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煤质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内煤矿,包括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

第三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进行煤炭测量、抽样、检验、贮存和销售。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二章煤质标准

第五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煤质标准,并向矿工和监管部门公示。

第六条煤矿煤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灰分含量、硫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发热量、水分含量、粘结指数等。

第七条煤矿的煤质标准应根据不同的煤种和用途进行区分。

第八条煤矿应确保煤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煤炭测量

第九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测量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条煤矿煤炭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煤矿应每日清点和记录煤炭库存,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第四章煤炭抽样

第十二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抽样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三条煤矿煤炭抽样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第十四条煤矿应每批次抽取煤炭样品进行监测和测试,确保煤炭质量达标。

第五章煤质检验

第十五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质检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六条煤矿煤质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煤矿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煤质检验,确保煤质达标。

第六章煤质贮存

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贮存设施,并严格按照煤种和质量进行分类贮存。

第十九条煤矿煤炭贮存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渗透等安全性能。

第二十条煤矿应定期对贮存煤炭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对贮存煤炭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煤质销售

第二十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煤质销售制度,确保煤质与货物相符。

第二十三条煤矿应建立与购买方签订的煤炭交付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标准交付。

第二十四条煤矿应记录煤质信息,并提供给购买方和监管部门。

第八章煤炭质量监控和评估

第二十五条煤矿应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了解煤质的变化。

第二十六条煤矿应建立煤质监控系统,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

第二十七条煤矿应根据煤质变化情况,调整生产工艺和装备,以保证煤质的稳定性。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对于不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煤质管理的煤矿,监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生产,并处以罚款。

第二十九条对于故意造假、销售不合格煤炭的煤矿,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煤矿应对煤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十二条监管部门有权对煤矿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煤矿,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第三十三条煤矿应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检验机构和煤炭协会的合作,共同推进煤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监管部门所有。

以上就是关于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的内容,旨在加强煤矿煤质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煤质管理办法

雍和煤业煤质管理办法 为强化煤质管理,不断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明确各部门在煤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降低煤炭产销过程中的无用消耗,规避煤炭销售过程中因煤炭质量问题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调度室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张大矿 副组长:高雷,戴芝礼,孙长顺,徐云胜,万火春 成员:孙念然;胡玉江,刘予红,牛欣,袁红起,张东风,熊文波,刘欣,王兴立,张显超。雷红领,牛德全, 蔡正端,楚红军。 领导小组下设煤质管理办公室:孙念然具体负责。 二、原则: 1、全程控制、相关部门全员参与的原则; 2、经济效益和市场第一的原则; 3、各环节责任部门各负其责的原则; 4、奖、罚并重的原则; 三、职责: (A)生产科管理职责: 1、对采掘工作面推进(掘进)过程中将要遇到的断层、陷落柱、碴包等构造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并积极与调度室联系优化工程设计。减少以上构造对煤质的影响。 2、会审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时,要求对各工艺环节制定出提高煤质的针对性措施。 3、凡是有断层、陷落柱、夹矸的回采工作面,原则上都要进行煤、矸分流或进行改造。对于薄煤带要最大限度降低采高,减少破岩厚度。遇半煤岩或过断层的掘进工作面,要求要做到煤

岩分次爆破、分装分运。 4、采、掘工作面遇有顶板淋水、底板涌水、老空出水时,采取技术措施,将水分离到煤流之外。保证10302下隅角无积水。下巷有淋水处应架雨棚。 (B)调度室管理职责 1、调度室在指挥生产时,合理配煤,使得煤炭质量统一在一个较高利益水平,确保全矿原煤质量达标。 2、指挥协调井下矸、煤的分装、分运工作。 (C)其他管理科室职责 1、安检科、销售科、综合办有入井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时,必须检查煤质管理情况,并及时向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反映。安检员、瓦检员、调度员在上岗期间如发现违反煤质管理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调度室。 2、科室管理人员入井检查工作时,必须将煤质检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 (D)采煤队管理职责: 1、炮采工作面应采用松动爆破技术,以减少对顶板岩石的破坏。 2、工作面遇薄煤带回采时必须保持最低采高,遇到断层、夹矸等构造要打眼放炮,将矸石拣在老塘或废巷内,并采取措施防止伪顶冒落造成碎矸石进入煤流。 3、工作面影响煤质的各类因素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原则上煤矸分采、分运。放炮落煤后,矸石一律拣向老塘,严禁矸石上大皮带或就地破碎。顶板淋水、底板涌水、老塘出水要采取措施,严禁水进入煤流。 4、出现构造影响煤质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E)开掘队管理职责: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煤质的安全和优质,提高矿井煤矿的开采和生产效益,保护矿井煤层资源和环境,确保煤炭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套管理规定。下面来介绍具体内容,共2000字。 一、总则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科学合理管理和控制煤矿煤质,确保煤矿生产煤炭的质量和安全。 煤质管理的原则是科学严谨、规范有序、安全高效。 二、煤质管理的责任 1. 煤矿生产煤质管理委员会负责煤质管理工作的组织、调度和协调。 2. 矿长负责煤质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煤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决策。 3. 煤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煤质管理工作,包括煤质监测、煤质分析、煤质评价和煤质改善等工作。 4. 采矿、选煤、运输等相关部门负责煤质的控制和监督。 三、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内容 1. 煤质监测 煤矿应当配备煤质监测设备,并建立相应的监测体系,对煤矿井下和井上的煤质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煤质情况,掌握煤炭的品质。

