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工厂化生产金针菇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怎样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是根据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局部或整体地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取代了手工劳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是:

(1)配料

主要是木屑和米糠。木屑是要使用堆积2-3年的,米糠是尽量选用新鲜的。木屑与米糠的混合比例,我国台湾是5:1,日本是3:1。

原料加水至含水量58-60%时,分装于600毫升的塑料瓶中。每瓶装480克,使用自动天平与自动装瓶机联合作业。装好后,加上纸盖即由传送带送进灭菌锅中灭菌。

(2)灭菌

用高压灭菌锅时,在120℃压力下维持30-50分钟。用低压灭菌锅时,在100 ℃下维持4小时。灭菌后,待瓶内温度下降到20℃时趁热接种。

(3)接种

在消毒彻底的接种车间进行。接种量是1瓶菌种接同样容量的栽培瓶50-60瓶。

(4)菌丝培养

在培养车间进行。培养车间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

50-60%之间。培养20-25天,菌丝即可长满全瓶。

(5)开盖和去皮

菌丝长满全瓶,呈白色时,就应该将瓶盖去掉。同时,用去皮刀或去皮机除去呈皮状的部分,以防止菌丝体自溶或杂菌滋生。

(6)催菇

菌丝长满全瓶后,即将种植瓶移至催菇车间。催菇车间温度

10-12℃,相对湿度80-85%,黑暗。

此时,湿度条件很重要。湿度过低,培养料表面会出现气生菌丝,使出菇不整齐;湿度过高,培养料表面会出现褐色水滴,影响子实体品质。

在催菇车间培养10-14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整齐的菇蕾,再继续培养2-3天,即可移入驯养车间。(7)驯养

把出齐菇蕾的瓶匣移至温度3-5℃,相对湿度70-80%的驯养车间,通入3-5米/秒的微风,以减缓其生长,促菌柄质地坚实。经过5- 7天,当菌柄高2厘米左右时,就应移入生长车间。

(8)生长和套纸筒

生长车间要保持温度5-8 ℃,相对湿度75-80%。在进入生长车

间前,要把每个瓶口围上高约12厘米的硬纸做的圆筒,以使菇丛笔

直向上伸长。

(9)收获

当子实体长到13-14厘米高时即可收获。收获时拔出的菇要成束包装。最多收两潮。收获后,立即把菇瓶运出车间,再运进一批新菇瓶。

怎样工厂化生产金针菇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怎样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是根据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局部或整体地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取代了手工劳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工艺流程是: (1)配料 主要是木屑和米糠。木屑是要使用堆积2-3年的,米糠是尽量选用新鲜的。木屑与米糠的混合比例,我国台湾是5:1,日本是3:1。 原料加水至含水量58-60%时,分装于600毫升的塑料瓶中。每瓶装480克,使用自动天平与自动装瓶机联合作业。装好后,加上纸盖即由传送带送进灭菌锅中灭菌。 (2)灭菌 用高压灭菌锅时,在120℃压力下维持30-50分钟。用低压灭菌锅时,在100 ℃下维持4小时。灭菌后,待瓶内温度下降到20℃时趁热接种。

(3)接种 在消毒彻底的接种车间进行。接种量是1瓶菌种接同样容量的栽培瓶50-60瓶。 (4)菌丝培养 在培养车间进行。培养车间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 50-60%之间。培养20-25天,菌丝即可长满全瓶。 (5)开盖和去皮 菌丝长满全瓶,呈白色时,就应该将瓶盖去掉。同时,用去皮刀或去皮机除去呈皮状的部分,以防止菌丝体自溶或杂菌滋生。 (6)催菇

菌丝长满全瓶后,即将种植瓶移至催菇车间。催菇车间温度 10-12℃,相对湿度80-85%,黑暗。 此时,湿度条件很重要。湿度过低,培养料表面会出现气生菌丝,使出菇不整齐;湿度过高,培养料表面会出现褐色水滴,影响子实体品质。 在催菇车间培养10-14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整齐的菇蕾,再继续培养2-3天,即可移入驯养车间。(7)驯养 把出齐菇蕾的瓶匣移至温度3-5℃,相对湿度70-80%的驯养车间,通入3-5米/秒的微风,以减缓其生长,促菌柄质地坚实。经过5- 7天,当菌柄高2厘米左右时,就应移入生长车间。 (8)生长和套纸筒 生长车间要保持温度5-8 ℃,相对湿度75-80%。在进入生长车 间前,要把每个瓶口围上高约12厘米的硬纸做的圆筒,以使菇丛笔 直向上伸长。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是采用现代工业设施和人工模拟金针菇生态环境条件,实施生产操作机械化、生产环境控制智能化、鲜菇生产周年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其实质是以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管理方式组织农业,以现代市场理念经营农业。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利用空调设备及自动化装置用塑料瓶栽培金针菇,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实现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国内始于八十年代,九四年开始已经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国传的工厂化生产栽培工艺。 一、根据场地合理布局,科学设计: 生产厂房采用封闭式厂房,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带保温的彩钢板厂房。周围要求无工业三废、禽畜养殖场、垃圾置放场及其它污染源;生产用水符合城市居民饮用水标准。根据生产布局一般分为五个区域,一区为无菌区,包括冷却室和接种室,是厂区洁净度最高的区域;二区为培养区,对洁净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三区为搔菌、出菇、包装区,对环境整体要求较高;四区为操作(装料、灭菌)区域,对环境无特别要求;五区为原料堆放场、下脚料处理区域,是灰尘和杂菌较多的区域。根据日生产量和不同品种,合理布局各区域面积,对各区域制订不同的管理要求和人员流动要求。 最主要是出菇房的调控,要求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置,保温降温设备,保湿降湿设备,光线的调节设备等,菇房的屋顶及四周墙壁要光

