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为使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中的信息交流畅通,及时准确传递,同时使QEO体系的信息采用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保证各部门之间,公司与相关方之间及时沟通各类信息达到过程和产品的有效控制,以证实QEO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QEO管理体系内部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沟通和管理,以利于体系过程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 职责3.1 质检部是质量信息交流的综合管理部门。
3.2 办公室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交流的综合管理部门。
3.3 销售部负责客户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3.4 销售部负责用户反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3.5 工会(员工代表)负责向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司,同时参与各方面的信息交流的协商及监督检查。
3.6 其他各部门接受和处理办公室下达的有关QEO管理方面的文件和要求,做好本部门有关的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
4 工作程序4.1 内部信息总经理应确保在公司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QEO体系的有效沟通。
内部信息主要包括:a.体系运行信息:(向员工传达QEO方针、目标、报告各部门体系运行状况和内、外部审核,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结果,管理评审结果等);b.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员工有关QEO方面的建设和要求,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信息传递;c.总经理、管理者代表、部门经理对QEO管理体系管理工作的指示、决定、要求等;d.作业场所和活动中心的隐患,评价出的环境因素,风险控制措施;e.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f.绩效监视和测量结果;g.QEO管理方面的培训情况;h.设备实施及物资变化情况,新项目和其他对公司有影响的信息;i.组织机构变化情况;j.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日常联络,常规报表,其他信息通报等。
4.2 外部信息a.法律法规标准信息;b.执法机构信息:如来自国家地方和行业方面的环保部门、劳动安全部门、检测监管机构、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等相关信息以及上级部门的要求;c.外部的安全检查、参观、访问等;d.市场信息和顾客、供方等相关方信息;e.同行业技术信息和专业会议信息,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技术信息;f.公司QEO方针的对外宣传信息。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内外部之沟通顺畅,有效传达管理品质系统的信息,特制订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与管理品质信息相关的所有员工。
3 职责3.1公司负责人/管理者代表负责宣导管理系统的信息和协调沟通;3.2市场部负责与客户沟通相关质量/环境信息;3.3人事行政部负责与公司外部其他相关方沟通相关质量/环境信息;3.4品质部负责组织各联络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改善;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沟通和具体工作的执行,以及跟踪由本部门发起联络的结果;3.6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公司内部各种形式的沟通。
4 定义无。
5 参考文件5.1《记录控制程序》——QAP-025.2《客户投诉处理程序》——QAP-045.3《管理评审程序》——QAP-085.4《内部审核程序》——QAP-246 作业程序6.1 对外沟通6.1.1 客户有关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品质部,由品质部负责识别、更新和传递给公司内部形成受控的生产条件;6.1.2品质部负责将质量方面的信息按客户需要传递给客户,以持续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品质方面的对外宣传由市场部负责,编写所需的宣传材料;6.1.3客户投诉的信息按照《客户投诉处理程序》办理;6.1.4其他外部相关方(如执法机构、参观访问等)的信息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传递给公司内部,形成相关信息后再反馈给外部。
6.2 内部沟通6.2.1各部门依据体系文件的规定、记录、收集传递并处理日常品质信息,为了达到全员参与,本公司主要采取如下沟通形式:a) 班前会:每班开工前在生产现场进行,主要有品质、安全、文化、生产安排等宣传;b) 厂务会:每天在会议室进行,由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前一天各部门的运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并计划落实方法;c) 各部门内部协调会:各部门经理/主管视工作需要,召集部门内相关员工进行协调,以确保本部门的工作品质,必要时形成会议记录分发至相关部门;d) 品质会议(包括QCC小组活动、品质专案会等):由品质部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加,对生产中的品质问题进行改善,推动公司品质的持续提高;e) 内审首末次会议:管理者代表主持内部质量审核的首次会议、末次会议,具体实施参见《内部审核程序》;f) 管理评审会议:为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公司对质量体系进行定期评审,会议由公司负责人主持,具体实施参见《管理评审程序》。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4.4 交流的方式 4.4.1 自上而下的沟通:公司总经理和其授权人主持召开公司例会,讨论生产、质量、顾客反
馈、环境、安全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4.4.2 自下而上的沟通:各部门应建立逐级向上报告的制度,在公司例会上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部门运作情况,以作为最高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对特殊情况,可例行直接向经理汇报。
4.2.5 总经理应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是否符合目标及要求和完 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实现全面参与的效果。
4.3 信息交流记录和保管
内外部信息交流要作好相关记录,如通知发放记录。由人事行政部分类、存放及整理归档,确
保已经获取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方便查阅。
4.4.3 部门内部的沟通:各部门由主管组织召开议会,讨论部门在生产上的质量、环境目标的 实现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加强对实现环境运行的监视和测量。
XXX 电子有限公司
标题: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制订日期
XX-2-8-006 A版 2020 年 6 月 10 日
4)来自竞争市场及顾客的信息
5)其他外部相关方的信息
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信息,如环保协议、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等
b)向外部传递信息(施加影响)
1) 公司各部门在工作中应将公司的环境方针及有关要求传递给相关方(施加影响)。
2) 公司在收到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执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信息收集并传递,作好部门内部沟通、部门间的沟通和与相关方的
沟通,负责处理来自外部与本部门有关信息,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并做好记录。