2. 煤质分析 煤矿应当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煤质分析,并建立煤质分析报告,以便了解煤质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 煤质评价 煤矿应当对煤炭进行煤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煤炭进行分类和定级,并制定相应的销售标准。 4. 煤质改善 煤矿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对煤炭进行煤质改善,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煤炭的品质和降低煤质的波动。 四、煤矿煤质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 煤质监测和分析的设备和仪器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2. 煤质监测和分析的数据应当准确可靠,存档备查,以备对煤炭的质量进行追溯和管理。 3. 煤质评价应当公正客观,根据煤炭的特点和品质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真实可信。 4. 煤质改善应当根据煤质评价结果制定具体的改善方案,并组织实施,改善过程应当进行记录和监督。 五、煤矿煤质管理的考核和奖惩措施 煤矿应当建立煤质管理考核体系,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应当与薪酬挂钩。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煤质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矿工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国内煤矿,包括地下煤矿和露天煤矿。 第三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定要求,进行煤炭测量、抽样、检验、贮存和销售。 第四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二章煤质标准 第五条煤矿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定煤质标准,并向矿工和监管部门公示。 第六条煤矿煤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灰分含量、硫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发热量、水分含量、粘结指数等。 第七条煤矿的煤质标准应根据不同的煤种和用途进行区分。 第八条煤矿应确保煤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煤炭测量 第九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测量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条煤矿煤炭测量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煤矿应每日清点和记录煤炭库存,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第四章煤炭抽样 第十二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炭抽样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三条煤矿煤炭抽样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保证抽样的代表性。 第十四条煤矿应每批次抽取煤炭样品进行监测和测试,确保煤炭质量达标。 第五章煤质检验 第十五条煤矿应购买合格的煤质检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校准。 第十六条煤矿煤质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煤矿应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煤质检验,确保煤质达标。 第六章煤质贮存 第十八条煤矿应建立相应的煤炭贮存设施,并严格按照煤种和质量进行分类贮存。

第十九条煤矿煤炭贮存设施应具备防火、防爆、防渗透等安全性能。 第二十条煤矿应定期对贮存煤炭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第二十一条煤矿应对贮存煤炭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章煤质销售 第二十二条煤矿应建立健全的煤质销售制度,确保煤质与货物相符。 第二十三条煤矿应建立与购买方签订的煤炭交付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的标准交付。 第二十四条煤矿应记录煤质信息,并提供给购买方和监管部门。 第八章煤炭质量监控和评估 第二十五条煤矿应定期对煤质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了解煤质的变化。 第二十六条煤矿应建立煤质监控系统,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 第二十七条煤矿应根据煤质变化情况,调整生产工艺和装备,以保证煤质的稳定性。 第九章法律责任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煤矿生产和企业效益产生重要 影响。为促进中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煤矿煤质管理,制定了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本文将对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介绍。 煤矿煤质管理的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在煤矿煤质管理过程中,应始终遵循国家 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2.以优质煤炭为主:煤矿煤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煤炭品质,以优质 煤炭为主,尽可能减少低质煤炭的开采和使用。 3.环保节能:在煤炭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和节能, 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的浪费。 煤矿煤质评价准则 煤矿煤质评价是煤矿煤质管理的核心,是掌握煤炭品质和推动煤炭开发利用的 基础。煤矿煤质评价应以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煤的品质参数评价:包括煤的发热量、挥发分、含碳量、灰分、硫分 等参数。 2.煤粉细度评价:包括煤粉筛分、煤粉状态、细度、分散性等参数。 3.煤的属性评价:包括煤的物理、化学、结构等属性。 煤矿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1.优化煤炭采选工艺:在煤炭采选过程中,应合理设计采选工艺、减少 浪费,提高采选效率。 2.优化煤炭运输方式:在煤炭运输过程中,应考虑安全性、节能和环保, 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和工具。 3.规范煤炭储存管理:在煤炭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爆、防火等 安全问题,规范储存管理,有效减少煤炭质量损失。 4.强化煤炭质量监督检验:通过加强煤炭质量监督检验,及时发现和处 理煤炭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煤矿煤质管理的意义及前景 煤矿煤质管理是促进煤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意义和前景包括: 1.提高煤炭品质,满足各类客户需求,促进煤炭销售和市场竞争力提高。 2.减少低质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中国煤炭资源 的高效利用。 3.推动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总之,煤矿煤质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推进中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实 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效集约型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煤质管理办法

