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作者:周韫珍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和讯读书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占有突出地位,是我们的主食。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50~70%来源于谷类,所需蛋白质约40%由谷类及其制品提供,另外谷类还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无机盐的主要来源,也是酿造业和畜禽业的重要原料及饲料。我国主要的谷类食物是小麦和稻米,此外还有玉米、小米和高粱等杂粮。

(一)谷粒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类都有相似的结构,其最外层是谷壳,主要起到保护谷粒的作用。谷粒去壳后即为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四部分。

①谷皮谷粒的外面包围着数层被膜叫做谷皮。谷皮在化学组成上不同于谷粒其他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并含有较高的灰分和脂肪,约占谷粒重量的13~15%。

②糊粉层谷皮的里面是一层由多角形细胞构成的糊粉层,约占谷粒的6~7%,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它在植物学上属于胚乳的外层,在碾磨加工时容易与谷皮同时被分离下来而混入糠麸中,这对谷粒的营养价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③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胚乳系由淀粉细胞构成,约占全粒重量的83%,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而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含量都很低。

④胚芽位于谷粒的一端,约占全谷粒重量的2~3%。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胚芽的特点是脂肪及纤维素含量很高、质地比较松软而韧性较强,所以不易被粉碎,在磨粉加工过程中容易与胚乳分离而混入糠麸中。

(二)谷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1.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谷类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量的70~80%,其主要成分是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淀粉是机体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淀粉可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二者分别占20~30%和70~80%)。直链淀粉经烹调后容易消化吸收,但支链淀粉在加工糊化后较黏,不易消化,如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所以煮出的粥比较黏稠。谷类中含有少量果糖和葡萄糖,约占碳水化合物的10%,虽然它们所占的比例小,但在食品加工上却有重要意义,当制作面包在第一次发酵时,这少量的单糖则是供给酵母发酵最直接的碳原。

2.蛋白质的生物价较低

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6%,多数在8%左右。在每日膳食中谷类食品所提供的蛋白质数量不少,但美中不足的是谷类蛋白质的质量较差,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常见的是普遍存在赖氨酸的缺乏,这就导致机体对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降低,尤其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

谷类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组成比值与人体蛋白质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平衡,合成人体蛋白质的效率较低,所以营养价值不高。

在谷类蛋白质中,最为缺乏的是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次为苏氨酸和苯丙氨酸(玉米为色氨酸)。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比较低,除大米、莜麦及大麦可达70左右外,一般约为50~60。虽然谷类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但在膳食中在人体蛋白质营养中发挥的作用仍很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方法来改善谷类蛋白质营养价值,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其所缺少的氨基酸进行强化,如赖氨酸强化面包等。二是根据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原理来克服谷类的这一缺陷。所谓“蛋白质互补作用”,即利用不同食物之间互相补充必需氨基酸的不足。例如,小麦中缺乏赖氨酸,但大豆中的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只要把小麦和大豆制品合一起吃,就可解决小麦中赖氨酸不足的问题,使小麦中的蛋白质充分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既经济又有效。

3.脂肪的含量与作用

谷类中脂肪含量普遍不高,约为1~2%,主要集中于谷胚与谷皮部分。谷类所提取的脂肪含必需脂肪酸非常丰富,营养价值甚高,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如:小麦胚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其中60%为亚油酸;玉米油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为80%以上,其中50%为亚油酸;米糠油中必需脂肪酸含量为70%,其中44%为亚油酸。除此之外,谷类油脂中还含有有益健康的成分,包括丰富的卵磷脂和植物固醇,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卵磷脂在体内可形成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即脑磷脂乙酰胆碱,对大脑活动有帮助,对心血管具有保健作用。植物固醇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对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有益。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在种子里常常和油脂成分在一起。看来,谷类所含的脂肪具有营养和保健的双重作用。

谷类中脂肪有调节食物色香味的作用,使其各类制品在蒸制后产生一种特有的香气。但谷类粮食在长期贮存中,由于空气中氧的作用,脂肪会发生氧化酸败现象,使谷类食物的香气消失或减少,并产生令人不快的陈味。因此脂肪的氧化是粮食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维生素

谷类食物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硫胺素(也称为维生素B1)和尼克酸重要来源,一般不合维生素C、D和A,只有黄玉米和小麦含有少量的类胡萝卜素。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糊粉层、吸收层和胚芽中。小麦、大米由于进行了精细加工,B族维生素损失较多,而小米、糜子、高粱、荞麦和燕麦等杂粮不需过多研磨,其维生素保存比较多,维生素B1、B2的含量都高于我们日常所吃的大米、白面,是膳食中维生素B1、B2很好的补充。所以说经常吃些粗杂粮对身体大有益处。

大米在烹调之前的淘洗,要损失29~60%的硫胺素、23~25%的核黄素,米越精白、搓洗次数越多、水温越高、浸泡时间越长,维生素的损失就越严重。因此在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的地区.如果长期食用加工精度过高的大米,再由于蒸制方法不合理,就容易导致脚气病及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玉米中的烟酸主要以结合型存在,只有经过适当的烹调加工。如用碱处理,使之变为游离型的烟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若不经处理,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就容易发生烟酸缺乏症而患癞皮病。

5.矿物质

谷类食物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为1.5~3%,主要存在于谷皮和糊粉层中。大米在烹调之前经过淘洗,会损失掉70%的无机盐。大米蛋白质的含量又比较低,钙与磷的比值小,并且不含维生素D等能帮助人体吸收钙的营养素,所以钙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率较低;小麦中铁和钙的含量略高于大米,而且小麦粉在加工成食物的过程中,不经过淘洗,所以无机盐的保存率较高。

