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墙结构的判定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全文)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全文)模板1:正文: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1. 引言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承载性能好、抗震性能高等优点。
本文将主要介绍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包括设计原则、构件选择、施工要求等方面内容。
2. 设计原则2.1 剪力墙位置的确定根据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结构布置,在结构框架中确定剪力墙的位置,一般选择靠近建筑中心、布置均匀的位置。
2.2 剪力墙的尺寸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和剪力墙所承受的荷载,确定剪力墙的高度、厚度等尺寸。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的高宽比应控制在1:2至1:4之间。
3. 构件选择3.1 剪力墙的板材选择剪力墙的板材选择应考虑其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刚度等性能指标,一般选择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3.2 剪力墙的加劲构件选择剪力墙的加劲构件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加劲墙、剪力墙钢筋或混凝土墙等。
4. 施工要求4.1 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剪力墙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墙面平整度等方面。
4.2 剪力墙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剪力墙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附件:本文附带了剪力墙的设计示意图和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剪力墙:指由墙体构成的承载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承担水平荷载,提供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模板2:正文:短肢剪力墙判定1. 引言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常见的剪力墙形式,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使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短肢剪力墙的判定方法,包括基本原理、计算公式、构件验算等方面内容。
2. 基本原理2.1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短肢剪力墙是指高宽比较小的剪力墙,其刚度较高,能够有效抵抗地震力。
2.2 短肢剪力墙的判定原则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短肢剪力墙的判定原则主要包括最大剪力设计原则、最大位移设计原则和剪力墙索力设计原则。
3. 计算公式3.1 最大剪力设计公式短肢剪力墙的最大剪力设计公式可采用经验公式或强度设计法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强度设计法进行计算。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

剪力墙结构的规范理解及短肢剪力墙判定摘要:剪力墙又称为抗风墙和结构墙,房屋或者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者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治结构剪切破坏。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程经验,对剪力墙结构设计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规范;短肢剪力墙判定前言高层建筑结构同时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还要抵抗地震作用,在低层结构中,水平荷载产生的内力和位移很小,通常可以忽略;而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和地震力的作用将成为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控制因素。
随着建筑高度增加,位移增加最快,弯矩次之。
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不仅要有较大的承载能力,而且需要较大的抗侧刚度,以保证水平荷载产生的侧向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的特征为弯曲型。
剪力墙结构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能力都较大。
其特点是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下侧移小,并且由于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便于房间内部布置。
一、对于规范的理解(1)《高规》7.1.2条和7.13条是针对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端和一般剪力墙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一般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不执行本条规定:①从构件的概念解读规范,《高规》7. 1.2条注: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即水平截面的长度)与厚度(即水平截面的宽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二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
②从结构的概念解读规范,《高规》7.1.2条称: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形成舰肢剪力墙与简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些、构,称为较多短肚的剪力墙结构,俗称短肢剪力墙结构。
(2)高层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合理进行抗侧力构件布局,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少,墙肢不宜过短,不应设计仅有短肢剪力墙的高层建筑,应采用短肢剪力墙与筒体(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结构体系。
(3)采用较多短肢的剪力墙结构体系时,其最大适用高度要适当降低,Ⅶ度和Ⅷ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100m和80m.根据抗震设计规范的精神,Ⅳ类场地上的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还应适当降低。
短肢剪力墙构件的界定

短肢剪力墙构件的界定短肢剪力墙构件的界定短肢剪力墙构件的判定标准是?JGJ3-2017《高规》: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
注意:高规的规定应该只适用于单肢墙,对于L形、T形和多肢剪力墙没有详细规定。
《北京细则》: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但墙肢两侧有强连梁相连,或者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注意:对于多肢剪力墙有了较明确的规定。
福建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按以下规定进行分类:⑴对于一字形剪力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属于短肢剪力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剪力墙属于一般剪力墙。