煤质管理办法 李家塔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为稳定我矿商品煤质量~消除煤中杂物~进一步完善我矿的煤质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符合顾客需求~根据工程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矿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措施 ,一, 采煤工作面煤质管理措施: 1、各生产、运输、辅助单位必须经常对员工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认真落实各项煤质措施~生产过程中严禁割顶、割底。 2、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生产单位必须及时制定煤质保证措施~并严格按照执行。 3、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顶板漏矸~特殊情况下采煤工作面顶板漏矸时~直径大于300mm的矸石必须全部拣出。 4、遇岩石冲刷带或煤层夹矸厚度?300mm时~在顶部时降低采高~保证煤质安全通过~在底部时做到保证工作面平直情况下抬底推进~如在中部不得不割切时、割下矸石运至安全地点将直径大于300mm矸石安排专人进行拣矸。 5、采煤工作面通过高压力区、顶板破碎带等区段时~综采面要及时移架推溜~要求保证支架初撑力~支架接顶严密~防止架前漏矸, 6、采煤工作面不得有深度超过100mm以上的积水。 7、加强对设备的冷却水管、泵站供回液管、皮带巷灭尘水管及阀门的检查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8、皮带运输煤流上方顶板淋水时~必须设置雨篷~将水导入水沟。 9、保证除铁器完好~及时清理杂物。

10、加强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高支护质量~避免漏矸。 11、采煤机在割煤时应做到“开机开水、停机停水”。 12、综采队杜绝人为割底漏矸发生~保证综采工作面煤质稳定。 ,二, 杂物管理措施: 1、完善除杂系统~提高除杂效果。加强除铁除杂设施的日常保养和检修~保证除铁除杂设施的高效运行~并及时清理除铁器除杂设施上的杂物。定期对除铁器除杂进行检查~每半年对所辖范围内除铁器的性能进行测试~确因磁场强度下降~无法满足除杂要求的除铁器~及时对矿有关部门申请予以更换。 2、生产单位对使用设备、设施的紧固件、易损件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防止因松动磨损、撞击等因素造成脱落~混入煤中,井下用支护材料~掉挂电缆的电缆构、预埋件以及丢弃的废料必须及时回收~不得进入煤中~现场设备或设施在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品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混入煤中。 3、采煤工作面必须设杂物桶~每班清理回采面两顺槽100米范围内杂物~以防杂物混入煤中,食物残渣不得上皮带。 ,三, 井下排水管理措施: 1、加强对给排水设备、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皮带巷、机头、机尾和工作面要安排专人排水~并落实责任~严禁发生水淹皮带底托辊或淹底皮带现象。 2、设防尘水幕的部位~其转载点及皮带上方一律上防水罩~防止外水进入煤流。 3、冲洗巷道时~清洗水不得进入皮带。 4、皮带上的积水~开机前要专人负责处理。 5、储煤仓上口~严禁有外来水进入煤仓。 二、煤质处罚办法

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煤炭产品质量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矿煤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产品质量,规范从生产源头到地面装车等各环节的煤质管理,以便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满足用户需求的合格商品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岳城煤矿。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三条调度室牵头毛煤煤质管理工作,负责毛煤煤质标准的制定,负责毛煤生产、运输各过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并随时向矿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煤质信息。 第四条调度室负责商品煤煤质管理工作,负责商品煤煤质标准的制定和考核,随时向矿领导提供煤质信息,负责煤质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提高煤质的相关办法、措施,完成矿规定对煤质的检测工作。 第五条调度室负责毛煤生产和商品煤各个环节的检查和考核工作,按月进行考核。 第六条煤质检查人员工作中必须严格、认真,对查出的煤质问题,要坚持“四不”原则,即:不迁就、不照顾、不

