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星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在临床上,苄星青霉素的皮试配方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对苄星青霉素的过敏情况,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敏反应。
下面将介绍苄星青霉素皮试的配方法。
首先,进行皮试前需要做好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过敏史等。
然后,准备好苄星青霉素的皮试液,一般使用的是1:1000浓度的苄星青霉素溶液。
接着,选择患者的皮肤进行皮试,一般常用的位置是前臂的内侧。
在进行皮试前,需要先用酒精擦拭皮肤,然后用标有刻度的注射器将苄星青霉素皮试液滴于患者的皮肤上,通常是滴于皮肤表面,不需要进行划破皮肤。
接下来,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
正常情况下,苄星青霉素皮试后,皮肤应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和局部反应。
如果患者对苄星青霉素过敏,皮试液滴于皮肤后会出现红肿、瘙痒、灼热等局部反应。
一般来说,皮试的观察时间为15-30分钟,如果在观察时间内出现了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并记录患者的过敏情况。
最后,根据患者的皮试结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对苄星青霉素过敏,并据此决定是否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对苄星青霉素有过敏反应,应该避免使用该药物,同时在医疗记录中注明患者对苄星青霉素过敏,以免再次使用该药物导致不良反应。
总之,苄星青霉素的皮试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对苄星青霉素的过敏情况,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敏反应。
在进行皮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并根据结果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记录。
希望本文介绍的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苄星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如常 , 产期 20 . . 1 预 0 9 3 2 。停 经 4 O余天 尿妊娠 试验 阳性 , 停
经 5个 月 开 始 自感 胎 动 至 今 , 异 常 。 孕 期 在 本 院 定 期 检 无
例难免早产并发脐带 脱垂 的患 者, 积极 抢救与 护理 , 经 痊愈
出院, 报告如下。 现
查, 未发现异 常 , 重增 加 1 g 既往 体健 。入 院 检查 一 体 Ok , 体 温、 脉搏 、 压 正 常 , 血 一般 情 况 好 , 高 P 2 m, 围 8 宫 + 7C 腹 8 c 胎位 L m, OA, 胎心 1 3次/ , 4 分 规则 , 先露 , 头 未人 盆 , 阴道
者平 素月 经 规 则 , 期 3 周 O天 , 次 月 经 2 0 . . 4 量 及 性 状 末 0861 ,
3 06
妊娠 , 难免早 产 , 胎膜早 破 。人院后予头低 臀高位, 能量合剂 营养支持 , 抗感 染等 对症 处理 。于 1月 2 7日 0 0开 始规 00
则 富 缩 , 口未 开 , 心 好 , 0 4 宫 胎 o t5胎 心 出 现 不 规 则 , 动 于 波
57 0 ) 3 1 0
长 效 青 霉 素 又 名 苄 星青 霉 素 , 青 霉 素 的二 苄 基 乙 二 胺 为
痛 , 闷 , 短 , 吸 困难 , 搏 细 弱 、 慢 , 压 下 降 , 至 血 胸 气 呼 脉 缓 血 甚 压测不到等。迟发性过敏性休克有不 容忽视的潜在危 险, 在
盐 与 缓 冲 剂 及 混合 剂适 量 混 合 制 成 的 无 菌 粉 末 , 其 在 体 内 因 吸 收 慢 , 泄 亦 慢 , 中有 效 的 血 药 浓 度 可 维 持 较 久 , 用 于 排 血 常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

苄星青霉素皮试配方法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但有一部分人群对青霉素过敏。
为了安全起见,在应用青霉素治疗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排除可能的过敏反应。
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青霉素类药物,以下是皮试的配方法:
1. 准备工作:
- 洗净双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 准备苄星青霉素药物。
- 准备浓度为0.1%的苄星青霉素溶液。
溶液制备方法:取苄星青霉素药物0.1g,加入无菌生理盐水中配成100ml溶液。
- 准备无菌的皮肤针,可选择0.1ml的注射器。
2. 皮试操作:
- 在患者的内臂上选择清洁的皮肤区域,通常选择前臂。
- 用1%的酒精或碘酒擦拭皮肤,待皮肤干透。
- 从苄星青霉素药物瓶中抽取适量液体(约0.02ml),注入皮肤的表皮层,通常是在内臂上做一个小划痕,然后将药物注射到划痕处。
- 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按压注射点的周围,以帮助药物渗入皮肤。
- 观察皮肤注射点,注意是否出现红肿、丘疹或其他过敏反应。
3. 结果解读:
- 阅读结果的最佳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后。
- 阳性结果:如果在皮试点出现直径大于5mm的红肿、丘疹
或其他过敏反应,则可能存在对苄星青霉素的过敏反应。
此时应立即停止皮试,记录并报告结果。
- 阴性结果:如果皮肤注射点无任何过敏反应,则说明该患
者对苄星青霉素较为耐受,可以继续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皮试操作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若出现任何过敏反应,请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说明书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
【规格】120万单位【用法用量】临用前加适量灭菌注射用水使成混悬液。
肌内注射,成人一次60万~120万单位,2~4周1次;小儿一次30万~60万单位,2~4周1次。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在应用本品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其中以皮疹为多见,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和血清病型反应等少见,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偶见;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二重感染: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念珠菌二重感染。
【禁忌】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
2.对一种青霉素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类药物、青霉胺过敏,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约有5%~7%的患者可能存在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交叉过敏。
3.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
4.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
5.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能出现假阳性,而用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青霉素引起胎儿损害,但尚未在孕妇中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除外这类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本品。
少量本品从乳汁中分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见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药减少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而延长本品的血清半衰期。
