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来源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在如今的商业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
MIS 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多个理论来源的支持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MIS的三个理论来源:技术决策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
一、技术决策理论技术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在MIS中选择和应用技术。
在MIS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决策理论主要关注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与配置。
传统的技术决策理论强调技术决策的理性性,强调评估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风险管理等因素。
然而,随着MIS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技术决策理论也发展出了更多的变体和扩展。
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技术理论,强调在技术决策中考虑到组织成员的需求和反馈,以获得更好的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二、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将技术与组织社会系统相结合,探讨了MIS对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的影响。
这一理论源于对组织内部互动和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旨在实现技术与组织的双向适应。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MIS的设计与实施应当充分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价值观、文化和组织成员的需求。
只有在技术与组织之间实现良好的配合和互动,MIS才能够实现其预期的效果。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组织变革管理。
在MIS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引起组织的变革和重组。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应用MIS是一种关键的手段。
通过改变MIS的结构和流程,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组织绩效和适应员工需求。
三、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关注如何在MIS中处理和传递信息。
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并将其应用于MIS的设计和实施中。
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接收、存储、检索和使用信息。
MIS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当考虑到人类信息处理的特点和局限,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文章来源:武汉申友留学为了能够让公司管理层,能够更加完善和清晰的管理公司,并能将管理信息通过电脑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198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Davis 创造了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IS.一、管理信息系统MIS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
二、涉及专业领域1、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此领域包括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数据库Database、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服务器计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等内容。
2、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 )此领域包括数学编程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程序最优化Optimization、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 等内容。
3、生产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此领域包括决策理论Decision Theory、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等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第一篇:第一章:1.信息和数据的关系: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造旧世界,推进生产力的科学;利用系统,通过信息,控制企业提高效率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实现企业梦想的途径。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1)管理理论的回顾: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2)信息理论的回顾:3)系统理论的回顾:①定义: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
整体的产出大于个体产出之和。
②系统的分类:复杂程度分:三类九等.宇宙, 社会, 人类;动物,植物,细胞;控制机械,钟表,框架。
抽象程度分: 概念系统, 逻辑系统, 实在系统。
功能分: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军事系统, 企业系统等。
外界关系分: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内部结构分: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③系统性能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晰能观能控4. 系统分析员的能力模型:5.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是用IT来进行管理变革的,可以说是进行管理革命的,它对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深远的,正在彻底地改变管理的理念、架构和运作规则。
(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影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减少了多少人力,节省了多少人的工资。
用每年节省的工资去回收计算机的投资,看几年能收回。
如果3年能收回,技术经济分析就认为是可行的。
即T=C/W<3 这里,T——回收年限;C——购买计算机的硬软件费用;W——每年节省的工资总额。
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处还不止节省人力,加快时间,还可以多算几个方案。
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这就是提高效益。
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率效益合到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员增效”。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18
按信息源的运动规律划分:
➢ 离散信息源:不受时间限制,没有规律性,断断续续或零 星生产的信息;
➢ 连续信息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连续不断地、有规律地发 出的信息。
按信息源在信息布局中的地位划分:
➢ 强势信息源:处于主导地位的信息源; ➢ 弱势信息源:处于随从地位的信息源。
23
② 选择信息来源
类型
例子
优点
不足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个人信息源
)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现场信息源
)
报纸、期刊、公文、 报表、图书、辞典
同学、朋友、亲戚、 父母、老师
广播、电视、电话、 因特网
运动会、动物园、销 售市场、各类公共场
所及事件发生现场
全面、系统、可靠、 清晰、明确
灵活、方便
明确目的确定内容选择方法搞好预算二信息收集的原则和程序222信息收集的基本程序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获取方法评价信息观察法问卷调查计算机检索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信息的时间信息的地域信息的内容范围信息的数量适应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包括所需要的信息和要求表现在
