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使用氯氮平10年后的不良反应调查_吴为民

合集下载

吃氯氮平死亡案例

吃氯氮平死亡案例

吃氯氮平死亡案例氯氮平是一种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

然而,近年来,关于吃氯氮平导致死亡的案例却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真实的案例。

在某个城市,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长期服用氯氮平后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心脏问题,最终导致了不幸的死亡。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服用氯氮平后出现了严重的呼吸抑制,最终不治而亡。

这些案例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氯氮平的安全性和使用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吃氯氮平导致死亡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氯氮平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长期服用氯氮平可能会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其次,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对氯氮平过敏或者过量服用的情况,这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此外,医生在开具氯氮平处方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避免因为不当的使用而导致患者的健康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吃氯氮平导致死亡的风险。

首先,患者在服用氯氮平前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自身没有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者其他潜在的健康风险。

其次,医生在开具氯氮平处方时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患者因为过量服用而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患者在服用氯氮平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的来说,吃氯氮平导致死亡的案例虽然时有发生,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加强对氯氮平的了解,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的健康风险。

同时,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也至关重要,只有在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后,才能更好地确保氯氮平的安全使用。

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监测,更好地了解吃氯氮平导致死亡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这样的风险。

同时,也希望患者和医生能够加强对氯氮平的认识,避免因为不当使用而导致不良后果。

只有在全面了解药物的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后,才能更好地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氯氮平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氯氮平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不良反应 ;护理 【 中图分类号】R 7 4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3 09 — 2 07— 57 2 1)1 — 16 0
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 的抗精 神病药 物 ,对精神 分裂症
的阳性症状 、阴性 症状 、认 知 障碍均有 较好 的效 果 ,而且 起效快 ,价格低 ,治疗 精神分 裂症 时深受 患者 和家属 的欢 迎 。但是氯氮平的不 良反应较多 ,如果不 注意观察 和护 理 , 可给患者带来 躯体 的不适 ,并影 响其遵 医行 为 ,使病 程延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护 理 研

l6・ 9
C i s o ra o eh o e in n tnp amay hn ejunl f tnm dc e ad e ohr c e i h
Nu sn s a c r i g Re e r h
氯氮 平不 良反 应 的观 察 和 护 理
察患者意识状态及生 命体 征的 变化 ,可将 服药 时间改在 中 午或晚上 ,尽量减少 白天 的睡 眠时间 ,同时保证饮 食量 的 正常摄入。对进食 不好者 多督 促 ,必要时 喂食 。轻 者 随着
时 间 的 延 长 机 体 功 能 逐 步适 应 或 耐 受 ,重 者则 减 少 药 量 。
2 不 良反 应 与 护 理
易引起低 血糖所 致晕厥 ,因此 ,要做好 饮食 护理 工作 ,注 意观察病人 的进食情 况 。合理 安排 服药时 间 ,改变原 来先 服药后进食 的不 良习惯 ,改 为进食后 再服 药 ,避免病人 空 腹时 间服药 ,预防低血糖所致晕厥。
2 1 便秘 氯氮平 有 抑制肠 蠕 动作用 而导 致便 秘 ,是 常 .

氯氮平副作用

氯氮平副作用

氯氮平副作用氯氮平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症状。

然而,使用氯氮平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就氯氮平的副作用进行阐述,以便患者和医生更加了解这种药物。

首先,氯氮平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胃肠道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口干、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因此,在使用氯氮平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均衡,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其次,氯氮平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患者在使用氯氮平后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不齐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对于本身就存在心血管疾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使用氯氮平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血管评估和监测。

此外,氯氮平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运动障碍。

这种副作用被称为药物诱发性帕金森综合症,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意向性震颤等症状。

这些症状极大地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患者在使用氯氮平期间应进行定期的运动能力评估,以及相应的康复和治疗。

此外,氯氮平还可能导致一些心理和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等症状。

在使用氯氮平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最后,氯氮平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副作用。

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症状。

这些副作用对于女性来说尤为重要,需要医生进行定期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评估和监测。

总的来说,氯氮平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其使用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向医生汇报任何不适症状,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用药计划。

