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205-3)
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第一篇: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2018年1-5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1-5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再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同比增长,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当月负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火电发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水电设备利用小时降幅收窄;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快速增长;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减少,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同比增加。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三产和城乡居民用电快速增长1-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5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2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18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8.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5.6%;第三产业用电量41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0.1%。
图1 2017、2018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5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的省份有18个,依次为:广西(19.7%)、云南(15.4%)、内蒙古(15.1%)、福建(13.0%)、甘肃(12.9%)、重庆(12.7%)、安徽(12.6%)、四川(11.9%)、辽宁(11.7%)、湖南(11.5%)、广东(11.0%)、浙江(10.6%)、西藏(10.5%)、江西(10.4%)、陕西(10.4%)、湖北(10.1%)、海南(9.9%)和山西(9.8%)。
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26

○F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天津市统计局补充、印制2017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天津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5)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 (9)基层年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9)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 (12)3.财务状况(F103表) (13)4.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105表) (15)5.主要业务活动收入(108表) (16)6.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109表) (17)7.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非四上法人单位基本情况(U104表) (18)8.四众平台基本情况(U105表) (19)基层定报表式1.调查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20)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22)3.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T202-1表) (23)4.财务状况(F203表) (24)5.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26)6.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TF205-5表) (27)7.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 (22)8.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205-7表) (23)9.生产经营景气状况(F210表) (24)10.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情况(U201表) (22)11.重点互联网出行平台基本情况(U202表) (23)12.重点互联网医疗平台基本情况(U203表) (22)13.重点互联网教育平台基本情况(U204表) (23)14.合约类电子交易平台情况(U205表) (22)四、指标解释 (37)(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37)(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48)(三)财务状况 (52)(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57)(五)四众平台 (59)(六)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 (61)(七)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 (62)(八)重点能源商品经销情况 (65)(九)重点互联网平台 (67)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68)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旧结构对照表 (92)一、总说明(一)为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业统计,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企业“一套表”问题解答(一)

企业“一套表”问题解答(一)(2012年统计年报和2013年定期统计报表)一、新修订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增加了哪些调查内容?答: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第7次局常务会议的决定,稳步拓展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的实施范围,将重点服务业统计纳入《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补充完善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调查单位用工情况、流动资金情况、生产预定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等内容。
主要包括:(一)工业大中型和部分小型法人单位填报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B210表);批发和零售业大型,部分中、小、微型法人单位填报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调查问卷”(E210表);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大型,部分中、小、微型法人单位填报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调查问卷”(S210表)。
(二)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填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201-1表)、“财务状况”(F103表、F203表)、“信息化情况”(109表),以及“物业管理经营情况”(F204-1表)和“房地产中介服务经营情况”(F204-2表);不包括“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和“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202-1表)。
部分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还需报送“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由能源统计专业负责确定调查单位并组织实施。
二、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和信息化情况等通用表如何组织实施,各专业如何分工?答:根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第7次局常务会议的决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202-1表)、《信息化情况》(109表)等年定报通用表,由设计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各有关专业做好网上统一布置工作,即上述报表随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重点服务业等各行业报表进行平台布置;在数据采集阶段,相关各级工业、投资、贸易和服务业统计专业负责报表催报;名录库管理、劳动工资统计和服务业统计专业分别牵头负责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和信息化情况等报表的业务培训以及数据处理阶段的审核验收、返回调查单位查询修改、加工汇总等工作,相关单位通力配合。
能源统计报表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

