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悲惨,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恶果,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恶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暴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生动地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新人教版

- 战败国的处理: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战败国面临领土割让、赔款等问题。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 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和平的珍贵:战争的爆发和结束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推动国际关系的缓和和和平运动的发展。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战争原因、过程、影响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影响和战后世界的历史进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包括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战后初期的世界等。
(2) 案例研究法:教师将选取一些关键战役和事件,如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等,让学生通过研究案例,深入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7. 例题7:请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关键战役。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关键战役有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坦能堡战役等。
8. 例题8: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战争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
9. 例题9:请简述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共29张PPT)

(1)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 悲剧不能重演。 (2)反对霸权主义、强权 政治和恐怖主义。 (3)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5)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 剑,我们要趋利避害。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协约国
欧洲
欧洲是主战场
非洲
亚洲(中国等) 太平洋(美国等)
●相关史事
大战开始后,美国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 做生意,大发战争财。1917年,德国进行 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两国 交恶。同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接着, 中国、巴西等中立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 方。中国虽没有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几 十万劳工到欧洲战场,其中许多人葬身异 国或失踪。
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 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支 ‘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 引爆。” 巴尔干半岛
(4)、一战爆发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
件(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被
塞尔维亚族 刺杀)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集中在 欧洲战场,后来逐渐扩大到 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第一次 世界大战
1907
1 8 9 2
三 国 协 约
大战的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
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汇处,
战略位置很重要。
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干 半 岛
多次被征服、形成多民
族、多宗教、多种族杂
居的现象。
大国争夺,列强插手。
普林西普桥
南斯拉夫的萨拉热 窝有一座桥,桥上 有块石碑,碑文是: “1914年6月28日, 加夫里诺·普林西 普在这里用他的子 弹,表达了我们人 民对暴虐的反抗和 对自由的 向往。”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8.请概括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 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2.凡尔登战役:
(1)凡尔登战役发生在何时? 1916年
(2)参战的是哪两个国家的军队?历时多长时间? 德、法两国军队 历时10个月
2.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
战争是残酷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会影响经济发展。当国际争端和矛盾出现时, 最好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人类需要和平。
5.三国同盟的成员有哪几个国家?三国同盟是怎样形成 的?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德国为了防止法、俄联手反德,与奥匈帝国结成军事 同盟,后来意大利也加入进来。1882年,由德国、奥 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奥匈帝国是指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组成的帝国,范 围包括今天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克 罗地亚等。
意
7.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有什么危害?
他们之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局部冲突不断,大 战一触即发。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 民族成分复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 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1912年和 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 大军事集团的支持。
(2)参战的国家:
德国、
奥匈帝国 等国
俄、英、 法、意、 塞等国
目标导学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后来战场扩大到哪里?
战争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在 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后来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含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次世界⼤战》(含反思)第⼋课《第⼀次世界⼤战》⼀、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过程;萨拉热窝事件;第⼀次世界⼤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第⼀次世界⼤战的结束和影响;通过对第⼀次世界⼤战原因和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
过程与⽅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加深对第⼀次世界⼤战原因的理解;运⽤图⽰法揭⽰第⼀次世界⼤战的交战双⽅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法,引导学⽣探究⼤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次世界⼤战是⼀场⾮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民带来巨⼤灾难,给世界造成巨⼤损失;引导学⽣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性质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导⼊新课2018年是第⼀次世界⼤战结束100周年。
法国郊外的华⼯墓地,100年来都在等待亲⼈的出现。
距离巴黎市中⼼200公⾥外的⼩村庄设问:与19世纪中期相⽐,1913年英、法、德、美在⼯业产量(经济实⼒)和殖民地⾯积上有何变化?提⽰:在经济上,美、德⼯业产值跃居第⼀、第⼆位,英、法下降到第三、第四位;在政治上(殖民地占有⾯积),英、法占有殖民地⾯积仍然处于第⼀、第⼆位,德、美处于第四、第五位。
归纳总结: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次世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引导学⽣阅读教材和图⽂材料,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认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材料展⽰: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争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三对基本⽭盾:法德⽭盾、俄奥⽭盾和英德⽭盾,其中英德⽭盾成为主要⽭盾。
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意⼤利加⼊德奥集团。
1904年、1907年英国协调了与法国、俄国的⽭盾,签订了英法协约、英俄协约,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1913年殖民高地,面发发积展所展占不快位。平次而衡英、1 法过分2依赖殖5
4
民地和资本的大量输出。
实力的强弱和占有殖民地的面积不成正比。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矛盾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知识讲解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
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1914-1918
知识讲解
1907年
1882年
知识讲解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知识讲解
“火药 桶”指 什么?
①地有理人位置形:容巴尔2干0世半岛纪位于 欧三初洲洲的东的南交“部会巴,处地,尔处控欧制干、着半亚黑、海岛非和 地重就中要像海,的是一欧门个洲户列,存强战争略满夺地了的位焦十炸点分。 ②药民族的关火系、药宗桶教信,仰只复杂要: 历一史上粒阿火拉伯星人,、罗就马足人、以土 耳了引其多人民爆都族整曾、征多个服宗欧过教那、洲里多”,种形族。成杂
德
英
国
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 皇上(威廉二世)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
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
——德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
问题:1.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革命后迅速发展。
3.以上材料说明德国的矛头主要指向谁?