07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

07 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有效沟通和控制信息传递的程序,通常在组织或公司内部使用。
该程序包括了沟通方式、信息交流过程的安排,还有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的管理。
具体来说,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沟通方式在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中,沟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可以决定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对于组织或公司的决策和战略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沟通方式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电子邮件、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等。
在选择沟通方式时,应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时间紧迫程度和双方之间的关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信息交流过程的安排信息交流过程的安排是指明确信息的来源、流向、处理和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来源:信息的来源可以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可以是来自上级、下级、同事、客户和供应商等。
需要确定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性和及时性。
2.信息处理:需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并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信息的类别和处理结果进行决策。
3.信息流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个人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明确每个人或部门在信息传递中的地位和角色。
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的管理在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中,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标准:制定明确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标准,包括量化标准和非量化标准,以保证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流程:制定明确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流程,包括流程的起点、终点、流程步骤和限时要求等,以保证信息的及时处理和快速决策。
3.沟通和协商:在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中,需要进行沟通和协商,以避免信息误解和决策错误。
需要注意沟通和协商的方式和技巧,以保证良好的沟通氛围和主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信息交流协商和沟通控制程序是公司或组织内部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关键流程,它可以有效提高信息交流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管理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与交流控制程序1.目的为成立畅达的交流渠道,明确信息交流内容、范围与形式,规定内部外面交流的方法,经过实时、正确、快捷地接收、传达和办理公司内部、外面质量、环境、食品安全、诚信信息,实现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
2.合用范围本程序合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所涵盖的全部部门与层次内、外面的信息交流与控制。
3.职责3.1 管代 /HACCP小组长负责公司内部及外面交流事宜的审批及管理工作。
3.2 技术中心负责公司管理系统信息交流的全面管理。
3.3 技术中心负责配合采集行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整理、剖析、研究,供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参照。
3.4行政部负责有关部门的外面交流。
3.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工之间的交流,并配合技术中心和行政部作好公司信息交流、传达和处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 外面交流外面信息的根源a.认证机构、当地环境保护机构、质量技术监察局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应的信息;b.管理目标通知给有关方;c.对证量、环境、食品安全、计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例、条例、规范和标准等信息的获取与执法部门的联系;d.有关方的投诉、诉苦、希望和要求,包含顾客、供给商及四周社区居民的交流,波及重要环境影响的办理,伤亡事故的上报等;e.行业技术信息;f .上司或地方主管部门发出的规定、决定、要求、指示等信息;g.供方和其余分承包方的信息。
h.环境监测和职业安全健康等有关的信息;i.与观光者、检查人员及发生业务关系的人员进行有关管理系统方面的信息交流。
外面信息交流各部门在平时业务中也应注意获取;上司行政部门传达的信息由公司行政部一致接收行政部负责接收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信息;来自有关方的信息由各有关部门接收;各部门在与客户、社会与其余有关方接触或合作时,应将公司内必需的信息;如公司的管理目标及保护环境和预防、减少环境污染的思想、公司管理系统绩效以及公司合用的法律、法例等,向有关方进行宣传;信息传达方式:能够电话、传真、邮件、资料传达、走访、会谈等形式与顾客、供方、立法和看管部门或与管理系统有关的组织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门路和形式能够是口头、书面文件、资料议论、电子媒体、电话、小组简报、各样会议、公告栏、合理化建议、培训、内部刊物及各样媒体等方式予以传达,保证内部、外面信息交流与交流畅达。
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和沟通控制程序1. 目的为加强公司内部、公司与外单位之间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的协商、交流活动以及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管理等工作规范化,及时、准确地交流有关方面的信息,并做好信息的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及与外单位所进行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的协商与交流及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无4. 职责4.1 总经理负责保持公司内沟通渠道以及与其他公司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4.2 总经理负责公司的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信息处理,特别重大信息应向总经理汇报。
4.3 综管部负责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内外协商与信息交流的管理,重大问题立即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4.4 各部门负责保存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方面的协商与信息交流的记录。
4.5人资部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事务上维护员工的权益。