讲客观、不搞下不为例,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一律按规定给予从严处罚。 第三章毛煤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第七条毛煤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采掘生产过程中毛煤的灰分、水分、含矸率,提高毛煤块率,通过各种途径及措施,使毛煤质量、块率保持稳定和提高。 第八条生产技术科要制定合理的抽掘采衔接计划,确保我矿原煤产量、毛煤质量、块率保持稳定和提高,各项指标在可控范围内。 第九条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在回采工作面设计时所确定的巷道布置方式、采煤工艺和设备选型都要符合集团公司《生产过程中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的暂行技术规定》的要求。 第十条调度室每月组织不少于三次的煤质专项检查,遍布井下各生产头面,对各头面的煤质指标进行抽检,并对井下各头面的生产环节进行督查,检查结束后,及时下发检查通报。第十一条安全监察科的小班安监工对现场的毛煤质量要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各生产队组及辅助队组要制定毛煤生产、运输各环节防水和减少块率损失的制度和措施,并严格执行。 第十三条生产队组在编写采掘作业规程中要用专门章节明确本工作面毛煤质量指标(包括灰分、水分、含矸率、块率)和提高煤质块率指标的具体措施。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1—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页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为认真仔细贯彻落实两级本单位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本单位的生命,安全是本单位的效益”意识。进一步稳定我矿原煤生产质量,提高商品煤煤质,巩固“神华煤”品牌形象,设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根据神东煤炭分本单位《煤质管理考核办法》与《煤质管理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拟定本办法。 一、煤质管理机构 设立煤质行政管理、煤质监管与督查检查与煤质管理实施体系,形成从工作面、生产、运输、入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成立矿、科队、班组三级煤质管理机构。 (一)成立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田小明 —2—

副主管领导:孟永兵李锋 成员:杨纯伟李小元刘民强秦琳张悦高来维刘栓与徐忠周党文杨建林白子君王开慧刘忠陈元良左云祁平生石彬雁吴景红王俊祥 (二)设立煤质监管与督查检查机构: 生产指挥中心质量管理组承担全矿煤质的日常管理、监管与督查、检查工作。 (三)成立煤质管理实施机构: 各队成立煤质管理小组,队长任小组主管领导,副职及技术主管为小组成员,班主管领导兼任煤质员。承担生产过程中的原煤质量。各班组为煤质措施的落实机构,相应成立煤质活动小组,并在生产过程中开展全面煤炭质量管理活动。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 (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与权限: —3—

煤质管理办法及处罚规定(20210125075517)

煤质管理办法及处 罚规定

2020年4月19日

與您攜手改變主活 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银宇煤矿 煤质管理办法及处罚规定 -4-28发布-5-实施 山西华润煤业有限公司银宇煤矿发布 会审签字表

2020年4月19日

银宇煤矿煤质管理办法及处罚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煤业、公司有关煤质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意识。进一步提高煤品煤质,建立煤质管理制度,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对煤炭生产进行全过程监控,狠抓煤质管理不放松,加强对生产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使我矿的煤炭产品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根据煤业的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方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加强煤炭生产、运输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确保原煤质量符合煤业集团及用户要求。 第三条、矿调度室主要负责日常煤质检查工作,通风科负责采掘工作面煤质检查工作。 第四条、矿属各科室、安畅项目部,在煤炭生产、运输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五条、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本煤质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各环节煤质标准、质量责任。 第六条、在地质、工程设计、采掘煤质预测等方面研究保证和提高煤质的措施。指导矿井生产与接续。经过优化工作面布置方式、合理选择回采方法等技术措施和手段,改进煤炭产品质量,满足公司及用户质量要求。 第七条、充分利用班前、后会,集中学习等一切宣传手段,坚持不懈地开展煤炭质量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第八条、建立煤炭质量管理的" 事前预测预报,事中过程控制,事后信息

山西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docx

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16 号发布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发改能源﹝2015﹞2782 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西省境内所有煤矿的煤炭生产,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质量要求 第三条煤矿生产的煤炭质量应当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一)灰分( Ad) 褐煤≤ 30%,其它煤种≤ 40%。 (二)硫分( St,d ) 褐煤≤ 1.5%,其它煤种≤ 3%。 (三)其它指标 汞( Hg d)≤0.6 μ g/g ,砷( As d)≤80μ g/g ,磷( P d) ≤0.15%,氯( Cl d)≤ 0.3%,氟( F d)≤ 200μg/g 。