一般谷类中都含有植酸,它能和铁、钙、锌等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元素结合,生成人体无法吸收的植酸盐,所以人体对谷类中无机盐的消化吸收较差。但由于小麦粉常是经发酵后蒸制成馒头或烤制成面包供人食用的,在发酵过程中,植酸大部分被水解而消除。又由于小麦粉蛋白质含量丰富,消化时水解为氨基酸、能与钙等无机盐元素形成人体易于吸收的可溶性盐类,而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利用。据测定,小麦粉中铁的吸收率是玉米的2倍,大米的5倍。

(三)谷类食品的合理利用

谷类的营养价值随着加工、烹调、贮藏等条件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

1.合理加工

谷类加工有利于食用和消化吸收。但由于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粒表层和胚芽中,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尤以B族维生素损失显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白米、面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从米、面营养素角度考虑,为保留米、面中各种营养成分,其加工精度不宜过高。但是谷类加工粗糙时虽然出粉出米率高,营养素损失小,但是感官性状差而且消化吸收率也相应降低,而且由于植酸和纤维素含量较多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所以,应当根据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饮食特点,制订相应的强化措施,以保证人们的健康。如: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初加工生产的标准米和标准粉比精米、精面保留了更多的B族维生素和纤维素、无机盐。这在节约粮食预防某些营养缺乏病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2.合理烹调

粮谷类食物经烹调后,改善了感官性状,促进消化吸收。烹调使纤维素变软,同时增加了其主要成分淀粉的适口性。但烹调加工过程可使某些营养素损失,如淘米时,可以使水溶性矿物质和无机盐发生损失。而且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将随着搓洗次数增多、浸泡时间延长、水温增高而加重。

米和面采用不同烹调方法会不同程度地损失一些营养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的损失。如制作米饭采用蒸的方式,B族维生素的损失要比捞饭的方式少得多,米饭在电饭煲里保温时,随时间的延长维生素B1

将损失。制作面食采用蒸、烙、烤的方式维生素B族损失较少,但是高温油炸的方式损失较大。

面食在焙烤过程中,还原糖和氨基化合物发生褐变反应产生褐色物质,称为美拉德反应。这种褐色物质在消化道中不易被水解,无营养价值,而且使赖氨酸失去效能。为此,应注意控制焙烤温度和糖的使用量。

3.合理贮存

在适宜的条件下谷类可以较长时间的贮藏,其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当贮藏条件改变,如相对湿度增大或温度升高时,谷类中的酶活性变大,呼吸作用增强,会促进霉菌的生长,

引起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物堆积,发生霉变,使谷类的营养价值降低,甚至引起食物中毒。因此,粮谷类的贮存应在避光、通风、干燥和阴凉的环境中贮存。

(四)常见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玉米

玉米,北方称棒子,南方为包谷,现代科技发展已培育出香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嫩玉米,甚至黑色玉米,品种繁多。

玉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维生素B2、脂肪含量居谷类之首,脂肪含量是米、面的2倍,其脂肪酸的组成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50%以上,并含较多的卵磷脂和谷固醇及丰富的维生素E(玉米胚芽中),因此玉米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刺激脑细胞,增强脑力和记忆力。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毒物对肠道的刺激,因此可预防肠道疾病。

食用鲜玉米以六、七分熟为好,太嫩水分太多,太老淀粉增加蛋白质减少,口味也欠佳。

2.小米

也称粟米、谷子,是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的主食之一。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质9.0克,这高于稻米、玉米,稍低于小麦粉。另外每100克小米含钙41毫克、镁107毫克、铁5.1毫克、锌1.87毫克,这均高于稻米、玉米、小麦粉。小米还含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这恰是其他谷类所缺少的。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所以,在谷类中小米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还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含“必需氨基酸”中色氨酸,能起到催眠、安眠作用。由于小米营养丰富,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防病去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小米具有养肾气、除胃热、止消渴(糖尿病)、利小便等功效。

3.荞麦

荞麦又名三角麦,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和亚洲北部。荞麦具有生长期短、耐冷冻、瘠薄的特性,我国荞麦的产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的一些高寒地区。荞麦是一种耐饥抗寒的粮食,由于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认为是世界性新兴作物。

荞麦面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小麦粉和玉米面,且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赖氨酸、苏氨酸的含量较丰富。荞麦蛋白质和其他谷物蛋白质不同,面筋含量低,近似于豆类蛋白。

荞麦种子中的淀粉含量在70%左右。与一般谷物淀粉比较,荞麦淀粉食用后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荞麦种子的总膳食纤维含量为3.4~5.2%,其中20~30%是可溶性膳食纤维。

荞麦面含有脂肪2~3%,其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也很高。

荞麦中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维生素B1、B2是小麦粉的3~20倍,为一般谷物所罕见。荞麦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芦丁及维生素C,芦丁是类黄酮物质之一,是一种多酚衍生物,具有提高毛细血管的通

透性,维持微血管循环功能,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荞麦含镁量高,含铁、锰、钠、钙的量亦高。