洁坚实,地面采用隔热处理,除了通风以外,不留任何缝隙,以方便清扫消毒。 菇房要求相对独立,各冷库排列于中间过道为宜,房门开于过道,这样过道便形成缓冲间,减少空气交换时外界与菇房的温度。中间通道一般为 2 米以上,以便通行。根据生产规模、管理技术合理安排。出菇房一般在60 平方米以内。 二、金针菇特性及其生产条件: 白色金针菇属低温喜湿性菌类,菌丝生长适温18-22 C,菇蕾形成时适温10C左右,子实体生长适温5-8 C,其发菌期比黄色金针菇长, 出菇温度亦比黄色金针菇低,发菌不充分则不易出菇,要求多通风,抗病能力比较弱。所以对栽培设施和管理要求比较高。菌种的优劣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生产者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商品性状好,抗病性强,管理简便的优良菌株进行栽培。菌种生产和使用严格遵循 NY/T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5333-2006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三、科学经济地配制培养基质: 培养基质一般由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麦麸、 米糠、玉米粉、石膏、石灰等组成。 杂木屑主要起保湿、通气作用,粗细要合理搭配,用前要过筛去除硬物,

金针菇栽培技术

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概述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构菌、朴菇、冬菇等,属伞菌目口蘑科金针菇属。?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最近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2.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 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

金针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金针菇栽培技术与管理 金针菇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两种。 一、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针菇,是指将培养料通过常压或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齐,产量高。 1、栽培季节 利用自然温度栽培金针菇,选择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一环。 金针菇属于低温型的菌类,菌丝生长范围7―30℃,最佳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应范围3―18℃,以12―13℃生长最好。温度低于3℃菌盖会变成麦芽糖色,并出现畸形菇。 人工栽培应以当地自然气温选择。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节接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发菌培养菌丝体。待菌丝生理成熟后,天气渐冷,气温下降,正适合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低温气候。江南诸省通常以10―11月间接种,经过1个月左右发菌培养,到11―12月间进入出菇。高海拔气温较低的山区和长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种,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种,加温发菌春季长菇。低海拔的平川地区,应适当推迟接种。为了解决夏季金针菇市场需求,可以利用冷库生产金针菇。 2、栽培场所 金针菇栽培分为发菌、出菇两大步。发菌阶段要求场所

保温、通风、干净。出菇阶段最好选择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墙,上盖塑料膜及草帘。 3、原料配比 ①棉籽壳100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麦麸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黄豆面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大多数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无论选用何种原料,都要求新鲜、干净、无霉变。 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余均应拌均匀。加水充分搅拌并使含水量达到65%左右,再闷2―4小时,即可装袋。 4、装袋灭菌 选用宽15―17厘米、长33厘米的塑料袋一头出菇,或15―17厘米宽、55厘米长的塑料袋两头出菇。装袋时边装料边压实,装好后两端用细绳扎成活结。按常规方法高压或常压灭菌。 5、接种培菌 灭菌好的塑料袋,冷却至室温后即可进行接种。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接种时严格操作规程,两端接种,一般每瓶种(750克/瓶)可

金针菇工厂化种植关键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种植关键技术 1.背景 金针菇是一种高度营养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 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以及对食品安全的要求,金针菇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金针菇种植模式以农家小作坊为主,收益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化种植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金针菇产业的发展。本文将介绍金针菇工厂化种植的关键技术。 2.土壤条件 金针菇的生产需要选用优质耕地,土质疏松肥沃、富有机质、水分充足,地下水位于土壤深度1.5米以内的土地。同时,土壤的pH值应控制在6.0-7.0之间,以利于金针菇的生长发 育和高产。 3.菌种选用 选择优质金针菇幼体,经过无菌处理后进行培养。培养室 的温度控制在25-28℃,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通风不宜 过大。更换光照强度适中的光源,可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4.基质制备 金针菇的培养基质通常以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等为主, 再加上适量的蘑菇渣、菜籽饼等有机物质。在基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消毒杀菌,保证无害菌和病原菌的存在。另外,基质的湿度也需要严格控制,过高会导致霉菌的大量繁殖,过低又会阻碍菌株的生长发育。

