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必修4 4 柳永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高中语文 必修4 4 柳永词两首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句子默写(名句名篇默写)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形容似至穷途而突见佳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民众对异族统治已经麻木的现象,描述该现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 ________________”表明屈原希望以古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

二、选择题组(语用综合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各成员国共同的家园,拥有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是世界上成员国国土面积之和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上合组织如何发展关系到地区稳定、区域发展,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只要上合组织各国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发扬团结协作传统,坚持世代友好,共同努力,必将绘就上合大家庭的美好家园新蓝图。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持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发展到现在的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之一,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区发展和全球治理中发挥着_________的作用。

青岛再出发,上合组织面对的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

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上合组织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协作,共同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共筑上合命运共同体,开启区域发展新征程。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ī)寒蝉.(chán) 骤.雨(zhòu) 良辰.美景(chén)B.繁.华(fán)凝噎.(yē)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C.豪奢.(shē)堤.沙(dī) 珠玑.(jī) 咏赏.烟霞(shǎng)D.叠巘.(yǎn)凄切.(qiē)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霜雪矍铄染柳画桥羌管弄晴B.今宵暮蔼金碧辉煌户盈罗绮C.梳妆好像十里荷花破涕为笑D.坐落针砭山清水秀三秋桂子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B.嬉嬉钓叟..莲娃钓叟:钓鱼的老翁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第一练(基础练习)

高中语文《柳永词二首》第一练(基础练习)

《柳永词二首》第一练(基础练习)命题人:郝恒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骤.雨(zhòu)千骑.拥高牙(qí)B.罗绮.(qǐ) 珠玑.(jī) 暮霭.(ǎi)C.雨霖铃.(línɡ) 都.门(dū) 无语凝噎.(yī)D.重.湖(chónɡ) 羌.管(jiānɡ) 参差.(cī)2.对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地方是:()(1)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根据指定要求背诵默写相关诗句:(1)《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繁华”的诗句是(2)《雨霖铃》的词眼所在的诗句是调动多种象征离愁的意象来想象别后之苦的诗句是(3)《雨霖铃》中与“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戏曲语)表意相同的诗句是与“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刘克庄《长相思》)表意相似的诗句是(4)《望海潮》中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是4、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平仄没有严格规定,用韵比较自由,篇幅一般较长。

《诗经》《楚辞》及乐府民歌都属于古体诗范畴。

B.古体诗、近体诗的划分一般是从产生的时间方面考虑,所以唐代以后的诗歌都被称为近体诗。

C.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它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方面有严格规定。

篇幅虽小,却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诗清俊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等。

D.词,又称曲、杂曲、曲子词或长短句。

唐、五代已经出现,盛行于宋。

它可配乐歌唱,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5、阅读《雨霖铃》,回答下面问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1《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

《柳永词二首》练习(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芽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

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洋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

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采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95%的广阔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后来居上,研发成功了大国重器“蓝鲸1号”和“蓝鲸2号”等系列产品,________,让世界艳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新月异汲取风毛麟角一步登天B.今非昔比汲取风毛麟角一鸣惊人C.今非昔比攫取九牛一毛一步登天D.日新月异攫取九牛一毛一鸣惊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谁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谁就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B.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C.谁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D.谁能掌握深海水域的石油开采主动权,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进而获取更多的资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B.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C.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就是如今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高中语文课课通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课课通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4 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1.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良晨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罗暮轻寒凄惨2.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后,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成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歌曲”等,《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A.斜光到晓穿朱户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凝噎(yī)暮霭(ǎi)和蔼可亲(ǎi)乍暖还寒(zhà)B. 薄被(bó)鄙薄(bó)薄物细故(bó)厚古薄今(bó)C. 狡狯(kuài)樊哙(kuài)人才荟萃(huì)脍炙人口(kuài)D. 珠玑(jī)堤坝(tí)户盈罗绮(qǐ)嬉笑怒骂(xī)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天堑豪奢良辰美景大浪涛沙B. 箫瑟岑寂春风料峭羽扇伦巾C. 仓皇轩榭大展宏图金戈铁马D. 销魂憔悴休戚相关欢渡佳节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居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B. 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对社会现实问题讳疾忌医,置之度外,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实际上与社会和谐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