信息管理学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人物信息源:人是信息的创造者,是最富活力的信息源;
人类的语言使得人类能不断创造与传播各种信息
➢ 实物信息源:直观生动,含有丰富的信息
➢ 文献信息源:存储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等物质载体 上而形成的信息源;基本功能:存储和传播信息
➢ 机构信息源:以机构单位、团体组织为范畴的信息源,如 图书馆、档案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
第03章_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数据加工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再经 过加工才成为信息。信息使用才能产生决策,有决策 才有结果。每种转换均需要时间,因而不可避免地产 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
新度
图3-11 信息新度
?新度:信息和现实之间的时间差。
?对定点数据来说,如马上采集, 马上处理,则延迟最小为d,即只 有处理时间。如采集到以后放了 一段时间才去处理,其存放的最 长时间为i,即采集周期,那么最 大延迟为d+i。对累积数据来说, 每一数据是发生在周期内各个时 间点的,我们在期末累积时,有 的数据刚发生,有的则已有一些 延迟,最大可延i。平均延迟可认 为是0.5i,既然在处理以前至少 有0.5i的延迟,那么其最小、平 均、最大新度均应加上0.5i。
技术
意 识
过程 到
发
语义 送
过程
意 图
语义噪声
图3.8-b 信息传输模型
(1)信道
?信道可能由各种物理元件组成,如人工传递、邮寄、邮寄软盘、 电报、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只有电子信道才是真正的高速 通道。 ?电子信息传输按功能可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手机、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也就是属于社会系统,因为他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获得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各种办公机械和通信设备。
人员包括:高层决策层、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5、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6、网络的形式有:星型、环型和母线型.7、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先决条件:主要领导者参与8、一般系统工程的三个成功要素: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9、作为领导人员,怎样领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①领导人员应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②领导人员应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设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③领导人员要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每步的主要工作;④领导者要会用人,会组织队伍.10、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11、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目标职业是系统分析员。
BPR(企业过程在工程):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1、管理是通过他人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完成活动的过程2、管理科学家的主要论点①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则》②法约尓: 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创始人 1916年出版《一般工业管理》③迈约: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3、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4、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衡量使用效果来衡量.5、全情报价值是指获得全部情报,对客观环境完全了解,得到最优决策,与不收集情报所得最好收益之差。
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与mis 双向关系

问题:利用信息论,经济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来阐述组织与mis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实际上就是整理,要归纳起来。
先介绍信息系统的定义,然后理论来源,再组织的定义。
然后要写信息系统对组织有什么影响,组织为什么需要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做什么用的。
最后总结。
)(一)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的定义:1、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角度定义,它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由人和信息技术共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它还可以帮助经理和员工们分析问题,观察复杂的事情和创造新产品。
信息系统利用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这个基本活动来产生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技术系统。
从经营角度定义,信息系统总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运行,它可以看成是组织和管理上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
这个定义强调了组织和管理特性,由此可见信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
2、组织: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使命和目标而设立的,它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其目标,并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从技术角度定义,组织是一个稳定、正规的社会结构,它从环境中汲取资源,如资本、劳动力等,然后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后传出产品或服务。
组织在技术性定义中被看做一种变换功能或处理过程,是依托环境而求生存的“输入——输出”的转换系统。
从行为角度定义,组织是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集合,通过冲突和冲突的解决而在一段时期形成的微妙平衡状态。
(二)组织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双向关系1、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1)组织因素对信息系统采纳产生影响。
组织的经济类型、组织的规模与范围、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的不同对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组织做出对信息系统进行投资的决策)会有不同影响。
2)组织采用信息系统的动因。
组织应用信息系统的主要动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文化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外部影响信息系统的选择、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和机会。
内部文化因素是指组织内部影响信息系统的选择、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因素,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关键的兴趣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2.1 管理理论的回顾
分析经理的日常行为
