但应注意这样的两同心圆与误差的接触形态应满足最小条件——即同心圆的内、外接圆至少应各有二点与曲线接触,且内外圆节点应该是相同的。

)曲线以图面中心为基准所得到的最大宽度即为粗糙度的相对值;
(12) 标定:保持基圆的状态不变(去掉R端信号,关断移相器A的增益电位器),
将一标准正弦信号输入R端,该信号幅值等于测振仪当前档位(如30um档)满量程的输出电压值,这时示波器上获得一花瓣图形,调整标定信号频率使花瓣图形稳定,则花瓣的高度A(mm)代表的就是测振仪的满量程值30um,即标定系数为30um/Amm;
(13) 求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mm)×30um/A(mm);
(14) 停机床、关仪器,并拆除仪器的所有连接线,整理现场。

6、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目的和意义
(2) 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实验仪器及设备、耗材
(4)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操作步骤)
(5) 实验原始记录(实验数据记录、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
(6) 实验数据结果
(7) 实验数据分析
a)实验数据图表处理
b)实验结果分析
c)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
d)实验误差分析及其改进对策
e)分析误差运动产生的原因
7、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误差敏感方向?车床主轴的误差敏感方向是什么方向?
(2) 车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几种,其含义是什么?
(3) 主轴回转误差运动的测量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4) 机床主轴为什么会产生偏心误差?什么是消偏,为什么要消偏?
(5) 何为机械消偏?如何机械消偏?机械消偏对标准盘的制造和安装有什么要求?
(6) 何为电气消偏?如何电气消偏?机械消偏对标准盘的制造和安装有什么要求?
(7) 图1-13(见机床主轴误差运动测试背景材料)中带通I、带通II、限幅器、移相器
A、移相器B和乘法器的作用是什么?
(8) 使用回转误差运动测试仪进行回转误差运动测试,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传感器?
传感器如何正确安装?如何标定?如何得到回转轴误差运动的真实值?
(9) 如何用最小二乘方园对获得的圆图像进行处理?
(10) 如果传感器安装时,没有完全垂直机床主轴,测试结果和上述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