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气候
海南属于什么气候

海南属于什么气候
海南岛位于热带的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海南地处热带边缘,是一个热带省份,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823公里,海南管辖海域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
海南简介
秦时海南为象郡外徼。
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境设有珠崖、儋耳2个郡管辖16个县,海南正式被纳入西汉版图。
1988年4月,撤销海南行政区,成立海南省人民政府,将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
海南岛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窿山地形,以最高峰五指山(1867米)、鹦哥岭(1811米)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
1。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

海南岛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前言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地处南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还能增加对海南岛旅游的兴趣和理解。
正文位置•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距离广东省约300千米,距离台湾约400千米。
面积•海南岛总面积约34000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约%。
地形地貌•海南岛地势从北向南逐渐升高,呈现由山地向平原过渡的特点。
•苏黎士矿山是海南岛的最高峰,海拔约1867米。
•海南岛西南部的海韵岛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岛屿之一,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独特的热带植被。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
•雨量充沛,热带气候条件下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海南岛成为热带雨林的家园。
湖泊和河流•海南岛内湖泊众多,如骑楼湖、晋石湖等。
•海南岛的主要河流有五指山河、文昌河等。
海岸线•海南岛拥有长达1521千米的海岸线,沿岸众多的美丽海滩吸引着无数游客。
•海南岛南部的三亚被誉为“中国的夏威夷”,拥有世界级的沙滩和海上运动设施。
结尾通过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海南岛的自然之美。
海南岛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气候、地形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希望在未来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发掘海南岛的魅力,并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
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地处南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了解海南岛的地理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还能增加对海南岛旅游的兴趣和理解。
正文位置•位于中国南海东部,北纬18°10′—20°10′,东经108°37′—111°03′之间。
•距离广东省约300千米,距离台湾约400千米。
海南岛气候

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
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
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
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40.3℃(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
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49.6℃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47.2℃的记录。
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
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40.3℃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
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中温和的意思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中温和的意思
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意味着海南岛的气候相对温暖,四季变化不明显,气温较为稳定,仿佛一年四季都是春天。
海南岛位于中国的热带地区,受到热带气候的影响,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而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在22℃至28℃之间,极少下降到10℃以下,也很少超过35℃。
这种温暖的气候使得海南成为中国少有的冬季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前往避寒度假。
海南岛的四季变化相对不明显。
由于受到海洋的调节,海南岛的气温变化较为平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之间的温差较小。
这意味着海南岛的气候宜人,无论何时来到这里都能感受到舒适的气候。
人们可以在海南岛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岛风光以及各种户外活动,而不用担心气温的极端变化。
海南岛的气候还具有湿润的特点。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海南岛的降雨量较大,全年降雨分布较为均匀。
尤其是夏季,热带季风带来的降雨量最多,有时会出现短暂的雷阵雨。
这种湿润的气候为海南岛的植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使得岛上的热带雨林、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更加繁茂多样。
总的来说,海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给人们提供了宜人的旅游环境。
无论是冬季逃避寒冷,还是夏季避暑度假,海南岛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这里的气候让人感到舒适宜人,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还有丰富多样的热带植物和动物资源,让人们流连忘返。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少极端变化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少极端变化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少极端变化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地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带,享有温暖宜人的气候。
海南的气候特点主要体现在温度适宜、湿度较高以及较少出现极端的气候变化等方面。
首先,海南的温暖气候使其成为了人们的度假胜地。
年均气温在23℃-25℃之间,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海南都能够提供宜人的温度,让人们在这里得到舒适的感受。
此外,海南几乎没有寒冷的冬季,更没有严寒的零下温度,这使得海南成为了北方游客避寒的首选之地。
其次,海南的季风特点决定了其湿度较高。
受到热带季风的影响,海南的湿度较大,在大部分时间里空气中的湿度都较高,相比之下,干燥的北方地区则需要人们经常补充水分。
海南的湿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为岛上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海南相对较少出现极端的气候变化。
与北方地区相比,海南的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四季差异不明显。
冬季海南依然保持
着温暖的气温,而夏季也没有北方那样热浪滚滚的高温天气。
这种气候的稳定性使得海南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综合上述特点,海南作为热带季风气候的代表地区,以其温暖气候、湿润度高和气候稳定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度假。
海南的气候条件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继续保护生态环境,相信海南的热带季风气候将继续为这片土地带来繁荣和发展。
海南气候概况

