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背章节考点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速记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速记嘿,朋友们!马上就要面对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的考试啦,是不是心里有点小紧张?别慌,咱们一起来捋一捋那些考前必须记住的要点,就像整理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把它们都装在心里。
先来说说药物化学部分,这可真是个“大块头”。
就像拼图一样,每一块都很重要。
那些复杂的化学结构,是不是让你觉得像是走进了一个迷宫?可别被它们吓住啦!比如说,各种官能团的特性,就像人的不同性格,了解清楚了,它们在你面前就会变得乖乖听话。
再想想,药物的合成路线,这不就像是一条通往宝藏的小路,只要你记住了关键的步骤,就能顺利找到“宝贝”。
然后是药剂学。
这部分就像是一场精彩的魔法表演。
不同的剂型,就像是魔术师手里的各种道具。
片剂、胶囊、注射剂,它们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比如片剂的制备工艺,那一道道工序,不就像是在精心烹饪一道美味佳肴吗?得掌握好火候和配方,才能做出完美的“菜品”。
药理学也是重点哦!药物的作用机制,就像是一场身体内部的战争。
药物是战士,疾病是敌人,它们在身体里展开激烈的较量。
记住那些受体、酶的作用,不就像是了解战士们的武器和战术吗?还有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可不能马虎,就像走路要小心路上的石头,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药物分析也不能落下。
各种分析方法,就像是侦探手里的工具,帮我们找出药物的真相。
色谱法、光谱法,听起来很神秘,其实只要掌握了规律,它们就是你的得力助手。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脑袋有点晕啦?别担心,多花点时间,多做几道练习题,就像运动员多训练一样,熟练了就能在考场上大显身手。
记住,这考试就像是爬山,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当你站在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一切都值得啦!咱们咬咬牙,加把劲,把这些知识都拿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加油,朋友们,等着你们凯旋!。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5个常考知识点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25个常考知识点:
1、具有内在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是:吲哚洛尔
2、属于代表性的N受体阻断药是:美卡拉明
3、作用与胆碱受体的拟胆碱药物是:硝酸毛果芸香碱
4、胆碱受体拮抗剂是:硫酸阿托品、氯化琥珀胆碱
5、对受体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是激动剂
6、对受体有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的是部分激动剂
7、对受体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是拮抗剂
8、精神药品标签的颜色由:绿色白色组成
9、外用药品标签的颜色由:红色白色组成
10、麻醉药品标签的颜色由:蓝色白色组成
11、非处方药分为甲类、乙类的依据是:药品的安全性
12、需要保存三年备查的处方是:麻醉药品处方
13、化学药品的分类为:五类
14、属于抗代谢类的抗肿瘤药物是:氟尿嘧啶
15、属于萜类的抗疟药是:青蒿素
16、属于一级药品管理的是毒性药品原料药
17、属于β内酰氨酶抑制剂的是:克拉维酸
18、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有机胺皂
19、属于血浆待用液的是: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20、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新洁尔灭
21、属于对因治疗的药物作用方式的是青霉素治疗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尼可刹米属于:酰胺类中枢兴奋药
23、扑热息痛属于:苯氨类
24、EDTA在注射液中做:金属离子螯合剂
25、DMSO是属于:极性溶剂。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重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一:颗粒剂分类① 可溶颗粒② 混悬颗粒③ 泡腾颗粒: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放出大量气体。
药物易溶④ 肠溶颗粒:耐胃酸,在肠液中释放活性成分⑤ 缓释颗粒:缓慢非恒速,一级动力学⑥ 控释颗粒:缓慢且恒速,零级动力学考点二:各制剂的崩解时限标准考点三:胶囊剂① 分类:硬胶囊、软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肠溶胶囊② 不适宜制成胶囊药物: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药物;醛类药物;导致囊材软化或溶解的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的液体药物;O/W型乳剂药物。
③ 胶囊壳的主要成囊材料是明胶考点四:液体制剂分类考点五:表面活性剂① 表面活性剂毒性毒性顺序: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溶血作用的顺序: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②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及杀菌剂考点六:低分子溶液剂① 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② 醑剂: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③ 甘油剂:药物溶于甘油中制成的专供外用的溶液剂。
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④ 糖浆剂: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矫味剂、助悬剂。
高浓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低浓度添加防腐剂。
⑤ 搽剂:供无破损皮肤揉擦用的'液体制剂。