明兹伯格(Mintzberg)发现可以把它们分为10个管理角色。管 理角色(Managerial role)是在组织中管理者应当扮演的活动的期 望.明兹伯格发现管理角色共有三类: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决策 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 当外出代表组织执行形式职务时,例如给雇员颁奖, 经理扮演组织的形象首领的人际关系角色。当激励、劝导、支持下属工 作时,经理扮演领导者角色。经理也扮演着各层人员,以及层内人员的 联络者的角色。经理们付出时间和心血,期望得到回报。 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经理扮演一个组织的信息中心,接收最具 体的、最新的信息并再分配给最需要它的人。经理因此成为组织的信息 接受者、分配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 经理进行决策。在其决策角色,他们扮演企业家,发起 新的活动;排除组织中的干扰;分配资源给需要的人;他们调解矛盾和 矛盾人群。
2.2.1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基本属性( ) 信息基本属性(3)
传输性
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加快社会变化。 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加快社会变化。 传输介质:卫星、光缆、电话等等。 传输介质:卫星、光缆、电话等等。
分享性
信息只能分享, 信息只能分享,不能交换 信息分享的非零和 / 复杂性 信息分享性有利于信息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源
是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是以数据为载体并用数据来表现的 是经过对数据加工而得到的 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 是人们实践经验的升华 是对人类决策有用的知识
2.2 信息理论的回顾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 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 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 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称为处理 存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③ 信息加工:根据处理任务的要求,对数据进 行鉴别、选择、排序、核对、合并、更新、 转储、计算,生成适合应用需要的形式。 ④ 信息存储:存储设备,其他存储问题; ⑤ 信息维护:保持信息的处于合用状态,即, 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⑥ 信息使用: • 传递技术上:高速高质量的提供服务; • 价值转化上:提高效率,及时转换为价值。
原 材料
生 产过 程 生 产流 程
产 成品
数据 数 据处 理 信息
信 息 与 数 据 是 相 对 的
Relationship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数 据处 理流 程 管 理级 汇 总数 据 操 作级 业 务数 据 信 息+ 决 策规 划= 操 作人 员决 策 信 息+ 决 策规 划= 管 理决 策
数据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来源
第1节 管理理论的回顾 第2节 信息理论的回顾 第3节 系统理论的回顾
第1节 管理理论回顾
1. 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 2. 管理的内容: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 思想, 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 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 以求 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目标产 出。
信息对于管理具有等级性
各管理层次信息特点比较表
信息特点
层次
来源 战略规 划信息 管理控 制信息 作业控 制信息 外部多 ↓ 内部多 寿命 长 ↓ 短 精度 低 ↓ 高 使用频率 低 ↓ 高 内容 抽象 ↓ 具体
Data & Information 数据与信息
1. 数据: 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 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 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 事实。 2. 信息: 信息是将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后,提 供给人们的有用资料,对决策或行为有潜 在的或现实的意义。信息具有主观性。
1. Concept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
• 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 • 系统的构成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 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 系; •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和目的。
Property of System
1. 系统具有整体性,但不是各个组成元素的 简单加和; 2. 系统具有层次性,因为“系统”和“元素” 的概念是相对的; 3. 系统具有目的性; 4. 系统具有突变性,这是质变的结果。
对决策产生价值
信息
Scale 信息价值
1. 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
P34
v=c+p
注:v 为信息产品的价值
c 为生产该信息所花的成本 p 为合理的利润
书籍价值 (售价)
书籍生产 成本
国家规定 利润
Scale 信息价值
P34
2. 按照使用效果:信息的价值是在决策过程 中用了该信息所增加的收益减去获取信息 所花费用。 网络信息 的价值 增加的 收益 获取费用
第2节 信息理论回顾
Information is data that has been worked on or processed in some way to provide useful resource to allow informed decisions to be made.
译: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 释。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后的产物, 能够为用户和决策提供有 用的资源和帮助。
• 采集方式:自下而上,有目的调查,随机积 累 • 表示方式:文字,数字,图像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② 数据传输: • 信道:电话,双绞线网络,光纤等; • 编码/解码:效验位; • 变换:调制和解调。
信源 信息 编码 信号 信道 信号+噪声 译码 信息 信宿
第3节 系统理论的回顾
A system is made up of 4 elements:
1. Individual parts that are connected in some way to form the entire system. (个体构成) 2. Each part or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linked together and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 (组成系统的个体相互作用联系)
Definition 信息的定义
1. 管理信息中的“信息”:
• • • • 信息具有“新鲜”和使人“震惊”的感觉;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信息能改变决策期望收益的概率; 信息可以坚定或校正未来的估计。
2. 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 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 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P33
What is a system?
3. Every system will be made up of sub-systems. (系统和子系统的概念是 相对的) • Changes made to one system will have a knock-on effect on other parts within the system or the whole system. (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多个方案选择时:P(信息的收益)=Pmax-Pi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1. 信息生命周期的阶段:
要求 获得 服务
退出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① 数据采集: • 识别:选择有价值,能正确描述事件的数据。
识别方法1:对决策者的访谈或调查表; 识别方法2:系统分析员分析和观察; 识别方法3:系统分析员分析基本信息要求, 决策者补充。
Property of Information 属性
事实性:真实的,正确的,准确的。 扩散性:正面积极的扩散和违反保密的扩散。 等级性:服务于不同的管理层次。 传输性:它优于物质能源的传输,且成本更低。 共享性:信息能够共享,不能交换; 增值性:在信息废品中提炼有用的信息。 可压缩性: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和 综合,也称为信息的不完全性。 8. 转换性:信息、物质和能源相互转化。 1. 2. 3. 4. 5. 6. 7.