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4.2数据库系统(1)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和架构课件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33张PPT)

A.某市高三学生模拟考成绩 B.某小区所有住户上半年的用水量 C.某市天气的实时变化情况 D.某大型超市3年的生鲜销售情况
图4.2.2 Hadoop的组成
同时适用于静态和动态数据
A
C
下列不属于Hadoop计算平台组成部分的是( ) B
mon公共库 B.分布式文件系统NTFS C.分布式数据库HBase D.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MapReduce
浙教版 信息技术(高中)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4章 数据 处理与应用
4.2 大数据处理
学习 目标
1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 2 批处理计算和流计算、图计算,编程处理数据 3 文本数据处理,文本数据分析与应用 4 数据可视化
1 重点:大数据处理的思想和编程处理数据。
重点 难点
2 难点:编程处理数据。
课堂导入
下列关于分布式文件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
B
A.是一个高度容错性的系统B.适合于静态数据的存储,但不适合于流数据的
存储C.Hadoop系统采用基于列的存储方式进行存储D.大规模海量数据以文
件的形式,用多个副本保存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中
C
图4.2.6 蛋白质激素构成图 (由2.7万个节点和794万条边组成)
大数据特征 表格处理软件
数据量体大 速度快 数据类型多 价值密度低
×
大数据技术、理论和处理方法
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和架构
分治思想
开发“羊了个羊”小程序 写代码 画界面 设计游戏 宣传 计算机专业 美术专业 计算机专业 新媒体专业
成果
子问题==小问题?
n:1 1:n
n个志愿来自10个不同的城市,每个城市按每个志愿参加志愿活 动降序排列。小明把n个志愿按城市分成10个集合,在每个集合
数据库系统教案

数据库系统教案教案一: 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3. 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4. 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快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演示法:通过展示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讨论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了解数据库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数据库软件五、教学流程1. 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 概述(10分钟)通过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组成和体系结构(20分钟)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工作原理(30分钟)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例讲解,深入讲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和检索过程。
5. 实际应用(15分钟)通过讨论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科学研究等。
6.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复习,巩固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的理解。
教案二: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和原则,以及了解数据库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和原则3. 数据库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归纳法: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快速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展示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和原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库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4.2数据库系统-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课件(共25张PPT)

23
2020/12/2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以 及系统人员和用户组成。 一个简单的数据库 1.利用 Access 建立数据表 (1)使用设计器创建表,保存数据表。 (2)文件的格式及保存。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为.accdb。 2.字段的编辑 添加、删除和编辑数据表的字段,调整表的结构。 3.记录的编辑 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的记录。
号
字段名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序号
文本
3
学号
文本
6
课程编号
文本
2
工号
文本
3
第二步 输入数据
创建一个至少包含15条记录的数据表
19
上机任务二: 练习修改任务1中分创建的学生信息表的结构: 1、清除性别字段下的所有内容,然后修改性别的字段类型
为是否型,并输入相应的内容; 2、给课程选修信息表添加“备注”字段;
2020/12/2
20
上机作务三: 打开学生信息表,删除第4条记录,并在第6条记录之前插入刚才删 除的记录内容; 打开教师信息表,修改第3条记录的课程编号为“02”
2020/12/2
21
2020/12/2
上机任务四: 将本数据库下的四个数据表之间根据需要创建关系 上机任务五: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语文课程的学生信息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英语”课程的女生信息; 创建查询,查询选修工号“01”的学生信息
上机任务一:
打开access数据库软件,创建课程选修数据库:
创建第一个工作表—课程信息表
第一步,创建课程信息表的结构,创建包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学分、学时 四个字段的数据表结构
字段名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4.2 数据库系统2-浙教版