⑥ 涂剂:供临用前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等柔软物料蘸取涂于皮肤或口腔与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⑦ 涂膜剂: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于含有膜材料溶剂中,涂搽患处后形成薄膜的外用液体制剂。
⑧ 灌肠剂:灌注于直肠的液体制剂,以治疗、诊断或营养为目的。
⑨ 洗剂:供清洗或涂抹无破损皮肤或腔道用的液体制剂。
⑩ 灌洗剂:用于清洗阴道、尿道的液体制剂。
考点七:混悬剂的质量要求① 沉降容积比(F↑,稳定性↑)② 重新分散性③ 微粒大小(0.5~10μm)④ 絮凝度(β↑,稳定性↑)⑤ 流变学考点八:乳剂的稳定性。
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内容整理

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点内容整理低分子溶液剂分类分类定义特点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溶质一般为不挥发性的化学药物,多为水,也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油芳香水剂芳香挥发____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易分解、变质甚至霉变,所以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醑剂挥发____物的浓乙醇溶液药物浓度一般为5%~20%,乙醇的浓度一般为60%~90%;应贮于密闭容器中,且不易久贮酊剂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或用流浸膏稀释制得含剧毒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酊剂中乙醇的最低含量为30%〔V/V〕酏剂药物溶解于稀醇中,形成澄明香甜的口服溶液剂乙醇含量以能使药物溶解即可,一般在5%〜40%〔V/V〕之间糖浆剂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使用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糖浆剂应密封,置阴凉枯燥处贮存高分子溶液剂和溶胶剂分类根本性质特点高分子溶液剂稳定性:主要稳定性因素是水化膜;陈化现象: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自发地聚集而沉淀荷电性、浸透压较高、黏稠、溶液中参加电解质或脱水剂出现聚集沉淀、胶凝性〔温热条件下是流动的液体,温度降低成为不流动的半固体〕溶胶剂双电层构造:存在ζ电位,是主要的稳定性因素;ζ电位愈大斥力愈大,溶胶剂愈稳定水化膜愈厚,溶胶愈稳定胶粒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胶粒在分散介质中有布朗运动;有Tyndall效应2023年执业药师考试内容:1、药学专业知识一〔1〕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构造与构效关系的根底上,重点掌握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程;〔2〕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那么等内容;〔3〕并可以运用药学根底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p 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2、药学专业知识二〔1〕要求熟悉临床各类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等内容;〔2〕重点掌握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互相作用、主要不良反响、禁忌症及临床监护要点等合理用药的知识;〔3〕系统掌握临床常用主要药品的适应证、考前须知、用法用量和常用剂型、规格等用药知识,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平安、有效。
执业药师考试思维导图《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考试思维导图《药学专业知识一》一、药理学1. 药物的分类•化学分类•可以排毒的药物•成分分类•作用分类2. 药物的作用机制•靶点作用•增强或抑制生物体的代谢或功能•扩张或缩小生物组织的血管•调节生物体内平衡的物质3.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吸收–经口给药的吸收–经肌肉给药的吸收–经皮肤给药的吸收–经静脉给药的吸收•分布–血液分布–组织分布•代谢–药物代谢酶–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排泄–肾脏是主要排泄器官–肾脏排泄药物的类型4.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间相互影响•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酒的相互作用•药物与其他治疗措施的配合使用二、药物治疗学1. 药物治疗的原则•合理用药原则•数量剂量原则•综合治疗原则2. 常用药物的主要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降压药•抗菌药•利尿药•镇痛药3.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4.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5. 急性中毒的处理•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药物的中毒症状•药物中毒的治疗方法三、临床用药学1. 妊娠哺乳期和儿童期的用药•妊娠哺乳期的用药原则•儿童期的用药原则2. 老年人的用药•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特殊用药问题3. 医疗用药规范和合理用药宣传教育•医疗用药规范•合理用药宣传教育方法4. 药品的储存和管理•药品储存的条件•药品的管理四、药物化学1.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组成•药物的物理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2. 药物的合成方法•有机合成药物的合成方法•天然药物的合成方法3. 药物的杂质及其控制•杂质的来源•杂质的分类•杂质的控制方法4. 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腐败•药物的降解•药物的稳定性以上是《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思维导图,主要涵盖了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临床用药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执业药师考试中重要的考点,希望通过这个思维导图的学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如果您有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教材或咨询专业人士。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重点笔记