5. 作业流程图:无6. 程序6.1 信息的分类6.1.1 外部信息6.1.1.1 关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法律、法规的信息;6.1.1.2 与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交流的信息;6.1.1.3 与供货方、外发加工方、用户等相关方交流的信息;6.1.1.4 就紧急状态与外界的联络(如消防、救护等);6.1.1.5 来自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信息;6.1.1.6 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要求的外部传达;6.1.1.7 其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的外部信息。
6.1.2 内部信息6.1.2.1 有关重大风险及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相关运行与活动的信息;6.1.2.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法律、法规及其要求的传达及遵守情况信息;6.1.2.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传达和实施信息;6.1.2.4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教育培训信息;6.1.2.5 内审、管理评审信息;6.1.2.6 紧急情况下的内部联络信息,如火灾、洪涝灾害、安全环境事故等信息与记录;6.1.2.7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信息以及绩效监测、测量结果信息;6.1.2.8 总经理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管理工作的有关指示和要求等;6.1.2.9 各部门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相关的日常联络、常规报表、其它通报信息等;6.1.2.10 其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能源的内部信息。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含表格)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ISO45001-2018/ISO14001-2015)1、目的和范围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确保内、外部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传递和交流。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有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以及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法律法规获取与更新控制程序》《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无新术语。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4.1.1负责协调处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重要信息。
4.1.2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重要信息与外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与交流。
4.2员工代表负责收集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公司工会。
4.3公司工会4.3.1负责将员工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汇总,报管理者代表或技安环保处协调处理。
4.3.2参加职业健康安全方面问题的协调、处理。
4.4公司办公室负责对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文件进行收集、传递。
4.5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各对口管理部门。
5、工作流程5.1信息的分类5.1.1外部信息a)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检查或监测结果;b)各相关职能部门接收到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来自相关方(如供方、工程合同方、社区居民等)的投诉、抱怨;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得的有关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信息。
5.1.2内部信息a)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完成情况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b)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及检查结果;c)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结果,内部审核报告以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d)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文件编号:1 目的为了保证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及时性,有效性,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传递和处理。
3 职责3.1 交流、沟通工作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办公室、综合部等各部门负责实施。
3.2 总经理办公室牵头管理内外交流沟通过程。
3.3 各部门3.3.1 负责来自于公司内外部的有关质量、环境的信息的接收、处理、应答、回复。
3.3.2 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确认。
3.3.3 必要时形成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
4 程序4.1 内部沟通4.1.1 沟通内容a) 正常信息,如方针、目标指标、检查监测记录、重要环境因素、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等。
b) 不符合、潜在不符合信息,如内审、外审中的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记录等。
c) 合规性评价的信息。
d) 紧急信息,如发生火灾等。
e) 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4.1.2主要沟通方式a) 部门间的沟通:①公司定期召开部门经理办公例会。
会议应包括各部门负责人介绍上月的体系运行状况,并每月报告本部门的目标指标情况,必要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②有文件规定的,按规定方式进行沟通。
③电子邮件、口头沟通等。
b) 自上而下的沟通:①公司每周一召开晨会,内容应包括及时通报有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特别是相关要求发生变化时),有关领导关于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指示和要求。
②总经理通过定期召开的部门经理办公例会,提出关于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指示和要求。
③总经理通过体系文件的发布,规定各部门和子公司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
④管理者代表不定期通过内部简报、宣传栏等方式,以提高员工关注顾客的意识及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意识。
c) 自下而上的沟通:①各部门通过定期召开的部门经理办公例会,向总经理汇报体系运行状况和改进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明确信息交流内容、范围与形式,规定内部外部沟通的方法,通过及时、准确、快捷地接收、传递和处理公司内部、外部质量、环境、食品安全、诚信信息,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所涵盖的所有部门与层次内、外部的信息交流与控制。
3.职责
3.1管代/HACCP小组长负责公司内部及外部沟通事宜的审批及管理工作。
3.2 技术中心负责公司管理体系信息交流的全面管理。
3.3 技术中心负责配合收集行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整理、分析、研究,供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
3.4 行政部负责相关部门的外部沟通。