第四条煤炭生产不得违反《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及国家和我省有关煤质管理规定。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五条煤矿是保证煤炭生产煤质的责任主体。煤矿应当主动接受上级公司和有关部门对煤炭生产煤质的监管、检查。 第六条鼓励煤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煤质。 第七条煤矿要制定煤炭生产煤质保证和验收制度,完善煤 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企业内部煤质管理责任,做好检测记录,建立煤质档案。鼓励制定更严格的煤质管理企业标准。 第八条煤矿煤质档案应包含开采煤层、煤种、灰分、硫分、发热量、汞、砷、磷、氯、氟等常规煤质指标。 第九条煤矿每年应填报生产煤质基本信息报表(表样附后),逐级报送上级公司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省属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山西正华实业集团公司应于每年 11 月 30 日前汇总上报省煤炭厅。 第十条开采煤层煤质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煤质指标的,煤矿应逐级向上级公司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省煤炭厅负责指导全省煤矿生产煤质监督管理工作。各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所监管煤矿生产煤质监督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煤矿煤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 保障矿工安全而制定的。下面是一份的煤矿煤质管理办法建议。 一、煤质分类 根据煤的化学成分、热值等指标,将煤分为不同等级。在煤质 管理中,应按照等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要求。 二、煤质检测 煤质检测应该是煤矿煤质管理的基础。请安排专门的煤质检测 部门,建立完善的检测机构和检测标准,对煤质进行全面、准确的 检测。 三、煤质控制 (1)优化采煤工艺,提高采出煤质量。 (2)严格控制煤岩混带率,保证采出煤的质量。 (3)在运输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保证不混入杂质和泥土。 (4)煤质控制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煤的灰分含量,合理调整燃 烧参数,提高炉效率。 四、煤质分析 煤质分析是煤矿煤质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分析工作。通 过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实施改进措施。 五、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煤矿煤质管理顺利进行,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考虑 以下方面: (1)建立完善的煤质档案。 (2)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 (3)制定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建立任何人不得修改的质量问 题记录。 (4)煤质管理应该贯穿全流程,从采矿到销售全程实施,确保 管理质量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六、加强人员培训 煤矿煤质管理必须依靠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因此在人员招聘时,要求专职煤质管理人员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等。在招聘专业 人员和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安全和环保培训,建设安全、绿色矿山。通过提升员工技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七、安全保障 加强煤矿煤质管理安全保障工作。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现 场管理,突出安全意识,确保煤炭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同时, 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害防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2023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2023年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煤矿煤质管理,确保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和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煤矿的煤质管理。 第三条煤矿煤质管理应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应当保证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并努力提高煤炭的质量,降低矿产资源的浪费。 第五条煤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监测体系,并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 第六条煤矿应当定期组织煤炭质量评价和检验,确保煤炭质量稳定和达到要求。 第二章煤矿煤质管理要求 第七条煤矿煤质管理应根据煤矿内部情况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煤质管理方案。 第八条煤矿应当建立标准的采样方法,确保煤炭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煤矿应当根据煤种特性和用户需求,制定相应的煤质指标。

第十条煤矿应当制定合理的煤质控制标准,并加强对煤质的监控。 第十一条煤矿应当建立完善的煤质追溯体系,确保煤炭质量的可追溯性。 第十二条煤矿应当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合作,了解用户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煤炭质量和质量指标。 第三章煤矿煤质监测与评价 第十三条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监测系统,对原煤的煤质进行监测和评价。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配备专业化的煤质检测设备和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五条煤矿应当进行原煤的采样和样品制备工作,并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煤矿应当对原煤进行全面的煤质分析,包括灰分、硫分、挥发分、固定碳等指标。 第十七条煤矿应当对生产中的煤炭进行日常抽样检测,并进行煤质评价。 第十八条煤矿应当定期进行煤炭质量评估,分析煤炭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十九条煤矿应当建立煤炭质量数据库,记录和管理所有的煤质数据。 第四章煤矿煤质控制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煤矿煤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践行国家绿色环保发展理念,贯彻落实“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质量方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加强煤质管理,提高煤炭质量,明确管理责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全面的煤质管理体系,形成生产、加工、装运、售后跟踪服务全过程的煤质管理网络。 第二章煤质管理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三条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以下简称“将二矿”)的煤质管理工作。 组长:矿长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 组员:生产技术科、煤质科、煤炭加工部、调度室、机电科负责人、块煤销售公司驻矿负责人,生产技术科煤质专家。 煤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煤质管理办公室,设于生产技术科。 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科负责人 办公室成员:煤质科、煤炭加工部、调度室、机电科负责人、块煤销售公司驻矿负责人、生产技术科煤质专家、煤质专员、调度室值班主任。 第四条煤质管理领导小组、煤质管理办公室及矿属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及分工: (一)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对全矿的煤质管理负总责,贯彻落实上级的质量方针,监督全矿各单位、各个环节的煤质管理工作,追查处理违反煤质管理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煤质管理办公室在煤质管理领导