C. 在网吧迷上网络游戏后,吴晓便把“作业”二字抛在了脑后,掉书袋、抄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明显退步。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 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 第4课《柳永词两首》练习

《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C.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D.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

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的。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

D.异日图.将好景图:绘制成图。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绕堤沙⑤..十万人家④云树..③参差..②钱塘自古繁华都门帐饮无绪....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沉沉..⑥多情A.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⑥⑦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2)忍把浮名,______________。

(柳永《鹤冲天》)(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4)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靧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6“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7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柳永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4柳永词两首凤栖梧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鉴赏:词作上阕写词人伫倚高楼面对眼前的春景,反而倍感愁苦。

微风细细,芳草萋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

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

“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

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

“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

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

下阕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

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

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

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

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

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堑.(qiàn)羌.笛(qiāng)奢侈.(chí) 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 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D.嘉.奖(jiā) 吟.诵(yín)堤.坝(dī) 嬉.笑怒骂(xī)解析:A项,侈chǐ。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4课《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柳永词两首》随堂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珠玑./畸.形剑鞘./画桥.镶嵌./天堑.B.参.差/参.商罗绮./涟漪.无涯./山崖.C.钓叟./瘦.削菱.歌/棱.角骤.雨/妯.娌D.凝噎./呜咽.暮霭./和蔼.箫.鼓/萧.瑟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胜:超过,越过。

B.云.树绕堤沙云:茂密的。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盈:到处是。

D.异日图.将好景图:绘制成图。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绕堤沙⑤..十万人家④云树..③参差..②钱塘自古繁华都门帐饮无绪....楚天阔⑧便纵有千种风情..自古伤离别⑦暮霭沉沉..⑥多情A.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⑦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⑥⑦4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2)忍把浮名,______________。

(柳永《鹤冲天》)(3)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4)有三秋桂子,______________。

(柳永《望海潮》)(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二、阅读理解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靧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5“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6“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据说曾引起金主完颜亮投鞭渡江之志,这两句美在什么地方?7这首词中使用了很多数词,这些数词在表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练习
一、填空(20分)
1.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
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歌词”等。

2.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3.按字数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段的多少可分为、、、等。

(词的段落叫: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
4.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
田员外郎,世称“”“柳七”“”。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5.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参差 cēn cī天堑 qiàn 珠玑 jī罗绮 qí
B重湖chóng 叠巘yǎn 羌管 qiāng 钓叟
sǒu C千骑 jì乘醉 chéng 吟赏 yín 雨霖铃lín ling D执手 zhí凝噎 yè暮霭 mùǎi 良辰美景 chén
6.解释下列重点词语(12分)
《望海潮》
形胜:
都会:
参差:
云树:
怒涛:
霜雪:
珠玑:
盈:
叠巘:三秋:千骑:高牙:异日:图:将:凤池:(2)有人评价说“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

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4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读下面两首词(共12分,每题3分)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何时了”指难挨的屈辱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

B.“故国”,指南唐都城长安。

“故国”一词表明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眷恋。

C.“雕栏玉砌”指的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自己曾在此尽情享乐。

D.“朱颜”,指宫庭中的宫女,这一句是宫女们都老了,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11.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以实景起笔,然后转到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感慨和沦为亡国之君的悲哀。

B.词的下阙,以虚景开端,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集中到一个复杂而深沉的“愁”字之中。

C.此词的最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把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形象而真实。

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流畅,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层楼”,即“高楼”。

“强说愁”,勉强去写心中愁苦。

B.“欲说还休”,想说(愁)而不说。

“却道”即“只说”。

C.词的上阕,写年轻时的纯真、幼稚,对社会缺乏深刻的感受,“不识愁滋味”,喜欢登高览景。

D.词的下阕,写出了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空怀报国之志的愁苦
13.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少年时不知“愁”和而今识尽“愁”作对比,写自己备受打击、饱经折磨之后的心情。

B.词以生活为基础,两种创作经历对比真切,渗透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C.词的上下阕紧扣一个“愁”字,其含义是相同的。

D.这首44字的词,包含了纯真、幼稚、深沉、忧郁、激愤之情,情感真切,内容丰富。

14.如果将《雨霖铃》的上阕和下阕拍摄成“别时”和“别后”两个镜头,请你试着为他们各配写一个画外音。

(各自不少于50字)
答:①(6分)
②(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