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2011锅炉节能法规宣贯会材料-沈阳

2011锅炉节能法规宣贯会材料-沈阳
锅炉产品随机出厂资料(含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锅炉辅机、附属设备等质量证明资料; 锅炉安装调试报告、节能改造资料; 锅炉安装、改造与维修能效评价或能效测试报告; 在用锅炉能效定期测试报告和年度运行能效评价报告; 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记录; 计量、检测仪表校验证书; 锅炉水(介)质处理检验报告; 燃料分析报告。
制造
• 对于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指同一型号、制造多台的 情况),在定型测试完成且测试结果达到能效要求之 前,制造数量不应当超过3台;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 3 通过定型测试后,只要不发生影响锅炉能效的变更, 不需要重新进行定型测试。
非批量制造的工业锅炉,应当逐台进行定型测试;定型测 试应当在安装完成6个月内进行。 对于电站锅炉,一般在调试试运行期间进行能效测试。
能效验证可以根据锅炉出力、型式、燃料、安装方式等特点, 采用能效测试或简单能效测试等方法。 竣工验收后,高耗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向使 用单位移交能效测试报告等节能技术资料。
使用管理
☻需要强调的: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 需要强调的: 需要强调的 工作负责! 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 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 范及其相应标准。 • 新建工业锅炉的单位,应当根据燃料特点购置能效指标 符合要求的工业锅炉,并在锅炉房建造前对锅炉能效指 标、辅机、监测仪表、控制装置、锅炉房设施配置、预 计负荷等进行节能评估,形成节能评估报告 。 有能力的新建锅炉单位,可以自行进行节能评估;没有能 力的可以邀请专业节能评估单位或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节能评估。
制造
• 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尽量在出厂前完成锅炉能效测试; 需要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测试,并将测试时间安排告知当地安全监察部门。 • 工业锅炉产品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中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 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进行能效测试 。定型测 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方法 试热效率结果应当不低于附件A规定的限定值,对于 附件A未涵盖的锅炉,应不低于设计值的要求。 • 电站锅炉产品安装完成后,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 能效测试,测试结果应当满足相应标准规定或用户技 术要求。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摘要:一、前言二、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三、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四、规程的实施和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前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热能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锅炉设备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的缺点,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

为此,我国制定并颁布了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旨在提高锅炉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二、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

锅炉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热能设备,其能耗和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制定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可以规范锅炉的设计、生产、使用和检验检测,确保锅炉设备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涵盖了锅炉及其系统的生产、销售、进口、使用、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1.锅炉本体的节能环保要求,如锅炉热效率、排放指标等;2.锅炉辅机的节能环保要求,如风机、水泵等设备的能效指标;3.锅炉系统的节能环保要求,如燃烧优化、自动控制等;4.锅炉燃料的节能环保要求,如燃料的质量、燃烧过程的控制等;5.锅炉检验检测的节能环保要求,如检验方法、设备等。

四、规程的实施和影响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锅炉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规程的实施,可以引导锅炉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依据规程对锅炉设备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锅炉设备在设计、生产、使用等环节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五、结论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锅炉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ving Energy Technology for Boil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0年8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设计………………………………………………………………………………(1第三章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4)第四章使用管理………………………………………………………………………(5第五章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6第六章监督管理………………………………………………………………………(7第七章附则……………………………………………………………………………(7附录A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8附录B锅炉仪表配置要求…………………………………………………………(11锅炉节能技术监管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锅炉节能工作,促进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以煤、油、气味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它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的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参照本规程执行。

第三条本规程规定了锅炉及其系统节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对于适用范围内的锅炉其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检测,均应当执行本规程。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鼓励生产单位研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锅炉及其系统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以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的要求。

达到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见附件A)规定目标值的各类工业锅炉产品,可以作为评价工业锅炉节能产品的条件之一。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摘要: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背景和重要性2.TSG 912021 的主要内容3.对锅炉生产、销售、进口、使用、检验检测的要求4.2023 年度电站锅炉检验技术交流会5.常勇强教授关于电站锅炉节能环保要求的主题演讲正文:锅炉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它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锅炉的能耗和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锅炉的节能环保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程和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TSG 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 912021 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于2021 年颁布的一项技术规程,它对于锅炉及其系统的生产、销售、进口、使用、检验检测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锅炉的生产、销售、进口应当符合本规程关于环保的要求,锅炉及其系统的使用、检验检测也应当符合本规程关于节能的要求。