营养师分享谷类食物的好处

营养师分享谷类事物的好处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谷类食物的分类和特点 1.分类:谷类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荞麦等,我们平常吃的主要是大米(稻谷)和面粉(小麦)。可分为细粮和粗粮,细粮是我们平常吃的最多的大米、小麦;粗粮和杂粮主要是玉米、小米、高粱、薯类,比如说我们平常吃的土豆(马铃薯),红薯(地瓜),木薯等。 2.特点: 1)种子,具有储存养分的功能,我们人类也正是利用了这些功能来获取我们生活当中所必须的一些营养素。 2)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烹调方法对谷类的营养素的含量影响是非常大。 二、谷类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1.结构:谷类种子除了形态大小不一以外,其他结构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均由谷皮、胚乳和胚芽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的重量分别占到谷类的重量的13%-15%,83%-87%和2%-3%。 营养素分布 1)谷皮,主要由纤维素何半纤维素等组成,主要含有比较高的灰分。 2)糊粉层,介于谷皮和胚乳之间,里面含有比较多的磷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以及一些无机盐。对我们人体来说都是有非常重要的营养意义。由于挨着谷皮比较近,因此在碾磨的时候容易和谷皮同时被碾磨掉。 3)胚乳,是我们谷类的最主要的部分,当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 4)胚芽,含量最少,主要是位于谷粒的一端,里头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还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同样,因为位于顶端,在加工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和胚乳分离而被丢失掉。 三、谷类食物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蛋白质差不多含有7.5%-15%。大部分的谷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都在10%以下。谷类所含的蛋白质质量是比较差的,而且赖氨酸含量也比较少,我们可以通过和豆类食物来一起吃来达到互补的作用。 2.碳水化合物,谷类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差不多有70%-80%之间。其余的20%到30%是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淀粉又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直链淀粉是比较溶于水的,而且比较粘稠容易消化,支链淀粉恰恰相反,不溶于水而且不容易消化,我们平常吃的糯米当中含比较多的支链淀粉,所以糯米的东西要少吃,吃完不好消化。对于我们婴幼儿、身体比较弱小的儿童、或者是消化功能降低的老人、或者生病当中的一些人,我们就要少吃糯米的食物,因为这种糯米含的是支链淀粉不好消化。 3.脂类,约1%-4%,比较少,大米和小麦就更少了(差不多是1%-2%),玉米和小米稍微多一点,达到4%。谷类食物当中的这些脂肪、脂类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里面,在加工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丢失掉。谷类的支链大多数是必须的脂肪酸,麦胚当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4.矿物质。差不多含有1.5%-3%,主要是含在谷皮和糊粉层当中。在谷类食物当中的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但是这种钙和磷大多数都是以不溶性的植酸盐形成和存在的。这种钙和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谷类的营养价值及卫生 作者:周韫珍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和讯读书 在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占有突出地位,是我们的主食。人体每天所需能量的50~70%来源于谷类,所需蛋白质约40%由谷类及其制品提供,另外谷类还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无机盐的主要来源,也是酿造业和畜禽业的重要原料及饲料。我国主要的谷类食物是小麦和稻米,此外还有玉米、小米和高粱等杂粮。 (一)谷粒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类都有相似的结构,其最外层是谷壳,主要起到保护谷粒的作用。谷粒去壳后即为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芽四部分。 ①谷皮谷粒的外面包围着数层被膜叫做谷皮。谷皮在化学组成上不同于谷粒其他部分,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并含有较高的灰分和脂肪,约占谷粒重量的13~15%。 ②糊粉层谷皮的里面是一层由多角形细胞构成的糊粉层,约占谷粒的6~7%,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它在植物学上属于胚乳的外层,在碾磨加工时容易与谷皮同时被分离下来而混入糠麸中,这对谷粒的营养价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③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胚乳系由淀粉细胞构成,约占全粒重量的83%,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而脂肪、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含量都很低。 ④胚芽位于谷粒的一端,约占全谷粒重量的2~3%。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胚芽的特点是脂肪及纤维素含量很高、质地比较松软而韧性较强,所以不易被粉碎,在磨粉加工过程中容易与胚乳分离而混入糠麸中。 (二)谷类食物的营养特点 1.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谷类中碳水化合物约占总量的70~80%,其主要成分是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淀粉是机体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淀粉可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二者分别占20~30%和70~80%)。直链淀粉经烹调后容易消化吸收,但支链淀粉在加工糊化后较黏,不易消化,如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所以煮出的粥比较黏稠。谷类中含有少量果糖和葡萄糖,约占碳水化合物的10%,虽然它们所占的比例小,但在食品加工上却有重要意义,当制作面包在第一次发酵时,这少量的单糖则是供给酵母发酵最直接的碳原。 2.蛋白质的生物价较低 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6%,多数在8%左右。在每日膳食中谷类食品所提供的蛋白质数量不少,但美中不足的是谷类蛋白质的质量较差,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皆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常见的是普遍存在赖氨酸的缺乏,这就导致机体对谷类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降低,尤其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此外,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精)

食物营养价值评价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影响食物营养价值的因素: 种类: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 数量:是否能满足人体的需要 比例:营养素之间的比例是否适宜 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 ★储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 (一)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 1、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法、酶分析法 实际工作中,常通过查阅食物成分表,计算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和他们之间的各种比值,初步评定食物的营养价值 2、评价: 营养素的种类和营养素的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表示该食物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二)营养质量指数 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 ):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是Hansen 在1979年推荐作为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公式如下: 营养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能量密度:指该食物中所含能量占参考摄入量的比 1、INQ 的计算方法: (1)查《食物成分表》,找出某种营养素含量; (2)查膳食中国居民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确定某一人群能量与营养素膳食参考摄入量; (3)计算某种食物的营养素密度: 公式: 营养素密度=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INQ 某营养素密度 某种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所含能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能量密度

(4)计算某种食物的能量密度: 公式: 能量密度=能量含量/能量素参考摄入量 (5)计算某一食物中营养素INQ值: 公式: INQ=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2、评价 (1)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与能量含量对该摄入量的人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 (2)INQ>1:表示食物该营养素的摄入量高于能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3)INQ<1:表示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摄入量低于能量的摄入,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其营养价值低。 (三)食物利用率 食物利用率:是指食物进入体内后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公式: 食物利用率=(饲养期间动物的增重值(g)/饲养期间总的饲料消耗量(g))*100% (1)意义:常用于整体食物或混合食物的营养评价。常被作为新食物资源、婴幼儿食品的评价方法。 (2)方法:一般用动物饲养方法来测定,选用成长期的大鼠或小鼠,计算饲料利用和体重增加的多少 (3)影响因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4)评价:结果的百分数越高,说明该食物在体内越能够充分利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反之则该食物的营养价值较低。 (四)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1981年由美国Jenkins提出。 公式: 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100% 食物血糖耐量曲线: 被试者在清晨抽血测定空腹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100g(或1.75g/kg体重)葡萄糖,隔0.5、1、2小时各测定血糖一次。以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成曲线如图1,此曲线一般称糖耐量曲线。