5.菌种接种 菌株的培育好后,需要将其接种到基质中。将培育好的金 针菇菌丝均匀地撒到基质上,然后再将基质盖好,处置区域内的温湿度要求如上。接种后,逐渐增大通风、降低湿度、提高温度,以刺激金针菇的生长。 6.环境调控 金针菇的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在培育过程中,需要控制 气温、湿度、通风、环境污染等条件。适宜的气温为20-25℃,相对湿度不得低于70%,通风量要根据基质的含水量和空气中 氧气含量进行控制。同时,要定期清理环境卫生,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7.施肥管理 金针菇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 适时适量的施肥。一般情况下可采用有机肥和复合肥,调整肥料中的氮、磷、钾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 8.采摘处理 金针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菌盖平展,菌质细嫩,带有星点 的时候。采收后尽快处理,防止病菌交叉污染,同时也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一般采用机械捡拾和手工摘取两种方式,采摘后可以进行分类保鲜、加工处理或者直接销售。 9.总结 金针菇的工厂化种植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包括土 壤条件、菌种选用、基质制备、菌种接种、环境调控、施肥管理、采摘处理等方面。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推动金针菇产业的发展。

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

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 引言 金针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逐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金针菇产业也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掌握正确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金针菇栽培方法。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金针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用菌,逐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金针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益智健体、降脂降压等功效,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此外,金针菇栽培周期短、见效快,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也使得其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之一。技术要点 1、培养料配比:金针菇栽培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料,一般以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等辅助料。培养料配比应根据金针菇的品种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同时注意培养料的酸碱度调节。

2、环境条件控制:金针菇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和生长需求进行相应的环境条件控制。如发菌阶段要控制温度在20-25℃,湿度在60-70%,并保持黑暗环境;出菇阶段要适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并给予适当的散射光。 3、消毒处理:金针菇易受杂菌感染,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包括培养料、接种箱、菇房等各个方面的消毒,以预防杂菌滋生。 4、接种与发菌:选择合适的接种量和接种时间,将金针菇菌种接种到培养料中,然后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发菌。发菌过程中要及时翻堆、通风,确保菌丝的正常生长。 5、出菇管理:当金针菇达到出菇阶段时,要给予适宜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金针菇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二氧化碳积累过多,造成金针菇畸形或腐烂。 成功案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企业开始金针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某地区为例,该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采用合理的培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金针菇色泽金黄或黄褐,菌柄颜色极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脆嫩可口,味鲜,营养丰富,并有医疗作用。代料 金针菇色泽金黄或黄褐,菌柄颜色极似金针菜(故名金针菇),脆嫩可口,味鲜,营养丰富,并有医疗作用。代料栽培是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甜菜渣等各种作物秸秆,以及树叶等各种农、林、工、副业的有机废物和下脚料栽培。金针菇是食用菌中的优良种类,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栽培市场前景看好。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l)栽培时间的选择 金针菇为低温结实性真菌。主要栽培季节:地下栽培为9月-次年4月;地下道栽培夏季其内气温不高于15摄氏度(l3摄氏度更好),通风好的可周年栽培,高于18摄氏度的应用高温品种也可周年栽培。 (2)栽培方法 ①原料及配方玉米芯或锯末、棉籽壳等占95%,过磷酸钙1%,石膏1%,硫酸镁0.4%,生物学效率110%-140%。 ②培养料的配制(a)松木屑应用5%石灰水澄清浸泡18-20小时,以清水冲淋至中性,沥干备用。(b)锯屑愈陈旧愈好,其他培养料愈新鲜愈好。若无陈旧木屑,可把木屑薄铺于地面,用水喷湿,暴晒数周;或把木屑加水拌湿,堆积发酵,翻堆1次,数日后即可使用。(c)在棉籽壳和木屑配方中加不超过20%的碎稻草和废棉,保水性好,产量高。 ③装袋、灭菌、接种培养料配制好,堆闷1-2小时即装袋,当日必须装完。多用低压聚乙烯袋(4O-42厘米X17-18厘米),每袋装料500克。装料必须上下粗细松紧-致,袋口用塑料绳扎紧。扎口必须注意:(a)装好后,清除袋口残存的培养料,把袋内空气尽量向外排除