能源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能源加工转换投入能源加工转换,指为了特定的用途,将一种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加工或转换成另外一种能源(二次能源)。
能源加工,是能源的物理形态的变化,比如用蒸馏的方式将原油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用筛选、水洗的方式将原煤洗选成洗煤;以焦化的方式将煤炭高温干馏成焦炭;以气化的方式将煤炭气化成煤气,等等。
这些方法在加工前后能源均未发生质的变化。
能源转换,是能源的能量形态和化学形态的变化,比如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将煤炭、重油等转换为电力和热力,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等;又比如,经过裂化,将重质石油转换成轻质石油(转换前、后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
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指以生产二次能源产品为目的而投入能源加工转换生产装置的能源(一般为一次能源)的数量。
用作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不能算作用于原材料。
两者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或产出的产品属于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
而用作原材料时,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却是能源范畴以外的产品,包括产出的某种产品在广义上可以用作能源(比如可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通常意义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能源投入量不包括:(1)加工转换本身的工艺用能,如发电厂的发电装置的电机用电、点火用燃料、车间通风设备用电及其他厂用电;炼焦厂的焦炉原料预热用的焦炉煤气、设备运转用电等;(2)车间用能;(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4)经营管理用能;(5)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生产用能。
火力发电的加工转换投入指火力发电企业为发电而投入发电锅炉燃烧室的燃料数量。
通常燃料主要有:煤炭、燃料油、天然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生物质燃料、可燃废弃物和可燃垃圾等。
供热的加工转换投入指热力生产企业为生产热力而投入供热锅炉燃烧室的燃料数量,以及热电联产机组用于供热的燃料投入量。
南昌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统计(按行业分)

77 550
15 10506 1864 176 311 70 85 6006 10 234 194
66
4550 56 385
燃料油
199
13
液化石油气
1204
石油焦
热力(百万千
544519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8
97626
91
95
21
1115
68
441464 1
电力(万千瓦
1822382 59352 5302 16174 6962 20072 14843 11695 1142 863 91901 5660 2571 146 15521 19609 373 13867 54066 144859 61524 19919 17811 19950 98106 586 39638 130509 2278 314 1429
摘编自《南昌统计年鉴2019》
主要能源消费量统计(按行业分)
焦炭
1544235
天然气(气
18726 2253 255 1438 488 97
342
1542484 11 805 594
1011 89 26
909 876
445 327
5666 165 460
3916
290 18
液化天然气
4569
2199 432 515 27 1389 7
汽油
11682 462 240 35 67 263 297 80 2 1 8 74 176
41 193
160 177 28 105 592 168 120 1311 62 366 188 7
578
5700 42 141
计年鉴2019》
2018年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205-3)

1
调查制度
2
基本概念
注意事项
3
统计范围 报送日期
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调查单位 一季度季后9日,二季度季后6日 ,三季度季后10日,四季度季后7日 12:00前网上填报。
系统自动提取同期数,调查单位原则上不得修改;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 报“上年同期”数据;涉及兼并、重组等情况的企业,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后, 调查单位可调整同期数。
•
它综合体现行业或企业产品生产的装备技术水平、工艺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
• •
单位产品能耗分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单项能源消耗。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这里综合能耗的概念是包涵了各种能源
(煤、油、电、燃气等)的消耗。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消耗的各
种能源量,一般以标准煤表示。它是为解决不同能源消费的同 一性、统一性、可比性而设置的指标。如:吨原煤生产综合能 耗。
国家水平
重视填报目录与指标解释
例:吨水泥综合能耗 计算公式:吨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00×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水泥产量(吨)
•
分子项:生产水泥综合能源消费量。包括电力、原煤、洗精煤、焦炭、原油、重油(包括渣油)、汽油、煤油、 柴油、天然气、煤气、液化气、蒸汽等。企业自备锅炉、自备发电机组生产的蒸汽、电力,由本企业消耗的,只
(1)口径一致: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其分子与分母的口径必须一致,即能源消耗总量必须是生产产品 所耗用的能源。 (2)合理分摊:使用同一种能源生产多种产品,在计算某一产品能耗时,应按一定比例,合理分摊计算。 (3)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应根据各个产品的能耗状况, 进行有根据的合理分摊计算。 (4)外购的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氧气等是否计入单位产品产量综合能耗中,可根据各行业的生 产特点及考核能耗经济效益的需要自行规定。 (5)有自备电厂和其它能源加工转换分厂或车间的企业在计算综合能耗时应扣除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重 复计算部分。 (6)计算综合能耗时统一以标准燃料作为计算的基准。 以上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原则只是综合性的计算原则,具体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应按照具体的指标 解释来计算分子项和分母项。
白银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情况统计