2023 年度电站锅炉检验技术交流会是一次由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锅炉与节能分委会、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和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主办的技术交流活动。

在这次会议上,来自电站锅炉行业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单位的280 余位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了电站锅炉的节能环保问题。

其中,中国特检院节能技术研究所测试与评价室副主任常勇强教授作了关于电站锅炉节能环保要求的主题演讲。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站锅炉节能环保的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对于提高锅炉的节能环保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TSG 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的颁布和2023 年度电站锅炉检验技术交流会的召开,都表明了我国对于提高锅炉节能环保水平的决心和行动。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

tsg91-2021《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是指为了加强锅炉的节能与环保工作,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升,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通过改进锅炉设计和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

规范规定了锅炉的设计指标和技术要求,包括燃烧器的选择、锅炉的烟气侧热交换器的设计、燃烧调节系统等。

这些规定能够确保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燃料转化为热能,降低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还要求锅炉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锅炉能够及时感知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并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整工作参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能效。

此外,规范还要求锅炉具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燃烧效率、烟气排放和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外,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鼓励采用清洁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规范对燃料的选择和应用进行了限制和指导,推广使用天然气、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

同时,规范还提倡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锅炉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还对锅炉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要求。

规范要求锅炉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良好状态和正常运行。

同时,规范还对锅炉的排放指标和安全措施进行了严格规定,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和安全管理,保证锅炉运行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总之,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对于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锅炉的设计、控制和管理,能够实现锅炉的节能环保目标,推动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将不断完善,为锅炉行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制度

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制度

工业锅炉节能管理制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0.7MW(1t/h)、小于等于24.5MW(35t/h)的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等于2.5GJ/h的工业热水锅炉。

3.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3.1 监测检查项目3.1.1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应考查热效率。

3.1.2热效率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a.热效率的测试应按GB 10180进行; 企业所提供的热效率资料应以专业单位测试报告为依据。

b.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热效率测试:工业锅炉新安装和大修后,进行技术改造后。

c.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超过3年。

3.2 监测测试项目3.2.1排烟温度。

3.2.2排烟处空气系数。

3.2.3炉渣含碳量。

3.2.4炉体外表面温度。

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4.1 锅炉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4.2监测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1小时。

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测试项目每隔15分钟读数记录一次, 取算术平均值。

4.3 监测所用仪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表必须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内,其精度不应低于2.0级。

4.4 排烟温度排烟温度的测试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米以内的烟道上进行,测温热电偶应插入烟道中心并保持热电偶插入处的密封。

4.5 空气系数烟气取样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 米以内的烟道中心位置处,烟气取样与监温应同步进行。

空气系数按公式(1)计算:21α=━━━━━━━━━━━━━━━━━━━━━━ (1)O2-0.5CO-0.5H2-2CH421-79 ────────────────100-(RO2+O2+CO+H2+CH4)式中: RO2、O2、CO、H2、CH4……干燃烧产物的百分含量,对于固体和液体燃料不分析H2和CH4。

4.6 炉渣含炭量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一般每15--20分钟取样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性。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一、规程制定的背景
2009年
高耗能特种设备约 268.5台, 锅炉60.9万台 换热压力容器69.8万台 电梯137.8万台 每年递增8%~10%
一、规程制定的背景
工业锅炉总容量(万t/h)
300
250 200
工业锅炉平均容量(t/h)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三、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8月30日颁布 (2010年总局第91号公告)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设计 第三章 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五章 检验检测和能效测试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附则
附件A 附件B 工业锅炉热效率指标 锅炉仪表配置要求
第二章 设计
审查范围 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等 审查内容 设计能效、结构、辅机、监测计量仪表、 设计资料的完整性 经济运行说明书 审查定位 符合性审查
第二章 设计
质检特函[2010]85号: 1. 2010年12月1日以后提交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应当 符合《锅炉节能规程》的相关要求。锅炉设计文件鉴定机 构对锅炉设计文件进行鉴定时,应当增加节能审查的内容。 2. 对于《锅炉节能规程》实施之前已经通过鉴定的锅 炉设计文件,锅炉制造单位应当按照《锅炉节能规程》的 要求在原锅炉设计文件中增加锅炉节能设计的内容。锅炉 制造单位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情况,提前向原鉴定机构或 备案机构提出增补锅炉设计文件节能审查申请,以便鉴定 机构及时安排审查工作;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锅炉设计文件的节能审查工作。 质检特函〔2011〕36号 2011年10月01日以后,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锅炉设计文件 将不得投入生产
√ √ √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