才扎。(b)紧贴培养料扎口。培养料全部装好把袋扎好口后灭菌,灭菌时间因袋大小不同而异,40-42厘米x17-18厘米大小的袋子,常压下灭菌10小时或高压灭菌2小时。灭菌后,待袋温降至25摄氏度以下接种。平均气温25摄氏度以上每瓶原种接35-40袋,使袋内料面有薄薄的-层菌种,以利发菌,防止杂菌侵入。平均气温20摄氏度以下,每瓶原种接70-80袋。 ④培养接种后,把菌袋移入培养室堆放发菌。堆高1米左右,宽以2袋长为度,堆与堆之间留走道。发菌过程中,室温保持22摄氏度,待发菌深人料内3厘米左右,保持20摄氏度,空气湿度60%-70%,黑暗,每7-8天检查1次,发现杂菌及时拣出。袋内培养料2/3或全部发好菌的,即可移入栽培室。 ⑤栽培当袋内料面雪白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这是出菇的前兆,应立即催蕾。把袋口松开,室温保持10-13摄氏度,空气湿度85%-90%,二氧化碳含量0.1%以下,光照1-2勒(相当于每隔15天挂1盏3-5瓦的电灯泡的亮度),空气新鲜菌蕾长得丰盛健壮。通风时间:温度高时,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并在袋上勤喷水,但不可向菌蕾直接喷水,也不可使水流入料内,以免菌蕾生长不良,-般5-15天就可出蓄。菌蕾形成后,将袋口拉下折叠,离料面3厘米,以增加通风量,并把凸出于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拿掉,畸形的小菇拔除。待子实体长至袋口,拉直袋子,覆盖地膜保湿。金针菇高产优质的关键是定向延伸菌柄,其要点是:(a)保持0.114写~0.152%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菌柄延伸,抑制菌盖开伞;(b)1勒的弱顶光,菌柄长得快而整齐;(c)温度10-15摄氏度(6-10摄氏度最佳),空气湿度90%-95%;(d)干湿交替(定期向袋四周空中喷雾),适当通风,从而就可长出色白、质嫩、盖小、柄长的高产优质金针菇。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流程 一、流程备料→预处理→原料配比搅拌→装袋→灭菌→强冷→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包装原料处理和搅拌1、按生产要求的规格将备好筛选后的原料进行预湿、浸泡处理。2、将预湿后的原料按配比由传送带直接传至自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与混合。经过20分钟后原料搅拌完毕二、装袋灭菌1、装袋:用自动装袋机装袋。本机为圆盘容积双冲压装袋方式,把装袋作业中最繁重的装袋,压料工序用机器代替。2、灭菌:将装好料的培养袋,用灭菌周转车送到灭菌仓中,大多数是用蒸汽常压灭菌方式,100摄氏度保温10个小时,此灭菌仓一次灭菌5000个培养袋。三、接种发菌1、接种:灭菌结束冷却后接种,接种室经过百万级空气净化,操作人员要按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接种。2、发菌:把接种好的培养袋用培养周转架送至发菌车间,发菌车间可容纳60万培养菌棒,温度控制在18-20摄氏度,空气湿度65%,二氧化碳含量200mg/kg以下。四、出菇发菌25天后,将发好的菌棒移入恒温出菇车间,在此通过对温度,光照,通风,湿度,co2含量等环境控制,经过30天金针菇就可以收了。五、采收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只采收一茬,每个菌棒产量300-350g。采收后的菌棒除了有机还田和做燃料外还可以用来栽培其他品种的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是一个细节决定成败的行业,菌种的培育、生产工艺、环境控制,污染防治等过程,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例如:每种食用菌都对生长环境有特定要求,温度、光照、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等环境因子对食用菌的生长尤为重要,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需要采取不同的环境控制技术,选择合适的菌种,并进行科学的栽培,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食用菌。 1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用菌产品的日益需求,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已经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就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述,内容包括选址、设施建设、领导人员培训、菌种选择、采收工艺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 首先,选址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基础,众所周知,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气候温湿度适宜以及土壤状况良好的地区,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以确保工厂正常运转。 其次,设施建设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重要一环。工厂的主要设施包括菌种生产车间、菌袋灭菌车间、菌袋接种车间、菌类生长车间等。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食用菌生长的特点,确保设施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同时要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领导人员的培训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的关键,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领导人员,才能有效地指导和管理生产。因此,工厂管理层应安排培训课程,包括菌种选育、灭菌技术、接种技术、生长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管理人员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理解和运作能力。 菌种选择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市场需求和工厂生产能力,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栽培。常见的菌种有

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的选择要考虑其品质、产量和市场销售情况等因素。 采收工艺是保证食用菌品质的关键步骤,采收时应注意控制采收时间和方式,避免对菌体造成损伤。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品质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研发加工技术,将食用菌进行加工制品,增加产品的深加工率。 最后,销售渠道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成功的关键一环。可以与超市、酒店、餐厅等商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同时,也应积极开拓电商渠道,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综上所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址、设施建设、领导人员培训、菌种选择、采收工艺以及销售渠道的合理规划和运作。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产能和产品品质,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的继续推进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产业发展。 首先,人员培训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的重要环节。除了领导人员的培训之外,还应该对生产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和培养、灭菌技术与设备操作、菌种接种和菌袋管理、食用菌生长环境控制等。通过科学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

