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食物包括米

合集下载

谷类食物有哪些

谷类食物有哪些

谷类食物有哪些
谷类食物的种类非常多,具体来说谷类包括米、面、杂粮和杂豆,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谷类和薯类是我们通常说的“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它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 族维生素,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在食用谷类食物时,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些粗粮、杂粮,多食豆类及豆制品每人每天宜食豆类及豆制品100-150克。

它主要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豆腐、豆浆和豆芽等等,豆类中含有的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成分,且富含粮食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

此外,豆类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等。

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浆的营养成分从蛋白质含量上与鲜奶相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铁,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教我认识粮食知识点总结

教我认识粮食知识点总结

教我认识粮食知识点总结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粮食的种类。

粮食主要分为谷物、豆类、米类、杂粮和薯类等几大类。

谷物主要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粟米、小米等;豆类主要包括黄豆、绿豆、红豆、黑豆、芸豆等;米类主要包括稻米、糯米等;杂粮主要包括谷子、糜子、黍米、稷米、薏米、青稞、莜麦、苋米、蓼米、黍米等;薯类主要包括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

在这些粮食中,小麦、大米、玉米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食物。

它们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营养来源。

而且,粮食还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能源来源,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热量,使我们保持健康的生活。

其次,我们来谈谈粮食的种植和产地。

粮食的种植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适宜种植条件和种植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主要种植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等作物。

而在国外,印度、美国、巴西等国也是粮食的重要产地。

这些国家的粮食产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大部分,为全球粮食安全和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粮食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材。

我们可以用粮食制作出各种美味的食物,如面条、米饭、炒饭、馒头、包子、饼干、粥等。

这些食物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美味的味道,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粮食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粮食供应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我们可以在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等地方轻松购买到各种各样的粮食,为我们的日常饮食提供了便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的粮食供应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粮食安全问题、粮食浪费问题、粮食生产的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挑战,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粮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它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主要能源。

谷物的分类

谷物的分类

谷物的分类
在中国谷类可分为禾谷类,包括稻类(籼稻、粳稻、糥稻)、麦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小黄米)、黍(大黄米)、荞麦等;豆菽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芸豆等;薯类,包括甘薯也称红薯或白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三大类。

谷类是人体最主要的热能来源。

中国传统是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人体所需热能约有80%,蛋白质约有50%都是由谷类提供的。

研究表明,很多食物具药理作用,属药食同源。

益寿食物是指能防治疾病、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食物。

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强身健体、尽终天年。

这些食物有谷类、果品及蔬菜等。

谷类虽然有多种,但其结构基本相结构图似,都是由谷皮、胚乳、胚芽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占谷粒总重量的13%-15%、83%-87%、2%-3%。

谷皮为谷粒的最外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

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以及较多的无机盐。

糊粉层在谷皮与胚乳之间,含有较多的磷、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可随加工流失到糠麸中。

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淀粉(约74%)、蛋白质(10%)及很少量的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胚芽在谷粒的一端,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其质地较软而有韧性,加工时易与胚乳分离而损失。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谷类食物:每日以谷类(米、面、杂粮等)为基础,在餐桌上占比较大。

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的谷类食物,主要包括粗细粮、面食等。

2. 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500克以上的蔬菜和水果,其中应以蔬菜为主,各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搭配摄入。

3. 畜禽肉类和蛋类:每天摄入适量的畜禽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等)、蛋类和水产品,根据年龄、性别、体型及身体状况等因素,量力而行。

4. 豆类、奶类及其制品:适量摄入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奶类及其制品,既能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又能提供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5. 食用油:每天摄入适量的食用油,推荐油脂摄入量为25-30克,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

6. 水和饮料:充分补充水分,每天饮水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天摄入1500-2000毫升,包括白开水、茶和其他无糖饮品。

7. 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注意适量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物的加工和油炸等高温烹调。

这些基本内容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获得均衡的营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

如何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

如何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谷类食物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提供了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谷类食物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谷类食物的种类、营养成分、购买方式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谷类食物。

谷类食物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燕麦、荞麦、高粱、大麦、黑米、糯米等。

这些谷类食物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主要消费方式,比如在中国,大米是主食,而在西方国家,面包是主食。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谷类食物。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谷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不同种类的谷类食物在营养成分上有所差异,比如大米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小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玉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选择谷类食物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来进行选择,比如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可以选择荞麦或大麦,需要补充铁元素的人可以选择黑米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谷类食物的购买方式。

在购买谷类食物时,我们可以选择有机谷类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农药残留和化学添加剂对身体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粗加工的谷类食物,比如糙米、全麦面包等,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品牌保障的谷类食物,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种类、营养成分和购买方式等因素。

只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谷类食物,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谷类食物,享受健康美味的生活。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

粮食常识知识点总结1. 粮食的种类:粮食主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

谷物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糜子、荞麦等;豆类包括黄豆、绿豆、大豆、花豆、红豆等;薯类主要是指马铃薯、甘薯等。