⑵对于L型、T型、I型剪力墙,一个方向墙肢的长度大于墙厚的3倍,另外方向的墙肢长度大于墙厚的5倍,属于一般剪力墙,否则为短肢剪力墙。
注意:这是参照北京细则制定的,不过对于L形、T 形要求过低,以至于与异形柱都不能很好的分辨。
综上这些规定,对于短肢剪力墙构件的判定作如下小结,供参考:[1]对于一字形剪力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属于短肢剪力墙,但是如果两端都有强连梁,则可以不看作独立的短肢剪力墙。
[2]对于两肢剪力墙,只要有一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就可以认为是普通剪力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两肢长度与厚度之比都在5~8,但其中一肢有强连梁连接,也不作为短肢剪力墙处理。
[3]对于三肢剪力墙,只要有一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就可以认为是普通剪力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中间腹板这一肢满足高厚比5~8,另两肢满足翼墙的要求,也不作为短肢剪力墙处理。
当然还可以考虑一种保守的判断方法,就是只要同一方向的总肢长与厚度之比大于8,就可以认为是普通剪力墙。
[4]对于高层底部剪力墙加厚的情况,剪力墙厚度不小于H/15,不小于300,且长度大于2000,可不按短肢剪力墙。
地下室如果是仅仅因为稳定性要求加厚,可以不考虑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1、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高规7.1.8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短肢剪力墙: 1)厚度大于300mm的墙,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时,属于一般剪力墙。
2)若剪力墙中,即使有几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但有一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该截面与属于一般剪力墙。
3)高规7.1.8条文提到,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
《北京细则》5.5.5条规定,当短肢剪力墙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不大于2.5,且连梁高度至少大于400mm)相连,或与翼墙(翼墙长度应该不小于短肢墙厚度4倍)相连,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2、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如果不符合上述范围时,不属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这时仍可按一般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但其短肢剪力墙仍应提高一级等级后满足本措施对短肢剪力墙轴压比的限值及其他构造措施。
(刘铮《建筑结构快速入门》P72) 但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P187提到,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少量不符合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墙肢,不属于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这些少量小墙肢抗震等级不需提高一级。
2011版高规对02版规程进行了修改,不论是否短肢剪力墙较多,所有短肢剪力墙都要满足7.2.2条规定。
但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条文说明)。
同时说明一下,《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对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优缺点则有不同的看法,第3.2.4条则定量化界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的50%以上。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原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主要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和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设计;分析1前言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种,多用于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大多数墙肢相对较短,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空间及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影响房间美观;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结构方面,比较一下普通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普通剪力墙结构结构整体刚度大,安全,但是自重大,地震力大。
建筑布置不灵活;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但是结构刚度小;而短肢剪力墙结构就是结合两者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建筑房间功能布置偏于灵活,容易获得大的建筑空间,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
另外,从经济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降低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深受开发商的喜爱,所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高层住宅中应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用。
2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进行短肢剪力墙布置的时候,应注意使结构的刚度适宜,传力路径明确,结构专业应较早地介入建筑专业的方案设计,使结构布置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做到经济合理,(1)短肢剪力墙总的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均匀、分散是要求每片剪力墙的抗侧刚度相差不大,避免一、二片刚度特大的剪力墙受力过于集中。
对称布置,可使质心和刚心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扭矩。
剪力墙靠近结构单元的周边布置,可增大房屋的外围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扭转周期。
(2)高层建筑不应全部是短肢剪力墙结构,若短肢剪力墙较多,可在竖向交通中心区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来共同抵抗水平力。
短肢剪力墙结构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型式。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一、短肢剪力墙的定义:(1)《高规》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短肢剪力墙的界定方法:《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 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布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短肢剪力墙构件的界定

短肢剪力墙构件的界定在建筑结构领域,短肢剪力墙构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对于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者来说,准确界定短肢剪力墙构件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剪力墙。
