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教程之统计表和统计图
SPSS统计分析及统计图表的绘制指导书

(1)Statistics选项:AgglomerationSChedUle:凝合状态表。
显示聚类过程的每•步合并的类或样品、被合并的类或样品之间的距离以与样品或加入到一类的类水平。
Proximitymatrix:相变量似矩阵。
给出各类之间的距离或相像测度值。
ClusterMembership:类成员。
显示每个样品被安排到的类或显示若干步凝合过程。
详细内容有三个选项:①None:不显示类成员表,是默认值:②Singlesolution:要求列出聚为肯定类数的各样品所属的类:③RangeofSOlUtiOnS:要求列出某个范围中每•步各样品所属的类。
(2)Plol选项Dendrogram:树形图。
Icicle:冰柱图。
(3)Method选项Cluster:聚类方法选择。
Measure;对距离和相像系数的不同测量方法。
TransformValues:转换数值的方法,标准化方法。
TransformMeaSUreS:测度的转换方法。
<4)实例演示①一维集群分析(按年龄集群)②促销市场的选择③各省份依据产业结构、水平分类(5)聚类要留意的问题①聚类结果主要受所选择的变量影响"假如去掉•些变量,或者增加一些变量,结果会很不同。
②相比之卜.,聚类方法的选择则不那么重要了。
因此,聚类之前肯定要目标明确。
③另外就分成多少类来说,也要有道理。
只要你兴奋,从分层聚类的计算机结果可以得到任何可能数量的类。
但是,聚类的目的是要使各类距离尽可能的远,而类中点的距离尽可能的近,而旦分类结果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说明。
这一点就不是数学可以解决的广。
判别分析(AnaIyZe/Classify/DiSCriIiinate)1.基木概念判别分析探讨方法是依据已知对象的某些观测指标和所屈类别来推断未知对象所属类别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与聚类分析有所不同的是:判别分析法首先须要对所探讨对象进行分类,进•步选择若干对观测对象能够较全面地描述的变量,建立判别函数。
SPSS统计表与统计图

身高组段
频数
110-
1
112-
3
114-
9
116-
9
118-
15
120-
18
122-
21
124-
14
126-
10
128-
4
130-
3
132-
2
134~136-
1
1. 建立数据文件,定义变量名:频数资料的变量名为 NUMBER,将每组人数(即频数)资料 输入;变量 GROUP 用于定义身高组段,将各身高组段的下限值输入(图 2.1)。
(5)备注:必要说明者标“﹡”,于表下方说明。 2.统计表的种类: (1)简单表:只有一种主要标志,即主语按一个标志排列。 (2)复合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志,即主语按多个标志排列。 (二)统计图 利用点的位置、线段的升降、直条的长短和面积的大小等各种几何图形来表达统计资料和 指标,能形象、生动、清晰、直观地反映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易于比较和理解。 1.制图通则: (1)根据资料的性质选择图型; (2)标题:说明资料的内容,位于图的下方,必要时注明时间、地点; (3)纵、横轴注明标目单位,尺度一般自左而右,自上而下,分别有小而大,纵轴一般从零开始,长宽比 例一般为 7﹕5; (4)可用不同颜色或线条说明不同的事物,并常于右上角附图例说明。
图 2.4 数据的录入
2. 生成图形:从“Graphs”→“Line”,进入 Line Chart 对话框,弹出 Line Chart 定义选项框,选 Multiple。 点击“Define”按钮,进入 Define Multiple Line: 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 对话框,在左侧的变量列 表中选“检出率 rate”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进入 Line Represent 栏的 Other summary function 选项的 Variable 框,选中“年龄 age”,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进入 Category Axis 框,选中“性别 sex”,点击 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 Define Lines by 框。点击“Titles”按钮,在 Title 对话框的 Title 栏内输入标题。点 击“Continue”按钮返回,再点击“OK”按钮提交运行(图 2.5)。
SPSS实验二 统计图和统计报表1

实验二统计图和统计报表班级:10 物流一班学号:1003141009 姓名:丁亮一、实验目的1.掌握频数分析(Frequencies)过程。
2.掌握描述分析(Descriptives)过程。
3.掌握探索分析(Explore)过程。
4.掌握交叉列联表分析(Crosstabs)过程。
5.掌握多选项分析(Multiple Response)过程。
二、实验内容1.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命令。
2.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命令。
3.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命令。
4.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命令。
5.Analyze|Multiple Response|命令。
三、预习要求1.准备好一个数据文件,个案数量越多越好。
2.了解样本、统计量等概念和常见的样本分布(如:正态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等)。
3.熟悉常见统计量(如:样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极差、分位数、偏度、峰度等)概念和作用及计算公式。
四、参考书目《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教程》(杨小平主编)第三章和第四章。
五、实验步骤(1)用鼠标单击SPSS的Analyze主菜单,在打开的下拉式子菜单中选中菜单中选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 对话框,从弹出的右侧下层子菜单中,选择Frequencices选项,单击即可打开Frequencices 对话框。
(2)为以后叙述方便,可将上述操作过程归结为打开方式,简记为:Analyz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3)利用SPSS系统数据文件Employee date.save,可以进行观测数据的频数分布。
SPSS统计表与统计图