第 1 章药物与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与药物命名(一)药物根源与分类药物主要包含化学合成药物、根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
(二)药物的构造与命名药物的名称包含药物的通用名、化学名和商品名。
通用名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
二、药物剂型与制剂(一)药物剂型与辅料1、制剂与剂型的观点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疗、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一样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制剂:将原料药物依据某种剂型制成必定规格并拥有必定质量标准的详细品种,简称制剂。
制剂名=药物通用名 +剂型名 , 如维生素 C 片、阿莫西林胶囊、鱼肝油胶丸等。
2、剂型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剂型形态学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1、胃肠道给药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2、给药门路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皮肤、口腔、鼻腔、肺部、眼部、直肠、阴道和尿道。
分别系统真溶液、乳剂、混悬液、气体分别、固体分别、微粒制法不常用,如浸出、无菌作用时间速释、一般缓和控释3、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的作用:赋型、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提升药物稳固性、提升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调理药物作用、增添病人用药的适应性。
药用辅料的分类分类方式详细辅料根源天然物质、半合成物质和全合成物质作用用途60 余种,如溶剂、助溶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口服用、注射用、黏膜用、经皮或局部给药用、经鼻或口腔吸入给药用和眼部给药给药门路用等(二)药物稳固性及药品有效期1、药物制剂稳固性变化稳固性变化详细变化方式化学水解、氧化、复原、光解、异构化、聚合、脱羧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碎,胶系统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物理出速度的改变生物药物的酶败分解变质2、影响药物制剂稳固性的要素影响要素详细内容处方要素pH、广义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基质或赋形剂外界要素温度、光芒、空气(氧)、金属离子、湿度和水分、包装资料3、药物制剂稳固化方法:控制温度、调理 pH、改变溶剂、控制水分及湿度、遮光、驱赶氧气、加入抗氧剂或金属离子络合剂、改良剂型或生产工艺、制备稳固的衍生物、加入干燥剂及改良包装。
《药一》必背必会考前抢分速记27条

♦1.胶囊剂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主要供口服用。
♦2.胶囊剂的优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
(3)帮助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4)药物缓释、控释和定位释放。
♦3.胶囊剂的局限性:(1)胶囊壳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
(2)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3)婴幼儿和老人等特殊群体,口服此剂型的制剂有一定困难。
(4)一些药物不适宜制备成胶囊剂。
♦4.不适宜制备成胶囊剂:(1) 会导致囊壁溶化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药物;(2) 会导致囊壁软化的风化性药物; (3) 会导致囊壁脆裂的强吸湿性的药物; (4) 会导致明胶变性的醛类药物; (5) 会导致囊材软化或溶解的含有挥发性、小分子有机物的液体药物; (6) 会导致囊壁变软的 O/W 型乳剂药物。
♦5.硬胶囊:统称为胶囊,是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或液体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
♦6.软胶囊:是指将一定量的液体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辅料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
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
软质囊材一般是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材料单独或混合制成。
♦7.胶囊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1) 胶囊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服用时的最佳姿势为站着服用。
(2) 服用胶囊剂时,不宜干吞胶,应用温水冲服(不超过40℃),温度过高,会使胶囊壳软化,甚至破坏。
(3) 胶囊剂须整粒吞服,避免被掩盖的异味散发。
尤其是缓释、控释胶囊剂。
♦8.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介质中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主要供口服用。
♦9.滴丸剂具有以下特点:(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执业药师《药一》每年必考知识考点干货汇总