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药物过量】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1.药理作用:本品为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其抗菌活性成分为青霉素。
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1、现场处理。
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原则,在伤口处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禁止局部挤压和吮吸,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创面。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尽早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告知主任护士长,从内网填写职业暴露登记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风险评估:由感染管理部门对暴露程度、暴露源和暴露者进行评估,确定感染的危险性、暴露级别和是否需要实施暴露后预防给药。
4、到感染免疫科开具相关检验检查。
确定暴露后预防方案的选择:
患者TPHA(+):
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肌注,每周一次,共2周。
2)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次/d,连用14天;或四环素500mg,4次/d,口服,连用14天;头孢曲松最佳剂量和疗程尚未确定,推荐1g/d,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
5、随访和咨询。
①、感染管理部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
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
②、在处理过程中,感染管理部负责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咨询,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帮助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
③、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
附:处理流程图。
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

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一、苄星青霉素的概述苄星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呋喃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它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苄星青霉素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卓越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二、苄星青霉素的功能主治苄星青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1.治疗呼吸道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
–肺炎:包括普通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等。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并发感染等。
2.治疗泌尿道感染:–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
–细菌性前列腺炎。
3.治疗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如深部蜂窝织炎等。
–表皮组织感染:如疖、脓疱疮等。
–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蜂窝组织感染等。
4.治疗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
–普通细菌性关节炎。
5.治疗盆腔感染:–盆腔炎:包括急性和慢性阶段。
–阑尾炎。
6.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外耳道炎。
–鼻窦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
–阴道炎、附件炎和输卵管炎等妇科感染。
7.感染性疾病的预防:–阻止医院感染的传播。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三、苄星青霉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苄星青霉素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明。
它可以迅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有效控制感染的进展。
同时,苄星青霉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也比较强,可有效消灭细菌。
在使用苄星青霉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染类型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一般情况下,苄星青霉素使用安全,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此外,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可能的药物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四、苄星青霉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苄星青霉素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疗程。
•对于已知对苄星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该药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苄星青霉素。
•不同剂型的苄星青霉素可能有一定的差异,请按照医生开具的具体剂型进行使用。
浅谈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健康管理·15浅谈苄星青霉素治疗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G长效制剂。
肌内注射后,注射局部如同贮库,缓慢吸收,体内活性物为青霉素G,是治疗梅毒(包括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首选药,使用前要做皮试,皮试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给予双侧臀部各肌注120万单位,一周一次,3周为一疗程,孕早(中)期及孕晚期各提供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须间隔4周以上,至少间隔两周,第二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
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也应立即给予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如下:1.青霉素过敏反应。
2.肌内注射时部分患者有局部疼痛、压痛反应,发生率约为10%。
2.心动过缓及全身反应:患者王XX,G3P2孕12周,既往感染梅毒,检测TPPA(+),RPR1:4,即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
第一疗程的第一、二周治疗无异常反应,第三周治疗时,第一针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注无异常反应,在注射第二针苄星青霉素余一半时患者自觉头晕、心慌、全身乏力,即停止注射,测心率46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64/40 mmHg,即给予吸氧,平卧,约5分钟后心率64次/分,血压90/60 mmHg,患者自觉头晕、心慌等症状减轻;一周后改为头孢曲松钠1 g+0.9 NaC l100 mL静滴,1次/日,共10日,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