海南气候概况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17:22:00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日照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气温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极端气温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降水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海南岛干湿季分明。
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翌年4月。
海南的气候介绍

海南的气候介绍1、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相关数据。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其位于我国南部,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具体为:1、海南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
2、海南气候。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
3、海南地形。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
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
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
4、海南雨水情况。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5、海南日照情况。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终年太阳高度角大。
夏至前后有两次太阳位于天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在84°45′~86°45′;即使在冬至日,正午时,太阳照射的高度角也在46°05′到48°05′。
各地夏至与冬至的昼长相差很小,因而,太阳辐射能相当丰富,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1793~2590小时.为热带气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海南岛的气候阅读答案

海南岛的气候阅读答案导读:海南岛的气候(1)海南岛纬度较低,冬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冬季温暖,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度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冬季风虽达本岛,但势力较弱,受其影响时,全岛各地有不同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少。
偶遇寒潮南下,降温幅度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由于中部山地的阻挡,岛南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度仍在20度以上。
(2)夏季由于太阳辐射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度-29度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由于受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
又因夏季多云雨,天气凉爽,也有一雨成秋之说。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高于38度,曾有过40。
3度的记录,通常出现在4、5月份。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的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但除中午外,一天中其他时间都可感受到快意和风海上来的凉爽感。
(3)海南岛年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降水充沛,除西部地区为半湿润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地区。
全岛降水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
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
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书多,强度大。
而冬、春季降水较少。
年际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2?3倍,西南部甚至超过5倍。
(4)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的影响,尤以8、9月为多。
据统计,平均每年在海南岛登陆的风暴、台风有2。
7次,最多年份达6次。
近几年来,风灾对海南岛的影响有所减少。
17、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4分)(1)综合上面四个文段的内容,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述海南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2)你的一位朋友远在北方,近日来电话说想在今年夏天中考后到海南来旅游,但听说岛上夏天昼夜酷热难耐,于是有点想打退堂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
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
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
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
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
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
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
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
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的记录。
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
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
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
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00-2000毫米。
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
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
,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
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
进入4月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数多,强度大。
冬、春季降水较少。
北风南侵时,
海南岛北部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准静止锋天气。
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西南部甚至超过五倍;其次是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明显表现在东部多西部少,向风坡多背风坡少。
由于中部山区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和抬升作用,
处于迎风坡位置的琼中县东部和万宁县西部的地区、丘陵地区,成为海南岛的多雨中心,平均年降水量达2440毫米,最高年份可达5000毫米。
而
处于海南岛西部背风位置的东方市沿海地带,
则是全岛的少雨地区,年降水量不足900毫米。
西南季风虽然有时可达本岛,但多为受中南半岛山脉阻挡抬升后过来的下山风,焚风效应比较明显
,受其影响的西南东方市、昌江县一带,干热现象更加突出。
风灾频繁,利弊兼有海南岛每年5—11月都有热带风暴(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和台风(风力12级极其以上)的影响,尤以8、9月为甚,对海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比较突出的是1973年的14号台风,这场台风给海南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台风从东部登陆,风力猛烈,持续时间达10个小时。
台风经过的嘉积镇被夷为一片废墟,波及10个县市,大面积的胶林被毁,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拒统计,平均每年在海南岛登陆的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计有次,最多年份达6次;在附近登陆或影响海南岛的有次。
近几年,对海南岛的影响有所减少。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一般形成于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洋面和南海海面上,在外部气流作用下,不断向西北方向运动并加强,有不少直接从海南岛登陆。
地处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三市往往首当其冲,成为海南岛的重风害区。
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是海南岛头号灾害性天气,它影响次数多、时间长、强度大、破坏严重。
但它给海南岛带来大量的降水,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0-45%,是海南岛降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海南气候条件的优势与不足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是海南岛气候的突出特点,年均温与≥10℃的积温(≥8150℃)均高于全国,全年都是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农作物可一年三
熟,特别是冬季温暖的条件最为难得。
充足的热量资源使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南繁育种基地、冬季果菜基地和全国著名的冬泳、避寒度假旅游区。
但是,海南岛风灾严重,洪涝和干旱也时有发生,必须提高人们的减灾意识,努力做好防风、防洪、和抗旱工作。
此外,偶有的寒害对热带作物也有危害,必须提防。
针对海南岛的气候特点,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化害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