要求重新分割世
英国。
界,争夺殖民地。
A.同盟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协约国军事集团的形成
当堂练习
3.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到:“(战场上)到处散落着
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四、经过: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五、影响: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争中使用了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共死伤3000多万人。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俄两个大国开始崛起。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六、正确认识一战: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2、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1.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 ( )A.萨拉热窝事件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C.倒幕运动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2.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滑铁卢战役B.凡尔登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D.马拉松战役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C.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4.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5.最后通牒:“向帝国作出解释:自从发生6月28日的刺杀罪行以来,塞尔维亚高级官员在国内外谈话中,不顾自己所处的官方地位所发表的种种仇视帝国的毫无理由的言辞,至迟在7月25日星期六晚6时以前答复。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共34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想一想:下列表格反应了什么现象?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吗?
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 结论: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产
资本 高度集中
帝国 主义 阶段
如何看待塞尔维亚青年 普林西林的刺杀行为?
萨拉热窝事件
其目的是 爱国,但其手 段是恐怖行为, 而带来的后果 是世界灾难性 的!
普林西普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 奥匈帝国皇帝说:塞尔维亚 “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 巴尔干抹掉。”
思考:
威廉二世
1.德皇威廉二世为什么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2.综合以上内容,说说一战爆发原因有哪些?
★
中国的参战
战争结束
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 1918年11月11日
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 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 停战协定》,德国宣布 投降。 一战以同盟国 的失败告终。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 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 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 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德国人为什么这么说?
7000多万
伤亡3000多万 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 的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3400多亿美元,工业水平至少倒退8年
1.危害
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和人员伤亡。
为何伤亡如此惨重?破坏如此巨大?
新 式 武 器
2.改变了国际格局
【1】削弱了欧洲力量: (1)打垮俄、德、奥匈、奥斯曼等帝国 (2)英、法、意遭到削弱 【 2 】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另:(1)美日力量增强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建立 (3)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 匈
1882年加入
②三国协约的形成(190
英国(核 心)
1907年 英俄协 约
7年)
俄 国
1904年 英法协 约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目的
重新瓜分世界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三国协约(1907年):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组成国 (核心国)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 意 、奥斯曼土耳其 意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 塞、比、日、美、中等国
(3)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东线:波罗的
海南岸至罗马 尼亚 俄←→德奥匈
3、三个阶段
(1)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交战双方:英法联军→德军 结果:德军“速战速决” 战 略破产,之后西线进入相持阶 段。
影响
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
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 成一支‘火药桶’,只等 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巴尔干半岛
(4)、一战爆发导火索: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
事件(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
大公被塞尔维亚族
刺杀)
我们要消灭 祖国的敌人!
巴尔干为什么成为争夺的焦点?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 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 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 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 战略地位重要
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3)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启示?
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
难,要珍爱和平,反
对战争。
2、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国际争端。 3、科技是把双刃剑, 要趋利避害。
阵亡者的墓地遍布欧洲大陆
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
生产损失严重。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 境。 (2)国际格局改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 世界优势地位。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 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 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 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 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
同盟国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
协约国Βιβλιοθήκη 萨拉热窝 事件导火线
转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影响 凡尔登战役 1916
人类的灾难
中考链接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 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 A.涂油子弹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欧洲
欧洲是主战场
非洲
亚洲(中国等) 太平洋(美国等)
福煦车厢
福煦是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期的 协约国联军总司 令。 1918年11月 11日,福煦代表 协约国与德国代 表在法国东北部 贡比涅森林雷道 车站的福煦车厢 里签订停战协定 ,宣告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
各主要参战国的参战目的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主要国 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 两大军事集团: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 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
①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俄 国 1879年签定 德(核心) 同盟条约
英国: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
法国: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塞尔维亚:争取民族独立。
4、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 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规模空前的帝国 主义战争。
5、影响
战争历时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持续时 间长 4年零3个多月( 1914.7.28—1918.11.11) 涉及国家 波及范 多 31个(协约国27 个,同盟国 4个) 围广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造成危 超过15亿 害大
巴黎
(2)凡尔登战役 ———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和转折点
“地狱、屠宰场、绞肉机”
时间:1916年2---12月
交战双方: 法→德 概况:德出动飞机.飞艇.毒气弹. 伤亡:70多万(“凡尔登绞肉机”) 结果:德国失败,战略主动权转移 到协约国一方。 凡尔登
巴黎 碾碎法国的磨盘。“让法国人把血流干!”
(3)1917年,美国、中国、巴西参战,加强协约国的 力量,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战争的结束。1918 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1)“一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物质损失和人 力伤亡等沉重灾难,客观上促进科技发展。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它是 当时世界 上威力最 大的战舰。 英国制造 无畏舰12 艘,超过 了德国的 9艘。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榴炮弹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 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末时,欧洲的控制 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战。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 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 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 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 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自然资源丰富
2、进程
反映实质:
(1)开始:1914年7月28日,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 自身利益为转移。 俄、法、英迅即卷入战争,一 战全面爆发。
D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
酷性。请你指出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C.滑铁卢战役 B.阿亚库巧战役 D.凡尔登战役 )
D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
)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 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