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工业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措施一、引言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我国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是煤炭,特别是被作为工业锅炉燃料用得更多。

二、锅炉各项热损失的构成燃煤锅炉正常运行时存在一个能效转换问题,它输入的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有效的利用热,产生一定量的热损失。

热损失有五项,但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物理热损失Q6二项损失相对比较小,二者之和不到总损失的5﹪,1.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时,这部分损失不大,而采用固体燃料的链条锅炉,q4损失就较大,它由灰渣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漏煤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以及飞灰。

2.排烟热损失q2从锅炉出口排放到大气中烟气的热焓无法回收,它所造成的损失占锅炉热损失的绝大部分。

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αpy,二是排烟温度θpy。

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指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气体如CO、H2、CH4和重氢化合物CmHm未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热损失,而重氢化合物残留的含量很少。

q3值的大小与过量空气系数αpy有关。

由于炉内的燃料和空气不可能混合得绝对均匀,为了避免排烟中残留更多可燃气体,通常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均大于1,以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三、锅炉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我们从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锅炉热损失的因素很多,它不仅与燃烧方式、炉膛结构、炉膛热负荷等设计因素有关,还与燃料特性、过量空气系数、运行情况等调整因素有关。

现在工业锅炉选择的基本上是链条炉排锅炉,那么我们排除设计上的因素,单纯从选择和调整方面来考虑。

1.选择有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的锅炉省煤器是用锅炉给水回收锅炉出口烟热量的设备,它可以提高锅炉效率4~6%;空气预热器是将锅炉及省煤器排出的烟气用燃料所需的空气来回收热能的设备,它能使锅炉效率提高3~8%,锅炉厂采用的这两项措施都是减少排烟的热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27.010F 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 1459—2011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特种设备学会。

本标准起草人:李强、魏楠、陈建中、李建业、梁冀平、宋金华。

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对涉及工业锅炉节能的七个方面(选型、水处理、余热回收、运行维护、利用外热、管理、评价与监督等)规定了基本要求和规范性作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的,额定压力小于3.82 MPa的以煤、油、气为燃料的锅炉及其辅机、监测计量仪表、水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等(以下简称锅炉及其系统)。

燃用其他燃料的锅炉、电加热锅炉和余热锅炉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内容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6 工业锅炉水质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TSG G5001 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3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质达标指锅炉给水和锅水水质均符合GB/T 1576《工业锅炉水质》的各项指标要求。

3.2尾部受热面装置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锅炉排烟余热,以锅炉尾部排出的热烟气作为加热介质的一类换热装置的总称,如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水加热器等。

3.3锅外水处理原水在进入锅炉之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结垢或腐蚀)的杂质经过一定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最常见的为钠离子交换法。

3.4锅内加药处理为了防止或减缓锅炉结垢、腐蚀,有针对性地向锅内投加一定数量药剂的水处理方法。

4 选型节能4.1 锅炉使用单位应选用与其燃料种类相适应的炉型。

4.2 锅炉使用单位应选用能效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锅炉,不得选用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炉型,锅炉辅机应选用符合最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高效节能产品。

4.3 锅炉额定出力应按系统实际最大需用量的1.1~1.2倍选取。

4.4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宜选用加装半冷凝或者全冷凝尾部受热面的炉型,以使烟气潜热得到进一步利用。

4.5 燃原煤的链条炉排锅炉应根据燃料燃烧特性选配给煤装置,必要时配套具有重力筛选分层给煤功能的煤斗装置,以提高煤的燃烧率。

4.6 锅炉辅机配置应与锅炉相匹配,锅炉引风机、鼓风机和给水泵的额定风量、流量应按实际最大风量、流量的1.1~1.15倍选取。

4.7 每台锅炉应按照TSG G0002的规定装设监测经济运行参数的仪表。

5 水处理节能5.1 水质处理节能5.1.1 锅炉水处理的选择应遵守因炉因水制宜的原则,即根据炉型、原水水质情况和GB/T1576的规定,选择采用锅外水处理方法或锅内加药水处理方法,或者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水处理方法。