氯氮平副作用

氯氮平副作用

氯氮平副作用
氯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嗜睡或昏睡:在使用氯氮平期间,一些人可能会感到疲倦或困倦。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使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表现不佳。

2.口干:氯氮平可能会导致口腔干燥的感觉。

这可能会引起口腔不适、口臭或口腔溃疡的问题。

3.便秘:一些人在使用氯氮平时可能会出现便秘。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导致的。

4.肌肉僵硬:氯氮平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

这可能会导致不适和运动障碍。

5.体重增加:使用氯氮平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对食欲和代谢的影响导致的。

6.心率不规则:氯氮平可能会导致心率不规则或心律失常。

这可能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7.性功能问题:使用氯氮平可能会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困难或性功能障碍。

请注意,这些副作用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且还可能存在其他
副作用。

如果您使用氯氮平后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请立即咨询医生。

医生将能够为您提供准确的建议和帮助。

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40例,使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相应的护理。

结果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能有效起到治疗效果,但也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比如过度镇静,便秘,流涎,糖尿病症,粒细胞缺乏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时间等有关。

结论使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虽然对疾病有比较明显的疗效,但是存在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因此需要加強护理干预。

标签:精神疾病;氯氮平;不良反应氯氮平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用药,对精神分裂的阳性,阴性,某些认知缺陷等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疗效好,深得广大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欢迎[1]。

但是氯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多,若护理不当,容易导致患者的身体不适,影响治疗疗效,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选取140例精神疾病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以及护理和教育工作,取得不错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4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58例,年龄21~73g,平均年龄为(35.76±11.2)g。

所有病例均为精神疾病患者,均服用氯氮平治疗,出现粒细胞缺乏,过度镇静,便秘,流涎,糖尿病症等不良反应症状。

2不良反应及护理发生不良反应过度镇静12例,便秘20例,流涎32例,糖尿病症11例,粒细胞缺乏9例。

见表1。

2.1粒细胞缺乏氯氮平被认为能够导致粒细胞缺乏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它引起此不良反应的几率比其他药物高十几倍[2]。

粒细胞缺乏是所有不良反应中较为严重的一种。

如若发生粒细胞缺乏,应停止患者服药,并将患者安置在单独病房,保持环境卫生,定期通风,保持患者表皮粘膜的清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标准,坚持严格的无菌操作。

同时应嘱托患者卧床休息,加强对应用药,补充各类维生素,提升白细胞数量。

氯氮平长期治疗不良反应调查

氯氮平长期治疗不良反应调查

氯氮平长期治疗不良反应调查
陆颖;卢卫红
【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
【年(卷),期】2009(22)4
【摘要】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时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TESS评定,并比较长期与短期服用氯氮平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氯氮平长期与短期治疗中,TESS前10位不良反应频度排序有较大差别,且单项分明显不同,以嗜睡、血象异常、口干、唾液增多、心动过速、脑电图(EEG)异常、脑血管多普勒(TCD)异常明显,TESS总分呈显著下降.结论氯氮平长期与短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差异较大,长期治疗总的不良反应程度有所减轻,但对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体重、肝功能以及血象的影响仍明显.
【总页数】3页(P203-205)
【作者】陆颖;卢卫红
【作者单位】2011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110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053
【相关文献】
1.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使用氯氮平10年后的不良反应调查 [J], 李卡梅
2.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长期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J], 焦玉梅;章连生;王立伟;
陈剑华;周敏;王金和;路伟;赵冬梅
3.氯氮平和经典抗精神病药的长期治疗对患者体重、糖代谢及血脂的影响 [J], 王从杰;张志珺;孙静;张向荣;张晓斌;牟晓冬;张太泉
4.利培酮、氯氮平长期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J], 沈玥
5.比索洛尔长期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J], 邢彩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氮平的副作用

氯氮平的副作用

氯氮平的副作用氯氮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药物,它被归类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虽然氯氮平可以有效控制症状,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氯氮平的主要副作用,以及如何管理这些副作用。