谷类的营养特点

谷类的营养特点 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莜麦、荞麦等,此外,谷类食物还可供给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谷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1.营养价值 谷类蛋白质含量因品种、土壤、气候及加工方法等不同而不同。谷类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因此谷类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蛋白质互补和氨基酸强化的方法。 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胚乳中稻米中含量较高,小麦粉中含量次之.玉米中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 谷类中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小麦胚粉中最高,稻米类最低。谷类中的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为主,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泛酸、吡哆醇等,小麦胚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黄玉米、小米中有少量类胡萝卜素。谷类维生素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谷类的矿物质主要分布在胚芽和糊粉层中,主要是钙和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不易被消化吸收。 2.合理利用 (1)谷类加工:谷类加工去除了杂质和谷皮,不仅改善了谷类的感官性状,而且有利于食用和消化吸收,但由于蛋白质、脂类、矿物

质和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谷粒表层和谷胚中,因此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就越多。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应提倡粗细粮混合食用方法来克服精白米面的营养缺陷。 (2)谷类烹调:适当的加工烹调方法可使谷类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方法如下: 1)采用适当的烹调方法,尽量减少加碱蒸煮、油炸等。 2)减少淘米次数,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3)煮饭不丢米汤。 4)面食以蒸为佳。 5)利用好面汤。 6)沸水煮饭。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表

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粮谷类 8%-12%。缺乏赖氨酸、苏氨 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 氨酸。小米中色氨酸和蛋氨 酸较多。 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 小米57;高粱56;玉米60。 1%-2%,小米和玉米在4%。 主要是甘油三脂和少量植物固醇和 卵磷脂。玉米和小米的胚芽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60%是亚油 酸。 70%-80%,主要是淀粉。 利用率高,90%以上。 1.5%-3%。含丰富的磷、 钙、铁、锌、锰、镁、铜、 钼等。含植酸。 含丰富的B1、B2、 B6、PP和泛酸,谷 胚中含较多E。不含 A、D、C。 大 米 8%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 油酸占39%,亚油酸占30% 紫黑米含铁、钙、蛋白质 和脂肪, 紫黑米含血红素可治疗和 预防贫血 小 麦 粉 精白粉10.3% 标准粉11.2% 麦胚粉36.4% 亚油酸40%以上 麦胚芽具有增加细胞活力,改善人 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衰老, 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 小麦胚芽富含E、B1、B2、 钙、锌、硒,硒的含量是 小麦纷的10倍 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蔬菜叶菜 类 1%-2%不足1%2%-4% 膳食纤维1.5% 丰富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 根茎 类 1%-2%不足0.5%低者5%,高者20%以上 膳食纤维1% 丰富 硒:大蒜、芋头、洋葱含量最高。 胡萝卜中胡萝卜素为4130μ g/100g 瓜茄 类 0.4%-1.3%微量0.5%-3%, 膳食纤维1% 辣椒:含丰富的硒、铁、锌胡萝卜素:南瓜、番茄、辣椒最高 抗坏血酸:辣椒、苦瓜较高 鲜豆 类 2%-14%0.5%(毛豆 出外) 4%左右 膳食纤维1%-3% 丰富的钾、钙、铁、锌、硒 铁:发芽豆、刀豆、蚕豆、毛豆最高,3mg/100g 锌:蚕豆、豌豆、芸豆较高,1 mg/100g 硒:玉豆、龙豆、毛豆、豆角、蚕豆最高,2μ g/100g 胡萝卜素普遍较高,200μg/100g 左右 1

谷类食物营养成分表

谷类食物营养成分表 说明:含量/食部: 其中食部为每100克食品的可食用部分(不可食用部分包括皮、籽等等); 含量为100克食部(即可食用部分)的营养素含量。 举例说明:核桃中的脂肪含量: 食品名称含量(克)/食部(克) 核桃 58.8/43 解释:1、每100克核桃的中可食用的部分为43克(其余为核桃皮等不可食部分)。 2、每100克可食部核桃含脂肪58.8克。(即每232克核桃中含脂肪58.8克) 小麦粉(标准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小麦粉(富强粉,特一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小麦粉(特二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小麦胚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汉口小麦酒(40.7度)食品类别:含酒精饮料食品重量:100 精制小麦酒食品类别:含酒精饮料食品重量:100

三粮小麦(55度)食品类别:含酒精饮料食品重量:100 小麦酒(48度)食品类别:含酒精饮料食品重量:100 小麦酒(50度)食品类别:含酒精饮料食品重量:100

"五谷香"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关于食部] "麸皮"的营养素含量(指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关于食部] 挂面(均值)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挂面(标准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挂面(富强粉)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挂面(精制龙须面)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面条(均值)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面条(标准粉,切面)食品类别:谷类及制品食品重量:100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食品营养价值的 高低,取决于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及相互比例是否适宜;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2.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1)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就越高。食物品种、部位、产地、成熟程度也会影响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2)营养素的质量: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动物性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蛋白质高,因此,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要比植物性蛋白质高。 (3)营养质量指数(INQ):是指某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要的程度(能量密度)的比值。 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供给与能量供给达到平衡。 INQ>1,表示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的供给量,故INQ≥1为营养价值高INQ<1,说明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少于能量的供给,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因此该食品的营养价值低。 3.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谷皮:主要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不含淀粉。 糊粉层:含较多的磷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矿物质)。 胚乳:含大量的淀粉及一定量的蛋白质。 胚芽: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2)营养成分 1)蛋白质:谷类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7.5%一15%.存在于胚芽及胚乳中,主要由谷蛋 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 2)氨基酸特点:一般谷类中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偏低。赖氨酸为其第一限制氨基酸,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赖氨酸强化,或利用蛋白质互补原理将谷类与豆类等含赖氨酸丰富的食物混合食用,以弥补谷类食物赖氨酸的不足。 3)脂肪:谷类食品中脂肪含量普遍较低,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 4)碳水化和物:是谷类的主要成分,主要为淀粉,我国居民膳食55%一65%的能量来自谷类碳水化台物。 谷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加工越精细膳食纤维丢失越多,故全谷类食物是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 5)矿物质主要为钙和磷,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消化吸收差。 6)维生素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部。淘洗和加工越多,维生素的损失就越多。谷类几乎不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C。