图 2.6 数据的录入
2. 生成图形:从“Graphs”菜单→“Bar”,进入 Bar Chart 对话框,选择 Summaries for groups of cases,选 择复式直条图 Clustered,点击“Define”按钮,弹出 Define Clustered Bar 对话框,在左侧的变量列表中 选“RATE”点击向右的箭头按钮使之进入 Bars Represent 栏的 Other summary function 选项的 Variable 框,点击“DISEASE”使之进入 Category Axis 框,选中“BP”使之 Define Clusters by 框。点击“Titles”, 在弹出的 Title 栏内输入标题,点击 Continue 按钮返回,点击“OK”即可(图 2.7)。
人数
%
0—4
160
25
1
0.6
2
8.0
5—9
5915
25
130
2.2
1
4.0
10—14
7134
51
142
1.9
1
2.0
15—44
2992
2887
159
5.3
199
6.9
45 及以上
109
22
20.2
合计
16201
3097
432
2.7
225
7.3
2. 将以下资料绘制成合适的统计图。
某地 1951~1956 年肺结核死亡专率
频数
25
20
15
10
5 Std. Dev = 4.72
Mean = 120.9
0
N = 110.00
数据统计分析及方法SPSS教程完整版ppt

(4)单击“Browse”按钮制定结 果保存路径,单击“export options”按钮还可以制定结果保 存格式。
1.2.4 spss的四种输出结果
1、表格格式 2、文本格式 3、标准图与交互图 4、结果的保存和导出
Frequencies,
Employment Category
Valid
Clerical Custodial Manager Total
Frequency 363 27 84 474
Percent 76.6 5.7 17.7
100.0
Valid Percent 76.6 5.7 17.7
100.0
窗口标签
状态栏
显示区滚动条
Variable View表用来定义和修改变量的名称、类型及其他属性,如图所示。
如果输入变量名后回车,将给出变量的默认属性。如果不定义变量的 属性,直接输入数据,系统将默认变量Var00001,Var00002等。
在Variable View表中,每一行描述一个变量,依次是: Name:变量名。变量名必须以字母、汉字及@开头,总长度不超过8个字 符,共容纳4个汉字或8个英文字母,英文字母不区别大小写,最后一个字 符不能是句号。 Type:变量类型。变量类型有8 种,最常用的是Numeric数值型变量。其 它常用的类型有:String字符型,Date日期型,Comma逗号型(隔3位数加 一个逗号)等。 Width:变量所占的宽度。 Decimals:小数点后位数。 Label:变量标签。关于变量涵义的详细说明。 Values:变量值标签。关于变量各个取值的涵义说明。 Missing:缺失值的处理方式。 Columns:变量在Date View 中所显示的列宽(默认列宽为8)。 Align:数据对齐格式(默认为右对齐)。 Measure:数据的测度方式。系统给出名义尺度、定序尺度和等间距尺度 三种(默认为等间距尺度)。
SPSS统计软件使用指导

SPSS统计软件使用指导SPSS(统计软件包社会科学)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本文将为您提供SPSS的简单使用指导。
一、数据导入与数据处理1. 数据导入:打开SPSS软件后,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数据”,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如Excel、CSV等),然后按照指引找到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并点击“打开”按钮导入数据。
2.数据处理:导入数据后,您可以使用SPSS进行数据清洗、数据变换和数据整合等操作。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筛选功能去除缺失值,使用重编码功能对变量进行重新分组等。
二、数据描述统计1.频数统计:选择“分析”菜单中的“描述统计”→“频数”,将要分析的变量移至“变量列表”中,点击“统计”按钮,并选择要统计的指标(如中位数、均值等),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
2.描述性统计:选择“分析”菜单中的“描述统计”→“描述统计”,将要分析的变量移至“变量列表”中,点击“统计”按钮,并选择要统计的指标(如均值、标准差等),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1.相关分析:选择“分析”菜单中的“相关”→“双变量”,将要分析的变量移至“变量列表”中,点击“OK”按钮即可进行相关性分析。
2.回归分析:选择“分析”菜单中的“回归”→“线性”,将因变量和自变量移至相应的“因变量”和“自变量”框中,可以选择“统计”按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3.方差分析:选择“分析”菜单中的“比较组”→“方差分析”,将要分析的变量移至“因子”列表中以及自变量列表中,点击“OK”按钮即可进行方差分析。
四、结果输出与图表绘制1.结果输出:分析完成后,可以通过点击“结果”菜单中的“查看输出”来查看统计结果。
可以选择复制、粘贴或导出统计结果到其他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或报告。
2.图表绘制:选择“图形”菜单,其中包含了众多图表类型,如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等。
使用SPSSSPSS中文版统计软件的统计分析操作方法