首先,氯氮平可能引起运动障碍,这是一种被称为锥体外系症状的副作用。

锥体外系症状包括肌肉僵硬、震颤、不自主的肌肉收缩等。

这些症状可能影响行走、说话和其他日常活动。

为了减轻这些副作用,医生通常会调整氯氮平的剂量或添加其他药物来控制症状。

除了锥体外系症状,氯氮平还可能导致其他症状,如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

一些患者在使用氯氮平后会发现体重增加,这可能与药物影响食欲和代谢有关。

如果体重增加过快或超过正常范围,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采取一些措施,如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以控制体重。

此外,患者还应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代谢问题。

此外,氯氮平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副作用,如嗜睡、便秘、口干和白细胞计数下降。

这些副作用在患者中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要引起注意。

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寻求合适的处理措施。

最后,还有一些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需要注意。

例如,氯氮平可能导致心律不齐、低血压和抽搐等心血管系统问题。

此外,长期使用氯氮平还可能增加患者患上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的风险。

因此,医生在开具氯氮平的处方前会评估患者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此药物。

总的来说,氯氮平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患者在使用这种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并定期与医生沟通。

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患者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得到适当的处理和管理。

氯氮平的副作用范文

氯氮平的副作用范文

氯氮平的副作用范文氯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尽管它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它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1.遗忘和认知功能下降:氯氮平可能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和思维能力下降。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氯氮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在处理信息和决策方面的问题。

2.代谢问题:氯氮平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如高血糖和高血脂。

这是由于药物对胰岛素和葡萄糖利用的影响。

长期使用氯氮平的患者应密切监测体重和相关的代谢指标。

3.心血管副作用:氯氮平可能会导致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和心血管疾病。

一些研究表明,氯氮平与心脏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群。

4.骨质疏松:长期使用氯氮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这可能与药物对钙质吸收和骨代谢的影响有关。

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及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6.运动控制问题:氯氮平可能会导致一种称为帕金森样症状的副作用,包括肌肉僵硬、震颤和动作缓慢。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7.血压波动:氯氮平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

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并告知医生任何相关的不适或症状。

8.视力问题:一些研究表明,氯氮平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不利影响,如视力模糊和其他视觉异常。

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任何潜在的视力问题。

9.过敏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对氯氮平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呼吸困难。

如果出现任何过敏症状,患者应停止使用药物并立即就医。

总体而言,氯氮平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

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任何身体或心理上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将权衡药物的益处和风险,并与患者共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确保及时发现和管理任何潜在的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6 年第 3 卷第 29 期2016 Vol.3 No.295782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使用氯氮平10年后的不良反应调查吴为民(黄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黄山 245000)【摘要】目的 回顾性对比探讨服用氯氮平持续性治疗精神分裂症10年后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探讨氯氮平长期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跟踪调查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10年后得白细胞计数、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值、转氨酶水平、血尿素氮以及心电图。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实验组患者10年来接受单一氯氮平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10年来接受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进行综合治疗,根据统计结果探讨氯氮平长期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有效性。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10年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要不良反为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结论 单一应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进行维持治疗长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而选择其他精神类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效率及安全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氯氮平;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6.29.5782.02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基本个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1],临床体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相关文献报道[2],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为较高,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患者意识障碍,失去劳动能力,部分患者甚至有暴力倾向,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临床有许多治疗精神类疾病药物,氯氮平即这些药物中的一种,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该药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有待继续完善,而且长期临床应用经验表明氯氮平具有较为严重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通过设计对照试验回顾性探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临床毒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为(41.6±8.35)岁;病程10~11年,平均病程为10.34年。

实验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33~58岁,平均年龄为(42.8±8.07)岁;病程10~11年,平均病程为10.41年。

1.2 入选标准本次试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临床确诊病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本次调查。

1.3 方法1.3.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氯氮平(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71)口服维持治疗,50 mg/次,2次/d。

1.3.2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氯氮平(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71)口服,25 mg/次,2次/d;联合盐酸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1)口服,20 mg/次,2次/d综合治疗。

对比统计用药十年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3]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用药十年后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1,P<0.05)。