小组的领导下,落实煤质管理办法。 (二)生产技术科负责对煤炭采装、风选环节的煤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三)煤质科负责全矿采样、制样、化验工作;负责煤质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向矿领导、生产技术科、块煤销售公司、煤炭 加工部反馈煤质情况。(四)煤炭加工部负责对破碎、筛分、存储、掺配、装车等环节的煤质管理进行监督。 (五)调度室负责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有关煤质管理的信息收集和组织协调工作。 (六)块煤销售公司驻矿负责人负责跟踪反馈块煤售后煤质情况;收集客户反映的块煤煤质问题。 (七)机电科负责监督全矿生产设备点检、维修工作。 第三章原煤生产过程中的煤质管理 第五条包括原煤煤质预测预报、钻孔爆破、顶底板清理、采装、选采、配采、运输等过程中的煤质管理。 第六条生产技术科负责煤质预测预报工作,主要包括末煤硫分预测、三八块钛指标预测、籽煤原料煤活性炭质量指标预测等。煤 质人员和采矿人员一起负责煤质预测样的布点、采样工作。测量人 员负责预测点的测点工作。煤质科负责预测样的制样、化验工作。 生产技术科及时做好预测样煤质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及时将预 测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矿领导;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判断确定采煤方法,采矿人员按照确定的采煤方法合理安排配采、选采、配煤、堆 存等工作;调度室合理安排原煤的上筛、破碎,混煤的堆存工作;煤炭加工部合理安排破碎筛分、倒运、装车。 第七条生产技术科负责原煤钻孔爆破、顶底板清理、采装、选采、

王洼煤矿煤质管理办法1

关于印发《煤炭质量管理办法》的 通知 矿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管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树立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我矿煤质管理走上规范化、市场化、制度化轨道,构建煤炭质量管理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严格,确保我矿煤炭质量。特制定本办法,望严格执行。 二0一七年二月十日

王洼煤矿煤炭质量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我矿煤炭质量的管理,树立王洼煤矿的品牌战略,做到“人有我优”的市场优势,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宁夏王洼煤业有限公司《2017年安全生产经营考核办法》的要求,结合我矿煤质管理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一、设立管理机构 (一)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刘介儒 副组长:张秉义张旭升谢君武余天林刘斌科 樊贵强田玉斌陈浩 成员:何继江、安正甲、张耀科、王天佑、赵强、张志忠、杨立滨、李世成、韩宁、魏效川、 杨森忠、张效清、杜玉龙、李忠波、王君祥、 杜江、路明、陈世功、连建斌、王刚、 牛忠银、刘斌、高志岐、李明奎、徐林(二)煤质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 主任:采掘副总(负责煤炭质量管理全面工作) 副主任: 生产科科长(负责矿井煤炭质量管理及内业 资料的管理) (三)设专职煤质取样员: 黎金庄张玉基张芳宁赵亮亮王双林刘吉超

(四)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全矿井的煤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及时予以修订,指导监督各基层单位的煤质管理工作,推广煤质管理新技术、新方法,制定适应现场煤炭质量管理措施。 二、煤质管理职责 (一)矿领导煤质管理职责 矿长、书记: 负责认真贯彻执行煤业公司煤质管理的有关办法规定。建立煤质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组织制订各分管领导和各部门煤质管理责任制。分析煤质工作存在的问题,组织制定全矿煤质考核办法。 生产、机电、安全副矿长: 负责采煤系统的煤矸分离、煤水分离、井下除杂工具设施的配备和除杂措施的执行,重点是煤流中的矸石、雷管、火药、放炮器金属材料、橡胶、塑料等杂物的分离工作。过地质构造和顶板破碎带时保证措施的执行、煤质指标与各单位工资挂钩。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应对煤质负全面技术责任,从工程设计,生产、计划、作业规程等技术文件中均要提出保证和提高煤炭质量的措施。每一个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提高煤质的措施。研究制定有利于提高煤质的合理采高及技术工艺改进,研究制定岩石、半煤岩掘进工作面的矸石分装、分运、分储的技