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

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 菌菇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不仅可以作为美食品尝,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菌菇的工厂化生产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以菌菇工厂化生产流程为标题,介绍菌菇工厂化生产的整个过程。 一、菌菇种植基地的选择 菌菇种植基地的选择是工厂化生产的第一步。菌菇对环境要求较高,一般需要选择气候温暖、湿度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作为种植基地。此外,基地的水源、土壤质量、肥料供应等因素也需要考虑。 二、菌菇菌种的选用 菌菇的种类繁多,每种菌菇的生长条件和要求都不尽相同。在工厂化生产中,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基地条件选择适合的菌种。常见的菌种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三、菌菇菌种培养 菌菇的菌种可以通过菌丝培养来获取。首先,将菌种接种到菌种培养基上,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繁殖。 四、菌菇菌种的扩繁 在菌种培养基上培养出的菌丝可以用于扩繁。将菌丝接种到培养基质中,如木屑、秸秆等,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菌

丝能够快速生长和繁殖。扩繁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以保证菌丝的健康生长。 五、菌菇的种植 菌菇的种植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菌床培养和菇体生长。首先,将培养好的菌种用于菌床的接种。菌床一般由有机质材料如木屑、秸秆等构成,接种后需要进行湿化、堆积和覆盖等处理。接种后,需要控制菌床的温湿度,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以促进菌菇的发芽和生长。当菌菇菌丝覆盖整个菌床表面后,进入菇体生长阶段。此时,需要控制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以促进菌菇的快速生长和发育。菌菇的生长周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待菌体充分生长后,即可采摘。 六、菌菇的采摘和包装 菌菇的采摘一般在菌体完全展开但尚未开裂时进行,以保持菌体的完整和嫩度。采摘后,需要进行清洗和分类。清洗时要注意轻柔,避免破坏菌体。分类时按菌菇的大小、品质等进行分级。最后,将菌菇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卫生。 七、菌菇的储存和运输 菌菇的储存和运输是工厂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菌菇的储存一般采用低温冷藏的方式,以延长其保鲜期。运输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菌菇受损。 八、菌菇的销售和消费

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关键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关键技术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食用菌工厂化以其机械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等优势发展迅猛,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食用菌工厂化品种也在不断增加,从过去的双孢菇、金针菇和杏鲍菇三大品种增加到目前的十多个品种。针对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瓶栽或袋栽品种,以提高产品转化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主要目标,开展了适宜工厂化栽培设施条件、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目前栽培设施条件、优良工艺和安全生产技术均已试验成功,并进行了单项技术的示范,生产效益均有明显提高。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成本较传统生产模式降低10%以上,单产提高15%,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 一、栽培设施 菇房采用钢结构或砖混结构建设,按冷库标准要求进行建造,通风、保温、保湿。生产场地布局合理,生产区、加工区和原料仓库、生活区应严格分开。生产区中原料区、堆制发酵区或拌料区、装料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其中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应紧密相连,废料堆放、处理区应远离生产区,防止生产环节之间及对周围环境产生交叉污染。 二、生产设施 配置与冷库大小相匹配的制冷机及制冷系统、风机及通风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应有健全的消防安全设施,备足消

防器材。主要包括配料、拌料机械设备、装瓶(袋)设备、高效灭菌设备、接种设备、培养栽培环境调控设备、通风照明设备、采收包装设备和采后清理设备等满足生产要求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先进机械设备。 三、品种选择 选用经过出菇试验、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宜工厂化生产、商品性好、货架期长的优良菌株。 四、工艺流程 1.配料。根据所栽培菇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栽培原料及适宜配方。 2.拌料。一是搅拌促使各原材料和水混合均匀,无死角,无干料块,如木屑可以通过室外日晒雨淋,以促使其提高自身含水量;二是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使原料酸败。如玉米芯应采用浸水短期预湿的方法使其增加含水量,减少搅拌时间。 3.装瓶(袋)。将培养料均匀地装入栽培用的容器(瓶或袋)中,上紧下松,培养料的含水量必须均匀一致,一般为63%~65%,然后在中央打直径1.5~2厘米的通气、接种孔。瓶肩、袋壁无空隙,培养基质之间的空隙度一致,确保菌丝发菌的均一性。 4.消毒灭菌。灭菌锅内的数量和密度按规定放置,灭菌前期,尤其是高温季节,应用大蒸汽或猛火升温,尽快使料温达到100℃。高压灭菌培养料在121℃保温1.5~2小时。 5.冷却。冷却室必须进行清洁消毒,最好安装空气净化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 1.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定义 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实际上就是封闭式工厂化周年栽培。利用制泠或加热设备和自然气候抗衡,实现“空龄效应”。“空”指空间,“龄”指时间。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在单位土地面积内,利用设施、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环境,进行立体、规模、反季节周年栽培。其目的是提高周年复种指数,提高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周转使用率,在短时间内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的、集现代农业企业化管理的栽培方法。 2.工厂化设施栽培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均为季节性传统小农手工作坊式栽培。菇农必须承担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变化、技术失误、误购入劣质菌种等诸多风险,出售的仅是初级产品,无多大的利润空间。他们所获得的效益,只不过是比简单出卖劳力稍强些。 现代农业生产是逐步向“精品农业”发展。食用菌工厂化设施栽培属于“精品农业”范畴,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反季节品 种,消费对象是超市、酒楼、宾馆,面对着的是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了保证连续周年供应,只能走工厂化设施栽培的道路。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副产品极丰富的社会里,百姓对品质要求逐步提高,只有品质才能够激发起民众的购买欲望。近几年随着老百姓生活的提高、节奏加快,日益提高营养、保健意识,导致对小包装的需求日益增加。所谓的品质,不再停留在简单鲜菇的外观形态上,而是在内在的质量上,表现在其风味和口感上,显的尤其重要,特别是绝对不能有农药残留。熟料栽培,原来就不存在喷农药事情,只不过各地传统小农手工作坊式栽培,只注意到栽培产量,连最起码的防虫网都舍不得投入,往往忽视物理防治为先的原则,简陋生产,粗放管理,追求的仅是短期的经济效益,造成病虫害的日益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项目资料