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物的营养价值。 评价某种食物是以其营养价值为依据,食物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所含营养素的量、成分以及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情况。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以及相关比例适宜,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及利用。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见附表二。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相对的,某种食物所含有的成分对某种营养素来说可能营养价值很高,而对其他营养素来说其营养价值较低。 有些食物内部天然存在一些抗营养因素或毒素。如生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菠菜中含大量草酸等,这些物质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有的对食物营养价值有影响,有的则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作用,应通过适当的加工烹调予以破坏或清除。 食物的营养价值受贮存、加工和烹调的影响。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见附表二。 1.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小麦、大米、小米、高粱都是谷类食物。谷类含有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素。在我国,谷类是人们的主食,生活中70%左右的热能,50%的蛋白质、B 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均由谷类提供。 2.豆类的营养价值: 豆类包括大豆、豌豆、蚕豆、绿豆等,相比之下大豆及其制品食用量较多。大豆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是世界上解决人类蛋白质不足的重要资源。 (1)大豆所含有的15%一20%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50%以上,且所含胆固醉是植物胆固醇,可减少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血管硬化。同时,大豆中的卵磷脂等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抗氧化、抗血脂等作用。 (2)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占35%一40%,消化吸收率也高。大豆蛋白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且赖氨酸含量高。 (3)大豆中含有多种保健因子,如大豆中所含皂贰物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血脂,抑制癌细胞增长;异黄酮具有抗菌、抗氧化、抗溶血活性,强心,增加毛细血管韧性的作用;单糖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大量繁殖,维持肠道内微生物平衡。 3.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人们膳食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蔬菜和水果是人体VC的主要来源。所有新鲜蔬菜都含有数量不等的维生素C,蔬菜中青辣椒的VC含量最高,其次是菜花、苦瓜、绿叶菜和其他叶菜。萝卜、西红柿、黄瓜

谷类的营养特点1(精)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 谷类的营养特点 谷类包括小麦、稻谷、大豆、小米、高粱等,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热能来源。我国人民是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人体所需热能约有80%,蛋白质约有50%都是由谷类提供的。谷类含有多种营养素,以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高,而且消化利用率也很高。但是不同的谷物,营养会有所差别。 一、谷类的营养特点为: 1.蛋白质 一般谷类粗蛋白质的含量为7.5%~13%,蛋白质的品质较差,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也较低,致使谷类食品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低于豆类,更低于动物性食品。如大米蛋白质的生物学效价为77,小麦为67,小米为57,玉米为60,大麦为64,高粱为56。 2.碳水化合物 谷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含量在70%以上,易消化,故谷类食品的有效能值高。 粗纤维一般在5%之内,只有带颖壳的大麦、燕麦等粗纤维可达10%左右。 3.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低,大米、小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糊粉层和胚芽,在谷类加工时,多转入副产品中,米糠与胚芽中含较多的脂肪。谷类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如玉米和小麦胚芽中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60%为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较少,粗灰分含量为1.5%~3%,主要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其中主要是钙和磷,钙磷比例失调,磷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对狗、猫等宠物来讲磷的利用率很低,钙的利用率也较低,但大麦含锌多,小麦含锰多,玉米含钴多。 5.维生素 谷类是B 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硫胺素、核黄素、泛酸和吡哆醇,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中。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保留的糊粉层和胚芽越少,故含维生素越少,而米糠、麸皮和胚芽饼(粕)中含B 族维生素较丰富。

各种谷物的营养成分及食疗功效

玉米 【营养成分】玉米有什么营养价值?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食品。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种植,是当地印第安人唯一的粮食作物,被视为“玉蜀黍女神“的赐物。194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将玉米视为神品,称作“印第安种子“,传插世界各地。玉米传入我国约在16世纪,当时外国人朝见中国皇帝,把玉米果穗作为贡品,国人视为“御麦“。因玉米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所以很快成为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尤其近一个世纪,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与饮食认识化不断提高,对玉米营养方面的意义愈加重视。美国食品协会将玉米誉为“皇冠上的珍珠“;日本将玉米视为“国宝“;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直言;“玉米是长寿食品,完全具有当主食的资格“;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玉米巧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 【功能主治】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高粱 【营养成分】 1. 高梁的果实称为高粱米。每100克高梁米中含蛋白质8.4克,脂肪 2.7克,钙17 毫克,维生素B1 0.26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另外还含有很多磷铁等元素。而100高粱米的发热量为1525.7千焦耳。 2. 2 【.功能主治】。因为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所以它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功能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黄豆 【营养成分】 防止血管硬化: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1. 【功能主治】让头脑聪明:黄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它是大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多吃黄豆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此外,大豆卵磷脂中的甾醇,可增加神经机能和活力。强健器官:大豆卵磷脂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强健人体各组织器官。另外,它可以降低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 豌豆 【营养成分】豌豆苗含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豌豆苗能治疗晒黑的肌肤,使肌肤清爽不油腻。豌豆苗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核黄素等营养物质。 【功能主治】 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①《绍兴校定证类本草》:"主调颗营卫,益中平气。"②《日用本草》:"煮食下乳汁。"③《纲目》:"研末涂痈...[详情]