《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及国家煤炭技术政策,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矿井及采煤工作面回采率,减少煤炭资源损失,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切实做好资源开发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结合丰阳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丰阳煤矿煤炭资源管理办法》。 一、成立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 煤炭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兼任,副组长为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副矿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生产技术科地测副科长兼任,主要成员为生产技术科采掘设计、储量及地测管理人员等。生产技术科、采煤区队指定专人负责煤炭资源回收管理,科、队长是第一责任人。 二、职责范围 (一)煤炭资源管理小组对合理开采矿井煤炭资源和保证全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直接责任;矿资源领导小组必须把储量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程,经常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使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序、有利地进行。 (二)生产技术科对所提供地质资料及资源情况的可靠性负责,因地质测量工作错误,情况不明,数字不准而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生产技术科负责。 (三)设计人员从工程设计入手提高回收率,采煤工作面顺槽沿

底布置,采煤工作面选用回收率高的回采及支护方式,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由设计人员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设计人员及审查批准者负责。 (四)工程施工加强回收率管理,在满足运输及支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沿二1煤层底板施工采面顺槽,生产技术科对开拓、掘进以及回采的正确性负责,因措施不当,未按设计施工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生产单位及技术部门负责。 (五)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按原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不合理损失时,开拓、掘进队技术人员要将变化情况及时报生产技术科,否则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该队技术人员负责;在回采过程中,未按设计施工的顶、底煤和浮煤损失以及超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由采煤队长、区队技术负责人和造成损失的班组长负责。 三、管理办法 (一)生产技术科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及时提交各类正规的地质报告及采掘地质说明书,开展地质预测预报,搞好储量监督管理工作;设计人员要科学合理地布置采区、采面;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资源回采率达到公司规定指标。 (二)日常工作由采煤队技术负责人至少每五天对各采煤队进行一次全面验收,(内容包括工作面的推进度、采高、留顶、底煤及丢浮煤情况)并做好记录,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人员对实际回采率进行测算、统计、上报,准确填报“三率”报表。对采煤队结算按调度室所报实测产量进行结算,报表一经报出,任何人无权改动。资源管理

煤矿采掘企业煤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煤矿采掘企业煤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1 总则 第一条为弘扬“质量是企业命根子”的质量理念,推动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强化质量监督和管理,努力提高煤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巩固和提高煤矿采掘企业质量信誉,根据《股份公司煤炭产品质量考核办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采、开掘、机电、皮带、通修、安装、洗煤厂等区队,煤质、调度、装运各职能部门以及其它有关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做好煤炭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负责人是煤炭产品生产、加工、装运的质量管理第一责任者。 第三条矿对煤质实行目标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煤质分析例会。煤质管理与区队建设、干部绩效、个人评先挂钩,实行月考核奖惩制、质量扣吨扣尺制、质量责任追究制、管理风险抵押制和质量一票否决制。 2 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条矿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矿煤质相关的各级领导、各区队、各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生产岗位都必须建立健全煤质管理责任制,在全矿上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质量

保证体系。 第五条矿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矿的煤质管理工作。由矿党委书记、矿长任组长,矿生产、经营副矿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各战线副矿长、副总工程师及相关科室科长为成员。 第六条矿及各单位的党政正职是煤炭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矿生产、经营副矿长对煤炭产品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总工程师对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各战线副矿长和副总工程师对分管范围内的产品质量负责。 第七条矿经营副矿长负责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煤质分析例会。总结、布置煤质管理工作,分析找出影响煤质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按照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定责任的原则落实。对完成煤质计划指标及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煤质计划指标及发生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 第八条矿煤质科配备专职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井上下煤质监督检查、检验人员。对全矿的煤炭质量负管理、监督、检查的责任,对集团公司负有质量信息报告责任。 第九条矿属各有关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煤质管理制度,对生产各环节的煤炭质量负直接责任。其次要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必须制订完善各工种质量责任制。各工种对本岗位产品质量负直接责任。各单位每月要召开一次煤质分析会,对煤质工作要有总结有安排。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制定煤质保证措施,报送煤质科审批后方