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项目资料 一、项目概述 金针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 值和市场需求。工厂化生产金针菇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在室内环境下大规模种植金针菇,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项目优势 1. 市场需求大:金针菇是一种受欢迎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销售前景广阔。 2. 产量高: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可以利用空间合理布局,通过科学管理和自动化 设备,提高产量。 3. 质量稳定: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可以保证金针菇的质量 和口感的稳定性。 4. 技术支持:工厂化生产金针菇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但现在已经有成熟的种 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供参考。 三、项目流程 1. 建设场地:选择适宜的场地,建设金针菇生产基地。基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排水条件。 2. 原料准备:准备金针菇种子、菌包和培养基等原料,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3. 菌种培养:将金针菇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繁殖,培养出优质的 菌种。 4. 培养基制备: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包括底料和上料,以提供金针菇生长所需 的养分。

5. 菌包制备:将培养好的菌种与培养基混合,装入菌包中,密封好,准备好用 于种植。 6. 种植管理:将菌包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进 行种植管理。 7. 生长期管理:定期给予水分、光照和通风等管理,促进金针菇的生长和发育。 8. 采摘和包装:当金针菇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进行采摘,并进行分类和包装,准备销售。 四、项目投资和收益 1. 投资: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投资主要包括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原料采购和 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费用。具体投资金额根据规模大小而定。 2. 收益:金针菇的市场价格较高,工厂化生产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销售额。根据市场需求和产量,可以预估收益情况。 五、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金针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金针菇产业的发展。 六、风险分析 1. 市场风险:金针菇市场受供求关系和消费者需求影响,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存在。 2. 疾病风险:金针菇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疾病和虫害的侵袭,需要加强病虫 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环境控制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最具现代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其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的设施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化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发展较早的上海、北京、广东继续保持领先外,江苏、福建、山东及东北等地区也后来居上,成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基地。目前我国工厂化生产主要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双孢蘑菇、白灵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配套的设备生产企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目前生产的设备包括全自动灭菌设备、整套生产流水线、液体菌种设备、空气调节设备、加湿设备、净化设备和控制系统,为食用菌工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内食用菌生产设备整体上与日本、韩国还有差距,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食用菌工厂化生产 1.1工艺流程 1.2操作要求 1.2.1原料混合搅拌 栽培主料有木屑、玉米芯、棉子壳、甘蔗渣,营养物质有米糠、麸皮、玉米粉和少量的石灰、石膏等。在工厂化生产的配方中,营养物质所占比率比常规栽培的要高,一般要占总量30%~40%,以尽可能提高第一潮菇产量。 基本配方1:棉子壳30%,玉米芯36%,麸皮30%,

玉米粉3%,碳酸钙1%,含水量64%~66%。 基本配方2:木屑33%,玉米芯30%,米糠22%,麸皮11%,玉米粉3%,碳酸钙1%,含水64%~66%。 通过搅拌使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取大量的水分,提高培养料自身的蓄水能力,并使物料混合均匀。同时快速完成装瓶和灭菌,避免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培养料发酵酸败,改变其理化性质,影响发菌速度和产品产量。 1.2.2装瓶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均匀地装入专用塑料瓶中,并完成打孔和压盖。目前国内使用的栽培瓶有850mL和1100mL。金针菇大多采用1100mL大口径塑料瓶,单瓶产量已达到300g以上;1100mL塑料瓶栽培杏鲍菇,产量130~150g;850mL 1100mL塑料瓶栽培蟹味菇产量分别在160g和200g 左右。 1.2.3灭菌 一般采用全自动高压灭菌锅,提高灭菌效率和灭菌效果。通过灭菌使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含孢子)全部被杀死,使培养料处于无菌的状态,同时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后,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进行部分降解,有利于菌丝的分解与吸收。 1.2.4冷却 采用较多的是二级冷却。灭菌结束后,灭菌车拉至预冷室,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将菌瓶温度降至50℃以