剪力墙,顾名思义,是用于抵抗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作用等)的墙体结构。
它能够有效地将水平力传递到基础,从而保证建筑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那么,短肢剪力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 5 8 的剪力墙。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
这种特殊的尺寸比例使得短肢剪力墙在结构性能和受力特点上与普通剪力墙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程中,界定短肢剪力墙构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其中,墙肢的长度和厚度是两个关键的参数。
一般来说,如果墙肢的长度较短,而厚度相对较薄,且其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在 5 8 的范围内,就可以被认定为短肢剪力墙。
然而,仅仅依靠墙肢的长度和厚度还不够全面。
还需要综合考虑墙肢的受力情况。
短肢剪力墙在承受水平荷载时,其受力特点较为复杂。
由于墙肢较短,可能会出现局部弯曲变形较大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结构体系也会影响短肢剪力墙的界定。
在一些复杂的结构中,可能存在多个墙肢相互作用的情况。
这时候,需要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来确定哪些墙肢属于短肢剪力墙。
为了更准确地界定短肢剪力墙构件,通常会采用结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建筑物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从而帮助工程师判断墙肢的类型。
在设计过程中,短肢剪力墙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要求。
为了保证结构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短肢剪力墙应尽量均匀分布,避免集中在某一区域。
同时,短肢剪力墙与其他构件(如框架柱、梁等)的连接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力的有效传递。
从施工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的施工工艺也有其特点。
由于墙肢较短,在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等环节都需要特别注意施工质量,以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试析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不但能够避免室内存在柱楞,还能增大建筑内部的使用面积,同时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功能以及布置情况都可以不断改善。
诸多优势使得这一结构成为了很多建筑师和开发商的欢迎。
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存在的弊端,其在抗震性能方面的能力较弱。
本文简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及优点,对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短肢剪力墙过多的剪力墙结构能够给住宅建筑内部的分布带来很大的方便,其能够有效防止框架结构露梁露柱的缺陷,能够满足更多用户对平面有效分割的需要。
并且,在经过运用轻质填充墙后能够大幅度降低结构本身的重量,从而减弱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得结构的自振周期不断增大,间接地增强了结构承受震动的能力。
但受到新型结构抗震性的影响,其在地震较多的地区没有得到太多的运用,为确保万无一失,在运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对其运用范围加以限制,更应该完善相应的抗震方法。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在人们对住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于多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早期常规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剪力墙结构会给建筑空间带来不利影响,限制了其内部空间结构大小,这显然满足不了用户当前的实际需要。
因而, 在设计者和建筑者们长期的研究探索中,其把剪力墙当成基础,对框架的优势不断积累改进后创建了全新的结构模式,即“短肢剪力墙一简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
1 .短肢剪力墙高厚比的标准在短肢剪力墙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高厚比加以严格控制, 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1)把短肢剪力墙、常规剪力墙互相区分开来。
在建筑施工标准中提到了,短肢剪力的高厚比通常为5~8,常规剪力墙的高厚比需在8以上。
(2)把短肢剪力墙、异型柱之间加以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设计交流
Building Structure
We learn we go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方法
刘喜平/佛山市高明区建设施工图审查站
如何正确判定一个结构体系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体系(以下简称短肢剪力墙结构),是设计者所关心的问题,笔者就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对规范的理解提出个人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1 短肢剪力墙的判定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简称《高规》)认为: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2)在短肢剪力墙的判定上,SATWE 的以前版本是单向认定的,这样有长肢翼缘的T 形、L 形剪力墙的短肢部分还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新版的判定消除了上述不合理现象,短肢墙的判定原则改为双向认定,即只有小于等于两肢相连且都满足短肢要求的剪力墙,程序才判定为短肢剪力墙。
这样在统计短肢墙所占的弯矩、剪力比例及短肢墙设计时,也更符合规范的原意。
(3)《广东补充规定》(DBJ/T15—46—2005)第3.2.3条认为:剪力墙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小于8时为短肢剪力墙。
当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小于300mm ,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时仍属一般剪力墙。
(4)剪力墙厚度不小于H /15,不小于300,且长度大于2000,可不按短肢剪力墙[5]。
(5)《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以下简称《北京细则》)中5.5.5条规定:当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虽为5~8,但墙肢二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2.5)相连时或有翼墙相连的短肢墙(翼墙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度的3倍),可不作为短肢墙。
(6)结合上面这些规定,笔者对于短肢剪力墙判定的一点心得:1)对于一字形剪力墙,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属于短肢剪力墙,但是如果两端都有强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5,模型采用开洞输入),形成连肢墙,则可以不看作独立的短肢剪力墙;2)对于两肢剪力墙(L 形、T 形),只要有一肢长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就可以认为是普通剪力墙;3)对于三肢及以上剪力墙(翼墙长度应不小于墙厚度的3倍),不管墙肢长度与厚度之比是否大于8,均认为是普通剪力墙;4)对于高层底部剪力墙加厚的情况,剪力墙厚度不小于H /15,不小于300,且长度大于2000,可不按短肢剪力墙。