3.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并配合技术中心和行政部作好公司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置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外部沟通
4.1.1 外部信息的来源
a.认证机构、当地环境保护机构、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管理方针通告给相关方;
c.对质量、环境、食品安全、计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等信息的获取与执法部门的联系;
d.相关方的投诉、抱怨、期望和要求,包括顾客、供应商及周围社区居民的沟通,涉及重要环境影响的处理,伤亡事故的上报等;
e.行业技术信息;
f.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发出的规定、决定、要求、指示等信息;
g.供方和其它分承包方的信息。
h.环境监测和职业安全健康等有关的信息;
i. 与参观者、检查人员及发生业务关系的人员进行有关管理体系方面的信息交流。
4.1.2 外部信息沟通
4.1.2.2 各部门在日常业务中也应注意获得;
4.1.2.3 上级行政部门传达的信息由公司行政部统一接收
4.1.2.4 行政部负责接收当地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信息;
4.1.2.5 来自相关方的信息由各相关部门接收;
4.1.2.6 各部门在与客户、社会与其他相关方接触或合作时,应将企业内必要的信息;如公司的管理方针及保护环境和预防、减少环境污染的思想、企业管理体系绩效以及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等,向相关方进行宣传;
4.1.3 信息传递方式:
4.1.3.1 可以电话、传真、邮件、资料传递、走访、座谈等形式与顾客、供方、立法和监管部门或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组织进行信息交流;
4.1.3.2 信息交流的途径和形式可以是口头、书面文件、资料讨论、电子媒体、电话、小组简报、各种会议、布告栏、合理化建议、培训、内部刊物及各种媒体等方式予以传递,确保内部、外部信息交流与沟通畅通。
4.1.4 外部沟通职责和信息处理
4.1.4.1 不需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流与协调处理的,在获取信息后及时给予答复。
4.1.4.2 需要内部交流协调的相关信息处理:
4.1.4.3 信息接受部门在登记后立即填写《信息反馈单》并向技术中心汇报,技术中心负责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情况调查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信息提供者。
4.1.4.4 如果是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投诉信息,行政部协助相关部门对投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各部门进行处理。
还应在处理后,将投诉情况、调查情况和处理及答复情况及时记录并反馈给投诉者。
4.1.4.5 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时,按《改进控制程序》的要求处理;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类信息由行政部和技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更新及处理,详见《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及《文件控制程序》。
4.1.4.6 由采购部与材料供应方、废物收购方、运输等相关方进行沟通,在第一次与供方合作时应向供方通报本公司的质量、环境、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如:公司的管理方针\顾客关注的质量卫生问题,质量卫生方面的技术交流及保护环境和预防、减少环境污染的思想、企业管理体系绩效以及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等,向相关方进行宣传,当发现进货物资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时,与供方进行沟通,并在需要时对其施加影响。
述投诉处理详见《改进控制程序》,如对方有要求时,应在一周内予以解决和答复。
4.1.4.8 上述相关方反馈的其他信息,可由对应部门以《信息反馈单》的形式传递到相
关部门。
由营销中心与顾客或消费者进行沟通特别是在产品销售前向顾客介绍产品信息(包括有关预期用途\特定储存要求及保质期等信息的说明书),在销售中对询问顾客要求订单的进行处理(包括对其修改)销售后与收集顾客反馈意见(包括顾客投诉)。
4.1.4.9 由技术中心与技术监督局\防疫站等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监督部门进行沟通询问对本公司的要求;
4.1.4.10 与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其他组织,由业务范围内的部门进行沟通。
4.2 内部沟通
4.2.1 内部信息来源
a. 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分解、指令传达、完成情况的检查监测记录。
b. 重要环境因素和环境表现信息。
c. 人员资格水平和(或)职责及权限分配信息;
d. 监测和测量的信息。
e. 不符合与纠正方面的信息
f.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外部审核信息。
g. 紧急事态及应急响应信息,如:出现重大质量、环境事故,出现火灾、洪涝等情况的环境信息及记录;
h. 法律法规、有关标准要求的其他要求的信息。
;
i. 产品或新产品;
j. 原料、辅料和服务;
k. 生产系统和设备;
l. 生产场所,设备位置,周边环境;
m. 清洁和消毒方案;
n. 包装、贮存和分销系统;
o. 与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有关的知识;
p. 组织遵守的顾客、行业和其他要求;
q、诚信因素及诚信影响更新信息;
r、顾客满意度情况;
s、顾客合同履行情况;
t、相关方投诉;
u、员工提出的合理意见。
v. 来自外部相关方的有关问询;
w 表明与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危害的抱怨;
x. 影响食品安全的其他条件。
4.2.2 外部信息传递、沟通、处理
4.2.2.1 管理层—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HACCP小组—员工之间的信息传递(纵向沟通),各部门、HACCP小组之间的信息传递(横向沟通)。
4.2.2.2 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关于信息的交流通过办公会议等渠道进行传达、交流。
4.2.2.3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的交流通过《信息反馈单》、会议记录、电话记录的形式进行。
4.2.2.4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流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2.2.5 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管理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以及组织职责和权限、重要环境因素等信息,由技术中心下发到各部门,并负责解释。
4.2.2.6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信息由行政部负责收集、确定和传达。
4.2.2.7 技术中心及行政部通过培训、座谈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管理方针并提出保护环境和预防、减少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并向员工通报公司管理绩效。
4.2.2.8 公司内各员工对管理体系工作的改进意见报技术中心收集,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 通过内、外部沟通获得信息作为体系更新和管理评审输入。
4.4 沟通记录
各部门应保存好沟通记录,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提供相应适宜的环境,分别存放、保存,并整理分类,制成索引便于查阅,确保已经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 相关文件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文件管理制度》
《改进控制程序》
6 记录
《信息反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