金针菇生产工艺流程

金针菇的介绍工艺流程 一、金针菇的介绍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英文为:"Eniki Mushroom ",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的食用菌. 据分析,金针菇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克干菇中氨基酸的总量为20.9克,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占44.5%,高于一般菇类,尤以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成分最高,分别为1.024克和1.231克,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被誉为“增智菇”或“智力菇”。另外,金针菇中含有的抗癌活性物质扑菇素,有利于增强体质和促进智力发育。经常使用金针菇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治疗肝脏及胃肠道溃烂等疾病。 二、金针菇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金针菇有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 1、菌丝体 金针菇的菌丝体为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锁状联合。 2、子实体 金针菇子实体丛生,极少单生。单个子实由菌盖、菌褶和菌柄等部分构成。人工栽培菌柄细长,直径0.3—0.4cm,长15—20cm,脆嫩、淡黄或白色,无绒毛或少绒毛。 (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 1、幼蕾期 金针菇的子实体刚分化形成,大小像米粒,一般成堆或成团。 2、菌盖分化期 子实体大小像绿豆粒,圆形,长度1—2cm。 3、菌柄分化期 菌柄在菌盖下面逐渐形成,子实长度3—5cm。 4、成形期 菌盖、菌柄逐渐生长,菌盖直径5—10mm,子实体长度5—10cm。 5、商品期 菌盖半球形,菌盖直径10—20mm,子实长度8—18cm。 6、开伞期 菌盖平展。 7、老化期 菌盖完全平展,菌肉组织老化,散发出大量孢子。 (三)生长发育条件 金针菇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主要有营养度、温度、湿度、光度、二氧化碳浓度和酸碱度等方面,这6个方面对金针菇栽培产量及品质起决定性作用。作为生产者认真掌握这些生长条件,对栽培成功、稳产、高产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1. 培养基质准备工艺 影响搅拌效果的两个关键点 栽培原材料相当广泛,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米糠、麸皮、玉米粉、石膏、石灰等,但是对不同原材料的配方或原材料的混合物搅拌方式有所不同;搅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被搅拌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取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提高培养料自身的蓄水能力;衡量搅拌效果成败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搅拌促使原材料混合物的均一性,不会造成一些死角;另一个是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会使原材料酸败;搅拌均一性的实现主要靠搅拌机本身的性能和搅拌时间,这一点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而引起酸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的季节温度高于30℃,营养物质倾倒后,微生物快速发酵致使培养基料变酸腐败; 培养料酸败后对出菇及产量的影响 培养料的酸败直接影响出菇结果,酸败后的培养料使菌丝吃料困难,料发黑,发菌时间大大延长,催蕾时料面分泌大量黄水,增加了受杂菌污染的机率,单产水平下降; 采取的工艺 1 针对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的加水方法,对于木屑可以在室外长期日晒雨淋,以促使其提高自身含水量;棉籽壳含有丰富的棉绒纤维可以短期预湿,在搅拌前可以将其浸入水桶中使其充分吸水,从而减少在搅拌锅里搅拌的时间; 2 玉米芯含有相当多的糖质,加水后不立刻装料容易引起酸败,但可以通过短期预湿的方法使其增加含水量,经过研究证明玉米芯在35℃高温天气下预湿2hr后pH下降不明显; 3 对于营养物质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极易酸败的物质采取的办法是,在装填料前将其倒入搅拌,内完成装瓶,培养料不会酸败; 4 高温季节,在搅拌锅的上方安装风扇,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排除,可减轻料的发热和酸败; 影响装瓶的五个关键点 装瓶是指将培养料均匀地装入栽培用的容器-塑料瓶中,然后在瓶中央打一个直径~2.0cm 的通气孔;主要的原理是通过震动、翻转使培养料漏入栽 1/6页 培瓶中;这当中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装瓶需要装得上紧下松,这样有利于菌丝的两头发菌,使菌丝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料完毕; 2 装瓶时必须确保培养料的含水量位于64%66%之间,而且瓶肩无空隙; 3 装瓶时850mL塑料瓶必须确保瓶重590620g/瓶,1100mL装料重量在770~800g/瓶,不能装得太轻或太重;这样有利于保持瓶内培养基质之间的空隙度,确保瓶内基质间良好的通气性; 4 装瓶时确保栽培瓶之间的误差在20g之内,确保菌丝发菌的均一性,从而保证出菇的均一性; 采取的工艺 1 装瓶要达到上紧下松的目的,可调节装瓶机的震动频率,使其不致过大,且确保每瓶的平均装料重量位于590620g和770~800g之间850cc.塑料瓶58mm口径,装瓶重量含瓶与瓶盖重,约78g,1100cc塑料瓶,78mm口径; 2 含水量的确保及瓶肩无空隙则通过大量的配方试验来验证,实验证明必须提高主料木屑、棉籽皮、玉米芯等的蓄水能力,如通过堆制的方法使杂木屑的持水力达到68%70%、松木屑持水力达到76%或更高、浸泡过夜的棉籽皮蓄水能力达到76%、预湿3hr的玉米芯蓄水能力也达到70%以上,实验中还发现主料吸水后吸胀的体积各不相同,吸水后膨胀性越大装瓶的效果越好; 3 营养物质一般为麸皮、米糠、玉米粉类,它们的使用量越大,装瓶的难度也越大,但是工厂化瓶栽要想获得高产在一潮内完成较高的产量,必须使营养物质的含量达到30%以上,营养物