以上判断是基于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差,本来需要采取加强措施,但是如果短肢剪力墙的两端都有较强刚度构件的
约束(或者在底部采取加厚处理),刚度、稳定性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改善了抗震性能,就不需要再作处理了。
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
《高规》第7.1.2-2条: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即只能采用部分短肢剪力墙。
对于部分短肢墙结构的定义,高规只明确这种类型结构中的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而对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量化指标。
(1)《房屋建筑抗震设计常见问题解答》(简称《抗震解答》)认为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可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同时认为,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则不必要遵守《高规》第7.1.2条的规定。
(2)《北京细则》短肢墙较多结构定义:可按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竖向荷载与总竖向荷载的比例来判定,当由短肢剪力墙负荷楼面与全部楼面面积之比超过50%时,应定义为短肢墙较多结构。
(3)《上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简称《上海超限指南》)认为: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不大于全部剪力墙截面面积的20%时,可以按全部落地剪力墙控制建筑物高度,同时明确规定了短肢墙部分的抗震措施仍应按短肢墙规定执行。
当采用短肢墙比例进行判别时,应在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取较大的比例作为控制条件。
从上海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当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比例大于20%时,属于较多短肢剪力墙即短肢墙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高规》表4.2.2.-1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 和60m 。
(4)《广东补充规定》(DBJ/T15—46—2005)第3.2.4条规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指短肢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截面面积50%以上,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应比《高规》表4.2.2规定的剪力墙结构适用高度降低20%。
第6.0.3条规定,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其他条件相同的剪力墙提高一级,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墙肢(包括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墙)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应大于0.5,0.6和0.7,底部加强部位墙肢 边缘约束构件的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他部位
作者简介:刘喜平,Email :lxp6075@ 。
17
Building Structure
设计交流
We learn we go
不应小于1.0%。
(5)综上所述,各地并没有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这 主要反映下面几点:1)对于短肢墙的加强措施,上海和广东认为短肢墙部分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而北京认为对短肢墙较多的结构,其短肢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取抗震措施;2)对于如何判定短肢墙较多结构,广东和上海采用相同的方法,但限值不同。
北京对短肢墙较多结构依据受荷面积50%判定,上海、广东依据短肢墙截面积比例控制,北京、广东可作到50%以上,个人认为短肢墙所承受的底部倾覆力矩很容易超50%,高规认为短肢墙抗震性能差,缺少抗震经验,相比之下上海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比例大于20%控制较严;3)北京除了对短肢墙的抗倾覆力矩的要求同《高规》第7.1.2条外,对短肢墙较多结构还明确“任一层短肢剪力墙承受的水平剪力不应小于基底剪力的20%”,把短肢墙作为第二道设防考虑。
3
结论与建议
所谓短肢剪力墙结构没有定量的界限,但从概念上说,可以从短肢剪力墙承受结构底部的倾覆力矩确定。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1)6度抗震设计,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2)7度抗震设计,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30%~50%。
(3)8度抗震设计,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20%~50%。
参 考 文 献
[1] 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2.
[2] 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结构专业)[M]. 2004.
[3] 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
规定[S].
[4] 陈岱林,李云贵,魏文郎.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 软件高级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朱炳寅.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应用图解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5.
[6] 李国胜.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 黄小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若干问题解说[J]. 土木工
程学报,2004,37(3).
[8] 上海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M].
欧洲空心球钢筋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技术
近十年来,空心球钢筋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技术的应用在欧洲非常成功。
该种叠合楼板的优点是可以做到跨距12米以上,结构自重减少50%。
钢筋混凝土预制叠合楼板的厚度约7公分,宽约2.4m 。
双向板下部一个方向的钢筋已经预埋在预制叠合楼板里,同时,预制叠合楼板也起到模板的作用。
叠合楼板的上部放置空心球,空心球上面用冷轧钢筋焊网罩住,形成一个“三明治”状的预制构件。
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现场摆放下部横向钢筋、上部负钢筋及一些构造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
空心球叠合楼板有以下优点: (1)由于自重降低50%,可以缩减柱子和基础的尺寸,降低梁高,达到降低层高的目的。
(2)减少次梁数量。
(3)减少混凝土用量。
(1kg 空心球可以替代100kg 混凝土)
(4)水电管线可以事先预埋在叠合板里。
(5)整个结构体系可以节省2.5%~10%的造价。
(6)施工速度快。
(7)工业化生产,质量有保证。
(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 王小男)
新产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