药学专业知识一●1:药物作用与受体【考情分析】该知识点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考试中以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5~10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受体的性质(2)受体的类型(3)受体的信号转导1)第一信使:多肽类物质、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及药物属于第一信使2)第二信使:包括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二酰基甘油(DG)、三磷酸肌醇(IP3)、钙离子(Ca2+)、廿碳烯酸类、一氧化氮(NO,同时具有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特征)3)第三信使:生长因子、转化因子(4)药物分类(5)受体的调节●2: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的因素【考情分析】该知识点在2015年-2017年考试中以最佳选择题、配伍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2~4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的因素如下:•生理:年龄、体重与体型、性别•精神: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疾病:心脏、肝脏、肾脏、胃肠、营养不良、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遗传:种属差异、种族差异、个体差异、特异质反应•生活与环境:时辰药理学、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影响●3:药动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考情分析】该知识点在2015年-2017年考试中以最佳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选择题形式出现,所占分值1~4分。
考频指数:★★★★★【具体内容】(1)影响药物的吸收1)pH的影响酸酸碱碱促吸收: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增多,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
2)离子的作用四环素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考来烯胺与阿司匹林、保泰松、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华法林、甲状腺激素形成难溶复合物3)胃肠运动的影响甲氧氯普胺、泻药加快胃排空,加快药物的吸收丙胺太林、阿托品延缓胃排空,减慢药物吸收4)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新霉素和环磷酰胺均可以损害肠黏膜,减少地高辛吸收对氨基水杨酸损害肠黏膜,降低利福平血药浓度5)间接作用: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减少维生素K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必背章
节考点
导语: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
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药学专业知识一中会涉及哪些考试知识点吧。
1.血药浓度一时间关系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体内药量(X0)随时间变化关系式;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前{含ko(l-e-kt)}停止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后(含kO/VC)停止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式. 采取总结归纳,对比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学习。
考点一:药品标准与药典
1.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标准》、药品注册标准
2.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原则:针对性、科学性(“准确、灵敏、简便、快速”)、合理性
3.药典英文缩写
①《美国药典》USP
②《英国药典》BP
③《日本药典》JP
④《欧洲药典》EP
⑤《中国药典》ChP
4. 中国药典
① 一部中药
②二部化学药
③三部生物制品
④四部凡例、通则、药用辅料品种正文
⑤增补本
5. 《中国药典》标准体系构成
①“凡例”:基本原则,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②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方法/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③正文是药品标准的主体
考点二:药品储藏条件
①阴凉处W20°C;
②凉暗处避光并温度W20C;
③冷处 2C~10C;
④常温 10C~30C。
考点三:精确度
①“0.1g” f ±0.04 f 0.06~0.14g
②“2g” f±0.5 f 1. 5~2.5g
③“2.0g” f ±0.05 f 1.95~2.05g
④“2.00g”f±0.005 f 1.995~2.005g
精密称重(千分之一);称定(百分之一)
考点四:化学鉴别法
1.颜色反应
2.沉淀反应
丙二酰脲的银盐反应:巴比妥类+碳酸钠+硝酸银f白色沉淀(一银盐和二银盐)巴比妥类(含丙二酰脲结构)
斐林试剂反应:葡萄糖+碱性酒石酸铜f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还原性糖)
3.气体生成反应二乙胺臭气(你可杀了它,免得跑出来放臭气!)考点
五:光谱、色谱鉴别法与杂质检查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区(200nm~400nm )可见光区
(400nm~760nm)
2.红外分光光度法:官能团区(4000cm-l~1300cm-1)指纹区(1300cm- 1~400cm-1)
3.杂质检查
考点六:含量与效价测定
考点七:药品检验取样
考点八:体内药物检测
1. 血样:全血、血浆(含抗凝剂)、血清(不含抗凝剂)
2.常用抗凝剂:肝素
3.血样的保存:短期保存(冰箱冷藏4°C)、长期保存(-20°C或-80°C冷冻贮藏)
4.需检测血药浓度
①个体差异大:三环类抗抑郁药
②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苯妥因钠
③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强的药物:普鲁卡因胺
④毒性反应不易识别:地高辛、洋地黄苷
⑤特殊人群用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⑥常规剂量下没有疗效或出现毒性反应
⑦合并用药发生异常
⑧长期用药
⑨药物过量或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