使用SPSSSPSS中文版统计软件的统计分析操作方法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是一种用于统计分析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下面将介绍SPSS中文版统计软件的常见统计分析操作方法。
一、数据导入和预处理1. 启动SPSS软件后,在主界面选择"文件"->"打开"->"数据",然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文件,如Excel或CSV格式文件。
2.在数据导入对话框中,选择正确的数据类型和分隔符,并指定变量名和数据属性。
3.完成数据导入后,可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如数据清洗、变量选择、数据转换等。
二、描述统计分析1.在数据导入后,在主界面选择"统计"->"描述性统计"->"频数",然后选择要进行频数分析的变量。
2.设置所需的统计量和显示选项,如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并生成描述统计表。
三、数据可视化1.在主界面选择"图表"->"柱形图",然后选择要进行柱形图分析的变量。
2.设置柱形图的样式、颜色和标题等,并生成柱形图。
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如折线图、散点图、饼图等,以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四、假设检验1.在主界面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然后选择要进行交叉表分析的变量。
2.设置所需的交叉表分析选项,如分组变量、交叉分类表等,并生成交叉表。
3.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假设检验方法来比较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差异。
五、回归分析1.在主界面选择"回归"->"线性",然后选择要进行回归分析的因变量和自变量。
SPSS之统计表和统计图

Statistical table
线条:目前一般采用三横线表,表的顶线和底线把 表的主要内容与标题分隔开,中间一条线把纵标目 与数据分隔开,不宜使用竖线和斜线。若某些标目 或数据需要分层表示,可用短横线分隔。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对齐,小数位数一 致。表内不留空格,无数字用“–”表示,缺失数 字用“…”表示,最好以备注的形式说明。若数字 是“0”,则填写“0”。
备注:表中数据区一般不插入文字或其他说明,需 要说明时可用“*”号标出,将说明文字写在表格 的下面。
二、统计表的种类
简单表:简单表的标目只有一个层次,主语按一 个标志排列,一般用作横标目,而纵标目为统计 指标名称(如表5-1)。
表5-4 流行病学有关的主要因素(原表)
季节
8月上旬
人数
%
8月中旬
人数
%
8月下旬
人数
%
9月上旬
人数
%
7
6.3
70
63.1
28
25.2
6
5.4
年 龄(岁)
15以下
人数
%
15~
人数
%
45以上
人数
%
12
10.8
95
85.6
4
3.6
职业
农民
学生
待业青年
其他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06 95.5
1
0.9
3
2.7
年龄组(岁) 60~
死亡率(‰) 19.6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百分条图 percent bar graph 及 圆图 circular graph
(四)百分条图 percent bar graph 及 圆图 circular graph 圆图绘制方法
操作步骤同前,但要选择“饼图”
二、统计图
(五)散点图scatter diagram 定义:用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表示两种现象的 相关关系。
(二)aph 绘制方法
操作步骤同前,但要选择“柱形图”
二、统计图
(三)直方图 histogram
定义:用一组连续的矩形表示数值变量资料 的频数分布 特征:1.横轴表示变量,纵轴表示频数。 2.各矩形宽度相等,等于组距。
(三)直方图
histogram
卫生统计学实习
何平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Tel: 82801619
卫生统计学实习 课程安排
实习一 统计图表 实习二 统计描述 实习三 t 检验,非参数检验 实习四 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 实习五 χ2 检验 实习六 回归与相关 实习七 生存分析
卫生统计学实习 学习重点
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 SPSS软件应用
一、统计表
横标目 纵标目 标题
备注
实习一 统计表和统计图 二、统计图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原则 1.根据资料分析的目的 2.根据资料的性质 数值变量资料:普通线图、直方图、散点图 分类资料:直条图、圆图、百分条图
二、统计图
(一)普通线图
line diagram
定义: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或某 现象随另一现象变迁的情况。 特点:1.纵横轴为算术尺度。 2.相邻两点用线段连接(折线图)。
(五)散点图scatter diagram 绘制方法
操作步骤同前,但要选择“散点图”
(三)直方图
histogram
绘制方法
二、统计图
(四)百分条图 percent bar graph 及 圆图 circular graph 表示一事物中各部分的比重(构成比)。
(四)百分条图 percent bar graph 及 圆图 circular graph 百分条图绘制方法
操作步骤同前,但要选择“条形图”
实习一
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180~183页
实习一 统计表和统计图 一、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和制作基本原则
1.标题:描述表格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指标; 2.横标目:指研究对象,一个横标目对应一横行的内容; 3.纵标目:统计分析指标,一个纵标目对应一纵列的内容; 4.数字: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的小数位数一致; 5.线条:最简单的统计表为“三横线”,不允许有竖线; 6.备注:补充说明表格的内容。 原则:统计表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一)普通线图
line diagram
(一)普通线图
1.输入数据
line diagram
绘制方法
(一)普通线图
2.插入图表
line diagram
绘制方法
(一)普通线图
2.选择散点图
line diagram
绘制方法
二、统计图
(二)直条图 bar graph 定义:用等宽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 各指标的数值大小。 特点:1.纵轴从0开始。 2.等宽直条,直条间距相等。 3.按一定顺序(如高低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