教学设计与资源准备资源准备: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学习网站、其他学习资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启发激趣导入新知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数据库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各种数据库。
例如,我们去图书馆借书,接触的是庞大的图书管理数据库。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模拟一个图书管理员,体验一下数据库是怎样管理这些图书及借阅信息的……聆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为课程展开做铺垫探究合作由浅入深【操作体验】请同学们打开“图书管理系统”,体验里面的借阅等相关操作。
思考:图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如何存储和管理的呢?出示课件,启发提示,引导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学习和理解。
让学生登录“学习网站”进一步自行学习,完成学案中自学填空(连线)部分内容。
出示课件,总结评价【技能初探】出示课件,重点强调实践操作前的知识储备内容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完成学案中“技能初探”的任务:对cp.mdb中数据表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资源”文件夹中的各类学习资源寻求帮助。
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巡视情况总结评价【小试身手】出示课件,重点强调实践操作前的知识储备内容和注意事项。
活动:利用ACCESS软件创建一个数据库中的一张数据表(主题:班级通讯录)☆操作过程中,可以小组成员协作并通过“学习资源”文件夹中的各类学习资源寻求帮助。
并把建立完成的数据库上传到作业空间。
聆听思考自主学习,完成任务聆听思考自主探究完成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成果聆听思考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前课件讲解,是对学生自学方向的把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师评价总结,帮助学生对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与巩固。
4.2大数据处理 编程处理数据(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高中必修 1 数据与计算(浙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编程处理数据
教科书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
2. 了解数据分析问题的分析方法和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能使用pandas模块对数据进行编辑、计算和统计分析,并能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
两段代码中,第一段代码中参数as_index的值为默认的True,表示将性别列作为索引列,第二段代码中参数as_index的值设置为False,是指生成默认索引。
实践: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如果要分别统计班级女生和男生的借阅次数的总次数,该怎么实现呢?
可以用groupby函数结合sum函数来实现,参数as_index的值为默认的True,则执行代码后以性别为索引进行分组,并对女生和男生各组中的数值类型的列进行求和汇总,女生组借阅次数共84,男生组借阅次数共86。
3.groupby函数的组合使用:
groupby函数通常与其他函数结合使用,执行如图所示的代码g1=df1.groupby(“性别”).count(),groupby函数结合count函数,先按性别分组,分成女生一组,男生一组,再对各组进行非空项的个数统计,如女生组中姓名列共有2个值。默认性别为索引列。
数据处理和绘图需要用到的模块是pandas和matplotlib的pyplot子库,设置一行代码让图表的中文正常显示。pandas中导入excel文件是用函数pd.read_excel实现的,导入数据后,先对50米成绩进行升序排序,速度快用时少的排在前面,设置x轴数据为前10位同学的姓名,那么Y轴数据应该为前10位同学的50米成绩,这里X轴数据列的选择用了属性法,Y轴数据列的选择用了字典法。绘制线性图用plt.plot函数实现。绘制的图表中前10名同学姓名为x轴数据,前10名同学的50米成绩为y轴数据,标签为50米。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4-2数据库系统》优质课教案

学生上台演示
答:是的
学生思考
结合之前建立的“班级图书管理”数据库,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使用数据表来解决问题,并且发现用数据表查找数据麻烦且浪费时间。以此提出查询的使用,不仅可以顺利引出新课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知
(PPT出示查询概念。)
一、认识查询
查询就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在数据库中查找所需数据的方法。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走动查看学生操作情况
问:有同学找出来了吗?找出来的同学举手
请一位同学到教师机演示查找过程
问:同学们都是这样找的吗?
问:如果我们可以把三张“表”中的信息合到一个“表”中去,那是不是就方便快捷的多了?
说:这个时候数据库的查询就派上用场了。
答:记得。
学生与老师一起回顾
学生认真思考
学生打开教师下发的“班级图书管理”数据库开始查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查询及其作用
2.掌握建立查询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建和运行查询,体验在数据库中查找数据的基本过程。
2.能根据任务要求,设置合适的约束条件。
3.能够独立思考创建和运行查询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ACCESS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ACCESS的兴趣。
师生共同总结,达到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课后拓展提高
【课后作业】
1、建立一个统计6月份借书情况的查询,依次显示字段:“姓名”、“图书类别”,“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归还日期”要求只显示借阅日期为6月份的学生信息,并命名为“6月份借书情况查询”。
4.1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 数据输入:将下列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中,并设置合适的单元格格式。
A. 学生姓名:张三、李四、王五
B. 学生成绩:85、90、88
C. 学生年龄:17、18、19
D. 学生性别:男、女、男
2. 数据编辑:将学生成绩按降序排列,并更改成绩低于90分的学生的姓名颜色为红色。
3. 数据格式化:将学生年龄进行分类,分为17岁、18岁和19岁三个类别,并设置不同的单元格背景色。
4.1常用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③ 数据格式化:阐述如何设置单元格的字体、颜色、边框等格式,以及如何应用样式和模板。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Excel数据处理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Excel数据处理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Excel基本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新的数据处理打下基础。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据处理的应用于,提高实践能力。
在数据处理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4.2数据库系统(1)