692.59
克标准煤/千瓦时 293.19
298.04
摘编自《白银统计年鉴2019》
9报.2告2 期比去年
-19.38 2.38 9.88 -11.62 -9.17 -4.10 -15.93 10.07 -1.83 -1.63
指标名称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 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 吨水泥综合能耗 单位粗铜综合能耗 单位铜精炼综合能耗 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 单位粗铅综合能耗 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 蒸镏锌综合标准煤耗单耗 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 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白银市2018年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情况统计
计量单位
报告期
去年同期
千克标准煤/吨 5.45
4.99
千克标准煤/吨 884.36
1096.92
千克标准谋/吨 105.74
103.28
千克标准煤/吨 174.70
158.99
千克标准煤/吨 131.11
148.34
千克标准煤/吨 330.66
364.06
千克标准煤/吨 261.61
272.79
千克标准煤/吨 375.69
446.87
千克标准谋/吨 2030.05
镇江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统计

千瓦时/吨
83.12
吨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70.44
吨水泥综合电耗
千瓦时/吨
74.41
吨水泥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煤/吨 61.69
轧钢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270.70
轧钢工序单位电力消耗
千瓦时/吨
229.09
吨铝加工材消耗能源量
千克标准煤/吨 1150.82
吨铝加工材消耗电量
千瓦时/吨
277.16
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289.62
电厂火力供电标准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4.10
发 注电:本厂表用统电计率范围为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工业企%业.
摘编自《镇江统计年鉴2019》
镇江市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量能耗统2计018年
项目
单位
768.97
机制纸及纸板耗电
千瓦时/吨
409.49
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47.52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10.74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千克标准煤/吨 105.18
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
千克标准嫩吨
58.39
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
• 单位产品能耗:是指反映完成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能源量。(简单 地说,就是能源消耗量与产品产量的比值。)
• 统计目的:可以了解产品的能耗水平,评估节能工艺进步成果, 以及根据这种关系,估算某种产品数量需要多少能源。
• 它综合体现行业或企业产品生产的装备技术水平、工艺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
错误举例:
正确填法:
注意事项
子项值与其他关联报表数据对比情况
企业填报的消费量(子项值)与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中的能源消费量要 一致(生产单一产品的必须一致,多产品的能耗不能高于205-1表的能耗)。
错误举例:
正确填法:
注意事项
单位产品能耗增减% =(报告期单位产品能耗/上年同期单位产品能耗-1) × 100%
进行有根据的合理分摊计算。 (4)外购的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氧气等是否计入单位产品产量综合能耗中,可根据各行业的生
产特点及考核能耗经济效益的需要自行规定。 (5)有自备电厂和其它能源加工转换分厂或车间的企业在计算综合能耗时应扣除自产自用的二次能源重
复计算部分。 (6)计算综合能耗时统一以标准燃料作为计算的基准。
同期数据
系统自动提取同期数,调查单位原则上不得修改;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 报“上年同期”数据;涉及兼并、重组等情况的企业,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后, 调查单位可调整同期数。
填报目录
按《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目录》填报。
审核关系
指标值=子项值/母项值×单位换算系数。
调查制度-填报目录
20个行业 107个指标值