浅谈谷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标题:浅谈谷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赵德慧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83 摘要: 谷类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几千年来一直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我国的膳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及含脂肪较多的动物性食品,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本文就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特点、食用谷类食物常见的误区、谷类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科学食用谷 类食物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谷类食物人体健康营养价值 前言 谷类食物是指小麦、玉米、大米、燕麦、大麦、粟米等各种谷物中全部可食用的部分,由麸皮、胚乳和胚芽等3部分组成。与之相对比的是精制谷物,后者仅含胚乳。 麸皮是谷类食物的粗糙外层,谷物中大约50%~80%的矿物质存在于麸皮内,包括铁、铜、锌、镁及大量纤维素、某些蛋白质、植物营养素和其他活性成分。中间层即胚乳,占全谷重量约85%,含有大部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B族维生素。胚芽虽然是最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富含微量元素、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抗氧化剂和植物化学物,其营养效用亦不可忽视。胚芽具有不稳定性,脂肪酶易氧化,很难在加工食品中保存。 常见的谷类食品包括燕麦片或去壳燕麦粒、带壳大麦、爆米花、糙米、全麦面粉和全麦面包,而精白米、精白面粉、白面包等则属于精制谷物食品。麸皮在谷物的精加工过程中被去除,从而导致B族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木酚素、植物雌激素、酚类化合物及植酸的丢失。由于精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麸皮和部分胚芽,因此,精加工谷物中淀粉的含量最高。 正文 一、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1.1蛋白质含量适中。 蛋白质占可食部分的8%-11%。而且一般多为半完全蛋白质,即所含的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或比例不适当,如谷类食品中常缺“赖氨酸”。这类蛋白质摄入人体后的利用率不很高,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居民以此为主食,摄入量较大,而且由于蛋白质所具有的“互补性质”,也就弥补了蛋白质组成上的缺陷,所以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居民饮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谷类食物主要包括大麦、小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和高梁等,它们是人类的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营养学的角度全面分析谷类食品的营养素分布、主要的营养成分以及谷类食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谷类的营养素分布多数的谷类种子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都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谷皮越占谷类总重量的13%~15%,糊粉层和胚乳占83%~87%,胚芽占2%~3%。谷皮作为谷粒的外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较高灰分与脂肪,食用价值不高。位于谷皮下层的糊粉层,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而作为谷类主要组成部分的胚乳,其主要构成为淀粉细胞,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并且其蛋白质含量由胚乳周围向胚乳中心成递减状态,而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含量则相对很少。谷类的胚芽则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一些酶类。 2谷类的主要营养成分谷类食品由于受品种、气候、土壤、肥料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成分也会呈现出一些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如下几种:(1)碳水化合物。谷类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约70~80%),且主要成分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按照淀粉分子结构的构成不同,谷类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两者在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其含量在不同的谷类中所占的比重亦不同,这就使其制成品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其中,直链淀粉的食物容易“老化”,形成难消化的抗性淀粉,而支链淀粉则易使食物产生糊化,提高消化率。总之,谷类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较高(约90%以上),是人体最经济、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15%之间,主要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部分组成。且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粒外层最高,故去除过多外皮的精致米面较粗制米面其蛋白质的含量要降低许多。此外,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氨酸偏的含量也偏低,比如:小米和面粉中赖氨酸最少,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均相对缺乏。因此,在食用时应将谷类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从而,有效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脂肪。谷类中脂肪的含量较低(约2%),常见的谷类中,大米、小麦中脂肪的含量约为1%~2%,玉米和小米约为4%。此外,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谷胚中还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但在谷类加工时,卵磷脂极易损失或流入副产品中。比如:从米糠中提取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的胚芽油。这些油脂含高达80%的不饱和脂肪酸,60%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维生素。谷类食物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为主,其中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胚部,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的含量都较多。但这些营养成分容易随着加工而流失,因此,精制米面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 (5)其他。谷类中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约为 1.5%)、纤维素、矿物质等,其中谷类中的纤维素对胃肠具有刺激作用,可防止便秘。而矿物质主要为磷和钙,且大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从而提高磷和钙的利用率。 3谷类食品对人体的作用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发现,谷类食品中含有很多人体稀缺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不仅可以平衡人体所需的营养,防止肥胖现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物是未经特殊加工制作的食物和食品的原料,食品往往指经加工制作后的具体食物。 ?食品品质(或食品质量):指食品的食用性能及特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 ??°食品的食用性能?±是指食品的营养价值、感官性质和卫生安全性;?°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是指食品的质量标准,?°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主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经济上对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和热能可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组成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容易消化吸收。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内容: ?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 ?营养素的质量 ?营养素在加工、贮存、烹饪过程中的损失和变化 ?各类食物包括五大类

2、动物性食物(鱼、肉、禽、蛋、奶及其制品) 3、豆类及制品 4、蔬菜水果类 5、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 第一节谷类食物 一、谷类食物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特点 (二)谷类营养素的特点 ? 1.蛋白质(6.5%~14%) ?(大米:6%~7%、小麦:11%~12%) ?赖、苏、色、苯、蛋 (少)(大米/面粉:赖、苏) ?谷、脯、亮(多) (玉米:赖、色) ?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玉米60,小米57,高梁56?蛋白质互补: ?大米、小麦(赖少)与豆制品(赖多)混吃 ?玉米(赖少、蛋多)与黄豆(赖多、蛋少)混吃 ? 2.碳水化合物(70%~77%) ? 3.脂类(2%~4%) 亚油酸:小麦胚芽油:50%