XX煤矿煤质、余煤管理办法

XX煤矿煤质、余煤管理办法 XX煤矿煤质、余煤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矿采掘煤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毛煤质量,达到全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如下管理考核办法: 一、回采工作面必须加强顶板管理,有假顶的工作面就采取行之有效的托顶措施,各回采工作面必须执行“三拣四不上”、“炮眼三不打”等制度,违反者每次扣当班煤量50-100吨,另处罚队长100元,如员工不按规定作业,扣违反者当班计件工资的30%。 二、工作面变化带,处理垮漏顶,处垮落的假顶或过薄煤带等特殊地带时,应由技术员制订相应措施,安排专人及时超前,做到矸子不入溜子,否则发现一次罚队长50-100元。 三、斗口、各采区在使用前必须装好合格的格筛,否则考核机电、大修队队长及本队技术员各100元,并限期内整改好,格筛每月由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组织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凡煤车中出现有300mm的矸石块时,该车煤不计量,如有队当月含矸率超过规定值,严格执行超一罚二。 四、使用割煤面的单位,如工作面遇到地质变化,机组严禁割顶底板,否则考核当班值班队长、机组司机50元/次。 五、各回采队采煤班必须安排专人攉净老塘余煤,否则按计算煤量的两倍扣除本班产量,另处罚当班值班队长50元的罚款。

六、工作面上、下巷道水沟必须畅通,运煤系统的水沟要有专人负责疏通,否则一次罚款该队队100元,皮带溜子等转载点及机组的喷格雾降尘装置,要做到停机则停水,掘进上山严禁用水冲煤,凡治水不力而造成出水工业区的,所出水煤计量外,另考核该队队长100元。 七、掘进半煤巷的当头,都要实行分装分运(工作面补掘巷必须实施煤矸分装、分运或将矸石置于藏矸石洞中),否则一次考核该队队长、书记100元,所出的混煤不计量。

煤矿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办法

煤矿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煤质管理,不断完善煤炭产品数质量保障体系,确保煤炭产品数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巩固和提高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煤矿企业对煤质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质量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两个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优化产品结构、稳定产品质量为重点,以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为主线,以售后服务工作为补充。继续加强基础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绩效考核、加强信息沟通。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采

(一)成立企业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领导组 组长:分管生产、选煤、煤质、运销的副总经理 成员:企管处、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处、总调度 室、煤炭产品销售协调办公室、焦化管理部、股份公司、销售公司煤质处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煤炭产品销售协调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煤炭产品销售协调管理办公室主任(兼) 各相关单位要成立本单位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领导组,进一步细化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措施,确保煤炭产品数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和合同要求。 (二)领导组职责 1、负责贯彻上级煤炭产品数质量方面的方针、政策、措施,制定企业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方针、政策、措施。 2、负责领导、组织、安排、部署企业的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年度工作安排及长远规划。 3、负责对企业所属各单位煤炭产品数质量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考核。 4、负责协调、解决煤炭产品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对出现数质量事故的相关责任单位、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三)领导组成员单位职责 1、企管处:按照各单位煤炭产品质量完成情况,执行煤质绩效考核。 2、人力资源部:根据各单位外销筛混煤热值完成情况,执行按热值计提工资的考核。

××公司(煤矿)煤炭质量管理规定

××公司(煤矿)煤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我矿原煤煤炭质量控制,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生产前做好预测预报,生产中做好过程控制,生产后做好信息反馈与分析,根据山西省煤炭生产煤质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煤矿的煤炭生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公司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技术部、地测防治水部、调度指挥中心、机电运输部、销售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部,××部是公司的煤质管理职能部门。 第四条煤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全公司煤质管理领导工作。 (二)贯彻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和公司有关煤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加强对煤质管理体系的领导,安排部署、检查和指导煤质管理工作。 (四)保证煤质管理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需要。 (五)负责审定公司煤质管理的奖罚和煤质考核指标。 (六)负责组织调查重大煤质事故,对造成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五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一)负责对煤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下达煤质考核指标;每月对矿井原煤、工程煤煤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二)协调解决煤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煤质问题。 (三)负责组织煤质事故调查。 (四)负责与各矿业务部门沟通、资料上报等日常业务工作。 第六条调度指挥中心职责 (一)参与公司煤炭质量管理工作。 (二)负责传达并落实好公司领导对煤质管理方面的指示指令。 (三)负责公司相关单位、部门以及用户就煤质信息沟通反馈。 第七条机电运输部职责 (一)负责对煤炭生产设备完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负责对煤矿采掘设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减少影响煤质因素,保证煤质稳定。 (三)负责除铁器、煤质在线监测等与煤质相关设备的安装指导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