增幅可以反映某品种单位能耗的波动情况,也是我们查询数据的关键点。 如果增减幅度超过10%,就应引起注意,检查分子、分母与上年同期的增 长情况;分子、分母增长趋势相反或两者增幅差距很大,也需要查询。 注意指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如果指标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与平均值差距很大,有可能是分子、分母 的统计口径不对,或者是计量单位出错。 (除非有节能改造项目或工艺流程上的变革,否则单耗的数据是不会有很 大波动的,要参考同行业水平)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 (205-3表)
目 录
1 调查制度 2 基本概念 3 注意事项
调查制度-报表样式
调查制度-报表说明
统计范围 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报送日期
调查单位 一季度季后9日,二季度季后6日 ,三季度季后10日,四季度季后7日 12:00前网上填报。
与生产无关的用于生活目的的能源,如职工宿舍、 子弟学校、幼儿园、商店等所消耗的能源,也不包 括基本建设单位消耗的能源及企业内部回收利用的 余热余气。
基本概念-计算原则
(1)口径一致: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其分子与分母的口径必须一致,即能源消耗总量必须是生产产品 所耗用的能源。
(2)合理分摊:使用同一种能源生产多种产品,在计算某一产品能耗时,应按一定比例,合理分摊计算。 (3)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应根据各个产品的能耗状况,
( 比如:单位产品能耗的计量单位为:千克/吨;分子的 计量单位为:吨;分母的计量单位也为:吨;那么单位换 算系数为:1000.)
例: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00 ×原煤 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原煤产量(吨)
基本概念
产品的能源消耗总量(子项值)应包括以下各项:
(1)从投料开始到制成产品验收合格入库整个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该产品的原 料、燃料、动力和工艺所消耗的能源。
错误举例:
正确填法:
注意事项
母项值与其他关联报表数据对比情况
企业填报的产品产量(母项值)与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或能源 生产、销售与库存 (205-6表)中的产量要一致。
错误举例:
正确填法:
注意事项
子项值与其他关联报表数据对比情况
企业填报的消费量(子项值)与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中的能源消费量要 一致(生产单一产品的必须一致,多产品的能耗不能高于205-1表的能耗)。
基本概念
• 单位产品能耗分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单位产品单项能源消耗。 •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这里综合能耗的概念是包涵了各种能源
(煤、油、电、燃气等)的消耗。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消耗的各 种能源量,一般以标准煤表示。它是为解决不同能源消费的同 一性、统一性、可比性而设置的指标。如:吨原煤生产综合能 耗。 • 消耗某种能源单耗,是单一品种的能源消耗,比如单位产品耗 煤、单位产品耗电、单位产品耗天然气等。
基本概念
• 单位产品能耗 =单位换算系数× 能源消费量/产品产量
指标值
子项值 母项值
➢ 分子项(子项值):生产某种产品的能源消耗总量 ➢ 分母项(母项值):某种产品的产量
基本概念
• 单位产品能耗
=单位换算系数× 能源消费量/产品产量
单位换算系数是用来协调分子、分母计量单位与单位产品 能耗指标计量单位的倍数。
以上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原则只是综合性的计算原则,具体的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应按照具体的指标 解释来计算分子项和分母项。
注意事项
计算产品产量(母项值)应注意如下问题: (1)产品产量是指符合质量要求的合格产品产量,不包括废品、
次品。 (2)计入产品产量是指办理入库手续并已入库的产品。 (3)外购的成品或半成品,未经企业加工的不计入产量。
(2)基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所消耗的各种能源。 (3)工艺性能源损耗量。是指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原因不可避免的能
量损耗量,如余热余能等。 (4)非工艺性能源损失量,是指由于生产管理不善和生产技术水平低所造成的
跑,冒、滴、漏等。 (5)废品和次品所消耗的能源。
基本概念
• 生产某种产品的能源消耗总量不包括:
注意事项
指标代码本季与上季填报须一致(一季度例外)
错误实例:
正确填法:
按一套表报表指标代码顺序选择填写,误选指标删除方法:Ctrl+D
注意事项
指标报送顺序要与上季度一致(一季度例外)
错误实例:
正确填法:
按一套表报表指标代码顺序选择填写,误选指标删除方法:Ctrl+D
注意事项
当季指标值情况
企业的产品产量是与能源消费同时产生的,不应该存在当季有子项值而无母项值或者 当季有母项值而无子项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