5.1.2 锅炉水质应符合GB/T 1576的规定并保持稳定。

5.1.3 锅炉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G5001的规定配备专(兼)职水处理作业人员和相应的化验仪器,定期对规定的水质项目进行化验分析,做好化验记录。

5.1.4 采用锅外水处理方法的锅炉一般应优先采用钠离子交换处理制取软化水作为锅炉给水;对蒸汽品质要求较高的锅炉可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或反渗透处理的方法制取除盐水作为锅炉给水。

5.1.5 采用锅内加药水处理方法的锅炉应选用与其给水水质相适应的水处理药剂,并配置自动加药装置,控制合理的加药量,确保锅炉水质合格与稳定。

5.1.6 锅炉给水中二氧化硅含量超过溶解固形物总量10%的,应控制锅水PH值偏规定的标准值上限为宜,以有利于二氧化硅垢的生成。

5.2 合理排污节能5.2.1 采用锅外水处理方法的锅炉,在保持给水水质合格条件下,锅炉排污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减少排污热损失:a)锅炉定期排污应根据锅水总碱度、PH值的化验结果排污,总碱度或PH值大于规定的标准值时排污,否则可不排污。

b)锅炉连续排污流量的控制应以维持锅水溶解固形物含量偏规定的标准值上限为原则。

c)锅炉排污率控制:额定蒸汽压力小于等于2.5 MPa的锅炉,锅炉排污率不宜大于7%;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 MPa的锅炉,锅炉排污率不宜大于4%;采用除盐水作为锅炉给水的锅炉,锅炉排污率不应大于2%。

5.2.2 采用锅内加药处理方法的锅炉,除每班须进行一次定期排污外,增加的排污次数应按5.2.1a)的规定执行,但排污率不应大于10%。

6 余热回收节能6.1 蒸汽凝结水回收节能6.1.1 蒸汽凝结水在生产和输送过程未受污染,水质符合GB/T1576回水水质要求的,应回收作为锅炉给水的组成部分。

6.1.2 蒸汽凝结水在生产和输送过程受到污染,水质不符合GB/T 1576回水水质要求,但排放水量较大(一般大于2 t/h)的,应通过水水热交换形式间接加热锅炉给水或作其它热源利用。

6.2 排烟余热回收节能6.2.1 锅炉使用单位应根据锅炉系统和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积极回收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并优先用于锅炉本系统的给水加热和助燃空气的预热。

6.2.2 锅炉最终排烟温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否则应增设省煤器、水加热器或空气预热器等烟气尾部受热面装置,以提高余热利用率,减少排烟热损失。

表1 锅炉最终排烟温度限制值锅炉类型额定蒸发量E(t/h)或额定热功率Q(MW)排烟温度限制值(℃)蒸汽锅炉<1 ≤230≥1 ≤170热水锅炉<O.7 ≤180≥O.7 ≤170 有机热载体锅炉≤1.4 不高于进口介质温度50>1.4 ≤170a 最终排烟温度应与表2中排烟处烟气含氧量在同一测点同一测试时间测出,结果方为有效。

6.2.2.1 增设的尾部受热面装置的烟气进出口及被加热介质(水或空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表盘式温度计,以及时了解换热情况。

6.2.2.2 尾部受热面装置的结构应充分考虑减少积灰和便于清灰作业。

6.2.3 尾部受热面装置及相关热力管道应按GB/T 4272的规定进行保温。

6.3 排污余热回收节能6.3.1 总容量大于或者等于10 t/h的蒸汽锅炉房,应装设具有换热功能的排污膨胀器,利用排污余热进一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

锅炉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可共用一个排污膨胀器进行排污余热回收。

6.3.2 排污膨胀器及相关热力管道应按GB/T 4272的规定进行保温。

7 运行维护节能7.1 优化燃烧节能7.1.1 锅炉使用单位应使用与锅炉设计燃料类型相一致的燃料。

7.1.2 锅炉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锅炉运行记录与运行调节,保持锅炉运行工况稳定。