这些粮食种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主食,但都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2. 粮食的营养价值:粮食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它提供了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大米、小麦等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们主要的能量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能够帮助人体补充营养;薯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人体健康。

3. 粮食的种植和收获:粮食的种植需要合理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

一般来说,粮食的种植要求充足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

粮食的收获需要合理的农业技术和工具,以保证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4. 粮食的加工和储存:粮食的加工主要包括去壳、磨面、碾米等工艺,以便人们更好地食用。

粮食的储存需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保证粮食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5. 粮食的消费和利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粮食,主要包括食用、加工和制作各种食品。

人们需要合理饮食,避免浪费,提高粮食的利用率。

同时,人们还可以利用粮食制作各种食品,如面包、饼干、面条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总的来说,粮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之一,了解粮食的常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粮食资源,提高粮食的利用率,减少浪费,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粮食资源,适量饮食,避免浪费,共同保护我们的粮食资源。

粮谷类及薯类

粮谷类及薯类

第一节粮谷类及薯类粮谷类主要包括米、面、小米、玉米、大麦、高粱、馒头、面条等,马铃薯(土豆)、甘薯(又名红薯、山芋、地瓜)、木薯等属于薯类。

在我国人民膳食中,50%~70%的热能、55%的蛋白质、一些无机盐及B族维生素来源于粮谷类和薯类食品。

谷类食品在我国膳食构成比为49.7%,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类食物可提供给我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谷类提供的碳水化物主要为淀粉(starch),含量在70%以上。

淀粉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在我国人民膳食中50%~70%热能来自谷类碳水化物。

谷类脂肪含量低,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

谷类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偏低,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或蛋白质互补的方法。

如大米中用0.2%~0.3%赖氨酸强化后,其蛋白质生物价值可明显提高。

蛋白质互补作用是指将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和富含这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价值。

例如,谷类食物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不足,蛋氨酸含量较高;而豆类食物的蛋白质恰好相反,蛋氨酸低而赖氨酸高。

把面粉和红豆一起加工成豆包,蛋白质的效用可大大提高。

谷类含矿物质约为 1.5%~3%,含铁少,约 1.5~3mg/100g。

谷类是膳食B 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但是,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保留的胚芽和糊粉层越少,维生素损失就越多。

特别是长期以精白米、面为主食的人群可能引起B族维生素缺乏。

第二节动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这一类食物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1、畜肉蛋白质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充足,大部分存在于肌肉组织中,含量为10%~20%。

在种类和比例上接近人体需要,易消化吸收,所以营养价值很高,为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

畜肉的脂肪含量因牲畜的肥瘦程度及部位不同有较大差异。

谷类的营养特点

谷类的营养特点

谷类的营养特点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莜麦、荞麦等,此外,谷类食物还可供给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1.营养价值谷类蛋白质含量因品种、土壤、气候及加工方法等不同而不同。

谷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因此谷类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

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蛋白质互补和氨基酸强化的方法。

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胚乳中稻米中含量较高,小麦粉中含量次之.玉米中含量较低。

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

谷类中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小麦胚粉中最高,稻米类最低。

谷类中的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为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泛酸、吡哆醇等,小麦胚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黄玉米、小米中有少量类胡萝卜素。

谷类维生素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

谷类的矿物质主要分布在胚芽和糊粉层中,主要是钙和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不易被消化吸收。

2.合理利用(1)谷类加工:谷类加工去除了杂质和谷皮,不仅改善了谷类的感官性状,而且有利于食用和消化吸收,但由于蛋白质、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粒表层和谷胚中,因此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就越多。

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应提倡粗细粮混合食用方法来克服精白米面的营养缺陷。

(2)谷类烹调:适当的加工烹调方法可使谷类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方法如下:1)采用适当的烹调方法,尽量减少加碱蒸煮、油炸等。

2)减少淘米次数,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3)煮饭不丢米汤。

4)面食以蒸为佳。

5)利用好面汤。

6)沸水煮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谷类食物包括米、面、玉米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食用荠麦面、莜麦面、二合面(玉米和黄豆面)、三合面(玉米、黄豆和面),人体血糖升高的速度低于精米和白面,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主食长期食用。

禽肉类、蛋、乳、豆制品类,以选用瘦肉、鱼虾及豆制品为佳。

肥肉、动物内脏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应尽量少食。

乳类制品除畜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钙的含量很高,提倡经常食用。

蔬菜一般含热量很低,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各种微量元素和粗纤维。

海洋植物用作蔬菜可以提供大量碘。

蔬菜中的花叶类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很少,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脂患者可以任意选用有时可以作为充饥食物和加餐食品。

而根茎菜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应限量选用。

大量摄入蔬菜可以增加肠道的蠕动,在一定意义上有通便的作用。

水果类一般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而含有较高的糖类、纤维素、果胶等。

纤维素和果胶对人体没有多大营养,但有重要的助消化作用。

水果中含有比其它食物中更多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但由于水果含糖量较高,最好放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作为加餐食用,同时还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烹调用油尽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花生和核桃中含高氨酸和精氨酸多,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以少饮和不饮酒为宜,每克酒精产生7千卡热量。