数据库系统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高中一年级第四章第二节《数据库系统》【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
必修课的课标和教材中对数据库的要求是:体验,感受,认识。
目标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数据库”。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数据库概念等的相关概念和关于数据库的一些操作。
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剖析分析,动手体验,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理解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知道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体验过在线数据库的实际应用。
本节课学习的数据库等相关概念抽象难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剖析,了解数据库、数据表的定义和组成等相关知识,思考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优势。
2,根据自学及对数据库的动手操作,掌握对数据库中记录和字段的增加、删除、更改等方法。
3,掌握新建数据表的一般思路和具体方法。
4,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各自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剖析一个数据库,实践体验数据库中对记录和字段的修改,体验新建数据表的一把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学讨论,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案例的渗透,感受成语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能够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相关信息数据表,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体会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对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体验使用数据库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的记录、字段的修改,新建数据表,认识数据库系统【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体验探究、任务驱动、小组互助【教学环境】网络教室/因特网/教学控制软件等。
【教学思路】本堂课围绕数据库自主学习3D书籍展开教学,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3D书籍主要由五部分组成:①剖析数据库,包含基本概念的解释及Access的简单介绍②记录的操作,通过任务和讲解视频,让学生自学并体验在数据库中更改、添加、删除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高中一年级第四章第二节《数据库系统》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
必修课的课标和教材中对数据库的要求是:体验,感受,认识。
目标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数据库”。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数据库概念等的相关概念和关于数据库的一些操作。
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剖析分析,动手体验,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理解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之间的关系,知道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体验过在线数据库的实际应用。
本节课学习的数据库等相关概念抽象难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剖析,了解数据库、数据表的定义和组成等相关知识,思考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优势。
2,根据自学及对数据库的动手操作,掌握对数据库中记录和字段的增加、删除、更改等方法。
3,掌握新建数据表的一般思路和具体方法。
4,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各自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剖析一个数据库,实践体验数据库中对记录和字段的修改,体验新建数据表的一把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学讨论,学会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的渗透,感受成语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能够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相关信息数据表,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体会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对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体验使用数据库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的记录、字段的修改,新建数据表,认识数据库系统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体验探究、任务驱动、小组互助
【教学环境】网络教室/因特网/教学控制软件等。
【教学思路】
本堂课围绕数据库自主学习3D书籍展开教学,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3D书籍主要由五部分组成:①剖析数据库,包含基本概念的解释及Access的简单介绍②记录的操作,通过任务和讲解视频,让学生自学并体验在数据库中更改、添加、删除记录。
③字段的操作,通过任务和讲解视频,让学生自学并体验在数据库中更改、添加、删除字段。
④新建数据表,综合运用巩固对字段和记录的运用。
⑤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基本流程(见下图):由成语引出网上检索成语数据库,引入数据库这一概念,并简单分析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优势。
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大模块:
1.自学,剖析数据库2.探究操作:记录、字段、数据表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组成、关系4.总结
通过四个环节完成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这四环节始终以自主学习3D书籍知识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为主线。
本堂课旨通过操作体验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形成观点,深化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