各种豆类和谷物的营养价值

各种豆类和谷物的营养价值 虽然我学的是食品营养与检验,可是学校只重视检验,本人只好自己看营 养方面的东西了,妈妈家好多高血压,她现在才40多岁,洗澡是有时候也会眩晕,我很担心,很想回家陪着家人,生命真的太脆弱了… 大豆包括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白大豆等品种子,以黄大豆比较常见。黄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45%,是植物中蛋白质质量和数量最佳的作物之一。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高,达谷物蛋白质的2倍以上,如果与缺乏赖氨酸的 谷类配合食用,则能够实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使混合后的蛋白质生物价值达 到肉类蛋白的水平。这一特点,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摄入足够动物性食品的人 群特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以谷类为主食的我国应大力提倡食用豆类。 (同样,粗、细粮搭配比单吃一种粮食营养价值要高出很多,如单吃大米,蛋白质的利用率只有58%,若与1/3的玉米混合食用,蛋白质的利用率则可提 高到71%;面粉、大米、大豆和牛肉如单一食用,其营养成分利用率在70%以下,而这4种食品搭配食用,则可提高到99%。) 但是各种豆类中都含有一些抗营养物质,它们不利于豆类中营养素的吸收 利用,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物质统称为抗营养因子。多种豆类都含有蛋 白酶抑制剂,它们能够抑制人体内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蛋白酶的 活性,其中研究比较多的是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于存在这类物质,生大豆 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很低。在水中加热处理可以使这种物质失活。红细胞凝集 素也存在于多种豆类中。它是一类糖蛋白,能够特异性地与人体的红细胞结合,使红细胞发生凝聚作用,对人体有一定毒性。适当的湿热处理可使这种蛋白质 失活,蛋白酶处理也可使之分解。 豆类中所含的大量植酸会妨碍钙和铁的吸收;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脂氧合酶,它不仅是豆腥味的起因之一,而且在储藏中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酸败和胡萝卜素的损失。

谷类食品的科学食用

谷类食品的科学食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的食品消费观念不断发生 变化。从早期的对食品高能量的追求,过渡到对其感官特性的要求,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对消费者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消费趋势又逐渐转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谷类从一万年前生长在美洲地区的野生草类首次被驯化,到了解到它们全面的潜在营养价值,谷类谷物对现代人类进展而言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世界上十二种最主要的作物中,有五种谷类---大米、小麦、玉米、大麦、高粱仅此五类就占世界人口消耗热卡的一半以上。科学机构已经开始了解到谷类食品在热量能源之外的重要作用。包含全谷类食品的平衡膳食的重要性不能被过分强调全谷类食品是食物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固醇的来源。膳食因素被认为可以影响人的体重和人体的防病的总体状况。如何科学合理的食用谷类食物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要想正确充分地利用谷类食物的营养,那我们就必须很好的了解谷类食物的结构及营养价值和营养流失。谷物是指以子实作为粮食的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科的禾谷类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首先了解 谷类结构:谷粒的最外层是谷壳,主要起保护谷粒的作用。谷粒去壳后其结构可分为谷皮、胚乳、胚芽三部分。谷皮谷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有一定量的植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磨粉、碾米时成为麸皮、米糠,作饲料和高纤维食品的原料。胚乳胚乳是谷粒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等含量都比较低。由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质地紧密,碾磨过程中容易首先被碾碎。因而当出粉率低时,胚乳所占的比重就大,淀粉含量也就高。胚芽胚芽位于谷粒的一端,脂肪含量很高,而且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无机盐含量也很丰富,在磨制精度低的面粉时,把胚芽磨入面粉中可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但由于脂肪容易变质,不利于贮藏,此外,在胚芽和胚乳连接处有丰富的维生素B1 ,当加工过精时,会把维生素B1 去除。谷类加工精度越高,维生素B1 损失越大。 谷类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谷类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在7 %~16 %左右。主要为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不同谷类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有所不同。谷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不平衡,多数缺乏赖氨酸及苏氨酸,玉米还缺乏色氨酸,亮氨酸的含量较高,因此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赖氨酸通常为谷类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小麦蛋白质中主要有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约占蛋白质总

稻谷营养价值

稻谷营养价值 稻谷是世界上约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用谷类,主要种植区域在印度、中国、日本、孟加拉和东南亚。就世界谷类产量而言,稻谷次于小麦和玉米居第三位。我国的稻谷种植总产量则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1/3。 1.稻谷的分类稻谷可分为籼稻谷和粳稻谷。籼稻谷粒形细长而稍扁平,颖毛短而稀,一般无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籽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易折断,加工时容易产生碎米,米质胀性较大而黏性较小。粳稻谷籽粒短而阔,较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颖毛长而密,芒较长,籽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米质胀性较小,而黏性较大。 在籼稻谷和粳稻谷中,根据其生长期的长短和收获季节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谷和晚稻谷两类。就同一类型稻谷而言,一般是早稻谷米粒腹白较大,硬质粒少,品质比晚稻谷差。早稻谷米质疏松,耐压性差,晚稻谷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就米饭的食味而言,也是晚稻谷优于早稻谷。按国家标准(GBl350—1999)规定:稻谷分为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粳稻谷、籼糯稻谷、粳糯稻谷五类。2.稻谷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稻米蛋白质含量不同。对同一品种,也因产地、种植条件不同而异,甚至同株谷穗上谷粒生长部位不同,其蛋白质含量也略有差异。稻谷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大多在10%以下,其中香大米含量较高,可达12.7%、红籼米较低,仅为7.0%。 稻米蛋白质组成中,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较欠缺,分别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约占总蛋白质的3.5%左右,略高于其他谷类。稻米蛋白质与其他谷类蛋白质相比较,其生物效价和蛋白质功效比值都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糙米皮层即糠层是稻米营养素最丰富的部分,从营养角度上看,糙米或低精度的大米显然优于高精度大米。 (2)碳水化合物:稻谷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一般在77%左右,主要存在于胚乳中。按直链淀粉含量,稻米可分为糯性、低含量、中等含量、高含量的几种类型,目前还没有稻米中含很高直链淀粉的报道。糯性稻米可用于制糖、甜食和色拉调味汁,低直链淀粉稻米可用作婴儿食品、早餐大米片和发酵米糕,中直链淀粉