两组患者用药10年后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值、转氨酶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心电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并发多种不良反应症状.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10年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组别n白细胞减少空腹血糖值转氨酶水平转氨酶水平体重指数≧23心电图异常总不良反应实验组602(3.33)5(8.33)7(11.67)8(13.33)29(48.33)23(38.33)46(76.67)对照组601(1.67)6(10.00)7(11.67)7(11.67)20(33.33)16(26.67)29(48.33)x2--0.382-5.925-0.041-0.638 5.913 6.2449.016 P->0.05>0.05>0.05>0.05<0.05<0.05<0.053 讨 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该病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4],抗精神类药物一般在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但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并不能彻底治愈疾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悲观、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疾病预后生活质量[5],精神分裂症一般很难痊愈,最好的状态是依靠药物维持治疗,帮助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氯氮平、氯丙嗪、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6]是临床常用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氯氮平是临床常用的精神DOI:10.16281/ki.jocml.2016.29.044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6 年第 3 卷第 29 期2016 Vol.3 No.295783分裂病临床治疗药物,长期临床治疗经验表明该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一般较小,适用于长期临床维持给药。

但是近年来相关文献[7]研究发现,氯氮平具有较强的血液系统毒性,易引起患者心率失常,严重时会引发心血管类疾病,同时长期用药会导致患者体重指数升高,不利于患者健康。

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氯氮平作为苯二氮卓类抗精神疾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临床应用数据丰富,虽然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部分阴性症状均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改善作用,但是氯氮平易诱发较为严重的迟发型运动功能障碍及锥体外系反应。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氯氮平临床主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体重增加、便秘、白细胞减少、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等[8],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药的不断问世,各种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精神类药物逐渐问世,大量临床数据表明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对精神分裂症进行维持治疗不但在提高临床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用药期间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本次研究通过设计对照试验对氯氮平用药10年后不良反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用药方面的临床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用药10年后单独服用氯氮平进行维持治疗实验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方面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血液系统副作用较高,长期用药对患者 毒副作用较强。

为提高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弥补单独用药的不足,对心血管系统进行保护能够显著降低氯氮平长期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李 璠,邓粤贤.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19-120.[2] 张 静,火静兰,朱美利.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6-67.[3] 蒋丽红.氯氮平口腔崩解片与氯氮平普通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478-479.[4] 李 萍,赵淑君,李凤敏,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96-197.[5] 李 璠,邓粤贤.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6):119-120.[6] 王 青.长期服用利培酮、氯氮平及氯丙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1):114-116.[7] 屈跃中.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14-15.[8] 杜美凤.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文摘,2016,16(80):333.本文编辑:吴玲丽11.6%(5/4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000,P >0.05)。

3 讨 论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临床特点为多发性动脉炎、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疹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4]认为因患者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被激活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对微小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血管炎,最终进展为川崎病。

目前,临床多应用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该方法属于被动免疫疗法,可将免疫球蛋白内抗体输送给患者,与生物血管Fc 受体结合,诱使巨噬细胞吞噬与转移免疫复合物,阻止免疫血管炎进展,并经负反馈调节,减少抗体产生,增加B 淋巴细胞数量与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减少血栓形成,且可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起到中和毒素及杀死病毒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炎症。

但临床研究对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时间意见尚未统一,本研究结果显示,退热时间组间比较,常规组短于晚期组,且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常规组25.6%,明显低于晚期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与症状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明在川崎病患儿发病5~10 d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且反应性较好。

谭静[5]研究提示,当川崎病发病6~10 d 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而当病程≥10 d 再应用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血管壁中层水肿在川崎病发病早期最明显,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则炎症细胞会广泛浸润冠状动脉,致使冠状动脉扩张,因此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冠状动脉损伤。

综上所述,在川崎病患儿发病5~10 d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退热时间,且反应性较好,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张军丽.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1):96-97.[2] 闵 锋,朱少元,李娇春.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1):671-672.[3] 蒋 曼.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9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3):75.[4] 杨 雯.不同时间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65-66.[5] 谭 静,马洪梅,姚 毅.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6):1240-1242.本文编辑:卢 娇(上接578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