酒精除提供热量以外,并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饮用还容易引起高血脂,并对肝脏不利,尽管酒精代谢不需要胰岛素参加,还是以控制饮酒为好。

如果病情稳定,又逢喜庆佳节,可适量饮用一些葡萄酒。

葡萄酒中含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维生素B6,对糖尿病的治疗有利。

糖尿病人的禁用和限用食品对患者来说是要时刻注意的。

禁用食品包括各种糖类、白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饴糖以及糖果等。

这些糖类使血糖升高的速度很快,应禁食。

用这些糖而制成的各种糕点、蜜饯、果汁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也以不吃为宜。

各种油煎、油炸、油酥食物,以及猪油、鸡皮、鸭皮应少吃或不吃。

同时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炼乳、
汽水、酒类不宜经常食用,只可作为调剂口味的佐餐食品。

含热量较高的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不宜经常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粉丝、红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栗子、毛豆等干豆不宜作为糖尿病人的蔬菜。

作为副食时,应减少主食的供应。

并应限制数量。

烹调时,盐、酱、醋、葱、姜、花椒、大料等调味品可随意选用,但不宜过量,以清淡为宜。

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控制不好可引发一些并发症。

治疗方法常用饮食、运动、药物相配合,其中饮食疗法又是所有疗法的基础。

对于轻型糖尿病,仅用饮食疗法即可控制病情。

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估计确需总热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

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杂粮类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

水果中都含糖,那么能否吃水果呢?
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

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

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可以选用。

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等,就得小心选用;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

每百克食品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予推广。

此外还要配合食量,不要一成不变。

西瓜含糖4%,梨含糖12%,香蕉为20%。

西瓜含糖虽少,但吃上500克,就相当于香蕉100克、梨170 克了,所以食量也不可过多。


果的吃法也要讲究,不要在进餐后就马上吃,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进食。

最好还是试探着吃,即在吃后2小时测尿糖。

若尿糖增加则需减量;如水果减量后尿糖仍高时,应适当减少主食量。

糖尿病饮食治疗十好原则
1、日摄热量计算好:对偏胖的病人供给热量偏低,对偏瘦的病人则偏高,以保持正常体重。

2、三大营养比例好;一般糖尿病病人每日饮食中三大营养素所含全日总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15%左右;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60%-70%。

对蛋白质还要根据肾功能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蛋白质。

肾功能正常者以谷、豆类蛋白质为好,既有利于营养需要,又可防止血脂升高。

肾功能衰竭者选乳、蛋类蛋白为好,因其生理价高,少产生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物质,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对于脂肪的供给,要防止血脂升高,应以植物油为主,保证必需脂肪酸需要量。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应足,食量不足,既不利于保护肾功能,久则影响细胞功能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

3、主副食品稳定好:每日每餐中的主副食品含量应基本固定,不能随意增减,但花样品种可随意变换。

4、胆固醇食品限制好:胆固醇高的食品对糖尿病肥胖者危害大,应限制摄入,有利于控制血浆胆固醇。

5、重危病人细算好:重危病人的饮食要科学仔细地计算出每天需要的氨基酸、脂及酸、钾、钠、微量元素以及食物嘌呤量和食物烹调后维生素含量的保存率等等项目调配饮食。

6、糖食酒品需忌好:含糖的点心、水果、饮料和酒类均忌用。

病情缓解后轻的病人可增加水果,但不应过多,而且应经常注意查尿糖和血糖。

7、新用食品了解好:新出现的“治疗食品“或是以前没有用过的食品,首先应了解其营养万分,凡是不清楚成分的食品,最好不要轻易试用,即使是医生介绍的新品种,也要在应用中仔细观察效果,看是否适合自己。

8、生活规律定量好: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吃饮、吃药、运动和工作对糖尿病人尤为重要,
特殊情况如出差、会议等也应按规定选食。

遇到手术或新增加疾病时要重新调整饮食、用药。

9、低血糖时用糖好:糖尿病人有很多原因导致低血糖,此刻一定要先补给糖,使血糖正常后再做其他的处理。

10、糖尿病人学习好:糖尿病人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努力学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病情、生活习惯和经济条件制订自已的膳食方案,不断实践修正,必要时再请教医生。

糖尿病者每天该吃多少?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加,这三种疾病往往伴随发生。

此类疾病的饮食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其中以糖尿病的饮食限制最严格。

那么,糖尿病人每日要吃多少食物呢?
1、要计算理想体重
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
女性:身高(厘米)-105
男性(身高<165厘米):身高(厘米)-105
男性(身高>165厘米):身高(厘米)-110
如果您的体重在理想体重的土10%以内,可视为正常,超过20%为肥胖,低于20%为消瘦。

例如:男性、身高175厘米、体重70公斤,其理想体重=175-110=65公斤。

65公斤的+10%范围是6.5公斤,即在58.5公斤(65-6.5)到71.5公斤(65十6.5)的范围内是标准体重。

实际体重70公斤在这个范围内,属标准体重。

(请记住理想体重6 5公斤这个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