7.1.3 用于监测锅炉运行工况的各类计量仪表及器具应定期检查、校正,保持其正常工作。

7.1.4 锅炉运行时送风量的调整应以表2锅炉排烟处(末级受热面出口处)含氧量的规定值为依据,在满足燃烧工况的同时,尽量减少排烟含氧量,以降低过量空气系数。

表2 锅炉排烟处烟气含氧量限制值燃料种类 煤 油、气含氧量 <9%(过量空气系数1.75) <4%(过量空气系数1.24)a 排烟处烟气含氧量应与表1中最终排烟温度在同一测点同一测试时间测出,结果方为有效。

7.1.5 燃煤锅炉通过肉眼观察火焰颜色来判断燃烧状况与送风量关系情况时,可参考表3的描述。

表3 火焰颜色与送风量关系情况描述火焰颜色 刺眼亮白色 亮黄色 暗黄或暗红色送风量情况 过大 适中 过小7.1.6 采用负压燃烧的锅炉,应控制炉膛与外界的负压差不大于20 Pa,以减少过量冷空气的吸入。

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4 t/h的蒸汽锅炉和额定热功率大于等于2.8 MW的热水锅炉应装设用于监测炉膛负压的压差计等仪表。

7.1.7 鼓励使用单位在科学测试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以合理比例使用二次风,以减少排烟中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7.1.8 锅炉在优化燃烧工况的同时,其尾气排放应符合环保方面的有关规定。

7.2 清除受热面结渣积灰节能7.2.1 燃煤锅炉炉膛内辐射受热面结渣面积超过锅炉总辐射受热面面积的10%,且平均厚度大于10 mm,或由于受热面结渣积灰引起锅炉出力降低、排烟温度高于规定值时,应及时清理。

7.2.2 采用化学除渣剂进行运行除渣时,除渣剂不得对锅炉受热面有腐蚀等损害。

7.3 清除水垢节能7.3.1 锅炉的除垢和清洗应按TSG G5003的规定执行。

7.3.2 当锅炉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除垢或除锈清洗:a) 锅炉受热面被水垢覆盖80%以上;并且水垢平均厚度超过l mm;b) 锅炉受热面有严重的锈蚀;c) 由于锅炉受热面结垢引起锅炉出力降低、排烟温度高于规定值。

7.3.3 酸洗除垢应委托专业锅炉清洗单位进行,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7.3.4 锅炉使用单位应坚持防垢为主,除垢为辅的原则,积极做好水质处理工作,长期保持锅炉无垢或少垢运行。

7.4 保温节能7.4.1 锅炉本体和附属的热力设备及管道应按GB/T 4272的规定做好保温。

7.4.2 锅炉本体和附属热力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层表面温度不应超过以下数值:a) 锅炉侧面温度<50℃(炉门、观察孔和接管300 mm范围内除外)。

b) 锅炉顶部温度<70℃(炉门、观察孔和接管300 mm范围内除外)。

c) 各种热力设备、热力管道以及阀门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7.4.3 锅炉本体和附属热力设备及管道的保温层有明显脱落破损且外表面温度大于7.4.2规定时应及时修复,以减少散热损失。

7.5 防漏风节能7.5.1 采用负压燃烧的锅炉运行时,应注意关闭炉门及观察孔,以防止冷空气大量吸入炉膛,影响燃烧效率。

7.5.2 锅炉炉墙应能保证炉膛的密封,发现有漏风现象时应及时封堵。

7.6 防跑冒滴漏节能7.6.1 锅炉及热力系统上的连接部位其密封面应根据压力和温度参数选择合理的密封材料或标准密封件,确保密封可靠性。

7.6.2 锅炉及热力系统上的主要阀门、安全阀、放空阀、排污阀、水位表、疏水器等应及时检修和密封性试验,防止泄露。

7.6.3 锅炉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时对热力系统进行巡查,发现有泄漏部位应做好标记和记录,结合生产情况及时组织抢修,减少热损失。

7.6.4 鼓励锅炉使用单位分级设置蒸汽及热量流量积算仪表,实行量化管理,促进有效利用。

8 利用外热节能8.1 锅炉使用单位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锅炉以外的热能来提升锅炉给水温度,达到节能目的。

8.1.1 利用本单位或较近区域内的用热设备(如窑炉、有机热载体炉等)的余热来加热锅炉给水。

8.1.2 利用太阳能装置预热锅炉给水。

8.1.3 利用本单位或较近区域内的热温泉水直接作为锅炉给水,但必须采取正确的水处理方法,防止锅炉结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