(下转第39页)·健康护理·39而红枣有补血和养胃的效果。
该药膳主要利用的材料有小米、大枣、枸杞和适量的红糖。
将小米清洗干净之后,把大枣切片去核,把准备好的药材放入锅中和小米混煮,按照一般煲粥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枸杞若煮的时间长会发酸,所以需要注意放枸杞的时间。
第二是补血冰糖莲藕。
此药膳的主要食材是冰糖和莲藕,按照一般炖汤的方式将冰糖和莲藕放在一起炖即可,当莲藕可食用之后,该汤也就煲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此药膳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铁锅,因为其会让食物变黑,影响食物的色彩感。
第三是红豆黑米粥。
药物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药物过敏反应的防治与护理药物过敏反应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学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常见于临床各科,是护理工作者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而且,药物过敏反应患者常出现得非常突然,如无思想准备,一旦发生,常会令人措手不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和护理药物过敏反应,是护理人员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尤其是药物过敏性休克,更应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高度警惕与重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一、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及好发药物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其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无关,其表现轻重不一,形式多样,可发生于任何系统和器官。
现将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好发药物简介如下。
(一)皮肤表现及好发药物1.固定性药疹此表现是最常见且易于诊断的药疹,局部为水肿性紫红色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规则;严重者斑上有直径为1~3cm的大疱,常伴有发热;局部有痒感,发病部位常在躯干或四肢。
表现消退后,局部留下紫褐色色素沉着,常需数月或数年才能使色素完全退尽。
可能引起固定性药疹的常见药物有:酚酞、磺胺类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有机砷类药、巴比妥类药、颠茄生物碱类药、氯霉素、溴化物、麻黄碱、奎尼丁、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2.荨麻疹皮损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淡红、鲜红或苍白,局部常有痒感或灼热感。
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常见药物有: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巴比妥类药、生物制剂、水杨酸类药、异烟肼、普鲁卡因、苯海拉明、呋喃妥因等。
3.剥脱性皮炎此过敏性皮肤病并不常见,发病时首先出现局部红斑,或皮肤瘙痒,或畏寒发热等。
若在此时及时停药,大多数病例在1~2天内消退,症状不再发展。
但有少数病例或未及时停药者,经4~5天后,呈鲜红色水肿性红斑蔓延至全身,尤其在面部,并常伴有溢液结痂。
当皮炎发展到高潮时,红色逐渐减退,即进入脱屑阶段;全身反复脱屑后,皮肤、头发和指 (趾)甲逐渐恢复正常。
本病发生率虽然不高,但病情严重者,有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文献病例1
病例1,女,58岁,当时做青霉素皮试呈阴 性,在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观察30 min 后离去。1 h后患者发现注射部位有痒感伴 有荨麻疹返院。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 冷汗,口唇青紫,烦躁不安,呼吸困难, 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实例
患者柳某,于2010年2月2日到我们门诊肌 注苄星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注射,注射后6 分钟开始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 冷汗,咳嗽,有痰,立即告知医生,扶患 者卧床休息,给予中流量吸氧,静推地塞 米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处理,患者转 危为安。
苄星青霉素药物过敏反应特点
苄星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 而临床报道较少的不良反应,其表现与其 他类青霉索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类似,患者 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不 及时抢救,将因此而死亡。
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护理
夏
门诊教学查房
主要内容
1. 苄星青霉素和青霉素引起过敏的比较 2. 苄星青霉素引发过敏的文献病例与实例 3. 苄星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的特点 4. 苄星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的预防 5. 如何正确注射苄星青霉素?
比较
青霉素可致严重的 速发性过敏性休克 ,大多数发生在皮 试的同时,已引起 高苄星青霉素过程中按肌肉注射程序 先溶解药液,后消毒注射,减少病人坐姿 等待时间,可减轻病人紧张心理。
在临床实践中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后疼痛 难忍,部分病人可因疼痛中断治疗。研究 表明改良法提高了一次注射成功率,减轻 了病人的疼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污染 机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吟,王艳芳,林仕英等,苄星青霉素 迟发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现代临床护理 ,2009,8(7):35-36
2、王慕卿,詹陈菊,陈惠英,苄星青霉素2 种肌肉注射方法的效果比较,当代护士, 2009,3:101-102
引用文献病例2
病例2,患者女,32岁,皮试阴性,给予苄 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注射药物观察 30 min后患者无不适离去。1.5 h后患者发 现全身出现泛发性丘疹返回医院,诊断为 苄星青霉素迟发性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同时患者出现腹痛,立即给予 患者平卧位,高流量吸氧气(4—6升/min) ,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加入5%葡萄糖 100 mL。经过1 h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转 危为安。
预防
详细询问过敏史 做好过敏试验 药物现配现用 做好病情观察及抢救 做好健康指导
传统注射法
选用5ml注射器配7号针头抽吸生理盐水 4ml溶解后摇匀,快速抽吸后排尽注射器内 空气,用碘伏棉签消毒一侧注射部位,按 传统“三快”注射方法进行注射。
改良注射法
1. 选用5ml注射器配7号针头先抽吸生理盐水 3ml,注射器针头与苄星青霉素瓶塞面呈 60。角进针,使针头斜面贴着苄星青霉素 瓶内壁四周缓慢注入瓶内充分摇匀,不要 剧烈振荡(防止产生过多泡沫,影响排气 时间及药液抽吸不完全而浪费药液)
2. 快速抽吸全部药液(不要将药液的泡沫抽 出),抽吸完应轻轻回抽一下,留少量空 气(0.1ml~0.2m1),再抽吸lml生理盐水 ,将注射器内药液上、下充分摇均匀。
3. 用碘伏棉签消毒一侧注射部位,再次将药 液摇均匀,不排空气与皮肤呈90。角迅速 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刺入针头约2/3以上 ,回抽无回血后快速均匀、不中断推药, 推注完快速将针头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