食品营养与健康 5谷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合理利用

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和我一起探讨谷类、薯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利用。 谷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小麦、稻谷、玉米、小米、高粱等都是我们食谱中的常客,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热能来源。 谷类种子除形态大小不一样外,其基本结构是相似的。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构都是由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谷胚四部分组成。 谷皮为谷粒的最外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防和维生素,含较多的矿物质。 糊粉层位于谷皮与胚乳之间,纤维素含量较多,并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和矿物质。 谷胚位于谷粒的一端,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谷胚在谷类加工时也容易损失。 在分析完谷类种子的结构后,我们来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谷类蛋自质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含量相对较低。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如稻米约为8%,小麦约为10%。 (2)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较低,约为2%,玉米和小米可达3%,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谷胚中,谷类脂肪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质量较好。 (3)碳水化合物。 谷类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中,含量为70%左右,是我国膳食能量供给的主要来源。而淀粉的特点是能被人体以缓慢、稳定的速率消化吸收与分解,最终产生供人体利用的葡萄糖,而且其能量的释放缓慢,不会使血糖突然升高,这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4)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1.5%~3%,主要分布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在

第三章(二)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三章(二) 各种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食品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食品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齐全、数量的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易被消化吸收。一般来说,食品中所提供营养素的种类和含量越接近人体需要,该食品的营养价值越高。 不同食物因营养素的构成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如粮谷类食品,其营养价值体现在能供给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蔬菜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但其蛋白质、脂肪含量极少。 一、谷类: 谷类食品主要包括小麦、稻米、玉米、高粱等。其中以稻米和小麦为主,我国居民膳食中50~70%的能量、55%的蛋白质、一些无机盐及B族维生素主要来源于谷类食品。谷类食品在我国膳食构成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蛋白质:谷类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 2、碳水化合物:谷类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含量在70%以上。我国居民膳食中50~70%的能量来自谷类碳水化合物。 3、脂肪:谷类含脂肪量低,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 4、矿物质:约为1.5~3%,主要分布在谷皮和谷类的表皮层。主要是磷和钙,但其消化吸收比较难。 5、维生素:谷类是膳食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主要分布在表皮层(糊粉层)。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维生素损失就越多。 二、豆类及其制品 豆类分为大豆(黄豆、黑豆和青豆)和其他豆类(豌豆、蚕豆、绿豆、小豆、芸豆等),是我国居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1、大豆中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 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含谷类蛋白较为缺乏的赖氨酸,是与谷类蛋白质互补的天然理想食品,故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 2、大豆所含脂肪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亚油酸最多。大豆油中还含有1.64%的磷脂和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的维生素E。 3、大豆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一半是可供利用的淀粉、蔗糖等,而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腹胀) 4、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二)大豆的功能: 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可以增强体质和机体的抗病能力,还有降血压和减肥的功效,并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热量,可以治疗便秘,极适宜老年人食用。 ①.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大豆皂甙,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②防止血管硬化: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

谷类食物

谷类食物 谷类食物包括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面粉、荞麦和高梁等。 谷类食物包括 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面粉、荞麦和高粱等 目录 展开 1 谷类食物 2 营养价值 1 谷类食物 简介 谷类食物包括大麦、小麦、玉米、燕麦、大米、小米、面粉、荞麦和高粱等。谷类食物 谷类食物 谷类与健康 小米、像其他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一样,全谷类食物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比如许多研究均发现,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有关,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能使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平均降低26%。哈佛对75571名女性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吃全谷类食物最多的女性患中风的几率降低了31%。哈佛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食用大量全谷类食物使糖尿病发生的风险降低了38%。 全谷类食物除了具有预防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的作用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有益健康的功能,特别是对于男性。2003年的两个研究发现了令人欣慰的结果。一项是来自欧洲,研究者发现,高纤维膳食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了25%。另一项来自美国,发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降低结肠息肉和腺瘤的发生率,平均降幅达27%。另外,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全谷类食物及其加工食品也可以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 全谷类食物对健康的最基本的好处是什么呢?是长寿,这是美国爱荷华州女性健康研究的结果。另一项哈佛对86190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5年的随访观察期内以全谷类食物为主的男性死亡率比精制谷类食物为主者低于17%。 关于谷类食品 补钙: 玉米燕麦粥、羊骨红枣糯米粥、荞麦粥、椰汁黑糯米粥、五色豆子粥。 补铁: 香蕉糯米粥、木瓜西米粥、红薯玉米面粥、桑葚枸杞糯米粥、银耳莲子粥。 补锌: 黄豆小米粥、紫菜麦片粥、骨汤花生粥、牛奶杏仁粥、核桃仁芝麻花生粥、小白菜薏米粥。 补维生素: 薏米红枣粥、鸡肝小米粥、木耳红枣粥、花生红枣粥、银耳樱桃粥。 养胃: 菊花红枣粥、红枣糯米粥、糯米小麦粥、牛奶小米粥、姜葱糯米粥、香菇玉米粥、桂圆莲子粥、茯苓红枣山药粥。 润肺: 冬瓜大米粥、杏仁绿豆粥、玉米粒刺梨粥、杏仁百合粥、金银莲子粥、山楂银耳粥。 排毒: 荷叶薏米陈皮粥、绿豆莲子粥、海带绿豆粥、玉米须蜂蜜粥、赤小豆白茯苓粥、鲫鱼红豆蒜粥、杏仁提子麦片粥。 增强免疫力: 桃仁大米粥、小米山药粥、糯米羊肉粥、什锦杂粮粥、黑芝麻糯米粥、番茄豆腐糯米粥、紫米粥、瓜蒌杏仁粥、花生红枣蛋糊粥、南瓜燕麦粥、山药枸杞粥。 2 营养价值编辑本段 简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