工厂化再生法袋栽金针菇技术

工厂化再生法袋栽金针菇技术 近年来,食用菌尤其是珍稀食用菌在国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并形成周年供应的市场需求,需求量不断扩大,售价高,市场前景好。 福建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建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试车间,共有9个调温、调气菇房及配套设施计960 m2,主要栽培金针菇、黑木耳、平菇等。在福建农业大学黄毅教授指导下,采用三区制的再生法袋栽金针菇,经过多年探索及攻关,工艺技术日趋完善。其工艺要点为在18~20℃的培养室发菌,在12~15℃的催蕾室诱导原基和菇蕾再生,在6~8℃的发育室进行驯化、抑蕾和发育。现将工厂化周年生产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栽培季节 袋栽主要考虑出菇时温度是否适宜,一般温度稳定在6~12℃。在自然条件下,厦门地区主要集中在11~12月制袋,翌年1~2月出菇。工厂化生产具有控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 2 菌种制备 2.1 品种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白色菇种。具体标准是菇盖抗细菌侵染、不易开伞;菇柄硬挺、粗细均匀;菇体色泽洁白,含水量较低。

2.2 母种 常用培养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0.5 g、维生素B1 10 mg、琼脂22 g、水1 L,按常规配制和灭菌。接种后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每隔2~3 d天检查一次,如感染杂菌应及时清除,确保母种纯度。接种后10~12 d,待菌丝长满斜面试管(1.8 cm×20 cm),再转接原种瓶,每支试管母种接8瓶原种。 2.3 原种 培养基配方是棉籽壳64%、麦皮25%、蔗渣10%、碳酸钙1%,料水比1∶1.2。750 mL广口瓶装干质量为180 g的料,将削尖小木棍插入料中形成孔穴,高压灭菌后接种。在瓶口料面及孔穴底部各接一块母种,在20℃条件下培养,26~28 d菌丝布满全瓶。 3 栽培料制备 配料配方为棉籽壳37%、麦皮37%、蔗渣24.5%、碳酸钙1%、过磷酸钙0.5%,料水比1∶1.4。先将棉籽壳、蔗渣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在棉籽壳吸足水分后再加入其他材料,充分拌匀。配料要求均匀、松软,稍有弹性。培养基质(棉籽壳、麦皮、蔗渣)的含水量因不同进货时间、不同季节而有一定差别。拌完料后检测含水量,即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间有2~3滴水珠下滴为宜。控制好培养料含水量,关系到菌丝生长是否健壮及生长后期对水分的需求,是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搅拌、添料、进锅尽可能在3 h内完成,以减少灭菌前培养料的微生物繁殖量。

6.金针菇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

金针菇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指利用工业技术控制温、湿、光、气等环境要素,使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于人工环境,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周年化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周年生产是食用菌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厂化周年生产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可以实现周年生产,特别是在季节性栽培不能进行时获获取高额利润。同时工厂化生产具有优越的生产条件,可以为市场提供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安全卫生品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产品。工厂化栽培还具有资金密集化、技术密集化和人才密集化得特点。 在发达国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比例已高达90%。而相对于传统生产模式,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则刚刚起步,近年来,工厂化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年均增速在12%-15%左右。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已从2006年的47家增加到2009年的246家。全国工厂化生产总量40多万吨,占全国年总产量1827万吨的2.2%,产值40多亿元。据推测,我国工厂化生产企业如每年按30%递增,在2013年将达到1000家,日生产能力将达5000吨,年总产量将达182万吨,产值可达200亿元。 金针菇是目前工厂化生产开发最为成功的木腐型食用菌,这一技术最早由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开发成功,利用各种自动化控制设备形成一整套周年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体系。后来逐渐扩展到我国台湾省、韩国及我国内地。目前国内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主要有外资企业、台资企业和内地企业三种经营类型,工厂化金针菇生产量占我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60%以上。 工厂化周年生产金针菇主要有塑料袋栽培和塑料瓶栽培两种生产模式,两种模式并存。塑料袋栽培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产品质量也较塑料瓶栽培稍差,前期投资较小,但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目前有存在的市场空间;塑料瓶栽培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优,但前期投资巨大。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一)工厂化生产的设施与设备 与传统生产金针菇相比,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生产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日生产一吨金针菇,旧厂房改造需要资金至少要180万元左右,新建厂房则需要280万资金。同样生产规模,瓶栽则需要600万资金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